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教育》读后感

时间:2023-07-05 08:06: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热)《生命与教育》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命与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生命与教育》读后感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1

  康岫岩,天津市南开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为学生做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图的就是生命的充实。”这就是康校长跟来访人说的第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很少有休息时间,对工作几乎达到忘我境界,就连母亲生病也没顾得上回去尽孝。

  “遇到任何事情,我都会看到它的光明所在,从不气馁,这是那个时代给予我的财富。”出生在四五十年代的她,出身教师世家,儿时的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意识到,老师把一切都奉献给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小的经历,让她遇到事情,总是往好的地方去想,不放弃,也不气馁,努力将事情做得更好。这股子乐观劲儿,这股子韧劲儿就是康校长性格中的主要成分。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微处着手,一点点的训练、陶冶,切不可粗糙,切不可掉以轻心。”康校长十分注重师表以及以身作则,哪怕是细微的事情,都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榜样。她总是说:“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教育问题绝无小事。”在学校里,她尤其重视德育,擅长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学生今后生活奠基。她始终认为教师的魅力来源于其正直人格、专业素养,校长也是如此,并不是手中的权力和名片上的头衔。

  康岫岩校长多次给在校师范生作报告,在致未来教师的教育报告中,她这样讲到:“在人类社会中,只有两种职业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个是医生,另一个就是教师。教师直面的是未成年人的鲜活的生命,不仅包括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灵魂。作为教师,只有用良心与学生生命相对时,才能是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才能焕发精彩。而学生的生命也会因教师正确引导和教育而更加精彩。这个过程是相互的,统一的。再进一步,只有学生与教师共同精彩,我们中国的教育事业才精彩。”这就是康岫岩校长著名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言论。康岫岩校长在报告中甚至讲了这样一个笑话,她说有一个因为杀了人去了地狱的第十八层,他惊讶地发现地狱竟然还有第十九层,那里关着一个面目狰狞的人,他好奇地问了上帝,这个人为什么会在第十九层地狱,上帝淡淡地说:“他是个老师,他扼杀了学生的灵魂。”康校长用这样一个笑话来强调作为教师善待学生心灵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由此可见康校长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深沉热爱。她的一腔热血都要投入到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事业中去的坚强决心。

  在报告中,康校长总结了一个优秀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和品质。首先是要有专业精神,这种专业精神包括敬业、乐业的精神,学而不厌的精神,永不停滞的精神,勇于负责的精神;其次应具备专业道德,包括爱事业、爱学生、爱集体、爱修身,她强调教师并非“单打独斗”,教师队伍是一个团队,我们要学习彼此的长处,共同致力于教育学生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自我的修身,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为学生的榜样;再次要有专业观念,包括未来导向观、以人为本观、科学人才观;另外,还要具备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实践知识;最后,教师应具备学习能力、控制能力、语言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她用自己几十年的从教经历鼓舞在场师范生向着优秀教师的方向去努力学习,超越自己。站在这个讲台的康岫岩校长,不像是声誉全国的著名校长,更多的是闪烁著名师风采的优秀教师。

  不管是小时候我们作为学生,还是将来有一天我们作为学生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自己的孩子能在学校遇到几位认真负责、敬业乐业、会教书、有爱心、人格高尚的好老师。我们都知道一位好老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作为师范生、可能会成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在初步了解康岫岩校长的基础上,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就是不管我们在多么基层多么偏远多么狭小的学校,我们都要用爱、用心、用识、用德面对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在自己小小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把“小人儿”们带好,那么这个岗位也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大放异彩。永远不要忽略学生的一张张笑脸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感,永远不要忘记教师灵魂工程师的使命。一个教师的魅力不在于手中的教鞭,而在于内心爱的力量;一个教师的成功不在于上级颁发的奖章,而在于学生给的信任和依赖。

  让我们为成为一名好老师而终身奋斗,让我们与学生的生命共同精彩!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2

  “生命化教育要追求教师生命的幸福”,“生命需要一种张力”,“教育是慢的艺术”,“细节决定成败”,“学习的过程是生命的历程”,“好的教师总是对课堂的未知性充满期待”,“好教师一定是在课堂上要比平时显得更美的人,那怕是相貌平凡,一到课堂上就有一种容光焕发的精神气”,“好教师肯定是比他的实际年龄显得年轻,显得天真,显得还要质朴的这样的一种人”,“好的教师有各自的方式,但要带着生命来上课,带着对生命的尊重来上课”“让爱心、宽容、期待、善待成为教育的起点”……这些全新的关于教育的释义,没有高调的说教,没有深入的阐述,却已将抽象的“生命化教育”解析得细致入微,一切是那么自然、贴切。

