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24 10:47:2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一、说明版本: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口语交际,结合第一单元描写春天的课文:结合时令正当春天安排作文。

  二、教材分析:

  1.训练内容:《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册园地一安排的口语交际训题。

  2.训练要求: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并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

  3.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发现和内心的感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感受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加强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3)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4)通过训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教学准备:教学录音和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三、设计理念:

  1.构建开放的课堂运行体系,教师准备(教学录音、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课件),让学生体验、感受大自然春天景色的美,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

  2.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通过歌曲,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创设表达情景。)

  四、教学过程:

  (一)谈一谈,引出话题:(事先出示好课件1)谈话引入课题,揭题。

  师:小朋友们,大家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季节。

  师:小朋友们真棒!让老师来悄悄地告诉大家,早在春天来的时候啊,春风姐姐就踏着轻盈的步子伴随着春天来到我们身边了。你们感受到春风姐姐的到来了吗?

  (二)听歌曲,说春天:

  1.导入:孩子们,你我初次见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旋律欢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大家会唱吗?想唱吗?

  生:想!

  师:我们一起拍手唱歌,好不好?

  生:好!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出示课件2:打出《春天在哪里》的歌词的课件)“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师生(边唱边舞,进入情景。)

  3.师生交流:同学们,现在正是万物复苏的春天,歌曲告诉我们,春天在哪里呢?小朋友们是从哪里找到春天的呢?

  生:一一回答。(在清脆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影里、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4.教师小结,揭示课题:是啊,春天多美好!红花开放,绿草如茵,黄莺歌唱。小朋友就是根据这些,发现春天到了。现在,让我们继续以”春“为题,来进行口语交际,说说大家在春天里的发现,好不好?

  生:好!

  (三)看课件,谈发现:

  1.导语:孩子们,春天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组春天的图片,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2.播放描绘春天景物的课件:

  春天的植物:

  (课件出示一系列春天的图片)

  师:(导语)我们走进花园,看见·······

  生:(跟着课件读)一串串淡紫色的二月兰,春风告诉我,这是第一个迎接春天的花。

  师:我们接着寻找春天,看,这是什么:

  生:蝴蝶兰。

  师:什么颜色的呢?

  生:紫色。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

  生:紫色的蝴蝶兰。

  师:大家觉得蝴蝶兰像什么呢?

  生:蝴蝶兰多么像一只只美丽的紫蝴蝶呀!

  师:好有眼力的孩子啊!想象力真丰富啊!

  师:让我们继续逛花园吧,请看: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一一回答或集体读课件的文字)

  生:我看到了(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杏花、粉红的桃花、金黄的迎春花、火红的杜鹃、成串的紫藤)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图片

  (学生一一欣赏,师一一以诗句及花的其它内容来慢慢解说)

  师:让我们再来练习说句子,老师先起头,来

  师:1.我看到了

  2.我喜欢

  生:(前面加上花儿颜色的词)一一说出

  (二月兰、桃花、迎春花、梨花、海棠花、茉莉花、郁金香、樱花……

  师:(灵活地、按学生回答的顺序作一一简单的解说)

  (1)二月兰是第一个迎接春天的花

  (2)春天花会开,桃花朵朵开

  (3)黄花翠蔓无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

  (4)正是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6)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7)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8)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

  师:春天的花园真美呀!花香袭人,还引来了哪些小昆虫呢?请看:

  生:蜜蜂和蝴蝶

  师:是呀,勤劳的小蜜蜂来了,它在花丛中

  生:采蜜。

  师:是呀,我们平常喝的蜜糖就是小蜜蜂辛勤劳动的成果呀。让我们向勤劳的小蜜蜂说声”谢谢“

  生:谢谢你,勤劳的小蜜蜂。

  师:春天,小蜜蜂来了到了花园,谁也不甘落后呢?

  生:蝴蝶

  师:你看,蝴蝶正在干什么呀?

  生:翩翩起舞

  师:你真会说话,能用上翩翩起舞这个成语来形容蝴蝶飞舞的姿态。看来,花儿真是招蜂引蝶呀!

  第二、春天的草(野草图、草原图)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下一站,请看,现在,我们来到了哪里呢?

  生:草地

  师:只见小草

  生:正在变绿

  师:是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

  生:从地下探出头来

  师:孩子们真棒!关于春草的诗句,你又知道哪一些呢?

  师:(一一解说)草色遥看近却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第三、春天的树

  师:请看,这一站,我们又来到了

  生:树林

  师:请看,这是什么?

  生:树木吐出点点嫩芽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师:请看,这是什么树木?

  生:柳树

  师:(解说)是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的的就是春天的柳树。

  第四、春天的小河

  师:春天来了,百花盛开,小草变绿,柳树发芽,连小河水、小溪水也怎么样了?

  生:解冻了

  师:是呀,解冻的小溪丁丁东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出示课件图片22)

  师:小河水解冻,小蝌蚪也出来找妈妈了,他们找呀找呀,最后变成了什么?

