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4-07-15 16:43:5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1

  1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1.认字。本课生字以形声字为主,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自主识记。“堤”字容易误读,教学时可将“堤—提—题”进行读音辨析;“柳”字的声母是l,学生容易与n混淆,要提醒学生注意“柳—牛”的读音区别。

  2.写字。书写时,左右结构的“诗、村、妆、绿”要写得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童、碧、丝、剪”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

  阅读理解

  朗读是古诗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手段。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独特韵味;学生通过自主练读,整体感受古诗的情感。在读通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大意,感受早春之美。

  积累运用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记忆古诗。组织学生交流描写春景的古诗,丰富积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莺、拂”等5个生字,会写“诗、村”等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插图引入,激发兴趣

  活动1 话题交流

  1.美丽的春天悄然来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你们都喜欢参加哪些活动?心情怎样?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春游、放风筝、一家人陪奶奶去山上挖野菜;心情愉悦。

  活动2 借助插图,理解诗题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说清楚画面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猜测画中人物当时的心情。

  2.导入:清朝诗人高鼎目睹了这一画面,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村居》。(板书课题)

  3.学生朗读课题,并按自己的想法说说“村居”是什么意思。(“村居”就是在乡村居住。)

  4.教师介绍本诗的作者。

  课件出示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风筝的诗——《村居》。

  5.过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就是诗人在乡村居住时看见的。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景象?又是怎样描写看到的景物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操作指导 借助插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描绘的画面,可以为后续的理解做铺垫,所以在学生观察时要注意引导观察顺序。除了直接从春天这个季节引入新课,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欣赏描写春天的诗句,营造诵读诗词的氛围。教学中教师可提醒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的方法。

  板块二 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活动1 自读古诗,认读生字

  1.教师课件继续出示《村居》插图,范读古诗。

  2.学生一边观察插图,一边认真倾听。

  3.指导学生自读古诗。

  (1)圈出生字,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查。

  活动2 检查学习成果

  1.指名读,教师正音:“莺”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醉”是平舌音。“堤”读dī,不读tí。

  2.交流生字识记方法:

  醉:“酉”表示酒,“卒”表示极点、极端。“醉”指喝酒过多,神志不清。

  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长长的柳条随风摆动,它们是怎样“拂”着堤岸的?通过想象,感知“拂”的意思。

  3.出示放风筝的情境图,将“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分别写在风筝上,指生认读,认读正确,生字对应的风筝就会飞上天空。

  4.教师出示“风筝”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纸鸢”即风筝。

  活动3 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播放《村居》朗读动漫,学生认真倾听,然后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写的是什么情景?

  预设:

  (1)我仿佛看到了小草、黄莺、杨柳、儿童、东风、纸鸢……这是春天的景色。

  (2)写的是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2.教师指导朗读:读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才好听。

  3.小声练读,小组交流,划分这首诗的节奏。(“二、二、三”的节奏。)

  4.学生练读古诗,师生共同评价是否读得正确、读对了节奏。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然后齐声诵读古诗。

  操作指导 在学习生字环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足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交流过程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交给学生交流学习收获的方法,设计好学习流程。

  板块三 多层朗读,感悟诗情

  活动1 抓住代表性事物,感知春天的特点

  1.教师出示课堂活动卡。

  活动内容

  默读古诗,想一想:这首古诗描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在春天里有哪

  些特点?

  古诗

  描写的事物

  事物在春天里的特点

  《村居》

  2.学生默读古诗后完成活动卡内容。

  3.小组交流自学收获。

  活动2 学习前两句诗

  1.指名朗读前两句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两句诗写了春天里的哪些景物?(小草、黄莺、堤岸、杨柳、春烟。)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

  课件出示 草长莺飞:指小草吐绿,黄莺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农历的二月,大概是公历的三月份左右,这里指早春时节。

  拂:掸去,轻轻擦过。

  春烟:春天水、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醉:迷醉,陶醉。

  3.教师配乐范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想象:

  (1)“拂堤”的“杨柳”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做动作理解“拂”。

  (2)“醉春烟”是什么样的一种景象?引导学生理解“醉”。(迷醉,陶醉。)

  (3)春光明媚,走在河堤上,放眼望去,还能看到什么景象?

  4.引导学生总结回顾: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学生交流明确:早春二月,小草发芽生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鸣叫。杨柳柔软而细长的枝条轻轻地拂扫着堤岸,仿佛在春天的雾气里醉得直摇晃。

  6.指导朗读:这样令人陶醉的画面,该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我们的情感呢?按照七言绝句的节奏来读一读。

  活动3 学习后两句诗

  1.指导学生理解“散学”是放学的意思,“东风”在这里指的是春风。

  2.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或同桌交流,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就回来了,急急忙忙趁着春风正好,放起了风筝。)

  3.引导学生想象后两句诗描绘的画面。

  (1)借助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脸上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2)引导学生由自己放风筝或参加其他活动时的情景想象古诗中孩子们活动的场景。

  (3)除了看到一群孩子正趁着春风开心地放风筝,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事物想象画面,如“草、莺、堤、杨柳”,以这些事物为依托展开想象,让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4.指导朗读:孩子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筝,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因此写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快乐地读一读吧!读时把自己想象成诗里放纸鸢的孩子,一定会产生共鸣。

  5.指导背诵。

  活动4 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学习这首古诗的?

