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风雨哈佛路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童话,故事的主角,是我们自己。只有我们才能决定故事的结局。为了童话美丽的结局,永远不要放弃。
看着这个自信、漂亮、眼神坚定、面露微笑的女生,你很难想象,她曾经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是什么促使她考入哈佛,她的风雨哈佛路是怎样一路走来,看完就会得到答案。
《风雨哈佛路》女主人公丽兹经历了常人不敢想象的成长道路,最终实现了梦想。
影片一开始,主人公利兹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爱我的妈妈!她吸毒、酗酒、几乎失明、精神分裂,虽然,她总是这样,总是这样,总是这样……”
丽兹的父母都是瘾君子,母亲患了精神分裂症,双目失明,后来死于艾滋病。父亲进了收容所。童的年生活,家里一片狼藉,没有人打扫,没有人收拾,丽兹去学校,被说成是“有味道”。
因为有这样的父母,丽兹的生活颠沛流离:住过收容所,睡过地铁站,捡拾垃圾……从来没有一个像样的家。
有时,她还要扮演大人的角色,照顾她的妈妈。
一天天,她活在一个没有希望和梦想的世界里。
丽兹像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女孩,所有人间的苦难和不幸全都降临在了她的头上。她一直背着那个不属于她的生活的包袱在努力前行。
她最辛苦的包袱就是她的妈妈。丽兹这样说:“她从来都没有照顾我,是我在照顾她,她是我的孩子。”
《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一句话:“幸福的人都一样,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正因为生活所带来的伤痛,丽兹不想就这样生活下去。
生活的安逸往往会让我们失去梦想,想想尼克.胡哲、想想那些残疾作家、想想那个爆红网络,没有双臂的美少女,用脚穿衣、吃饭……
我们早已忘记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锲而不舍!丽兹让迷失的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永不放弃的魅力!
丽兹的妈妈去世,她决定重新开始她的人生。
丽兹很少去学校上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不读书,小学时老师问她,“不常上学,为什么考那么好”。她回答“我一直在读书”。
她从未放弃过读书。
丽兹去高中学校面试,面试表上有一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学校的梦想?生活的梦想?”
丽兹在面试时这样回答的,“我只是需要一次机会!需要一次机会爬出那个环境!每个我认识的人都是愤怒、疲惫的,他们只是挣扎着活下去,但我知道有一个世界,一个更好的世界、更好的生活,我希望在那里生活。我知道在另一个时刻我要作出选择。我可以写我所有生命中发生的事情并为之辩护。或者我可以推我自己一把,让我的生活变好。”
丽兹很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她想从生活的困苦中爬出来,想成为她想成为的人!
她用了2年的时间完成了4年的高中课程。
在高中期间,丽兹不仅考到了前十名,而且还是第一名,有机会去哈佛游学。
在哈佛,丽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哈佛,学校环境优美,教学楼窗明几亮,学生风度翩翩,第一次她体会到希望离地如此的近,似乎伸手就可以触摸到。戴维告诉丽兹“他们都是普通人,这是一种渴望,不是不可能。”
上帝或许抛弃了利兹,父母或许抛弃了利兹,但是她并没有抛弃自己!
她的前半段人生逼迫着她只能往前看,没有后路,她尝试着一次次努力。
《纽约时报》的奖学金高达12000美元/每年,要求附一篇简短论文,“描述你认为最重要的收获和你是如何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的”
在地铁上,丽兹开始了构思:我想和人们站在一块,不想在他们之下,我想去哈佛,做受教育最高的人,读所有最好的书,用我所有的潜能去做这件事,我必须这么做,没有选择。
面试过程中,丽兹看到“有些人的需求,有些人的信念,可能比你的更强烈。我想人们会在不知生活有多困苦时感到失败。所以人们久久围困于自己的失败中。我们称为愤怒,对事物的整体视而不见,对于所有能够成功的微小元素,以及什么是成功视而不见。生活给我了那么多磨难,但我总是勇于接受现实。我知道,我总想离开我的环境。我希望你们知道我是多么需要这次机会。”
老天不负有心人,丽兹的努力让她拿到了《纽约时报》的奖学金,去哈佛上大学!
丽兹是如何做到的?在学校颁奖典礼上,丽兹谈到,“我的父母教会了我可能。我被迫向前看,我必须向前,没有后退的路。我要尽我所能的工作,看看会发生什么。现在我上大学了。”
看到丽兹一直这么努力奋力向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我们会埋怨自己出身不好,家庭条件不好,智商不高……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在为不努力寻找借口、给自己留退路。当我们可以摒弃一切,明确我们的目标时,所以的一切都不是障碍,都会成为助推器。
【风雨哈佛路读后感】相关文章:
《风雨哈佛路》读后感04-26
风雨哈佛路读后感5篇03-08
风雨哈佛路读后感6篇03-08
风雨哈佛路读后感2篇03-10
《风雨哈佛》读后感04-23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0-10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02-03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02-03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