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4-09-10 09:01:5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教师的读书笔记实用(14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的读书笔记实用(14篇)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1

  一、不要随意吓唬孩子

  幼儿正处在身体技能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对各种各样的事件产生恐惧,精神带来压力,会加剧他们的内心冲突,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记得放学时有这么一幕:孩子不知为了什么拼命地哭,母亲在旁边哄他,无济于事。母亲显然用了不少办法:说好话;给他东西吃,但是都不管用。最后,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叫你哭!再哭我就走!让拐孩子的把你抱去!”这一下,孩子哭得更加厉害了。那位母亲二话没说,扭头就走,孩子见状,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妈妈,别走,不要扔下我------”我看了这场面,心酸酸地。作为母亲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对待孩子非要来恐吓他吗?父母是孩子最最可信赖得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特别的眷恋,有一种安全感。那位母亲的恐吓话,殊不知给她的.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是成人无法想象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所有的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要再胡乱吓唬孩子,给孩子以正确的评价,还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吧!

  二、《发现闪光点》

  “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个特点,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教育方法。”每天穿梭于孩子中间,观察和体验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在教育方式上除了老师要正确引导外,更应该注意孩子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张子浩小朋友活动时,总喜欢影响周围的小朋友,没办法,我把他视为特别关注对象,让他跟随左右。

  一次活动课,我想让小朋友帮我拿体操垫子,于是,我说:“谁乐意帮老师的忙?”于是不约而同的都举起了小手,我一眼就看见了张子浩小朋友渴望的眼神,踮起脚尖高举着手,生怕我看不见他似的。于是,我说:“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帮忙,排队一、二、三!”机灵的子浩动作迅速,排在第三位,我决定请他帮忙时,说:“等一会游戏结束后我请活动中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小朋友帮忙。”很爱做事的他牢记着这句话。在整个活动中,他没有惹别的小朋友,并且还帮助跌倒的小朋友爬起来,我及时表扬了他。孩子满脸的喜悦、兴奋。

  教师在关注孩子的时候,要留心观察、发现孩子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应该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正确地评价引导,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到客观公正,随时表扬,让孩子的心田里既有阳光、也有雨露,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2

  《班主任兵法》给我带来的触动不胜枚举。我认为本书的奇特之处,在于作者万玮老师用看似平淡的叙述方式,把曲折的教育过程展示出来,让读者轻松或紧张地跟随学生或老师经历着很多心理的波动或震撼,使人身临其境,似在听故事,饶有趣味。万老师对失败经历的痛苦反思、咀嚼,对个体学生的了解,对学生心理的把握,走一步看全局的能力,尤其是对兵法的熟稔,以及“震撼式”的教育方法,使他与众不同。

  一开始,我对“兵法”二字是持有怀疑的态度的,对待学生需要用上兵法吗?到底是什么样的兵法?也上网搜到了当时的一些资料,包括李镇西老师对这本书的态度,李镇西老师写了一个帖子,其中说道:“班主任需要智慧,需要艺术,需要策略,需要谋划,但不需要‘兵法’!千万不要与学生为敌,哪怕是无意识的。”万老师也讲到了,教育需要策略,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其实无处不在。例如,体育活动前要热身,如果只是简单地做做热身运动当然也可以,高明的教师会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地活动了身体。有些教师喜欢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些道具,如希望某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扔一个小沙包给他,而下一个回答者则由这名学生扔沙包决定。这种小的策略使得学生的.参与变得兴致盎然,其实这就是一种策略,就是万老师所说的“兵法”吧,总而言之,是为了让教师与学生更好地发展。

  读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表达。万老师很厉害!下面我想具体说一说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地方。

  《一立千钧》,记录了这样一个教育案例:有一次晚自习期间,万老师因为要接一个家长打来的电话,起身从安静的教室来到了办公室。后来发现学生在他打电话期间违反纪律,在教室里大声喧哗吵闹。他气不打一处来,正想大发雷霆。但另一股力量提醒着他,冷静!冷静!最后,他强压着怒火,努力控制住自己。继而用一种更理智的方式处理了学生的违纪行为。他先想起了一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然后决定在学生面前反思自己,把责任归咎在自己身上。最后还做了一个令学生和读者都深感诧异的决定——罚自己站立一个小时!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学生的内心由震撼到自责到反省到决定改正错误,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教育更刻骨铭心?平常威严的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要善于反省自己、反思自己。相比与万老师的处理方式,我缺少的是对问题的深入分析:造成这样的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我需要反思些什么?我该如何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这个案例中,我深切感受到教育反思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刚刚踏入学校的未来年轻教师,我深深觉得要让反思成为习惯。

