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2 08:10:2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

  3.学生通过读文和欣赏风景,体会到九寨沟自然景观的美和四种动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

  【教学准备】

  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地图)今天我们从北京出发,来到四川北部的万山丛中,这里有几条神奇的山沟,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此而得名,一进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板书:九寨沟)那么九寨沟是个怎样的童话世界呀?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是描写九寨沟景色的?

  2.(课件)

  请大家轻声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

  你最喜欢哪处景物,体会一下句子的意思。待会,老师想请你说说自己的感受,再美美的朗读,让别人听了也产生喜爱之情。

  交流:

  (1)湖泊

  生说、读

  (课件)自己读读这句,你有什么体会吗?

  灵魂清澈

  什么是彩带般的沟谷啊?

  九寨沟树种繁多,枝叶颜色多姿多彩,加上地势有高有低,光线有明有暗,就形成了这彩带般的沟谷。这就是九寨沟五绝之一的“彩林”谁知道其它“四绝”是什么?

  (翠海、叠瀑、雪峰、藏情)

  大大小小的湖泊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彩,就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湖底石块色彩斑斓,这真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啊!难怪

  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想看看吗?(课件)

  有道是:“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真是太美了,读读描写湖泊的句子,如果能背下几句就更棒了!

  谁来展示,简直是神童,给他鼓鼓掌,谁还来。

  过渡:你还喜欢哪种景物?说说你的理由!

  (2)森林

  说、读,你体会出什么了?

  谁再来读读。你看你都让大家看到了这美丽,茂密的原始森林。(课件)

  过渡:谁喜欢瀑布?

  (3)瀑布:

  说、读,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什么是白练腾空?银花四溅?

  还会有什么样的瀑布?(宽、高)

  真不错、看看吧!和你想的一样吗?(课件)

  感觉怎么样啊?那就读出你的感受,试着背一背。

  谁来展示。

  (5)师总结:九寨沟雪峰巍峨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那么多姿多彩,湖泊宁静,绚丽,而瀑布而充满了动感,你感觉这里的景色怎么样?(板书:景色迷人)

  (6)让我们去看看吧!(录像)多美的景色,把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再背背你喜欢的句子。

  (7)谁来展示,多棒啊,多给点掌声。

  三、第四自然段

  1.我们一边欣赏

  九寨沟迷人的景色,一边向原始森林纵深处行进,何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小游客们,我们已经进入了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会遇到哪些动物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四自然段。

  2.交流: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几种动物的特点;

  3.朗读、表演;

  4.总结:小游客们,也许我们会看到漂亮的金丝猴。也许我们会看到正在奔跑的羚羊。也许我们又会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也许我们还会看到可爱的小熊猫。也许我们还会看到什么?

  5.你还知道九寨沟里有什么珍禽异兽(牛羚、鸳鸯、红腹角雉、白闲鸟、树叶虫、红腹锦鸡、枯叶蝶)

  6.老师已经找到了一些图片,请看。

  也许,你会在哪看到什么样的牛羚在干什么?

  也许,你会看到在哪里什么样的谁在干什么??

  下面小组合作,看着画面说几句话,看谁会观察,会想象,会描述。

  7.九寨沟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的野生动物园,这里的异兽珍禽(板书)为九寨沟增添了无限生机。

  8.你们觉得这里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快乐?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九寨沟是人与自然和谐极处的生动见证。

  四、学习5自然段

  1.刚才我们欣赏了九寨沟迷人的景色,看到了九寨沟快乐的小动物们,你能用几个词来形容这童话般的世界吗?

  2.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板书)

  3.拿起书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延伸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真实的、活生生的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吗?你们想亲自去看吗?你们想赞美它吗?我师特别想赞美她,我写了一首小诗,但需要你们的帮助。

  这是一个()的童话世界:

  这里有()的雪峰,

  这里有()的湖泊,

  这里有()的森林,

  这里有()的瀑布。

  这是一个()的童话世界:

