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时间:2023-04-13 14:27:49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1

  一、森林资源培育现状

  (一)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性

  1、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境内群峰耸立,高差悬殊(最高海拔1732米,最低海拔218米),山高坡陡,谷峡水急,加之雨量充沛,且在4-6月较为集中,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对坡耕地、残次林、荒山荒地等生态脆弱的地块采用造林、封育、补植等培育措施,增加林地面积,是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最佳途径。

  2、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附加值的需要

  我县的森林资源存在较大弱点,首先是资源分布不均,以山区为主的红岩、洗车、水田较多,而以丘陵为主的里耶、城郊较少;其次是树种结构较单一,天然林以枫香、栎木等为主,人工林以杉木、桤木、日本落叶松为主;再次是林分质量较差,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森林培育工作,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宜抚则抚、宜补则补、宜改则改、宜造则造,是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附加值的最佳手段。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通过造林、封育、补植等培育措施,可以增加林地面积,可以实现现有林分提质增效,进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其种类和数量将会逐年增加,森林的总体功能将得到加强。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森林经营、造林等培育措施,确保森林资源后续储备增加和森林质量提高,同时实行合理采伐,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将森林资源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实现森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

  (二)我县森林资源培育总体概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的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主要表现如下特点:

  1、以林场为骨架,点面结合

  县林业局1982~2001年以来,先后建立了永龙界、跑马坪、砂子坡、万宝山等12个林场,林业局局属林场林地总面积达18938hm2,占全县林业用地222368hm2的8.5%,活立木蓄积230327m3,占全县活立木蓄积3636240m3的10.3%。另外,我县有乡(村)级林场及大户林场1234个林场,经营林地面积18938hm2,我县多个林场广泛开展了造林、改培、森林经营等培育活动,规模大,标准高,有力带动了我县森林资源培育工作。

  2、建基地,突出地方特色

  2001年以来,我县建立了两大特色基地,一是成功引种日本落叶松,全县已累计营造日本落叶松15万亩,成为省最大的落叶松基地,目前长势良好,改写了南方千米以上为“难利用地”的历史,唐苗生副厅长等领导多次现场考察、指导,得到了省林业厅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二是大力推广生物能源林—光皮树,全县已累计营造光皮树8.86万亩,为我省最大的光皮树基地,光皮树种子能加工生物柴油,具有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同时,加工的油可食油,营养丰富,前景广阔。特色基地的建立对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培植县域支柱产业、增强林业发展后劲,意义十分深远。

  3、大力发展珍稀树种,提升森林价值

  2007年以来,我县培育了大量珍稀树种苗木,树种涉及南方红豆杉、鄂西红豆、红榉、红稠、红椿、银杏、珙桐等,累计育苗株数达210万株,珍稀树种累计营造林达8200亩,因珍稀树种推广工作出色,2013年我县大黄沟示范场被省林业厅授予“省百个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基地”。珍贵树种的推广,提升了森林价值,以闽楠为例,其木材价格为同规格马尾松的10-20倍。

  4、造、改、抚、封结合,提升培育效果

  我县森林培育工作中实行造、改、抚、封结合,2000年以来,完成人工造林92.1万亩,改培0.1万亩,封山育林9.5万亩,抚育3.8万亩,森林经营10.6万亩,无节良材培育5.5万亩,因地制宜选择培育方式,提升了培育效果。

  5、整合资金,为森林培育奠定基础

  2000年以来,我县采用多渠道筹资,国家、地方财政累计投入森林培育资金达105131.8万元(含退耕还林补偿),同时馥生开发公司、现代中药材开发公司等企业投入资金1200万元,用于油茶、药材基地建设,为我县森林培育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我县在建林业重点工程概况

  1、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项目:我县于2001年秋季实施国家退耕还林二期项目,到2016年冬季止,共实施退耕还林70.8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5.4%。其中退耕地造林37.4万亩(经济林1.23万亩),配套荒山造林33.4万亩,退耕地按生态林补偿16年(前8年230元/亩.年,后8年115元/亩.年)、经济林补偿10年(前5年230元/亩.年,后5年115元/亩.年)、配套荒山造林补助50元/亩苗木费,累计国家投资达92361.5万元。

