中考语文成语

时间:2024-03-24 15:40:10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成语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成语吧,成语在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且每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你还记得哪些成语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语文成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考语文成语

  中考语文成语 篇1

  1.爱憎分明:憎,恨、厌恶。对人或事物喜爱和憎恨的界限非常清楚。

  2.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安然,平安。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3.跋山涉水:跋,在山上行走。涉,在水上经过、渡。形容走长路的辛苦。

  4.百看不厌:厌,因过多而不喜欢。形容文章或书籍写得非常好,再看多少遍也不厌倦。

  5.搬弄是非:搬弄,挑拨。在别人背后传闲话、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6.变本加厉:厉,厉害、猛烈。本,原来。原指比原来的更加发展,现在指比原来变得更加严重。

  7.变幻莫测:测,推测。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变化又多又快,使人无法捉摸。

  8.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别,另外的。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指在文学和技艺方面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9.不出所料:没有超出意料之外,原来就预料到的。

  10.不计其数:计,计算。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11.不可救药:药,用药治疗。指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的程度。比喻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议,评说、议论。形容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13.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14.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屈服。指在压迫和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

  15.不速之客:速,邀请。未经邀请而突然自来的客人。

  16.不省人事:省,醒悟、明白。指昏迷不醒,失去知觉。比喻不懂得人情世事。17.不屑置辩:辩,辩论。屑,认为值得。认为不值得争辩。

  18.不言而喻:言,说明解释。喻,明白了解。不用说明就能明白。

  19.不约而同:约,约定、商量。没有商量但却意见相同。

  20.不折不扣: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1.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说的话痛痛快快地全说出来。22.车水马龙:水,像流水。龙,像游龙。车辆像流水,马连成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非常繁华热闹。

  23.称心如意:称,适合。如,适合。恰合心愿,心满意足。

  24.成群结队:结,结成,形成。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队。

  25.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

  26.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27.诚心诚意:诚,真实的。形容心意诚恳,毫无虚伪。

  28.出手不凡:凡,平凡。一开始做某件事就很不平凡。

  29.触景生情:触,触动。看到眼前的景象受到触动而激起某种情感。

  30.触目伤怀:怀,心。看到(眼前的景象)心里悲伤。

  31.春和景明:和,温和。景,日光。春光温煦,阳光明媚。

  32.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33.当之无愧:当,承当、承受。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

  34.道听途说:道,道路。途,道路。从道路上听来的,马上就在路上传播给别人。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35.得不偿失:偿,抵、补。所得到的抵偿不了所损失的。

  36.滴水穿石:穿,破、透。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37.东奔西走:走,跑。形容到处奔跑。

  38.断壁残垣:壁,围墙。垣,墙。形容建筑物倒塌残废的现象。

  39.风调雨顺:调,调和。顺,适合、需要。指风雨适合农时,年景好。

  40.峰回路转:回,曲折环绕。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

  41.赴汤蹈火:赴,走向。汤,沸水。蹈,踩。即便是滚烫的水、炙热的火,也敢投入踩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42.刚正不阿:阿,偏袒、迎合。刚强正直,不徇私,不屈服。形容能坚持原则,有骨气。

  43.各持己见:持,坚持。各自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44.各得其所:所,处所。原指各人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东西。后指每个人或每一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45.各尽所能:指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能力全部贡献出来。

  46.各行其是:行,做、办。是,对的。个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做。指思想不统一、行动不一致。

  47.根深蒂固:蒂,花或瓜果和枝茎相连的部分。固,坚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可动摇。

  48.骇人听闻:骇,惊吓,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49.好意难却:意,意思。却,推辞,拒绝。善良的心思难以推辞,拒绝。

  50.厚此薄彼:厚,优待、看重。薄,看不起。彼,那、那个。重视、优待这个,轻视冷淡那个。形容不平等相待。

  51.花枝招展: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招展,迎风摆动。

  52.慌不择路:慌,慌张。择,选择。形容慌里慌张,顾不上选择道路。

  53.祸不单行:祸,祸事、灾难。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54.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宽阔,光线充足。形容由狭窄昏暗变为开阔光亮。也形容原来不明白,一下子就领悟了。

  55.鸡犬相闻:闻,听。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56.记忆犹新:犹,还。对往事的印象还很清晰,好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形容印象深刻。

  57.家喻户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58.坚定不移:移,动摇、改变。(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