  金丝猴(),

  羚羊(),

  大熊猫(),

  假如来到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我要()。

  2.欣赏歌曲

  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下面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3.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山、九寨沟的水、九寨沟的树一样爱惜我们周围的环境,假如我们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动物一样对待我们周围的小动物,那么我们整个的生活、整个的世界,都会变得美伦美幻,都会变得像九寨沟一样成为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语文教案 篇2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词,就是“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的传世之作《长相思》。20xx年10月,全国首届经典古诗文诵读观摩会在江苏无锡举行。王崧舟老师凭他的才情,凭他的智慧,凭他对新课标的体认和对作品的诗意解读,对这首词作了激情演绎。

  一、起——如此冰霜如此路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张籍的笔下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自由地把《长相思》这首词仔细读四遍,前两遍争取把生字、多音字念得字正腔圆,后两遍争取把词念通顺,注意内部停顿。(学生读)

  师:来,孩子,你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学生朗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的“更”是个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他都念准了。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预备起!

  (生跟着读一遍后,教师读一遍,学生跟着又读一遍)

  ……

  师: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得正确、有节奏,还要读出味道来。

  (一学生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师: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

  (另一位学生朗读)

  师: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来,我们一起读!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词读到这儿,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

  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非常思念家乡。

  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因为思念家乡而连觉都睡不好了。

  师:是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这首词。(学生有感情地齐读《长相思》)

  [赏评]

  从王安石、张籍两位词家的乡愁切入,引发学生探寻本课纳兰词中的离愁别恨,这样的导入自然是最适切,也是最“诗意”的。之后,深谙反复诵读乃古诗词研习之道的王老师祭出了“朗读”的法宝,学生由读准字音开始,直至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终于不仅读出了“味道和感觉”,也在读中感知了词的大意。古人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可见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二、承——望断关山万千重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的长相思?请大家默读这首词,看看插图和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学生默读)

  师:好了,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第一个问题,作者的“身”在哪里?

  生:作者的在前往山海关外的路上。

  生:他的身可能在高山上。

  生: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面。

  师: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稍做停顿)那么他的心在哪儿?

  (连问数名学生,均答故乡或故园)

  师:好的,在故园。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板书“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把它连起来(用圆圈圈住这八个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生:我发现了纳兰性德他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的家人。

  生:我还觉得纳兰性德他不管在什么地方,心里总是有家乡的。

  师:是的。那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心情读出来。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学生再读)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怆》并深沉、深情地范读)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睡不着,都在思念他们的故乡。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因为思念家乡,睡不着那样的情景。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思乡的情绪更重了。

  ……

  [赏评]

  语文课既要书声琅琅,又须静思默想。诵读过后,王老师的导读策略转为让学生“默读这首词,看看插图和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大概在讲什么意思”。由“非常思念家乡”而过渡到对作者“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的叩问,这是极其自然的步步递升。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轻巧而精准的“点击”,学生又在潜心涵泳中真切地体悟到了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幽怨哀愁。其间,教师随机点拨和深情范读则又对特定场景作了的强力煽情和有效渲染。

  三、转——曾经沧海难为水

  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是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背景播放《琵琶语》音乐,学生写片段。)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

  生:我看到了那个晴朗的天气,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生: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但是现在,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大大的“碎”字,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

语文教案 篇3

  人教版第十一册《游子吟》是唐朝诗人孟郊所吟的一首母爱的颂歌,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一直脍炙人口。为了让这凝聚了人类美好情感的名作牢牢植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者设计了一堂网络课,经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师: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孟郊,他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他要接母亲来溧阳,以尽孝心。此时,孟郊眼前浮现出母亲关爱自己的一幕又一幕,并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

  (进入网络学习平台“指导栏”出示全诗,教者配乐朗诵)

  在这首诗中,孟郊采撷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场景呢?请大家认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并观察插图,发挥想象,进入“写一写”栏目,把这一场景描绘出来。

  生:(通过网络读、看、写;教者播放琵琶古曲)

  课始,教者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将写作背景娓娓道来,随之配乐配画感情朗读,使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继而学生在悠悠琵琶古曲中解读诗句、观察画面、想象写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内容和各种教学媒体中含蓄潜在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浮动起来,生发开去,促使学生将自己原有的生命体验和新鲜材料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体验。

  片段二:欣赏交流,加深心灵体验

  师:已经发表的同学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你特别欣赏谁写的,请有感情朗读,呆会儿可以向同学推荐,最好说说欣赏的理由。

  生:(很投入地读着其他同学的网上作品。)

  师:慈母灯下缝衣的那一幕令诗人永志难忘。谁来为大家推荐描写感人的作品?