  生:青蛙

  师:青蛙是益虫,它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

  生:保护它。

  第五、春天的动物

  师:春天到了,小蝌蚪出来找妈妈了,其它小动物也争先恐后地来凑热闹,请看:

  春天的鸟(燕子、黄莺、黄鹂、杜鹃、)

  师:(一一解说)

  (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细雨在微风中如烟似雾,杜鹃在声声啼叫。)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第六、人们的活动

  师:俗语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在春天里,人们都在干什么呢?请看:

  生:春耕

  师:是呀,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正在忙着春耕、忙着犁田呢。古语说得好,”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

  师:请再看,农民伯伯、阿姨正在地里

  生:种玉米(播种)

  师:犁好田,播好种子,秧苗长出来了,农民伯伯还要

  生:插秧

  师:是呀,一年到头,农民们干的农活可多了。春耕、播种、插秧、田间护理、收割、晾晒,我们吃的粮食、蔬菜、瓜果等等,都是农民伯伯、农民阿姨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

  生:爱惜粮食

  生:爱惜农民伯伯、农民阿姨们的劳动成果。

  师:农村里的大人们春耕忙,城里的大人们呢,小孩子呢?

  师生:(一一简说图片内容)

  1.春游

  说”大人们“:请看图片,现在是大人们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野外,去寻找春天。说小朋友:小朋友来到郊外春游,正在欣赏金黄的油菜花呢。

  2.植树请看图片

  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山坡上植树呢。

  师: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俗话说得好,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植树造林,利国利民。所以,我们要

  生:多种花草,爱护树木。

  3.放风筝

  师:春天到了,小朋友除了爱春游、爱植树,还喜欢干什么呢?请看

  生:放风筝

  师:是呀,天气暖洋洋的,小朋友们三五成群,来到空旷的地方放风筝,心儿就像这风筝一样自由,多么快活呀!

  师:让我们在晴朗的周末也去放风筝,好吗?

  生:好!

  (四)自由谈,赞春天:

  1师: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我们爱春天、爱大自然、爱生活之外,我们还应该怎样做呢?

  生:抓紧时间勤奋学习。

  生:珍惜时间。

  生:做时间主人,好好读书等等。

  (五)课外延伸

  师:小朋友们,不仅我们现代的人喜欢春天,古人也喜欢春天。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古代诗人描写春天的诗歌,好吗?

  生:好!

  师生:一起大声朗读读诗歌。

  2.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也有很多,谁来说一说?

  生:(一一回答。)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读记记,好吗?请看大屏幕。

  师生:一起读、记。

  3.师:老师还收集了一些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或名言呢。请看大屏幕。

  师生:一起读谚语、名言。

  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

  春雨贵如油。

  春无三日晴。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4.师:同学们,我们积累了这么多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和诗句,你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诗句或名言赞美春天的景物吗?

  (六)课堂总结。

  师:小朋友们,春天的美景远远不止课件上这几张图片所描绘的这么少。只要你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春天。春在校园,春在阳台,春在枝头,春在小孩子的脸上,春在大人们的心里。让我们睁大我们那双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善于发现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让我们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吧。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会认11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会写11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县、设、史”3个字。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重点:

  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词卡片 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 (各种桥的课件图片)

  在生活中个,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同学们想知道吧,请欣赏(赵州桥的课件)

  请大家说一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 : 雄伟、坚固、美观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 板书:(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三、检查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展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县 济 匠 砌 横 坚 雕 抵 智 慧

  设 参 部 跨 举 击 固 栏 案 爪 贵

  指名学生教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指名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cān (参加) héng(横跨) zhuǎ(鸡爪) gàn(干部)

  参{ 横﹛ 爪﹛ 干﹛

  shēn(人参) hèng(蛮横) zhǎo(爪牙) gān(干净)

  检查词语认读,教学

  让全班学生参与,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句子。

  生:雄伟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真棒)

  生:精美朋友送我一个精美的文具盒。 (多么深厚的友情啊)

  生:宝贵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 (珍惜我们的生命,让生命更精彩)

  生:创举北京鸟巢的造型设计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说的多好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选择雄伟、精美、宝贵、创举四个词语,让学生感知这四个词语的美感,并为揭示赵州桥的坚固、美感埋下伏笔。】

  请同学们小组推荐代表,说说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朗读第一自然段课文,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汇报

  文中介绍说明了赵州桥的位置、名称、设计者、历史状况。

  师:赵州桥成为我国桥梁建造史上一颗璀璨的奇葩,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汇报,积极调动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赏析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品读本段课文。

  引导感悟:(1)写赵州桥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它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介绍了桥的哪方面知识? (2)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好出在哪里? (4)写作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汇报

  生: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写作,是本段中心句,具有总领全段的作用。主要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生:写“赵州桥的长50多米、宽9米多,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那个方法,具有科学性。

  生: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①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②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的作用:“减轻流水的冲击力,减轻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生:本段写作上的特点是: “总写——分述”的写法,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

  【设计意图:运用小组交流和汇报方式学习本段,让学生更加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与坚固,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六、指导书写

  教师提示; 书写时,坐直,保持身姿的正确,握笔姿势。

  书写规范,注意字结构布局,观察,模仿,写美观。

  七、通过课下搜集,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检查巩固,引导学生说一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完成练习 (课件展示)

