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后感1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类简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类简史》读后感1
读完人类简史,感慨于作者对事物理解之深刻,如今的任何事物的来源都有其原因,都是通过时代的不断演化而来的。智人从一个不起眼的动物变成了如今主宰世界的主人,不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更是不断努力的结果。然我影响最深刻的是,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当时中国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但是最后却是别国的'探索精神发现了南美洲,澳大利亚等,可见探索精神之重要性。
说起澳洲,在原始时期,智人到达澳洲,那时很多大型野生动物,但为什么智人能战胜他们,有人认为是自然选择,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人却认为气候变化不足以让这些大型动物灭亡,智人学会用火,帮助了他们狩猎,同时在澳洲的大型野生动物认为智人这种体积小的动物对他们不能造成威胁,可能也是加之气候的影响,导致了大型野生动物在澳洲的灭绝。
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文化,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农业时代的出现,相对来说并没有让他们的生活好过,他们需要下地种植小麦水稻玉米,需要弯腰插秧,浇水,除虫,于是演化出了颈椎病等疾病。以前的以物易物的方式不能满足于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出现了货币以及银行。这一切事物的出现都有其最本质的原因,因为需要了,因此就出现了。
文章最后谈到了快乐,一个人对于快乐的定义难免不同,这是世界上总有一种人不学习也聪明,没有钱也快乐,但那个人绝不是你。我们既然通过几千多年的演化变成了如今的模样,在生活中,要多从大的视角看问题,也许会快乐很多。作者:小仙女在江湖
《人类简史》读后感2
很喜欢这本书。读完意犹未尽。
作序的高毅老师说,本书已离开了历史而走向了哲学,而这个哲学,不止是历史的哲学,它同时也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哲理。
深以为然。同以往的历史读物相比,贯穿全书的是对人类发展的思考。本就知道自己身为个体的渺小,但站在历史的长流中,方看到,整个人类也只是发着微光。会吃惊于人可以称之为人只有600万年的历史,演化用了250万年,真正开始认知革命便只有7万年了,农业革命1.2万年,而我们最最引以为豪的科学革命仅仅有500年历史,工业革命200年……如果不看这些数字,大概在我心里,人类已经存在了很久很久,久到数字都显得虚无。
或许很多人也会有相似的想法,毕竟在地球上,人类就是“万物的`主宰”,不管承不承认,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大概是全人类的价值观。食物链顶端的地位让我们自视太高,早已忘却人类也只是一种没有什么特别的动物。
又想到作者关于幸福的论述。物质水平可以不断提升,精神的愉悦却不会同步增加。甚至时至今日,关于幸福,我们依旧给不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是人类自己赋予了事物意义,本就产自想象,又怎能用一个飘渺的概念去定义另一个更加飘渺的存在。所以,幸福是什么?我有些难以描述自己的想法,只觉得,若以全人类观去看生命,底色一定是悲凉的,毕竟这个时间的维度远超过个体所能承载的;但幸福是活着才能明白的滋味,而活着,是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的事。幸福应是当下的、真真切切的体验,这种体验到来的时候,我不关心人类,我只在乎我自己。
要怎么说,该是心存敬畏,活在当下吧。
《人类简史》读后感3
第一部分
以横跨神学宗教,历史学,生物学,地质学,逻辑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全新观点阐述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并同时探讨了人类发展的动力。
但也提出了一种与世界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的总结——人类的辛苦程度其实一直没有下降,每一次生产革命,虽然生产力提升,但是人却变得更加辛苦。
第二部分
探讨帝国这种国家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形成的原因,作者给出的观点也很是新奇——人类的共同想象构建出帝国制度的'基础
第三部分
探讨科技革命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当然,依然不同于科幻小说的观点。人类更多的时候会希望未来还是我们这个物种在利用更高的科技实现着宏伟的蓝图。然而与此相伴的担忧是,未来的人,究竟还是不是人。其实人类的科技已经可以通过改变大脑来改变心灵,改变机能。甚至完全没有目前人类的情感弱点,但是却无数倍放大优点。所以,未来的人更多的应该称之为神。只是,只怕只是少数人成神,而多数人究竟会面临什么?
