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05 08:16:4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7篇【通用】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7篇【通用】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

  【学习重、难点】

  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学法建议】 指导——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

  一、预学思考

  结合背景想一想,高尔基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赞美海燕吗?(见第一课时“知识链接”)

  二、合作学习

  1、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文中描写的景物各象征着什么?

  2、佳句欣赏。从写作技巧上,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刻画海燕形象的?请同学们精读课文,品味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诗文,说说它的写作特点及所表现的思想内涵。

  三、检测反馈

  背诵课文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同学都是羽翼渐丰的海燕,我们即将走向生活的大海,伴随我们的有阳光雨露,鲜花掌声,也有狂风暴雨,困难和挫折。让我们鼓起坚强的翅膀去迎接人生的暴风雨。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第9课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 能分脚色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说出从哪里看出公仪休很爱吃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2’

  1. 板书课题。

  2. 介绍剧本常识。

  二、初读课文 15’

  1.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a.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 划出有疑问的地方。

  2. 检查自读效果。

  A. 出示生字词,正音。

  B. 指名朗读对话,学生评议。

  C. 教师指导读长句。

  3. 再读课文。

  思考:你明白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4. 交流:

  a. 这已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b.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

  c. 故事分为几部分?

  d.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学习第一部分 15’

  1. 自由读,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鱼?

  2. 学生回答。

  3. 指导朗读。

  4. 指名表演。学生评议。

  5. 再进行朗读训练。

  四、课堂练习 3’

  1.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公仪休的美好品质。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本。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后,让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帮学生理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

  2、 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说说公仪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公仪休:爱吃鱼。清正廉洁。聪明机智。)这些都能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二、 快速读剧本,边读边划有关语句。

  a) 学生自由读剧本。

  b)交流所得,把握人物个性特点

  其间帮学生理解诸如:公仪休为什么不收鲤鱼那段经典的话语;管家为何要送鲤鱼给公仪休,为何偏偏送的`是鲤鱼;公仪休是如何拒绝的等等有助于把握人物个性品质的问题。)

  三、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的台词。

  四、 表演。

  1、 分配好角色,大家当导演,有什么话想对演员说(说表演的要点)。(如时间紧就演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段)

  2、表演

  3、点评。有没有把大家的意图演出来。

  4、学生对照看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再反馈表演,要求要加进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五、 明理

  追问: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你明白了没有?你认为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你以后会怎么做?

  六、 课后试演课本剧 。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一、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语文教案-桥。

  二、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

  三、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设想

  一、安排二教时。

  二、紧紧抓住说明文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内容: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理解说明的方法;防止因旁征博引而出现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现象。

  三、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些关于桥的课文,比如说《兰兰过桥》写的是新奇的潜力桥和塑料桥;《赵州桥》为我们介绍的是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座桥,是什么样的桥呢?

  二、 略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来。

  2.检查字音字形,解释词语

  3.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主要讲了在黎明时,雨下的很大,山洪暴发了,老汉组织全村一百多号人撤离,最后老汉和他儿子英勇牺牲的故事。)

  4.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

  (事情发展顺序)

  5.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突遇山洪:一至六段;疏导撤离:七至十三段;桥塌殉职:十四至二十三段;祭奠英灵:二十四至二十七段)

  三、 细读课文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同时找出描写大雨山洪和老汉的句子,并想一想,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1.我们先来看描写雨和山洪的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像泼,像倒”说明雨下的很大,雨势凶猛,为下文山洪暴发做铺垫)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了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势不可挡: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课文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狂奔:迅猛地奔跑。本课形容洪水奔流而下,势不可挡。)

  (这些词都生动地写出了水势的迅猛。)

  (比喻句,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洪水的凶猛可怕。)

  【这两句是比喻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将洪水的迅猛、可怕表现出来。】

  【指名读、齐读】

  (1)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狞笑:凶恶地笑。本课是形容洪水的凶猛、可憎。)

  (3)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这三句是拟人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曾强了表现力,把洪水的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以及人们处在的危险环境表现地淋漓尽致。】

