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精品11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论语》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论语》有感 篇1
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友朋来而乐,能够本体乃群居而作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之枢纽。
一切文字,仅有在必须的语境中,其意义才能清晰地浮现出来。《论语》,这本子夏留给后世的学习笔记,记录却是如此简单!(子夏在孔子的门徒也确算不得是最好的学生)以这则文字而言,它缺少了具体的语言背景:在什么情景下,对谁,就什么问题而言,等等,这些都不清楚。从文字表面看并不深奥奇僻,似乎确实是谈"悦"、"乐"二字,如李泽厚所言:"…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乐感文化。"倘以知人论世的方式以理解这则语录,就必须作如是解么
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这段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语意重点并不在"学"字上,而在"习"字上。习,实践。这句话的意思能够这样理解:学习如果能经常实践它,那不也是很欢乐的么"学"固然是欢乐的,但实践所学更能让人欢乐。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废墟上,这位生于"野合"的父母,起于贫贱的处境的殷宋公孙嫡系,成了"儒"的复兴者。他说:"吾其为东周乎""吾从周!""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想建立一个东方的"周帝国",他以几百年来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礼》作为支柱来建构一个梦想的家园。所以他认自我是这种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然而初不见用于鲁,十四年周游列国,栖栖惶惶一如丧家之犬,喟然长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双鬓畴昔之夜,梦里在空寂神殿的两楹之间,抚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学何为习也!学而无所用,才是一种真正的痛苦。
读《论语》有感 篇2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首先想要说的是,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论语》是孔夫子及其弟子人生经验和智慧的高度浓缩,其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我们都耳熟能详,而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解读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于丹用她深厚的学识、娴熟的口才和独到的体会,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身临夫子教导的场景,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朴素而温暖。这本书谈的是关于心态的话题,书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是诸如淡定、平静、坦然之类。反复提及的观点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她说我们无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因此只能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但是,外面的世界总是在被人左右的,当一个生活在总被人随意左右的世界里的人,并且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心的时候,这可能会快乐吗?适应和面对社会是必须的,不适应社会的.内心必然是不快乐的,但是,苛责内心决不是适应的方式。心理学讲拥有健康和积极的心态,所强调的是我们要能够从各种不同生存状态中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到能够让我有足够的生存勇气和快乐体验的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读《论语》有感 篇3
翻开《论语》,那些思想的精华就好似悠悠的花香,沁人心脾,在我的脑海里回响;那些深奥的道理就好似涓涓的溪流,清澈纯洁,将我的心灵净化。
初读论语,应该是在上初中的时候,犹记得学生时代的我尤其惧怕论语,因为在文章的最后,总会有出现四个大字,那就是“全文背诵”,拗口的文言文无疑是我印象中最可怕的噩梦。
现在工作了,闲暇之余重新捧起了书本,再次读起了论语。从前觉得晦涩难懂的文字,如今年长了,经历的事情多了,似乎一字一句也变得了生动起来,有趣起来。而当我读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这一句时,这种感觉就更为强烈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缺点。在我看来,这句话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有些类似,当你向身边优秀的朋友、同事看齐,学习时,那么你也会取得进步,也会变得优秀,反之,去接近和学习那些有较多缺陷的人,自己也会如同墨汁滴入水中,趋向浑浊。在我踏上了铁路公安这个工作岗位之后,我发现了身边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同事,他们有的擅长办案,有的擅长写作,有的工作认真,热情开朗,我不禁暗暗下定决心,要向他们学习,努力从一名新警,转变成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同时,我也明白虚心求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遇见不懂的要及时请教别人,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并加以改正。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这种精神,那么你,你还是原来的`你,不会有任何前进的步伐,只能如那方仲永,渐渐地泯然众人矣。
人生似乎就像是一段旅行,在你不断前行的过程中,那沿途的风景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当你再次回头远眺那落在身后的风景时,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或许,就是阅历与阅读的意义吧!
