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7篇[热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认识8个生字,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3.感悟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培养自主、自强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
交流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带。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最想干什么?当你们做自己最想干的事时,你希望爸爸妈妈阻拦吗?
学生自由发言。
2.板书课题。识字: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放课文朗读带,学生认真听。
2.出示自学提示:
①请自由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③小组内交流识字情况。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游戏:比一比谁认得多。
5.分段朗读课文。互评。
三、学习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8个字。认读会写字。
2.仔细观察,交流写字建议。
3.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老师范写“邀”字。
4.从这些中选择3个字,每字写两遍。
5.学生互评。
四、小结。
五、作业设计:
1.回去后再正确流利地读读课文。
2.把田字格中其他的字写一写。
3.你有什么幻想或渴望?自己准备这方面的`说话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认读下列汉字并口头组词。
阻 宙 叩 曾 掘 吻 芬 述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学生默读课文,小组内说一说:
你读懂了什么?哪儿不明白?
2.引导学生朗读感课文内容。
作者要去干什么不希望妈妈阻拦他?你能体会他的心情吗?
(老师及时板书,并启发感情。)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3.组织朗读比赛。
4.评价,小结朗读情况。
三、拓展说话:
1.你有过什么幻想吗?用“我希望”或“我渴望”说几句话吧!
2.互评。
3.鼓励:我们虽然是独生子女,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渴望,我们对世界、对自己充满了好奇,我们渴望自强自立。
四、积累词语:
1、读我的词语库。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词语库。
五、小结。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板书设计:
飞向蓝天,探索宝藏
2、妈妈,请别阻拦我 亲吻鲜花,歌唱劳动
渴望风雨,遨游大海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唐代诗人、画家张志和。词中描绘了一片画意诗情。色彩明丽,画面清新,加上斜风细雨,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学生分析:
学生初次接触词,对词的特点不熟悉,这首词内容浅显,指导学生先自学,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体会诗中意境。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背诵《渔歌子》。
2.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词中有画,词中有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资料卡、彩笔。
教学过程:
一、班级诗词大会
1.诗词比赛:老师说前一句,学生答后一句。
2.图中有诗:根据图片回答诗句。
二、初步感知
1.出示《渔歌子》和《江雪》。学生根据课本注音读一读,找找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引出词的特点。
2.介绍词和作者: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词,又叫长短句,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可以歌唱,每一首词根据格律,都有一个曲调名,成为词牌。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就是词的题目,比如今天我们学习的《渔歌子》。
张志和:唐代诗人、画家,今流传《渔歌子》五首。
3.自学
(1)根据注音自读两遍,读准字音。
(2)同桌检查读。
(3)齐读,欣赏配乐朗读,学生再读。
(4)学习生字生词。借助图片认识白鹭、鳜鱼、箬笠、蓑衣。
(5)对照诗词后的注释,想一想诗词中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小组合作学习,不懂的可以讨论可以问老师。
(6)全班交流诗词大意。
(7)词讲究韵律,让我们一起双手击掌,打出节拍,随节拍读。
三、品味词中画,画中情
1.思考,词中介绍了几种景物?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的吗?
2.在作者的描述中,不仅有景还有人,不仅有色彩还有声音,不仅有动态描写还有静态描写,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或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一写或画一画。
3.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体会出词中有画。
4.作者写的这些景物给你的印象怎么样?这色彩明丽的“画”在表达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哪位同学能把作者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出来呢?
5.面对垂钓者,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指名学生回答。
我们只有了解作者是在怎么样的心境中写下的这首词,才会对诗词所折射出的情感有更深的了解。阅读资料,思考,指名学生说一说“不须归”还有什么含义。
6.作者的大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劝弟弟回家。(课件出示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1)师生一起来对读两首词。
(2)志和啊,你为何不归?指学生回答。
(3)让我们一起读出张志和的心声吧。
四、有感情朗读、吟唱。
1.郁郁葱葱的西塞山附近,桃花盛开,白鹭飞翔,碧波粼粼,鳜鱼跳跃,好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同学们,让我们伴随优美的音乐,把作者悠闲愉悦的心情读出来吧!
