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学会通过细腻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 败。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2、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优秀品质。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求取生存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这部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的作品,启发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部书就是《鲁滨孙漂流记》。
二、作者简介: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他59岁开始写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他对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克服困难。他的主人公有聪明才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身临其境,不由得不信服。他的语言自然,不引经据典,故事都是由主人公自述,使读者感到亲切。
整体感知
三、检查字词
四、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
(1)鲁滨逊对自己处境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前后有何联系?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最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明确:(教师板书)
三个阶段 三个部分
生存问题 (1—3)节 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生存下去。
物质问题(4—9)节 解决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精神问题(10—12)节 积极乐观的生存心态。
鲁滨逊的性格特征:
五、拓展:讲读后感的写法,展示例文。
六、作业:写一篇《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大意,学习字词。
2.口头归纳主要内容。学习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3题。
了解内容大意,学习字词。口头归纳主要内容。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1.揭示课题,质疑。.
(1)读题。“跨”,什么意思?(做一个跨的动作,体会。)
“跨越”是什么意思?(大步超过。)
(1)课文是一则消息。读消息首先要注意标题,因为标题提示了内容要点。这则标题提示内容要点的是哪个词?有什么问题?(跨越。什么跨越?跨越什么?为什么是新的跨越?)
(3)带着问题读通课文,注意写了哪些内容,划出解释课题的一句句子。自学字词。
2.自学。学生读,划,议。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
(1)同桌互查,生字认读,说出课后词语大致意思c
(2)全班交流。
①读生字词:乳白忙碌烈焰苍穹
点拨:“碌”右下笔划五笔;“焰”右下笔顺,共6笔。试说出这四个词语的意思。
②不理解的词语提出讨沦。
③当堂听写、订正。
(3)检查课文朗读。
4.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理解主要内容。
(1)导入。齐读解题句(课文最后一句)。
①“这喜讯”指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尽可能把要点(时间、地点、情状、方式、结果)交代完整。(展开。语言要点完整程度。纠正语病。特别是时间,指1994年8月14日。)
②你是课文哪一部分内容归纳的?为什么?(第1自然段,消息的第一段,往往概括了主要内容。)
③把策1自然段与最后一句话连起来读一遍。
(2)投影揭示课文插图,观察。
①说出火箭的'名称,作用。(“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作用:运载工具,负责送卫星进入轨道。)
“自行研制”是什么意思?能用自行研制的火箭把外国人的卫星送人太空,你有什么感想?(要点:的航天科技了不起,跨人世界先进行列。)
②指认“箭体”、“助推器”、“发射架”。
(3)默读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3题。(填表)
①完成作业。
②投影揭示答案。有错误的分析原因。(答案参见(教参))
(4)读第1自然段。,说说怎样读消息。
5.作业。
(1)作业本第1题。
(2)把字写正确,写匀称,并填表。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的欢乐,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2、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解题:“井”是什么?谁见过井?
(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大多数为砖或石头。)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历史。
第二段(3-7)井水的特点。
第三段(8 )这口井给作者带来的联想。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井的什么特点?