  59.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异,不同的。思,想。迁,改变。

  60.今非昔比: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很大。61.斤斤计较:斤斤,过分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62.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63.近在咫尺:咫、尺,距离很近。形容距离很近。

  64.惊慌失措:措,安排、处置。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65.精打细算:指筹划、计算得十分周密详细。

  66.精雕细刻:静,工致、细密。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十分认真,非常细致。有时指文艺创作中的细腻刻画。也比喻办事细致。

  67.井然有序:井然,整齐的样子。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68.迥然不同:迥,差的远。迥然,距离很远的样子。形容差别很大,很不相同。69.举世闻名:举,全。闻,听见。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容名声极大。

  70.举一反三:举,提出。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71.可歌可泣:歌,唱、歌颂。泣,小声哭。值得歌颂赞美,令人感动泪下。形容事迹英勇悲壮,感人至深。

  72.扣人心弦:心弦,指受感动而起共鸣的心。扣,敲击、牵住。形容使人非常激动,也形容牵动人的心。

  73.夸夸其谈:夸夸,说大话。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74.脍炙人口:脍,切的很细的肉。炙,烤熟的肉。美味的食品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喜爱和传诵。

  75.理直气壮:公正的、正义的。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就壮,说话就有气势。直,

  76.力挽狂澜:狂澜,巨大的波浪。挽,挽回。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77.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清楚楚。指远处的物体或某种景象清清楚楚出现在眼前。

  78.两全其美:做一件事情,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感到满意。

  79.流离失所:所,安身之处。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流离:因灾荒、战乱等流散分离。

  80.络绎不绝: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81.落英缤纷:英,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掉落的暮春天气。

  82.满载而归:载,装载。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83.漫不经心:漫,不受约束,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84.茅塞顿开:茅塞,被茅草堵塞,比喻人的思路阻塞斯。顿,立刻,忽然。形容突然理解明白了。

  85.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太多了,看不完,接受不尽。

  86.门庭若市:若,如、好像。市,集市。门口和庭院就像集市一样,热闹非凡。形容往来人很多。

  87.名副其实:名,名誉。副,符合。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88.名列前茅:名,名次。茅,茅草。前茅,古时行军用于报警的兵器。指名次排列在前面。

  89.名正言顺:名,名义。正,正当。顺,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顺序。指名份或名义正当,说话做事理由充足,有依据。

  90.莫名其妙:名,说出。妙,奥妙。指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表示很奇怪,不知道怎么回事。

  91.漠不关心:漠,冷漠,不经心。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毫不在意或一点也不关心。

  92.默默无闻:形容不出名不被人知道。闻,名声。

  93.难以置信:置,放。置信,相信(多用于否定)。很难让人相信。

  94.迫不得已:迫,逼迫。已,停止。不得已,不得不如此。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95.其乐无穷:穷,穷尽,完结。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96.其貌不扬:扬,指容貌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97.奇珍异宝:珍异难得的宝物。

  98.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非常壮观。

  99.恰如其分:恰,恰恰、正。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100.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中考语文成语 篇2

  1.望文生义。如20xx年四川成都考题: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解析:“味同嚼蜡”是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而该句在使用这一成语时,只简单地从字面上将其误解为“面对美味大餐有枯燥无味的感觉”,这就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2.表意矛盾。如20xx年湖北恩施考题: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科研小组通宵达旦工作到凌晨一点。

  解析:“通宵达旦”意为整整一夜直到天亮。既然科研小组是通宵达旦工作,那么后面就不要说工作到凌晨一点。这里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相悖。

  3.搭配不当。如20xx年广西桂林考题: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解析:“巧夺天工”,语出元赵孟《赠放烟火者》:“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夺”的意思是压倒、胜过。“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高超。这里用它来形容天然的奇山胜景,很明显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与此类似,20xx年江苏宿迁题也有这样一个错例:泗洪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观鸟台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解析:“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常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该句却用于描写“树木”,搭配不当。

  4.不合语境。如20xx年湖南娄底考题: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去台湾和来大陆观光的旅客滔滔不绝,呈现出“两岸一家亲”的交往热潮。

  解析:“滔滔不绝”,语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坂走丸也。”滔滔: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话多,连续不断。该成语用在此处与整个语境不符,应改为“络绎不绝”。