  【有感情指名读、齐读】

  2.面对这样可怕凶猛的,像魔鬼一样的洪水,村民的反应是怎么样的?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失措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惊慌失措地折了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木桥拥去。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AABB句式,可以多积累,多运用)

  (在人们的反应中,“惊慌、你拥我挤、跌跌撞撞、拥”这些词都写出了人们在面对洪水,面对生命危险时的惊慌失措、奔跑混乱的场面。)

  【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出人们那种惊慌失措的心境和混乱的场面,语速要稍快】

  第二课时

  一、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一)感受洪水的疯狂肆虐。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并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做出标记。

  2、出示课件(课文1—6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像泼。像倒。”为什么独立成句?指导朗读。

  3、指名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描写洪水的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4、出示描写洪水的句子,学生齐读。再次感受洪水的疯狂、肆虐。

  过渡:面对这样的洪水,你心情怎样?那课文又是怎样描写人们的?

  (二)感受人们的惊慌、恐惧。

  1、指名朗读描写人们反应的句子,师相机出示课件。

  2、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恐惧不安放进句子中去。

  3、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人们几乎疯狂崩溃,失去了理智。这时,人们发现了什么?

  4、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师相机出示描写桥的'句子。

  过渡:这样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怎么能承受得了人们疯狂的拥挤踩踏。这时的人们急需什么?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

  出示学习菜单:“自由朗读7—2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他是一个怎样的老汉?用几个词概括你对老汉的评价,并在最打动你心灵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1、指名回答,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老汉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句子来表现老汉的。

  4、师相机出示课件,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引导质疑:为什么急着逃生的人们见到老汉会停住了脚步,听从老汉的指挥?(同桌讨论,受拥戴的老汉曾为他们做过什么?)

  “像一座山”怎样理解?让我们全班起立,像老汉一样稳稳地站着,读这两句话。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指名读,这段话连用了什么标点?怎样读?学生评价。

  通过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指名读。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老汉当时怎样的心情?(气、急)

  你从哪几个词看出来?

  老汉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况?

  引导读悟“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读着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老汉揪出的那个小伙子是谁?(师相机板书:儿子)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爱自己的儿子吗?

  (4)师相机出示“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仅剩老汉与小伙子两人,还你推我让,这是为什么?当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况?指名回答“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知道朗读描写老汉的话。

  (5)引导小组讨论,“一推一吼”前后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6)出示课文15、20自然段,将文中的老汉和小伙子分别换成父亲和儿子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表达方法

  这篇文章我们已经分析完了,浏览全文,你能发现文章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吗?有什么作用、好处?

  (本文的句子、段落都非常简短,很多话都单独成段,语言极为洗练,这样的特点既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又可以增强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三、拓展延伸

  我们主题丛书有很多这样的文章,课前老师也布置同学们进行阅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如果你是被救村民中的一个,在老汉的坟墓前,你想说些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

  2、这篇课文感人至深,除了内容的原因外,还因为表达方式上的独具匠心。比比谁发现最多。

语文教案 篇4

  预习篇

  一、学习本课7个会写字,12个会认字.

  二、书写指导.

  吓:左右结构,共6画.书写时注意笔顺规则,“口字旁”不要写成“口”,这个字也是形声字,识记的时候可以按照形声字的规律识记.

  怕:左右结构,共8画.“竖心旁”的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书写时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不要左大右小.

  象:笔画较多,共11画.笔顺是撇、横撇、竖、横折、横、撇、弯勾、撇、撇、撇、捺.

  三、阅读课文,完成练习.(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汉语拼音代替)

  1.全文共有____________个自然段,____________幅图,讲了________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____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事实的事.

  2.“咕咚”到底是什么呢?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课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要求会认的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会写本课的7个生字,做到工整美观,结构合理,能够运用所学汉字组词,造句.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熟的水果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会直接从树上落下来.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咕咚》,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联系生活实际,感知兔子没有经过自己的验证就被所谓的“咕咚”吓到了的.故事,领悟盲目跟从的后果.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识记12个会认字,7个会写字.

  【教学难点】

  掌握遇事要勇于探索、追求事实的原则.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字卡、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随文识字,理解字词大意.

