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调查报告

时间:2024-07-03 15:38:06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居住区调查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居住区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居住区调查报告

居住区调查报告1

  商住物流区、龙湖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和科技物流园区中新建居住区百余处,在建和建成房屋面积累计突破1 800万m2,入住人口突破24万人,上海绿地老街、浙江绿城百合公寓、天津顺驰第1大街、河南建业联盟新城等居住小区环境优美,入住情况良好。但住区景观环境存在缺乏本土特色,过分强调艺术性,水景滥用等问题。

  通过对郑东新区居住区景观环境的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策略,探讨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发展趋势,为其他城市新区的居住区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1、调查对象

  选取郑东新区建成早、入住时间长的8个居住小区进行调研,各小区的名称、建设情况、地址见表1。

  2、调查内容

  软质景观环境包括绿化种植景观、水体景观等,硬质景观环境包括住宅立面造型风格、建筑小品景观、道路景观、场所景观[1]等。

  3、调查结果评价

  3.1 评价标准

  参照《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 》,将居住小区水景景观、种植景观、住宅立面造型风格、建筑小品、道路景观等主要景观要素作为评价内容,并划分为5个级别,具体评价标准见表2。

  3.2 评价结果

  按照表2标准评价, 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4主要存在的问题

  4.1维护资金不足

  部分小区缺少足够的维护资金,后期管理混乱,草坪、灌木杂乱丛生,服务设施缺少维护,垃圾桶、路灯等无法正常使用,活动设施锈迹斑斑,损毁严重,小区环境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差,住户反映强烈。

  4.2场所景观实用性不强

  在调查中发现,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虽然优美,但可供居民户外活动的场所却少,宽大的广场没有让人停留的欲望,过多的消极空间缺少交往气氛,大面积的绿地、水景蔚为壮观,却只能远观而不能进入休憩、观赏。如:“中南·海知音”小区的儿童游戏场所,只设置了儿童游戏设施,缺少必要的场所景观设计。“民航花园”的健身运动场地位置过偏,用地规模过小,日照通风条件不佳。“联盟新城(四期) ”中心设置的圆形建筑使中心广场显狭窄,无法设置相应的室外活动场所,建筑本身是红酒会所,而不是向居民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

  4.3景观要素细部处理粗糙

  郑东新区各住区景观元素的综合应用不足,景观细部处理不够细致、深入,景观元素虽多样丰富,但景观环境零散、无序,缺少整体的凝聚感和舒适性。

  硬质铺地是住区环境中最富表情的景观元素,但未引起设计者的重视,对场所景观的装饰性不强, “中南·海知音”、“民航花园”等小区的铺地材质、拼接图案、地面色彩等缺少变化,甚至与城市马路并无区别, “温哥华山庄”、“联盟新城”地面的色彩和图案与其他景观元素缺乏统一感,铺地的`材质和处理手法与场所的空间氛围和场地条件等缺乏融合,没有起到应有的装饰作用。

  标识牌、垃圾箱、座椅等景观小品常被看作是最具艺术性的装点。但部分住区的景观小品,整体性不强,缺乏艺术感,如“民航花园”的垃圾桶为普通移动式垃圾桶,造型简陋,与标识牌、座椅等其他景观设施,在色彩和形式上缺少呼应,破坏了小区优美、和谐的景观环境。

  4.4盲目跟从,流于形式

  郑东新区居住区的开发商为吸引消费者,将国内外著名的景观纷纷搬进居住区。但这种盲目抄袭的方式,忽略了郑州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文化背景,失去了“灵魂”,显得不伦不类。“中南·海知音”小区以“海”为主题,但郑州属北温带内陆型城市,不论从温度、光照、风向等气候条件,还是从植被、地貌等生态环境,都不可能塑造出“海”的真实景观效果;“温哥华山庄”引入了加拿大布查德花园的著名景观特色,体现北美风情,加拿大的气候特点类似于中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多雪,与郑州所处的气候带和植物类型有较大差别, “加拿大布查德花园的著名景观”很难塑造,徒有其名。