  5.语意重复。如20xx年浙江余姚考题:赵本山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解析:“忍俊不禁”:“忍俊”,克制自己不外露;“禁”,忍住。原指热衷于某事,不能克制自己,后指忍不住要发笑。很明显,“忍俊不禁”已经包含有“笑”这层意思,这就与后面的“笑起来”重复。

  中考语文成语 篇3

  1.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户枢:门轴;蠹:这里是蛀蚀的意思。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尽管意见不完全正确,提意见的人并没有罪,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错误,也可以拿听到的话来警惕自己。

  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这个缺点就改正,没有就在以后注意。

  5.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好看的花。 姹:美丽。 嫣:娇艳。

  6.(精神)矍铄: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

  7.挑拨离间:在人与人之间搬弄是非,制造隔阂,使互相猜忌,产生矛盾。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离间:拆散,隔开。(课文中: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破坏团结。)

  8.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9.秉烛夜谈:点着蜡烛深夜交谈。 秉烛:拿着点着的蜡烛。

  10.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疏:粗,空虚。

  11.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呆着,很少出门。 简:少

  12.终南捷径:这里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13.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形容高傲自负的样子。 自命:自认为。

  14.循序渐进:按一定的顺序逐渐推进。 循:按照

  15.举一反三:举出一件或一方面已知的事理,可以退之与其同类的许多事理。 反:推演。

  中考语文成语 篇4

  一、考点类型:

  全国中考试题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下述四个方面:

  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

  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

  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

  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

  ⑤根据具体的语境意义写出成语,理解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在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于课外。

  二、常见题型

  全国中考试题中的成语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

  ①选择题:选出成语和释义等搭配有误的一项;选出对成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选出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选出成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选出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选出语段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或两项;选出对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②填空题:填字将成语补充完整;以一个成语的四个字为开头各写一个与其意思相近的成语;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要求填写相应的成语;根据相关提示在语段中填写成语;在语段中用相关的成语替换画线文字。

  ③简答题:简要评说借用成语制作的广告词。

  解题策略:成语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对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解和运用两个角度进行复习;注意对成语基本含义或成语中的某一个字的理解;纠正广告中基于技巧误用、错用的成语等。

  例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的接力奋斗。

  B.李晓霞在第52届世乒赛中夺得女单金牌,成就了个人的”大满贯”,成长为中国女乒首当其冲的”一姐”。

  C.在泰国《亚洲日报》副社长钱丰眼里,中国梦是一个科学的、脚踏实地的梦,不是好高骛远的乌托邦式的梦。

  D.5月18日,司法局张局长在全市安全会议上强调:”落实法规就得丁是丁卯是卯,不能有丝毫侥幸!”。

  答案及解析:B

  A、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轻易地取得成功

  B、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C、好高骛远: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D、丁是丁卯是卯:丁卯又和“钉铆”谐音;钉是榫头;铆是铆眼;两者必须完全相合。比喻办事极认真;毫不含糊。

  三、考点解析

  考点一:望文生义

  【考点解读】成语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凝固的构型,都有其固定的意思。有些成语字面的意思往往与其真正的含义大相径庭,因此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中考真题】

  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真题解析】“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不是指大海和农田。

  考点二:张冠李戴(对象不对)

  【考点解读】有些具有特指对象的成语,用来形容甲事物是正确的,而用来形容乙事物就是错误的。对那些使用时有其特定对象和范围的成语,不得随意搬用,否则,就会张冠李戴。

  【中考真题】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真题解析】“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而选项C所指的对象是学生,“相敬如宾”只能用在夫妻之间,用来形容学生就是张冠李戴了。

  考点三:褒贬失当

  【考点解读】有些成语有明显的褒贬之情,或赞扬、或贬斥,运用时应使其与全句感情色彩保持一致。如果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都是不恰当的。

  【中考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他仍是教练眼中一个遵规守纪的队员,是山东大学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真题解析】“不耻下问”与主语身份不符。

  不耻下问: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以……为耻。问:请教。指人好学。

  考点四:搭配不当(表意重复)

  【考点解读】成语的运用,在语法上必须合乎语法规则,即不能出现语病。解题时,要看成语和主语、修饰语、中心语等是否搭配,和前后句意有无重复或矛盾等语病。有些成语,本身就已包含某种意思了,若再添加某种修饰限制语或让成语作修饰语,就会犯“叠床架屋”(即表意重复)这样的语病。

  【中考真题】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真题解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在句中只能做状语,修饰动词,而不能做定语修饰名词,所以“津津有味”不能和“话题”搭配,如果换成“津津乐道”就恰当了。

