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优秀读后感[精华]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昆虫记》优秀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早在少不更事之时便听闻过法布尔的《昆虫记》,一直都很好奇这本被誉为“永远解不尽的书”、“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为何会被文坛名家所推崇,还拥有那样多忠实的读者。终于在升初二这年,我带着这份好奇,拥有了这本书。
初读《昆虫记》,是在暑假的一个下午。本想用来打发时间,读着消遣,以为法布尔必定是像绝大多数科普作家一样,用干巴巴的语言和文笔去记录每一步实验,乏味而又枯燥。
然而在这个十分燥热的暑假里,法布尔带我走进了一个悠远的世界。那是一个百草园似的乐园,清亮的蝉鸣,窸窸窣窣的虫吟,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在大部分人听来,兴许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聒噪,而在喜欢昆虫的人看来,则是一场听觉的盛宴。
在他的笔下,每一种昆虫都有自己的写真。当时其他的昆虫学者解剖昆虫尸体,将它们装在木匣子里,浸泡在酒精里,仅从外形上来研究,从不重视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法布尔一反常规,秉承“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的原则,不满足于静态的尸体模型,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
我是从《蝉和蚂蚁的寓言》中第一次认识到法布尔文风的独特之处。他的文笔富有诗意,朴实而又生动,内容十分自然,好似浑然天成。在这篇文章中,蝉们在炎热的夏季高歌,钻开树枝吸取汁液,大方地将“井”让给强盗;蚂蚁祈求着蝉的施舍,不遗余力地抢占蝉的成果,甚至还要将蝉的尸体分食掉……当时的人在寓言作家的讲述中理所当然地将蝉当做无赖的乞食者,却无法得知蚂蚁厚颜无耻的剥削行为,正像是底层阶级受到压榨,然而还不能说出真相,只得一味逃避,多么令人发指!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则是我尤其偏爱的一节。法布尔重点描写平时难得一见的朗格多克蝎与黑蝎的不同,朗格多克蝎的生育及母蝎对小蝎子们的照顾。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这样一段:小蝎子们待在母蝎背上,不吃不喝半个月之久。即使母蝎获得食物,也绝不会分给小蝎子,而是自己独吞。这样一来,在小蝎子们长到足以自力更生的年纪,便会各奔东西,不做停留。
除了这些常见的小生命,还有一直以来为人所厌恶的食粪虫,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蝎子,生活在地下的隧蜂,也都成为他笔下的主角......
在零零散散的时间里,我终于读完了《昆虫记》。我想,法布尔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历时三十余年留下这部昆虫史诗,不慕名利,只是为了让昆虫走进人们的视野,使读者们找回最初儿时的一份好奇,对大自然永远秉持一份敬畏,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与奇迹。它引领我走向了更广阔的昆虫世界,正如原文中所说,“你们探索死亡,而我探索生命”,我想,我也将会带着这种求真的精神去探索生命的真谛!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相关文章: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12-01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03-21
昆虫记优秀的读后感04-04
(优秀)昆虫记读后感07-10
昆虫记读后感[优秀]07-04
《昆虫记》读后感[优秀]07-17
(优秀)昆虫记读后感07-19
[优秀]《昆虫记》读后感07-17
【优秀】昆虫记读后感07-03
昆虫记读后感(优秀)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