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10 08:28:0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人们如何借助卫星成功救援西姆三人,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3、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人们如何借助卫星成功救援西姆三人,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3、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教学具准备:救援卫星的图示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查找了有关卫星的资料,咱们一起来交流。

  生:相互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知识。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卫星”,领略一下它的奥秘与神奇(板书课题)

  师: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生1:谁向卫星求救?为什么求救?

  生2:卫星为什么能就人?

  师:让我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到文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资料,并引入课题,不仅拓宽了学生对“卫星”知识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能力,还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梗概。

  1、交流读懂了什么?

  师:通过读,课文奖励一件什么事?

  生1:讲的是西姆救儿子,自己的飞机也失事,结果通过卫星找到她们的故事。

  生2:我知道了是西姆向卫星求救。

  生3:我知道了卫星之所以能救人的原因是它能收到地球各个角落的信息。

  (设计意图:交流读懂了什么,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交流不懂的问题。

  师:你还有没有不懂得问题?

  生1:提出本课的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如:失事,一些科技术语等。

  生2:老师我不懂“卫星”救人的原理是什么?

  师:将“卫星”接受信号的一系列过程课件放给学生看。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课件感受“卫星”接受信号的神奇,增强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三、总结及作业。

  1、总结: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卫星”的神奇,下节课我们继续分析,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作业: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向卫星求救”的故事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为学生能很好的将这个故事打下基础。)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并提出读的要求:看一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表达内容的?

  2、读完讨论交流课文表达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3、再读课文,要求读出情感,尤其是读出使学生身临其境感觉,体味西姆的情感,救援队员的情感,作者的情感以及周围人们情感变化,从中感悟到人们对生命的关注,对现代科技为人类服务的慨叹。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学习课文的表达顺序及其中的情感,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一个升华,为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打下基础。)

  三、具体生动地讲故事。

  1、师提出叙讲故事的要求。

  2、生在同组内联、交流。

  3、指名叙述并共同评价。

  4、师生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更深刻,不仅内画了对文中的各种情感,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总结及作业。

  1、总结。

  2、作业: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21、向卫星求救

  西姆飞机失踪---无线电设备信号—航空队搜寻不到

  ------求救卫星----传来微弱信号---找到受伤者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长春版《小导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曾经到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

  2.表达清楚,有条理,语言通顺。教学重点难点 能有条理、有顺序地介绍一处风景地。教学准备学生去过的'风景区的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激趣:

  1.你到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游览过的一处景点。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此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啦。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经过你们的介绍,会使它成为有名的景点呢! (1)先在组内交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说给组里的同学听。 (2)全班交流。每一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到过的风景区或家乡的一处美丽风景。 要求: ①小导游介绍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②师生共同评议,评出最佳小导游给予奖励。二、指导写作。 1.翻开书了解习作要求。请同学们先读读习作要求,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教师指导归纳写作中的注意事项:(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向游客介绍。介绍前要先想清旅游景点有什么特点,旅游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要注意抓住景物特点,有条理的说清楚,便于听者抓住特点。(3)语言要吸引游客,富于感染力,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4)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 2.出示范文,了解写作结构。 3.将想象的部分讲给同座听,请他提提意见。 4.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听后可以补充,说说从哪几方面补充。作业:将汇报交流内容拟成提纲。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讨论交流内容。二、学生写作,教师相机指导。三、改一改 1.把写好的导游词读一读,对照要求自己修改。 2.提示:(1)有无错别字和病句。(2)是否按一定顺序写完整。(3)想象是否合理,情感是否具体生动。(4)读后是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四人一组互改。五、评一评。 1.在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导游词,互相听一听,评一评,看谁写得最完整。 2.小组长推荐组内同学,读一下自己的习作,大家欣赏。 3.教师推荐几篇有代表性的和大家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

  2.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并能把句与句的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

  3.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从图入手,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

  教师讲述:在蔚蓝的天空下面,池水清清。近看,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的一片翠绿。雪白的荷花,争先恐后在这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瓣,有的含苞欲放……蜻蜓不时地飞来飞去,偶尔,一条小鱼在水面顽皮地吹起泡泡。微风吹过,送来阵阵清香。远看,有青山、楼阁、小桥、游船。这是多么优美的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啊!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幅画。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近到远,或从上到下)观察图画,分清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把主要景物说具体。

  (过渡)这样一幅优美的池塘荷花图,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的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出示投影片。

  荷花也叫___________,荷花开过以后的花托叫_________________,里面有莲的果实叫________________。荷叶像_________。刚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全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将要开的花骨朵儿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一、二小节

  1.学习第一小节。

  (1)学生朗读。

  (2)设问:作者为什么往荷花池边跑去?