  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项目:我县于2008年秋季实施国家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项目,到2014年春季止,共实施退耕还林2.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7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按人工造林300元/亩、封山育林70元/亩计,累计投入国家专项资金达308万元。

  巩退项目:我县于2008年秋季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到2014年春季止,共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5.2万亩,国家累计投资2703.7万元,其中速丰林0.1万亩,投资32.5万元;光皮树造林2.4万亩,投资716.0万元;毛竹造林1.3万亩,投资1209.2万元;油茶低改300亩,投资16.0万元;油茶新造林1.4万亩,投资730.0万元。

  2、长防林工程

  我县于1990年开始实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其中2000年至2014年春共实施长防林工程9.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4万亩,封山育林5.2万亩,按人工造林300元/亩、封山育林70元/亩计,累计投入国家专项资金达1695.8万元。

  3、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工程

  我县于2011年开始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至2014年春止,共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1.6万亩,累计投入国家专项资金达1020.8万元。其中人工造林1.0万亩,投资870.1万元;封山育林(含补植型封育)0.6万亩,投资150.7万元。

  4、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工程

  我县于2011年开始实施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工程,至2014年春止,共实施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工程3.8万亩,累计投入国家专项资金达380万元。其中幼龄林抚育2.3万亩,投资230万元;中龄林抚育1.5万亩,投资150万元。

  5、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工程

  我县于2013年开始实施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工程,共实施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工程2700亩(其中新造1500亩,改培1200亩),累计投入国家专项资金达135万元。

  6、德援项目

  我县于2005年开始实施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共实施中德财政合作造林工程21.0万亩,累计投入资金达2834.6万元,其中:人工造林8.0万亩,投资1813.2万元;封山护林2.4万亩,投资6.8万元;森林经营10.6万亩,投资1014.6万元。

  (四)绿色工程实施概况

  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实施“绿色”的要求,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全力以赴,2008-2013年累计完成24670.8亩(2008年度1590亩,2009年度6060.6亩,2010年度6904.2亩,2011年度4366.0亩,2012年度3250亩,2013年度2500亩),涉及里耶、召市、水田等28个乡镇。绿化涵盖公路(里耶-八面山公路、“209”国道、省道S305线等)、库区(石牌镇卧龙水库)、城镇(民安、里耶等)街道及可视山体、河流(洗车河、果利河)等,同时打造了惹巴拉、入城口等景点。共计用苗297.1万株,米径1.5cm以上的大苗栽植占32%,树种涉及樟木、深山含笑、木莲、杜英、拐枣、醉仙含笑、连香树、七叶树、兰果、毛竹、华榛、杨梅等30余种。绿化采用乔、灌、草相结合,实施整体绿化,并配有花台、水池、奇石、亭榭等,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我县2008-2013年“绿色”行动累计投入资金3890万元,其中2008年度投入资金130万元;2009年度投入资金507万元;2010年度投入资金1343万元,2011年度投资1100万元,2012年度投资959.3万元,2013年度投资85.4万元。2014年我县创造岩板、苞谷等林业生态村16个,完成四旁树造林82.9亩,公路绿化1.2公里(折合面积15.6亩),古树保护29株,封禁保护11579亩,造林树种为桂花、南方红豆杉、紫薇、深山含笑等,打造了特色生态村。

  (五)在建种苗工程概况

  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为确保造林成效,我县强化种苗质量管理,规范种苗生产,截止2014年8月,全县办理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12户,苗木种类涉及造林用苗、绿化大苗、经济林苗等,树种有毛竹、马尾松、枫香等34个,近年来特别加强了闽楠、大叶榉、亮叶水青冈等珍稀乡土树种的培育,年产优质珍稀乡土树种苗木达50万株。全县良种使用率达85%以上,一级苗使用率达90%以上,为我县森林资源培育奠定了坚实的种苗基础。

  (六)国有林场森林培育概况

  我县有国有林场两个(国有砂子坡林场、国有曾家界林场),经营总面积38000亩,2000年以来,国有林场开展了多项森林资源培育活动,完成人工造林5200亩,改培1200亩,封山育林1450亩,森林抚育25640亩,森林经营26410亩,无节良材培育350亩…,国有林场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森林培育工作,带动了全县森林培育工作,发挥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长远、统一的规划,以工程为单位,各自为阵。