总结
这部书受到了不知道多少学术权威的严厉批评。因为作者给出的观点太不符合业界权威,太不符合人类对世界的主观认识以及长久以来人们被灌输的价值观。不过正因为如此,这才是真正开阔眼界的奇书啊。
这本书的观点不可全信,我们读的时候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也提醒我们对于世界要有一种多方面的视角去理解,对于人类面临的问题也要有更深的危机意识。
《人类简史》读后感4
春节假期读完这本书,看到作者最后提到人类有了神的能力,却不负责任,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确实是莫大的危险,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忍不住重读一遍序,高老师序写的非常好,基本上写出了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说这本书是历史著作确实算是非主流的奇书,能成为畅销书无疑是抓住了现代智人心中一直有的困惑,应该说,这样一个篇幅描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图景,看问题角度,表述人类社会发展关键要素的深度实在让人佩服,特别关于资本主义教条,写的真是精彩,很短的文字让人对金融的本质,资本的力量有了深刻的认识,虽然按照作者提及的,没有太大的生物学差异,但是,人和人的差距咋那么大呢!
电视上在播着最近大行其道的美食节目,大约也同样反应出人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成佛太难,还是顺从自己的'内心比较容易,就像拜年时说的恭喜发财,好运啥的,说白了就是期待不劳而获,都是顺从自己内心的人,到一起就会有冲突,所以才需要规则。
基因技术是神一样的技术,外化的人工智能也可能制造一个神,这种趋势依旧不可逆转,但是这方面的规则远没有技术发展的快。看起来我们能在人类革自己命之前活着实在是幸运!起码社会种种不公平还没撕破人人平等的温情面纱,也还没有像我们看动物一样看人类的超级新物种让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看到太阳。
继续努力,也好好享受生活吧!
《人类简史》读后感5
作者的很多想法都很独到。烹饪改变了人类的进化,人体肠道缩短,大脑得以更好的进化;从遗传的角度来说,小麦是否是最成功的,它干掉了其他物种,让自己得以铺天盖地的繁殖,让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植它,为它服务;是一个个伟大的虚构故事让人类协作聚合在一起,例如宗教、例如国家,都没有实质的意义,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让所有人信服,并为之打拼。动物靠自身器官的进化来维持生计,而智人靠日益发达的大脑,制造工具利用工具,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智人从采集者转变为农民再到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土,远航到其他岛屿,占据了地球上各个角落,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灭绝了所有会危及到自身的物种,长毛象、地懒、剑齿虎,包括小岛上的原住民,包括人类一族但不是智人的尼安德特人都未能幸免。
作者不停在质疑,我们并没有因为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活得轻松,相反幸福感在下降,自杀率节节攀升,我们个体的痛苦和努力只是换来了群体的进步。
智人的.未来会不会被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生命给毁灭?生物工程例如植入基因,挑选最优基因组成新的智人;仿生工程,例如制造机械手臂;无机生命就可能把我们的记忆备份传输到一台电脑里,构建人工大脑,让这台电脑的思想举止都像正常人一样。细思极恐,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似乎并未跟上,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发展,并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人类简史》读后感6
对于快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或许,快乐在于追求幸福;或许,快乐在于有目标,有理想,并为共奋斗终生……但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中,我找到了它的真谛!
现在许多人只看了我们表面的发展,却没有深究:我们是否真的比祖先过得快乐了呢?《人类简史》讲的是智人7万年的进化史。其实,我们自认知革命以来,一直生活在一个虚幻而缥缈的世界中,所谓的金钱、帝国、宗教都是源自人类的想象。这些想象使我们得到了发展,却也让人类的野心愈发膨胀,进而跃入欲望的深渊,无法自拔。欲望不仅会给人带来压力和痛苦,更有可能会使人类因此而灭绝!