  (板书:闻到清香)“清香”一词是什么意思?闻到清香作者会想些什么?“赶紧”一词说明他的心情怎样?

  这一段共有两句话,合起来说了什么意思?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过渡)作者来到池边一定会看到什么?

  (板书:看到荷花)

  2.学习第二小节。

  (l)指名朗读第二小节。

  (2)设问:“已经开了不少”是什么意思?

  “挨挨挤挤”这个词中的“挨”和“挤”是一组近义词。查字典,看看这两个字的意思一样吗?(比一比,看谁查字典又快又准确)

  教师讲述:“挨”和“挤”所表示的词义程度不同,看图,请同学上前面指一指,哪处荷叶是“挨”着,哪些荷叶是“挤”着。(在学生指明的同时,教师讲述:看,它们多像一个个绿娃娃。这儿亲密地“挨”在一起;那儿又顽皮地“挤”在一块儿。)

  设问:再回忆一下,你还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看到过“挨挨挤挤”的情景?

  教师讲述:“挨挨挤挤”说明人或东西很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告诉我们荷叶长得怎么样?(荷叶长得生机勃勃,非常茂盛。)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句中“挨挨挤挤”这个词语,我们通过比较,想象体会到了它的作用。接下来,请大家自学后半句,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也写得很好,并说说好在哪里。(学生自学后交流。)

  (此处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个”、“像……大圆盘”、“碧绿”等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荷叶的色彩美和形状美,以及它旺盛的生命力,为下文分析“一大幅活的画”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初步赏析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设问:第三句哪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冒”字,进行想像,可采用换字法,用“长”、“露”等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冒”字最能反映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这一小节的后三句话,合起来说了一个什么意思?

  指名读这三句话,图文对照,理解这三句话。

  (引导学生抓住“展开”、“露出”、“饱胀得……要破裂似的”进行分析。)

  这三句话是用什么词语连结起来的?

  (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有的……有的……”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教师讲述:“有的……有的……有的……”在句子里都含有“多”的意思。那么,课文中的“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了什么?

  (3)引读第二小节。

  (4)这一小节说了一个什么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背诵第二小节。

  (6)课堂练习。

  抄写:莲蓬 饱胀 破裂 挨挨挤挤 姿势 舞蹈 翩翩起舞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话。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节读课文

  二、检查复习

  1.第一、二小节各说了什么意思?

  2.作者具体向我们介绍了荷花的哪几种姿态?

  三、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设疑:“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对照挂图,想像一下,都有哪些姿势?先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

  第三小节连用了几个“一朵”?有什么作用?

  (连用四个“一朵”,突出“朵数”之多,每朵的姿势各不相同,美不胜收。)

  3.指导朗读前两句。

  4.指名读最后一句。

  5.看图:图上的景物与课文的描述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图上只画了荷塘的一角,不是全部。)

  6.比较句子。

  (l)如果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图……

  (2)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画……

  (3)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画……

  (4)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这样比较,可以看出第四句为最好。因为

  ①“眼前的”指出了作者看到的,与文末“我是在看荷花呢”相呼应;

  ②“大”指明了这一池的整体,与前文的描写相呼应;

  ③“活”字最富表现力,表现出一池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与前文“挨挨挤挤”、“碧绿”、“冒出来”、“饱胀得……要破裂似的”相呼应。

  7.“画家”这里指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8.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9.指名读二~五小节,比较这两小节,哪小节写得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

  10.用上课文第二小节描写荷花各种姿态的优美句子或换用自己的话,扩写第三小节中的有关内容。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放录像,同时范读三~四小节,思考:看着这美丽的画面,听着优美的文字,这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过渡)看着这么多又香又美的荷花,作者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怎样表达的?

