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23 14:09:2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语文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语文教案集锦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这个故事内容简单明了,一年级学生大多听过。

  教学目标:

  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重点:

  是识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学生从文章中体会乌鸦遇到问题肯动脑筋,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测

  1、读词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在“找朋友”的拍手游戏中巩固认字,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提出问题,合作初步解疑

  1、读课题,质疑,梳理问题。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读1~3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4、4人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把阅读和质疑问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会问,在疑中加强读,使其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初步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三、读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

  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

  3、学生自我评价朗读。

  (以读为主,通过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多读中悟得读的方法,在多读中悟情。)

  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办法。

  2、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研究边做实验。

  4、交流合作结果。

  (根据学生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学生自我评价。

  7、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五、学会背诵的技巧

  (注意让学生自己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等,引导学生学会巧背。)

  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六、复习巩固

  1、看谁读得最快

  ⑴乌鸦口渴要喝水。

  ⑵瓶口小,水不多,可是乌鸦还是想出办法喝着了水。

  ⑶夏天到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识字是低段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学生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在课前以游戏、词卡形式复习,在课后把学过的字放进旬子里,既巩固认字,同时又积累了语言,这样反复再现,强化记忆。)

  2、看谁写得最好。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水不多口又小──喝不着

  放石子──喝着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识字写字是教学低年级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首先由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趣的成语》引入新课,让学生对有故事的成语产生兴趣。通过指导学生初读课本,把学生带入识字情境中,初步感知汉字,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其次注重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始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大致了解其中某些成语所包含的故事,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3、有主动学习,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6个生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积累成语的兴趣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成语故事。

  2、课件和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曾经学过《有趣的'成语》还记得吗?那些成语有趣在哪里?对,它们都是由数学开头的,你能说上几个这样的成语吗?其实在我们汉语言中的成语是相当多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今天我们又来学习成语,这些成语,同学们会更喜欢的,因为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板书课题:有故事的成语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有趣的成语》引入新课,既能发挥已有的经验对学习新知识的积极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还等什么呢?赶快读一读这些有故事的成语吧!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就拼一拼它字上的音节。

  2、出示课件,学生自读成语。

  3、检查学习情况。

  4、出示课件:(有拼音的生字),由同桌小声地拼读。

  5、有哪些字娃娃的名字容易叫错;请你来当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

  6、怎样才能记住字娃娃的样子呢?谁愿意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7、玩愚公移山的游戏:

  设计意图:改变传统的“教师死教硬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关于启发学生通过读读,说说,记记来识字,以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学习动力。

  三、精读成语、领会感悟

  1、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成语,边读边想,你听到过或看到过哪些成语的故事?

  2、在小组里将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伙伴听,组内推举一个讲得棒的在班上交流。

  3、交流,老师讲述大部分学生都不了解的成语故事。

  4、知道了成语里的故事,了解了成语的意思还不够,我们还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练习使用这些成语。(做“送成语宝宝回家”的游戏)

  5、指导朗读成语

  ①齐读

  ②个别读(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别人和自己)

  ③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拍手读

  6、做课后练习第2题。

  7、鼓励学生将成语背诵下来。

  设计意图:本课学习的成语都是具有一个深刻内容的故事,引导学生说故事,既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了解中华民族有历史悠久,数以万计的成语既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国宝,又是中文的一大特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累成语的兴趣。

  四、自主实践,拓展延伸

  1、谈谈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有故事的成语。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这方面的书,如《成语大王》、《成语故事》、《成语词典》等,收集更多的成语故事,在班里开一个成语故事会。

  设计意图:成语言简意赅,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盛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学生从中了解,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今后的说话,习作将大有好处。

语文教案 篇3

  一、 导入新课,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把课文读熟了,今天老师把足球给大家请来了,想不想认识它?(动画出示)运动的足球。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足球怎么样?(动画出示运动的足球,配第一自然段的音,并显示第一自然段。)

  3、请你读一读足球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再读一读段话,说说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学生再读。

