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读后感

时间:2024-07-15 16:24: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人间词话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间词话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读后感1

  从小念书的时候老师就灌输“三重境界”,以至于“三重境界”越来越像是一个绝招的名字,而《人间词话》就像是一本武林秘籍,让人心生敬畏。这次机缘巧合读完之后,竟有得到印证的感觉,很妙。因为一百多则词话少则几十字,多也不超过两百字,但拳拳到肉,字字珠玑,王国维老师就像是一个集大成者,将这一门艺术的起源发展,门派特点,水平高低点评一番,同时道出其中精髓——境界。

  什么是境界?我以为有两个层面。

  对于读者而言,词的境界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一个体验场景,这里的境界需要对应五感并加上作者的思想情感,凭空制造出一个突破时空的体验场景,而且极具代入感。这里对应王国维老师讲的境界的大小,只要这个体验场景足够丰富,就没有高下之分。

  对于作者而言,词的境界是其本身思维的投射和创造能力的'呈现,其思想感情愈接近真善,创造能力愈强,境界愈高。当然除此之外,还受到时代观念的影响,比如更多的自省时境界更高的表现。

  王国维老师讲的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他在初读时感受到的也是晏殊的原意——一个“孤独寂寥,悲壮萧索”的场景。这是晏殊以其创造能力呈现的思想感情的写照,也是读者初次进入这一场景的观感。当王国维老师带着“如何形容三重境界”的问题时,发现这一场景中可以抽取出来与他要表的的信息契合的内容,这也印证了原词场景之丰富。

  我辈与王国维先生阅读量有天壤之别,读完全书后也只能留下浅薄的感想于此。如果把这三重境界看成“目标——行动——达成”的路径,那把全书读完一遍后去读一读书中提到的作品,只是上高楼的第一步。

人间词话读后感2

  中学时听到过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来才知道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王国维不仅把"境界"说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境界"说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清朝词派,主要有浙派和常州派。浙派词致力纠正明词末流迂缓淫曼的毛病,崇尚清灵,学习南宋姜夔,张炎的'词,不愿迫近北宋词人,不师秦观,黄庭坚,只学张炎,其流蔽在于主清空而流于浮薄,主柔婉而流于纤巧。于是常州派词起而纠正浙派的流弊,提倡深美闳约,沉着醇厚,以立意为本,发挥意内言外之旨,主张应有寄托,推崇周邦彦而轻薄姜夔,张炎。

  这的确使词论前进了一大步。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更是突破浙派,常州派的樊篱,克服两者之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浙派词主清空柔婉,结果导致浮薄纤巧,不真切,王国维的境界说提倡不隔,以纠正浙派词的流弊。他强调写真景物,真感情,要写得真切不隔。这确实击中了浙派词的要害。对于常州派,他反对所有词都必须有寄托的说法,认为并不是有寄托的词才是好词。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人间词话读后感3

  人间词话主要赏评析了唐五代至清的主要词人词作,初读前几页时颇觉枯燥,随着诗词大会第五季的开播,就着细细读去,始觉饶有趣味。

  王国维关于历代词人佳作的数句点评,仿佛为欣赏词作打开了一扇窗,通过聊聊数句即可领略和品味整首词的.意境。

  作者提出赏评诗词的主要标准乃是境界,或者说是自然之境界,即写词作诗不过多修饰而寓情于景、寓景于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切皆自然流露。进而提出“隔”与“不隔”、“格调”、“雕琢句易而意难”等论断,皆是以此为基础而来。

  所谓不隔,就是词人以自然之笔触写自然之境界,抒自然之胸臆,乃是兴之所至即兴而发,读来使人感到自然流畅,意韵无穷,而能做到这一点的词人,要么天赋异禀聪颖过人,要么学富五车厚积薄发,方能收发自如,均是才华横溢,性情自然,方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畅怀佳作。

  所谓隔,则指雕琢语句,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在语句雕琢上下了过多功夫,精致有余而失之自然,所谓隔的词人,在作者看来总是用力着错了方向,不能畅舒胸臆和激起共情。

  整体来说,人间词话对于词作的审美自成一格,虽有作者个人之喜好,但仍是一本诗词探幽的入门好书。

人间词话读后感4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在本作中,王国维提到两个耐人寻味的概念,一个是“诗人之眼”,另一个便是“赤子之心”。