  四、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设问:“仿佛”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一朵荷花?那为什么“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翩翩起舞”中的“翩”是形声字,羽字表形,字义一般和鸟有关,“翩翩”也就是像鸟儿飞一样轻盈,“起舞”就是“跳起舞来”,边说边作手势。谁能到前面表演一下?

  指名学生戴荷花头饰表演,指名朗读第四小节。

  作者觉得自己忽然变成了一朵荷花,这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抓住“翩翩起舞”、“快乐”、“好梦”等词语)

  “好梦”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把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吗?(启发学生展开想像)

  3.小结:这一小节主要写什么?

  五、学习第五小节

  齐读最后一小节,提问:最后一小节不写可以吗?为什么?

  六、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作者为什么能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致描绘的写作方法。

  七、质疑

  八、朗读、背诵课文

  教案点评:

  从词句教学入手,抓住重点词语。图文结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在引导学生体会荷花的形状及颜色的外在美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内在美,在“活”字上下功夫,即感受到这池荷花蓬勃的生机。再辅之以感情朗读,启发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丰富画面的内容。通过媒播放画面,教师范读,使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深入理解文字。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和自己的想象,说一说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再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荷花的美丽。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体验生活的小游戏好吗?老师这里有些枣谁想尝一尝?(我)老师有个好办法,给我们每个同学发一个,大家都尝一尝。现在拿起我们手中的大枣我们一起吃,先(咬一口),然后在嘴里(嚼一嚼),接着把枣核(吐出来),最后把果肉(咽下去)。教师随机出示动词。味道如何?(甜、酸)

  (1)谁来读一读

  生:咬 嚼 咽 吐

  (2)再细瞧瞧,这些字和什么有关系?

  生:这些字和嘴有关系。

  师:我们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叫做动词。

  (3)如果我们手中的这个枣不咬也不嚼,你还有什么方法把它吃下去?

  生:吞下去。出示吞

  师:吞下去会有什么滋味?

  生:什么滋味都没有。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生:一口气把天都给吞啦。

  师:一个大大的枣不咬也不嚼,吃不出什么滋味,这就是《囫囵吞枣》。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二、讲授新课

  1、(1)自由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大声的、自由的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把你不认识的词语画下来。

  师: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老师筛选了一些字词,我们和他们见见面吧!

  (出示)梨、 枣儿 、枣核

  牙齿、、脾胃、肚子

  囫囵吞枣、若有所悟、两全其美、前仰后合

  过渡:词语是组成文章的最基本的单位,只有读懂了词语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文中的内容,让我们默读课文,找一找有关这些词语的句子,并画下来。

  (2)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这些词语的句子。

  (3)指名朗读。

  过渡:老师从你们读得句子中选出了一部分主人说的话和年轻人说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

  2、(1)男生朗读主人说的话。

  (2)女生朗读年轻人说的话。

  我们先来看看主人说的话。出示

  (3)同桌互相读一读,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4)主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同桌商量讨论后指名说。

  (5)你是从哪个词语中理解出主人的意思?

  生:适量。

  教师小结:主人的意思是适量吃,而不是不吃,劝告朋友吃梨和枣对身体的利与弊。

  过渡:年轻人听完主人的话,愣住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

  (6)议一议:年轻人想的办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师:指名说。

  生: 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儿只咽不嚼.

  (7)教师范读:这岂不是两全其美吗?句子转换

  (8)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9)造句 :我既想游泳,又想看书,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教师小结:吃梨只嚼不咽,就会造成很大浪费,也没有礼貌;吃枣儿只咽不嚼,囫囵吞枣,既尝不出滋味,肚子也受不了,对脾胃也不会有好处,还可能卡住,后果很严重。

  3、如果你在场,你想对年轻人说些什么?