  县地处腹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每年林业工程项目规划较迟,较粗糙,省里的任务下达到县里后,县里通过一段时间,进行项目整合,再由县里下达到各部门或建设单位一般都要到年底,各部门或建设单位为了完成任务,未做到科学规划,只顾眼前,各项目单位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各自为阵。缺乏整体的、长远的规划。

  (二)投入严重不足。

  1、工程项目立项不全

  县地处腹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难以与时俱进,建立合理、科学、全面的项目储备库,争资上项缺乏竞争力。

  2、单位面积投资成本严重偏低,标准不一

  缺乏国家林业专项定额标准,各林业项目单位面积投入差异显著,以长防工程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为例,长防工程投入直接费300元/亩,而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近800元/亩。长防林实施过程中苗木费约需65元/亩,造林工资、抚育费、管护等约需590元/亩,资金缺口大,且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无间接费,工作开展有难度。

  3、配套资金难以到位

  县属老、少、边、穷地区,财政资金困难,而国家下达的各行各业项目基本需要地方配套,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国家财政补贴、需地方配套的项目难以顺利实施,建议取消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州、县两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4、难以整合社会资金

  林业周期性长,用材林一般20年左右方可受益,经济林一般5-8年才能受益,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如2008年冰灾、2013年特大干旱,同时面临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了林农、企事业单位的投资积极性,社会资金对林业投入少。

  (三)森林资源培育手段不科学。

  1、重造轻管

  造林要取得成效必须是“三分造,七分管”,可在有些乡镇是“七分造,三分管,甚至没有管”,片面追求造林数量增加,忽视造林质量提高,在造林抚育培管上以点代面,忽视抚育质量,经营不合理,造林与政府力推的其他产业存在理解上的冲突,毁林开荒现象严重,打击力度不大,致使造林成效难以巩固。

  2、重造轻改

  县自2000年以来通过退耕还林、长防、德援、巩退、石漠化治理等工程造林面积达92.1万亩,再用来造林的土地空间不多了,林业的重点要转入到中幼林的培育和低质低效残次林的改造。近几年局属林场通过德援、森林抚育等项目进行森林经营、中幼林抚育仅达14.6万亩。面上中幼林培育、低质低效残次林的改造基本没有涉及,仅油茶低质低效残次林面积可达10万亩。

  3、重利用轻培育

  多年来县里的商品材指标集中在林场发放,面上基本上没有发放,导致面上木材黑市经营猖獗,各乡镇疲于林政管理,疏于森林培育。

  4、应对自然灾害的机制不健全

  面临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应对机制和机构不健全。

  (四)特色资源培育严重滞后。

  1、珍贵用材树种培育严重滞后

  珍贵用材树种是指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特殊生物学地位、特殊生态功能的树种,多数分布在天然林中,少数为人工栽培。这些树种对扩大资源,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保存优良基因、增加生物多样性、维系生态平衡,均有重要意义。近2年来县林业局通过多方努力,珍贵用材树种造林占了很大的比例,特别是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巩退营造林项目,市场引导农户在认识上发生转变。

  2、无节良材培育刚起步

  无节良材是树干无节、通直、圆满、匀称的优质木材,能大幅度提高林木经济效益,社会需求巨大。县林业局把无节良材培育作为健康森林科学经营,森林资源提质增效重要抓手。与大径材培育、木材战略储备、森林抚育、森林经营相结合,以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为中心、人工整形修枝为技术手段、获得优质木材为导向、促进高效林业发展为目标,采用高标准新造林与现有培管提质相结合方式,无节良材培育,在局属林场实施,效果好,面上林农开始接受,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3、珍贵花卉苗木培育不够

  花卉在几千年的栽培与应用中,各地各时期都积淀了丰厚的花卉文化,在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解决农民就业,保持生态环境,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县花卉市场主要依靠进口花卉,很少有长治的特色花卉和苗木。二是大多数经营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不能对购买者在养护管理方面做出专业的指导。三是一些经营者从南方运来的花木没有经过缓苗期和适应期,直接卖给消费者,大多以地栽苗充当盆栽苗,花木很难正常生长,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花店所销花卉,除干花外,都以外来花为主,极少有地产花。