2.一首优美的词也是一首优美的歌,这首传唱千年的词也改编成了一首歌,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五、把这首词画成一幅画,积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
板书设计:
渔 歌 子
唐 张志和
景 美丽如画
不须归
人 悠闲自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口语交际
这次训练是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是对本组专题的扩展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与人协作的能力。
交际准备:
1、学生课前进行的小制作(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等)
2、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交际小组。
过程建议:
1、学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 其实这只是一个范例,教学时应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才能。还可以结合口语交际活动办个“小制作展览”,给学生创造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1、展示: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
2、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大家互相学习借鉴。
3、总结: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愿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4、以此专题办个展览。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本次语文天地共安排了四项内容,包括: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和金钥匙。“语文天地”,围绕主题设计了口语交际活动,是课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明白在危急时刻应具有的良好品质。通过“调查”、“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习作体裁不限,题目不限,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创作空间,便于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金钥匙”交给学生做语文学习单元小节的方法,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课内外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对危急时刻最重要的品质的话题展开讨论,阐述原因,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在危急时刻保持良好的品质。
2、通过话题交流与辩论,训练孩子说与写能力。练习习作,能详略分明地把经过写下来。
3、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自我单元小结。
重难点、关键:
就某个话题展开交流与辩论,训练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任务,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完成三项学习任务:一是完成《畅所欲言》练习,展开话题讨论;二是完成《初显身手》练习,增强实践能力;三是练习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自我单元小结。
二、开展《畅所欲言》的话课交流
1.出示词语: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忘我勇敢、团结协作、先人后己。
2.教师引导:战争年代,人们会遇到危急时刻,即使是和平代也会遇到车祸、晕倒等突发事件,甚至是火灾、地震等灾难,在危急时刻,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为什么?
3.自由汇报,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危急时刻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之外,还应该懂得一些常识,如牢记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等。
三、完成《初显身手》练习
1.教师过渡:开拓自己的见识面,丰富经验积累也能帮助我们安然地度过危急难关。让我们通过下面的练习积累经验吧。
2.出示题目:
(1)调查身边的紧急救护设施、设备。
(2)设计家里或学校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处理方案。
(3)观察电影或电视剧,评价其中人物在危急时刻的各种表现。
3.全班交流讨论。(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汇报)
如:调查身边的紧急救护设施、设备,可是公交车、教室、家里、电影院等场所的小药箱等;设计家里或学校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方案,可以从应急措施、事后善后等方面的'设计。
四、出示“金钥匙”,完成表格练习
1.课件出示范例,提出要求: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自我单元小结,可以从优点、不足和改进措施方面列表,项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计。
2.小组展开自我单元小结的制定与交流。
3.幻灯显示小组推荐的自我单元小结。
4.引导评议,对小组代表作充分肯定,提出不足处。
五、布置作业
将所调查的情况、设计的方案或对电影电视剧的人物在危急时刻表现的评价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在危急时刻的经历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会详略分明地把
它记录下来。
二、范文引路,指导习作
1.复习课文,领悟写法。
师导:让我们一起回忆《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详写全家智斗敌人的经过,略写敌人的几次搜查。)
质疑:《生死攸关的烛光》中全家智斗敌人的经过是如何详写的?
(1)伯瑙德夫人想用油灯换下蜡烛失败。
(2)儿子想端走烛台搬柴生火,遭到拒绝。
(3)女儿拿起烛台照明上楼,骗过德军等三个故事环节一一展开。
追问:《生死攸关的烛光》中敌人的几次搜查是如何略写的?(一笔带过“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几次严密的搜查”)
2.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教师引导:跟中心有关的应作为重点展开详写,关系不大的应简略,详略分明才能避免文章像记流水账。
(2)出示选材范围:
①你如果经历过危急时刻,写一写事情的经过和你当时的感受和做法。
②写看电影或电视剧的观后感。
③写一份关于灭火器、救生衣等紧急救护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④想象作文:《当同学晕倒之后》《大扫除时一次意外》……
(3)鼓励发言,开拓学习思路。全班交流所选的习作范围及思路:说说你想写什么?打算怎么写。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生字词。
2、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引入:朱总司令为什么急坏了?读课文的2~5自然段,用“~~~~”画出来。
(一)学习第二段(2~5自然段)。
1、边读边交流:
(1)一急:“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a、你读懂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板书:在山里受不了)
b、以上的`句子换为一般的句子,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
C、指导有感情朗读。
(2)二急:“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a、这话是什么时候说的?(板书:节气不饶人)
b、“节气不饶人”说明了什么?
