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总结

时间:2024-09-04 08:03:57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总结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总结1

  一、20xx年劳动争议工作基本情况

  1、截止20xx年10月10日共接待企业和职工日常劳动保障咨询服务共计2300余次,发放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册等共计2500余次。

  2、截止20xx年10月10日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56件(其中立案受理案件108件)。截至目前,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立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已调解结案108件,结案率为100%,调解成功率达93%。调解涉及经济标的215万元,涉及劳动者288人。截至目前今年我镇共发生3起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其中一起为企业搬迁职工要求经济补偿,另外两起为建筑工地劳动工资纠纷,3起集体劳动争议在领导高度重视下均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置,未有较大影响。

  20xx年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特色及亮点

  一、预防与调解并重,以多元化的方式开展主动预防工作。

  为使本镇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我们随之调整了工作思路,单单是被动调解无法达到劳动争议调解的最终目的,必须将主动预防工作同调解工作结合起来。截止20xx年10月10日我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共接待企业和职工日常劳动保障咨询服务共计2300余次,发放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册等共计2500余次。另外,在调解过程中,抓住每一次和企业负责人当面交流的机会,向其灌输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告知其各种厉害关系。通过咨询服务、发放资料和当面交流这些方法,对于预防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效果较为显著,20xx年劳动争议案件比往年明显下降。在来年的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在现有工作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创新,掌握一套多元化的主动预防策略。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及时有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法律上有句格言叫做“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的”。正确的法律有助于我们正确判断案件,而“及时”大多只能人为把控。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的,不能及时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当然也是非正义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把百姓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如果不能给百姓正义,何谈以人为本。截止20xx年10月10日,本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56件(其中立案受理案件108件),案件结案率为100%,所有案件基本做到及时处理。在20xx年的工作中,必须反省以往工作中可能出现案件不及时处理情况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高案件的处理效率。我认为应当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克服自身惰性的,无延误地及时处理争议案件;其次,熟练掌握业务知识,以便于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再次,对于恶意拖延、拒不配合的用人单位,及时向上级部分汇报处理。

  三、学习“五心”调解法,提升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层次。

  “五心”调解法是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前辈老师总结出来的的一套方法。“五心”即耐心、细心、换心、交心、合心。“耐心、细心”更多体现一种态度;“换心、交心、合心”则更多体现一种方式。学习“五心”调解法是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的,能够帮助调解员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当地,既缓解了双方关系,又化解了对立情绪,从

  而有效化解了矛盾。截止20xx年10月10日,本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立案受理108件案件中,调解成功率为93%。通过学习“五心”调解法,本镇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也将会把更多的“心”融入到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调解成功率,为镇内劳资关系的和谐作出更多贡献。

  四、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

  要进一步做好排摸工作,特别是对于租赁型企业的摸排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部分的各项专项检查工作。发生群体性事件立即上报,努力做到大事小事不出镇,力求在镇内将矛盾解决。截止20xx年10月10日,我镇共发生3起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其中一起为企业搬迁职工要求经济补偿,另外两起为建筑工地劳动工资纠纷,3起集体劳动争议在领导高度重视下均已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对处理结果都比较满意。但只会处置是不够的,怎样将群体性事件化解在源头,使得20xx年以及往后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少,甚至被杜绝,这还需我们不懈的努力。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总结2

  为落实“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国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结合集团实际,制定本工作标准。

  一、协商调解劳动争议的范围。

  集团、子分公司、矿厂处级单位与职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应属劳动争议调解的范围:

  ⑴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⑵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⑶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⑷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⑸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协商调解劳动争议遵循的原则。

  坚持以实事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同当事人民主协商;依据事实及时调解;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

  三、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⑴集团、子分公司、矿厂处级单位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工会,负责日常工作。各1级调解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在分支机构、区科队(车间)、班组设立调解小组,形成企业内部调解组织网络。各级调解委员会指导分支机构和下属调解小组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

  ⑵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双方人数对等。职工代表由工会委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

  ⑶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主席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四、建立调解员队伍。

  ⑴调解委员会委员应当由具有一定劳动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办事公道、为人正派,密切联系群众的人员组成。

  ⑵各级调解委员会委员均为调解员。调解员的聘期至少为1年,可以续聘。

  ⑶调解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关注本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及时向调解委员会报告;接受调解委员会指派,调解劳动争议案件;监督和解协议和调解协议的履行。

