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介绍:
本文介绍绿色千岛湖的形成与美景,揭示一个道理,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就会创造绿色奇迹。教学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千岛湖的形成,理解综合工程及水上森林的作用,了解人们为千岛湖的绿,所做出的努力。
感受千岛湖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体会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们保护自然,遏制水土流失,使岛更绿水更清。从而突破文章主题“绿色”及单元主题“家园的呼唤”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千岛湖的美景与它的形成,明白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突破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受千岛湖的自然美,通过对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的认识来珍惜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都喝过“农夫山泉”吗?你知道“农夫山泉”牌的水取自哪里吗?(“农夫山泉”水全部取自国家一级水体千岛湖)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绿色千岛湖看看吧!(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文同学们都预习了,你知道为什么叫“千岛湖”吗?(有1078个岛屿)
你读书真细心。
2.那为什么又称它为“绿色千岛湖”?(板书:水绿岛翠山青)
3.水、岛、山都是绿的,当然要叫绿色千岛湖。那如果说水绿、岛绿、山绿,你觉得怎么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中国的语言真丰富)
4.这个句子读起来也是很有韵味的,齐读句子:“那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5.现在,你一定想快点了解千岛湖吧!来打开书,先来看看作者在欣赏了千岛湖之后,是怎样评价它的?(指导学生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话,全文的中心句画下来: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6.(课件出示中心句)在作者眼中,千岛湖是——(引读)是——(引导学生读完)诗,大家都读过,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7.作者把千岛湖比作一首诗,说明千岛湖——很美!
8.什么是奇迹?奇迹,你见过吗?
9.作者为什么这样评价千岛湖呢?让我们从文章中找答案。先浏览课文,看看哪几段重点介绍了千岛湖的美?哪几段介绍千岛湖是个奇迹?(1-7、8-10)
三、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1-7自然段,一手扶书,一手握笔,边读边找看看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出千岛湖像诗一样美?(学生自学)
2.集体交流:
第1自然段:
学生读第1自然段的第3句话,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引导:那里有山、有岛屿、有森林,自然美景尽在其中;显示大自然中所有美的东西都集中在这里。我们从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体会了西湖的美,千岛湖竟然比西湖还要美!)还从哪里能看出千岛湖像诗一样美?
桂花岛:(不仅眼前看到的景色让人赏心悦目,鼻子里还闻着花香,真让人——心旷神怡,美!
猴岛、五龙岛、清心岛:(出示相应的图片,教师引导进一步理解。)
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还有这些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使千岛湖显得生机勃勃!
岛上的动物与人相处的怎样?(板书:和谐)和谐就是美,美就是和谐!
梅花鹿和人们合影留念,人与动物真是和谐相处啊!
3.这里的岛屿,有的因动物知名,有的因花树着称,各有特色,可是环绕在这些岛屿周围的湖水中确有一个共同的景观——“鱼跃千岛湖”。谁来读一读第7自然段?
4.指名朗读。
5.这里的鱼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多,真是物产丰富,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是——富庶。(板书:富庶)
6.想看看这个优美富庶的地方吗?请欣赏。(教师放课件)
7.配乐欣赏,教师相机介绍。
8.教师小结:千岛湖真是一首优美的.诗,让我们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赞美千岛湖吧!从1-7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自由练习朗读。
9.谁想用你的朗读带我们再次走进这诗一般的千岛湖。
10.指名读1-7自然段。(读得太美了!)
11.这么美的千岛湖在作者眼中是一首诗,而且还是一个奇迹,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8-10自然段,看看千岛湖奇在哪?边读边画下相关的句子。
12.学生反馈:
第8自然段:
原来一片光秃秃的山地,三十几年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确实是个——奇迹!
千岛湖是个水库,是个人工湖,这是你预料中的吗?
相当于3184个西湖的水容量。
水上森林:能在水里泡200天也不会淹死。
建设千岛湖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我们的科研人员都克服了!人类在改造环境方面显示了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力量。
第9自然段:
你找的是第9自然段,这段中有一句概括了全段的意思,是哪一句?(画出第一句:新安江水电站是一项综合工程)
你能快速找出有几方面作用?哪4方面?(发电、灌溉、航运、养殖)
你找的这么快,有什么好办法?(课件:出示分号)
一项工程有这么多的作用,真是一举——多得,确实是一项综合工程!是一个人工创造的奇迹!