  考点五:不合语境

  【考点解读】成语的运用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即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

  【中考真题】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真题解析】“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用在这里,和整个句子的语境(同学们相聚)不相吻合。

  考点六:谦敬错位

  谦辞是向人表示谦卑和自谦的一类词语。谦辞主要有谦称语(自称词,如“在下”“鄙人”等)、谦卑语(示卑词,如“在下”“贱内”等)、谦拙语(示拙词,如“拙作”“刍议”等)、谦愚语(示愚词,如“不才”“愚意”等)、谦陋语(示困词,如“薄酒”“寒舍”等)、致谦语(歉疚词,如“抱歉”“谦难”等)几大类。

  敬辞是向人表示尊重和恭敬的一类词语。敬辞大致包括敬称语(对称词,如“阁下”“仁兄”等)、代称语(借代词,如“华翰”“花甲”等)、美称语(美善词,如“芳龄”“贵庚”等)、问候语(请安词,如“春祺”“撰安”等)、恭贺语(贺拜辞,如“新婚燕尔”“寿比南山”等)、祝颂语(祁愿词,如“吉人天相”“后福无量”等)、恭维语(吉祥词,如“鸿辉”“鹤发童颜”等)、感戴语(致谢词,如“惠顾”“为荷”等)若干等。

  使用谦辞与敬辞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注意适用场合;

  2、要注意适用身份;

  3、要注意适用对象。

  【例句】在这方面,我是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光荣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这多作敬词赞语,表示对人的赞扬。)

  考点七:轻重失当

  成语形成过程中,在语体、感情、程度上附带了或轻或重的意思,如果不准确把握,也容易出现失误。

  【例句】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

  《现代汉语词典》中“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

  一个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的数学老师虽然工作很劳累,但用“日理万机”来描述,未免轻重失当。

  考点八:形近混淆

  (1)形近义不同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例如】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例句句却把它与其语素完全相同,而语素位置不同且语义完全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

  类似的成语还有

  “无所不能”与“无所不为”

  无所不能:指什么事都能做(褒义);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

  “一钱不值”与“一钱不名”

  一钱不值:有轻视鄙弃的意思(贬义);一钱不名:形容贫困(中性)。

  “不以为意”与“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重在不放在心上;不以为然:重在不同意别人的意见。

  “百无一失”与“百无一是”

  百无一失:形容绝对不会出差错;百无一是: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2)义近

  ①义相近而用法有别

  某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由于语境不同,又造成了它们的用法有细微差别。

  例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意义相近,但细细推敲,会发现前者偏向主动,后者偏向被动,因此,“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一句只能选择“应接不暇”。类似的还有“独树一帜”与“匠心独运”、“不落窠臼”与“别出心裁”等(请同学们自己查查。)。

  ②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

  例如:“狼狈为奸”和“朋比为奸”,二者都指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但前者适用范围一些,指几个人,而后者多指一大批人。因此“这一伙人狼狈为奸,干尽了坏事”一句中“狼狈为奸”换成“朋比为奸”更恰当。

  四、模拟金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答案】A(2分)【解析】“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用在天然的景观方面不恰当。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傅雷先生苦心孤诣,一部家书,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B.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

  C.元宵节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D.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答案】B(3分)【解析】“本色当行”是指“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B.重庆的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

  C.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D.他苦心孤诣地设计出的、极具创意的'建筑模型获得了本次创新大赛特等奖。

  【答案】A【解析】触目伤怀:看到……心里感到悲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答案】B(3分)【解析】“济济一堂”是指众多有才能的人聚焦在一起。

  历年必考成语大盘点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03、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12、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

  15、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6、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9、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20、百发百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弹无虚发。泛指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比喻对事惰的预料有充分把握,从不失算。

  21、才疏学浅:才识不广,学问不深。常用作谦辞。

  22、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23、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24、缠绵悱恻:形容内心苦闷难以排遣,也指诗文等感情深沉,言辞婉转。

  25、从一而终:始终如一。多指感情专一,不三心二意。封建社会还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终身守寡的封建教条。

  26、粗服乱头:粗服:粗劣的衣服;乱头:蓬头。原来形容不修边幅,后也比喻文章本色。也作“乱头粗劣”。

  27、荡气回肠:形容文笔生动,表演动人,有时也形容感情强烈,情绪激昂。

  28、打鸭惊鸳鸯: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29、打破坚冰:早期,水兵们用斧头破开冰层,为船舰开出一条路来。比喻开拓精神,打破僵局,完成艰巨的事业。也比喻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消除隔阂和阻碍、赢得信任和友谊。