  诗人之眼,是指不带任何功利性的审美之眼;赤子之心指的是对美的感知之心。

  诗人之眼,能观有我、无我之境,便是所谓“喜怒时有我,作诗时无我“,无我之境”的“无我”,即为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教育学说》一文中讲的“无欲之我”。

  所谓“理想”与“写实”的提法,也是来源于叔本华使用的概念“理想”和“摹仿自然”。譬如”高馆落疏桐”,“高馆”“疏桐”均是静景,以诗人之眼观之,是无我之境。

  能发现美,能描述美,同样也是诗人之眼的重要特质。

  由于诗人的经历不同,所以眼中所观的,笔下所铺陈的不同,也造成了缤纷各异的文风。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温词句秀,主要体现在时有佳句,自成一景,譬如“双鬓隔香红,玉簪头上风”不以虚词划分句意,故而一句成一景,显得脉络深隐。

  韦词骨秀,“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清丽婉转,无怪静安评之“弦上黄鹂语”,情深语秀。

  有一双敏锐的诗人之眼固然是作诗的一方面,然更为可贵的.是词人的赤子之心。王国维曾评李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诗人,一个好的诗人,必有赤子之心——“天才的童心”。

  孩子未必是诗人,诗人却必是孩子。

  同样,孟子也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不过,王国维的“赤子之心”,并不是脱胎其中。

  叔本华认为,“在儿童期,我们的整个生活诉诸知力远超过诉诸意志”。他们是单纯的——“天真与崇高的单纯”。

  王国维曾引译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首部之一的“灵魂如何而变为骆驼,又由骆驼变为狮,由狮而变为赤子”的“灵魂三变说。

  接着,又引叔本华的”天才赤子’论旁证。

  正因优秀诗人是以自己的生命和心血创作,所以他们必须具备一颗赤子之心。

  尼采曾在《苏鲁支语录》中写道:“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血写的书。用血写书,然后你将体会到,血便是经义。”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

  境中有人的作品,是总能抒发血泪之情的。

  诗词向来讲究“性灵”,没有诗人之眼与赤子之心的诗人是万难写出富有“性灵”,富有“神韵”的作品的。

  我们还需记住,一个诗人的创作和批评家的评论与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务必结合时代与个人进行分析。

人间词话读后感5

  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词就占据其一。

  在《人间词话》这本书中,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花费大量笔墨来绘写古时候词的世界,让我们了解到词,感受它的美,体会它蕴含的情感。让评论少之又少的词,再次进入到大众视野里,让更多人知道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对于词,王国维先生也有自己的理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周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我理解的这三个境界第一个说的是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梦想,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个说的是我们拥有理想后,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纵使憔悴也不后悔。第三个说的是在我们辛勤之后,终将会有那么一天,无论成功与否,蓦然回首,总是能找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历史上也有很多和这三个境界相呼应的人。有李时珍为了编撰《本草纲目》,几乎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了这部历史著作;有周恩来总理在治国理政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因此才有了后来的“十里长街送总理”;还有曾国藩“每临大事必有静气”他做事也一直都是沉稳豁达,这才被连年提拔。

  结合这三个境界以及这些名人轶事,再仔细思考,我忽然有当头一棒的`感觉,当下浮躁的社会使我们每个人太渴望成功,总是想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却却忘了中间还有个追寻的过程,虽然这个时代很快,但要想干成大事,还是需要耐下心,静下心,让自己沉稳下来。

  看了这本书、我有很深的感触,王国维先生把词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以及书中的那种情怀,那种境界,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从书中体会那种境界,从而提升自己让自己向那些“古之成大事者”靠近!

人间词话读后感6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书作者王国维,字静安,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每天我们会分享一篇文章,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师生加入我们的读书分享活动,用阅读点亮人生!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读诗词的感觉与我而言,是极棒的感觉,每当我泛读诗词的时候,往往也是我感情最丰富的时候。所以我将此书推荐给你,让我们一起与诗词来一场酣畅淋漓里的对话。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书作者王国维,字静安,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该书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他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词的意境之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种境界,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潇洒的风景,西风黄叶,山长水阔,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理解成做学问、成大事者,必须要经过的一种孤独寂寞的状态,而一人独上高楼,遥望不尽的是天涯漫漫长路,是为孤独寂寞。但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种境界,这句话引用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直至人瘦带宽也无怨无悔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第三境界,这句词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王国维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者,要达到第三种境界,只有在经过万水千山寻寻觅觅后,在不经意的回首间,才发现豁然贯通。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等等,大师的阐述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不谋而合。洞悉人生所有成功的个案,无不经历这三个过程: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执着追求,最终才能获得顿悟。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的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关于王国维的这三重境界的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作为一名教师,第一重境界是教师要对教育、对教师职业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有一个愿景。第二重境界是教师要不忘初心,虽经磨练,但终生不悔,之后才能达到第三重境界。这一境界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之所在。看到学生成长,我们会感到无比的幸福。最后祝愿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历经磨练后豁然开朗,祝愿每一位老师都能享受看到学生成长后那份喜悦欣慰!

