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时间:2023-09-26 07:55: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2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

  暑假的每天中午,我都会打开电视看《三国演义》,越看越有滋味。爷爷见我这么喜欢这部电视剧,便向我推荐了一套书――《三国演义》。

  我捧着《三国演义》如饥似渴地攻读起来,坚持每天看二回,当我看完一百二十回,便读懂了故事的梗概: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开始,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内容。书中的故事是围绕机智和勇气,伴随着战争展开的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我看了第二遍,慢慢琢磨。用心感受,觉得书中的情节越来越引人入胜了。刘关张结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好戏让我留连忘返,直呼过瘾!

  再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曹操和刘备,一个是将相之首,一个是汉室之后,但结局却大不相同。曹操心胸狭窄,甚至于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他的自私。而正是他这样心胸狭窄,从而导致一个个名士之死:杨修是他肚里的蛔虫,偶尔跟他开点小玩笑,结果却被他杀死了;华佗好心为他剖颅治病,却被他起疑心杀死了……这一个个充满鲜血的故事让将士们又惊又怕,不能不说是导致魏国衰败的一个原因。刘备,论才智,他没有曹操聪明;论谋略,他没有曹操出色;论武功,他也没有曹操高强。但他心胸宽广,三请诸葛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他在长沙诚恳接收降将黄忠,从刀下救下魏延的命等等,这一个个充满仁义的故事让将士们又惊又喜,不能不说是蜀国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一个原因。如果,曹操拥有刘备这样的胸怀,那么三国的故事是不是会不一样呢?

  从曹操和刘备的身上,我想到自己。在生活中,不应为了得到一点小便宜而沾沾自喜,目光短浅;在学习中,不应为了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自满,裹足不前;在与人相处方面,不应为了一点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做事一定要为他人着想,不能只想自己,否则你的路会越走越窄的

  《三国演义》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我特别喜欢,也推荐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读后感2

  今年寒假,老师要求我们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在小学时我就粗略的读过了,对书中的大部分的人物形象也有着一定的了解,比如曹操的奸诈狡猾,诸葛亮的才华横溢,张飞的粗暴无理……

  可是现在当我再读第二遍时,对书中一些人物的评价我却有了改变。在读〝周瑜火烧赤壁〞的时候,觉得曹操太过骄傲,太过自大。他第一次逃过火海时,来到了乌林,他见这里山势险峻,树木茂盛,就大笑诸葛亮和周瑜太笨,根本不会用会兵,如果是他自己,他一定会在这里设下伏兵!可是他错了,恰巧诸葛亮知道曹操有可能走到这里,所以早已在这里设下了埋伏。曹操逃到一个叫葫芦口的地方时,笑道:〝诸葛亮和周瑜还是不会用兵,如果是我,一定在这里埋伏一支兵马!〞笑声刚停,张飞的一支队伍就气势汹汹。浩浩荡荡地杀了过来,曹操好不容易才逃脱了张飞的追杀,狼狈地跑到了华容道,华容道是条小路,也是一条险道,曹操见两旁树木茂盛,不觉又仰天大笑到:〝诸葛亮和周瑜在别人眼里足智多谋,但在我曹操看来他们还是不行,如果在这里埋伏一支兵马,我们就插翅难飞了,都要成为他们的俘虏,哈哈!〞曹操笑音未落,关羽的一支队伍整齐威风地过来了,曹操惊呆了,只见这支队伍训练有素的排列在两边,气势磅礴,显然比前面的两支队伍要强大多了,可曹操呀曹操,他毕竟还是个奸诈狡猾的角色呀,他想到自己曾经救过关羽一命,觉得关羽应以信义为重。关羽三思后,放了曹操。再次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觉得曹操并不只有奸诈的`一面,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好的一面。

  他之所以能三笑,是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心,他相信自己的一切判断,觉得自己的力量非常强大。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着像曹操一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样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才不会被自己打倒,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国演义》是一本好书,里面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习刘备的仁。关羽的义。赵云的勇……,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起来。

【《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2-22

《三国演义》读后感03-10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07-13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7-11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08-06

[经典]三国演义读后感08-05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7-10

[经典]《三国演义》读后感08-05

三国演义读后感(经典)08-02

《三国演义》读后感(经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