  30、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中考语文成语 篇5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俗。雍:和谐。

  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富有情趣。致:情趣。

  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整体。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头绪很多。绪:事情的开端。

  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垠:界限;边际。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荡:宽广平坦。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出。

  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一点也不存在。

  中考语文成语 篇6

  1.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论语》

  2.讳疾忌医、防微杜近——《扁鹊见蔡恒公》

  3.愚山移山——《愚公移山》

  4.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世外桃源、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5.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7.鸡犬不宁——《捕蛇者说》

  8.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9.醉翁之意不在酒、峰回路转、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10.一鼓作气,辙乱旗靡——《曹刿论战》

  11.揭竿而起,斩木为兵,鸿鹄之志,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12.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优劣得所,三顾茅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作奸犯科——《三国演义》

  中考语文成语 篇7

  莫明其妙(名)不加思索(假)费寝忘食(废)再接再励(厉)

  变本加利(厉)掩旗息鼓(偃)别出新裁(心)谈笑风声(生)

  流光溢采(彩)沤心沥血(呕)大相经庭(径)不醒人事(省)

  坚苦朴素(艰)锐不可挡(当)粗制烂造(滥)鞠躬尽粹(瘁)

  神态安祥(详)清洌可鉴(冽)墨守陈规(成)张灯接彩(结)

  仰扬顿挫(抑)甜言密语(蜜)绿树成阴(荫)反应情况(映)

  两全齐美(其)打架斗欧(殴)不可思意(议)鬼鬼崇崇(祟)

  抑扬钝挫(顿)不知所错(措)改斜归正(邪)错落有志(致)

  无精打彩(采)沓无消息(杳)痛心疾手(首)出类拔翠(萃)

  白壁微瑕(璧)卑躬曲膝(屈)互相推委(诿)关怀倍至(备)

  如法泡制(炮)英雄倍出(辈)佳宾满堂(嘉)巧装打扮(乔)

  一张一驰(弛)病入膏盲(肓)好高鹜远(骛)破斧沉舟(釜)

  中考语文成语 篇8

  【考点解读】

  对成语运用的考核,是中考的一个典型考点,它体现了考生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其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

  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

  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

  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

  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

  ⑤根据具体的语境意义写出成语,理解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在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于课外。

  【题型分析】

  成语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三种:

  ①书写题:根据拼音写出成语中空缺的汉字,

  ②选择题:从不同的选项中选出运用成语正确或错误的一个选项,

  ③主观运用题:用指定的一个成语造句或用指定的几个成语围绕一个中心写语段。

  【试题探究】

  一、准确识记成语

  成语是在长期使用中逐渐形成的,是约定俗成的产物。其词型固定,词义也相对稳定,每一个字不得任意换用和增减。所以,要求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准确牢记成语。

  例1 (2009娄底)先将成语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更正错别字后的正确字写在括号内,再用正楷或行楷把成语抄写在田字格里。

  忍俊不jīn( ) ch紫嫣红( ) 言简意该( ) 不屑置辨( )

  二、根据解释写成语

  成语也有意义相近的'现象,但在一定的语境里,一个意义解释往往只对应一个成语。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对成语非常熟悉,即要记住成语又要理解其意思。

  例2 (2009恩施)根据句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成语。

  (1)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啊!( )

  (2)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声震

  中考语文成语 篇9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中考语文成语 篇10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擒贼先擒王: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如虎添翼: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分离。形容不近不远,不亲不疏,相互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指文情若实若虚。

  入木三分:形客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恰切。

  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惨败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不可收拾。

  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甚嚣尘上: 后用以形容议论喧腾。也形容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顺理成章: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够做好。比喻合乎情理不悖常例,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指人虽死,精神不灭。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顺风耳——指能听到很远声音的人,也比喻消息灵通的人。

  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同舟共济: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中考语文成语 篇11

  1、无所不至

  【解释】什么坏事都干。

  【误用】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2、危言危行

  【解释】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3、评头论足

  【解释】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误用】现在多用于讨论一个人,是不对的'。

  4、休戚与共

  【解释】同欢乐共悲哀。

  【误用】与“患难与共”不同。

  5、置之度外

  【解释】为正义的事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误用】不能用于贬义场合。

  6、翻云覆雨

  【解释】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误用】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7、弹冠相庆