  赵州桥非常_________, 长________, 宽_______。.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________, 只有一个________, 大桥洞顶上___________, 还各有________,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_________, 既减轻了___________,使桥不易___________, 又减轻了_________, 节省了__________ 。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欣赏赵州桥的魅力。

  二、品读欣赏课文第三自然段

  请大家朗读第3自然段

  思考问题:(1)本段围绕哪句话写作?(2)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文中主要写了那些精美图案? 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3)作者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些生动的画面吗?(4)写话:有的有的还有的

  大家分组交流讨论,汇报

  生: 课文围绕第一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来写。这一句在全文中是一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上文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又提示下文要写的是赵州桥的“美丽壮观”。

  (写话练习) 不但 而且

  生:本段主要写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课件展示) 三种龙的不同姿态: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遥首相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分角色朗读) 理解语句意思

  生:作者用的关联词是: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些龙的生动图案,用词语形容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生:. 练习写话

  有的`,有的,还有的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跳皮筋,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操场上热闹极了。

  有的,有的,还有的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有的刚绽开娇嫩的花苞,还有的怒放,开得正艳,美丽极了,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有的,有的,还有的考试的时候,同学们在考场里,有的正奋笔疾书,有的正沉思苦想,还有的已经答完试卷,正在检阅,大家的表现真是千姿百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写话这一环节,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引导赏析课文

  作者写作中,秒写赵州桥的特点,用总----分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分层写作,使中心表达得更准确详细。我们要借鉴这种写法,在自己的习作中,试着把事情写具体详细。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小组合作交流:

  前三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雄伟,坚固,美观,为什么还要再写第4自然段呢?

  怎样理解“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指导朗读

  四、完成课后习题,试着运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一下赵州桥。

  五、总结全文

  作者写赵州桥的雄伟,壮观,美丽,刻画描写生动细腻,栩栩如生。不仅是再赞桥,更是在赞美造桥的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爱我们的祖国,立志把她建设得更加美好。

  六、拓展延伸

  赵州桥的知识介绍: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始建于隋朝开皇大业年间(581-618),它是我国最早建造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独特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节省了石料,既美观,又大方,这种“敞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比欧洲的设计早了1100多年。在中国文学史上,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扬,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诗曰:“驾石飞梁尽一红,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199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你的家乡还有什么样的桥?动手画一画,写一写。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4、对一般说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别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对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多媒体,配套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两亿年前,地球广茂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巨大的爬行类动物,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那就是恐龙,(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同领略恐龙的世界。

  二、读通全文,解决字词

  1、读通全文,读准字音。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将课文通读一遍,遇到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决,一会儿我们边讲边提(—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出示生字

  ì àn dià iàn xíng 5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和字典解决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和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朗读水平。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由关键字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从作者身上受到启示,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

  4、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认识字词并会写,理解词义,读顺课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读懂文章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3、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从作者身上得到启示,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养成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和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朗读水平。

  2、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由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2、从作者身上受到启示,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词,试着阅读全文,并搜集相关名言、事例。

  一预习探究

  1、教师播放课前录制好的.钟表滴答滴答滴答的声音,问:大家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课。

  认真听并回答,交流预习时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抽读。

  重点指导:“梭”是平舌音,可与形近字进行比较,如“俊”“棱”;“若”不易读准,要注意纠正学生的方言音。

  3、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4、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不好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生字要读准字音,同桌可以交流。

  三品读领悟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我把什么当做一个谜?

  爸爸对“我”说的话

  2、“我”怕什么?

  “我”对爸爸说的“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的话感到不理解,感到害怕。

  3、“我”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这促使“我”在生活中有意去观察。通过观察,“我”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时间赛跑

  4、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5、作者“和时间赛跑”胜利后的心情怎样?当“我”跑胜了时间,提前回家,赢得的时间可干什么?学生再读课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掌握约请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在交际中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设计:

  一、解题出题,激发兴趣

  1、板题解题:约请,就是预先说定邀请。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学会“约请”的本领,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做一个文明人。

  2、出题激趣:三(1)中队将举办一次对全校开放的主题队会,准备由中队长约请教音乐的顾老师辅导同学们排练文艺节目。假如你是中队长,见到顾老师应该怎么说?

  二、例文示范

  中队长:顾老师,您好!打扰您了!我们三(1)中队将举办一次主题队会,想请您抽空去辅导一下我们排练文艺节目,好吗?

  顾老师:好!我安排一下,明天下午放学就去辅导你们,行吗?

  中队长:行,谢谢顾老师!

  三、方法点拨

  1、约请时要有礼貌;

  2、约请的.原因要讲清;

  3、约请的内容和要求要讲具体

  4、结束时要表示感谢。

  四、按题同桌训练:×月×日是你的生日,你约请你的同学参加你的生日会,你该怎么约请他们。

  五、小组自选提问评议考核:先在小组内约请,评出选手再进行全班表演约请。并请同学给你打分,全班交流评议。

  六、实践训练: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向老师、同学约请,学会约请。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导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你喜欢草坪吗?