  生1:我觉得王欣写得很感人。“一位饱经风霜的慈母,坐在微弱的灯光前,为自己疼爱的儿子缝制着衣物。这是母亲在儿子临行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母亲年纪大了,眼睛花了,手脚不灵活了,可为了儿子,母亲还是费劲地穿着针,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穿进为止。母亲为了儿子,用不灵便的手,细致地缝着一件件衣物,缝得那么仔细,一针一线,毫不马虎。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在一旁看着,眼睛湿润了……”

  生2:李仕婷写得也很好。“一个夜晚,母亲细心地为儿子缝制明天出行的衣物,她说:‘儿啊,你明天就要远行,娘不能帮你什么,就为你把破了的衣服缝一缝,记住,在路上要多加小心,注意身体,冷天要多加点衣服,别冻着,不要惦记我!’油灯照耀着母亲苍白的头发,穿针的手在微微颤抖着,那样细心、妥帖,缝了一针又一针,那缝在衣服上的每一针,不仅是花花绿绿的线,还是一个慈祥母亲对儿子深切的关怀、爱意,一丝一缕的爱溢满一针一线之中,都倾注着那伟大的母爱。”她想象母亲的语言虽然朴素但很感人。

  生3:我认为谢家晔写得简洁明了,富有诗意。“母亲坐在破旧的毯子上,忽明忽暗的灯光那边,泪水已模糊了正在读书的游子的眼睛。母亲年事已高,看不清针眼,筋脉突兀的手已感觉不到针刺的隐痛。游子虽然捧着书,却已无心看书。母亲的一针一线都是那么令人感动,那么令人心酸……”

  师:同学们很会欣赏。谁能毛遂自荐,让大家来欣赏你的生花妙笔。

  生:(略)

  师:同学们的描写都很感人。李纬用“颤颤巍巍”来形容母亲的双手,史凯云设想这是“寒风凌厉的夜晚”,周志宏想象“母亲累得腰酸背疼”,陈韵致说母亲是“泪眼昏花”……的确,诗人行前的此时此刻,慈母把一片爱子的深笃之情化作密密的针线,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

  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每个学生直接进入交流区域,一展风采。上传后,人人直面所有学习成果,交流就成了欣赏与被欣赏的过程。师生之间以学习成果为中介,产生交流和对话的欲望,无论是津津有味地诵读同学的作品,还是声情并茂地介绍自己的成果,抑或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赏识,充满美好的情趣和氛围。师生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情境中享受表达和聆听的喜悦,更进一步加深心灵的体验。

  片段三:发掘人文内涵,丰富精神体验

  师:母爱之厚博难以为报。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上资料室看一看,人们在哪些情况下用上了这句话。

  生:(进入网络学习平台资料室,看四篇文章。)

  交流:

  生1:梦话在母亲节给母亲送礼物时用上了这句话,表达自己感恩的心情。

  生2:唐仲英奖学金获得者,在获得奖学金之后,主动带领其他同学开展爱心工程之后说的。

  师:这是回报社会的肺腑之言。

  生3:北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地区校友会的校友说的,他们发动校友为母校捐款,同时组织了百年校庆喜庆会。

  师: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捐款虽然不多,但也表达了游子的拳拳心意。我们在母校的所学所得是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恢弘博大的北大精神是鼓舞我们攀登新高峰的强大动力。我们唯愿祖国明天更强大,北大未来更美好。

  生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伟大祖国永远是我们亲爱的母亲。我们留法学者唯有奉献终生的努力,去报答养育和培养我们的.伟大祖国。”这是留法学生学者的代表与李岚清副总理座谈时的发言。

  师:人们在表达自己报答母亲,报答母校,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感情时,都会用上这一千古佳句。也许在下一个母亲节,也许在你离开母校的时候,也许在你为国争光的时候,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生:(异口同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歌的语言是一种臻于精粹的艺术,是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得益于它的音韵美,更因为其中包含着的对慈母的颂扬,已成为人类具有共性的最高境界的情感体味,而且不同的读者结合自身的经历赋予了它独特的内涵。以上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网络提供的作品,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加深学生的文化涵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中所培养起来的人文精神,在他们今后的人生经历中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加持久更加内在。

  片段四:设计课外延伸,激发生命体验

  师:课后,希望大家到资料室提供的网站上去开阔视野,这里都是关于母亲的主题。下节班队课我们就开展“唱给妈妈的歌”主题活动,好不好?