  4.5水景设计不可持续性

  大型喷泉和大面积水景,是郑东新区居住区水景设计的常用手法。建成之初,为小区增色不少,但时间一长,则成了小区的摆设和负担,许多小区出现建得起、用不起的现象, “顺驰·第一大街”的喷泉只在售房时启用过。

  大面积水景需引用活水为水源,并有充足的水资源做后盾,而郑州年平均降水量偏少,人口密集,是典型的缺水城市,不适宜大面积水体作主体景观。“中义·阿卡迪亚”、“联盟新城”、“顺驰·第一大街”的大面积水景,最终因缺少充足水源,水质污染严重,非但没有形成水系环绕的景观效果,反而成为蚊子和苍蝇的滋生地,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

  5郑东新区居住区景观环境优化建议

  5.1结合地域环境和文化特色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渊源,应深入研究、探寻中原地带的传统文化、建筑风格和居住习惯,在此基础上汲取精华,发扬创新,将现代居住区与中原地域特色相结合,形成具有浓郁中原文化特色的居住区景观。

  5.2注重人性化设计

  居住区环境的研究与设计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深层探析人性交往的行为特征,在增加居住区室外公共活动场地的基础上, 提供多样的空间环境,在道路、绿化、建筑、广场等空间的安排和设计上,强调住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安全感,充分发挥公共空间的潜在功能,增强其可达性、亲和性和实用性,创造更多适宜人与人交流、休闲和游乐的场所空间。

  5.3完善户外活动空间和设施

  老人和儿童是室外活动空间最主要的使用对象,在居住区、组团入口处,容易到达、阳光充足、对居民干扰少的区段,设置简单实用的健身器材、儿童游戏设施,周边结合多种景观元素,综合应用,塑造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不同层次空间,满足广大居民聊天、散步、运动等多种场地需求。

  5.4结合实际条件,慎用大面积水景

  郑州市居住区水景设计应慎使用大面积水体,可结合具体立地条件,引用地下水和周边水系作为水景水源,使其具有可持续性和生态性。最适宜采用占地面积小、投入少的喷泉、跌水、水池等形式,并结合硬质铺地、小品、植被、照明等景观元素,形成样式灵活、主题丰富、尺度宜人的复合水景,既能满足居民观赏、休闲的使用功能,又能改善小环境,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6当代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发展趋势

  6.1科技性

  居住区景观环境的构成和空间的组织依赖材料、工艺和技术手段的科学应用,建筑技术、建筑结构、材料学、美学、光学、声学、数字化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为景观设计提供了科技支持,未来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要求将趋向于信息化、快捷化,使景观环境设计的内容不断地充实和更新。

  6.2多元化鲜明性

  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社会阶层的分化,势必推进居住区功能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将呈现多种美学风格、多种生活理念兼容的发展趋势,鲜明的景观环境形象将会赢得各自社会集团的认可,展现出极具丰富的居住区环境景观。

  6.3生态性

  随着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视和国家对生态建筑环境设计的政策倾斜,居住区景观要素的生态设计将是今后重要发展趋势。绿化种植景观由简单的乔灌草复式种植模式,转变为植物群落的构建,以保护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护住区生态稳定性;绿化形式多样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成为发展重点;水资源利用集约化,利用动物、植物提高水系自净能力,构建水景生态系统,还原水系自然状态;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转化成景观材料。

  6.4地域性

  居住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空间,居住环境是特定居住实体的综合体现,如同福建的土楼、北京的四合院一样,成为城市的“反光镜”折射出浓郁的地域特征,无论科技如何发达,社会如何进步,都无法改变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

  6.5和谐可持续发展

  现代科技发展带来高效、便捷生活方式的同时,邻里关系日渐淡漠,对住所“归属感”“幸福感”的渴望,唤起对居住区人文环境的关注。具有亲和力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能促进亲善友爱的邻里交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树立正确的伦理观、道德价值观,为实现人与社会、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居住区调查报告2