  3.知道什么是“咕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教学难点:会写“十、木、禾”3个字。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1、师: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可真不少,还记得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吗?学生认读。

  鱼 飞 雨 风 土 云 马 牛 山 水 下 大 田

  2、导入新课: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有趣的新“朋友”正等着和大家见面。(出示12个生字彩图)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学生对象形字的特点只须意会即可)

  2、了解学情: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

  (如:在前面的课文中读过;在电视上、书报上、广告上、路牌上见过)

  3、小结: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字记得更牢。

  (三)、揭示课题,教学“目”

  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认记“目”字。

  (1)看图读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学习用数量词“一只”。

  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是“眼睛”。

  (2)比形认字。

  比一比:图画、图画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

  (教师随学生的发言,相机作简笔画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象形字的演化)

  (3)识记生字:学生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目”的方法:看图识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

  (四)、学习生字

  小组合作,自学其余的'11个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五)、汇报交流

  1、各组选择一个字,再派出一个小老师上台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这个字。

  2、台上台下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补充交流。

  3、小老师没有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4、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容易忽略的笔画。

  5、新偏旁“角子头”的教学要随“兔”的教学进行,并拓展:你还认识哪些带有“角子头”的字?

  6、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他们学习用“一张、一只、一轮、一团、一个、一棵”等数量词。

  (六)、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做“开火车”游戏,复习12个生字。

  (七)、指导书写“十”

  1、认识新笔画“竖”。

  (1)出示 “竖”的笔画卡片,介绍笔画名称。

  (2)教师示范写,并介绍两种写法。

  悬针竖(像吊着的一根针) 垂露竖(尾部像吊着一滴小露珠)

  (3)学生书空。

  2、书写“十”。

  (1)分析笔画。

  (2)介绍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3)学生观察课本上的范字。

  (4)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两笔的交接处,横笔左右较均匀,竖笔的上部短,下部长。

  (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评议;继续练写。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发明家卢诺尔曼的故事。题目直接将降落伞称为空中花朵,就会使初读者产生好奇,甚至于引发他们的想像――满眼都是在空中飞舞的花朵。文章内容中卢诺尔曼与同伴的议论,非常生活化,而这些“不可思议”的念头的产生正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所经常会有的现象,这些适合儿童口味的语言在他们眼里就是最生动有趣的语言。另外,描写卢诺尔曼试飞时的情景也会使读者历历在目,如:“他双手紧紧抓住降落伞的底绳……慢慢地安全降落在地上。”因而,文章仅从语言文字上就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在学生流连于文字之中时,老师再适时启发、诱导,本文一定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有益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校学生以城市孩子居多,视野较开阔,富有想象力,搜集资料的能力较强,但是,他们缺少探险的机会和胆量,因而在理解“从高处往下跳”时会有一些难度。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新出现的14个生字,会写课后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卢诺尔曼设计第一顶降落伞并试飞成功的故事。 3.受故事的启发,培养学生富于幻想,敢于实践的精神。 4.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发挥自己的幻想和想象力,说一说降落伞的用处。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卢诺尔曼和降落伞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 1.谈话:同学们,知道降落伞吗?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讲一讲有关降落伞的事情,好吗? 2.交流:先是四人小组之间的交流,再由各小组推荐部分学生与全班同学交流。 3.谈话:1)(肯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赞赏他们乐于学习的态度。) 2)提问:同学们,关于卢诺尔曼,你们还知道什么呢? [A、用课本但不唯课本,立足课本但不满足课本是我在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体会。B、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资料的能力也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C、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平台上展示他课外的学习成果,只会使他的心里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只会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发展。鉴于以上三点,组织学生交流资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观看录像,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对于卢诺尔曼,我们已经不陌生了,我们一起学习《空中花朵――降落伞》这一课,看看他是怎样发明降落伞的。 2.播放跳伞表演的录像,请学生欣赏。 3.提问:这段录像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多媒体出示文字:(课文第一自然段)“观看跳伞……特别美丽。”请学生回忆刚才看录像的情景,带着感情读好这句话。 5.谈话:是啊,当五颜六色的降落伞从空中缓缓飘落的时候,不就是盛开的花朵吗?请大家一起读一遍课题,(注意引导学生读出“――”)。在上段文字后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后两句话,并引导学生齐读。 [不用刻意提示文章的写法,只是在老师看似无意安排中,第一自然是下文故事的影子,这一事实已留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谈话:想知道这个故事吗?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 2.谈话交流,大家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回答) 3.谈话:(先对学生的读书效果给予评价),请学生再读课文,将文中不认识、不理解字词画出来,并想办法解决。 4.检测学生自学字词的情况。 1)全屏出示所有生字。 2)请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3)自由发言,说一说“演、沉、闻、纵”等字的记忆方式。 4)交流对“不可思议”等词语的理解。 5.学生流利、大声地朗读课文,并注意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得更好。 [认识生字是读通课文的前提,但三年级学生应以自学为主,教师应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效果为主,时间安排要适可而止。]