子曰:富贵于我如浮云。在我看来,我们何必要因那些功名利禄而约束自己,迫使我们劳累终生呢?我们缺乏的只不过是一个知足常乐的'心态罢了。书中写道:“现在埃及人民比他们的祖先有更完备的医疗系统,更舒适的房屋,但却仍有许多人在抱怨生活的贫苦,命运的不公”,原因正是在于他们有一颗永远也无法满足的心,不断给自己施加不必要的压力。
事实上,我们不仅要学会满足,更要寻求本真,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我们无需因成功而欣喜,更无需因挫折而悲伤,这样只会耗费心神。我们根本就不必要去追求那些主观上的感受。长此以往,自己的心灵就会变得澄净明洁,即不受外界喧嚣的污染,也不受所谓“快感”的影响,自然也不再有什么痛苦可言。
快乐就是知足常乐;快乐就是静观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快乐就是寻求本真,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人类简史》读后感7
超五星的推荐这本人类简史,作者视野的纵深似乎延展到了目前科学认知的极限,以人类诞生、生存、发展、进化为脉络,诉说自己的大历史观。大,大到前无古人,大到横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文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神学等等多种基础学科,并以此为支撑。尽管有些细末的观点还不完全认同,但求同存异。并且作者跳出人类回看自己的做法实在高屋建瓴。对人性的审视、批判、反思,平和客观,价值观超正,更看得通透彻底。相比浩瀚的宇宙和地球的亿万年进程,人类仍渺小的像一粒沙子,甚至自己承认了自己的无知,但破坏力却和生物链的位置一样高居榜首。
举几个小例子。
印象最深的两个讽刺:
一、一位名为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的犹太化学家在1908年发现可以用空气制备出氨。而战时的德国人靠着空气当原料,制作爆炸物。而且,这项发现还让哈伯赢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奖,但可以想见他得的是化学奖,可不是和平奖。
二、新墨西哥阿拉莫戈多(Alamogordo),1945年7月16日,早上5点29分53秒。地球上第一颗原引爆。核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在看到这场爆炸之后,引述了《薄伽梵歌》:“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犹太人哈伯的发现,二战被希特勒用来屠杀哈伯的同胞——犹太人。
原子弹的成功引爆标志着人类从此有了自我毁灭的.能力,恰恰因为这种能力,人类实现了自1945年至今,74年的相对和平,没有再出现二战那样大规模的全面战争。
给我触动最大的是:面对流水线上的猪牛羊鸡,人类无视它们的情感和主观需求,冷漠的把它们看成了机器,产奶的机器、产蛋的机器、产肉的机器......
《人类简史》读后感8
断断续续分了几次读完了,刚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有很多眼前一亮的观点想法,非常有意思。作者深厚的历史,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知识,让人惊叹不已,还为华人专门修改的文字和举例,简直厉害。
认知革命,智人如何爬到了食物链顶端,解释了不少有意思的变化,如直立行走,大脑的变化,烹调技术……
农业革命,一场伟大的骗局,人类从猎杀技能转成种植能力时,智人的生活并不一定提高了,是一场不为人知的骗局。这样的观点简直让人耳目一新。
人类融合统一,智人通过想象,将人类凝聚在一起。金钱,帝国,宗教,资本主义,一系列伟大的产物,将人类统一起来。八卦凝聚小群体的概念也是非常有意思。
科学革命,一场改变大自然的大革命。通过科学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命运都在改变。谁也猜不到历史的发展,以前资源不断消耗让人类担心受怕,没想到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不断的新资源。记得电脑大量普及的时候,人们开始担心,人类的发展将是头大手指大的发展趋势,还画了类似的漫画,没想到没过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大家又集中到手机上。
文中提到了中国为什么在明朝往后落后的原因是因为侵略性,唯利是图,好奇心。也许历史发展,和平为主线的今天,中国的协作大同的想法才能发展成全球大国。
同时,开心幸福文中提出生化机制,宗教信仰的观点,色即是空,无欲则刚,有点悟道的意思。人生就是这样,有意义,不断提升就好。
成也科学,败也科学,赫拉利提出了科学会让人类成为神,也会通过基因,仿生演化,来到末日。
赫拉利的眼界之高,关心人类的发展,着眼世界的发展,文化底蕴之高,再次膜拜。
《人类简史》读后感9
或许每个人都曾想过,我们的祖宗是什么模样?我们来自何方,又去往何处?在这本书中我们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这本书与我们以往所熟知的历史书大相径庭,超宏观的视角,异想天开的脑洞,生动有趣的语言,让我们拿起就很难放下,看完后直呼刷新三观。人类如何登上食物链的顶端?金钱、帝国、宗教如何横扫全球?在作者的叙述中,这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原理,像一部大片呈现在眼前。他用几近于上帝之眼的高度,俯瞰人类从东非一个普通动物群族,到如今遍布地球,地位直追造物神的发展历程。