这项工程是人类在无节制的滥用自然资源吗?(不是)(点:和谐)
13.了解了千岛湖后,你能想想作者为什么说千岛湖是个绿色奇迹吗?(板书:绿色)
还记得《枫叶如丹》中的句子吗?“绿是播种者的颜色,是开拓者的颜色,人们说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
14.教师小结:我们的开拓者建造了这么美的千岛湖,这里到处有跳跃欢快的生命,人与自然相处的如此和谐,在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千岛湖的成功改造,带给我们多少希望啊!所以千岛湖是一个——(引读: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15.正因为千岛湖的这些魅力,所以作者要这样评价千岛湖,(引读:)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16.是啊!千岛湖的成功改造,带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课件出示句子:)大自然造福与人类,人类要和自然保持和谐,只要我们与自然保持和谐,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奇迹!
17.现在你希望给什么东西冠以绿色名称?(你们的愿望多么美好啊!)
只要人类共同携手,就一定能建造出一个绿色家园!
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课题
教师板书“鞋”字,引导学生用“鞋”字组词,板书“修鞋”;引导学生谈对“修鞋”的认识,随机板书“钉、绱”,强调“钉”是一个多音字,并引导学生,练读课文中“用钉子订”一句话,加深对“钉”的印象;同学们请看老师这还有一个词语,引导学生对“姑娘修鞋”和“修鞋姑娘”进行比较,感悟顺序变了,课文的重点也就变了,由此可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重点是写小姑娘这个人物,那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9页,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谁愿意起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2、读完课文了,谁能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那这篇文章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倒叙)
三、重点感悟,渗透学法
读完课文后,你认为修鞋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哪些句子中你可以看出这个姑娘具有的品格?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来,画出这些句子,并在后面写上你的想法,开始。
2、指名朗读划出来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词语的含义,渗透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句子1: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这是对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说明这个姑娘非常的有自信。(板书:坦然,自信)
(2)、句子2: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说明姑娘修鞋技术非常的娴熟,动作利索。
(3)、句子3:借着她干活的机会,我看了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板书:艰辛)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修鞋姑娘生活的艰辛。
(4)4、6两段说明姑娘非常的主动、热情,周到。
(5)9到14自然段,角色互读,突出姑娘诚实、善良。
分角色朗读“修鞋姑娘”和“我”对话部分。
1、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探究“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相信我,还是我相信她呢?”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2、学生展示读,去掉提示语的朗读,但要在对话中把提示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四、这样一个诚实而有善良的好姑娘,课文中的我从一开始就相信她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不相信这个姑娘。文章中有许多描写作者这种心里活动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句子1:我还有点怀疑她能否用锥子扎透我这牛皮鞋底。
句子2:我不放心的提醒她要修结实点,花钱多点不在乎。
句子3:7、8两段怀疑
后面的尴尬、惭愧
五、一个诚实善良的姑娘,让作者从怀疑到惭愧,到苦苦寻觅这个姑娘。
教师想问:作者苦苦寻觅的仅仅是修鞋姑娘吗?他还在寻觅什么?