  一、教师因走进学生的心灵而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研究。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没有意义的。”作为教师要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青春谱写着辉煌的教育诗篇,以自己的忠诚和执著维系着绵长的文化繁衍,以自己的希冀和神往描绘着斑斓的成长手记,以自己的理念和憧憬铸造着坚强的未来人杰……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要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确实有那么一些精神品质,一个缺少了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其中首要的便是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他还告诫说:“别让任何一次心灵振荡不知不觉地从您身边掠过。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

  教师注定一辈子平平凡凡、默默无闻、为人作嫁,但教师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青少年的心灵,是宇宙万物最神圣、最神秘、最具活力的对象。教师的劳动成就了学生,他“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使懦弱的体魄强壮起来,使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他让愚昧走向智慧,让弱小走向强大”……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这既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师的幸福。人的心灵是一个极其宽广、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不断变化发展的孩子,怎样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找到属于他们的那片沃土,播下适宜他们成长的那粒种子,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要讲求工作艺术性.

  由于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千姿百态、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千变万化,因而教师成为特殊形式的艺术家。他必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和教育内容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创造出适宜的教育方法。教师在教育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照搬,它需要每一位教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工作。生命化的教育,赋予了教师自主、创造的权利。因为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传授“死”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对待教学资源的理解生成的过程。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生成自己对文本的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想,并且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向学生敞开。这样,教学中的所有的知识都取决于师生的互动及其共同构建,师生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复制者,而是知识的构建者。

  三、尊重个体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变迁,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完善学校德育的内容,我们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于基本的一个标准。情感层面上有两个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这个层次上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熏陶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就是远大志向。有知识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怎么处理好。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下一代的发展,保证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责任。身心健康包括了身体和精神这两个方面,学校要从维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保障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权利不受侵害等等这些方面来努力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具备知识、能力和道德,还要对教育、对生命有独特的体验、感悟、关怀和追求。在教学中,既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通过创造性的教育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充实自己的人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一步一步引领学生成长!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3

  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细品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呼唤教育回归生本!

  《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是《教育走向生本》的姊妹篇。五年前《教育走向生本》着重从理论上阐述了具有突破性的生本理论,之后郭思乐和课题组的教师,开始了更加深入、艰苦的探索,通过实践,不仅验证了理论,还初步发展了理论,才有了新著《教育激扬生命》。

  郭思乐教授在书中说:“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是啊,一直以来,在教育者的心中,学生仅仅是我们教育的对象,很少人能够认识到学生还是丰富的、鲜活的教学资源。郭思乐这一全新教育主张的提出,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学生,也重新思考了教与学的关系。

  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香港的一位专家在讲演中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堂课,老师病了没来上课,来的是代课老师,同学们很高兴,因为代课老师是不上课的,只要关注学生不吵闹就行,学生玩什么都行。学生开始很安静,渐渐地声浪起来了,这时代课老师敲敲桌子:喂喂,你们这样吵,我就讲课了。”这样一来,学生被镇住了,班里立刻安静下来。郭思乐教授谈到的这个故事启发我们,玩是儿童的天性,而教和儿童的玩是对立的。教能不能转化为“玩”呢,很难,而学是可以转化为玩的,因为它有三个有利的条件:一是学和玩有同样的主体,都是儿童自己。二是学就是要学习真善美。三是儿童的喜爱活动的天性,其本质上又是学习的天性。教必须转化为学。一位老师说得好,学校就是学校,而不是“教堂”。

  在生本教育实验中,我们会感到,在基础教育的范围内,且不说许多东西不能教,就算是能教,学往往要比教来得顺利和容易得多。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而推演到我们,则是“事得一以顺”,找到了事情的真正本体,事情就会变得顺利。我们找到了学是教学的本体,教原本就是用来帮助学的。

  书中,做了一个类似于思想实验的想象。如果你想喝水,那么拿起矿泉水,不假思索就可以把它喝下去,因为你对喝水有生命的需要,有生命的本能。现在假定你邻座的老师对于喝水没有生命的需要,也没有生命的.本能,都需要你教,于是你把它编成教材,进行讲授,最后考查。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想必是“顺时针和逆时针”(拧盖子必备的知识),而第N章想必是水瓶应该举到什么样的高度……,然后,邻座听得十分疲劳,考查起来他可能仅仅是60分,并且,可怜的他想用你教的办法去喝水的时候,竟然不会喝了。

  这个故事对于当下繁杂的基础教育问题具有一针见血的见解作用,它比喻我们教育中大量存在这种不用教的东西,尤其是本能可以实现的东西,我们许多时候在教本能!