  4、名、特、优、新经济林培育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经济林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经营管理粗放,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供应时效受限,储藏保鲜手段落后,深加工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流通渠道不畅通。

  (五)部分林业工程多头管理,行政干预大。

  林业本属弱势行业,单位面积投入少,加之林业周期长,受旱灾、冰冻、火灾的机率高,再者贫困山区从事专业造林的公司、企事业单位少,因此要对有资质的造林单位进行招标,难上难,况且若有单位中标,也不可能用机械在山区作业,最后完成造林施工的是当地农民工。因此我县在实施该项目时,利用过来有造林经验的当地农民工,自愿组成专业队,每队10-20人,承包造林200-300亩,各队采用抽签确定施工地点,效果很好。故建议该项目若为当地农民工施工,可免予招标。巩退、石漠化等项目资金在县里基本上要进行一次整合,项目资金进行调整,项目的规模、整体效果均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县委县政府成立县林业项目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审计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责任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督查、协调、监督相关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林业局。县财政局长、县林业局长为项目责任人。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林业局与实施单位签订实施责任状,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

  坚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积极推行科技兴林战略,建立具有良种繁育、用材林培育技术、森林经营技术、水土流失治理、现代林业工程管理等一整的科技支撑体系。一是要建立和完善项目科技支撑组织体系,组建和充实省级、县级科技专家团队和技术咨询小组,组织、管理和协调项目的科技支撑工作;二是积极引进和培育用材林新品种、推广最新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三是积极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支撑活动,开展规范化的管理与技术培训;四是把科技支撑作为基地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制定现代林业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标准;五是建立通过国家项目的龙头带动和基地样板示范,提高我县珍稀树种和珍贵大径材基地建设水平。

  (二)拓宽渠道,加大投入。

  加强示范项目资金管理,保证项目有序实施,一是要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挪用。项目资金要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挪用、截留和滞留。二是根据相关办法,严格程序,加强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三是抓好配套资金的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是项目建设使用中央资金的先决条件,是实施好项目的重要保证。积极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并保证及时足额到位。

  (三)加强引导,突出特色。

  近2年来县林业局通过多方努力,珍贵用材树种在新造林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特别是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巩退营造林项目。无节良材培育,在局属林场实施,效果好,刚刚起步。油茶产业通过巩退、石漠化等项目营造1.4万亩,但由于农户的认识不足、项目投入太低、造后培育管理不到位,目前效果差。特色花卉苗木培育较少,农户小打小闹,没有规模,没有市场。大部分花卉苗木都是从外面买来又直接卖给消费者。三木药材主要集中在水田片区,农户有种植习惯。不成规模,林下种植全县均有,不成规模。基本上没有得到国家项目资金扶持。

  基于这种现状,一是各级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搞好宣传,加强引导。使农户从根本上认识,各级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有专门机构。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项目科技支撑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推广最新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和技术培训。三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搞好样板示范带动,突出特色。

  (四)理顺关系,争取项目。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争取中央、省、州项目,争取民族政策,争取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优势条件;争取工程项目和投资及相应的优惠条件,县成立了林业相应项目领导小组,分管林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审计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责任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督查、协调、监督相关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林业局。县财政局长、县林业局长为项目责任人。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林业局与实施单位签订实施责任状,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理顺关系,利于项目的争取和顺利实施。

  (五)造封结合,培改并举。

  造林是资源培育的基础,县自2000年以来通过退耕还林、长防、德援、巩退、石漠化治理等工程造林面积已达92.1万亩,再用来造林的土地空间不多了,林业的重点要转入到中幼林的培育和低质低效残次林的改造。抚育、施肥、修枝、间伐、管护是资源培育的保证。2000年以来县实行造、改、抚、封结合,,完成人工造林92.1万亩,改培0.1万亩,封山育林9.5万亩,抚育3.8万亩,森林经营10.6万亩,无节良材培育5.5万亩,因地制宜选择培育方式,提升了培育效果。低效林改造是森林培育、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2