4、实际上,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心灵的呼唤,他在呼唤诚信,那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
六、结尾
同学们诚信就在我们身边,一个约定,一个承诺,一个美好的心灵。我们的社会呼唤诚信,我们的生活更需要拥有美好心灵的人,愿我们每位同学都……
七、板书
修鞋姑娘
我 怀疑不放心怀疑尴尬惭愧
姑娘坦然自信 真诚
教学反思:
《修鞋姑娘》是本学期语文组的举行的第一次同题研讨。整个教学思路由五年级语文老师集体备课。我先执教了第一节课,课后非常的有幸的得到了全国特级教师支老师的点评。
本节课,由于准备时间不足,所以对于教学参考书没有读透,对于课文的认识不够深刻。这篇课文歌颂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信任的美好品质,教育孩子要讲诚信。而我在整个教学中对于孩子的诚信教育讲解得比较少,没有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课文的讲解比较的凌乱,指导朗读的部分太少。课下经过支老师的点评,如果讲课时能从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等方面让孩子一点点地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那整篇文章的讲解就会非常的有序。听了支老师的点评,我顿觉的茅塞顿开,思路变得异常清晰,这节课的收获真得很大。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点: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从多种渠道了解缠足的事。
一、揭题
1、师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课,(指屏幕)让我们一起跟老师再来把课题写一遍。集体书写课题:孙中山破陋习
2、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到孙中山的姐姐原先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板书:姐姐
2、学生交流
板书:
活泼
能干
3、引读:因为姐姐既活泼又能干,所以孙中山
板书:孙中山
喜欢
4、小结:看来,大家上节课学得不错。大家还记得吧,上节课读课文时,老师说你们达到了几星级呀?(四星级)这节课有信心达到五星级吗?(有)好!有志者事竟成。可今天不是我能说了算,等一会儿要请听课老师来评的啊。大家可要努力啊!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第八自然段)
过渡:大家已经知道孙中山有个有活泼又能干的姐姐,真让人羡慕,但好景往往不长,读读课文这一部分,看看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1、自由轻读第八自然段。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迫切地想知道什么呢?
2、学生质疑,老师筛选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并出示:
⑴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
⑵这件事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灵?
3、同学们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真不错。要想解开你心中迷团,就得细读课文的第二~第七自然段。
四、整体感知(第二~第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第七自然段。
思考:活泼又能干的姐姐,她的笑脸、她的歌声被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带走了,这是一件什么事?
2、学生交流。(妈妈要姐姐缠足。)
五、精读课文2--7节
1、师生齐读:妈妈要姐姐缠足,这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的第三节,妈妈姐姐
2、同学们读完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板书:痛苦
流泪
4、你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姐姐的痛苦?
(1)
抓住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练读句子,体会姐姐的痛苦。
(2)谈话促读,你回去从家人那了解到缠足是怎么回事吗?抽讲,老师补充(用4到5米长的布条,把5个脚指头捆绑在一起,好长时间都不能拿下来,让本来直得的骨头慢慢长弯,很痛很痛的。走起路来就及不方便。)自读体会,学生齐读。(把体会到的用读表达出来。)
(3)再读第三节。
难怪姐姐会如此的痛苦,让我们在读中体会,在体会中读好课文。
5、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当时封建社会妇女穿的小鞋呢?(课件出示)
6、启发想象:看到这么小的鞋,你想到了什么?
7、学生交流。(不好走路,不能干活,走路摇摇晃晃)
8、面对此情此景,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他心疼什么?
(板书:生气
心疼)
9、师:于是他同妈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说到争论,各自一定有争论的理由。那么,让我们同桌两个一起读读课文的3--4节,读完后,同桌两个讨论一下,并把孙中山生气的理由和妈妈坚持要为姐姐缠足的理由画出来。
10、学生交流。
(1)
孙中山生气的理由:生读。
也就是说:还能下田干活吗?就是不能下田干活。缠足那么,痛苦,就像吃官司一样。
(2)指导朗读:你能读好吗?(不够生气,不够痛苦)你能把生气、痛苦的语气放在了标点上了,真不错。)
(3)那妈妈坚持要为姐姐缠足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读句子。
问:妈妈看到姐姐这样痛苦,心疼吗?(心疼)母女之情,是多么珍贵的亲情啊!你怎么知道的呢?(叹了气、我也知道、可、被人家笑)噢,这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许女孩子不缠足还嫁不出去呢。妈妈也心疼,可一点也没有办法,真是无可奈何。
(4)指导朗读,把妈妈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11、这种理由真实不可思议!同学们这就是陈旧的封建思想,孙中山能接受吗?(不能)所以他反驳道,既然(引读)别人但妈妈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太深了,她只是说:(引读)你年纪
12、妈妈是含着眼泪说着,并把孙中山推出了门。
13、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擒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1)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含着眼泪、可以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体会到妈妈是无可奈何。妈妈知道孙中山说得有道理。妈妈知道姐姐缠足是痛苦的,但妈妈没有豪无办法。
