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21 04:52:2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把自己成长的体验融入到自己的中。

  2、把事情写清楚,能写己的真情实感。

  3、通过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1、选择最能表现“成长”这一主题的一、两件事情来写。

  2、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出这件事带给自己的成长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不怕不怕》

  同学们,我们最近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今天让我们来表演给听课的老师看一看,也当做一下课前热身运动好吗?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通过教师的有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大家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鼓舞士气,为下面的习作指导做好情绪铺垫。

  二、谈话激趣。

  同学们,人们常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正在一天天长大,我们收获过成功的喜悦,经历过失败的磨练,生活中有笑有泪,有苦有甜。相信在你身上发生过许多让你记忆犹新的成长故事。引出课题:成长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引导,激发师生间的共鸣及同理心,确定主题。

  三、新授。

  1、(出示系列图片)打开记忆的开关,去寻找成长的足迹:瞧!那一张张奖状、一份份荣誉证书、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这一切的一切将永远保存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今天,我们就来把你们心间流淌着的那一个个难忘的故事变成文字记录下来吧,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2、明确主题:把成长中最难忘(快乐、悲伤、逗笑……)的事写下来,注意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围绕“成长”,把过程、感受写清楚、具体。说真话、心里话,表达己的真情实感。

  3、指导选材:通过上一堂口语交际课的学习,你准备写一个什么成长故事呢?(学生述说,师归纳出示课件)

  4、小组交流提要、打算。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设计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故事,激发学生习作热情,让学生享受教学的愉悦。

  5、引路,学习写法。重点指导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做到有趣、生动、吸引人。

  设计意图]引路,为学生的习作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中获得的智慧,酝酿的情趣,打开的思路。又把有效的指导融入在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情感表达上,慢慢地从生活中渗透出来,做到浑然一体。

  四、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这里要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内容,或亲生经历的事情,提起笔,不受任何限制,说出来,写下来,而最关键的要说真话、吐真情,写真情,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实现习作“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体现语文学科“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实质。

  五、展示,朗读分享。

  设计意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要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感。可以是欣赏自己,也可以是欣赏同学;可以欣赏全文或比较出彩的一个段落,也可以欣赏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

  六、:还没写完的我们在课后完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评、修改。

  设计意图:习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课标》要求习作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话题,抓住特点写己的特色。

  板书 我们在长大

  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设计意图:此板书简单明了,把整堂指导课有点睛之用。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学生畅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理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呢?

  2、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15 说勤奋)

  3、解题。

  “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

  “宋、砸”是平舌音。

  “枕、稍、础拙”是翘舌音。

  “馁”的声母是n。“卵”的声母是l。

  (2)读句子

  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

  3、再读课文。

  同座可以讨论说说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再集体讨论。

  4、指导分段。

  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谈勤奋的?课文可以分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第三段:(第4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这儿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意思吗?

  (3)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生齐读)

  (4)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用他们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5)你能说一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吗?

  2、指导朗读第一段。

  四、生字练写

  1、练读生字。

  2、自己记忆学习,说一说什么字感到困难,集体讨论怎么记。

  3、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试背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围绕“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2)自学第二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看了这段你明白了些什么?)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看出他从小就聪明过人。

  ②司马光的勤奋主要表现:别人玩他读书;用“警枕”自励自勉。找出关键词

  ③自由练读。

  ④集体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3)自学第三自然段(学法同上)

  ①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②经过努力,学习赶上来了。(抓关键词:“终于”说明什么)

  ③道理:勤能补拙,有付出才有收获。

  ④自由练读。

  ⑤集体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4)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可自暴自弃。成功与勤奋是分不开的。

  2、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的刻苦勤奋的精神。

  三、试背课文

  1、自由练习背诵。

  2、学生选择背诵2~4自然段中的任一段。

  四、作业

  1、说一说词意。

  滚瓜烂熟 毫不弃馁 名列前茅 勤能补拙

  2、造句。

  既……又……

  只有……才能……才能

  五、板书:

  15 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 编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导课今天我们自学一课文,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认真。

  二、自学课文《乐山龙舟会》投影出示要求:

  1.自学生字,读通、读熟课文

  2.同位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

  3.在小组内交流读懂和没读懂的问题

  4.体会“乐山龙舟会”进行交流

  5.体会课文的特点,集体交流

  读准音:旌 弋 黠 乍 解释;游弋

  高亢

  围剿

  千顷水面琉璃滑,百艘龙舟竞争先

  这句话写出了赛龙舟的热烈场面一时间,呈现出一派光的天地、色的世界因为晚上彩船上会亮起无数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日光灯,他们交相辉映、与水中得倒影连成一片,在探照灯的'扫射下,仿佛是一条闪动着的五彩的银河

  指名说泛指在水中游动声音高而洪亮包围起来剿灭辽阔的水面如同玻璃一样光滑剔透,上百艘龙舟争先恐后勇夺冠军。

  三、美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四、布置作业《乐山龙舟会》这文章重点写了什么活动?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乐山龙舟会的盛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乐山龙舟会》一课,你们还记得这文章写了什么事吗?哪一位同学能来概括乐山龙舟会这个故事的盛况?

  二、检查认读字词及朗读课文。

  三、重点理解词句。

  1、投影片出示本课词句: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资 弦 弋 蛟 倾

  姿 炫 戈 狡 顷

  3、理解句子意思绿杨夹岸水平铺各色各状造型的“蛟龙”如箭离弦,顺流而下。

  四、交流

  所查资料哪几个民族举行赛龙舟?人们为什么要举办“赛龙舟”活动?

  五、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词语。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计划

  一、教学大纲对本年级的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1、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3、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283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184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5、阅读: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生活实际、语言环境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通顺的短文。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1、按主题划分为7个单元,为“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等。

  2、教材选文力求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选文力求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视野开阔,尽可能吸纳多种文化。课文体现以下特点:(1)提供丰盛的情感大餐,(2)充盈厚重的文化气息,(3)洋溢独特的语言魅力,(4)飘溢浓郁的语文味儿,(5)传递深切的人文关怀。

  3、阅读教学训练重点根据《课标》的阶段性目标确定,采用“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反复,螺旋上升”的编排方法。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除了朗读、背诵等常规训练外,本阶段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4、“习作”7篇,每个单元安排1篇。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习作教材内容为:(1).写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2).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作文;(3).向大家推荐自己难忘的经历(一本书、一个地方、一种游戏、一道菜等),再写下来;(4).(对亲人、老师或朋友)写自己的心里话;(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6).想象事情结果,把连环画补充完整,再写下来;(7).从提供的内容中选择一个或自命题写一篇作文。

  5、“练习”7个,每个单元安排1个。每个练习分成“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诵读与欣赏”或“诵读与感悟”)、“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几个板块。

  另外,教材开篇安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安排一个“学和做”(语文综合性学习)——“说名道姓”,向课外拓展,与生活结合。

  三、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基本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男生人,女生人。经过八个学期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本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中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3课时课文1~2680课时习作1~714课时

  练习1~721课时共计:118课时

  六、教学进度:

  教学要求:

  1、结合平时的教学,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语文教案 篇5

  知识目标: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山”和“海”所蕴含的意思,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思想感情,感悟人生。

  能力目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相信理想可以实现,要为之不懈奋斗。

  教学重点:顺畅地朗读这首诗,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海”和“山”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重点是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课文,初步学会如何朗读、齐读,讨论第1节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情分析:人教版新课程改革教材,各个单元以专题形式出现,第一单元专题:怎样面对人生的困难与不幸。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诗的第一节,诗人以孩子的口吻叙述,容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2、导语设计1: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古老悠久,充满魅力的首都北京,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由同学的回答,导入新课:同学们的想法和诗人王家新小时候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二页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导语设计2:同学们回忆以下,你的童年有过怎样的幻想?导入新课。

  3、作者简介和题解:王家新,1957年出生在湖北省山区---武当山下,一直到1978年读大学才走出大山。1982年毕业,到师专任教。后来为更高的追求,又在1992年到英国,1994年回国到北京教育学院任教。本诗是作者“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利用工具书,、词典解决字词(投影)

  提出齐读课文的要求。

  痴想chī 隐秘yǐn 铁青tiě 凝成níng 诱惑yu 喧腾xuān 扎下zhā 漫湿màn 一瞬shùn间

  3、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出语气,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提出朗读课文的要求。(如何读出语气和感情)

  同学回答,互相补充。

  第1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的想望和困惑,现实中“山”和“海”;

  第2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山”和 “海”是理想中的境界。

  三、朗读、分析第1节

  1、 自己大声读(要求读出语气来,体会作者感受)

  2、 投影出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1)这一节写作者什么时候的事?