这本书中,作者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科学革命四个方面综合概括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跟着作者的`笔迹,我们可以很顺畅的了解人类自从诞生到如今的整个发展过程和每一个重要的变革。作者只用了区区400页,就铺陈开智人的整个历史过程,各种精彩令人拍案叫绝;个中反思令人掩卷沉思。在7万年前,智人还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动物,在东非的角落中可怜兮兮地生活着。但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智人很快就跃升成为整个地球的主宰,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进入神的境界。从历史进程来看,人类并没有一个鲜明的目标,而且,直到如今仍然迷茫。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人类经历三次革命的洗礼,力量空前强大,可是我们究竟是比以前更快乐还是更痛苦,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如果发展没有带来快乐,那么它的意义又在何处?作者最后提出,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莫过于此。或许,我们该好好思考下这个问题。
《人类简史》读后感10
最近阅读了《人类简史》,其中早期智人的演变对我触动颇深,尤其是在认知革命这一段中。早期智人可以打败自然界中强大的生物,击败同时期不同的人类族群,依靠的就是群体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是深深地嵌刻在人类的DNA中的。
从一开始的.河边有狮子,到八卦,直到最后的虚拟故事,早期智人借此走上了一条与DNA进化不同的通向顶点的进化之路。这和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可见知识和可知知识是如此的相似,灵魂转向所面对的理念何尝不是一群人虚拟出来的。我们人和几千头黑猩猩在会场中截然不同的表现,不是因为我们有纪律,有约束,而是潜藏在我们精神深处的某种虚拟的存在,而我们相信它,有时候会把它称为信仰,有时候会是原则,有时候会是道德。而就根本而言其实它就是根植在人类演变过程中的某个虚拟故事。
由于以上的理解,我们的教育本身就产生了新的取向。我们究竟是把教育变成一种管理,还是引导。是相信儿童,等待儿童成长,还是用一个个强硬的条条框框,不断地规范孩子的成长。在我看来,如果我们选择了第一种,那么我们的孩子也许会像《浪潮》中的孩子们一样,陷入权威主义的漩涡,虽然听话,虽然守纪律,也仅仅是一时的,在很多年之后,照样会回到原本无序的状态,而痛恨过去的老师。
只有真正的身体力行,让我们的德育发挥真正的作用,深深地进入孩子们的脑海中,让孩子们真正的信仰,唤醒沉睡在内心的道德,自能成长,自守规则,在自然中受到引导,不断成长!这才是我们教育真正该去坚守的。
《人类简史》读后感11
开智系列。以一种类上帝的视角,串联起以前学过的知识,外加很多对我来说很新奇\的观点,叙述了智人是谁,从哪里来,现在怎么样,又会往哪去。
智人如何从一种普通的动物到统治地球,是各种偶然还是必然,书中罗列各派观点,这过程描述得有趣如小说。同时也能让自己跳出来想,作为一个智人,有什么从娘胎带出来的,自己平时都没察觉的.属性。
我们常问,你信什么?相信人人平等?相信个人主义?相信消费主义?刷新我认知的地方在于作者认为这些相信的东西是虚构的,想象出来的,智人无法脱离这种想象,并且这种想象建构秩序和世界深深结合,存在于人与人的连接中,塑造了我们的欲望。反过来想,我们现在脑子里面的想法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比如不开心就去买买买,是不是因为自己相信消费能带来快乐,比如多去旅游多人生体验,是谁灌输这种概念?是内生的,还是身边的人也相信,还是各种广告在倡导?从小被教育对错的东西并不是绝对的,取决于我认为的对错,和你认为的对错,是不是同一个想象的秩序\,这个一个很奇妙的规则,这种想象的秩序又直接指导了我们的行动。
为什么农业工业科学城市等等等东西不断发展?个人为什么要努力工作,提升自己?如果放在超长的时间、空间维度里,个体对于社会的发展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是,回到个体,对快乐、痛苦的感受却占据全部。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是不是也和自己相信的,自己想象的秩序强相关?
还有很多观点值得再去琢磨琢磨,承认无知,再挑战个人的三观。
《人类简史》读后感12
从动物到上帝,其实这个书名很有讽刺的意味。
本书一步步的推倒,从几千年的时间来看,每个时间段我们都觉得自己是上帝,支配者,却支配的还是自己。并用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维护着,作者并没有说这个想象共同体(依靠文明 货币 民族 法律等等)是好是坏。但也推导出了,在这个共同体中逻辑的矛盾(美国独立宣言对比汉莫拉比法典)以前看罗辑思维中说人类社会是个想象共同体,使大家拥有一个可以想象的.社会轮廓,并使人类进步,貌似很有道理。今天看了这本书,作者真实想表达的就是人类就是个动物,还不如蜜蜂社会。因为人类为了营造一个有阶级的社会,杜撰了自由民主博爱这宽泛概念。
但支配人的是人自己创造出来钱这个概念,这个想象最大推动世界一体化(非领土),但作者从文明的角度再反过来看,世界一体化又摧毁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文明(包括中华文化,不可逆)并朝向单一稳定的价值观。但这个价值观本身又是矛盾,缺乏逻辑支持。从作者证明了证明人类进步的一些表现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观点来看,我认为作者认为无论技术和科技的进步,都无法改变这个阶级的社会,因为总有人把自己打扮成上帝,把别人当成动物,而人根本没有办法彻底解决。
对此我认为作者是悲观,从牛被关进笼子象征人类被自己束缚(虽然牛数量达10亿只)再写到小麦发展出农业社会,农业社会也没使人过得更好更自由,反而......所以我判断作者最为羡慕的是采集社会(绳文文化)哈哈...最后说句,罗辑思维没逻辑。
《人类简史》读后感13
我们从几十万年前开始学会使用火,然后逐渐学会打制石器,然后逐渐登陆其他大洲不断适应各个大洲环境,使得第一次“人类的洪水猛兽”席卷全球。