  生:Ye!(非常高兴)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因此,教者立足课内,注目课外,在结束课堂教学之时,巧妙地布置了延伸性阅读。没有机械的技能训练,没有功利的占有知识的目的,有的只是激发学生以自己的情趣和品味与超文本进行对话,让网络提供的材料拨动学生的心弦,震撼学生的心灵,让生命的体验上升到体悟、品味、欣赏的境界。在之后的班队活动课上,有的同学追溯了母亲节的来历,有的向大家介绍名人眼中的母亲,有的朗诵了歌颂母亲的诗歌散文,有的深情地献上颂扬母亲的歌曲……主持人的串联词更是令人惊异的精美。这一切,源于学生自主地从文化精品中汲取营养,审美的愉悦深入主体的心灵,激发了主体鲜活而丰富的生命体验。

  总的来看,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践了“让凝聚了人类美好情感的名作牢牢植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初衷。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肃穆、荒谬、健忘”等词语,理解其词义并用词造句。

  ⑵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⑶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能力目标:

  ⑴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⑵把握引文与正文的'联系,力求从主要方面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意的方法。

  ⑶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领会语言的深层含义,增强语感,提高理解力。

  3、德育目标:

  文章控诉法西斯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要和平,不要战争。学习本文,让学生铭记历史,正视现实,呼唤和平,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引文与正文,正文四个部分的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课题:小雨沙沙

  教学课时:本课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语教材第一册第84页

  教学要求:

  1、能正确、连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将创设的情境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体验春天的美丽。

  3、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情景,产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可以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你们想看到美丽的春天吗?(想)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沙沙的春雨!(.课件)雨点儿落下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春雨的.诗歌——《小雨沙沙》(.课件点题、齐读课题)。

  2、巩固生字认识

  还有几位好朋友,也和春姑娘一起来到了我们这儿。看看还认识他们吗?

  .课件中认生字(抽生认读:雨、沙、点、园、儿、乐、得、张、巴、尾),注重学生纠错!

  二、课文学习

  1、抽生读,了解学生情况。

  看来,同学们已经把生字朋友牢牢地记住了。谁来读一读课文,让我们再看一看,大家读书的情况!(抽生读)

  哪位小朋友的字音读得更准、课文读得更熟!谁再来读一遍!

  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一评!说到有感情朗读更好!)

  2、小组读,互助交流学习。

  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最好!(老师巡视指导)

  3、重点读,引导情感体会。

  这篇课文太美了!谁来,把你最喜欢读的哪一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

  小雨点落在哪儿?生答:花园里(鱼池、田野,板书)(点出相应.课件)

  你还知道什么呢?生答:花儿乐得张嘴巴。(鱼儿、苗儿……简笔画板书)加重动词语气!(张、摇、拔,板书)

  怎样得张嘴巴?生答:乐得!

  哪你能带着这种“乐”的心情再来读一次吗?

  谁再来把这种“乐”的心情读出来!

  读得很好!

语文教案 篇6

  一、所在单元(第六单元)

  二、授课学时

  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

  《珍珠鸟》一文作者以独特的角度,新颖的立意,传神细腻的描写,准确生动的用词,记叙了珍珠鸟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提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和能力:初步学会观察、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注意运用描写动物的词语。(二)过程和方法:注重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感受“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深刻意义,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创设拟人化的童话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和创造性思维,来揣摩理解课文。在讨论中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在质疑时引发学生大胆探究的氛围。同时,引导学生在各种读书活动中重视对文本的挖掘,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质疑。

  五、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教师:制作多媒体,收集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以情入文

  (一)激趣赏图:

  师:为了上好今天这节课,老师跟你们带来了几位小伙伴,想认识它们吗?

  师:播放精美可爱的小动物图片(七八张),喜欢他们吗?

  说说你与这些小动物交往的经历,好吗?

