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

时间:2023-03-20 14:31:32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精品】中学作文集锦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中学作文集锦7篇

中学作文 篇1

  《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责任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日、月、年代。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

中学作文 篇2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中国著名元帅陈毅的《青松》大意是:大雪越是压着青松,青松越是直挺。要想知道青松高洁的品格,就等到雪化的时候吧。 赞颂了人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立誓要把反动派彻底打到土崩瓦解的状况,以青松表明了自己不畏艰险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松树,不像柳树和桃树那样婀娜多姿;不像玫瑰那样雍容华贵,充满甜蜜;不像桂树那样淡雅芳香,羞怯胆小地藏在绿叶下方。它正大光明,又谦虚谨慎,不喜欢干些出风头的事。它无论春、夏、秋、冬始终是碧绿的。在严寒的冬季,当那些香艳娇弱的花儿们都缩回脑袋时,它依然碧绿苍翠。当人们赞美广玉兰的典雅;欣赏荷花的可爱;赞扬柳树的秀气时,他依然默默无闻。但是,他虽然不怎么引人注意,但是却默默地为灌木丛遮阳,挡住严冬腊月时寒冷的雪。

  依然在圣诞节时坐在人们家里微笑地看着人们吃着火鸡大餐,欢度圣诞。它会做英雄路过时那个鼓掌的`,而不是那个英雄。一生不求功与名,修身公直朝天鼎。是见证松树性格的诗句。还有革命家陶铸先生的散文(松树的风格节选)“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想,人也是一样,不求功名,却乐于奉献。一生不惊天动地,但也不是碌碌无为。虽然劳苦功高但却十分谦虚就像爱迪生说的:“如果说我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想拥有像松树这种美德的人,就是孔子也应该说:“此人乃仁之人。”吧!同时拥有这种美德的人也是难能可贵的!

中学作文 篇3

  漫步于林荫小道

  耳边传来熟悉的旋律

  恍惚中记的曾经和某人一起听过

  那时

  你说:做我要守护的人吧

  我抬头注视你那动人的眸子

  阳光照射下

  它是那么耀眼

  是的、

  我醉了

  心扉在那一刻打开

  记忆

  你牵着我的手在雨中漫步

  满天繁星时在我耳边轻声呢喃

  你的温度让我依赖

  你的气息如此致命

  从此

  我对你毫无保留

  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这样的.

  会走到天地边缘

  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这样的

  风雨同舟一直到老

  然后你会抱着我看那最美的夕阳

  某天

  你撕裂了我们的誓言

  带着我的爱意守护下别人的天空

  是的

  在你转身的那刻、我哭了

  很伤心

  也许

  你并未看到

  铃~~~~~~~~~~~

  原来是南柯一梦啊

  细细品味很美同样凄凉

  这个梦

  我有那么一点点不舍

  又有那么一点点不屑

  真的

  就那么一点点~~~~~~~~~

中学作文 篇4

  提起作文教学,大多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疼和困惑。但是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分值超过总分的三分之一,被称为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花在作文教学上的时间、精力不少,每次考试或作文竞赛优秀作文却不多,而平庸和尚未成文的作文却不少。下面就我个人的作文教学经历谈一些困惑。

  从初一新生入学开始,我就很注重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如两天一篇日记,一天半张字帖,一个学期按教学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名著以及课外读物,并定期检查学生的摘抄本。每天学生感到负担很重,我自己更是身心疲惫。作文课上,我从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安排等几个方面一一讲解、逐项训练,学生写完作文,我更是仔细详判每篇习作,可是如此用心教学、认真工作却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一铺开稿纸,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究竟怎样做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静下心来,反复思考,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讲课与习作双结合。大家知道,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其实不然,在平常教学中,要把讲课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做作文教学的有心人;要站在新课改的高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去看待我们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并非是单一的孤立活动,它是在听、说、读、写间构筑的有机训练链,并会产生滚动效应。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都是学一个单元后,有一个和本单元相适应的综合学习的写作活动。如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以写人为主题的五篇文章《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和《我的第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再塑生命》,紧跟其后的是写作训练《献给母亲的歌》。我认为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掌握本单元的修辞、语法、词汇以及更多的写作知识,并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利用,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主旨所在,能达到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让学生按要求习作,从一个学生的作文中就能看出他运用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和效果。可见平常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必备条件,只有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日记入手,激发写作兴趣。魏书生说过:“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求真、向善、爱美。