  联想我们实际的教学,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本能可以实现的事情,却教得十分认真,做着许多无用功或者有害功。比如我们物理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方法。之前我们会教学生把灯泡一端用导线连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电池的负极,一步步,学生近乎毫无自我发挥的空间。

  而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老师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借助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实践,学生会发现可以一次同时让2个小灯泡发亮;可以同时连接2节电池,可以增加小灯泡的亮度……

  你给学生学的机会,而不要认为他不能学,不肯学,他会兴致勃勃地学,比教要直接的多,方便得多。为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解放儿童,我们的工作必须是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这样简单、自然的思考,长期以来我们却没有去关注,我们作为教师常常太主观主义了,因此也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我们的传统教学中,事实上诸多方面是严重压抑儿童原应激扬的生命本性,这也导致了相当多的尖锐的教育教学矛盾问题出现,以至于到今天很多传统教学问题已经基本上到了难以突破的地步,现在反思起来,教育教学问题死局的本质依然是未把主体回归到“学生”这一个最关键的对象之上。

  而“以生为本,激扬生命”的生本教育,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倡导并始终明确坚定彻底地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教育教学宗旨及目标,真正把教育回归到“学生”“孩子”“儿童”这个教育主体之上。

  生本教育,无疑是当下破局基础教育教学难题的一条光明改革之路。我想就让我们通过生本教育,还给我们的孩子一个真实生动精彩的课堂。当下我们的教育需要生本,请让我们的教育回归生本!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4

  体会最初接触生命教育,是在几年前一次教师培训时,主讲老师给教师下了个新的定义:教师就是迷恋生命的成长,以研究生命成长为业的人。当时给我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而读了张文质先生的《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他所倡导的“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健全的生命”的教育理念,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他用心发出的“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呼唤更是让我震撼。

  特别是开篇《生命的礼赞——一次关于生命化教育的讲演》,让我深受触动。文中指出:生命化教育就是对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要培植人对生命的珍爱,要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生命比一切都更重要。人活着本身就带给你希望。哪怕有时候很屈辱、很难过、很无望。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我们的教育而言,就是要让这么一种顽强地活着、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的理念成为我们课堂中最重要、最激动人心的内容。要让每个个体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引导学生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要使学生对自己、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未来的发展的可能性更有信心。回顾我们的现实,现在有一些学生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要不就走极端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是他人的生命。在这些悲剧的后面我们在讨论孩子的自身问题时,是不是更该思索是什么使我们的学生如此脆弱?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在某个点上出了问题?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大部份的老师依然还是被分数牵着鼻子走,我们的家长在和老师沟通时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近段时间的成绩怎么样?唯有门门功课都优秀将来才有希望才能出人头地。这种隐藏在我们大人内心的教育目标往往会导致教师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近乎完全的背离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可能对学生做出羞辱、嘲弄、讥笑、刁难、甚至是殴打。也许一个学生上课特别会爱说话我们甩他两个耳光,他感到屈辱,明天就不说了。这看似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是我们教育能做的吗?我们剥夺了人的尊严,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他会考虑别人的尊严吗?只有让孩子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他才会希望身边的人也过有尊严的生活。有些学校,每次考完试就排名,接着就按名次进入相应的班级。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有安全感吗?他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吗?他会信任自己的同学吗?身边的每个人都是竞争对手啊。我们想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在长大后能形成正直、光明和健全的人格吗?对我们的教育和教师而言,在做好传授好知识的同时,诚如张先生所说的就是要做这样的工作:鼓励孩子了解自身的环境、家庭的背景、面临的困难、自己的性情与期待,激励孩子不断鼓起生活的勇气,唤醒孩子内心的生命力量;克服种种阻力与困难去创造一个能够帮助孩子瞭望未来、渴望更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相信自己的可能性与价值。让我们教育工作者能理解:勤未必能补拙,扬才远胜于避短。