人间词话读后感7

  读第一版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只是王国维的一段段评论,正文下面一条条平息、注释里一首首词作、一位位词作家和词评论家——完全凌乱的文字,“花非花、雾非雾”,所谓此话,在水一方,只能遥望。再读几遍就会发现,此书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例如王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国维谓之“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

  王国维还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写实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有造境,有写境,次理想与现实二派所之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现实之故也。”就像冯延巳的《醉花间》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够感动别人的永远是对真实的升华,而不是纯粹的虚构与写实,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这,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学术知识如是,人生目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寻找、追求人生目标,先迷茫、后奋斗,继而反思,最后达目标,然后接着进行下一次的追寻。人生目标并不唯一,但无论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织着矛盾、执着与喜悦。用王老的话: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现在处于上下求索的阶段,或曰“潜龙勿用”。希望有一天,我们会乘千里风破万里浪。

人间词话读后感8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一场场的风花雪夜,一幕幕的菡萏斜阳,美的像画一般的词句,随着时间的消逝,仿佛停滞了百年,依旧存留着最初的那抹惊艳。这便是宋词的魅力。

  人生路途上几乎全部烦人心志和情感,都被宋词细腻真实地变数出来了,我们沉醉在宋词的天地里,细听风声雨声,静看花开花落。品位爱断情伤,尽历狼烟沙场。我们在宋词里品位这人生百味。宋词里囊括了世间种种的心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倒出了从前君主的万般惆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难以言表的`无尽悲愁跃然纸上;“高树鹊街巢,斜月明寒草”,看似写景的白描,却隐藏着深深的忧思。诗词是美的,也是特别奇异的。不同的人在同一首词里收获了不一样的心情,你读到的是舒服,他读到的或许就是悲伤。

  王国维先生一部《人间词话》,便把宋词吟咏的种种情致均囊括其中。境地说是《人间词话》里的核心。王国维先生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做批判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化,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凹凸,均从《境地》动身。境地是一种微妙的东西,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其次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境地之说如此,词人亦是如此。

  李煜、姜夔、李清照、晏殊、晏几道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人,在王国维先生的笔下,在《人间词话》里演绎着不同的才情。他们的词亦或潇洒,亦或悲壮。晏几道矜持华贵有余,秦观的词境最为凄婉悲凉,周邦彦极为工致精致。词人笔下的《烟雨》、《斜阳》、《梅蕊》在《人间词话》里有了别样的延长。

  岁月的流河中,我们都会渐渐老去。唯有经典,会与世常留。阳光满满的午后,身边泡一壶香茗,翻开《人间词话》,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细细品读流传百年的芳香,品尝那绝妙的意境,重拾一份百年的感动。

人间词话读后感9

  1927年6月2日的颐和园静静的,鱼藻轩前徘徊着一位老人,他带着深度的眼镜,但厚厚的镜片掩不住眼中的疲惫,她深吸一口花香,再看了眼这世界,依然美好可他却满眼黑暗,他义无反顾的跳入水中,平静的回想一生,早年留洋学习数理,后回国任教研究哲学文学,在国家最黑暗的时候以病弱之躯做着最高尚的学问,一生有所成就,足矣!王国维先生离去了,一位国学大师就此陨落,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绽放着睿智的光芒,在静安先生留下的文化瑰宝中,最耀眼的便是《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静安先生首提境界说,以境界之高低论诗之好坏,而何为境界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为无境界"。作者追求真性情的诗词,虽唯情体物,穷极工巧也,可成为出色的词人,但只是锦衣彩妆的行尸走肉罢了,读来全无神韵,犹有隔靴搔痒,雾里看花之恨。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静安一破故人情景分说,提出情景交融的新思想。景物,意象皆为作者服务,故能以奴仆命风月,与花鸟共忧乐。