  我们读书或做事要认真开动脑筋,勤思考,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不能不加分析马马虎虎地接受。

  教师小结:年轻人的办法不仅谈不上两全其美,而且是荒谬、可笑的,不可取。我们读书或做事要认真开动脑筋,勤思考,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不能不加分析马马虎虎地接受。

  三、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些同学就有过类似“囫囵吞枣”的事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谈一谈。出示

  四、复述“囫囵吞枣”成语故事。(填空)

  一个年轻人到别人家去做客,热情好客的主人请他吃( )和( ),并告诉年轻人适量吃些梨对( ),吃枣儿对( )。于是年轻人决定吃梨时( ),吃枣时( )。他自以为这个办法( ),可在场的人却笑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囫囵吞枣》这则成语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定的道理。中国有着灿烂的文化和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像我们知道的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等。我们邯郸被称为“成语之乡”,在成语中就有一千多条出自邯郸,你们知道有些成语出自邯郸?老师为我们推荐几则成语故事,课下我们看书读一读和同学一起交流,一起分享。

  六、作业:读成语故事

  七、板书设计:

  梨 只嚼不咽

  16囫囵吞枣

  枣 只咽不嚼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准备:

  1.PPT

  2.学生朗读课文。

  3.纸船和风筝(课前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认识8个生字,感悟友谊。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板书课题、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学汇报:

  1.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

  3.汇报接读课文。

  4.谈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

  1.(出示挂图,师动情讲故事)。

  2.快来读读第4自然吧?指导读“快乐”的语气。

  3.小熊会想些什么?读读5、6自然段。

  4.师述:纸船和风筝让他们成了好朋友,可是(出示句子)“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5.这是为什么呀?

  6.是呀?老师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难过,小熊和小松鼠呢?你是从哪知道的?

  7.读9-12段,你知道了什么?

  8.出示最后一段:(出示课件)

  四、扩展升华: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如果你是聪聪,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

  3.可可会在风筝上谢谢什么呢?

  4.再你准备的风筝或纸船上对你的好朋友协商一些话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书写8个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

  1.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自由读,同位互读

  2.开火车读

  3.用词说话

  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

  松果草莓纸条屋顶门口幸福快乐愿意漂流飘荡

  4.你还喜欢本课中的哪些词语?

  二、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字贴,说说难记的字、易错的字、发现特点。

  2.指导写字:

  (1)写正确:

  幸:区别“幸”“辛”的字形。“幸”上面是“土”,不是“士”

  抓:右边不要写成“瓜”

  祝、福:左偏旁是“礻”

  (2)写美观:

  a.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书写-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

  3.学生练习,师指导。

  三、实践活动:

  1.把这个故事读熟,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好朋友表达心意。

  作业布置:书写生字,完成同步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教学环节是借助课件来认识区分容易混淆的两个生字及生词:飘荡与漂流,课件中的动画画面很直观地演示了“飘”与“漂”字义之不同,进而反复朗读这两个生字所在的句段,体会松鼠与小熊重新建立友情的心路历程。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些语文学习能力 ,他们能自主阅读,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中讲述的故事经常发生在学生们中间。“我”不小心,用手中的铅笔把同学陆叶的下巴划破了,老师让“我”向他道歉,可“我”说不出口;最后,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大声地向同学说了声“对不起”。课文告诉大家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小学生应有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4个生字及认识多音字“挨”;会写11个生字。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懂得知错就改、主动道歉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用具:

  课件、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

  谈话、小组合作式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8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点:

  1.书写“桌、陈、管、束、固、执、歉、敢”8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说声“对不起”》。

  2.出示6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挨 铅 厉 秒 凑 谅

  3.出示生词,男、女同学接读。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桌、陈、管、束、固、执、歉、敢

  2.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原谅道歉犹豫故意原谅 责怪 不知所措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6个,会写8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

  —、朗读课文,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礼貌用语,它们在什么情况下用?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关两个小朋友使用礼貌用语的故事。

  3.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语,在小组中讨论。

  (2)提出还不懂的词语,大家解决。

  (3)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4)在小组中学习:

  A.自由读课文。

  B.讨论:“我”为什么应该对陆叶说“对不起”?

  C.选择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D.讨论: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又上什么样的?