  张文质先生把生命化的.教育描绘成是“开启智慧,点化润泽生命”,让人感到一种虚灵中的真实同时,更让人感到教育的神圣与责任的重大。因为它是站在生命的高度对教育的整体把握。真正的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启迪、生命对生命的润泽。因此,教师这个职业就直接意味着从业者人性、教养、专业能力的要达到一定的高度。长久以来,我们把知识教育等同于智慧教育,所以培养出来的的高材生往往是考试的高手。而在生活能力,接人待物,为人处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在创造的能力上往往比不上一些西方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让人的生命更加完全而不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性的扭曲生命中的本真。在教育中我们很少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品行的养成、对生活的态度。我们的很多的孩子在初中到高中完全是在拼体力,睡眠达到8个小时的是极少的。与父母共进早餐,周末与孩子好好的聚聚都成了孩子和父母的奢望。曾经听到一位教授讲过一件发生在他身边的事:他邻家的一个小男孩在进小学之前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孩子,每天他下班时,这个小男子会骑着童车从他身后出来吱得一声将车停下学着大人的问候“老陈你回来啦!”而自从上了小学后,慢慢的发现这个孩子越来越不爱说话了,碰见人就低头,不久鼻梁上也架起了眼镜。由此可见我们教育问题的严重。生命是需要点化和润泽才能长进的。经过点化和润泽的生命应该是有生机的而不是死气沉沉,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颓废,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我们的教育做到了吗?我觉得点化生命、润泽生命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还应该是一种对待教育的态度。面对每个不同的独具个性的孩子,我们能在何种程度上点化润泽生命?如何让孩子们活得轻松快乐又能承受起成长中的挫折?如何利用现成的有限教育资源给予每个孩子的生命形式以最大的成全?这些都是我们生命化教育要思索的问题。

  “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期间,那动人的智慧却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映照。”所以,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不断体会“点化生命润泽生命”这八个字。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5

  在《生命与教育》的《生命、教育的原点》中,我体会到冯教授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指出人具有种生命与人类生命的双层性。种生命是自由生命,是自在的;而类生命是价值生命,是自为的。所谓自为,就是自己做主,自己有所为。要实现自为的境界,达到种生命向类生命的超越,无疑教育是关键。因为教育对人的生命来说确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冯教授又归纳出生命化教育的四个特征:敬畏生命、解放儿童、融入生活、充满人文关怀。这每一个特征,都值得教育者去身体力行。同时,他还举例了关怀生命的研究方法,其中的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是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使用得比较多的方法,也是走进个体,关注生命成长,倾听生命律动,记录生命足迹的最佳方法。因此,我们的教育者首先应该关注儿童。

  (一)把握儿童的今天

  有一个诗人说过每个人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要把握儿童的'今天,因为昨天的明天就是今天,明天的昨天就是今天,把握儿童的今天就是把握儿童的未来。北师大教授康健说:“我们现在太多地把儿童看做是明天,其实教育的第一位问题是提高人们现实生活的价值,是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童年。”这就是教育的首要目的。

  (二)今天的学生学什么更重要

  1、学会做人比学会在学问更重要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和珅的学问不可谓不深,希特勒的本领不可谓不大,那些电脑黑客技术不可谓不精,但是,他们对社会的进步不但没有产生积极作用,反而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说德育为先、智育为重。陶行知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为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味的抱着慈悲心肠为子女牺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最坏的教育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使学生成长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呢?

  2、学会学习方法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著名的数学家高斯体会到了学习的真正喜悦,他在这方面归纳为三条:不是知道,而是学会;不是所有,而是获得;不是存在,而是到达。老师不是教给孩子知识,而是指导孩子掌握获得和运用知识的方法。

  3、学会创新

  知识是经过经验总结的记录,创新是知识航船驶向未来的发动机。昨天的创造就是今天的知识,今天的创造就是明天的知识,所以,我们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长久一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应如何面对呢?

  (三)自我认识,作一名创新型的教师

  我认为:教师是职业,不求功名,但求无过;教育是事业,教师应不断开拓创新,为此奉献终身。

  因此教师应: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四)教师应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首先要提高工作效率,一叠叠的作业本把教师学习的时间都给耗掉了,教师们可各显神通:培养学生小干部;当堂完成同桌互改;挑选易错题批改,个别学生面批等。其次应多看报纸、看电视、多上网。此外教师应培养兴趣爱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兴趣爱好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教学中慢慢地熏陶着学生的情感。因为音乐、美术、体育等能给人们灵魂的震撼,而艺术是相通的,美好的事物总是用自己的精神感染和熏陶着人们的。

  (五)反思自身的教学

  教师应每天读一点教育论着作;每天写一点教学日记;每天想一点教学反思。而经常反思一下自身的教学尤其重要。

  (六)关注生命化教育

  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我们用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1、教师要有生命意识

  生命是无价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尤其独特的,每个人的生命都运行于特定的轨道,都有自己的特性。