  对于古人的诗词创作,静安先生提出了"天才说","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学问",只有最高深的学问与最高尚之品格才能创作出流芳百世的文章,屈原,陶潜,苏轼无不如此。文人不仅该学富五车,出口成章,更需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静安先生以过人的.气魄,客观的态度评价了古人的诗词,以传统的词话形式,融入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读来全无传统文人的偏执迂腐,更呈现了古典文学独有的'魅力,一方面批判了只有华美词藻而无内涵的糟粕,另一方面推崇豁人耳目至真至情的精华。对后来人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合上书页,只能默念,斯人可贵。

人间词话读后感10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人生三境界如此划分。以世间最浪漫而热烈的情爱拟喻生活,本身就对生命有着真挚的崇敬和热爱。第一境是浓厚的思念,是望穿秋水的企盼,是生活中必要的人、事、物与目标;第二境是挣扎后依然倔强地坚守,是不悔一路走来的拼搏;第三境是豁然开朗的彻悟,不经意间便得到了生活的馈赠。

  其实,回顾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不正是在经历此“三境”么?每个新生命呱呱坠地后,在父母和长辈的殷殷期待下成;长大后,为了生活,为了各自的人生目标,努力拼搏,不懈坚守;不管最后成为怎样一个人,也无论各自从事什么职业,有怎样的成就,到一定年纪后,会忽然顿悟:其实生活本就如此。王国维大师的人生三境界,划分之绝妙,让人叹为观止。这是对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与提炼,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人生如诗,天地间自有诗情画意。王国维对于诗词的.评析和赏论都收录书中,与其说这是他的作品,不如说是诗评如诗。而《人间词话》中所提出来的“诗词当以‘意境’为上。”不得不说,《人间词话》本身虽然是评论性文章,却仍有意境、仍有境界,这或许也是它经久不衰、成为名著的原因之一吧。

  读《人间词话》,与单独读诗、读词完全不同。可以从书中了解到诗词的境界、人生的境界,就仿佛由优美的平仄韵律进入了另一个新鲜的世界。虽然有一些评述过于高深晦涩,有如“雾里探花”般虚虚实实不清,但我在通读之后仍能从中受益,甚至感觉余音绕梁,经久不散。

  而其中所说的“诗人当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之类的观点,于我而言。也很有启发。它将中西艺术融合,将文学的层次又提升了一个档次。这也是王国维大师自身的一个境界吧。我们作为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对于学生,必须满怀真情,教育才不会是“无病呻吟”,才能真正实现唐代韩愈《师说》中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引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习作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不说大话,不说套话,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要写出这样的文章,自然要有平时的积累,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写作素材的积累,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并培养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诗人当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在此基础上写出的文章,必能走进读者的心。

  《人间词话》是女儿推荐我阅读的,我第一次全面了解了中国诗词的魅力,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学素养之匮乏。说来惭愧,阅读《人间词话》时,我都会提前准备好一本《新华字典》,因为不时会碰到不熟悉、不理解的字,得经常借助字典小老师。虽然如此,每每读到特别喜欢的诗词,我都会情不自禁地一遍又一遍、大声地朗读,这时,女儿总会投来诧异的目光。虽然只通读了几遍,特别是读第一遍时,确实比较累,但自我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而且对自己的生活、工作,甚至良好的心态构建都有很大帮助。接下去,我准备尝试背诵里面的诗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本书非常值得一遍又一遍反复阅读。在此,我强烈推荐大家,尤其是语文老师都可以抽时间好好读一读《人间词话》一书。相信,一定也会像我这样收获满满!

人间词话读后感11

  “情理”是两个字,在“合情合理”、“不合情理”、“情理之中”这些词里,情理往往被当成同一种意思。在这之外,还存在着“合情不合理”、“合理不合情”这种情与理分开讨论的情况,但这很不符合我们和稀泥的传统文化。我们强调“知行合一”,可现代脑神经科学发现,人是被情绪支配的,根本就不可能知行合一。不是说普通人做不到,所谓的圣贤同样做不到。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未刊稿及删稿中有一条:

  读《会真记》者,恶张生之薄倖而怒其奸非。读《水浒传》者,恕宋江之横暴而责其深险。此人人之所同也。故艳词可作,唯万不可作儇薄语。龚定庵诗云:“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出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其人之凉薄无行,跃然纸墨间。余辈读耆卿、伯可词,亦有此感。视永叔、希文小词如何耶?