  【解释】贬义。一个坏人作了官,同伙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作。

  【误用】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即使是坏人互相庆贺,如果与上台掌权无关,也不可用。

  8、期期艾艾

  【解释】口吃。

  【误用】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9、无可厚非

  【解释】不必做过严厉的批评。

  【误用】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10、不胫而走

  【解释】消息传得很快。

  【误用】不是表示东西丢失。

  中考语文成语 篇12

  1.注意区别近义成语。

  成语相互间有意义上的差别,即使是意义相近、相关的成语,相互间仍然存在着语义轻重的不同、表达重点的不同、范围大小的不同,要注意区别。譬如:“信口开河”和“信口雌黄”,两个成语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开河”只指随口乱说,语义较轻;“信口雌黄”含有不顾事实,恶意诬陷的意思,语义较重。又如“面面相觑”“拭目以待”“刮目相看”“侧目而视”“另眼相待”这一组成语,都有“看”义,但各有侧重:“面面相觑”是形容做错了事时或极其惊慌时,有关的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拭目以待”是擦亮眼睛来等待,形容期望十分殷切或确信某件事情的出现;“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显著的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侧目而视”,“侧目”: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情态;“另眼相待”指用另外的眼光看待,形容对某人某事特别重视。

  2.注意辨别成语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中国成语数量虽多,但很多成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都很特殊,因而,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辨别成语的使用范围和对象。像以下这些成语:“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两小无猜;“妙手回春”指医术高明;“悬壶济世”指行医济事;“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的春天的景色的;“破镜重圆”指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荚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荚;“粉墨登场”原指演员装扮好了,登场演戏,现多指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遭受灾难;“面目全非”形容改变很大,多指变得不好;“日理万机”指高级领导人工作繁忙;“同日而语”多用于否定句中;“空穴来风”用于否定句中;“长此以往”多强调将来的情况。

  3.注意成语的多义性。

  词语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成语也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由本义派生出其他的意思,从而使成语具有多义性。有些成语我们比较熟悉它的一个意思,对别的意思则不太了解。中考这种题并不鲜见。在平时对这种成语要注意积累整理,从中找出规律,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譬如以下这些成语:灯红酒绿(既可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如虎添翼(既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表柔和,内心刻毒),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色非常美丽;也形容景物非常优美),捉襟见肘(既形容衣服破烂;也形容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细节上多方挑剔),明珠暗投(怀才不遇;好人失足参加了坏集团;也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念念有词(旧时迷信的人小声念咒语或说祈祷的话;也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4.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

  在具体使用中,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一望可知,但有些成语,却颇费猜量。因此,辨别成语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辨别成语的感情色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成语的意思来辨别,舍此,就是舍本逐末。譬如以下这些成语:“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做不好的事,贬义。“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贬义。“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坏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贬义。“虎视耽耽”: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贬义。“胸无城府”:形容心中没有城府,光明磊落,褒义。“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褒义。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也还要注意区分谦辞和敬辞,譬如:“抛砖引玉”,是谦辞;“蓬荜生辉”是敬辞,不可以混淆。谦辞是对自己的言行的一种谦虚的说法;敬辞则是对他人言行的一种恭敬的说法。

  中考语文成语 篇13

  1、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2、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5、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这里指神秘的意思。

  6、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9、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思。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这里是考虑的意思。

  11、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12、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罕:稀少。

  13、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中考语文成语 篇14

  1.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2.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压迫穷人。

  3.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4.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辍:停止。

  5.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6.无独有偶:形容罕见的事物不只一件,居然还有和它同时出现的.。

  7.见微知著: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微:微小;著:明显。

  8.司空见惯:表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9.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

  10.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11.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的样子。这里形容桌子破旧。

  12.嗟来之食:今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3.拍案而起:拍着桌子愤怒地站起来。

  14.惩前毖后:把以前的失败作为教训,使以后不再重犯。惩:警戒;毖:谨慎,小心。

  15.屡见不鲜:多次见到,已经不新奇了。鲜:新奇。

【中考语文成语】相关文章:

中考成语归纳04-08

祝福中考的成语02-13

中考常考成语05-11

中考常考成语大全12-30

小学语文成语03-27

成语及解释语文知识07-27

中考常考成语整理归纳05-11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04-15

中考语文作文范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