  调研时间:20010年6月13日

  调研人员:陈璐傅小琳顾嘉宜胡乔金雅姣孙越

  调研目的:

  (一)调查我国解放以来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和问题。

  (二)通过到实地的调查,提高理论知识。

  (三)了解城市居住小区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等条件。

  调研内容:

  城市居民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我们通过张帆老师的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学习后,对怡馨花园居民小区规划情况进行了一次初步调研。下面我分别从怡馨花园小区的规划结构、道路交通、公建设施、绿化景观、住宅建筑组合等各方面来分析。规划结构

  居住区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建好城市居民小区、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的重要内容。

  怡馨花园小区处于秦虹路与光卡路南侧,大明路和秦虹路交叉口附近。小区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建筑质量优、物业管理好。设计师在设计时秉承建筑与自然融合、天人合一的理念采用了古典园林风格对小区进行了规划设计。功能带的分工还是比较明确,休闲场所不与居住场所、交通场所混杂。用高差、用小楼梯来分隔,于上述所说的隐私性的保护外还加有安全性的考虑道路交通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间,又是生活空间,居住区道路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道路交通方面怡馨花园小区逐步完善交通系统,进一步区分交通功能与游览功能、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居民流线与游客流线。通过加强管理,减少穿越城区的交通。其中采取的措施分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a采用由步行绿带与人行道构成的综合步行系统,整合旅游功能及居民休闲功能,使之适宜逗留、休闲和观景。

  b小区交通贯通东西南北,交通四方八达。中心有公共绿地贯穿,羊肠小道穿梭其中,具有可达性。c组织由公交汽车、出租车以及小汽车多人合乘等方式组成的多元化公交系统。交通流线的设计强调导向性、灵活性、趣味性。

  d结合城市与景区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的需要,按照有关规范和服务对象的性质与规模,合理配置社会停车场和公共站场。并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把它们作为景区环境风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区选择在各栋住宅半地下室配置停车库,很少采用集中地下车库。小区内主要道路路幅宽6米,其它次要道路宽4米,入户道路2.5米,人行小径1.5米按人车分流的原则,小区采用地面停车与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公建设施

  居住区环境设施小品是居民室外活动比不可少的内容,它们对居住区环境和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怡馨花园小区在规划时要求街区的每一处小品、雕塑、路面铺设、驳岸形式以及植物配置、种植方式等都需经过城市设计,使街区环境进一步园林化。

  为了在街区建筑中体现古典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创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空间景观,需设计一组具有传统意味的街道家具,包括路灯、座椅、公交车站、电话亭、广告牌、垃圾箱、栏杆、道路铺地等,并以多种方式、方法如观景亭设计、大门入口设计、建筑灯光设计等融入古典文化艺术。这样做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提高了街区建筑的文化品位。怡馨花园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在小区中配套建设了诸如会所、运动场、老人活动中心、游泳池、儿童娱乐设施、停车场等基本设施。

  4绿化景观

  居住区绿地是被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是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35%,其绿地使用率是其他类型绿地的5—10倍。

  居住绿地是决定一个城市环境质量好坏的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地面积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怡馨花园小区植物配置能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合理,另外选用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色块布置简洁明快,合理选择树种,注重小区的彩化与香化。现状面貌也能体现古典园林景色优美的传统风貌。

  但是绿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小区绿化带建筑渣土垃圾较多,小区土方未做微地形处理,局部地段土方回填不到位,土方缺失较多,施工粗糙,自然景观营造水平较低,整体绿化水平就感觉没那么好了。目前,区内园林绿化在有些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地方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多数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绿地中还应结合小广场、椅子等,以满足人们活动、休息的需要。住宅建筑组合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根据调查,怡馨花园小区的立面风格统一,整体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明亮,体现清新亮丽的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外墙颜色以红色为主,白色灰色为辅,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并且基本上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怡馨花园小区本着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利用“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同意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风格要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弱势群体需求也被考虑在内了。居民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小区道路设有盲道,倾斜路面也使用了防滑建筑材料,居所有标识明确的路线或标志物。小区中设有老年公寓、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给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其中的住宅以正面朝南为主,起居室、卧室及厨房均有自然采光,房内空气南北对流,起居室以居南为多,自然通风较好。但由于部分小区沿街位置建有门面房,影响了附近的住宅采光通风效果,并且部分门面房建成后经营饭店,造成油烟、噪音污染,降低了小区居民环境和生活质量。