  (2)“我”想了些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同学们通过想象思考)

  (4)这里“山”与“海”分别指什么?

  讨论明确:(1)童年时。 (2)山外世界,爬到山顶看海,没看见海,看到“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我”哭着回来了。 (3)“我”没看见大海,看见的依然是山,非常沮丧、失望,看到山也好像“铁青着脸”嘲笑“我”。拟人手法。 (4)现实中的山,也是一种阻碍他们想实现的实际生活的世界。大海,一个想象中世界。

  四、作业:读一读写一写 每个词一行,每行5遍。

  第2课时:重点是讨论第2节诗,感知全诗内容,感悟人生。

  教学过程:

  一、字词擂台赛,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略

  二、朗读第2节,思考、分析:

  1、 自己大声读(要求读出语气来,体会作者感受。)

  2、 投影下列问题,分组讨论:

  (1)这一节中的“山”与“海”又指什么?

  (2)指名朗读“因为我听到还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

  (3)指名朗读“在山的那边,是海吗?……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你对这些诗句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1)“山”重重艰难险阻,“海”理想境界(“用信念凝成的海”要到达理想境界,必须历尽千辛万苦,有坚定信念,百折不挠。 (2)作者相信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渴望理想的实现。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荡,鼓舞“我”不懈地奋斗,滋润着心灵;充实而有活力,给“我”鼓舞,令“我”激动。枯干:对理想的渴望。(3)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顶峰,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

  三、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围绕: 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2、诗人的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呢?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

  3、 小组合作学习: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或者你最喜欢的一句,说明理由。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互相交流。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引导、点拨:

  (1)、“铁青着脸”这句诗非常形象,“我”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望见的依然是山,“我”真是大失所望,沮丧极了。

  (2)、怎么看出“我”是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 “终于”这个词可见爬上山顶费了很大力气,花了不少时间。这正是诗的语言特点: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诗人主观的感受。正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的时候,看见美丽的花也像在流泪一样。

  (3)你能读出这种感情么?

  “妈妈,那个海呢?”(师故意带着怨恨的口吻朗读) 主要是疑惑不解,因为妈妈一般不会欺骗自己的孩子,“我”没看到海就很疑惑又很失望的问妈妈。在这里主要是失败之后仍不灰心,继续寻找、追求。你用这种心情把这句诗读一下。

  (4)难点: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下深根?

  点拨:“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可见,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他扎下深根。那么,在朗读时,应该怎么读?

  那么,在朗读时,应该怎么读? 全班齐读,体会读法。“飘”和“扎”都作重音处理。

  “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5)如果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会怎么样? 从这句诗你得到什么启示?

  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举成功,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不要企图一举成功,要能承受住失败和挫折,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6)为什么说“枯干的心灵”?

  说明要实现理想必须经历失败,“我”对理想的非常渴望。只有理想能滋润“我”的心灵,使“我”的心灵不再枯干,而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诗很有人生哲理,当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是多么兴奋、惊喜啊! 可见,遇到困难时,理想能激励我们战胜困难。

  4、写作特点:1、运用象征手法,意象壮阔,意蕴丰富。2、诗歌语言凝练,含义深刻。

  四、在深入理解了诗的内涵的基础上,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延伸与拓展: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同学自由畅谈。

  六、结束语:

  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困难正等着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没有信心?好,那就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七、布置作业: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八、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海”——理想境界

  象征

  “山”——重重艰难险阻

  教学反思:在进行内容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如何拿书,2、齐读的要求即如何读出语气和感情,3、齐读的要求,4、学生分组讨论的要求。

  “导”、“引”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读的内化要求,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认真地品味语言,不断地揣摩,学生从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语感。现代教学媒体进一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2、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

  1、投影“紫丁香”的图片,提问:

  有谁认识这株植物?