  《一立千钧》最后采用了“自罚”这种出其不意的方式,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者这样说“那个晚上的一个小时的站立,给所有学生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虽然如此,但是他对学生心灵的震撼也是有分寸的,我们都知道“心”罚是比“体罚”更厉害的一种惩罚,学生心灵一旦留下伤疤是永远愈合不了的。

  《班主任兵法》这本书和以往的班主任类书籍有很大不同,这里没有生硬的说教,读到文中精准老到、条分缕析的文字,会让我感觉作者应该是一位“老谋深算”“智勇双全”的厉害角色。我为他的温情深深感动、为他的谋略拍案叫绝、为他的幽默忍俊不禁……一个个细节描写展现出的无数个生动的教育场面让我过目难忘,受益匪浅。我认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际操作,且一字一句均来自这位睿智风趣的作者对大学毕业后头一年失败的班主任经历的反复咀嚼、总结、感悟、反思,对刚出校门,进入小学当老师的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3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幼儿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幼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幼儿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幼儿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幼儿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幼儿真诚的爱。诸如:“当你伸出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幼儿其他方面的优点”。

  作为新教师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幼儿还是批评幼儿,促进幼儿进步还是抑制幼儿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保持心理平衡。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4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张思明老师的《用心做教育》,感触颇深,我为张老师那种对学生对教育博大精深的爱所折服,惊叹张老师30年教师生涯的传奇经历,感佩张老师所取得的丰硕教育成果。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这是张思明老师给我最好的启发,也是我最大的收获。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当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用心做教育了吗?我有了深深的感悟:只有倾注真实情感的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该时时提醒自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孩子是我的”,这样,对于学生做出的种种事情,才能采取比较客观公正的处理方法。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既要包容学生的优点和成绩,更要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

  我们的工作很苦很累,也许很少能感到它的乐趣所在,但是我们仍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去努力工作,用爱心去帮助学生,用真心去打动学生,用百分之二百的心血去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感化我们的学生。通过我们的真情谈话,扬起学生理想的`风帆。用教师的真爱和点滴话语,不断敲击学生心灵的键盘。也许我们的努力和话语在短期内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人心总是肉长的,我想日久天长,我们的学生总会由漫不经心到提高精神,由面无表情到有了笑容……

  教师传授的知识可能很快被遗忘,但教师做人、做事的态度,教师的人格却常常对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用语言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不如力求用自己的行动,让学生悟出做人和治学的道理。用心和用力是不一样的。用心就是要努力认识、感悟教育的规律,努力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成自己的教育实践,把自己的教育工作不仅看成是一项事业,而且是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品味教育现象,用心去感悟教育中的规律、用心去施展教育的智慧,用心去创造学生发展的广阔空间,用心去实践育人的过程等,均源自‘用心’。用心做教育方能留心观察、细心品味;用心做教育方能专心实践、恒心坚持;用心做教育方能达高致远、荣辱不惊;用心做教育方能童心未泯,拥有爱心;用心做教育方能心怀感激、胸襟坦荡;用心做教育方能展示自我、感悟生命。

  张老师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更让人羡慕,通过阅读它的数学教学的诸多方法,我体会如下:

  首先是我们自身的专业素质要过得去。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如果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作为跨世纪的教师,我们要想办法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提倡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法,扩大题型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深入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那就会事半功倍。

  其次是情感交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在与学生谈心时,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的,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诚地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再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现代小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唯老师是从,常常将不合己意的灌输拒之于心扉之外。所以老师要事事和学生同甘苦,参与到学生里面去,指导他们,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抛弃那种反映出“师道尊严”的上对下的说教,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况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沟通思想,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在平时的课堂中互相配合,教学相长。

  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良苦用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5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但究竟怎样读书才能引领他们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呢?读书有三境界——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教师每进入一个境界,便向前发展一步。以书为师的教师,读的大部分是专业书和工具书,具有典型的功利性质,其最佳效果也只能是使教师成为一名熟练的教工;以书为友的教师,所读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和对自己有帮助的书,从中得到多方面的营养,让教师不仅能在课堂内外给学生呈现一溪活水,也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他们不仅能享受教育,也能享受生活,在教育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方向和价值,最终必定会成为一名有个性的优秀教师。以书为敌的教师,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跳出书本而读书。他们立足于现实,瞄准教育的未来,他们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导航者。这时,反思型和科研型的名师、教育学者甚至教育家就诞生了。