居住区调查报告3

一、相关概念与国内相关标准规范

  绿地:绿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开放空间,以土地、水、绿色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的非建筑用地空间,具有改善与保持生态环境,美化市容市貌,缓冲城市外围关系, 提供公共休闲游憩场地或具有卫生防护等功能的城市空间。

  我国于20xx年新修订的《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xx)规定住宅区日间噪声不高于55分贝,夜间噪声不高于45分贝。

  二、调查概况

  2.1调查对象

  本文调查对象为北京雍景四季小区(如图1)位于北京市西五环,西临苹果园南路,南邻北方工业大学,东临北工大北街,北临田村路,占地面积11.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建筑形式为板式高层,绿化率50%。小区规模相对较大,外围由城市道路围绕,车流量较大;设置了集中绿化与良好的活动设施。小区封闭性不强,周围居民可任意穿越;,由于小区内设置停车场,故内部道路不允许行车。同时小区东部施工,施工时间到20点。

  2.2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走访、问卷调查和实地检测三个方法对该小区进行了调研。

  走访:首先对小区进行深入的访谈,了解该小区夜间主要噪声源,根据居民对夜间声环境的意见和建议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把根据走访设计出的调查问卷发放于小区居民,此次调查共发放调研问卷100份,收回91份,其中,有效问卷83份,有效率为83%。调研的受访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和对声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对声环境的期待。

  实地检测:为真实的记录噪声值,采用的仪器为宏诚科技的迷你型噪音计(HT-840A) 。

  三、分析和结论

  3.1小区夜间声源:

  本文中把根据声源的发声源把声源分为两大类:人工声和非人工声(如图2) 。

  (1)人工声

  交谈声:受访者表示,人工声是在该小区夜间听到最多的声音。由于雍景四季小区周边

  有大型超市和学校,而且封闭性不强,是可以穿越的小区,故在该小区内活动的人除了有该小区居民还有穿越的路人或学生。加之该小区为20xx年入住的小区,年轻人居多,所以休闲活动比较多,包括儿童的嬉戏打闹,散步,歌唱等。

  儿童嬉戏声:雍景四季小区的居民大多以年轻人为主,儿童相对较多,许多少年儿童在晚上学习以后会选择到户外结伴玩闹,受访者表示,儿童嬉戏声是他们夜间生活最大的噪音。

  (2)非人工声

  交通工具声:雍景四季小区设置了地下停车场,小区内部也设置了停车位,但是通过

  走访谈话,大多数居民认为小区内部并没有使他们困扰的喇叭声等。该小区毗邻的田村路和苹果园南路是两条城市主干道,该小区不可避免的会在夜间受到这两条路上的交通噪音的干扰。

  但由于小区内有大量停车位,深夜若有声响引起一辆车的警报鸣笛就会引发周围所有

  车的警报,有很多受访者表示这也使他们的休息受到了干扰。

  广场舞声:中国内地近十年来在各个公园及居住区广场兴起了广场舞,是群众自发的群体性舞蹈,以中老年妇女为主。受访者表示,广场舞多在夜间进行,而参与者又大多为中老年妇女,不久以前音乐声还调的很高,严重影响了住户的休息,也破坏了青少年在家学习的环境。在小区物业与广场舞参与者沟通下,广场舞参与者同意将音响声音调低。笔者也通过实地测量测出,该小区晚间广场舞的音响声为57分贝,而住宅楼距离跳广场舞场地有相当一段距离,现已可避免广场舞噪音。