读《论语》有感 篇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世代传承,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民族特色。儒佛道三家思想相互依存、渗透、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我在这个暑假阅读的是一本你知,我知,大家都知的儒家经典之作《论语》,它是孔门弟子集体的智慧结晶,有仁、礼、中庸三个思想,分别讲解了伦理道德、社会政治、认识方法的处世之道。通过孔夫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对话,我了解了在古代,老师如此负责、认真,诲人不倦地给学生指导言行,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这种精神十分可贵,让更多的`人学会至善智仁的待人接物方法,形成流传千古的文化意识思想。
近代,盛行的红色经典文化是基于传统经典文化而超越于传统经典文化的新型文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细品和弘扬。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本红色经典故事书——《地雷战》它的题材虽小,却把百姓的苦难、壮士们的劳累、民族精神的伟大,全面且充分的展现出来,让我感受到红色的光辉历史,那无数壮烈为解放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画面和执着的抗战精神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消退。红色文化在时代的千锤百炼中成为经典,感染着我们每一个阳光少年,激发出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为国家贡献一切的精神。
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对前辈们的尊敬,无法用言语阐述传统文化的伟大,人们总是活在当下,忽略了给予我们现在可享受的美好生活的过去。我感到遗憾,有些传统文化正在走出历史的舞台,被没有思想的人遗忘,其实都是非常非常的值得每一个人去了解并坚守的行为规范,身为少先队员的我应该去把这些被人遗弃的红色历史和传统文化重新拾起。
我爱我的祖国,我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是迫在眉睫的事!
读《论语》有感 篇5
读《论语》有感《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于言行的语言,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这是一本十分值得让人去阅读,去品味的书。
四年级起,我便开始阅读这本书,这里面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的道德修养各个方面的言论。
每当一有时间,我会棒着它贪婪地看。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么一句:子贡问曰“孔文子向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孔子的谥号是“文”呢?”孔子说:“他聪敏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导,所以谥足是“文”。”
读了这句话,让人有所深思。是的,我们在学习上能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别人,就一定会有所提高。可是有的同学认为问别人会显出自己的笨、不聪明、这是不对的。你想想,连孔子这样的大人物也请教过别人我们就不能吗?孔子认为,什么人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所以他遇不懂的问题总是虚心向别人请教。所以,我们小学生就更要虚心地向别人请教了。不懂就问,不要感到羞耻,不会就不会,正所谓知只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是知道,不知道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要虚心地去向别人请教。
《论语》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从中得到的乐趣不计其数。大家需多读这样的书。因为,它值得你用心去阅读。
读《论语》有感 篇6
最近读了《论语》这本国学经典,感悟颇多,具体到以下几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患者住院已经不再仅仅是满足于治疗疾病、生理健康的需要,同时,他们也希望得到更多照顾,更多尊重,而作为我们护士,我们要拥有娴熟的技术,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使病人放心,特别是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每天为手术患者手术前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这么常规、小的护理操作技能也能体现出护士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作为手术室护士,必须不断加强自己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在各项手术配合中顺利进行,提高自己工作效率,并不断总结经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份特征,运用合适的称谓,同时辅助以适当的肢体语言,面带微笑,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乐观。进入手术间后,在进行麻醉等待手术过程中,根据病人需求,做好保暖工作,面带微笑,态度亲切和蔼,告诉患者如何主动配合麻醉,从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摆放合适的手术体位,身体受压部位垫好各种体位垫和软棉垫,充分暴露手术野的同时,增加患者舒适度,保持功能位,避免压力性皮肤损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不断的询问患者的需求,给予患者持续的生理,心理及情感支持。例如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多为老年、高龄,在护理老年患者时,我们除了做好以上措施,更应该多些耐心、细心。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记得刚进入手术室作为器械护士,配合手术医生为患者实施股骨内固定物寄留切开取出术,手术进行到皮肤缝合时,清点手术缝针,发现清点数目与术中缝合前清点不符,“少了一枚”,当时作为新护士,发生物品清点不清时,心里的`那种自责与内疚让我记忆犹新,最后通过巡回老师的“火眼金睛”发现在扔纱布时,把缝针带到台下,虽然缝针找到了,最后有惊无险,但是这件事情让我学到了作为器械护士,要忙而不乱,熟练操作技能,有强烈的责任感,尤其是遇到紧急情况,如大出血,心跳骤停意外事件,要临危不乱,积极配合,迅速准确,有条不紊。每天好好休息,有个积极饱满的精神面貌,在危急时刻能抓住轻重缓急,迅速做出反应。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手术室护士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工作中注重细节,留意每个手术医生的喜爱和特殊用品,例如手套尺寸,习惯用的针线,特殊手术方式,工作中主动性强一些,也增加了手术配合的默契感,会使手术更加顺利,为患者增加安全保障,语言是交流沟通中的重要工具,护士良好的语言修养是一种艺术,对护患关系具有直接影响,我觉得自己需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运用.