  2.教师总结归纳:

  ―→―→―→

  操作指导 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材插图,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孩子们的快乐。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交流自己理解感悟的时间,不要牵着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理解,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会,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引导。

  板块四 观察指导,练习写字

  活动1 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仔细观察写字表中的“诗、村、童”3个字,将容易写错的笔画圈出来,并给同桌讲一讲圈画的理由。

  2.怎样才能写好圈画的笔画呢?和同桌商议一下。

  3.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诗:“讠”短提写得小一些,为旁边的“寺”让出空间;右边的.“寺”上半部分为“土”,第二横最长,覆盖下面的“寸”。

  村: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右边为“寸”,要注意木字旁的点和“寸”的点要相互避让。

  童:上扁、宽,下长。第九笔为横,第十笔为竖。

  活动2 临写生字,反馈交流

  1.学生注意书写要领,按照正确的笔顺进行描红,再在田字格中各写两遍。要求做到写得正确、美观。书写时要注意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2.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操作指导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每节语文课要有至少十分钟的写字时间。二年级语文课在写字指导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写字经验,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可以在指导中总结一些写字规律、间架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位置的安排规则,如“诗”的言字旁要写得窄一些,整个字左窄右宽。评价环节不能省略,通过师生评价书写激发学生写好字的热情。

  板块五 拓展延伸,积累诗句

  1.小组交流: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除了《村居》,还有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2.课件出示咏春的诗句,学生朗读并摘抄在积累本上。

  课件出示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3.布置作业:你在春天最喜欢做什么?用笔画一画,再给家人讲一讲。

  操作指导 拓展环节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安排时间,时间紧张可以直接带领学生欣赏诗句,可以配上插图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积累兴趣。可以丰富课外积累形式,制作古诗卡片、古诗小书签、古诗小报等,让学生的积累活动变得丰富而充满趣味。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咏、妆”等6个生字,会写“碧、妆”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咏柳》,并能背诵。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 图片激趣

  1.(课件播放不同地点的柳树图片)春姑娘已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看——(出示教材第二幅插图,学生欣赏。)

  2.学生交流:看到这张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怎样?

  预设:

  生1:这些柳树真漂亮。

  生2: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

  生3:我仿佛看到春天来了。

  活动2 揭题解题,了解诗人

  1.导入:我们喜欢柳树,赞美柳树,这种情感诗人贺知章用一首诗——《咏柳》概括出来了。(板书课题)

  2.学生自由朗读课题,齐读课题,交流题目的意思。(歌颂、赞美柳树。)

  3.出示贺知章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与诗人相关的资料,或者朗诵自己知道的贺知章写的诗。

  课件出示 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操作指导 可以通过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课前布置观察柳树的作业。解题时可以联系学过的《咏鹅》介绍咏物诗的特点。

  板块二 朗读古诗,初知大意

  活动1 自读古诗,读准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认读生字。

  2.检查读文情况。

  (1)指名读,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齐读。

  活动2 自学生字

  1.小组合作,借助生字卡片,逐一认读“咏、妆、丝、绦、裁、剪”,遇到读不准的字音,请小组同学教一教,并商议识记的好办法。

  (1)“咏”指用口吟诵,所以是口字旁。也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咏——泳。

  (2)“裁”为平舌音。本义是裁制衣服,所以形旁是“衣”。引出“栽”“载”,通过比较,加深对“裁”的理解。

  (3)“绦”,创设情境,通过想象感知“绦”的意思。

  2.再读古诗,巩固读音。

  (1)正确、流利地朗读每一句诗。

  (2)小组互评,读好生字的字音。

  活动3 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1.播放《咏柳》朗读动漫,引导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倾听。

  2.引导学生思考:这首古诗应该按怎样的节奏来读?先自己试一试,再勇敢地展示给大家。

  预设:全诗适用“二、二、三”的节奏来读。

  3.小声练读,小组间相互指正。

  4.学生练读古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描写对象是什么?(柳树。)主要特征是什么?(绿。)

  5.学生齐声朗诵古诗。

  操作指导 《咏柳》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有些同学有诵读基础,能准确背诵。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学情,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学习生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板块三 质疑问难,交流朗读

  活动1 自读自悟

  1.过渡:古诗有其独特的韵味,每读一遍,它都能带给我们无尽的享受。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词句,多读几遍,体会一下,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教师出示课堂活动卡,引导学生画出诗中描写的事物,想想这些事物在春天里有什么特点。

  活动内容

  默读古诗,想一想:这首古诗描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在春天里有哪些特点?