  4、指名说,同学帮着解决。

  5、足球这么可爱,你觉得它的话应该怎么读呢?自由练习,指名读,评价,你还可以找自己的伙伴来读。

  6、现在你能来做小足球,带上动作试试看吗?下面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读,一人做动作,也可以两人一起边读边做动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做动作。)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

  1、这么可爱的足球年纪怎么会这么大呢?我们来听听足球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吧!(动画显示,配音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2、自由读一读足球的这段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说,并相机显示“很久很久以前”足球这种运动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出现了,怪不得它说自己有一大把的.年纪呢!“只有……才……”。只有皇帝过生日才能用它来庆祝,那老百姓过生日能不能用它来庆祝呢?是啊,在那个时候,足球运动只是少数人能参加的运动。

  4、同学们在读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吗?

  5、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个自然段读好,先练习一下吧!(自由练习,指名读,评价,说说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三、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许多年过去了,今天,踢足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让我们来听听足球的心里话吧!

  2、动画及课文第三自然段。

  3、指名读,谁来说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4、出示第一句话,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5、理解“流行”。把搜集到的有关足球的资料拿出来,同桌互相交换看。

  7、出示第二句,自由读一读,你明白了什么?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足球带给我们的快乐吧!看录像。(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一想场内比赛的人,场外观看的人有何表现。你心情怎样?)

  8、足球给我们带来欢笑,他也非常高兴,你能把足球的这段话读好吗?

  9、自由练习。

  四、整体感知

  1、每一排的同学都读得很好,整篇课文能不能读好呢,下面老师请每个同学练习读两遍,看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做足球向大家作一个自我介绍。

  2、自由练习,指名介绍,指名评价。再介绍。

  五、拓展练习

  1、足球不但为我们带来了欢乐,而且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在快乐中得到锻炼,在生活中这样的体育运动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2、指名说。

  3、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你们一定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当然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现在我们就来运动一下,轻松一下,同学们可以边听边唱边做动作。

  六、小结。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

  2.作者简介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霍金被确诊患病已三十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在讲演的开头,作者就指出,预言将来是非常困难的,预言宇宙的将来尤其困难。虽然如此,科学家对此仍然满怀信心。

  课文第2段,作者却话题一转,考察起预言的历史。提及预言,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古代的巫术。女巫用"毒药或火山溢出的气体"把自己"弄得精神恍惚",不过是为了增加一点儿神秘色彩,"而真正的技巧在于解释"。近代宗教预言也是这样,不断用新的解释来掩饰预言的失败,如"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等。那么,科学家的预言是不是也像古代的预言家一样是一时的"骗术"呢?作者指出,"科学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的更可靠些",比如对天气预报、对"极端条件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以及对大脑的工作机制等,都还缺乏准确的判断。但是,"宇宙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的未来",还是可以预言的。

  宇宙中的局部运动也许会出现混沌状态,但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可以预测的。宇宙正在高速膨胀,其他星系正在飞速离我们远去。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明了宇宙的膨胀大体上"是平滑的而非混沌的",因为如果宇宙的膨胀率和平均密度不均匀,来自宇宙各个方向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就不会如此一致。"这表明,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从目前的情况看,宇宙中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增大,但是星系之间的引力吸引有可能降低膨胀率。"如果宇宙的密度大于某个临界值,引力吸引将最终使膨胀停止并使宇宙开始重新收缩。宇宙就会坍缩到一个大挤压。""大挤压"和"大爆炸"前的状态相似,"具有无限密度"","物理定律在这种状态下失效"。

  这样,预言宇宙的未来,"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

语文教案 篇5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阅读来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能够借助网络等平台搜集、处理、交流文本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教学中,抓住重点语段和词句,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创设智慧灵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的十个生字,理解“痴迷、纵横、闪烁、鼓鼓囊囊”等词语;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3、利用博客、网络交互功让学生开展创意阅读,延伸课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凭借文本,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

  2、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学策略】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人体验地生成,通过学法指导,以读促写。

  2、通过博客、网络平台等多种交流方式,实现文本、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体会法布尔从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2、建立主题博客学习网站。

  【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课件、视频、主题博客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法布尔——从直观入手,走进文本学习

  1、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大自然的礼物。(课件展示昆虫图片)喜欢这些小家伙吗?有个人也很喜欢小昆虫,可他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将这种热爱与痴迷持续了一生,他就是法布尔——科学殿堂里的一位巨人。(板书:科学殿堂)

  (设计理念:直观再现生动活泼的昆虫图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2、小组交流,认识法布尔。

  谁来说说你对法布尔的了解?