(一、井的外形,地点大小,形状。二、井的历史古老。)
2、从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
(“什么时候修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被井绳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3、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段意。
讨论后,打出幻灯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2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语。
2、讨论回答:井水的特点是:很清,很甜,很凉。
3、自由读第3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乐于表达,融情于景。
2.初步学习写景文章的基本方法,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做到内容具体,并有一定顺序。
A案(两课时):
一、课前准备:
1.组织一次秋游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而又随机地引导学生观察所见景物
若有条件,可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拍下录像,制成课件。若有困难,可拍下照片。
2.准备一幅分别绘有四季景色的挂图,有条件或者将它制成课件。
二、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寻找秋天,暗示要抓住特点
(1)图中寻秋。同学们,大自然就像一个万花筒,随着四季的更迭,不断变幻着她美丽的容颜,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眼下,秋天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你认得秋天的模样吗?(出示分别绘有四季景色的挂图或课件)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找秋天的游戏,请大家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从中找出秋天的身影来。
反馈,并让学生说己是依据什么找到秋天的。
(2)文中寻秋。出示以下三段分别描写不同季节景色的话,让学生找出描写秋天的那一段,并说说理由,以此暗示学生,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①瞧!树皮上隐隐约约还有另一种颜色,这就是生命之色——绿色。柳枝上那垂挂的细条,微微鼓出了绿茸茸米粒大的小嫩芽,它团着身躯,像是熟睡在梦乡中。其实,它早已苏醒,正在成长,努力展示着生的气息。
②瞧,田地里那饱满的玉米穗,披着红缨,红中带黄,黄中交红,仿佛是一杆红缨枪。果园里,一个个苹果逗人喜爱,有的青中带红,有的金光闪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山坡上,柿树把一身绿叶悄悄染红,仿佛是燃烧的火炬;青绿的果实也悄悄第变成金黃,就像一个个高高挂起的灯笼。
③树上,那一朵朵红花跻身于繁枝绿叶,红得那么鲜艳,那么可爱,活像一张张绽开的笑脸。花园中,美人蕉独具一格,宽厚的绿叶中顶出几朵红中带黄的花,亭亭玉立。荷花更是花中一绝,娇艳,妩媚,在苍绿的大叶与澄清如镜的池水的衬托下,简直像一团火。
2.谈话激情,唤醒表象
同学们,几天前,我们进行了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郊游,秋天的美丽景色还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现在让我们再次来领略一下秋天的美丽风光。(播放课件或录像。若没有录像或课件,可让学生欣赏照片。)
同学们,秋天的景色美吗?你喜欢这美丽的景色吗?请你选择一处景物,说说它美在哪里。
3.小组交流,叙说秋景
先让学生组成小组,在组内说说自己心目中出印象最深的或者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要求:
(1)要具体地说出景物的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或者感受到的,尽可能说全。
(2)要求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比如,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局部到整体。
(3)说出来的景物,要让人听出来是秋天的。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根据三点要求在小组内互评,欣赏说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然后各组推荐一位同学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要求进行。
4.独立表达,叙写秋景
根据三点要求和刚才同学们的建议,把说的写下来。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第二课时
1.小组内交流习作,组内根据习作要求互评。
2.展示优秀习作,组织。
有条件可以使用投影仪,把优秀的习作投影于大屏幕,没有条件,让学生宣读习作,组织学生以欣赏的方式开展积极的,也可以适当地提出修改建议。
3.展示中等水平习作,组织。
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基础上,对是否写具体、有顺序和抓住景物特点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可对比性例子,进行启发和点拨,指导改进。比如,就如何写具体,可以下例:
“当你走进田野,秋天的美景尽收眼底。一片齐腰高的.大豆,黑里透黄。谷子更惹人喜爱,金黃的叶子,金黃的谷穗,连茎秆都是金黃的。一片火红的高粱骄傲地昂着头。最惹眼的要数玉米了。看,每棵粗壮的玉米秆上都长着一个结实的玉米棒子。”
“当你走进田野,秋天的美景尽收眼底。一片齐腰高的大豆,黑里透黄,豆荚足有二寸长。打开豆荚,五颗金黃的豆粒,闪闪发光,好像几个可爱的小宝宝,安静地睡在温床上,似乎在等待着农民伯伯来把它们抱回家,去享受无尽的爱。谷子更惹人喜爱,金黃的叶子,金黃的谷穗,连茎秆都是金黃的,微风吹过,它那沉甸甸的果实频频点头,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悄悄话,还传来阵阵清香。一片火红的高粱骄傲地昂着头,好像喝了酒,涨红了脸。它那硕大的叶子随风摆动,好像在对人招手致意,又好像在炫耀自己丰硕的果实。最惹眼的要数玉米了。看,每棵粗壮的玉米秆上都长着一个结实的玉米棒子。有的竟长出了双胞胎,一个棒子足有一尺长,剥开一看,那金黃的玉米粒一排排整整齐齐,看样子,一个棒子至少能打半斤粮。”
第一例,只是写看到。第二例不仅写看到的,还写听到的“响声”,闻到的“清香”,还写想到或者感受到的,比如,“打开豆荚,五颗金黃的豆粒,闪闪发光,好像几个可爱的小宝宝,安静地睡在温床上,似乎在等待着农民伯伯来把它们抱回家,去享受无尽的爱。”就看到的,有景物的色彩、姿态。这样,从多角度叙写,就写得很具体,很生动。
4.自改成文。从评议中获得启发,修改自己的,抄正上交。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看图学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可依自然段分成四部分阅读。第一部分,配合第一幅图,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二部分,配合第二幅图,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三部分,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认识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课后“思考·练习”题也是围绕这一要求安排的。教学这篇课文时,要适当介绍一些长城的悠久历史和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本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文12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崇山峻岭、嘉峪关、城砖、蜿蜒、垛子、盘旋、瞭望口、屯兵、堡垒、呼应、陡峭、智慧、气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4.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如果有条件,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或图片(这也是为完成课后选作题做准备),在同学间交流。教师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准备相应的挂图或投影片,有条件的可以连同重点词句制成多媒体课件。