  先不说王国维这个推论的逻辑对不对,只说他的结论:故艳词可作,唯万不可作儇薄语。意思是艳词可以写,但不要写那些轻薄的话。王国维举了龚定庵的例子,龚定庵就是龚自珍。龚自珍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天高云淡诗兴大发出去闲逛,碰上一个美女问我干嘛去,我就说出去找春天专门为你又回来。王国维认为字里行间透着这人“凉薄无行”,如果我们单论后两句,简单从字面看,确实很轻佻,就像现在年轻人撩妹:“在有生的瞬间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运气。”这一类肉麻的小聪明。然而真是这样吗?

  龚自珍最有名的一首诗是《己亥杂诗》中的一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后两句是名句,通俗解释是“落花不忘养育之恩,宁愿化作春泥来回报滋养树根。”纯属扯淡,但很符合儒家伦理。也可以解释为“诗人以落花自喻,虽然仕途终止,但依然可以回乡教育下一代。”伟光正,比较接近诗人的意图。这两句诗其实包含着佛教随缘、无我的思想,是一种抽象的哲学思想的具体表达。龚自珍48岁辞官,如果“其人凉薄无行”,那为什么不在官场苟且,反而去追求“诗和远方”呢?体会到佛学对龚自珍的影响,再回过头来看被王国维瞧不起的那首诗,前三句有四个“偶”,强调了诗人安适随缘的状态,碰见一个美女问“干嘛去?”于是便说了一句恭维的话。这话说完之后发生了什么,诗人没说。王国维认为这人见色起意,太轻佻。他没有体会到诗人想表达的核心思想。诗人偶然遇到美女相问,便说一句话让美女开心一下,诗人用四个“偶”说明自己的无所求。一句话就能让别人开心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让人联想到禅宗的一个故事:老和尚带着小和尚游方,遇到一条河,有一女子想过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着女子趟过河,然后放下女子,和小和尚继续赶路。路上小和尚想不通师父怎么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忍不住了,对老和尚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能背女人?”老和尚呵呵一笑:“我早把女人放下了,而你还背着。”龚自珍的那首诗中,就像这个老和尚一样,老和尚把女子背过河就放下,龚自珍说完那句恭维话就走开。这当然不是什么撩完就走的佛系撩妹,那龚自珍为什么要把这么一件事写在诗里呢?一句肉麻的小聪明当然不值得写进诗里。我们平时说那些违心的话要么是迫于某种压力,要么是有所图谋,总之我们不会无端的放低自己的身段去迎合别人。然而龚自珍有一天就干了这么一件事,在没有地位压力也没有任何企图的.情况下放低姿态说了一句迎合别人的话,双方心知肚明事实绝非如此,但不管是佳人还是诗人,心情因此都很愉快。这才是龚自珍写诗的原因,也是他想要表达的情绪。

  王国维没看到这一点,为什么?王国维认为诗人说了一句假话,所以显得轻佻,诗没了品格。但作为当时学贯中西的大儒,怎么就体会不到龚自珍背后的深意呢?大胆推测,王国维是先看不上龚自珍这个人,看到龚自珍的诗也就不愿意往深了去理解。不光看不上,逮着机会还要损一损。至于为什么王国维看不上龚自珍,那就很难说得清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未刊稿中还有一条:

  余友沈昕伯自巴黎寄余蝶恋花一阙云:“帘外东风随燕到。春色东来,循我来时道。一霎围场生绿草,归迟却怨春来早。锦绣一城春水绕。庭院笙歌,行乐多年少。著意来开孤客抱,不知名字闲花鸟。”此词当在晏氏父子间,南宋人不能道也。

  这么一首词,王国维认为水平介于晏殊和晏几道之间,并且说南宋的词人写不出来这样的。把这首词读十遍,也看不出来到底高明在什么地方,离晏氏父子的水平差得太远了。王国维为什么会对这么一首词产生这么高的评价?原因大概有两点:一,作者是王国维的友人沈昕伯;二,词是从巴黎寄来的。在任何一个时代,像王国维这种有道德洁癖的人都是没什么朋友的,有一个朋友从巴黎给自己寄来一阙词,比我们现在收到海淘回来的快递不知道要激动多少。心情高兴,所以觉得这词也是非凡之作。这是典型的情绪控制了理性。