  (四)熟读课文,赏析人物特点 1.谈话:同学们,看到大家刚才读课文的神情,(根据班级孩子的实际表现,给学生以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感到许多同学挺喜欢卢诺尔曼这个人,是不是啊?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此时注意引导学生的发言,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还不甚熟悉,他的发言简单、笼统一些没关系。如:学生说:他爱幻想,他胆子大,他细心等,都可以。) 2.请学生找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读,用心想,自己到底喜欢卢诺尔曼的什么? 3.组织全班性交流。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我喜欢卢诺尔曼,因为他(……)” 请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提示,先补充句子,再结合所选择的内容中的词句,具体讲喜欢卢诺尔曼的原因,最后朗读有关的课文。 (在学生赏析文章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评价,通过评价引起学生对发言者的重视,进一步激发后续发言者的兴趣。) (在学生赏析文章每一部分的过程中,老师也要充分地准备,一边做组织者,一边当听众,还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以引导。 如: A、关于卢诺尔曼爱幻想这一点,要注意学生是否抓住了“不可思议”这个词以及“要是……”等句子,否则,老师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一些幻想,可以建议学生用“……像……就……”的句式把它们说出来,以便加深学生对卢诺尔曼的印象。 B、关于卢诺尔曼能不放弃向往这一点,要注意学生是否留意了时间的变化和他读书受到启发后的做法。否则,要引导学生理解“萦绕、启发、揣摩”等词。 C、关于卢诺尔曼大胆实践这一点,要注意学生是否看到了他勇敢试飞的一面,看到了他胆大心细的一面。否则,老师可范读或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闭目静听,手上还可模仿卢诺尔曼试飞时的动作,让学生从这些动词中去体会人物的品质。) 4.看板书小结:由于卢诺尔曼“爱幻想,有目标,能大胆实践”,(此处的板书内容会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有所调整。)所以他的幻想最终变成了现实。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赏析就是在欣赏中分析,在分析中欣赏,给小学生一些机会,他们就有可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提问:读了卢诺尔曼发明降落伞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谁能够像卢诺尔曼那样大胆地幻想,说说降落伞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用途外,还希望它做什么?(可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中讨论,再在全班发言。)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识本课的生字并写好“兰、芳、紧、或、者”五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

  重点:把课文的字音都读准了,并且认识生字、写好本课要求的生字。

  难点:

  读好课文中的儿化音。

  对策:通过让学生来朗读带动和老师的示范朗读协助学生读好课文中的儿化音。

  教学准备

  京剧录音

  一、 导入揭题:

  1、一段京剧。

  你们知道这是谁唱的吗?(梅兰芳)(板书,指导读好“兰”。书空注意是上下结构。

  2、

  简介梅兰芳:梅兰芳是我们江苏人,他在舞台上扮演了很多优美的角色,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扮演人们最喜欢。他的唱腔非常特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人们称之为“梅派”。

  3、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梅兰芳小时侯是怎么学艺的(板书:学艺)?你们知道他学的是什么吗?(京剧)那么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呢?(梅兰芳学唱京剧)谁会读题呢?(指导读题)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可能情况:为什么要学唱京戏?怎么学的?学的怎样?

  二、初读课文

  过渡:这些问题都藏在课文中,学习了课文后大家都会知道的。请大家自身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学。

  2、读完的同学给课文标好小节

  3、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来当小评委。听仔细了哦!