2.本文是看图学文,要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学文前要指导学生看图,第一幅图反映了长城的概貌,通过看图,学生对长城的长和雄伟壮观会有初步的感知。第二幅图的观察点由远处移到了长城上,学生通过看图会观察到长城的构造。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继续指导学生看图,使学生加深对“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等词句的理解,同时借助看图了解“瞭望口”“射口”“垛子”“城台”等的位置、样子及作用。在引导看图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本课文的重点在于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感悟课文重点内容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指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①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体现在哪里?②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③怎样理解“思考·练习”3的句子?……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相互讨论等得到答案,在关键处教师应当给予点拨。
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体现在哪里?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书,在第一、二自然段中寻找答案。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长城“像一条长龙”,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长城的长,证实这个感受是真切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长城的建筑材料,城墙顶上的样子,城墙外沿垛子和射口的构造、作用,城台的样子、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说明,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按照“思考·练习”2的要求让学生画一幅长城的示意图。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回答这一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和自己的感受来回答。要答出:长城的长和气势雄伟、巍峨壮观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建造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用双手建造了这样伟大的建筑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思考·练习”3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先读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回答。“很自然地想起”,要答出看到雄伟、坚固的长城后,由赞叹到自然地想到创造这一雄伟建筑的人们。“才”字说明劳动人民建造长城十分不容易。
4.本课文对长城的描写比较具体,其中包含了很深的感情。因此,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时,要指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表现出长城的气势,朗读第三自然段时要带有赞叹的情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带有自豪的语气。
整篇课文的背诵,要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抓住写作思路进行。全文可按“远看→近看→联想→总结”的顺序背诵。每部分的背诵,可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来帮助记忆。如第二自然段由“城墙顶上”到“城墙外沿”,再到“垛子”“瞭望口”“射口”,再到“城台”,当然,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不必强求一致。
5.本课文生字生词较多,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示字的音、形、义。例如:“崇”“砖”读翘舌音,“魄”与“魂”的字形相近,要注意区别。本课文生词教学,有的可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有的可以结合插图理解,如“瞭望口”“堡垒”等词,就可以对照插图让学生理解。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日、吃、狮、皮、住”5个生字。
2认识声母“zh.ch.sh.r”,会拼读带有这三个声母的音节。知道zhi.chi.shi.ri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读。
3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复习笔划“乛”横钩,并会按笔顺正确描写带有这个笔画的生字:“日、皮”
重点及难点
1认识本课5个生字:日、吃、狮、皮、住。复习笔划“乛”横钩,并会按笔顺正确描写带有这个笔画的“日、皮”
2认识声母“zh.ch.sh.r”,会拼读带有这三个声母的音节。知道zhi.chi.shi.ri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读。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过生日时,得到过什么生日礼物?
2师:过生日那天,有那么多亲朋好友给你们送礼物,你们一定很高兴!今天,森林里有只老猴要过生日,他想得到什么生日礼物呢?
出示:生日,教学:日,注意读准翘舌音。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儿歌《三只猴子》,出示课题:22、三只猴子,齐读。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听录音,思考:老猴想得到什么生日礼物呢?
2板书:吃仙桃,教学生字“吃”
(吃:正音。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平时你喜欢吃什么?积累口字旁的字。)
3再听录音,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其他生字。
4学习生字“狮、皮住”
“皮”:复习笔画“乛”横钩,书空。组词。
“狮”:让学生说说对狮子的了解。
“住”:让学生交流记忆的方法。
5把生字送回课文,让学生自读儿歌?