此后人类不断进化与发展,进而逐渐演化出大群落、部落、村寨、城市、国家乃至全球性的帝国,然后宗教、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便也应运而生。而人类的数次重大变革既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则深深改变了人类进程,也深深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面貌。而人类的进化也不过就是遵循着大自然的法则,所有的地球生命也是一样,“既让自己的DNA持续永久的复制下去”,只是人类到后来尤其是现在的进化越来越超脱大自然的束缚。
回首望去,让我们从一众生命脱颖而出的其中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想象力”,小小的脑袋却能思考整片宇宙,这着实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不过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也远超以往,且形式不容乐观。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战争究竟离我们有多远?虽然如今是史上相对来说最和平的时期,但当今世界局势仍然错综复杂,中美博弈、朝韩危机、中东变局、欧洲风云。而世界终会走向何方,其中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局,尚不得而知。
人类的未来究竟去往何处?作为宇宙的`奇迹生命代表的人类,是否甘于自然法则的束缚?而若真的有一天,人类凌驾于万物之上,那时又该会是何种模样?
这一切的一切,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人类简史》读后感14
好久没有这样一口气把书看完了。尤瓦尔赫拉利,从上帝的角度,没有国别民族的区分,没有宗教意识形态的桎梏,从十万年前谈到现在,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地呼应了当下人们的某些普遍需求和焦虑。向大家推荐!主要有几点感想:
1.人类的存在是无数竞争的结果。十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智人由东非大裂谷出发,在地球发展数万分之一的时代里,占领了生命的高峰,同时代的尼安德特人、北京人、蓝田人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智人消灭。
2.动物行为的动力都是由其基因驱动,人和生物只要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行为,生物的神经系统就会悄悄地用愉悦的感觉来回应,种族竞争的本质是物种数量的'竞争,计划生育不应该只是减量的计划,也需要增量的计划。
3.三种力量推动全球一体化,金钱、帝国和宗教。而金钱可能是目前最广泛、最深入的社会关系的纽带,市场经济配置资源追求金钱最大化的方式成为大多数政府的选择。单纯意识形态的宗教正在最后的挣扎,如伊斯兰的ISIS们。
4.人类社会关系正在变革,家庭和地方社群崩溃,改由国家和市场替代,我们成了相互疏远的个体,个人的生存不再依赖家庭,微信、Facebook等等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对公司而言信息革命势不可挡。
5.社会主义在未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科学使人获得了神的能力,当基因改造使得长生不老、智力增长成为现实时,人类社会阶层的永久固化将会来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减少这个差异,保证人类万民生物学特征的永续。
《人类简史》读后感15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本书从天地万物开始说起,一本看似是讲历史的书中,却囊括了包括心理学、生物学、金融学、宗教学的思想。本文一直想突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便是“平等”。
不由和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不谋而合。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致是说人其实也是地球上一种平平常常的生物,和乡间的.花、地上的狗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大家都是在社会上平等的生存着而已,无所谓谁比谁更加高贵。如果按照道家和本书的思想,那人们生活中很多嫉妒、攀比的心理就显得毫无意义。既然人和田间的刍狗都没什么差别,那人和人之间能有什么不同呢?大抵不过是一种心态罢了。
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为了名和利而奔波。一旦看破这点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就能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是看待身边的人,也更能看清这个世界。
最近有幸参加了某券商研究所首席的讲座,她讲了一句话“如果这辈子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极光,你的三观会改变的”。我想他的意思大概是指那个时候你就会意识到,原来人类在这个世界上这么的渺小,反而很多事情会看开很多。我们现在都面临着太大的就业压力,每个人都陷入在深深的焦虑之中。转念一想很多时候真的没有必要那么的看重自己或者看清自己,带着一颗海阔天空的心来看这个世界,一定会开阔很多。
【《人类简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类简史》的读后感05-18
《人类简史》读后感04-10
人类简史读后感11-21
人类简史的读后感04-20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03-04
读《人类简史》有感04-18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03-13
《人类简史》读后感(15篇)04-25
《人类简史》读后感7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