  阅读是最重要的精神生活内容之一。我们有过崇尚阅读的时代,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民阅读量持续下降,阅读的品质也不断走低。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并不因缺乏阅读而羞愧;相反,专注于阅读倒仿佛是一种病态,这种价值观念的颠倒是非常可怕的。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阅读正远离校园。阅读与学习无关,听起来是很荒谬的事情,但这正是长久以来存在于校园里的事实。我们将那些人类文明的精华称之为课外书,“课外书”本身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称谓。在为了应试而“读书”的'功利主义的读书观背后,弥漫的是一种持续多年的“读书无用论”。更为可怕的是,教师作为最应该阅读的职业群体,也有许多人放弃了阅读,有不少人靠几本教参在课堂上打拼。有些教师顶多不过读几本流行杂志,更不用说教育学和心理学了。在宽广的人文领域中,能够阅读最基本著作以及文章的教师究竟有多少呢?这种精神的荒漠化,导致的是教育的贫瘠,日趋依靠规训、惩戒或者利诱来维持教学,这使大批的学生在离开校园的时候,精神相当贫瘠。由于就业压力急剧增大,竞争日趋激烈,而旨在为精神奠基的阅读就在这种大环境中被忽略了。因此,教师在读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读书观:

  读书不是追随,而是要有自己的参与;

  读书不是接受,而是要有自己的创建;

  读书不是仰视,而是要有自己的发现;

  读书不是揣测,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断;

  读书不是遵从,而是要有自己的批判。

  二、读书的关键

  第一,要通过读书,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人文素养是一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个“软件”,软件往往比硬件难搞,这是计算机领域里的常识。可以肯定,人文素养不佳将成为你的营养不良症。人文素养不仅会决定你的教学水平高低,还会渗透到你的人格与个性中,影响你的教育世界观与教育方式,甚至造就你一系列的教育习惯。

  第二,要通过读书,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读书不是让我们成为书籍的仓库,把脑袋变成了装书的袋子,而是书要为我所用,让“吃下去的食物”转

  化为营养,成为你工作中的生产力。需要有一双善于挑选知识的眼睛,更需要把人家的语言和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思想的能力。

  三、怎样读书

  1、与文本对话。对于真正的读书人来说,与文本对话,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交融,是灵魂与灵魂的对接。研究发现,传统读书的功能是“浅阅读”无法替代的,它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因此,孙逊教授在《“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一文中指出:“不仅‘读图'不能替代‘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

  2、读书要读深、读透、读懂。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实在是道出了读书的真谛。

  3、读书要讲究方法。“教无定式”,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读书亦然。靠规律和方法能够事半而功倍。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爆炸的今天,“渔”比“鱼”更重要。

  4、读、思结合。阅读是与思考相随的。中国先哲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在今天看来是依然正确的。

  5、读、写结合。一般来说,读书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但写作离不开读与思。读与思是写作的前提。肖川教授曾说:“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6、读书需要“意志”。白纸黑字的阅读是个“苦中有乐,乐中有苦”的过程,没有极大的毅力支撑,是很难将阅读坚持到底的,所谓“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段值得深思的话:“我想反对另一种观念,即学校应该教那些今后生活中将直接用到的特定知识和技能。生活中的要求太多样化了,使得在学校里进行这种专门训练毫无可能”。除此之外,我更认为应该反对把个人像无生命的工具一样对待。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详细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进步和变化。”这种培养和谐的人所需要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获取途径是阅读。而一旦教师成为单向度的人,又怎么可能培养出真正和谐发展的学生呢?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6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特别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希望。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特别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

  石头的棱棱角角。作者马丽娟老师:中国第一批接受国际华德福?史坦纳幼儿教育协会培训的幼儿教师李跃儿芭学园资深教师,擅长教育管理,培养、提升教师团队以及对教育感悟的总结。在10年不间断地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观察笔记及随笔心得,最终形成本书。

  我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读这本书:

  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在书中马老师给出了答案:马老师的答案: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我的理解: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所以,当你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服,专注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你不要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你不要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地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你不要嘲笑他……因为,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在读这本书时,有一些精彩片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片段一:点燃心灵的`蜡烛