6指导朗读。
三学习拼音,认识声母、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zh
师:把三只猴子的“只”读得轻短一些就是zh,z加h就是zh。编顺口溜:z加h,zhzhzh
师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同样方法教chshr
c加h,chchch
s加h,shshsh
小树发芽rrr
3师:今天,我们再学习几个整体认读音节,出示:zhichishiri
整体认读要读得长而响亮。(师领读,指名读,小组读,开双轨火车读。)
4看图、拼读音节,完成连线练习:
dushuzhishuchahua
5叫号游戏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四做游戏,巩固生字。
做猴子摘桃的游戏
五写字指导
1指导书写“日、皮”
2学生先观察,说说注意点等。
3教师范写,重点讲解“皮”。学生描红,练写。
4师生讲评。
六总结
语文教案 篇7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蒲、英、耍”等6个生字,学会“蒲、英、盛”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主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突破重难点:
重点:准确了解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突破方法: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3自然段“我”的观察结果进行品读,同时借助想象进行画面与文字的转化,初步体会“花瓣开、合”与草地颜色变化之间的密切关联;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感知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突破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将自己幻化成故事中的兄弟俩,感受草地上长满蒲公英的画面的美好,进而体会他们在草地上玩耍的开心快乐,同时,还要联系自己平时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玩耍的情形,进一步形成对课文意境的感知。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样不仅能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还能进一步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从而轻松突破重、难点;质疑导学法,运用恰当的质疑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学习,这样也充分体现了学习过程中明晰的目的性。
学法:自读自悟、探究交流法,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不断融入到文字所营造的富于童趣的画面中,以更好地体会文章作者对于蒲公英的喜爱之情;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入境入情地进行朗读,受到美的熏陶,更能激起无限的想象。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蒲公英的图片、文字资料
学生:了解关于蒲公英的知识;认真观察生活中一种熟悉的事物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蒲、英、耍”等6个生字,学会“蒲、英、盛”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谜语:“小小降落伞,飘散到各处。身着小白衣,还有一条小绿裙。“引导学生朗读谜语并猜一猜谜语中写的是哪一种植物,同时注意引导他们抓住特点进行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对蒲公英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内有白色乳汁。当果实成熟时,花茎顶端长成一个白色的、蓬松的小绒球,风吹来后,一簇冠毛带着一颗果实,被吹到四面八方,活像一个个小伞兵飘落到远处。蒲公英的植株可供药用)。
2.想象引入:孩子们,如果草地上到处都盛开着蒲公英花的时候,你们能想象到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一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上看看吧。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引导学生质疑: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呢?教师及时梳理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进入本课的学习,同时也自然引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与同桌进行自主朗读课文检查,注意及时进行互读纠正。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出示读错的生字予以纠正指导,重点指准“蒲”是第二声,“英、拢、盛”三个生字是后鼻音,注意不要把“耍”读成了“要”,“钓”不能读成了“钩”。
3.生字识写指导。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借助熟字比较法、形声字形旁加声旁构字法以及汉字添加偏旁等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2)再次出示课文中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时分别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出现书写错误。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指导“蒲、盛、耍、趣、睡”5个生字:“蒲”是上下结构,上面的“艹”略宽,下面“浦”右半部分注意横画之间紧凑、等距;“盛”上面的“成”要注意斜钩略微舒展,与下面部分呈半包势,下面的“皿”要注意写得扁而略宽,最后一笔横画较长且略有弧度;“耍”上面半部分要注意写得略扁,下面“女”的横画较长,托住上半部分;“趣”字“走”的平捺较长,完全托住“取”字,“取”的捺画变成点画;“睡”特别要注意右边“垂”的笔画安排及笔顺,其中第三笔是中间长竖,第四笔横画最长,同时要注意横画之间的等距、紧凑。学生根据教师的范写指导认真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书写情况,及时反馈并进行书写强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按照读中识字——书写巩固的步骤组织学生初读,让他们随文进行了字词识读,同时,通过对识记、书写要领的巩固训练,真正为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扫清了障碍。
三、理清文脉,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自己都从中读懂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
生:我从课文中知道了那片草地很美,是文中的“我们”快乐玩耍的地方。
师:那片草地在哪儿呢?