  ”从日记入手可激活学生兴趣,开学生写作之源,引出“情感活水”。但要一改以往老师只布置、不要求的不当做法,具体做法:学会观察,写好分类日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教给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分类别写日记的方法。A、写人篇:对一个人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观察描写,不求全,但求真。B、记事篇:注意记叙六要素,注重交待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C、抒情篇:侧重议论抒情,表明对一件事、一个人的看法评价,要去矫情、伪情,抒真情实感。D、说物篇:对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一件小摆设、一幅画、一座建筑物乃至一个奶桶、一件藏袍、一头山羊等,有顺序、有层次、有方法地说明其特征,突出其重点。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要让学生做到写作时心中有数、有法可依,避免中等生以下的学生内容空洞的现象,从而提高整体的写作能力。

  三、作文训练要讲科学,要提高效率。学生在作文训练中,一般审题(拟题)、立意没什么大问题,只要认真专心就完全能做到。学生难就难在选材、构思、行文方面。首先是选材,绝大多数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资料,感到无事可写,当然就无法思考结构,更无话可说、无法行文了。这其中的关键,一是积累材料,二是尽快将潜意识中的材料变成文章。怎样帮助学生冲过选材、构思、行文的难关呢?不妨在作文指导课上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摒弃一切烦琐程式,从基本结构入手,把构思法明确为:1、基本式——三段式结构;2、横式结构;3、纵式结构;4、纵横式结构。这四种结构基本把握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散文的结构,能把学生从思绪中解脱出来。学生作文,不管是写人还是记事,议论、抒情、说明,不管是什么题材,只要用这些“模式”一套,即可“成型”。再根据文章中心迅速确定开头、中间、结尾的要点,便可构思成篇。这其实有点像传统教法中的写结构提纲,只是比结构提纲简洁、快速、明白罢了。

  四、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养成,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1、逆向思维。即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看法,想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班门弄斧,通常用来比喻和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敢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本领的人。如果运用逆向思维,便可以从中演化出“班门弄斧”又何妨,这种胆识和魄力不正是改革中每一个成功者必有的吗?

  2、多向思维。即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

  3、外向思维。即思维从自己思考的领域推向别的领域,再从别的领域得到有益的启示、获得信息,再反馈回来解决本领域的问题。譬如面对《夜》这个题目,可想到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昼伏夜出的动物、加班加点的工人、破门入室的小偷、街道巡逻的警察等。

中学作文 篇5

  厦门,一个令人向往的城市。自己早就想去看看了。当梦想终于变为现实,当自己真的有机会在这座城市穿梭游玩时,才发现,它,真的很美。

  那里随意、安静,不过异常的炎热,但是这也不足以掩盖它的`魅力。千里之地,只为一睹厦门的风采!那里热闹、繁华:鼎鼎有名的中山路让我大开眼界;古老神秘的永定土楼使我沉醉其中;典雅幽美的鼓浪屿也令我心驰神往!

  最让我享受的莫过于是海滩,喜欢踩着软软的沙滩,让冰凉的海水在我脚中忽进忽退……

  一路上我们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但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我爱这次海滩之旅!

中学作文 篇6

  摘 要:

  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学生感觉作文难写,教师感觉作文难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尤为突出。应改变这一现象,让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走向健康发展之路。文章以农村中学为基点,结合农村教学特色,结合作文教学理论,阐述了适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一些举措。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举措

  所谓“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近年来,作文在考试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农村中学由于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学生怕写作文,作文缺乏特点、缺乏个性,教师怕改作文,这一直是不争的事实,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切忌忽视作文教学,不然势必会影响语文整体教学效果。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向健康发展之路,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成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根据农村中学的特点,结合作文教学的理论,就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进行论述。