  “我们要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学会一件事情,就像他们真实地学会等待一样,

  孩子们才会真实地活在当下。”

  我的收获:孩子们一旦学会了一件事情,他就是真正地学会了,不会忘记的一种学会。如果我们让一个小孩子很快地学会一件事情,那么相信他忘记得也快。因为,那是他人将别人的发现硬塞进孩子的记忆中,并不是孩子自己想真实地经验它而记住它。所以,就如马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点燃他们内心那盏不灭的蜡烛,保护好它,让它燃烧得更明亮、更久远。”

  片段二:长着棉花糖腿的人

  “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助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状态背后的一些缘由,是我们必须要做

  的事情。”

  我的收获: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原本走的路就会不一样,正因为这样的不同才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然而,孩子是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才会渐渐

  地了解这个世界的。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让一个有困难的孩子得到真正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而帮助一个孩子,不仅仅是指,对着孩子微笑,问他我可以帮助你吗,实际上,帮助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这是需记住的事情。我们不仅仅要蹲下身来看孩子,更要蹲下心来看孩子。

  片段三:“难相处”背后的秘密

  “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成人要带着一种敬畏和理解这个孩子的态度去感受他、帮助他。同时,还要看这个孩子的状态是不是已经超出了教育者所能帮助的范围,不管从哪一个角度

  帮助,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他状态背后我们看不到的那部分东西。”我的收获:面对这类孩子,我们需要的还不只是接纳这个孩子,更需要深入地了解在他的生活中,成人用什么方式在和他交流,还有他的生活环境、饮食、作息规律等都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一个适合他的生活环境和具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还需要帮助他的人给他提供可以学习的情景。让他看到大人是如何对待一条金鱼,如何收拾打翻在地的鱼缸,如何与人一起做一个事情,如何表达自己……当他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从中学习到怎样真正地去照顾一条鱼,会学会用抹布擦拭桌面上的水渍,会学会协助同伴做一个事情,会学会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读这本书,我就像在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着温馨爱与亲切。看着故事里的孩子们游戏、学习、捣乱,看着看着我就会被这些小家伙感染,跟着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感悟,一起成长。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书里没有深奥难懂的语言,没有惊人的创见,没有苦心的劝导,有的只是老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一种发现优点的眼神,一种可以温暖孩子心灵的光,引领幼儿成长。透过马老师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孩子们的世界:一个宁静的世界,一个充满力量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我觉得应该像她学习,用心去体会孩子,真心将自己的生活和孩子们融汇在一起。

  幼儿园老师,绝对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能带孩子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样,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个人魅力,创造才华......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有“爱心”就足够的。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要成为一名我自己心中的理想幼儿园教师。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7

  童心于教育弥足珍贵。没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没有完美的教育。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又必定是一个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们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种情感,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当教师把爱心自然而然的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只把教师当作老师。这时教师所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教师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教师故作尊严,学生只会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教师“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教师。这样,教师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哲理——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前提和保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

  教育不应违背儿童的天性。当然,“不违背”并非一味迁就,而是把童趣引导到正当的途径和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这将会使学生和教师的心贴得更近。如果教师本人甚至也保持或培养一点“儿童的天性”,那么,简直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心灵融为一体。

  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依恋感,有时会产生连教师本人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

  教育的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因为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这种养成教育,带有某种强制性。作为社会人,不遵循起码的公共规则与秩序是很难与人交往的。同时,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的违纪必然妨碍其他更多的人。这样,为了尊重多数人的权利,有时不得不对违纪者以必要的惩罚。凡是离开了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教育中的真爱。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8

  唯有热爱才抵岁月漫长,我想用到教师这个职业上也很适合,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总会给人一种日子毫无波澜之感,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每个怀揣着教师梦的人,始终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竭尽全力地做好自己本职的同时潜心研究,他们将教育当成自己的终身大事,没有抱怨,没有疲倦,有的依然是满腔的教育热情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就像闫学老师所讲得这么多年她之所以没有出现“教师高原现象”并且能成长,最主要的是归于“阅读”。