我理解的人文关怀,护理其实就多一丝温情,一份关爱,一滴汗水,一份真情!每天做着平凡琐碎而繁忙的工作,把每一项细节做好就是成功。
论语给我的启示太多、太多,关于论语的人文精神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读《论语》有感 篇7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经典传世之作《论语》,包罗万象,令人无一不回味无穷,否则,何以留芳千古,为世人所称道呢?
《论语》之所以称得上是经典,是因为它将中国的国宝级别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记录了下来,真正的讲述了中国千年以来所传承的正统学派的真谛,而且,其中大部分还被现代华夏儿女所沿用着,不失为历经风霜而留其真谛。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 (《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论语》讲学: 《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学习。学,不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只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话,蛮不讲理,一无是处,那么,这个人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起到了绿叶的作用——衬托红花。《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个铁铮铮的事实,人要学习。首先要有兴趣,再者就需要恰当的方法,最后,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动力。
《论语》讲孝: 孝道,在中国古代至今天都占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在这部着作之中,也毫无疑问的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人不孝则非正人君子,此类人鲜矣,《论语》大概一半左右都牵扯到了这个“孝”字,正因如此,后被公认为百家之正统的儒家学派把孝道推广的非常广泛,巩固了孝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论语》讲政:政治,自古以来一直才是世界上真正占据主要地位的事,论语中对待政治,主讲一个子——仁。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但不知为何,儒家的政道并未被自古以来的各大王朝用于主要政道,实是一件痛苦之事。《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记叙了千年以前我国大学者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成为我国的四书五经之一,其经典语句被我们流传至今,可为宗矣。《论语》其实并不仅仅的记录了孔子以人的言行,还有许多的是他弟子的言行,他的弟子无一不亦包揽群书,通晓古今,人品正道,更有天赋异禀的弟子,在我眼中,他们的成就决不亚于孔子。
《论语》讲友: 人存世上,什么是最不可缺少的?朋友!这一点论语中就讲述了许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就是一种激励自己向上的方法,《论语》讲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强,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奋发向上,成为人中之龙。
儒家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代表,凡事不可偏激,也不可太淡薄,所以我们正需要一个态度去对待这些无法分化的特别明确的事情,那就是中庸之道。
《论语》作为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对于我们来讲实在是太重要了,对于它,世人也抱着神圣的态度去品读,也是我们华夏五千年历史的一大见证,也是历史上不可动摇的一部分,被世人所称道,《论语》不朽!