  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缺乏应有的环境。首先,农村居住比较分散,发展相对闭塞,社群活动不够丰富,学生对外面世界了解不多,思维相对狭窄,在素材积累上雷同性、重复性多,新意少,激发不出写作欲望与灵感;再者,农村资源匮乏,课外书籍较少,了解别人生活的途径不多,重复相对简单的生活,一本优秀作文书,往往是大家写作文时共同依赖的对象;最后,教师年龄偏大,大多半工半农,家务缠身,出外培训机会不多,观念相对陈旧,理念更新缓慢,对作文重视不够,背优秀作文选、胡乱套改是常用之法,毫无新意,凑字数,应付次数。久而久之,劳累生厌,连收、交作业都变得困难。这样的结果,严重打击了学生习作的兴趣,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学生大部分害怕写作文,要写一篇比较出色的作文,更是困难。

  (2)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文面不规范、不整洁。文面,就是文章的“面貌”,它所涉及的种种问题,行款格式,标点符号及一些书面表达上的特殊要求,教师模糊轻视,学生毫无概念,书写潦草零乱,常用字乱用乱写,毫无规则。在学生作文中,乱用标点符号、一逗到底的现象比比皆是,直接影响着学生书面和思想感情的表达。

  (3)农村师资与培训的影响。农村学校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少;经验丰富的多,敢于突破陈规改革创新的少;一个教师同时兼任几门课教学的多,专职教师少;家庭拖累大的多,出外培训的少。而作文教学是个费时费工的科目,教师的精力如果不够,就会产生许多矛盾。

  (4)教师教育理念的影响。农村语文教师大多年龄较大,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再加上为了追求高成绩,忽视人文性的培养和心灵的启发,学生的 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重复雷同,毫无灵性和个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心思,花在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配套练习题目的训练上,影响了作文教学。

  二、多年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1)积累写作素材。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开阔学生视野,每周借阅学校图书,定期更换;建立班级图书库,倡导每个学生捐助一两本图书,达到资源共享,从书籍中汲取素材,学习方法启迪心智;带领学生多接触大自然,虽然农村学生经常帮助家人在田间地头劳动,但集体的、有目的地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还是有不一样的效果;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有目的地观察,为写作而积累,锻炼记忆能力、综合能力。

  (2)注重书写习惯的培养。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做人要踏实,写字亦然,让学生要一笔一画规范书写,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写字方正匀称,一目了然,绝对禁止草书行书,龙飞凤舞。掌握汉字,要多认,多练,多积累,多运用,多查工具书。另外,要重视笔记的作用,从字词到名言警句的积累,再到写简短的'笔记,然后随时翻阅。积累得丰富,就会运用得熟练,这样,写出文采飞扬、感情真挚的美文也不是奢望。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自由地发表见解,独抒性灵,启迪学生心灵,让他们找到真正感兴趣的话题。农村的桑麻、田埂、风霜草木,都是很好的素材,让他们有话可说,就地取材,发现独特之美。

  (4)引导学生学会临摹习作,平时给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的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的美点,并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到类似的素材,有意识地仿写,多积累名言警句,学以致用。

  (5)改变观念,突破陈规,积极大胆地尝试多种作文批改方法。要转变观念,采取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可以全批,可以部分批,可以教师批,也可以学生批,摒弃学生写、教师批的传统模式。在批语上要多鼓励,少批评,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即使是一个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也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每次作文要及时批改,快速反馈,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要趁热打铁,有的放矢。批改要尽量具体,少说空话、套话,要起到实际的效果,批语不在多,关键是点到要害,让学生把优点发扬光大。

  (6)重视优秀作文的展示。可利用多媒体投影,真实反映学生的书写情况、语言运用、表情达意的方方面面。也可以直观地投射出教师的批改情况,从而起到榜样的作用,让学生相互对比、相互交流和学习。

  总之,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只要改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用心探索,就会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让学生写好作文。

中学作文 篇7

  知识要点:

  1、审题是应试作文的关键。

  2、审题要快速、准确。

  3、审题就是要弄清文章的写作范围和角度,确定写作的重点。

  考试说明:

  随着考场作文命题形式的演变,考生们除了审视“题目”(材料),还必须对题后的要求反复体会。题目审准了,才会写得切题。

  1、审清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就是根据指定的题目写文章。在命题作文中,题目是选择材料、确定主题的一个重要依据。文章是否切题,是行文成败的关键之一。