  为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草叶上的歌》就是写草坪的。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学会生字。

  2、检测字词,分组朗读诗歌,有错纠错。

  三、学习诗歌。

  1、自己读一读诗歌,说说这是一块怎样的草坪?(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小节)

  2、你最喜欢哪块草坪?为什么?学生结合诗句谈感受。

  3、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像:

  (1)沉睡了一冬的大森林,在一场春雨后,睁开了明亮的眼睛,想像它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2)早上起来或下雨过后时看到露珠落在草叶上,随风滚动的情景。

  (3)各种小动物在绿色的草坪上玩耍嬉戏的情景。

  4、及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鼓励学生边想象边朗读。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诗歌,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3、指导背诵诗歌。

  4、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课文中描写的是怎样的草坪?你最喜欢哪中草坪?

  二、用语言描述一下,把你想象的用彩笔画出来,并全班展示作品。

  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生动、形象?

  1、学生交流,师引导学习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

  2、让学生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说几个句子。

  3、鼓励学生把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运用在写作中,可以使你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三、背诵诗歌。

  (1)学生交流背诵技巧。

  (2)学生独立背诵。

  (3)检测背诵情况。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境镜浆桨

  3、学生写字,师巡视检查。

  五、布置作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感受春天的美丽。

  2、让学生学会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春天,赞美春天。

  3、培养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读着本单元的这组课文,寻觅着春的足迹,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春天的怀抱。绿油油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盛开的迎春花、丁香花、樱花……好美的春天啊!同学们,在前面我们组织的活动中你积累了哪些“春天的信息”?那么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小伙伴们讲一讲,好吗?

  二、互动交际自己眼中的春天

  1、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小组派代表班上交流,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可补充可。

  三、

  把握三点:是否用普通话,发现是否多、新,语言是否生动完整。

  教学反思:

  评选出最佳“春天小使者”。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知识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情感。)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从色彩和姿态体会大自然的.了不起。

  (2)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2、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五、书写生字。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学好语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的:

  ★学生在亲历“尝试”的事件中,选一件事情说一说,议一议。

  ★师生共同探讨怎样理清作文思路,构思一篇习作。

  教学重难点:

  学生如何进行一篇习作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大家尝试着做过的事情不少吧。在“尝试”的过程中,有喜有忧,有苦也有乐;“尝试”之后,可能成功了,也可能失败了。但无论怎样,它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深刻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你在“尝试”中的酸甜苦辣吧。(板书:尝试)

  二、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尝试着做过的.事情。(学生畅所欲言,可以是尝试炒菜、洗衣服、走夜路、小制作、养花、滑冰)

  2、班级交流。

  每一组挑选一个优秀的学生在班内汇报。

  三、学习构思

  (一)构思“入点句”

  1、构思“入点句”第一步:

  分析题目类型——《尝试》一题,属于“谁”、还是“干什么”、还是“怎么样”?回答——《尝试》一题,属于“干什么”,也属于“怎么样”。

  2、构思“入点句”第二步:

  提问——谁+尝试(什么)+怎么样呢?

  3、构思“入点句”第三步:

  回答——我+尝试(洗碗)+碗碟洗得光亮又干净我+尝试(做蛋炒饭)+饭炒得又糊又咸我+尝试(游泳)+掌握了游泳的技巧

  至此,我们完成了构思第一句:

  尝试

  我尝试洗碗,碗碟洗得光亮又干净。

  我尝试做蛋炒饭,饭炒得又糊又咸。

  我尝试游泳,掌握了游泳的技巧。

  (二)构思“配合句”

  1、构思“结果配合句”第一步:

  看清“入点句”——

  我尝试洗碗,碗碟洗得光亮又干净。

  我尝试做蛋炒饭,饭炒得又糊又咸。

  我尝试游泳,掌握了游泳的技巧。

  2、构思“结果配合句”第二步:

  提问——

  我尝试洗碗,碗碟洗得光亮又干净之后,谁会什么样?

  我尝试做蛋炒饭,饭炒得又糊又咸之后,谁会什么样?

  我尝试游泳,掌握了游泳的技巧之后,谁会什么样?

  3、构思“结果配合句”第三步:

  回答——

  我得到了妈妈的表扬。

  我体会到做家务的辛苦。

  我变得勇敢自信。

  至此,我们完成了构思前两句:

  尝试

  我尝试洗碗,碗碟洗得光亮又干净。

  我得到了妈妈的表扬。

  我尝试做蛋炒饭,饭炒得又糊又咸。

  我体会到做家务的辛苦。

  我尝试游泳,掌握了游泳的技巧。

  我变得勇敢自信。

  (三)构思“归纳句”

  1、构思“归纳句”第一步:

  找“入点句”的中心词。

  2、构思“归纳句”第二步:

  找“配合句”的中心词。

  3、构思“归纳句”第三步:

  把“入点词语” 、“配合词语”整合成一个句子。

  尝试,得到表扬,感受快乐。

  尝试,做家务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

  尝试,变得勇敢,拥有自信。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燕子》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一、复习学过的两首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2、曾几的《三衢道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呢?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的古诗,进入古诗的意境,激发学习热情。

  二、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1、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三衢山的道中)

  2、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著有《茶山集》。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了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古诗的同时,对诗人也要有所了解。

  三、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1、掌握生字。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纠正字音。

  (3)指名读,汇报生字。

  溪、泛:左部都是三点水旁。与水有关。“溪”右边中间部分有点。

  减:“减法”的“减”。

  梅: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每天”的“每”。

  (4)指导写字。

  课件演示“梅、溪、泛、减”的书写。

  这四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溪:写时注意右部分,“爫”“幺”“大”,不要忽视中间的“幺”有点。写时要紧凑。

  减:右边不是“成”,里面是“一”“口”。

  (生练习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2、标出停顿,读通读顺。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读古诗,提出疑问。

  (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与同学交流。

  (3)作者的`心情怎样?