  2、给知识注入生命,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用经验来激活知识;用思维来建构知识;用情感来丰富知识;用心灵来感悟知识;用想像来拓宽知识。正如冯建军教授所说的:“诗意的教育使对话的双方走进”我“与”你“,用心交流,用心感受,自由地展现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思维、意义和知识,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共在。”

  书,每一次读都有新的体会,我将继续阅读,继续体会。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6

  近日,怀着崇敬之心,阅读了陶继新先生与王登峰先生的对话录《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一书,感受颇多,深受启发。

  陶继新说:我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从公元前551年孔老夫子出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500年间,中国能够正规入学学习的人数,未必比从1949年到现在入学就读的学生多。同时我们现在从国内外学习了许多大教育家的经典教学方法。但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国学子,成为世界级文学巨人者屈指可数。这种悲哀不能不令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中国古代的每一个时代,几乎都产生了让世界瞩目的大思想家、文学家。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孙子、屈原等一大批大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到帝制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的大文学家曹雪芹,无一不是世界级的大师。那时候还没有苏霍姆林斯基,也没有布鲁姆和布鲁纳,即使有,也因国域之隔而无法学习其精妙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的先人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大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这种悖论的出现,应该引起教育界人士的足够注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呢?我想,目前学习内容的低下与教学方法的不当,与古代文人学习“取法乎上”和注重读背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古时候的学生起始阶段学的是“四书五经”等高层次的文化精典,现在学习的是“上中下,左中右”等所谓由浅入深的浅层次文化:古时候一开始就让学生去背诵,现在是一开始就要学生去“创造”;古时候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现在是对传统文化的蔑视;古时候强调文化积淀,现在倡导凭空翻新。什么文化积淀,什么厚积薄发,在“现代教育”中都成了不合时宜的旧有传统。如此下去,休说诺贝尔奖与中国无缘,大思想家、文学家难以诞生,就是产生有点名气的大学问家也难乎其难了。一味地逐新求异,丢失的不仅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还有自己的个性和中国文化学习的本质东西。朗读与背诵这一简单,也是最奏效的学习古代文化的方法,千万不要再将其视作污水一样地泼掉了。

  奥修说过,犹太人占世界人口的3%,但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口数量占了世界的80%。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犹太人对于经典的亲近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在传统的犹太社团里,儿童很小就接受了读经教育。根据犹太经典《密西拿》的规定:儿童六岁开始学习读经,最通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背诵,不管是否理解,先得熟读成诵。《阿伯特:犹太智慧书》写道:“学问,不进则退;不读经,毋宁死。”

  陶继新说:孩子的背诵能力是远远超过大人想象的。开始时也许没有大人背诵得快,但一两周以后,其背诵能力就充分展现出来了,就会将大人远远地抛在脑后面。孩子背诵有一个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慢。大人正好相反,记得慢、忘得快。同时,当孩子以很快的速度记忆下来一些经典的时候,也会对自己产生一种心理认同。

  如果在家庭、学校甚至社会上给其展示背诵经典的舞台,他们就会更加自信,就会背诵更多的经典,就会给自己积淀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陶继新说:在某种意义上说,经典文化是可以让生命有根的。如果根扎不深,就可能在西方文化侵入的时候,不分良莠都“拿来”,甚至顶礼膜拜。而当我们有了经典文化之根后,我们就可以在继承与发挥中国经典文化的时候,放开胸襟,大胆地将西方文化的精华吸收过来,并让它融入中国文化之中,成为我们文化发展的有机部分。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我曾经跟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教授交流对于《论语》的看法时,令我非常吃惊。他对《论语》的熟悉程度及解析深度,令中国的很多专家汗颜。其实,韩国也好,日本也好,他们的经济发展,都与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有关。被誉为日本的爱因斯坦的汤川秀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自述《旅人》一书说:我五六岁时就开始诵读中国经典……第一部分是“四书”,是从《大学》开始的,我最早读的一本书就是《大学》,后来又读了《论语》和《孟子》等儒家经典。可以说,有效地汲取中国经典文化的营养,并不阻碍汤川秀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的确,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弥新。经典文化将我们的生命全然转换,从情绪化的生活状态变成生活目标清晰的状态;经典文化让我们在生活中重新发现完善与统一;经典文化让我们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获得心灵的自由;经典文化让我们体味到生命的欢乐与高贵。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让我们的接班人,未来社会的栋梁们,我们最最亲爱的娃娃们也能体会到经典带给他们的这种智慧呢。所以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吧!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12-05

生命教育读后感03-12

《生命教育》读后感04-29

生命与教育读书笔记01-21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02-20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09-01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7篇03-24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5篇04-12

生命教育读后感15篇03-30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