  *由开始“我”说不出口,到后来的“我”大声说“对不起”,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

  E.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我”的心情。

  F.指名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四、布置作业:

  你在生活中说过“对不起”吗?将你的经历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讲文明

  说声“对不起”

  懂礼貌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2、学会本课6个生字,2个词语。认识3个偏旁、1种笔画,会认8个生字。

  3、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背诵课文。

  4、教育学生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二、教具准备

  录音机,动物图片,电脑,课件

  三、教学时间 2 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用电脑显示动物图片: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在看图片之前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问:谁能说出图上小动物的名字?)(一张一张图片显示)

  2、看完图片后同学们发现它们的尾巴的形状有没有什么不同?(长、短、伞)既然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我们来比一比好不好?(板书课题)

  3、同学们注意(黑板展示翻开65),自己轻声朗读。想想课文分了多少小节。(4)

  (1)第一节提了几个问题?(3)(1、2组同学读一读)(谁)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个问题的句末都是什么符号(?)——问号,用在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读的时候,语气要上扬,句子末尾的词(长、短伞)要重读。(听录音,自己练习,找同学读)

  (2)你们知道答案吗?自己从课文中找一找。找到的同学举手。

  (3)从哪找到的?(第二节)(3、4组同学读一读。指导学生做一些动作,加深对“长、短、好象一把伞”的理解。)(猴子-长,兔子-短,松鼠—一把伞)(读的时候注意回答的句子要平缓、肯定。)

  (4)讲了几种动物?(3)(把没有尾巴的猴子,兔子,松鼠贴在黑板上),同学们看看这些动物怎么了?(缺少尾巴),好!请三个同学上来帮忙找尾巴。(奖红花)

  (5)你们看这三只小动物长上了尾巴多神气,多高兴呀!你们高兴吗?同学们把书合上,小眼睛?(看黑板)找两个同学上来表演背诵下面同学认真听他们的语气,然后从中选一个最好的奖励他,下面同学集中精神听,能说出他好在哪里的也有奖励。

  (6)我们来背一背好吗?一、二组背第一节(注意问问题时语气要上扬,句末的词要重读);三、四组背第二节(回答的句子要平缓,肯定)。(看哪两组背得好)

  (7)现在我们来学习第3、4节。同学们轻声朗读,并想想电视上出现的问题,应该怎么回答。

  电脑显示问题:

  a 、 第三节提了几个问题?分别问了哪几种动物的尾巴?它们的尾巴怎么样?

  b、答案在哪里?自己找。

  a、( 谁 )(3个),(公鸡,鸭子,孔雀),(弯,扁,最好看)

  (9)找两个同学一问一答的对话。(注意问句:语气要上扬,答句:语气平缓,肯定)(下面的.同学认真地听,选出一个读的最好的)

  (10)找三个同学上来帮这三个动物找尾巴。

  (11)前两节女同学问一句,男同学就答一句。后两节男同学问一句,女同学答一句。(看女生呢?还是男生读的最神气。)

  (12)发印有缺尾巴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加上去。评出画的最好的几个表扬。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窖”,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窖、蚯、蚓、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读中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抓重点语句、标点,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人物情感,领悟寄“梦”于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重难点分析:

  l 通过阅读文本,融入作者描述的情境之中,细细地品味,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悟到“我”与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之情。

  l 通过联想和写作,感受冬至中“温暖的梦”、“希望的梦”的含义。

  课前准备:

  1.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冬至的资料,搜集关于冬至的谚语、传说、故事等。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由题目质疑,交流关于节气的资料。

  (一)板书课题,学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

  预设:谁做的梦?什么样的梦?梦见了什么?