  4、学生交流汇报。

  5、你读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6、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日日晴),给人以(喜悦)之感。这句应该怎样读?

  学生练读。

  (2)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而行。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写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它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指导学生读这句诗。

  这两句诗的意思:梅子成熟的季节,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都是晴朗的日子,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以后再走山路。

  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么,该怎么读这两句诗呢?

  (3)正当诗人走在山路上的时候,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下面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绿阴:苍绿的树荫。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这两句诗的意思:一路上绿阴并不比来时看到的少,而绿阴深处又传来了黄鹂的声声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黄莺清脆的叫声突出了山林的寂静,绿阴、黄莺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那么,该如何读这两句诗呢?

  7、朗读古诗并想象画面。

  8、欣赏江南景色。

  9、学生配乐诵读古诗。

  设计意图:调动多种感官,理解诗句意思,读与悟结合,体会诗人心情。

  四、综合比较,总结全课

  1、将这三首古诗连着背一遍。

  2、比较异同:

  同:情感同。(都是表达喜爱之情)

  异:内容不同;作者朝代不同;景物地点不同。

  3、再读三首古诗,总结全课。

  4、布置作业。

  读古诗,想象画面,为喜欢的古诗配一幅画。

  设计意图:综合比较异同,便于学生综合理解古诗的内容及相关知识,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教学反思

  “以生为本”,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概括能力弱,理解诗意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以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一步步的学习,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复诵读中把古诗读通读懂,理解感悟诗意,体会诗的意境,与作者共鸣。尽量避免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本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在读上注重了读的层次:先读正确,再读出节奏,然后读出意境,读出韵味。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感受描绘的美景,在静态画面中抓住“动”的物,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受到熏陶,培养语感。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捕、蝉、闭、立”6个生字;会写“立”、“童”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生字认写到位,诗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选择好图片和背景音乐,制作好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题”趣

  1.谈话导入。

  师:刚才我们聊了小朋友们看见、听见了什么,这是小朋友们的“所见”;老师看见了小朋友们坐得端端正正,听见了小朋友们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这是老师的“所见”。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所见!

  2.板题。指名读题,读准“所”的平舌音。齐读题目。

  3.这首诗是清代一个诗人写的,知道他是谁吗?(板袁枚)

  二、“字”趣

  1.袁枚的“所见”又是什么呢?听老师读一遍。师配乐范读。

  2.生自读。(拿好课本)要求:把诗读上两遍,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一读。

  3.学习生字。

  (1)出示注音的生字(带词)。指名带读

  所见、牧童、捕鸣蝉、闭口立

  (2)去掉拼音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3)去掉词,读生字。

  所、牧、捕、蝉、闭、立、

  和动作相关的“闭、立、捕”用做动作的方法学习。

  “蝉”看图学习。

  牧:比较字形:“放——牧——枚”。

  4.自读诗文。

  (1)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2)读流利。练读一遍,指名读,比赛读。

  (3)读出节奏。

  师:比一比谁能读出像音乐一样的节奏来,好吗?(板书:读)

  师范读一行,(注意老师哪里停得长一点),(出示停顿线),指名接读,全班读。

  三、“图”趣

  1.读诗、看图,找出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看、听)

  2.小结:看!多美的夏日风景啊!林中风儿在吹,花儿在笑,蝉儿在唱……真是“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有声,春去夏来树更绿,人来蝉儿树上鸣。”看着、听着,老师仿佛变了一个大牧童,同学们仿佛变了小牧童。来,咱们也骑上黄牛,走进画中,走进诗里面……

  四、“文”趣

  1.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读出“骑”的自在、开心。

  师:小牧童天天放牛,和黄牛可亲了。他骑在黄牛背上感觉怎么样?指名读(读出自在、惬意)(你这样用情地读,这就叫“吟诗”。板书:吟)咱们把自己当成这个自在的小牧童吧!一起来吟!(齐读)

  (闭眼听音乐)小牧童闭上眼睛,你们骑着黄牛慢悠悠地走着,你们走进了哪里啊?(树林里)那里有些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想象:树、花、草……)再吟,吟出开心。

  (2)读出“振”的响亮、悠长。

  师:多美啊!多舒服啊!小牧童忍不住(唱起了歌)!那歌声怎么样?(响亮)从诗中哪个字可以知道他的歌声很响亮?(振)指名读,小组读。

  你们的歌声树上的枝叶都听到了,它们一片传一片,把歌声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齐读,(还不够远)再齐读。读出歌声回荡、悠长。

  2.读“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读出“意捕”的`紧张、急切。

  师:正当小牧童骑着黄牛唱得高兴的时候,树林中另一个天才音乐家也高声地唱了起来。大家听!(播放蝉的叫声)它是谁?(鸣蝉!)