  一、调查目的与任务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森林分类经营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搞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准确掌握全市森林资源状况,建立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快捷进行信息交流和科学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区域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及其消长变化,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意见,并逐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考核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依据。以本次二类资源数据为基础,组织完成全市“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加快推动各类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

  二、调查范围

  全面完成XX四县以及XX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总面积约740236公顷。各县(区)区划面积为:XX区1723公顷、XX区1897公顷、XX谱区1204公顷、……

  三、技术方法

  调查方法采取地面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面调查采用小班调查和固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复查),估算总体蓄积、计算间隔期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并控制和平差小班蓄积;通过小班区划调查,把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遥感判读作为补充调查,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辅助判读森林地类、林种和树种等重要因子,提高小班调查精度。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为切实抓好调查、编限工作,市林业局成立XX局长为组长,XX副局长、XX副调研员为副组长,XX为成员的二类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政资源管理处,XX兼任办公室主任,XX为副主任,工作人员有XX。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审查调查工作方案,安排筹措调查经费并监督使用,接待上级来人检查,组织专家鉴定调查成果及其他重大问题的决策。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制定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外业调查操作细则以及质量管理办法;组织全市调查队伍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和工作程序;组织完成全市质量检查和调查成果材料验收;接待上级来人检查;完成全市调查成果材料的编制汇总、印刷、存档和上报等工作。各县(区)及有关单位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工作。

  (二)组建调查队伍

  本次二类调查由市统一组织管理,以县(区)为单位进行调查。各县(区)应成立外业调查工组和质量检查工组,抽调素质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并参加过森林资源调查、有实践经验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或林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这次调查。每个外业工组,配备2~3名专业技术人员,挑选参加过20xx年一类调查或参加过20xx年二类调查的骨干任工组长;每个质量检查工组,由调查经验丰富的2~3人组成,组长必须具备林业中级及以上职称。

  (三)组织实施调查

  本次二类调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由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或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城区)组织实施,提交全面、准确的调查成果。驻县(区)中央、省、市属单位的森林资源调查,由所在县(区)统一领导,单位可自行组织调查,也可以委托当地林业部门组织力量调查,调查经费由驻县(区)单位解决,调查数据按属地原则,归口当地县(区)统计上报。

  五、工作安排及时间要求

  (一)调查工作量

  全市国土总面积740236公顷,按平均10公顷区划一个小班、平均每工组日调查70公顷(含小班区划调查和标准地调查)计算,全市共需区划小班74023个,小班调查工作量为10596个工组日;采取系统抽样调查,1×1平方公里布设一个固定样地,全市共需布设7443个样地,按平均每工组日调查2个样地计算,样地调查工作量为3225个工组日;根据省厅质量检查规定,需质检小班2991个,调查工作量为826个工组日;需质检样地986个,调查工作量为治理发愣功个工组日。全市外业调查工作量总计为15257个工组日。

  按实际开展调查工作167天(5个半月)计算,全市需组建73个外业调查工组,技术人员219名;组建外业质检工组22个,技术人员66人;组建后勤保障工组15个,后勤人员83人;全市共计需组建110个工组,抽调368名人员参加本次二类调查(全市二类调查工作量、工组、人员统计表详见表一)。

  (二)时间安排

  1、前期准备(20xx年5月中旬)

  包括全市二类调查工作方案的'制定;各调查单位工作方案的制定、审查;地形图以及有关仪器设备、软件的购置等。

  2、技术培训(20xx年5月下旬)

  组织参加全省二类调查工作启动会、技术培训班;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明确调查任务、时间及有关要求;并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厅的专家对各调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3、区划调查(20xx年6月-10月)

  调查单位组建的调查工作组,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和规定的要求完成外业调查任务,市、县(区)同步开展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工作。

  4、内业计算汇总(20xx年11月-20xx年1月)

  小班属性逻辑检查,面积计算及平差,样地、小班调查数据及代码表输机,数据处理、统计汇总与分析,成果编制等。

  5、成果审定(20xx年2月1-15日)

  完成各调查单位二类调查成果的审定及补充完善。

  6、上报成果(20xx年2月16-28日)