  “读《会真记》者,恶张生之薄倖而怒其奸非。读《水浒传》者,恕宋江之横暴而责其深险。”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并不是都像王国维以为的大家都是一种观后感。即使是以儒家价值观为主导的古代社会,也会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现状,甚至是读者性别,对小说中的角色产生不同的好恶。

  现在流行对作品进行评论分析时不考虑作者,但不管考不考虑作者,人都是情绪的动物,都无法做到完全的客观理性。即使知道再多的理论也没有用,理性常常受到情绪的支配。只是有时候情绪多一些,有时候理性多一些。这就是为什么鲁迅是大师,即使再过500年,鲁迅也依然是中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的灯塔,因为鲁迅总是很冷静,作品强调以理服人。茅盾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因为他的作品中革命情绪盖过了理性,作品中的世界失真了。

人间词话读后感12

  境界乃全书的核心,王国维以开篇第一则就点出它无可替代之性。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随后他又提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认为有我之境与情景通“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我之境,则境中有我,将我置身于境之中,将我的感情等主观因素付之于物、付之于境。因为思念,所以泪眼,因为愁苦,所以连花也不语,内心的哀怨连自己都嫌弃自己,所以目之乱红也离我而去。皆因心中凄凄,所以“孤”“寒”“暮”。无我之境,则是一种客观,将自身摒去,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景物。不掺杂私情,就像素描,一通都是黑色,无颜色之分别,也无情感之优越。只是一种拓本,将风景转化为文字的'拓本。

  随后他也解释道: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知。故一优美,一宏壮也。无我之境,只是对客观无欲无求的复刻,此之谓静,是静美。有我之境,动之静的动就是指因为诗人情感加于景物的改变。藤是枯藤,树是老树,鸦是昏鸦。 当所有的景物加上作者感情色彩的前缀时,景物也富有了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作者作诗,犹如两人对语。情感或气象都超一人之孤独。

  将王国维的境界说推向顶峰的就是他那万世流传而亘古不变的人生三境界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一境界是指凡事开始,犹如居高临下,面对世界万物,都感觉俯首称臣,那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果敢,那是一种面临未来风雨之路的一种豁达,那是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胸怀大志的开阔意境。二境界则是实现理想途中的辛酸苦楚。此句虽是写给爱情,但理想有时也像心爱之人一样,遥不可及但又不惜拼尽全力。人影消瘦,憔悴不堪,正是在理想之路的坎坷与徘徊,然而两字“不悔”便坚定自己,头破血流而勇往直前。三境界则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异曲同工。此境妙在“顿悟”。欲成大事者,必先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第三境界犹如不速之客,让成功的灵感乍现。此感在迷惘之后,在不经意间,空然降至,让人豁然开朗,绝处逢生。给人以开阖的意境。

  对比自己,我怕是连第一个境界都没尝遍滋味。在这里,我只是根据所看之书比对着自己九牛一毛的人生经验来对我未来的见解抛砖引玉。我想,当我垂暮之年,饱尝人生百态之后会有更多不同的感慨吧。

人间词话读后感13

  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我对诗词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说不清道不明,但是确实真真实实存在的。在我看来《人间词话》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王国维先生的读书笔记。

  在书中,王国维先生不仅仅是在品诗,更多的是在品人生,书中始终贯穿着先生认为的“人生三大境界”: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但是,我今天会从王国维先生对诗词的见解和我对诗词的感悟入手,重点便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诗词的忧劣评判标准“隔“与“不隔”,来与大家一起领略不一样的品析诗词角度和想法。

  王国维先生用“隔“与”不隔“来评价诗歌,起初我认为所谓的“隔“就是诗词晦涩难懂,后来越读越觉得哪里不对,再后来细细品味,王国维先生认为,欧阳修《少年游》中咏春草上半阙“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之句为“不隔”;而下半阙“谢家池塘,江淹浦畔”之句则“隔”。这两句皆为抒情诗歌的组成部分,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情感的流露的程度或者方式不一样,,欧阳修《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的情感,读者一读便知其表达的内容是诉说一种离别之殇和怀念之苦。

  但是下半阙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呢?我苦苦而不得知,最后我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发现这首词的下半阙用了两个典故:据《南史·惠连传》中记载,谢灵运非常欣赏族弟谢惠连的诗才,曾经在永嘉西堂苦思佳句而不得,于梦中梦见惠连才写出了“池塘生春草”之句。而“江淹浦”则源自于南朝文学家江淹的故事。江淹《别赋》中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傍之如何!”之句,其中“南浦”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谢家池上”表达的是相思之情,而“江淹浦畔”则表达的是离别之情。因而,这两句的下一句是“吟魄与离魂”。“吟魄”指的就是“谢家池上”词人的诗情,而“离魂”则指“江淹浦畔”的离情。

  由此,我发现了,欧阳修《少年游》的下半阙,王国维先生认为“隔”的原因的用典,那么是不是只要用典之后,诗词就会“隔”呢?