这仅仅是我这一段时间的小小见解,谈的不一定全面,也不够具体,可能也有一些偏及。但我在日后一定会按照论语所教的去做,谦虚谨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平时我会时常温故论语的,我从内心喜欢它。
读《论语》有感 篇8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假期里,妈妈买来一本《论语》让我学习。
《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徒弟写的,写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书中主要写了怎样学习和思考怎样孝顺父母。
我还记得孔子有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还有一个故事呢。
孔子周游列国,到处讲学,一天看到两个小朋友在争吵。
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争吵不休。
他们看见了孔子,就让孔子评理。
着个问题把孔子也难住了。
就向两个小孩承认自己不会这个问题。
两个小孩就嘲笑孔子。
孔子是著名的.大教育家,他遇到不会的问题也实事求是的承认自己不会,也不怕别人嘲笑。
我们也要向孔子学习,实事求是的对待自己不会的问题,不会就问。
《论语》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
读《论语》有感 篇9
一、孔子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
对同学进行仁、义、礼、智、信、直、勇等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培养同学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将人格培养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传授知识。
二、 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善于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孔子把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事而教,因教启事,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孔子深知,人的个性和资智有着很大区别。他曾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智力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习;假如智力在中等以下,那就不必了。同是问“孝”,孔子给子游、子夏、孟武伯和孟懿子的答案就各不相同;同是问“仁”,孔子对子贡、子张颜渊与樊迟的回答也不一样。他的不同,是解释的方式、举例的深浅因人而异,最终目的是要使每个同学循序渐进,直达中心。
孔子善于巧妙地启发同学,随时随地都能把死教材灵活应用。他强调必需重视同学的求知欲望,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他主张激发同学求知的主动性,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也。至于如何启发,在于老师的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三、 孔子是“言传身教”的第一个倡议者和实践者
孔子认为自身的行为能够成为他人的典范,这比说多少道理都有用,也更有意义,因此他时刻提倡“身正”。孔子一生中,几乎天天都有弟子跟随左右,处处以行动和人格感召,使同学不知不觉中受到他的感染。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应该记住“身教重于言教吗”?
四、 对于学习态度和方法,孔子也有明确的论述。
他教同学学问,一要学思并重,二要下学上达,三要由博而约。学就是读书,单读书而不用思想,就成了死读书;单用思想而不读书,就是胡思乱想。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要一面读书一面想,一面想一面读书,这样功夫与灵感并到,才干获得真实的学问,才不会盲从或想入非非,才不会对事理妄加揣度,乱下判断或一味主观、固执己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毋意、毋必、毋故、毋我”。做学问要从基础着手,一步步往高处走。做学问没有捷径,最高明的道理也是从最低浅处得来,每个人都要从事事物物的日常生活了解宇宙之大道。这就叫“下学而上达”。学问通达到一个广大的范围,就要选择其中一点,作高深的研究,这就叫“由博而约”。能由博而约,才干获得学问上独到的造诣。
孔子还是坚持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典范。他与同学平等相处,亲密和谐。子路对他拜见南子很不满,他一边解释一边发誓,而不摆老师的架子。他的同学经常与他争辩,他也不认为是对师长不敬,反而认为同学这样做可以使道理越辩越明。同学们仰慕他的博学多闻,崇敬他的完美人格,眷恋他的和蔼可亲,所以有些弟子在孔子一生不得志的情况下始终追随着他。
孔子晚年,许多同学奔赴各国去从事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学术研究、商业贸易等各种活动其中有许多人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教育家、学者、富商,有的甚至成为王者之师。这自然与孔子科学的教育思想有直接的关系。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啊!
在施教的过程中,孔子为后人留下不少至理名言,诸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些指导人生的格言警句,将永远流传后世。
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的贡献在于他打破了保守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他的教育方针、教学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同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学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等新课程理念不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吗?与孔子相比,我是那么渺小,但我愿把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运用到自身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读《论语》有感 篇10
《论语》四书五经之一,是记载春秋末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在我们讲《论语》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孔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在山东曲阜诞生。原籍河南商丘,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后宋国人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孔子六世祖孔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以其父字为孔我氏。相传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自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上千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上千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___革命时期深刻的“___林___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但到了现代,论语又在人们中流行,里面还有许多思想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那么论语又是一部怎样的书呢?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那论语又是讲什么的呢?