  31年教学生涯,没有虚度时光,没有蹉跎岁月,31年教师生涯,给人无限力量,让人充满希望。反复阅读了闫学老师《给教师的阅读建议》有关章节,聆听了闫学老师的讲座,尽管只有19分钟,但字字珠玑,震撼着我的心灵,这是怎样的坚持,才能铸就今日的辉煌?从学校教师到学校校长,再到到特级教师等等,这些头衔和荣誉的背后是对教育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让学校成为书籍的王国,这是多么坚定的教育信仰,教育只有作用于学生,只有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才算得上是有意义的教育。闫学老师的'所作所为无愧于有意义的教育。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闫学老师关于自己成长的总结。第一,完善知识结构的阅读史;第二,笔耕不辍的写作史;第三,课堂实践的磨炼史;第四,持续反思的研究史。

  尽管只是寥寥数语,但却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清晰的道路和方向,成长没有捷径可言,任何成功的背后一定是异于常人的坚持和付出。教师的成长需要阅读,需要写作,需要实践,需要反思,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足以实现真正的成长,我将以这四个方面为努力方向,不断学习,实现自我突破。

  阅读是我们教师生涯里的光和热,阅读能让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阅读能让我们即便暂时身处黑暗也能寻找出光明。阅读的意义不只是教师专业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实现每个个体生命的美丽绽放,教师在阅读中不仅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更能帮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便是阅读最大的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更坚定了我的阅读信仰,我将以闫学老师和为教育奉献的教师们为榜样,将满腔的教育激情化作前进的动力,将对教育的热爱化作真正的行动,去阅读,去实践,去反思。阅读是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更是教师生涯中的光和热,“要不要选择阅读”是开始,“选择怎样的阅读”是过程,“阅读的究竟怎样”是结果。倘想实现赢得精神上最大的财富,那一定需要毫不犹豫地开始阅读,持之以恒地坚持阅读,相信假以时日终能实现阅读最理想的状态。

  把阅读当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吧,就像水之于鱼儿,就像太阳之于万物。

  曾国藩讲“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我也将以此自勉,让自己在阅读中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者,成为一个让自己绽放并能让学生绽放的阅读者。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9

  对一个教师来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伟大著作中还精辟地揭示出一个读书的真理: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这几年的的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他认为,学习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

  阅读优秀书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诲。他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 “书籍对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在他看来,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和青少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 “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

  我坚信,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是教师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是办学成功的必由之路。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10

  耐心等待,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后进了,是因为以前的学习问题如雪球越滚越大,日积月累形成的,哪么化雪过程当然也需要一个时间。耐心指导,给孩子搭梯建桥。

  对学生要有耐心,首先要对学生有信心。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好学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树立信心。有些老师面对学生总是唉声叹气,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放弃了成功。成功是由反复的失败组成的。转化差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对差生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失去耐心。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对学生没有耐心,失去耐心就等于失败。所以,耐心需要自信和坚定的信念。

  其次要有责任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下最纯洁、最伟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是世人对我们的尊重,同时也是给我们的一种压力和责任。倘若一个教师的工作不负责任,对学生没有负责任,也就很难做到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11

  充分发挥晨间谈话的成效

  晨间谈话,顾名思义就是晨间活动时对孩子进行的群众或个人的谈话活动.我校幼儿老师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发挥它应有的成效,使孩子们的口语潜力将大幅度提高,老师也会从与孩子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孩子们经过一周的的晨间谈话训练,已逐渐盼望着与老师在晨间交流了.

  晨间谈话能够渗透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如何穿衣服,给孩子讲解不乱扔纸屑的好处,让孩子们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肯动脑筋,大胆讲话,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孩子在学习上都有了进步.老师和家长的心里都快乐极了!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12

  最近读了《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的智慧,聆听教育的真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所写《读书修身》。

  读书修身,读书致远。教书人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优秀教师应该是生活在书籍中的人,应该是渊博如一座图书馆的人。图书是教育之母,读书是教育之母。正如文章中所说,“我们在座的中小学教师朋友,也许你可以说,我是语文老师,我是数学老师,我是英语老师,我是物理老师,化学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但我说,在”教师“这一称号之外,我们还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就是”读书人“。”教书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的人,而且最好如台湾的严家淦先生那样,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

  作者高万祥老师问过魏书生一句话:“你早先在农村时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辉煌?”魏书生认真地回答:“应该是想到的!”一种自信一种强大的自信。论学历魏书生只是沈阳市一所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初中32中毕业,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读书是他在青少年时就养成得好习惯,正是由于读书才使得他在失去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时,仍然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仍然著作等身,正是由于他的读书才使得他具有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才会走向成功。对于读书李镇西先生也说过一句话:“我可能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度了一些书。”本书作者说了一句很深刻的话:“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的。”