  当时脑海中蹦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当然不是,但是为什么呢?我却冥思苦想而不得知,一次偶然的瞬间,我与室友们讨论这个话题时,谈到了中学时的一篇诗词《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词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一首诗,一方面是因为我喜欢李商隐的诗词,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首诗理解起来不难,虽然一些具体的语句,比如“望帝春心托杜鹃“你不能太清楚地明白它地具体意思,但是丝毫不影响你对整首诗地情感地一个理解,中学时代的我一开始读时便能够大致的理解它所想表达的大概的情感,但是我也能感觉到其中运用了典故,现在回过头来,在读了王国文先生的《人间词话》之后再来细细品味这首诗。

  其实在这首诗中,作者真的运用了很多的典故,比如,庄周梦蝶、杜鹃泣血、鲛人泣泪、蓝田之玉,甚至题目都是一个典故,但是为什么让读者读起来没有那种王国维先生所谓的“隔雾看花”之感呢?我们细下来品读这首诗会发现,李商隐将对典故的运用融入到情与意的交融之中,让意对情起到了一个补充的作用,不仅没有使情感的表达与意象的生成相互隔离,反而使得二者交相互融,使情与意的表达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看见,其实是否运用典故与诗歌的”隔“与”不隔“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

  因此,总起来说,诗歌“隔”与“不隔”,并不在于用典与不用典,而在于是否能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让诗歌意象的出现不影响诗歌情感的表达,能够让读者准确、明了的知道诗人、词人所向表达的情感。这几个星期粗略地读完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我才意识到,我小学、中学所学的诗歌真的就是死记硬背,用来没有细下来分析过诗歌的意象与情感和表达方式,表达手法之间的关系,我想在今后的诗歌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地注意这一方面的认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上半阕与下半阙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下半阙用了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的本来用意是婉转的抒发作者的情感,让词人传递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加深,但正因为作者使用了两个典故,让本应该深刻明了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变得模糊,成了一种阅读障碍,倘若读者不知道这两个典故的出处和表达的情感的话,那么读完下半阙诗词之后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因此王国维先生用“隔雾看花”来描述,或者说是区分诗词的优劣。

人间词话读后感14

  人间词话是一部被人们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读人间词话就让我沉浸于那精简却又华美的词语中,王国维不仅将其深厚的美学功底尽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独运。本书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为作者的讲解,第二局部为人间词话原文。

  读书人之所以读书就是为了明理,追求真理。假设不能自由追求真理,生活就是一种痛苦。从书中可以看出,古往今来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其气节在。假设是没有历史知识做背景,读本书只能领会诗词表层的含义,对于诗词里的深意,只有有心人才能领悟。作为初读人间词话的我,对书中的每个语言符号的微妙作用,丰富的内容,只能领会其表层意思。正因为这本书,让我真正懂了“词之言长〞的含义,只有你用心去领悟,才能懂得诗词的内在含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一种境界是讲人生有时需要的是一种求孤独,求寂寞的心境。慢慢人生路,无论在哪个人生阶段,都会遇到孤独、坎坷。在那种惆怅的心境下,单独一人登上高楼,望尽远处的无尽之路。在绝望或孤独的境界中,可以寻求精神上短暂的慰藉。但是,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勇敢走下去。就如我现在,刚刚参加工作,许多事情还不能处理的非常到位;不应该害怕犯错,要勇敢面对自己的失败,在失败中才能成长的更快。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种境界讲人生的种种,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必须坚决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到人瘦带宽也不懊悔。不执著无以成,王国维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与隐忍,才成就了他大师地位。正如现在的我们,刚刚接触药品注册,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不能因为一点点挫折就放弃,要凭着那份执着,守护患者用药平安的一道关卡。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认真书写审评报告时,还要不断给自己充充电。只有自己知识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为公众用药平安效劳。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种境界讲人生需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求、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穿。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顿悟瞬间得到了完美释放。第三种境界,也是最高境界,讲的是在经过不断努力研究之后,会将之前所有的疑问完全释放。药学审评现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应不断研究,改革应表达与时俱进,同时应稳定步伐,守护好公众用药的平安关卡。