  听,它的歌声多得意啊!看看插图,我们的小牧童怎么样?(呆了、傻了、想去捕蝉,站在树下一动不动)——这就是诗中的:意欲……出示三四句,齐读。

  (出示一个大大的“意”字)师:大家看这个“意”字,心里的“心”字上面有个声音的“音”字,心里发出声音——就是牧童心里在(想)(板书:想)。想什么呢?(想怎么捕到这只蝉)指名读、齐读,读出牧童心里十分“想”捕到鸣蝉的急切。

  (2)读出“忽然”的迅速、敏捷。

  师:这么想捕到这只蝉?那还能唱歌吗?(不能)所以我们的小牧童就(“忽然闭口立”)!这个动作变得是慢还是快呢?(快)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忽然”是什么意思?(马上、很快……)师生合作读,读出动作的迅速、敏捷。

  (3)读出“闭”的谨慎、无声。

  师与指名读一生:小牧童,你为什么“闭口”“立”在这里,不唱歌了啊?(因为再唱,蝉就要吓跑了!)

  引导个别读,(蝉儿听到你的声音了!)小组读,读出小声、轻声、无声、心语、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

  五、“吟”趣

  1、吟动静,吟出对比。

  师:诗人把他所见的画面写成了这样一首诗,现在我们能不能吟着诗,想出画面来呢?这画面还会动呢!(课件:“骑、振、捕、闭、立”变红)生读全诗。

  师:我发现,你们吟诵一、二行的时候,声音放得亮一些;而吟诵三、四行时,声音压得低一些。为什么?(一、二行诗中牧童在快乐地骑牛、唱歌;三、四行诗中牧童在想捕蝉,心里紧张……)哦,你们吟得真用心!让老师再听听!

  分男女生吟诵,吟出动静之别。

  2.吟假想,吟出创意。

  师:你们猜一猜,小牧童捕到蝉了吗?(生自由说)

  (1)捕到了,因为……。捕到之后,心情如何?(高兴、得意)小牧童手里捧着蝉,又骑着黄牛回家了。读一、二行,读出得意。

  (2)没捕到,因为……。没捕到,他两手空空地骑黄牛回家了!再读一、二行。

  (3)继续捕。没捕到,但这时又听见林中传来“知了、知了……”的声音,小牧童又会怎么样?读“意欲——”反复捕。

  师:这首诗就是一个谜啊!留给爱读诗的小朋友们尽情猜想!

  3.吟唱。(播放《所见歌曲》)多有意思的一首诗呀,怪不得有人要把它唱成一首歌了!大家来听听!……(听两遍后)诗不仅可以用来读,用来呤诵,还可以美美地唱呢!(板书:唱)来让我们一起跟着唱吧!

  六、“书”趣

  书写“立”与“童”。

  引:古诗能变成一幅美丽的画,一个有趣的故事,一首动听的歌,还能变成灵动的字呢!

  1.出示生字“立”“童”,读准字音。

  2.观察字形。游戏“找相同”“找不同”。

  3.师示范指导,学生书空。指出生字所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自由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三个一”、“三个美”:姿势美、笔画美、间架结构美。)

  5.用投影,集体评议。

  七、总结、拓展。

  1.背诵古诗。

  2.扩词扩句,朗朗诵读。

  (天真的)牧童……,

  (动听的)歌声……。

  (因为)意欲……,

  (所以)忽然……。

  点点头,扭扭头读。 , 。

  拍着手读,男女声和。 ,。

  倒背,跺着脚读。(之所以)忽然……,(是因为)……。(动听的)歌声……,(天真的)牧童。

  3.结语:咱们五千年文明古国,像《所见》这样有趣的经典诗歌还有许许多多(推荐几首),就让我们今后继续快快乐乐学古诗,做一个有诗意的中国娃吧!(音乐起)

  板书设计:

  所见

  袁枚

  看读

  听吟

  想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声情并茂地背诵本诗,正确美观地默写本诗。

  2.掌握字词句意思,将诗意说准确、具体、丰满。

  3.凭借诗意想象诗境,体会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一、故事导入,揭题释题

  1.推敲的故事——引入贾岛

  唐朝有个诗人,写诗特别讲究。有一回,他写了一行诗“僧敲月下门”。可是他对这个“敲”字还不太满意,换个“推”字吧,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不满意。走在大街上,他就这样一边做动作,一边不停地念:“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看到他这个样子,过路的人都笑话他,可他一点儿也不在意。结果迷迷糊糊中,他撞倒了当时做大官的韩愈的侍卫队上。哎呀!这还了得!侍卫立刻把他抓到韩愈面前。韩愈了解了情况,不但没有责怪他,还和他一起研究,最后定下了还是“僧敲月下门”比较好。从此,这位大诗人就以“推敲诗人”的美名名扬天下。你们想认识这位写诗特别认真的诗人吗?(板书:贾岛)

  2.揭题、解题:这个题目读得懂吗?寻隐者不遇

  3.读了诗题,你还想知道什么?质疑。

  板书:谁寻?为什么寻不到隐者?隐者是谁?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一串串的好奇和疑虑,轻轻拂去时间的尘埃,翻开被唐朝的风宋朝的雨清扫过的诗行,走进贾岛精神世界里最幽深的角落,伴随他一起寻找心中的向往和渴望。