  ⑷调解员调离本单位或需要调整时,由原推选单位和组织按规定及时推举或指定;调解员不能履行调解职责时,调解委员会应当及时调整;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失职或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调解委员会应当予以解聘;调解员依法履行调解职责,需要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的,企业按照正常出勤对待。

  五、建立内部劳资双方沟通协商机制。

  集团及各单位依法建立健全职代会(职工大会)制度,厂务公开、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职工认为企业在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劳动规章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可以向本单位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委员会应当及时核实情况,督促企业进行整改或者向职工做出说明。

  六、建立劳资双方沟通对话机制。

  集团及各单位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关心职工的诉求,畅通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引导职工理性维权,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发生。职工通过调解委员会向企业提出其他合理诉求,调解委员会应当及时向单位行政转达,并向职工反馈情况。

  七、建立预防在先的协商机制。

  ⑴发生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另一方当事人约见、面谈等方式协商解决。

  ⑵职工可以要求所在工会参与或者协助其与企业进行协商;工会也可以主动参与劳动争议的协商处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⑶职工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作为其代表进行协商。

  ⑷一方当事人提出协商要求后,另一方当事人应当积极做出口头或者书面回应。5日内不做出回应的,视为不愿协商。

  ⑸协商的期限由当事人书面约定,在约定的期限内没有达成一致的,视为协商不成。

  ⑹协商达成一致,应当签

  订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八、全面履行调解组织的职责。重视源头治理,建立分类处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调解委员会的职责包括:

  ⑴积极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

  ⑵对本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

  ⑶监督和解协议、调解协议的履行;

  ⑷聘任、解聘和管理调解员;

  ⑸参与协调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执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⑹参与研究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

  ⑺协助企业建立劳动争议预防预警机制。

  九、受理调解申请。

  ⑴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调解组织提出申请。

  ⑵当事人口头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的,调解组织应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当即启动调解程序,当日进行调解。

  ⑶当事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的,申请内容应当包括申请人基本情况、调解请求、事实与理由。调解组织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征询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对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应作好记录,在3日(工作日,下同)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对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应该在3日内作出《受理调解通知书》。

  ⑷《受理调解通知书》下达3日内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在当事人书面申请调解15日内调解结束,下达《调解协议书》。

  ⑸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没有提出调解申请,调解委员会可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主动调解。职工一方在10人以上的`争议,并有共同请求的,职工可以推举3至5名代表人参加调解活动。调解组织应优先立案,优先调解。

  十、调解程序。

  ⑴调解组织及时指派调解员对争议事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调查应作笔录,并由调查人签名或盖章。

  ⑵调解组织负责人主持召开由争议双方当事人参加的调解会议,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参加调解会议协助调解,简单的争议,可由调解组织指定1至2名调解员进行调解。

  ⑷调解组织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争议事实和理由的陈述,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照有关劳动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和劳动合同,公正调解,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⑸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由调解委员会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调解请求事项、调解的结果和协议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后生效。调解协议书一式3份,双方当事人和调解委员会各执一份。生效的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⑹当事人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调解委员会应当做好记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并书面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十一、回避制度。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成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申请,要求其回避:是劳动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与劳动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解的。调解组织应对回避申请应及时作出决定,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调解员的回避由调解组织负责人决定;调解组织负责人的回避,由调解组织集体研究决定。

  十二、调解纪律

  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遵守调解纪律,维护调解秩序,不得激化矛盾。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不得故意伤害当事人。

  十三、坚持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仲裁审查确认制度。

  企业和职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15日内共同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审查申请,及时有效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调解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十四、调解组织应加强档案管理

  做好调解的登记、档案管理和分析统计工作。存档文件应包括:

  ⑴调解申请书;

  ⑵受理(不予受理)通知书;

  ⑶调查笔录;

  ⑷调解会议记录;

  ⑸调解协议书等。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的调解协议书02-21

劳动人事争议工作总结05-21

劳动争议协议06-28

土地争议调解协议书范本(精选6篇)01-13

劳动争议答辩状10篇05-31

劳动仲裁争议仲裁申请书04-30

劳动争议答辩状9篇11-06

劳动争议答辩状(10篇)11-16

劳动争议答辩状(7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