  师:我们究竟该如何与动物相处呢?或许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做法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师:出示多媒体课题。邀请一名字写得好的学生上台板书课题和作者,给以鼓励。

  (二)作者介绍:

  师:想认识一下这位大作家吗?谁来介绍一下。(如有学生知道,先让他介绍)

  师:出示作者介绍,请一学生朗读介绍词。

  师:冰心老人说,“冯骥才的作品我读得多了,长短篇的小说和散文……但都不像这篇《珍珠鸟》这样的光彩照人。”让我们一块走进《珍珠鸟》吧!

  ▲披文入境,欣赏美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是你们自己朗读还是听课文录音?

  学生聆听课文录音或者自读,老师提出三个问题:(1)正音识字(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珍珠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

  2、师:出示字音填空,几个学生回答,再全体朗读二遍。

  鸟巢(chá) 瞅(chǒu) 雏(chú)儿 呷(xiā) 垂蔓 (5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体味文章中作者描写的童年趣事所带来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童年,反复朗读文章,体会至情至性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教学重点:浓浓亲情在文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和描写景物的多种手法

  教学方法:讲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在本单元这几篇课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引起我们的共鸣。而《祖父、后园和我》一文,作者以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记叙了自己与祖父之间那种浓浓的爷孙情。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一位慈祥敦厚的祖父和一个充满乐趣的后园,共同编织了一段自由快乐的童年时光,让我们一起走进后园,共同感受儿童自由的天性和人间浓郁的亲情。

  二、作品、作家介绍

  《祖父、后园和我》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萧红幼年丧母,父亲冷酷暴戾,再婚后基本上对萧红不闻不问。萧红自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寂寞的童年里,只有年迈的祖父给她疼爱和温暖,让她感到一些人间的温情。她和祖父之间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他们互相依恋,互相安慰,度过了很美好的一段时光。萧红能进学校读书,也得力祖父的支持。

  萧红的祖父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慈爱、宽容、仁厚,由于有了祖父的关爱,萧红童年虽然寂寞,却依然有温情有快乐,以至于萧红“觉得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祖父一天到晚都在后花园里劳作,于是萧红也跟着祖父总在后花园里玩乐,锄草,吃黄瓜,捉蜻蜓,采花,捉蚱蚂,浇菜,玩累了用草帽遮一遮,睡一觉,一切对她来说非常美好。

  三、学习新课

  (一)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注意文中重点字词:

  谷穗衣襟嘴馋玫瑰玩腻了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

  (二)引导讨论,理清课文的情节

  课文以一个充满乐趣的后园为中心展开情节,叙述了我和祖父在后园的快乐时光,其中又以几件趣事串联。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比较到位的认识和感受到了“我”和祖父在后园度过的自由快乐时光,但是作者是怎样将童年的美好记忆生动地表达出来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呢?本课我们将就这一点展开深一层的探讨。

  二、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边阅读边讨论)

  后园:课文所描写的典型环境。

  依次提出以下四个问题,待同学(可以是小组发言人)充分发表意见后,分别给予提示,最后由教师作结。

  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提问:作者的观察是否很细致?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A:作者的观察很细致,从“金”“绿”“嗡嗡地飞”“满身绒毛”以及“胖圆圆”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2、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提问:“啸”“冒烟”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由发光的叶子想到沙滩上的蚌壳?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字。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

  3、有科学幻想意识。

  【学习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同学从阿德的梦中,体会少年儿童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字词卡片。

  2、课件(课文插图)、录音机、磁带。

  3、彩笔、白报纸。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动听的故事。你们愿意听吗?(愿意)

  2、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放课文录音)快快竖起你的神耳朵,仔细听,认真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课题)

  二、默读全文,感知梦境

  要求:

  1、第一遍默读速度稍慢,注意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然后借助拼音默默地读几遍,并找出不同的'词语作上记号。

  2、第二遍默读,速度要加快。考虑:

  ⑴ 从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是一场“梦”?

  ⑵ 阿德梦见了什么?

  ⑶ 小组交流读文体会。

  三、看图读文,感悟“梦”的奇

  1、随连环画逐段读文,想想课文中说的事情,哪些与实际说的不一样。

  2、课文中哪些新科技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生答,师板书)

  3、同桌交流读书体会。

  四、课文排序,积累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连环画,让同学自读全文后按顺序排列。

  2、小组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3、找出难认的字,和同学一起讨论用什么方法一起记住。

  4、小组汇报识字方法。

  五、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激趣升华

  1、朗读全文,说说从阿德的梦境中,自身想到了什么?