  (二)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对应说说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二十四节气歌》。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冬至的梦的特点。

  1、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相机指导“窖”、“蚯”、“蚓”、“藤”四个生字的写法。

  3、解释重点词语。如:呓语、冬米糖等。

  3、回顾依据题目提出的问题,说说这是谁做的怎样的梦。

  预设:这是“我”和爷爷做的向往春天的梦,这是一场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三、浏览全文全文,概括段意,了解文章大意。

  第一自然段:冬至节气的特点。

  第二自然段:冬至前后自然界万物的变化。

  第三自然段:我们对春天的期冀。

  第四自然段:“我”心底对春天的呼唤和对冬至的梦的美好向往。

  第五自然段:“我”再见梅花图和“我”对爷爷的怀念。

  教师: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冬至后万物的萌动和人们的生活。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课文中关于冬至这个节气的介绍。

  1. 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关于冬至这个节气你知道些什么。

  2. 对照课文介绍,交流关于冬至这个节气的相关信息,着重指出冬至过后各地气候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课件出示《九九歌》。

  3. 教师指导用舒缓平静的语气朗读第一自然段。

  培养学生思考、质疑能力。

  从学生熟悉的歌谣出发开始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养成预习、乐于自学、勇于探究的习惯。

  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乐于与他人分享学习收获的习惯。

  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通过概括段落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准备。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与课外对照,使学生对“冬至”的认识更准确。

  《九九歌》是对冬至理解的拓展,也为学习第三自然段等待九九八十一天做好铺垫。

  教会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不同的情境的朗读方式。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冬至的梦》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创设情境,引出中心话题。

  师:播放课件:冬至前后,大雪飘飘,天气变得愈加寒冷。但是那谁也看不见的春天,也就在这一天随着飘落的白雪向我们走来。只不过,她不愿意那么快地与人们见面,但她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开始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三、精读课文,畅谈感受。

  (一)下面,打开书170页,大声读课文2、3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呢?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细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或简单的写一写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理解学生读书加批注情况。

  (二)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言文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这个“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体会“我”和爷爷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课件出示相关重点句子

  预设一:(果园里的……蚯蚓……涌动)

  师:刚才同学们课文读得非常认真,有自己的感受了吗?让我们一起交流。

  教师:先读读你勾画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多么优美的语言,这不仅仅是一段文字呀,它还是一幅冰雪凝冻的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打开想象的大门。

  教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在这幅画的背后还深藏着苏醒的声音和呓语,慈祥而深沉的大地母亲能感受到那万物生命的血液在涌动,你们能感受到吗?用心去倾听这些小生命的心声。发挥你们的想象,想一想,说一说。课件出示

  A果园里的苹果树(慢慢伸着懒腰,希望早日开花,结果。 )

  B白雪覆盖下的葡萄枝( )。

  C泥土中的冬小麦与老草根儿悄悄地说:( )。

  D地窖里的白菜和树苗儿:( )。

  E冬眠的青蛙和蚯蚓:( )。

  师:好,下面就请大家齐读,再一次走进这希望的冬至的希望的梦。

  教师: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事物,徐鲁爷爷还用了一个省略号,还有谁可能也在做梦呢?

  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二:(不信……不及了。)

  教师:冰雪的凝冻阻挡不了万物生命血液的涌动,冬至的脚步踏醒了万物冬眠的梦。徐鲁爷爷还用细腻的笔触我们描绘了一幅渐变的动画。找找看?想不想欣赏这美妙的动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教师:我们和冬至一起做梦,真让我欣喜,让人震撼呀!把你的欣喜震撼读进去!再读配音乐推荐个人读。

  教师:这就是冬至的梦,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下面让我们把这两部分合起来读,再次感受那冬至的梦温暖与希望。配音乐,播放课件。

  教师:徐鲁爷爷打开了我们想象的大门,让我们也一起来替这自然的小精灵们写一写它们的梦境。出示课件,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事物来写。

  范例:我是( ),……

  教师:你们写的真好,你们的心和万物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学生动笔写作。

  预设三:(记得小时候……棉衣了。)

  教师:你们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师:根据你们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师生接读,我读你听,我不读你接,看谁接得好?

  教师:我们糊得严严实实的小窗能打开吗?我们插在草垛上和挂在屋檐下的风车能摘下来吗?我们还要等(八十一天),这真是(难熬)呀!这么多的美梦能快快实现吗?我们还要等(八十一天),这真是(难熬)呀!我们的心里可真(着急)呀!期盼着()期盼着()。

  教师:不是我一个人在着急呀,还有谁?读读爷爷说的话。爷爷也是那样的期盼(春天的来临呀!)