生:就在“我们”的窗户前面。
师:真好!窗户前就有一大片草地,来到草地上,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还看到草地上开满了蒲公英,非常多。
师:在这样的草地上玩耍,难怪故事中的两个孩子会觉得非常开心。
生:我还从课文中知道了草地是因为蒲公英而发生了颜色的变化。
师:真奇妙!但是老师更为你们第一节课就能知道这么多关于课文的知识而感到高兴。再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述。
2.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在描述各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予以补充(讲述的是生活在乡下的兄弟俩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并通过仔细观察找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的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在分享初读收获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
课上到这儿,相信大家一定跟老师一样,在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草地为什么会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变化颜色呢?难道是被谁施了魔法不成?孩子们,下节课我们再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主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入学习
1.指名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简单说说自己对课文都有哪些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2.过渡引入:这样美好的草地我们怎么能错过了呢?孩子们,准备好了吗?赶紧带上我们善于发现的双眼和一颗感悟美好的心灵一起出发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旧知学习回顾法,让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实现了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自然衔接了前后教学内容。
二、图文对照,融情入境
1.过渡引入:孩子们,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呢?课件呈现草地画面,引导学生观图并简单描述草地给自己带来的美好感觉。
生:我觉得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草地,看,草的颜色多绿啊,真像一张巨大的绿毯子。
师:你一下子就抓住了草地的颜色特征,老师还从你的`描述中感受到了草地的柔软、巨大。在这片草地上你们最想做什么?
生:我特别想在上面打滚。
生:我想躺在上面晒太阳。
生:我还想跟伙伴们在这样的草地上开心地玩耍呢。
师:快看呐,草地上除了碧绿的小草外,还有什么?
生:还有很多蒲公英。
师: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蒲公英的颜色吗?
生:是金色的。
教师补充出示开满蒲公英的草地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图感受。
生:好美啊,绿色的地毯上面好像洒了一层金光。
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想一想自己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感受“我”对草地以及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学生交流(兄弟俩在草地上快乐玩耍的情形),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读这段话,找出最能体现他们玩耍时“快乐”感觉的词句,边读边想象他们快乐玩耍的情形。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画出的句子,课件适时出示这段话中的第2、3、4这三句话,引导学生看看兄弟俩都是怎样玩耍的,抓住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体会他们心中的快乐感觉,同时随文理解“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3)课件出示第5句话:“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除了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外,可能还有哪些有趣的情形?(比赛看谁把蒲公英吹得更远更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蒲公英给兄弟俩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他们自然非常喜爱蒲公英,同时随文理解“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注意想象画面美,并体会孩子们心中对于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图文对照与想象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于课文美好情境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了画面中,初步感受文情。
三、探究交流,体验快乐
1.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草地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妙的变化呢?试着完成以下表格填写。课件出示:
时间草地颜色蒲公英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2.学生读书思考,自主完成表格填写,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教师深入到小组内进行指导,提醒他们注意抓住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话体会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3.指名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填写情况,教师适时指导,并将学生的填写情况补充出示在表格内,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草地颜色变化与蒲公英花瓣张开、合拢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而准确体会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时间草地颜色蒲公英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早晨绿色绿色花朵还没张开
中午金色金色花朵张开
傍晚绿色绿色花朵合拢,花瓣被包住
4.想象体验:孩子们,看到草地因为蒲公英竟然发生了如此奇妙的变化,你心里对蒲公英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觉得它非常奇妙、有趣;我还想探究更多关于蒲公英的知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重点引导他们抓住这段话中第1、2两句感叹句,体会孩子们对于蒲公英的喜爱和赞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话,注意读出喜爱、赞叹的语气。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到了草地发生变化的原因,体验了文中孩子们观察发现的乐趣。
四、拓展延伸,深化认知
1.探究交流:从文中的“我”为什么会发现草地的颜色发生变化并找到其中的原因的过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要学会认真观察事物)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观察不仅能够让人发现更多知识,而且还会给观察者带来很多乐趣。
2.引导学生阅读课后“交流平台”,说说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确观察的作用(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方法(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引导学生交流课前自己对某种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的情况,说说它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含羞草、秋天树叶会变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变化情况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说清楚,必要时予以纠正、补充。同时引导他们仿照课后“初试身手”中的示例,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拓展学习法,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了培养善于观察生活这一习惯的重要性,激发了自主探究自然的积极性。
五、课堂
大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神秘的现象正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孩子们,只要你们能够认真观察自然,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像文中的小男孩那样发现潜藏在大自然中的无限奥妙呢!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正确读准字和成语。
2、熟练读写学习的名言名句。
3、学习写留言条。
4、口语交际。(我的爱好)
5、习作。我喜欢……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默写名言名句。
2 学会写留言条。
3 能写好作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正确读准字音。
2 流利读准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3 写一写,背一背。
教学重难点:
1 流利读准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2 写一写,背一背。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乐园。
1 板书。
读读这些字:区 仇 单 任 解 查 燕 华 盖 应
在做人的姓氏时该怎样读?