  成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对教育工作感兴趣,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读书学习,勤奋实践,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我们敞开,借用作者的两句话改之为:其一“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世俗气。”其二“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过努力认真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13

  闲暇之余读了《美丽的教育》这本书它是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孙蒲远老师写的。“孙蒲远老师是爱的大师是脱离了浮华的爱的大师。”这是中国教育名家林格对孙蒲远老师的评价。而《美丽的教育》一书确实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读完了这本书我的确有这样一个感受。正如孙蒲远老师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习惯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其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的孙蒲远老师就以她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力。

  孙老师有这样一句话:“因为我为这样的孩子带来了欢乐而孩子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她的班里有个孩子患了耳聋病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会影响班级的平均分而要求孩子退学。孙老师并没有因为个人私利而顺水推舟而是执意要求孩子留了下来。在孙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这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参加了工作。一家人在看望孙老师时感动地说:“要不是您我妈妈说我现在只能打哑语和别人交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孩子可以说他们是更需要爱和教育的群体。孙老师就是以她母亲般的温暖为孩子撑起了一片明朗的天空用教育家的'执著与睿智呵护着幼苗的成长。正是这种“为自己想的少一些孩子就得益多一些”的无私之爱让孙老师的人格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

  仔细读《美丽的教育》一书发现孙蒲远老师在建设班级体方面的主要经验有两条:

  第一引导学生及家长特别注意欣赏和学习同学身上的优点这几乎成了孙老师的第一法宝。她说:“老师在班上常说什么、常做什么对集体舆论其着导向作用。你常常看到同学们长处常常强化这些地方同学们的情绪就会是愉快和稳定的。”

  第二培养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习惯努力形成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班风。孩子是犯错误中长大的但这并不等于犯错误无所谓能否认清是非对错是能否成长进步的关键。

  这些正是我们年青班主任迫切需要学习的。读完这本书我在想自己本身也是一位幼儿的家长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一定要象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奉献自己执着的爱给孩子们一个丰富的世界这样才能使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

  教师的读书笔记 篇14

  一天在晨间谈话的时候,我问小朋友们:两天不见了,你们最想谁啊?我本以为他们会说最想老师了,但是他们大都却说:我最想郑以乐了.我表示很悲哀地问道:难道你们都不想我的吗?老师,我最想你了.唐嘉琪立刻接道.我也想你的此时一个接一个的声音响起.真的吗?我也很想你们的我说.之后,我又问道:那这个假期,爸爸妈妈有没有带你们去哪里玩了吗?我去了大润发.我去台湾风情园.我去了我笑着说:那你们都去那里玩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啊?一个一个说啊.高唐俊雨,你来说说看.我去玩了这是一个很开心也很搞笑的一次晨间谈话.

  本以为两天不见,小朋友们上课也会比以前乖一点的,但是没想到啊,我才刚开始上课,下面有好些个小朋友都在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于是,我走过去轻轻摸了摸这些个小朋友的头,意思是让他们专心上课.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又开始讲起了话来.这次,我再也忍不住地说:在讲什么啦?两天没有见了,有好多话想跟旁边的`小朋友讲是哇啦?但是此刻是上课的时候,等会下课了,你们再跟旁边的小朋友讲好不好啊?其实我也有很多话想跟你们说,但是我忍住了等到下课再跟你们讲.接下来,我又继续上课了.在这两天中,每次上课都这样,小朋友都还处在放假的兴奋中,上课总喜欢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好象就有说不完的话似的应对这样的状况,我不能放纵,要让他们认识到,此刻已经上学了,不再是放假的时候了,上课也就应有上课的样貌,不能随随便便讲话了,讲话要举手,老师允许了,才能够说话.所以,应对讲话厉害的几位小朋友,我让他们站了起来,先站个十分钟,然后,让他自己认识到上课的时候是不能够随便讲话的,最后让他当着全班小朋友的应对我做了一个保证:以后我上课再也不随便讲话,想要讲话先举手,上课认真听老师说

  对于大班的孩子,我们试着让他们学会自己意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能一味地任由他们或者严厉批评.

【教师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笔记11-09

教师读书笔记03-08

教师的读书笔记07-20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03-15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06-06

教师读书笔记心得11-07

音乐教师读书笔记06-20

大班教师读书笔记06-24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05-28

教师读书笔记精彩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