  4、检查自学:现在请三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

  5、小评委,你们感觉他们读得怎样啊!(学表生自评,表示好的小朋友奖红苹果。)

  6、小组内自身分配合作来朗读这篇课文,最后请各个小组起来汇报,并对获胜的小组进行奖励。

  三、书写汉字

  1、请学生认读生字卡片。

  2、请同桌互相学习“兰、芳、紧、或、者”五个字的笔顺和书写注意点。

  3、认识新的偏旁。

  4、当小老师指挥老师书写这些汉字,边讲笔顺边讲解书写的注意点。老师范写。

  5、学生在书上描红。

  6、在习字册上书写这些汉字,并提醒注意书写姿势。

  通过看京剧扮演片段,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一下京剧,对京剧有了感性的了解。由此发生了想了解主人公的学习兴趣

  14梅兰芳学艺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与“会说话了”是什么关系。

  体会“终于”和“世界闻名”的联系。能用“终于”说话。

  3、精读课文,体会梅兰芳联眼神的刻苦、辛苦。

  4、指导朗读重点句子,从而学习勤能补拙的道理。

  5、写好本课中剩余的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

  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写好课文中的生字。

  难点:体会课文中梅兰芳学艺的刻苦、辛苦。

  对策: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难理解的词语协助学生朗读

  教学准备 实物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齐读课题)小朋友已经能把课文读得很流利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能不能把课文中的生字都读好!

  2、出示去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3、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二、学习第一小节

  1、那么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大家自身读一读第一小节。

  2、学生自由学习。同桌交流。

  3、出示: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指导朗读“神儿”)

  4、你知道什么是“眼睛没有神儿”呢?(眼睛不灵活)

  5、就因为这个,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这是什么意思呢?(不具备唱戏的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

  6、说话练习:师傅说梅兰芳不是

  ……,是因为……。(或:因为梅兰芳……,所以师傅说……。)

  7师:讲述:小朋友们说的很好,梅兰芳的师傅是一个唱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好、身体棒、眼睛还要有神,因为舞台上的演员经常要通过眼神来告诉观众他是高兴了、生气了、还是难过。可是现在师傅却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具备唱戏的条件,所以认为他不是唱戏的料。

  8、下面,谁来读这一小节呢?(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傅这么一说,梅兰芳是不是就放弃了呢?(不是)

  是呀!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

  2、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来读好这句话。(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3、指导看图:

  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鸽子)怎么看的?(眼睛睁的大大的,一眨不眨,但是眼珠子要不听的转动,鸽子飞到哪儿,他的眼睛就转到哪儿。)

  4、书上是怎么说的?再读一读,根据回答出示;他经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指名读句子)

  5、齐读这句话。

  6、哪个词语最能表示梅兰芳在认真看鸽子呢?(紧盯,指导朗读)那么你能给这个词语找个好朋友吗?(注视)他为什么要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水底游动的鱼儿呢?(为了练眼神。)

  谁来读这句话?

  7、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练习,师出示一实物。要求:眼睛不能眨,紧跟着老师的手。

  8、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9、那么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呀?(经常)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谁来用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指导朗读(注意“紧盯”、“注视”“经常”)

  10、经过苦练,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灵活的好象心里想说的或可以从眼睛里看出来。所以人们怎么说?(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

  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导朗读)小朋友你们会用眼睛说话吗?(不会)老师也不会,但是谁会的?(梅兰芳)梅兰芳真了不起!

  11、除了要练眼神之外,还要练什么呢?

  五、学习第三段

  1、就这样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出示)请大家好好的读读这句话,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他成了有名的京剧大师(什么是大师?就是在一个方面很有本领的人。)他怎会成为大师的?主要靠什么?(勤学苦练)最后他终于(强调)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所以他胜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3指导朗读(注意“终于”)

  4、梅兰芳女扮男装的风格和扮演艺术打动许多人,不只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他。大家请看(出示图片)所以呀,成了世界上非常有名的艺术家。

  5、总结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经典】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3

[经典]语文教案07-23

语文教案[经典]07-23

语文教案(经典)08-19

[精选]语文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