  2、有些同学悄悄地在他们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代表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一起研究。

  3、交流:

  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三、识字

  1、同学拿出自身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方法说给同学听。

  5、猜字谜:

  舌头尝出甘蔗味(甜)。

  一人站在大树旁(休)。

  四、朗读

  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朗读展示:

  读自身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休、伸、甜、院、除、息、困

  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同学练习,教师检查同学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写的字,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开汽车”游戏。

  师:汽车汽车开起来。

  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

  二、朗读课文

  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

  2、同学练读,指导同学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教师引读。

  4、同学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5、配乐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示出来。

  三、朗读感悟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引导同学: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假如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

  4、同学选读,选自身最喜欢的小节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5、小组挑战读,看哪一组读得最有感情,能使老师感动。

  6、全班包括对老师的深情朗读全文。

  四、说说背背

  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2、看着画面自身练习背诵。

  3、扮演背诵。

  五、写字指导

  1、写“甜、歌、牵、困”四个字。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同学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

  六、拓展活动

  1、学唱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要求自主读歌词。

  2、交流自身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达出的博爱精神。

  2、了解作者,掌握生字生词。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达出的博爱精神。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字词。

  2、简介作者:冰心

  二、出示目标

  三、新授: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我感受到了哪些乐趣?

  马温驯

  狗驯良尊重动物

  猫活泼关心动物

  鸟快乐欣赏动物

  虫可爱

  2、思考: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由大动物到小动物的顺序介绍的)

  3、重点朗读(7-11)自然段,思考:介绍了鸟的哪些内容?

  (学生同桌讨论后回答)

  4、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博爱精神。

  四、作业:练习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悟语言,积累好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出示目标

  三、学习新知:

  1、结合(7-11)段,思考:课文中怎样描写小鸟一家相亲相爱的`情景?为什么重点描写它们?

  (从对鸟的描写中,最能体会出存在于动物之间的伟大的爱)

  2、体会作者是如何安排内容详略的?

  (马、狗、猫、虫)――略写

  鸟――――――详写

  3、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各种动物给作者带来的乐趣。思考:作不为什么能从各种动物身上感受到那么多的乐趣?

  (尊重、关心、欣赏动物,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动物)

  4、体会好的句子,积累。

  5、朗读课文。

  6、谈感受。

  四、小结:内容和方法。

  五、作业:预习下一课。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我的五样》选自苏教版第一模块的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的第三板块(设计未来),本文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学会对自身的深度思考,学会选择。并且以《我的五样》这篇课文作为一个平台,来激发学生审视自己、设计未来。

  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青春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年。虽然短暂,但是却对一个人的一生有这决定的作用,因为在拥有青春的时候,人要做出许多的选择,有些选择甚至是决定性的。那么人生中最保贵的东西是什么?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是诗人的选择,面对将要选择的人生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本文的作者有着自己的选择:空气、水、太阳、鲜花、笔。在本文的作者看来,空气、水、太阳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不可或缺;鲜花代表着爱以及心中的美好;身为作家的作者,笔当然是不可或缺的`。接下来的舍弃的过程中,作者先后剔除了鲜花、水、空气、太阳,最终留下了笔。在作者看来,身为作家,自己的价值就是从这里体现出来。每个人都会有展示自己价值的欲望。同时作家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审视、思考社会和再现自己的审视与思考,一位作家一旦放弃笔,就是对整个人生的放弃,也就是对一切的放弃!本文就是想告诉学生,人生的当中的有些取舍是很艰难的,有些甚至是残酷的、痛苦的。要想选择好,就要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明白自己生命存在意义,明白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二、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思路。

  2、品味其中心理描写语段。

  3、引导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作者对话,规划青春,设计未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文章内容思路。

  2、体会作者心理描写语段。

  学习难点:

  1、对作者心理的把握。

  2、和自己心灵的对话、和作者的对话,规划青春设计未来。

  四、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十八岁的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刚刚形成,同时他们又朝气蓬勃,胸怀理想。在这一关键时期如何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能促进他们来合理地审视一下自身,对自己有一个深度的思考。从语文角度来说,他们把握文章的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通过本文也可以提高一下学生把握文章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上课之前,给同学们讲这样一则选自《聊斋志异》的故事。有两个牧童在深山里玩耍时,拣到两只小狼崽。于是他们抱着两只狼崽分别爬上了相距有10米的两棵树。不一会,老狼来寻子。其中一个牧童就揪住一只狼崽的耳朵,狼崽嗷嗷地乱叫。老狼跑到树下,气急败坏地又抓又咬。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拧着狼崽的腿。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0-10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教案01-28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4

语文园教案02-04

语文《景阳冈》教案02-09

语文草原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