你知道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后,在干什么?所以,我们读到这,稍微要停顿一下,给人有回味的'余地。
(2)齐读第二句。
(3)小结:所以我们以后写作文、造句时,都要注意准确的用词。
14、读3--7节。让我们一起来,把孙中山又生气又心疼和妈妈五可奈何的心情读出来,先准备一下,再抽读。
15、就这样,妈妈还是给姐姐缠了足,那么同学们看看图中的孙中山,此时他在想些什么?(课件出示)
16、学生交流。(姐姐妈妈自己)
17、从那以后,(引读)孙中山再也看不到听不到
(板书:没有笑脸
没有歌声)
18、比较句子: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那一句话最能反映此时孙中山的内心。点出深深地、幼小的他虽然小年纪,但永远不会忘记。
19、检查刚才的2个问题。
问题1(因为所以)
问题2((1、看到姐姐的痛苦。2、妈妈受毒害之深,3、无力反驳。)
六、学习最后一节
过渡: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但他从小就有一个决心,就有明确的目标,我们来看看,经过努力,最后有没有成功。
1、自由读最后一节。
2、问:成功了吗?(成功了)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给点掌声。
3、师小结。
所以后来孙中山当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的就是(引读)
(板书:首先废除)
七、展开联想,表达情感。
1、这正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板书:大快人心。)多么让人高兴,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可在1925年,孙中山因得了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一个铜像。
2、示铜像。
3、述: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如果没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老师包括黄老师也许早已缠足。此时,你会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4、出示孙中山图象,请你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话练习。
附板书:(姐姐后、孙中山前加大括号)
孙中山破陋习大快人心
能干
活泼
喜欢
姐姐
痛苦
流泪
生气
心痛
孙中山
没笑脸
没歌声
刺痛心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和格式方面的要求。
2.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3.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选择合适的材料写日记,格式正确。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日记本。
2.课件。
教学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呢?(日记本)
2.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4.好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日记。(板书题目:我来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怎样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回顾第16课《护士长日记》。
2.通过《护士长日记》这篇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3.师小结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1)日记的格式: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2)日记的内容:不仅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还可以写做过的事。
(3)写日记并不是把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记下来,而是应该选择印象最深的、有意义的,能使自己感动的内容。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生谈体会,师相机指导。
(1)日记内容不限。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注意格式正确。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明确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出示课件)
主要内容:写一篇日记。
要求:(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课件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1)善于观察。
(2)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
4.从这几篇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
5.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6.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按什么顺序写?
(3)表达怎样的心情?
7.小组汇报交流。
8.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一、回忆写法,组织练写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这节课我们就根据上节课自己的选材内容,把它们写下来。
2.学生试写,老师巡视指导。
3.朗读交流。
4.师生评议。
5.完善习作。
通过刚才的评议,同学们一定还想把自己的日记读一读,改一改吧!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吧!可以同组的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也可以自己独立修改,相信你能把它写得更好!
二、眷写习作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修改习作,抄写习作
教学重点:
修改习作,抄写习作
教学难点:
修改习作,抄写习作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指导修改
1、教师"不厌百回改。""好是改出来的。"说明习作必须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才能令自己满意。军合刚才的佳作及一些同学谈的经验,自己好好修改自己的`习作吧!