  完成各种成果编制、印刷及上报。

  7、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0xx年3月-11月)

  完成小班图形矢量化和属性数据挂库,基本完成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8、总结表彰

  全市二类调查结束后,市局将适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完成质量好的单位和工作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

  六、经费筹措

  全市二类调查统计单位为14个,参照上期工作情况,预计调查总工作量为15258个工组日,调查总经费预算为444.3万元。其中:准备阶段经费37.0万元;外业调查经费300.3万元;内业成果汇编经费39.7万元;总结阶段经费67.3万元。各调查单位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二类调查经费预算,积极争取本地财政资金支持,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经费预算详见表二)

  七、质量管理

  1、检查验收工作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及省有关规定执行。

  2、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质量管理坚持“实事求是、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校审”三环节管理。

  3、实行技术质量责任制和分级检查验收制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在检查验收中发现质量问题,必须限期改正或返工;对弄虚作假、不按技术规定执行的,要坚决惩处并责令全部返工。工作中的违法乱纪问题,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内业数据录入要坚持背靠背方法,进行数据对比,防止出现录入错误。

  5、按国家、省有关规定制订专项检查验收制度和质量检查办法并严格执行。

  八、成果提交

  提交成果材料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材料;调查成果需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由林业主管部门行文上报。

  1、数据库:以县(调查单位)为单位建立的样地、小班调查因子数据库,乡(镇、场)代码库、村(分场)代码库,小班图形和属性数据库;

  2、统计表:按照《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要求编制森林资源统计表(附表1-附表33);

  3、报告:包括调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工作总结报告;

  4、图件:主要包括森林分布图、分类经营区划图(按五大林种编制)、主要树种分布图等。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3

  调查名称: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调查队员:

  汤x、蒋xx、陈x、文xx、李xx、黎xx、兰xx、沈xx、黄xx

  调查主题:

  开展森林二类资源调查,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调查时间:

  6月22日-8月21日

  调查地点:

  南充市嘉陵区、西充县

  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以下统称为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二、编制《西充县、嘉陵区两地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xx—20xx年)》(以下简称《规划》)是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纲要(20xx—20xx年)》的重要环节。为规划明确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空间,落实林地用途管制,优化林地结构布局,提高林地利用效益,为实现林地科学管理奠定基础,确保如期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区域生态文明,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而进行的一次实践调查。

  三、作为林学院林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实践当中来,将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做到劳有所得,本次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目的:

  ⑴、了解现阶段森林覆盖率以及森林、林木蓄积量的概括。

  ⑵、通过实践调查,可以充分的将我们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快的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

  ⑶、通过培训,让大家对3S技术有所了解和掌握。

  ⑷、使队员自身有更多接触本专业的机会,以及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及交际能力,丰富自身的社会经验。

  申请项目主要内容:

  一、 调查背景

  (一)、调查介绍

  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依据。此次森林二类调查包括区划、调查、资源统计分析等3大部分。

  ⑴、区划。林业基层企业的区划包括分场或营林区及林班。其中林班是永久性经营单位,是二类调查的资源统计单位。林班区划方法分为自然区划、人工区划和综合区划。

  ⑵、调查。以适用的地图如地形图、平面图或航空像片等为依据首先按区划的林班,设计调查方案和进行的路线。森林经理调查中的资源调查,主要是在划分小班的`同时进行的目测与实测。小班是以经营措施一致为主要条件划分的。在有近期航空像片时可先在室内勾绘,结合现场确定;也可对坡勾绘或深入林内在地形图等上勾绘。高度集约经营时,可通过实测划分小班。小班调查内容、项目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调查重点是蓄积量。小班蓄积量调查的常用方法有样地实测法、目测法、回归估测法与抽样控制总体法。因一般小班面积小,难于控制调查精度,抽样控制总体法的优点是在分别进行小班调查的同时,又以全场或营林区为总体结合进行抽样调查,以取得总体蓄积量的一定可靠性精度,而后与小班汇总资源对比,如发现误差过大时,再对小班蓄积量进行修正。样地实测多采用群状样圆、样方或角规点代替单个较大面积样地。目测调查时,除选典型地段外,还应按面积分散地选出一些目测点。此外,生长量、枯损量、天然与人工更新效果、土壤、病虫害、火灾危险等级、立地条件、珍稀动植物资源及有关经营效果等,也是小班调查的内容。