  古诗

  描写的事物

  事物在春天里的特点

  《咏柳》

  3.学生小组交流,完成课堂活动卡。

  (1)和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读懂的内容。

  (2)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可以根据同学的表达补充自己的活动卡。

  (3)和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不理解之处,如果同学能够为你解答,就认真听清楚他的想法。

  活动2 自由交流,理解诗意

  1.全班交流汇报,相机引导学生围绕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1)第一句诗:抓住“碧玉”“妆”“一树”体会诗句的意境,体会柳树生机勃勃的特点。

  ①出示“碧玉妆成一树高”,思考:“碧玉”指的是什么?(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叶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

  ②指名朗读第一句诗。注意强调“碧”“高”体现柳树的绿和高大。

  ③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件中的画面。(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就像是用碧绿的玉石装扮成的一样。)

  (2)第二句诗:抓住“万条”“绿丝绦”体会诗意,感受柳枝的茂密、柔软,以及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的美。

  ①出示“万条垂下绿丝绦”,思考:画面中的柳树具有哪些特点?(柳树的枝条随风飘动、颜色翠绿、轻柔美丽,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②理解“丝绦”的意思。

  课件出示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丝绦:衣裙上长长的丝带。绿丝绦:这里指垂下来的、长满叶子的柳条。

  ③教师诵读这句诗,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里柳树的样子。

  ④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绿丝绦”读得慢一些,感受柳枝如丝带一般在风中飘摇的美好。

  ⑤理解第二句诗的诗意。(纤细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3)第三、四句诗:抓住“裁”“似”“剪刀”等字词体会诗意。

  课件出示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意:这细细的叶子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呢?是早春二月的风,它犹如一把看不见的剪刀,将绿色丝带随心裁剪。

  ①想一想:诗中的“剪刀”指的是什么?

  ②拓展:春风是美的创造者,它既然能“裁剪”出细致匀称的柳叶,自然也能“裁剪”出其他事物。请同学们想一想,它还能“裁剪”出什么。

  2.小结: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想象,将“二月春风”比作剪刀,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3.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这首诗的意境。学生想象一下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教师提问:谁能把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

  4.指导朗读:多么美的遐想,多么美的春天!现在,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回诗人,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

  5.背诵全诗。

  操作指导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村居》的基础上,用学到的理解方法理解《咏柳》的诗意,教师要注重学法的指导。在理解过程中重视朗读的训练,让学生既要掌握七言律诗的节律规则,也要读得入情入境,读出赞美的语气。重点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可以先结合插图,想象情境来感悟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所想所感,再通过诵读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板块四 集中识字,指导书写

  活动1 观察生字,教师范写

  1.课件集中出示“碧、妆、绿、丝、剪”5个字,请学生再次观察,找出每个字容易写错的地方。

  2.教师出示课件,以书写动漫的形式逐一展示“碧、妆、绿、丝、剪”5个字的书写。

  3.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课件出示 (1)“碧”由“王、白、石”三部分组合而成。“王”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下方的“石”要写得扁且宽,与上方的“珀”相平衡。

  (2)“妆”的左边为点、提、竖,写在竖中线左侧,为右边的“女”让出空间。

  (3)“绿”的左边为“纟”,第二笔“”从第一笔的收笔处偏上方起笔。“绿”的最后四笔为点、提、撇、捺。

  (4)“丝”上长,下宽。四个“”平衡地分布在横中线和竖中线周围;下方的横从左下格中间起笔,写至右下格中间。

  (5)“剪”上宽、长,下扁、短。上部的“月”“刂”均在横中线下方收笔;下方“刀”的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

  4.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活动2 学生临写,反馈交流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评价。

  3.根据大家的反馈,重新书写不美观的字。

  操作指导 教师要在写字的重点、难点处加以指导,强调将字写正确的同时提高对字形结构的书写要求。

  板块五 选读诗歌,课外延伸

  1.出示《春晓》《绝句》《忆江南》等,学生朗读。

  2.课外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可以抄写在积累本上,还可以和家人一同诵读。

  操作指导 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充分准备,精选同类古诗进行整理,帮助学生建立头脑中的“古诗体系”,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多媒体对教学的作用毋庸置疑。声音和图像的结合给学生强烈的印象,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在乡村亲眼看到的景象。学生对古诗的语言不太熟悉,所以难以很快领略诗歌所展现的优美画面。于是,我在上课伊始,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扫着堤岸,孩子们在放风筝……诗句的朗诵随着画面同步出现。