  施工声:雍景四季小区东北角正在为北京地铁六号线施工,虽然夜间作业到20点,但是居民均表示并未受到太大的噪音干扰。

  3.2居民对各类声音的偏好度

  (1)受访人员性别组成(图3) :此次调研中,男性占35人,女性占48人。被调查以女性居多,由图可见,性别对声音偏好的选择没有太大影响。

  (2)受访者人员年龄组成(图4) :由图可见,对于最偏爱的声音,年龄的不同也会导致选择的不同。年龄较大的受访者会选择自然的.声音,而年龄偏小的青年和少年儿童则更喜欢音乐声。为防止年龄差异对调查结果造成影响,首先把年龄进行了分组:18岁以下15人, 18—25岁10人, 25—35岁20人, 35—45岁20人, 45岁以上18人。这样的分组符合夜间出来活动的人群比例,具有较强的普遍性。

  (3)受访人员学历组成:由于文化程度不同,对声音偏好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故而把受访者的文化程度分成了四个阶段:小学学历,中学学历,本科及大专学历,研究生以上。

  其中,小学学历18人,占21.6%;中学学历29人,占34.9%;本科及大专学历27人,占32.5%;研究生及以上9人,占10.8%。

  (4)图5显示的是所有受访者对不同声音的喜好程度,总体来讲受访者对自然声和美妙的音乐声比较偏好,而最大的噪声源来自成群喧闹、儿童嬉戏、交谈。经过和居民深度访谈了解到,广场舞和音乐声并没有成为小区夜间声环境的主要噪声源是因为前几年由于广场舞深度扰民,经居民投诉与协商,物业已经规定广场舞的音乐声必须放低不可扰民。受访者也明确表示,施工声并没有成为他们夜间休闲或休息的噪声源。

  (5)居民对夜间声环境的建议:居民对夜间声环境有很多期待,希望在控制噪声的基础上增加些令人愉悦的声源,除了在控制噪声意外,希望加入更多较为优美的自然声,如水声、蛙声、树叶声等。受访者认为,晚上为一天紧张工作之后最为放松的时段,多加些大自然的声音有助于身心放松。

  3.3结论

  3.3.1小区夜间声环境现状调查结论:

  (1)该小区夜间主要噪声源为人工声,如:交谈声,儿童嬉戏声。

  (2)由于小区内停车管理得当,交通工具声并没有成为主要噪声源。

  (3)居民之间的相互体谅加上物业管理,广场舞参与者主动调低音量使得该小区近几年的广场舞声也没有成为主要噪声源。

  (4)施工噪声由于停工时间早,没有成为该小区夜间主要噪声源。

  3.3.2改善夜间声环境建议、

  通过此次走访与调研,发现了居住区夜间声环境的诸多问题,先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由于小区靠近城市主干道,夜间车流量较大,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交通噪音的干扰,如果在靠近城市主干道的两侧建立声屏障,例如实体围墙。

  其次,由于设计者指注重使用者的视觉感受,没有从使用者的听觉出发,使得使用者不能听见水声,没有达到水景设置的效果,所以建议增加可以听见水声的的水景,如叠水、喷泉等,增加小区的自然声,丰富小区夜间声环境的声源,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与舒展。同时可引入青蛙等动物引入动物声。

  其次,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对住户进行思想教育,提高整体居民的素质,避免由于居民的吵闹引起的夜间噪音。

  四、结语

  本文通过走访与问卷调查了北京某居住区绿地夜间声环境的主要声源和特点,以及居民对各种声音的偏好,调查中深刻感受到城市设计者和小区管理者在居住区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希望此次调查可以对以后居住小区绿地夜间声环境的测试提供依据。

【居住区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调查报告08-10

调查报告11-15

分析调查报告11-08

志愿调查报告11-09

校园调查报告11-24

书籍调查报告11-28

调查报告的写法12-03

地理调查报告07-20

环境调查报告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