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

时间:2024-05-11 08:32: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与地坛》读后感(合集)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与地坛》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与地坛》读后感(合集)

  雪花在我寒假的上空飘飘洒洒,再一次合上手中的《我与地坛》,我望向窗外,心间也留出一片天空一样的白。

  初读史铁生先生的文章是语文课本上那篇《秋天的怀念》,那时或许读不懂先生所谓“怀念”,只一个句子留在记忆深处“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或许同是养花的喜好,我常常因此念起我的母亲来。

  时间无休止奔腾,一个硕大的齿轮推着我不停向前,慌乱中我向时间长河中抬眸一瞥,各种压力卷来一阵狂风,掀起浑浊的浪,铺天盖地地涌向不断成长的我……

  于是,我常向母亲提及书中的地坛。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当大雾弥漫世界只剩一棵老树,当漫天飞雪园子如一座无尽的迷宫,当大雨滂沱满地都是惊慌的倒影,史铁生先生一次次逃也似的投靠了那处静地。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越来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我仿佛看到史铁生先生在园中呆坐,张望,看自己的身影或铺开一张纸写下什么。有时我也想像他一样,在内心慌乱的边缘去到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于是,我常暗暗寻求我的“地坛”。

  从学校回到家里,我拖着积攒了数个日夜的烦闷、愤怒、不平,躲进自己的房间,我用力将门摔上、反锁,靠在门后迷茫着用眼神扫过天花板的四角,感受着久违的沉静,竟自以为寻到了地坛那样的安静。任由身后传来母亲焦急地敲门声和担忧的询问,冷冷的向空中抛下一声“我想自己静会”,如一颗石子落入大海,后没有一点音讯。而当我读到书中“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我才猛然醒悟——自己又给母亲出了怎样的难题?好在,先生的母亲还能站在墙角目送着他慢慢远去,而我的母亲被我隔在门前,用冰冷的语言堵住了她盛满担心的口,她急切的想知道女儿的情况,却找不到一个可以窥向屋内的小口;先生还能坐在矮树丛中悄悄抬头看到母亲缓缓离去的背影,我竟从未看到过母亲徘徊在门口,小心翼翼地趴在门上听屋内的动静,想敲门又缓缓放下的无措的手。

  “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感受到史铁生先生的歉意,我更感到了自己的歉意。

  纪伯伦曾在诗中写道,“人的嘴唇所能发出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史铁生先生的母亲以一种包容一切、温柔深挚的爱,默默地给予儿子关心,支撑他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

  迟子健说:“母爱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心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手指捻在书的一角,我的眉头挤成一团。扒开记忆的雪堆,我才看清,茫茫雪夜中,我躲进的那个温暖明亮的地方一直是母亲的怀抱。我苦苦渴求的地坛原来离我如此的近——母亲的身影在我眼中愈发真切。我将视线从天空中收回,细抚手中的书,闭上眼睛,心中的白被大团母爱填满。

  我想用实际行动报答母亲细水长流的爱。

【《我与地坛》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的阅读心得05-15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03-24

我与地坛语文教案03-20

语文教案《我与地坛》02-27

我与地坛的语文教案02-20

我与地坛优秀读书笔记04-17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范文04-22

我与地坛说课稿(通用15篇)04-13

《我与地坛》读后感(精选)08-04

《我与地坛》读后感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