  动画的整体展现,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接着,我挖掘课件的信息资源,促进学生对《咏柳》的感悟与理解。首先展示“碧玉妆成一树高”的画面,先是新叶颜色鲜亮翠绿,像碧玉,然后密密层层,挤满整棵树,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对画面的观察说说自己的理解。接着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画面,重点体现柳树的枝条和绿色丝带的相似点,多媒体提供的画面,促进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随后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寓情于景,就把自己的感受尽情地抒发出来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2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生字7个“基、妻、姹、嫣、晃、阵、霞”;积累词语若干个;能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基、妻、晃、阵、霞”5个汉字,并能在写的过程中有意记忆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4、5两节。

  3、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教学重、难点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

  难点: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媒体高尔基的画像、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

  课前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备注

  一、名言引入,揭示课题:

  1、名言交流:在学习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名人名言,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指名几人)

  2、出示文中的句子:老师也有一句子要和大家交流,自己轻声念念。

  (出示)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

  3、出示高尔基像:这是前苏联一位伟大的作家——高尔基在写给儿子信中的一句话。读了之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4、总结:

  (1)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揭示课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块儿来学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生字:基。(变形的其加土)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1、那么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

  2、逐段检查,尤其注意指导学生读好:矍头、栽花等词语。

  3、学习生字:妻、晃、阵、霞(妻:正确书写上半部分。霞:正确书写下半部分,并组词。)

  4、把生字送回文中,自己再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5、师小结:儿子种花,将美好的鲜花留给高尔基。高尔基写信,将深刻的道理告诉儿子,让他知道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会使自己感到快乐。

  三、走进课文,解读“给予”:

  (一)儿子的“给予”

  1、仔细读读课文,想想儿子是怎样留下这美好的鲜花的?(指名读相关内容:第三自然段)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个儿还没有矍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自由读)

  2、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留下这美好的鲜花容易吗?(不容易)从哪儿看出呢?

  顾不上:千里迢迢来到父亲这儿,却没有休息。

  一直:一直都没有闲着。

  各种各样:栽种了许许多多的花草。

  只有……还:这些事对于一个10岁的小孩来说更不容易。

  3、看提示,想象说话: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因为,他心里一直想。

  4、小结:从这段话里,我们体会到高尔基的儿子对爸爸深深的爱,一心想把美好的东西留给他,我们称这种行为为给予。(板:儿子、种花、给予)

  (二)父亲的“得到”

  1、过渡:我们说有给予就必然有得到,下面我们再

  来读读文中的“得到”。2、学生自由读课文4、5自然段。

  3、高尔基得到了什么?(鲜花)美吗?从哪儿看出?

  (姹紫嫣红、阵阵芳香、引来蜜蜂)

  理解:“姹紫嫣红”一词。教学生字:姹、嫣(在字形上都有“女字旁”,在字义上都有美丽娇艳的意思。所以,“姹紫嫣红”就是指各种各样美丽的花。)

  4、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美景(也可出示相关的图片)。(指名说)学生读课文。(引背)

  5、高尔基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花儿,心里有——(期待学生回答:说不出的高兴)。都会有哪些高兴呢?我们帮他说出来。

  【投影出示】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

  6、师小结:(板书:高尔基、赏花、得到)

  四、学习书信,领悟“给予”:

  1、过渡:高尔基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儿,除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于是,他把这些感想写在信中,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封信。

  【投影出示】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用书信的格式)

  2、学生自由读书信,指名读。

  3、读了信后有什么不理解的吗?(指名)信中“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这句话你们都理解了吗?“给予”了之后,儿子的生活会获得哪些快乐呢?(学生自由回答)(板:、写信、明理)

  4、其实你们想的也就是当时高尔基儿子想的,让我们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告诉高尔基,好吗?

  五、体验习作,实践“给予”:

  1、小练笔,两个话题,自选一个:

  (1)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爸爸的.信之后,一定有许多的快乐,让我们帮他写一封回信,把心中的快乐传达给远方的爸爸。

  (2)生活中,你也一定给予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当时你的心情也一定非常得愉快,以“给予是一种快乐”为题,写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2、指导写字:基、妻、晃、阵、霞。

  教学反思

  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巨大的资源宝库,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在教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课第四节时,我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让孩子在舒缓音乐声中,配上优美的美景图,范读这一小节,带领着孩子一起去看看这块芳草地,然后再让孩子自己读读这一小节,想象:你仿佛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同学们顿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跃跃欲试,“我闻到了花儿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花香。”“我听到了小鸟在枝头快乐地唱着歌。”“我看到了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句句优美的语言从孩子们口里冒出来。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3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6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4、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6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2、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3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3、初读课文,朗读感悟,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

  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3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2、初读课文,朗读感悟,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大自然里除了有会上树的鱼,还有各种各样的奥秘。

  出示蝴蝶和青虫的图片,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读完课文,我们就会恍然大悟。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板书课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2、板书课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知道的?