C、从这句话里,你又可以看出什么呢?从哪个词看出来?(板书:抢种)
d、有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三段(6~7自然段)。
导入:朱总司令急在心上,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1、自读6~7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说。
3、理解“尽心尽力”和“热火朝天”,用“尽心尽力”并造句。
4、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5、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8~9自然段)。
1、齐读。
2、思考:(1)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
(2)“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这是谁什么时候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三、全文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复述故事。
四、布置作业:1、听写课后词语。2、用“尽心尽力”造句。
板书设计:
在山里受不了
司令急坏了
节气不饶人枪种
菩萨兵
尽心尽力
红军战士种地打扫
热火朝天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见识多,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平日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的经验,包括学习小组长如何带领小组成员学习,如何在讨论的时候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并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用叙述的手法描绘了三个不同的画面,写出了小朋友对国徽的爱护和崇敬。诗歌巧妙地告诉孩子,庄严的国徽在生活中出现在什么地方,让孩子感到国徽是那么亲切,自己虽年纪小,也能用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
〖教学目标】
1.学生会写生字8个,会认生字6个,积累课文中的好句子。
2.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按要求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读是学习语言,理解课文,感悟文本的根本方法。这节课上,学生通过默读、合作读、分角色读、互动表演读,教师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自悟自得,在读中感知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内化。
2.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设计在学生自读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点,在自主探究基础上,进行多向对话,实现合作阅读、探究性阅读。课上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说说读了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写在卡片上。然后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分享彼此思考,教师适时点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3.放大语文教学,树立大语文观。把课外资料引进课内,挖掘语文课程资源。课上设计了“我想说”(说一说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思考或收获)“我想读”(美美地读一读诗歌)“我想演”(与别人合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我想背”(背诵这首诗歌)“我想写”(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使我们的课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4.发挥网络优势,改变学习方式。这节课我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上学生直接上网查阅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了学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要用好这些教学设计,必须注重两点: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课改意识,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准确把握自己的课堂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制作和使用课件的基本技能,这样,能更好地达到营造课堂情境的目的和处理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长用游戏的方式,检查本组同学的识字情况。
3.师抽读字卡,全班抢读,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读音。
[这一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所以安排了“默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您知道了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说说读了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写在卡片上。
3.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交流。
问题预测: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国徽?
②国徽图案里有什么?
③为什么要把钱币上的污泥擦干净?
④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
[过去,有些学生没有经过认真读书和深入思考,就急于提出问题,结果经常提的不着边际。对此,我要求学生质疑前,先留有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平静地读书和思考,并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使学生养成认真读书,静心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然后让学生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再提到全班讨论。这样,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就有一定的深度。]
(四)合作交流,互动探究
1.梳理疑难,明确研究方向。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问题卡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师生一起梳理:
①按诗的内容顺序梳理。
②对和国徽有关系的问题进行梳理。
[要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质量,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提问题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哪些问题提得好?再对问题进行归类。比如词语理解、常识性问题、与课文内容联系密切的问题等,逐步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
2.合作探究、多项互动。(解决与内容有关的问题)
①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圈画、思考,寻找答案。
②小组讨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长带领交流。
[课堂上,要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及选择内容的方法的权利,使教学过程更具有“弹性区间”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
③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分享彼此思考,教师适时点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及时做出合适的应答。]
④在学习过程中你都得到过谁的帮助或者帮助过谁?(教育学生互相帮助,增进友谊)
3.搜集信息、自主探究。(解决与国徽有关的问题)
①学生直接上网下载或摘录有关的资料。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上学生直接上网查阅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学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结合平时观察和收集的资料,说说在哪里可以看见国徽?
③讨论:我们做什么可以为国徽增添光彩?
4.感情朗读、情感升华。
下面我们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你们想怎么读?
[教师以征求的口吻与学生商量以哪种方式读书,一来,尊重学生,体现师生的平等,把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学习方式选择。二来,也激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
(五)个性展示、体验成功
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两种,也可以自己创造方法表达。
①我想说:说一说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思考或收获。
②我想读:美美地读一读诗歌。
③我想演:与别人合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
④我想背:背诵这首诗歌。
⑤我想写: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作业设计:
1.个人:读读你喜欢的诗句。画画你喜欢的情节。
2.同桌之间:背诵这首诗。
3.四人活动: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4.自由组合: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可添加在课文中的任何地方。
5.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论语十则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有关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
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出加点的词这样读的理由。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就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三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论语十则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教案 ) 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xx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积累、拓展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背诵课文
作业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论语十则教案课后反思: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我们所效法。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则》,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的课堂实践活动。读懂——能见“言”而知“意”;读熟背诵——熟悉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形成语感;积累词句——特别是古今不同的词语和句式。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4-06
小学语文教案03-25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26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3-03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6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07-11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