  教师:冬至的梦是冰雪凝冻的画,是动态的渐变的画,它还是一首梦幻般的诗。请同学们拿起书,和老师一起走进那让人陶醉的冬至的梦境。配乐齐读第四段。配乐齐读第四段。

  预设四:教师:用自己的话说说冬至的梦是个怎样的梦。课件出示课件

  预设:冬至的梦是甜蜜的梦、充满生命力的梦……

  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一)读第五自然段,小组讨论: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分别写出了我和爷爷怎样的情感?

  预设:在春天来临前的等待中,爷爷用美丽的梅花图来计数,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好的事情。我能读懂冬至的梦的温暖,从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饱含了“我”和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的情感,以及我对爷爷的深深地怀念。

  (二)反复吟诵梅花图中的对联,感受“我”和爷爷的情感。课件出示对联

  (三)文章哪些写作方法是你最为欣赏的?说说你的感受。

  第一人称的亲切,拟人的手法,优美的语言,梦幻般的联想。

  四:教师小结: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是充满希望的,寻梦的过程更是多姿多彩的,谢谢孩子们能和老师一起寻梦,同时祝福你们早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

  从课题引入,开门见山。

  教师最需要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方法,尤其是读书方法,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沟通两个课时的教学。

  通过抓重点语句、标点,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语言,领悟寄“梦”于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在中心话题的引导下,学生自由解读文本,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同时逐步深入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渗透朗读指导和背诵指导,使理解与诵读交替进行,互相促进,成为有机的整体。

  深化学生的认知,沟通学生和文本的情感,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从梅花图中领悟到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增加学生对冬至这个节气的认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虽然这不算我担任教师的第一年,可是毕业以来,作为临聘教师,可以说没有真正的接受过语文教学专业的训练与打磨,大学刚刚毕业,只有教学理论的我参加“大学生支教”行动,成为了一名镇区的初中语文老师,学校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很完善,没有人教你如何备课、上课,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借鉴。但是我一直坚信我要有自己的风格,虽然孩子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与鼓励,可是时间是无情的,我心里清楚这里不是我的归属地,我如浮萍般飘飘落落,不知道我能落到哪里?20××年9月,我参加了中山市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了烟洲小学的一名正式老师,满怀信心决定在这里“生根、发芽”,来到这里我真的见识到了烟洲小学优秀的语文团队,尤其经历了那种蜕皮式的磨课后,我犹如破茧而出的蝴蝶,获得重生。下面是经过这次磨课后我的几点反思:

  1、现代文中嵌入古诗文,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累。

  这次执教的《落花生》一课,作为《落花生》一课的拓展,在设计教案之初,我并没有选择《落花生》而是选择学生学过的《竹石》、《梅花》、《石灰吟》作为拓展内容,但是经过几次试教后,学生们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对这些学过的诗有新鲜感,而且似乎时间相隔有些长,孩子们忘记了那些古诗运用的写作手法,这样课堂上嵌入经典内容,就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似乎这样的嵌入是不成功的,我有些灰心,不知道哪里出错了,带着疑问我咨询了那些听课的老师,他们给我的.意见是:试试孩子们没有学过的经典古诗词。那我想是否可以引用一些他们没有学过的诗词,并且要同样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就这样我选择了初中教材中的《爱莲说》一文。试教之后,问题又来了,听课的老师提出来:“是否《爱莲说》的选择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样的问题我其实在选择时也想了很久,我认为:“可不可以将古今中外那些名传千古的语句或文章学段下放,抓住小学生记忆的黄金年龄时期,将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初中背诵篇目移到小学阶段背诵?”因为大家都曾经历过初高中,了解到初中时课业负担相对于小学阶段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想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够背诵初中的篇目,相比较同龄孩子,他曾记忆过,就会为他减轻负担的同时,增加一份自豪感,那么是不是就不会因为课业负担而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认为初中阶段的背诵篇目,如果小学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可以移到小学阶段背诵,不过要注意如果这些初中的古诗词篇目在小学学习,请不要追求过细过深的讲解,只求让孩子们记忆即可。