  (学生将课前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进行交流。)

  3、课件出示法布尔生平简介。

  (设计理念:让学生了解法布尔,走近法布尔,激发他们对科学家的崇敬和热爱。)

  4、师:让我们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到法布尔的童年去看看吧!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学生随师书写课题)

  二、互助学习,初读课文 ——通过互助学习,扫清文字障碍

  1、同桌互助,对读课文。

  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理解重点词语,扫清文字障碍。

  2、多媒体课件出示文本,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注意带点字读音。

  纵横 闪烁 光泽 责骂 满载而归 鸟栖虫居

  中毒 观察 可恶 痴迷 鼓鼓囊囊 兴致勃勃

  (设计理念:课件出示文中重点字词,直观帮助学生纠正字音,理解词义,便捷、生动,利于学生掌握、积累生字新词。)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初识文本内容,促进探索新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时候的法布尔是个怎样的孩子?

  2、生默读课文后,交流反馈。

  3、课件出示文本: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理解“着迷”。

  4、在课文中还有几个和着迷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教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5、学生结合“迷”字,理清课文叙述了哪几件事?

  (设计理念:阅读是语文教学之本,默读课文,让学生充分阅读,沉浸文本,促使学生深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在感知文本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新知)

  四、以读促学,感悟痴迷——引导品析文本,进行学法指导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画出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抓感受深的词语美美读一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体会,师生共读共议。

  多媒体课件出示重点语段:

  1)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

  (为了观察昆虫,法布尔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2)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终于”说明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3)引导想象,拓展思维:法布尔在找这位“歌唱家”时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4)重点指导读法布尔对妈妈说的话,用表演朗读法来表现法布尔找到纺织娘的欣喜。(师生合作创造性表演读。)

  (设计理念:教师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学生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捕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2、归纳学法——读,想,划,评

  五、以导促学,探究痴迷——引导答疑导学,形成个人体验

  过渡:小法布尔的故事还真不少,这不,爸爸让他去放鸭子他又干什么去了?

  1、小组合作学习4,5,6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金钥匙:读——想——划——评

  划出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抓重点词语有感情读一读;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书写感受等语文实践活动,体会法布尔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领悟他热爱大自然的情怀。适时加以学法上的指导,实现短时、协作、高效的学习。)

  1)、小组合作按照学法:读,想,划,评,找出反映法布尔喜爱昆虫的句子。

  2)、学生依照情感体验,读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2、教师引导感悟第四段。

  1)、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出示文本第四自然段,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静听,伴随着悠扬的钢琴曲《童年》,学生在脑海中想象美妙的画面。

  2)、师指导:如果是你趴在小溪的岸边,会观察到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交流个人情感体验)

  预设学生理解:

  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3)、请同学们用心感受一下美丽,神奇的昆虫世界吧!

  课件出示小昆虫视频。

  (设计理念:视频欣赏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还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自然世界的神奇,让学生走进法布尔迷恋的昆虫世界。)

  3、学习第5,6自然段,感悟“痴迷”

  过渡:这只把蒲公英当做降落伞的小甲虫多么可爱呀!它不仅吸引了我们,也深深地吸引了法布尔。

  1)、学生自读5、6自然段,划出描写小甲虫的句子。

  2)、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文本:

  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

  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读句子,体会法布尔对小甲虫的喜爱之情。

  3)、这天,法布尔的衣袋里还装了些什么?

  4)、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喜滋滋”的心情。

  5、法布尔迷恋着昆虫的世界,可爸爸妈妈是怎样的态度呢?