  2、学生质疑问难。

  3、自由朗读课文的1——4自然段,想一想:篓子里的小青虫是哪儿来的?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指导朗读句子。

  (1)大大小小的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着。

  (2)有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心想:“我逮它一大批,藏起来以后吃。” 6、大声流利读1——4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思考:小青虫到哪里去了?

  板书设计:

  13、篓里的青虫

  卵——青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4、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2、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词。

  2、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小青虫到哪儿去了?围绕问题学习5——8自然段,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有关句子。

  2、讨论:小青虫到底到哪儿去了?谁来告诉小黄鸡。

  3、蝴蝶的生长过程到底分为哪几步?找一找,说一说。

  卵——青虫——蛹——蝴蝶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四、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小青虫到哪儿去了?请你告诉小黄鸡。

  4、《同步训练》13课。

  5、预习14课。

  板书设计:

  13、篓里的青虫

  卵——青虫——蛹——蝴蝶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10生字;注意“饼、载”等字的读音,“舅、魔、载、毯、幻”的字形,正确描摹“克、捡、饼、毯、念”等五个生字。积累文中有关的数量词的组。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从第4——8节中选择最喜欢的一节背诵。

  3、能边读边想,了解作者的想法;能展开想象说说希望自己的房间是怎样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进行富有创意的想象。

  2、能展开想象说说希望自己的房间是怎样的。

  三、教学准备。

  1、教学媒体、生字卡片。

  2、学生课前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在家里有自己的房间吗?

  你能用一、二句话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吗?

  2、看图。(图上是一间有门窗、有小床和小枕头的房子)

  课文中的“我”也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揭示课题:5、我的房间)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交流课前预习的情况。

  师:那是一间怎样的房间呢?“我”喜欢自己的房间吗?

  2、请同学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小节与同桌交流。读一读。

  读文要求:借助字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交流找出的有关句子、小节。

  出示:那是一间有门窗、有小床和小枕头的屋子。妈妈常来帮我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爸爸也常来教我做功课。我的故事书、玩具,我从外面捡来的宝贝,都放在那里。我很喜欢我的房间。

  可是,想完了所有的幻想之后,我最最喜欢的还是——我自己现在的房间。在这里,我可以读书,可以幻想。

  4、指名读句。

  要求:读的人声音要响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的人要认真倾听,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5、学习生字:捡、幻。

  “捡”——可做动作或换字“拾”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看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捡”。提醒学生注意左窄右宽。

  “幻”——让学生数数它共有几笔。集体书空。

  6、指导学生读出喜欢自己房间的语气。

  (三)深入学习第4——8节。

  1、“我”对我的房间有哪些幻想呢?请同学自己读读第4——8小节,完成填空题,然后在小组交流一下答案。

  出示:我希望我的房间变成( )、( )、( )、( )和( )。

  2、交流填空题的'答案。

  我希望我的房间变成(汽车)、(飞机)、(潜水艇)、(魔屋)和(学校)。

  3、学习生字:魔。

  “魔”是什么结构的字?要把“ノ”拉长,“魔”好像披着大斗篷的鬼来了,可麻烦了!形象记忆。

  4、让学生加上数量词说说填空题。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一间魔术屋”,你能加上数量词再来说一说吗?

  5、引导学生质疑:

  师引说:我有一间自己的房间。那是一间~的屋子。妈妈~,爸爸~,~都放在那里。我很喜欢我的房间。可是,有时候,我希望我的房间跟现在不一样。我希望我的房间变成~。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很喜欢自己的房间,可为什么有时候又希望自己的房间跟现在的不一样呢?

  6、让学生带着上面这个问题再读读第4——8节,然后,小组讨论。

  7、指名分节读。

  (1)正音:饼、载、电鳗、橘子汽水。

  (2)字形:毯——要把“乚”拉长变成半包围结构的字。

  (3)注意“舅”的上半部分和“载”的笔画笔顺。

  8、交流思考题:

  (1)希望自己的房间变成汽车——可以看着它跑到搬了家的朋友那里,跟他一块儿玩。

  (2)希望房间变成飞机——去国外看望表哥和舅舅。

  (3)希望房间变成潜水艇——可以看到许多海里的生物。

  (4)希望房间变成魔术屋——可以吃爱吃的食物。

  (5)希望房间变成学校——自己当校长,老师和校车司机,载洋娃娃和狗熊去上学,很好玩。

  9、请学生谈谈最喜欢的小节并试着背一背。

  在学生交流最喜欢的小节并说说简单理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我”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希望和朋友作伴,希望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四)想象说话。

  1、引读最后一节。

  2、你希望自己的房间是什么呢?先自己准备再小组交流。

  3、指名交流。

  (五)写字指导。

  1、学生间互相说说要写好这几个汉字需注意什么?