一,讲学习: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件事情,那就是学习。学习,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显的尤为重要,假如人不去学习那么他就会变的蛮不讲理,不能辨别事物,一无是处,那么,这个人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起到了绿叶的作用,用来衬托红花。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要学习。首先要对学习有兴趣,就像论语里所说的: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知者。意思是:(对于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当然并不是学习了某样东西后就完事了,也要对它时不时的复习,因此论语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最后,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去学习,论语又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思就是: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里面就告诉我们学习要靠自己坚定的毅力来走下去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想做,要战胜困难,不能因为只有最后一步而松懈,也不能因为只前进进了一步就放弃。当然学习也要勇于面对错误,不要不懂装懂,要不懂就问,论语中也有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二,讲孝道,孝,在中国古代至今天都占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在论语这部书中,也毫无疑问的占据了比较大的篇幅,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不孝则非正人君子,此类人鲜矣。意思就是:不孝顺的是就不是正人君子,这一类的人是很少的。论语中有很多句子都谈到了这个“孝”字,正因如此,后被公认为百家之正统的儒家学派把孝道推广的非常广泛,巩固了孝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论语也提到了很多关于孝道的概念,孔子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诚然,行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质奉养,但是孔子并不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的确,孝并非是单纯的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物质固然重要,但父母同时也需要心灵的慰藉,这句话这反映了人性最深的本质。
三,讲仁爱,仁爱,在论语中有出现过很多次,孔子主张的仁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仁爱,是现实主义的仁爱,而不是理想主义的,不切实际的仁爱。仁爱本来就是自私的爱,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并且应该拥有仁爱的心。人的爱心有两种,一种是无私的仁爱,譬如父母对儿女的爱;另一种是自私的仁爱,即孔子提倡的仁爱。无私的爱是天生固有的,与人的理智和认识无关的爱。每个人都拥有无私的爱,不仅每个人,每个动物也拥有这样的爱。生儿育女是人和动物普遍拥有的,无私的爱。自己的儿女身陷险境的时候,父母们都会不假思索地,奋不顾身地救助他们的儿女,他们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爱。这样的爱,不需要人们倡导就在人们的心中的,是不需要进行社会教育,是不需要讲道理。而自私的仁爱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宰予问孔子:如果有一个仁人君子,有人告诉他说,有人掉进井里了,于是他就奋不顾身跳进井里救人。您对他这样做如何评价。孔子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死,但不可以身陷绝境;君子可以受欺负,但不可以受蒙蔽。文中孔子却对那个奋不顾身跳进井里救人的人的行为不主张,因为孔子认为作为一个仁人君子,他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救助那些身陷困境者,这就是自私的仁爱,而不是看都不看就让自己深陷困境,因此孔子才不主张那种行为,那个跳井救人的君子在有人要求他去舍生救一个人时,说他作为一个仁人君子要仁爱啊什么的,理所当然要去舍生救人,但孔子不认为这是正确的,自己都不能从井里爬出来,还要去救人,这不是去送死吗?所以孔子不主张这种行为,而这,就是孔子认为的自私的仁爱。
在整一部论语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思想和道理,这些思想和道理在今天的世界里依然有巨大的价值,对于论语我们要努力的去了解和学习,并以此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进行完善。
读《论语》有感 篇11
作为一个君子,“学、德、仁、友”四个方面都必须具备,而在一本书中都能教导你怎么去做,在那本书里也许“学”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枯燥、无聊。那本书就是少时熟读、终生受益的《论语》。
我们最近学了《论语》,大多数读的是关于学习方面的',所以我已经懂得了真正的学。真正的学概括起来就是“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一个人能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自己根本没有学习过,而我却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
能达到上面那些条件的人,一定是已经学得很透彻的人。不过,那也是非常难学的,要学得很刻苦才能学成那样的君子。如果你成了那样的君子,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非常需要你,非常崇敬你,非常爱戴你。你也会觉得自己没有白活,活得很愉快,活得很有价值,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比如古代有些皇帝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国家很快就灭亡了,而有些皇帝不好女色,勤奋工作,用好人才,国家就很昌盛,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那几千年的话语,一直响亮着,指导我们。
【读《论语》有感】相关文章:
[经典]读《论语》有感07-27
读论语有感03-07
读《论语》有感07-03
关于读《论语》有感03-19
关于读论语有感04-19
读于丹《论语》有感04-14
读论语译注有感04-14
读论语心得有感03-28
读论语有感14篇04-20
读论语有感15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