  二、反复读诗,了解诗意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用“/”做记号。

  2.自由汇报:读懂了什么?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行诗句。

  3.说通顺。

  再读全诗,质疑: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哪怕是一个字、词。

  ——真正的高手看起来总是很平常的。这首诗读起来好像并不难懂,但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贾岛写诗是特别讲究,要不然怎么能被称为“推敲诗人”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边对照诗,一边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看看这首诗除了字面的意思,究竟还有什么魅力让它得以流传至今。

  4.说具体。

  自由说诗意。

  说话发散点——松树外形、童子(儿童诗相机)外貌、动作、采药?(逍遥的生活方式)

  5.说生动,说饱满

  点拨:简洁——以问代答。

  三、再现情境,深化诗意,凸现情感脉络

  1.化境——想象

  让我们伴着音乐(佛教音乐《静心曲》),随着诗人轻快的脚步出发吧!请闭上你的眼睛。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诗人心情很好(词串:兴致勃勃、乘兴而来、兴趣盎然、兴高采烈……),想起自己那位隐居在山林里的好友,便兴致勃勃地上山找他来了。在一棵遒劲的古松下,就看见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

  ——你看见了那棵大大的松树了吗?(看见,什么样子?)

  ——那个小男孩你也看见了么?(看见,什么样子?)

  ——诗人快步迎上前去,兴冲冲地问道:“你师父到哪里去了?”(想象诗人此刻的心情吧,问话时该用怎样的语气?)

  ——童子抬起头来,有礼貌地回答:“---------”

  ——“哎呀,他到什么地方采药了呢?”“天哪,我乘兴而来,真是太不巧了。”

  ——“回先生话--------”

  ——“噢?他到底在山的什么地方呢?能说的清楚点儿么?”“---------”

  2.升华——说话

  睁开你的眼睛(关音乐)

  ——你看到了那座座大山了么?你看见了那迷蒙的云雾了么?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呢?

  ——说话练习:云海(发散:能把眼前的美景描述出来吗?)

  3.吟哦——背诵

  多么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哪!在这儿生活在这儿隐居,真是自由自在,飘飘欲仙哪!望着茫茫的大山,起伏的山峰,想着正在深山中采药的友人。诗人贾岛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范诵——引诵——再引诵——学生情不自禁跟诵——全体高声吟诵

  4.凝情——书写

  带着一丝失望,带着一丝羡慕,带着对隐者那白云般高洁、青松般坚韧、童子般纯真的心灵世界的向往,诗人贾岛回到家中,挥笔写下了为后人广为传诵的这首诗《寻隐者不遇》。(坐姿、写字姿势)

  四、巩固

  ——贾岛的诗刚写好,一位姓王的朋友正好来拜访他,看见贾岛坐在课桌前,快步走上去问:“贾兄啊,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啊!”

  ——“王兄啊……”(生读诗)——“松下问童子,贾兄问了什么呀?”

  ——“只在此山中,是谁说的呀?”——“那么他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噢,原来把问话都省略了呀!妙哉妙哉!难怪人们都称‘推敲诗人’呢!”

  五、拓展《剑客》

  中国古代,文人其实都有当文官报国救世界的梦想。真正让他做了官,倒也未必是个优秀的管理人才,大诗人李白就是个好诗人却不是个当官的好料子。贾岛同样如此,大家请看:

  ——也有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2、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人物对话,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悟,了解萧伯纳的自省自律和善于反思的优秀品质,让同学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难点:

  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自省自律和善于反思的精神,感悟人物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揭题,导入课文。

  1、今天俺们继续学习课文《大作家的小老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大家都知道大作家是谁?——(板书:萧伯纳 )他是一位怎样的大作家呢?你能用文中的话来介绍介绍吗?

  (1)交流。(“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是一位世界大文豪”)先交流。后点评。

  你还想到了哪些词夸他?(生说)

  (举世闻名、著名中外、名扬四海、鹤立鸡群)指导读。

  (2)是呀,萧伯纳就是这么一位举世闻名、鹤立鸡群的大作家,他的文学成绩让俺们佩服!让俺们一起赞赞他!

  除了是一位大作家,他更被人们称为“大文豪”。怎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文豪?交流,师小结。让俺们再一起夸夸他!

  2、那这鼎鼎有名的大作家的小老师是谁呢?——(板书:娜塔莎 )这位小姑娘长得真可爱啊!文中是这么描述的:

  (1)出示 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2)师:这么可爱的小姑娘,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吗?

  ※ 你把小姑娘的可爱读出来了!谁再来!

  ※ 你把小姑娘的'大眼睛读得那么有神,真不错!俺们读书时就可以抓住特点来读。(出示红字)谁还想试试。

  ※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能把你对小姑娘的喜爱通过朗读表示出来吗?一起读!

  二、直奔中心,感悟道理。

  1、拿为什么这么小的女孩却成了这么有名的作家的老师呢?谁来告诉俺?