  2、交流。

  3、教师概括。

  (1)捡、饼——左窄右宽。

  (2)变——上稍小,下稍大。

  (3)念——上稍大,下稍小。

  (4)毯——里面“炎”靠着竖中线,写在“乚”里面。

  五、教学效果反馈。

  提出问题,展开想象,是本单元的重点,而加强说话练习,增强练笔机会,也是本册教材教学中应当加以重视的,只有会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人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在本课我组织学生概括出作者希望自己的房间变成什么后,就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联系上下文,提出了疑问:作者很喜欢自己的房间,可为什么有时候又希望自己的房间和现在不一样呢?学生确实从读文中发现了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语感。

  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条途径。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在学文后说说希望自己拥有一间怎样的房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展开想象,让学生进行富于创意的想象。学生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8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

  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4、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

  1.通过圈字划词的方法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难点

  1、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2、了解寓言所揭示的寓意。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图讲的是什么故事?

  对啊!这是我们上个学期才学过的《狐假虎威》,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狐假虎威本来是一个寓言故事,由于常被人们反复提及,就成为了一个成语。可以说,许多成语来自于寓言。

  那么,什么是寓言呢?

  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两篇寓言故事。

  出示《寓言两则》。

  齐读课题。

  4、理解课题。

  什么是则?

  则就是篇幅比较短小的文章。寓言两则我们可以说是寓言两篇。下面就让我们一则一则地来学习吧!

  二、学习《自相矛盾》

  1.直接出示《自相矛盾》。

  你能从图片中找到矛和盾吗?用你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两种古代的武器。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矛是用来攻击的武器。柄是木头的,头是青铜制成的,呈尖锐状。

  盾是用来防御的武器。圆且宽大,青铜制成,十分沉重,但坚固。

  学习生字:矛:不要漏掉撇。撇就像矛头下挂着的红纓络。

  盾:提醒:不是厂字头。为什么里面有“目”呢?(学生思考交流)

  2、学习课文内容

  在市集上,就有这么一个人在卖矛和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么叫卖的。

  出示句子:“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自由读。

  (1)对于这个人在介绍矛和盾时的样子,课文中都用了一个词――夸口。

  (2)什么教“夸口”?谁来学学这个人的样子,来鼓吹一下他手中的矛和盾?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生字:锐:金字旁说明这个字在发明出来的时候就是形容金属制品的。

  (3)他卖力地介绍自己的矛和盾,结果怎样?在书上划出有关的词语。

  出示:哑口无言(简单学习哑。)

  (4)他为什么从一开始的夸口到最后会变成哑口无言呢?

  (5)总结:这个人不顾实际情况地随便夸口,让自己的话

  自相矛盾(板书:自相矛盾)最后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三、学习《掩耳盗铃》

  1.整体感知,理解词义

  (1)出示:掩耳盗铃(读准题目)

  (2)理解:掩,盗(用动作来表示)耳、铃

  (3)说说掩耳盗铃的字面意思。

  (4)学习生字:掩:换部首“淹”、“腌”。

  盗:回顾皿字底的字。

  铛:与金属相关,形声字。

  2.阅读寓言故事,理解寓意。

  (1)他想像中捂住耳朵偷铃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找出关于他的想法的句子。

  (2)实际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3)你想对这个掩耳盗铃的人说什么?

  (4)小结:小朋友,其实,你语重心长的对偷铃人说的话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做事、做人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四、拓展巩固:

  1、你还知道哪些从寓言而来的成语呢?

  媒体出示部分图片,请学生们猜一猜。

  2、学习剩下的一个生字“零”:模仿铃铛的声音“丁零丁零”,并回忆雨字头的字。

  3、开火车朗读词语。

  4、形近字组词。

  5、听写句子:

  (1)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辞。

  (2)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3、分层作业:摘录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并将其中的道理说给同伴听。

  板书设计:

  23寓言两则

  自相矛盾: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掩耳盗铃: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设计中我把第二则寓言故事的寓意通过让学生对那个盗铃者说说心里话这样一个环节来揭示。在这一环节中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形式的讨论,根据课文的内容,试着对那个盗铃者说说心里话,应该说这一环节老师是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自主学习的效果明显,能根据课文的内容通过对盗铃者说的话来揭示寓意,这样的设计对那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等方面的确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效果就不容乐观,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在孩子们说心里话后,增设这样一个环节:他们说得好吗?你能学着他的样子也来说说吗?这样既可以给那些学习有困难、害怕发言的学生一个示范,也可以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欲望,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6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

  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录音机、磁带。

  3、普通雨衣和充气雨衣图片及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切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

  二、合作交流

  1、分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2、识字游戏: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把游戏融入课堂,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可采取如下方式:开火车轮流读、小老师领读、抽字卡快速读等。

  3、再读课文。

  (1)通过识字练习,能把句子读通顺,准确。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感知课文内容

  4、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看──雨水流到裤腿上

  ↓

  想──改雨衣

  ↓

  做──铁丝圈气囊

  ↓

  受到大家称赞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采用新颖多变的方式,增强娱乐性,活跃课堂气氛。