  审题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全面理解题意。对题目的含义要全面理解,辨明题目的要求,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如《初中生活二三事》,题目要求写发生在初中生活中的事,而且至少要写两件。如果写的事情与初中生活无关,或者只写了一件事,就不切题意。

  (2)要辨别题目中的精微含义。在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注意辨别其中精微的含义,把握住写作的中心。如《学习是青年学生特别突出的任务》一题,就要注意强调“特别突出”这个限制条件。青年学生正处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时期,他们有各种任务,但是比较起来,学习是“特别突出”的任务,不是一般的任务。这是“特别突出”的含义。文章紧扣这些内容来写,就能突出中心,体现题意。

  (3)要选择适合题目要求的体裁。命题作文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文章的体裁。有些题目较明确地表示了对体裁的要求:在题目的首尾有“记”“事”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标明写某个过程、某人事迹等,这就要求写成记叙文。如果题目首尾有“论”“谈”“说”“驳”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明确提出一种主张或一个问题,这往往是要求写成议论文。

  2、审清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是初中作文命题的另一种形式。出题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融化、提炼,然后据此展开想象,依据要求写作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给材料作文一般有三种形式:纯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和听音乐作文。这种题型的特点一是考察学生能力的全面性,因为它要求读者看、听、写结合,便于全面考察学生的阅读(看图、听音)、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及写作能力;二是对写作范围、题材以至主题有较强的限制,极好地扭转了考试时猜题目猜类型范围、事先准备作文的现象;三是由于给了材料,学生有材料叙述、有问题议论、有对象说明,既减少了学生无材料可写的现象,又能全面考察学生记叙、议论、说明的能力。由于这种题型的客观性较强,便于作文评卷,所以已成为各级考试和竞赛的主要题型。

  (1)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这类题型所提供的文字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这些文字材料的基础上作文,有的要求既根据材料又根据另给的题目作文,有的要求作者根据材料自己命题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种:有的要求另外作文,包括立论文、驳论文、读后感、思想评论等;有的要求写记叙文、说明文;有的还应用到应用文的格式,如书信等;有的则是不同形式的重组材料作文:续写、改写、扩写、缩写、组写(将几则相关材料组写成文)等。

  要写好这类作文,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准确把握文章要点。对所提供的材料,要多读几遍,特别是文言材料,要在翻译无误的基础上多读,读的时候可勾画重要字词;读后要认真分析材料重点及各段要点、人物的主要精神和性格特点、事件的主要意义、言论的主要意思等等。

  然后,或者根据材料重点重组材料作文,或者根据材料要点分析其现实意义或象征意义,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另外组织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材料,并拟定恰当的题目作文。

  (2)根据图画材料作文。这种题型所提供给考生的是图画:或单幅图,或具有相关性的两幅以上的图,要求作文者在看懂图所表达的意思后作文。写作类型有以下几种:对画面进行说明介绍的说明文;对画面所表现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加上自己“创作”,并将构想的故事叙述出来的记叙文;还有要求对画面所表现的现象进行评判的'议论文。这类题型审题中易出现的主要问题也是对材料(画面)理解有误。由于图画表意高度简化,它要表达的内容往往比文字表达得更隐蔽,一切“尽在不言中”,而且有的图画从不同立足点看内容不尽相同,因此,审这类题分析画面、推敲含义就更显得重要。

  具体审题也可分两步走:首先细察画面,看人物的神态、动作,看画面其他事物,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展开联想:与社会上的类似的人和事进行联想,在头脑中用语言把画面叙述出来,补出画面简化或隐含的内容,补出人物可能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尽可能挖掘出画面的寓意。如是多幅图,还要将他们联系起来思考,理清楚画面意义以后,就可以和文字材料作文一样,将图画寓意与现实生活及自己的看法联系起来作文。