  ⑶、调查成果分析。主要成果必须满足编制经营方案以及林业区划或总体设计所需资料的要求。主要包括:地类面积,森林面积,用材林近成熟、过熟林组成,树种蓄积,人工林及四旁树,经济林,竹林等资源数据及林相图,森林分布图等资料和调查报告说明书等。如是复查,对于资源的动态变化应进行详细分析。

  (二)、社会实践基地

  ⑴、西充县是位于四川第二大城市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也是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基地之一。因西充县的森林资源调查以及规划设计时间已久,资源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不高,本次小班落界确定采用遥感判读勾绘和现地核实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小班边界。本次直接以西充县过去几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为基础,通过论证、审查、确认等程序,依法依规的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变更到20xx年,形成本次规划基数并报市林业局和省林业厅审查。

  ⑵、嘉陵区位于四川第二大城市南充市,同样也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基地之一。随着四川省森林二类资源调查的逐步开展以及各县区的林地规划方案的征集,并且本区在过去的几年里,存在着诸如林地利用现状比够清楚,林地管理档案不全,县域内林地保护利用的目标和任务不清等各种情况。为了更好的发展本区域的林业,建立健全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机制和措施;建立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为此,我们进行了本次森林二类资源调查和林地利用规划实施方案。

  二、调查主要内容

  1、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1.1、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核对

  采取收集过往调查成果与现地核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确需调整的,在征得相邻森林经营单位认可,以会议纪要等形式确定后进行相应调整。

  1.2、林权界线和公益林界线的确认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确权颁证时确定的林权界和分类区划界定成果资料为准。

  1.3、面积调查

  采用快鸟和SPOT5遥感图像资料结合地形图进行调查,采用室内区划和现地核对相结合的方法划分林地小班。采用最新拍摄的经计算机处理后的快鸟和SPOT5卫星遥感影像初步划分小班界线;然后,结合地形图到现地按照划分小班条件,核实调整小班界线。深入小班调查林况、地况等因子。小班面积利用ArcGIS软件求算,并以民政局提供的各县(区)乡(镇)总面积,按照“逐级控制、分级量算、按比例平差”的原则确定各级区划单位和小班面积。各级区划单位和小班面积,以公顷为计量单位,保留1位小数。

  1.4、蓄积量调查

  采用目测调查与实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全市各县(区)活立木蓄积量。

  ①、目测调查:在辅以测树工具的基础上,目测调查小班各林分因子,借助林业数表调查单位面积蓄积。

  ②、实测调查:以实测抽样总体为单位,抽样方式采取机械抽样的方法,以符合精度要求的抽样估测数据控制小班调查数据。

  1.5、小班调查

  在抽取的小班中,采用全株每木检尺的方法,确定小班的实测蓄积量。

  1.6、株数调查

  调查对象:经济林、竹林、平均直径小于5cm的幼龄林有、疏林地及未成林造林地小班。

  1.7、四旁树调查

  四旁树蓄积占调查总体活立木总蓄积15%以上,在目测调查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单位分为四旁蓄积多、中、少三个级别,在三个级别中各选择3个村(组),随机选取30%的非林地小班,以GPS样带(宽2-5m)贯穿小班,检尺记载相关因子。

  1.8、生长量调查

  在收集县(区)以往调查生长量样木的基础上,经分析,对不足部分进行补充调查,编制主要树种、龄组生长率表。

  1.9、消耗量调查

  消耗量调查采用向当地有关部门收集统计资料和每个乡抽取30户有代表性农户进行典型调查,综合计算县(区)的消耗量。

  2、林地规划任务

  2.1、查清林地利用现状和发展潜力,将现有林地和规划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分解到乡镇,并落实到山头地块,建立林地管理档案;

  2.2、分解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目标,进行林地保护利用的分区、分类、分级、分等,优化县域内的林地结构(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天然林和人工林等)和空间布局;

  2.3、明确林地的对象、内容和措施;

  2.4、明确利用的方向、内容和措施;

  2.5、建立健全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机制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