  生交流,师板书 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2、出示第五小节,师范读:是的,萧伯纳就是这么说的,导读——一个人……

  小姑娘让大作家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师指板书)“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怪不得萧伯纳说:她是俺的老师。(出示齐读)。

  3、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品读对话,深化理解。

  1、萧伯纳在说这段话时是“深有感触”。 (出示 深有感触 ) 你知道什么叫“深有感触”吗?生交流

  2、是什么让大作家如此感动,如此有震动呢?这要从萧伯纳和小姑娘的那次道别说起。萧伯纳和小姑娘临别之际,是怎么话别的?自由读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3、指名同学当萧伯纳和小姑娘,其余一起读。

  4、俺们先来听听萧伯纳说了什么?师范读。同学们,你觉得萧伯纳在对小姑娘说这话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你从哪里体会到?(得意、骄傲、自豪、高兴……)

  5、点评:(1)得意(有点道理,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你读

  (2)自豪(多自豪呀,他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么!)你再来读

  (3)觉得很高兴(“别忘了”,是一个友好的提醒。)你来读

  6、萧伯纳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样想的?

  (1)出示萧伯纳想的话,他暗想,读。他料想中的小姑年一定会惊喜万分的!

  (2)假如你就是与大作家萧伯纳玩了很久的小姑娘,你会怎么表达你的开心和惊喜呢?

  (3)生交流。

  (4)是呀,他们肯定会惊喜万分,欣喜若狂的,这就是肖伯纳预料中的情景。

  (5)可是,小姑娘的回答却让萧伯纳 出乎预料

  6、用心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你能把它读出来吗?(相机板书:天真 可爱 )

  (1)你读出了小姑娘的顽皮。

  (2)你读出了小姑娘的天真,和萧伯纳逗着玩呢!

  (3)你读出了小姑娘的自信。

  7、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话,这真是一个天真可爱又活泼的小女孩啊!俺们能读出小姑娘的这种感觉吗?一起读。

  11、简简单单的一次对话,一个是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苏联的小姑娘;一个心中暗自得意,一个多么可爱!这是一次有趣的对话!男生读萧伯纳的话,女生读小姑娘的话。

  四、导读探究,体现伟大。

  1、同学们,就是这句有可能逗着玩的话,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萧伯纳听了(导读第五自然段)

  2、心灵有所震撼,有所震动,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说就是(为之一震),

  “震”是指——?使萧伯纳震惊的是什么?(是小姑娘学着他的口吻说的一句话)

  3、姑娘的率直不只使萧伯纳为之一震,他还马上(导读)。再读这一自然段,此时,你觉得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 生交流:善于反思、严于律己、自省自律 (相机板书)

  4、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让善于反思,自省自律的萧伯纳深有感触,出示第五自然段,一起深有感触地读一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5、萧伯纳把小姑娘当成自身的老师,是因为她让萧伯纳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其实,小姑娘天真的一番话不只教育了萧伯纳,还启发了俺们————一个人……

  6、小姑娘成了大作家的老师,可见其“小”不小。而萧伯纳不光文章写的好,还具有(严于律己、自省自律、谦虚)等好品质,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大”作家。带着敬意俺们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五、进入角色,升华情感。

  1、原来大作家的小老师是这么一回事。让俺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读一遍。一人读同学扮演文中的话,一人读小姑娘的话。其他局部大家齐读。

  2、学到这,你能说说萧伯纳和小姑娘谁是您的老师,为什么?

  出示: 是俺的老师,因为他让俺 。

  3、自省自律的大作家萧伯纳和天真可爱的小姑娘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俺们再次带着你的敬意,读读课题。

  4、生齐读课题。

  5、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设计说明

  本文讲了一个身体只有枣核那么大的小孩子,帮助父母干活,帮助乡亲们追回牲口、智斗县官的故事,表现了枣核的勤快、聪明。教学时,让学生先读文,再找出文中的过渡句,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特点。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枣核的勤快和聪明;能复述故事。

  学习重点

  了解枣核的勤快和聪明,能复述故事。

  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谈话揭题。(用时:3分钟)

  1.教师板书课题,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

  2.揭示课题的含义。

  1.师生交流,说说自己由课题想到的。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理解“枣核”在文中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用时: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把句子读通顺。

  2.师要求:找出文中的过渡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边读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3.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枣核夫妻扶犁

  ()()()

  折腾牲口官府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用时: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枣核的勤快。

  2.默读第4~13自然段,了解枣核的聪明。

  3.安排学生交流,教师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1.学生相互交流表现枣核勤快的段落。

  2.学生默读课文第4~13自然段,抓住枣核的语言、动作,理解枣核智斗县官的.经过,体会枣核的聪明。 2.枣核的勤快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中的“大摇大摆”写出了枣核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复述故事。(用时:12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本课的写作顺序。

  2.请学生按顺序复述故事。

  1.学生自读课文,列出本文的写作顺序。

  (枣核出生→枣核勤快→枣核帮乡亲们追回牲口→枣核智斗县官)

  2.学生按顺序复述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主要抓住了文中的过渡句进行,让学生弄清课文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枣核的特点,然后通过读文,学生抓住了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到了枣核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复述故事的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效果不错。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教案02-27

三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03-09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6-08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4-15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2-08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15

语文下册三年级的教案02-02

小学语文下册教案10-01

三年级语文下册检阅教案10-15

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