  《充气雨衣》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我将识字教学放在显要的位子。执教后,我的总体体会是:由于本文“科普性”和“略读”的特点,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探究相关问题,感悟其中所折射出的道理,朗读以默读为主,轻声朗读为辅。教学中,需把握的一个主方向是,这是一篇语文教学的文本,而非科普材料,因此应竭力克服科学课的影子,突出语文性。

  为了抓住低段识字教学的重点,我有意突出了识字教学的成分,占了一定的教学时间,由于识字任务较重,如果按个个教学、分别强调的方式,不但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我设计了闯三关的识字环节,同时交流记字方法。由生字到生词再到课文中的句子,指明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课件进行检查,同桌合作“你读我来纠正”,课件出示有一定识记难点的六个生字集中交流。在此基础上,将单个生字放入词语个句子中,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识字环境,同时又能达成记词读句的目标,从课后反馈可以看出,识字教学还是收到了应有的成效。学生的参与面也较广,大多数学生在识字环节中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我还在理解课文内容适时指导朗读,如“换好游泳裤,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学生很容易读破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能有效克服难点。通过一系列的环节落实,学生在字词句的'收效是明显的,但我忽视了课堂效率问题,也即所花费的时间与相应成效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点对提高效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后,经同事点评,我觉得在字词句方面应该加以整合,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比如,在学生充分地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通过读句的方式检查字音和朗读,可以节约很多教学时间,不至于仓促地进行后来的环节。

  除了识字环节体现出了明确的意图,最后的拓展环节也同样体现出明确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充气雨衣的发明联系到身边的事物,启发思考,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用品也可以通过改进变得更加方便。我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物品,学生也能积极地思考,不会因为所列用品离自己太遥远而失去思考探讨的积极性。但因为时间仓促,这一环节并没有得以充分地展开,草草结束,没有收到该有的成效,成了本次教学的遗憾之一。另外,我只想到模仿充气雨衣的发明,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可改进的事物,忽视了指导学生交流身边已经得到改进的用品,也即学习课文后,能逆向联系生活实际,逆向的体验可能会给带去更深刻的体验。这反映出我在预设时,存在思维狭隘性,思路不够开阔。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每天10到12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因此,新课程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学习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自主质疑,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自读自悟的方式既能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独特体验。但我对学生缺乏信心,一环扣一环的教学步骤束缚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飞翔的翅膀,我一步一步引领他们前进,学生学得很被动。我从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三个问题(他为什么会想到要把普通的雨衣改进一下?他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难题吗?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到讨论小林发明充气雨衣受到的启发,以及指导学生找读小林心理活动的句子,到最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称赞小林,联系身边可改进的物品,都是在我逐步出示任务的情况下完成的,学生成了解答问题的客体,失去了课堂主体性。因此,学生学得很疲劳,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也很冷淡,这正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终将导致课堂的聊无生趣,如果不给学生以锻炼的机会,那么的翅膀总有一天会失去飞翔的能力。

  这一课的教学带给我很多思考,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在把握文本重点的前提下,大胆处理教材,大气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成效。

  板书

  16、充气雨衣

  看──雨水流到裤腿上

  ↓

  想──改雨衣

  ↓

  做──铁丝圈气囊

  ↓

  受到大家称赞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10个,句子2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发挥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4、使学生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2.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都知道了当时的情况是极其危险的,要朗读出危险的语气。指导朗读。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七课《海中救援》。

  4.齐读课题。

  5.学生质疑

  谁在海中救援,结果怎样?

  6、交流答案,检查预习。

  二、学习课文,朗读理解

  1.学习课文2到6小节。

  出示学习单:

  (1)读2、3、4、5小节。

  (2)学习生字

  (3)划出你认为最感动的句子,并说说感动的理由。

  2、交流反馈。

  出示重点句子并指导理解和朗读。

  “当救援的小艇——回家的路”

  “他的母亲——唯一的依靠”

  “妈妈,我必须去——消失在黑暗中”

  “汉斯正站在——我哥也在”

  指导品析并朗读,结合内容指导学习生字,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第1句结合学习生字:营、搏、懈、怠

  a.小组开火车读生字。注意“营”是后鼻音。

  b.查字典理解“毫不懈怠”。(懈怠就是松懈懒惰。)

  c.为“搏”找姐妹字。

  第2句结合学习:哀 依 靠(形声字)

  第3句结合学习:吻(换部首)

  第4句结合学习:筒(形声字)

  结合最后一句体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你想说什么?

  出示: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齐读。

  4、想象汉斯的母亲焦急的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当被救的人上岸时,等待的人会怎么做,怎么说?