A 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B 读给同学们听。
C 练习读,比赛读。
二、认一认,读一读。
学海无涯尺有所短
学而不厌寸有所长
博览群书切磋琢磨
手不释卷豁然开朗
1 自由读词。
2 集体交流。
3 说说词语的意思。
4 练习词语填空。
三、读一读,写一写,背一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 一读顺句子。
2 二读感知句意
3 三读背诵句子。
3 四写。
四、课堂练习。
1 填写词语。
2 写句子。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 读便条,了解留言条。
2 读懂内容,学习写留言条。
教学重难点:
明确留言条的格式,学写留言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谈话: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事情要出去,咱咱们办呢?写便条可以解决难题呢。
二、了解便条内容。
1 自己读一读一张便条。
2 说说写了什么?
3 从这件事情,你知道了什么?
{在遇到这样类似的事情时,也可以写便条。}
三、明确留言条的格式。
1 看看书中的留言条,想想应该怎么写的。
2 先写称呼,再写清事情,接着写自己的名字,最后写时间。
四、练习写留言条。
1 学生写。
2 教师辅导。
创设情景:
放学时,父母接你来晚了,这时老师在开会,父母要接你回家,请你给老师写一张留言条,该怎么写?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1 探究和发现,读一读,找一找好句子。
2 口语交际:把自己的爱好说清楚。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把自己的爱好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有个同学很喜欢好的句子,还写给大家一起读呢。
二、学习探究和发现。
1 读一读这2个句子。
(1)这种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2 读成语:勇往直前 豁然开朗
3 你还喜欢哪些句子呢?说给大家听听吧。
4 把你在课文中发现的有成语的句子读一读。
三、口语交际。
1 读一读文文和乐乐的谈话。
2 他们正谈着自己的爱好呢,你有什么爱好?
3 先自己和同桌说一说。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呢?
4 指名说。大家评评,谁说的最清楚。
5 你有什么爱好?它给你带来了哪些乐趣呢?可以和你喜欢的同学交流。
四、教师小结。
第四、五课时
学习内容:作文(我喜欢……)
教学要求:
1 练习写写自己的`爱好或兴趣。
2 把自己的爱好或兴趣写清楚,使别人也和你一样感到快乐。
教学重难点:
1 练习写写自己的爱好或兴趣。
2 把自己的爱好或兴趣写清楚,使别人也和你一样感到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文。
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一起快乐的说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和爱好,这节课,我们练习写一写,让别人都来分享自己的快乐。看谁写的最生动,最有趣。
二、读读引文。
1 学生读,引入话题。
2 说说自己的爱好。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呢?
3 先自己说说吧。
4 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5 还有很多同学都想说,关于这些,老师和所有的同学都想知道,把你喜欢的写下来,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快乐。
三、学生练习写。
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文交流,评改。
1 交流自己的作文。
2 大家评评好的地方。
3 自己修改作文。
综合性学习:我喜欢的名言警句
教学要求:
1 明白什么是名言警句.
2 学习收集名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
1 明白什么是名言警句.
2 学习收集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我们学习过很多的名言警句。
2这节课我们学习收集名言警句。
二、回忆学习过的名言警句。
1 你知道哪些名言警句呢?