人间词话读后感15

  笔下文字如莲花般纯净,书中思想若嫩荷之抽枝。

  第一次遇见王国维先生大概是在初中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里。印象很深,那篇文章提到了先生的“三境界”,也是我初遇精简卓越的美学体系。不知道用“美学”一次是否恰当,但我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他的文字。作为新史学鼻祖,他的著作《人间词话》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中我最想探讨的便是“境界”与“物我相忘”之说。

  《人间词话》开篇一至九则中就对“境界”作出了不同的分类,大致如:一、写境,造静;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三、意境,情境;四、大境,小境。先生用的“境界”一词起初是来源于王昌龄的“三境说”,这是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意境”最早、最明确的表述,也大致阐述了意境中的不同层次。

  王国维先生则将其“意境”理解为“境界”,但就我个人理解,“意境”与“境界”的概念应是不同的`。

  仅通过字面理解及产生的感受来说,“境界”更像是一个人在诗词中所创造的人生境界,它更偏向于哲学。这里我觉得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举例较为恰当。其中的境界首先是顺其自然。前半句提出了人在“水穷”时如何自处的问题,同时也在后半句给出了回答:若真当到“水穷”时,则有路便走,无路便坐下看云,不为外界而动摇心境。二是闲适之情,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和无心的印象,因此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同样,这里的闲适也并不是如整天无事可做、不抱理想,而是坦然面对人生绝境的超脱境界,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而意境大概是属于境界,并作为一种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相结合的艺术境界而存在,诗人先要有格局、境界,再感受景物环境,情动于心,赋诗篇所具有的意境。《人间词话》的第一则开篇就已阐述了境界的地位——“词已境界为最上”,老实说,在初读这里的“境界”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诗。那时还不懂意境与境界之异,如今看来却是“意境”最为合适。这是林逋在《山园小梅》中的名句,也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其中“横斜”刻画出梅花的妩媚,“浮动”又塑造了灵动的形象,再加以“暗香”与“月黄昏”的朦胧滤镜,颇有一种仙风道骨之感。她端庄高贵,清逸幽独,短短两句既勾勒出梅花之骨,又以重彩描摹其韵,真可用妙绝来形容。其实,这两句诗也并非是林逋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引用了江为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仔细品读就可发现,江为的两句写了“竹”与“桂”,或许他意强调刻画的对象,但既没有突出事物特点,对于二者的动态描写也有些生硬。而林逋仅仅是将“竹”改为“疏”,将“桂”改为“暗”,就足以使整句和谐生气,也凭借点化诗句的才华,赋以全诗静谧之意境,将自己的理想、情操寓以疏影暗香全盘托出。

  除了意境与境界之异,“物我相忘”也是我想思考的话题。

  先生在《人间词话》的第三则明确提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先生在这一则评论中显然很欣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我觉得可以归为上文的“闲适之境”,人和物已经融为一体,人具有物之气,物蕴有人之情,简单纯粹。就如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应高兴而狂叫,也不会应不幸的事而嚎啕大哭,他所经历的事与他而言,情感在,但表现出来的只有涟漪。“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曾经看到有一篇文章把达到无我之境的步骤总结的很精辟,他说:一要“净”心;二要“镜”心;三要“竞”心;四要“静”心。简单来说,就是以史为鉴、挑战自我、静心反思、一身正气。我觉得就我们而言,帮助最大的是“镜”心。以史为鉴,不仅是自身学习的过程,还是见贤思齐、运用规律的过程。总的来说,物我两忘的境界是蕴含人生哲理的大智慧,只有悟透生活的人才能够更好的把握生活,这也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体会。

  一本以“境界”为核心的《人间词话》,带给我们的远不止阅读理解的题目,它还可以从文学美学上升之人生之道,它更是一种哲学智慧。

【人间词话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间词话读后感03-31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10-06

《人间词话》读后感03-09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06-08

读书心得人间词话11-11

人间词话读后感范文04-24

《人间词话》读后感范文11-17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12篇10-07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个人收获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