  1)学生读后交流。

  2)教师小结: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把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装满了衣袋。为什么大自然中的一切令他如此痴迷呢?

  3)回顾全文,引导学生从文中描写大自然美好和小动物可爱的语句中,感悟大自然的美好神奇。

  4)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在大自然中的美妙的'经历,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索大自然的志趣。

  (设计理念:点面结合,落实单元教学重点。)

  6、感悟最后一段。

  A、过渡:强烈的兴趣加上细致地观察,使法布尔最终成了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撰写了一部自然界的生命乐章《昆虫记》,引领人们去探索神奇的昆虫世界。

  B、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一座富有创意的雕像,这座雕像是什么样的?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C、师问:这沉甸甸的口袋里仅仅装的是昆虫吗?

  D、回扣文题:课文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

  E、课件出示文本: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 ),装满了( ),还装满了( )。

  师相机板书:强烈的兴趣、执着的精神

  设计理念:通过对文题的深入理解,提炼文章的中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六、以读促写,升华痴迷——延伸课堂内外,进行知识拓展

  1、走进法布尔

  A、多媒体课件出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法布尔

  B、师配乐范读。

  C、师动情小结:作为一位科学家,一位用心去观察、用爱去体会的科学家,法布尔先生的科学研究是充满诗意的,他用诗人的语言描绘这些鲜活的生命,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昆虫记》是最著名的,就让我们静静地去读一读,走进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设计理念:在诗意的环境里阅读诗一样优美的文字,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憧憬。)

  2、以读促写。

  此刻如果我们正站在法布尔的雕像前,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他说呢?想一想,再写下来,也可以在课后把你的感悟、想法发到主题博客上。(出示博客链接地址)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习得语言工具的同时,感受到人文熏陶,让学生在人文情感的冲击下,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落实语言文字的教学。)

  板书设计:

  5、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科学的殿堂

  痴迷

  热爱大自然

  【教学总结】

  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成功之处:引导感悟痴迷。

  “迷”是这篇课文的灵魂。问文中有“着迷”“迷恋”“痴迷”这三个词,意思差不多,但是程度却越来越深。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理解这三个词,想想能不能调换它们的位置?为什么呢?讨论之后在去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课文主要描写了两个典型事例:一是法布尔抓住纺织娘;二是法布尔捉“小甲虫”。对作者重点描写的捉“小甲虫”的情况。我在教学时重点抓住这一自然段,从人物的心情、动作等方面,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程度。其一,引导学生从第四到第九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人物心情的词句。你看,捉到了昆虫,“高兴极了”,“满载而归”,“心里喜滋滋的”;被迫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垃圾堆”,眼泪是“刷刷地往下掉”。在法布尔的心中,昆虫的确是“心爱的小宝贝”。其二,应该引导学生抓住相关动词,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如第九自然段中一个“放”字的处理,我采用了词语比较的`方法来体会语言文字的情感。一个垃圾只要“扔”或“丢”,这里为何不是“扔”、“丢”,而是“放”呢?这样看来,“放进”一词看似朴实,但用得准确传神,让学生体会其用得精妙恰当。其三,还应当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父母的责骂。在一般情况下,就一般孩子而言,父母不允许捉昆虫,孩子便自动放弃了,而法布尔在如此情况下,仍然“兴致勃勃地挑拣”,“躲起来偷偷地玩”,其痴迷程度便显而易见了。这时候,再将“着迷”“迷恋”“痴迷”这三个词提出来比较,学生就更能体会正是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这种痴迷与执着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

  不足之处:

  课上由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欠缺,回答问题比较琐碎,浪费的时间也比较多,感悟的不够深入。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哪?

  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可不可以?学生的回答还是比较精彩的:如,生动形象地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这个时候我想趁热大跌,便问: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不仅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还塞满了 。 没想到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还有虫子、贝壳、树叶等等。这是我没有预设到的,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应付,直接将答案引出来了:是啊,多少迷恋,多少眼泪,多少梦想,多少执着!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有更多预设。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公输》教案03-11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备课教案01-21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母鸡教案04-26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园地》教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