  2、说说你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3、闭眼做个“白日梦”然后用彩笔画出自身心中的“梦”。

  三、实践活动

  1、兴办“俺心中的未来世界”专栏。

  2、课外阅读科学幻想故事。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5个生字,认读6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或CAI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挂图、激发兴趣

  (打开挂图)春天到了,田野里到处都有野草。春天、夏天,它长得多么茂盛!秋天,它就枯萎了。年年如此,生生不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草》,就写了草的这种现象。

  这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

  听准读音和速度。想一想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停顿和重音。

  三、学生自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数数有几行几句(四行两句),找出生字,看拼音,认生字,同桌互查。

  2.学生书空练习生字,并组词。说说记生字的方法。教师重点指导:

  原:yuán,半包围结构,“厂”字里面是“白”、“小”上下构成。岁:suì,上下结构,由“山”、“夕”上下构成。读平舌音。火:huǒ,独体结构。注意写好笔顺。吹:chuī,读翘舌音,左右结构。又:yu,独体结构,两笔写成。笔顺: 又

  四、熟读课文

  巩固生字读音,熟读课文。先齐读一二遍;再指名读;最后自由读两遍。

  五、课堂练习

  1.练写生字三遍,注意笔顺间架,写正确、写工整。

  2.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释义组词。

  2.试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

  二、导读全诗,逐行理解

  第一行:教师讲解“离离”、“原”的意思。指名读,说说这行诗讲什么。还可以怎么讲?(茂盛的野草长满了整个原野。或:多茂盛啊!原野上的野草!或:原野上的野草长得多么茂盛啊!)学生练说。

  第二行:“岁”是什么意思?“一岁”呢?(一年)“一枯荣”的意思:一次枯萎,一次茂盛。谁能把这行诗的.意思讲出来?讨论,叙述:野草每年的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一次茂盛地生长起来。

  同桌互讲第一句的诗意,再齐读两遍。

  第三行:“尽”是完的意思。野火指荒山野地燃烧的火。“烧不尽”呢?(烧不完)讨论后叙述: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

  第四行: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呢?(春风吹又生)第四行讲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春风一吹,野草又会生长起来。)

  同桌把第二句串起来说一说,再读两遍。

  三、齐读全诗,整体理解

  齐读,指名把全诗的意思串说一遍。

  这首诗第一句讲野草的什么?(讲野草生长的特点——一年生的植物,春夏生长茂盛,秋冬枯萎。)

  诗的第二句赞扬野草的什么?(赞扬野草的生命力很强——野火烧不尽。)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1.教师放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

  离离 / 原上 / 草,一岁 / 一 / 枯荣。

  野火 / 烧 / 不尽,春风 / 吹 / 又生。

  (“一岁一枯荣”中的两个“一”,读时声调不同,前面的读第二声,后面的读第四声。)

  自由轻声读三遍。齐读三遍,练习背诵,检查效果。

  五、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填空:

  离离( ),( )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

  2.朗读、背诵课文。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1.课后收集有关白居易的材料。

  2.开展一个古诗背诵比赛。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字的不同读音正确组词语。

  2.积累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和关于刻苦努力方面的名言,并受到启迪和教育。

  3.了解徐悲鸿《奔马图》的故事。

  4.说说写写自己会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在生活中自觉学习各种本领。

  教学重难点:

  积累成语、名言,大致理解它们的意思。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流程:

  一、第一项:练

  1.此项练习共有6个多音字。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2.每个人再写几个自己知道的`多音字。

  二、第二项:日积月累

  1.先观察图画,再自己试着独立完成,然后读一读这些成语。

  2.学生质疑。

  3.做“成语火车”的游戏。

  4.熟读名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句子的意思,教师适当引导启发。

  5.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刻苦努力”的名言、谚语等。

  三、第三项:知识窗

  先让学生读一读故事内容,理解“一洗万古凡马空”。

  四、第四项:大家一起来

  1.引导学生读懂书上的提示。

  2.组织学生说一说,再填一填。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社戏的教案08-27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掌声》教案11-20

语文天地教案06-17

语文写作教案11-03

语文《检阅》教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