2、自己再次修改。
3、同桌互评互改。
二、誉正经修改后自己满意的习作
三、习作讲评。
1、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习作讲评
2、下发习作本。学生认真阅读教师的点评。与同桌分享成功的快乐
四、教师这次习作的成功之处,指出存在的不足
表扬一大批习作成功的同学,激发学生的热情;指出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习作水平=
五、习作展示:出示自制课件
1、优秀习作展示。
2、进步习作展示。
六、
通过本单元的习作训练,你有哪些收获?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引导学生观察一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技能:引导学生紧扣文题,把自己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完整。
能力: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情意: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实验最精彩,最动情的地方写具体。
对策:做一个实验,把实验的过程写具体。
课前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习作准备。
在本次习作前,老师已布置学生一项活动: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就自己比较喜欢的领域设计一些小实验做一做,并做好条文式的记录;或者把科学课上做过的有趣的.实验简要记录下来。
二、引入习作话题。
1、最近我们都做过些什么小实验呢?今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这些实验的内容和过程。
二、口头交流习作内容
1、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1、实验的名称,需要的材料。2、实验的过程:
2、实验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大组交流。
三、学生写习作提纲。
1、按照实验的顺序把实验过程有条理地写出来。
2、把文章的主体部分比较详细地写出来。
四、交流习作提纲,完成习作。
1、实验小组内交流。
2、大组交流文章主体部分内容,师生评议,补充。
3、学生习作。
五、交流教师的“下水文”。
有趣的实验
周末,我看了一本书,介绍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杯子里盛满水,用纸盖住杯口,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流出来。我觉得这简直是不可思议,薄薄的一张纸怎么可能托住一杯沉重的水呢?
我将信将疑地开始做起来。首先,我找来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子和一张长方形的白色纸,来到厨房,在杯子里注满自来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那张纸盖了上去,然后,用手轻轻地盖住杯口一会儿,把杯子倒了过来,倒数一、二、三、四、五,把手放开,嗨!神了,纸头真的把水托住了,这怎么可能?小小的一张纸怎么可能托住一杯水呢?我又试了几遍,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真理。
为了炫耀我的实验的成功,也为了我的实验成功的把握率高一点,我决定用半杯水在爸爸,妈妈面前表演一下我的魔术。
为了把气氛搞得富有神秘感,我学着魔术师的样子,放了音乐,还拿了根筷子作为魔术棒,把杯子倒过来让他们看清楚,把白纸放到他们眼前让他们看清楚,然后倒入半杯水,把纸盖上去,按刚才的顺序用手轻轻按压,倒过来,为了提高魔术的惊险性,我把杯子放在头顶上,数一二三,放手!顿时,我傻眼了,我成了一只落汤鸡,我呆住了。爸爸,妈妈捧着肚子笑得喘不过气来。
妈妈说:快快换衣服。爸爸说:快快上查一查。
原来:一张纸是顶不住一杯水的,而真正起到神奇力量的是大气压,当水杯灌满水盖上纸后,杯中的大气压就低于杯外的大气压,杯外的大气压就压住了纸,水就流不出来了。半杯水比一杯水轻,但是,半杯水,还有半杯是空气,大气压就帮不上忙了,于是,水就流出来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懂得了两个道理:
一是,有关大气压的问题,大气压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为人类创造着魔力,比如:用吸管喝饮料,中医火罐疗法,输液等等。
二是:更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凭空想象,要有根据,要善于观察事物,善于研究,从而发现问题。
1、教师朗读“下水文”。
2、学生评议老师的“下水文”。给老师打分,并说出打分的理由。(对照要求)
3、学生就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4、师生交流“下水文”的成败,提出修改建议。
六、习作评议和修改。
1、根据刚才对老师习作的和补充,修改各自的习作。
思考一下:着重从哪些方面来修改?
2、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3、学生自由选择交流和帮助批改的对象。
板书设计:
作业4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有条理地记叙
最精彩或最关键的部位写具体、写生动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准确流畅地背诵。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望岳》,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
2.通过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诗歌教学必须让朗读贯穿始终,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把握诗歌内容。
2.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诗歌学习的主体。老师尽量少讲,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老师点拨,师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石壕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唤醒情感
1.听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字词、生字词,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
2.学生自由诵读。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三、细读课文,品味探讨
1.观官吏之举
通过诗文改动让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2.听老妇之诉
文中有一个字最能表现老妇的心情,找出具体的语句谈谈。
想象当时具体的情景。
3.察作者之情
四、展读课文,深入探究
1.领会杜甫矛盾的心理
2.试背诗文。
板书设计:
观官吏之举——毒
听老妇之诉——苦
察作者之情——忧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0-10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教案01-28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4
语文园教案02-04
语文《景阳冈》教案02-09
语文草原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