  (3)根据音乐材料作文。这种作文形式就是根据播放的一段音乐记叙你听后的感受,它是将听觉转变成文字的一个过程。这种材料作文的难度较大。一要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二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表现在能听出一些常见的乐器所奏出的声音,更主要的是能听出音乐所传达的意义。如,当听钢琴协奏曲《命运》时,会有一种激昂奋进、向命运挑战的雄壮气概;当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那如泣如诉,凄婉哀绝的乐声令人伤心欲绝;当听到萨克斯管演奏的《回家》时,那种轻快温馨的感觉会立刻溢满心头。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源于你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3、审清作文“要求”

  几乎所有作文题除命题、提供材料外,都还对诸如文体、选材范围、写作手法、作文重点以及写作人称、作文表达内容的时间、作文字数等等作了一定的要求。例如同是1986年初中升学试卷的作文题,齐齐哈尔市题目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要求”有两条:①不要写成诗歌或记叙文;②字数:600字左右。而武汉市的题目为《我所期待的星期天》,要求就多达六条:①从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实际出发,写出自己的期待;②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要有真情实感;③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句通顺;④不要写成诗歌;⑤字迹清楚,书写规范;⑥不少于600字。

  这些要求对写好作文,或者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是很重要的。那些对作文中心,选材上的要求自不必说,还对字数的要求也不能轻视,以一般考试作文而论,每比规定字数多或少50字的要扣5%——10%的分。

  因此,学生要想写好作文,除审好命题、材料,填好半命题之外,还要审好“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与命题、半命题、材料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可偏废。

  一般说来,作文的“文体要求”都比较直露,只要作文时加以注意就行了。而且,诸如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内容具体、中心突出等要求是每篇作文都要做到的,也不是哪篇作文的特殊要求。倒是对像前述齐齐哈尔市题《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的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和记叙文”这类要求特别注意,因为以现在语文课本上的分类,记叙文包括了散文和小说,因此如果把此题作文写成散文也就不符要求了。在审这些要求时,可采取提炼要点并将其写在草稿纸上的办法加以强调,在确认与要求无误后将其作为作文的自然评判标准,作文立意、构思、选材、写作过程中都要想到它们,初步完成后再以它们评判自己的作文,并将不合要求的地方加以改正。

  [2—1]

  以“我爱唱的一支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导思:应试作文审题是关键,不仅要分析清楚文体的含义和结构,尤其要抓住重点——题眼来做文章。

  1、《我爱唱的一支歌》中心语是“歌”,只能是“一支”,而重点落在“爱唱”上。为什么爱唱?这就是文章要表现的中心。

  2、自古以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歌声。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更是处处有歌声、时时有歌声,每个同学或多或少都会唱歌,所以说,本题的选材范围还是很广泛的。要想写出优秀的文章,得高分,就要在立意上下功夫。比较一下,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篇文章写我爱唱这支歌,是因为它是某某歌星唱的,另一篇写我爱唱这支歌,是因为它的旋律好、内容好,哪一篇得高分呢?毫无疑问,大家都会选后者,这就是立意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区别。

  3、本文的写作对象是一首歌,引用是必不可少的,但这里的引用切不可全盘照搬歌词,而应该引用那些最能反映深刻含义,最使你感动的部分,并加以议论或抒情,做到引议结合,不脱节。再加上语言流畅,结构合理。何愁文章不得高分呢?

  [2—2]

  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不要在这里找他,不要在这花果飘香、金浪翻卷的地方找他。他是拓荒者啊!到那荆棘丛生的地方去找他吧,到那需要用胸膛抗击风雨、筋肉爆发力量的地方去找他吧!

  导思:这是一篇散文诗。散文诗,多具有象征意义。诗中赞美了拓荒者与拓荒者的精神。

  1、审题时,仔细研读所给材料的内容,多角度地思考材料的精神实质。分析深层的含义,防止停留在表面上。通过分析上述材料,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①开拓,永不停息;②无声奉献是精神;③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从中选择一个把握最大的论点作为行文的中心论点。

  3、然后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组织具有说服力的论据从材料到观点进行写作。

【中学作文】相关文章:

中学作文07-26

中学的作文06-05

中学的作文11-20

父爱中学作文10-09

未来的中学作文01-18

《匆匆》中学作文06-23

我的中学作文06-23

窗外的中学作文06-23

走进中学的作文06-29

春中学作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