2 说给大家听。
3 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名言警句。
三、准备摘抄本,开始学习抄写。
1 准备摘抄本
2 讲讲抄写的格式要求
3 开始抄写
四、谈谈你对自己抄写的句子的体会。
五、可外练习-------
(可以将自己最喜欢的名言书写下来,做成小书签。)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渠道,认字与识字。
2、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
3、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4、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查找资料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背诵部分段落。
教具准备:
1、春节的传说故事
2、投影
3、各地过年的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你喜欢过年吗?我国传统的过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年是怎么来的,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2、阅读《过年的来历》
3、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4、你觉得过年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5、学生交流。
6、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自学古诗
1、回忆学法:
我们要学会一首古诗你有什么基本办法呢?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理解意思展开想象)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
三、学习古诗,交流。
1、你读准了吗?
2、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燃爆竹
饮屠苏
迎红日
换新符
3、要读懂古诗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5、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是不是都理解了古诗了呢?请你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自己说指名说
l理解古诗可以把用在两部分间加上自己的话。使意思表达更通顺。
6、闭眼听老师范读,在头脑中想象,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7、小结:多喜庆,多热闹呀。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如果你觉得读不足以把热闹和喜庆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自己读指名读全班读
四、背诵古诗,学习生字。
1、你会背诵了吗?
全班背男女生各背
2、我们来看看这首古诗的第一个字,要写对写好它应该注意什么?
右下角的四点书写。师板演。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展示台进行生字的讲评。
爆的最后一笔
换的撇不要写出头
曈的左边是日
重点指导爆的书写。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打、话”等12个生字,会写“青、用”等六个汉字。
2、认识“月、人”两个偏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呢、吧”等语气词的读法。
4、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体会青蛙与星星的内心情感。
教学重点:
1、多种方式认识生字,并学会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青蛙与小星星的内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
教学准备:
青蛙与星星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朋友看看它们是谁?(出示青蛙和星星图片),谁能学学青蛙的叫声?
师:小青蛙闲着没事,给它的.好朋友打了个电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青蛙给星星打电话》,(随机将板书补充完整)。
2、课题中有两个今天要认识的生字朋友,(画上标识),跟老师读读这两个字,读读课题。
3、析题、导入:根据课题你能猜出课文讲的是什么事吗?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想知道),老师也特别想知道,那么翻开语文书吧(56页)。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这是一首非常有趣又不失优美的诗歌,现在老师把它读给大家听,但是老师有听读要求
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听后能简单说说青蛙问了什么?星星回答了什么?(指名简单汇报)
2、学生自由读文,初步认识生字
除了课题中的两个生字朋友,我们还要认识八个生字朋友,它们就藏在课文中,现在你就来读读课文,找出生字,画上你喜欢的符号。
3、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4、老师把这些生字连同它们的朋友请到了大屏幕上,并且抹去了拼音,看看你还认识吗?
(找一名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
5、你还能给哪个生字找个新朋友?
6、现在老师把生字的朋友也带走了,只剩下了生字,看看谁还认识?
7、聪明的你们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朋友,有什么好办法吗?咱们交流一下。
(大屏幕出示)
归类识字:吧 呀 语气词 娃 妈 女字旁
加一加:大——太 月——用 日—阳
减一减:妈——女(女同学起立,认识女字)
8、现在我们把生字朋友送回家,来读读课文,看看这些生字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提出听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读的字音是不是准确,有没有丢字、多字和读错的地方。
三、写字指导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在这些生字中有三个是我们既会认又会写的字(字卡出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来写其中的一个“用”字。
1、先拿出小手,边说说它的笔画名称,边在空中写写这个字。
2、看书57页,仔细观察“用”字的笔画在虚宫格中的具体位置,看谁长了一双慧眼,观察得最认真?
3、现在老师就按你们的指导写写这个字。
4、翻开练习本写两个。
四、迁移延伸,生字搬新家
这些淘气的生字搬新家了,搬到了我们的故事书、童话书中去了,回家后仔细读书,找找它藏在了什么地方?
看看你是否还能够叫出它们的名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精选]07-28
[精选]语文教案08-02
语文教案(精选)08-0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经典)语文教案09-14
(精选)语文教案08-25
【经典】语文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