  2、音乐走进语文课堂,唱诵更有利于小学生经典古诗词的记忆。

  曾经与一位音乐教师聊天,她的一句话启发了我,她说:“如果语文课堂上除了书声琅琅,也能听见孩子们的歌声多好,将语文与音乐结合起来教学,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年杨再隋教授将再一次莅临烟洲小学指导教学,作为新教师的我接受了出一节课的任务,我欣喜若狂,这种专家指导的机会是不多的,我倍加珍惜,但是作为新教师,可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毕竟经验不足,但是也有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于是经过斟酌,我选择了《落花生》第二课时的教学,当我设计完自认为挺好的教案,并且在三角镇“实战演练”了一节后,我认为课堂气氛很活跃,可是评课时问题出现了,认真的听着每一位老师的建议,晚上回家,我按照意见对教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想着这回应该可以了吧,可是又一次试教结束后,问题仍层出不穷,到底该怎样改?都按你们意见修改了,可是怎么还不行?夜里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梁丽莹科长找我谈话,她说:“一堂好课需要老师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再融合其他老师的精髓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展现属于自己风格的课堂”她帮我修改教案,梁洁娴主任告诉我:“一节课要有亮点,有和别人不同的东西才是一节优秀课。”学校有很多工作,各位语文老师就利用课间时间,跟我提建议,帮我修改,我很感动,距离杨教授到校的日子越来越近,可是灰心丧气的我,拿什么呈现一堂精彩的课?莫惠冰校长看出了我的失落,她鼓励我说:“你每一次都有进步,只要在讲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己,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一席话重新点燃了我的勇气,害怕就意味着失败,有挑战才会有进步与成长,莫校长让陈丽红主任帮我改教案,每天为了学校的事情,陈主任很忙碌,她就牺牲自己的下班时间陪我磨课,修改教案,我看在眼里,暗暗下定决心:“决不能给陈主任丢人,决不能给烟洲小学丢人。”就这样在陈丽红主任的帮助下,我的教案思路清晰,亮点也凸显出来,在杨再隋教授来学校的那天,我的课收获了各位老师的赞赏与好评,虽杨教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看法,虽然有不足,但是不足就是进步的空间,这次课基本得到了杨再隋教授的认可。

  通过这次磨课,我学会了如何去讲课,怎样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更清楚了如何讲属于自己的课!同时我也真正明白“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的真正含义,作为教师,应该懂得与人合作,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感谢烟洲小学这个大家庭给我成长的机会和平台,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与支持,相信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会走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会读写。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地球的概况。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读、探究、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珍爱地球、懂得保护生态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看大家是否比平常更聪明:我们现在在哪里?(思路开阔一点)是呀,我们在教室,在何坝完小,在,更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生活居住的地方,那么,你们想更亲切的称呼她为什么呢?(学生自由说)让我们大家深情地呼唤:“地球妈妈,你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关于地球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那些知识。

  2、检查生字词: (出示小黑板)

  (1)请一位同学读,读对的话,大家跟他读两遍。

  (2)说说有哪些字音、字形是必须注意的。(学生自由说)

  三、选读探究

  1、看插图,让学生用一句话来称赞。(很美、很可爱等)

  2、同学们看了地球图之后都觉得“地球很美,很可爱”。可是,真正见过地球的.宇航员是怎么说的呢?

  3(出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1>这句话是宇航员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指名读,齐读。

  4、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呢?(即“地球的可爱”和“易破碎”各表现在什么地方?)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地球的“可爱”和“易破碎”各表现在什么地方?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板书:可爱 易破碎)

  6、讨论交流。

  7、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并引导朗读)

  8、师述:面对这些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解决?(<1>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2>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9、这些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10、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唯一性。

  四、升华情感

  1、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学到这儿,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说。(如: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还大地绿色等)

  3、教师。(板书:保护地球)

  4、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再次读课题。

  五、拓展迁移

  1、写一随笔。(学了这课的感想)

  2、为环保做一件事。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4-06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07-11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3-03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6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