  分层拓展:

  A:遇难的人被救了,等待的人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汉斯的母亲拉住儿子的手激动地说:“孩子,你们终于回来了,妈妈真是太高兴了。“汉斯说:“()。”

  B:汉斯的母亲焦急地等待着儿子的归来,他()。遇难的人被救了,等待的人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汉斯的母亲拉住儿子的手激动地说:“孩子,你们终于回来了,妈妈真是太高兴了。“汉斯()地说:“()。”

  5、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6、此时此刻你想对汉斯和村民们说些什么呢?

  三、复习字词,感情朗读

  1.结构分类字型。

  2.积累四字词语。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小结:当危险来临,只要鼓起勇气,坚持到底,你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分层作业设计(挑战级,你能得几颗星?)

  1积累四字词语。

  2选择喜欢的四字词语造句。

  3用“月黑风高、精疲力竭、气喘吁吁、紧急关头”说一段话。

  板书设计

  7.海中救援

  想象练习说话:

  汉斯的母亲焦急地等待着儿子的归来,他()。

  遇难的人被救了,等待的人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汉斯的母亲拉

  住儿子的手激动地说:“孩子,你们终于回来了,妈妈真是太高

  兴了。“()说:“()。”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首先讲述了一些有关海难、海啸的`内容,让学生打破以往的大海很美的观念,先让学生感受海的可怕之处,另外我还抓住了母亲的话,想想母亲为什么不让汉斯去的原因,体会“唯一”一词的意思,并联系实际,“如果你一个在某个地方要你生活很长时间,你会怎样”让学生渐渐走近这位年迈的母亲,试着去了解她的内心,去揣摩母亲的心理活动。因为作了种种铺垫,因此,作为二年级的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说以上种种答案,还是令人感到欣慰了,说明学生已经能了解母亲当时会想些什么?

  但是“母亲会怎么做”没有人说到,“怎样的表情”说的人极少,事后想想,也许我缺少了必要的点拔,比如“人着急时会有怎样的反应”“人处于绝望时会怎样”“人非常伤心时会怎样”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提高。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8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

  学习课文中的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2、知识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会认11个生字。

  3、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读好人物的对话,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小男孩关爱父母的好品质。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自主探究、自读自悟。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1、CAI课件、生字卡、图片。

  2、准备学生喜爱的玩具。

  3、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识字

  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1、谈话激趣: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新到了好多的玩具。同学们都想去逛逛吗?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玩具商场(展示课前摆设的玩具)同学们都站在了玩具柜台前,现在你最想干什么?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读生字“具”“柜”,学生想办法记“柜”字,教师相机渗透识字方法。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生字字音、字形。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二、合作交流

  1、检查生字词语:

  (1)出示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2)出示课件读词语。

  2、自主选择段落读课文,生正音。

  3、默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三、品读感悟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哪位同学大胆的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当学生谈感受读懂小男孩喜欢小汽车时,重点指导朗读“柜台前有个小男孩……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通过看图、做动作表演、小汽车道具演示等,让学生理解“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等词语,体会小男孩对小汽车的喜爱。

  (3)同学们请你们把自己当作小男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我来读这段话,看谁把小男孩的表情、动作表演出来了?

  (4)老师看到了一个个喜欢小汽车的小男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2、品读课文对话部分:

  (1)我们都感受到小男孩喜欢小汽车,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2)这个小男孩呢?赶快再默读课文。

  (3)当学生谈感受读懂小男孩懂事、妈妈心疼孩子但又很为难、售货员阿姨关心他人等句子内容时,联系小男孩多么喜欢小汽车,让学生重点理解“忍不住、抢着说、叹了口气、眼圈红了”等词语。在学生自读自悟谈体会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通过默读、指导读、比赛读、评读、分角色读让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体会小男孩是多么的懂事,售货员阿姨及女儿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大家一样也想送辆小汽车给他,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巩固延伸

  1、赏读

  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表演,全班挑选人一起表演,使学生进入角色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提示读好人物的对话。

  2、感情升华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售货员阿姨和她的`女儿以及同学们关心他人真让张老师感动。明天我就要和写这篇课文的作者联系一下,也想见见那个懂事的小男孩,好把这辆小汽车送给他。

  回家后,同学们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感动一下,还可以讲讲你对这个故事的想法。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送(关心他人)

  售货员阿姨及女儿──小汽车图──小男孩

  喜欢

  心疼(体贴父母)

  妈妈图

  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我认为最突出的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课堂呈现出的效果来看,学生能处于兴趣盎然的读书氛围中,读的情绪高涨,读的目标明确,读的层次也很清晰。分析其原因,在于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的不厌倦。例如感知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想读几遍就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为止;开火车齐读,既了解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又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同位小伙伴互相读,互相听,既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又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这也进一步读熟了课文;还有默读课文,强化学生不出声读书的方式,又进一步读懂课文。

  在略读课文中除了形式多样的读,还要有重点的读,避免泛泛读,无目标的读。在突破课文重点部分,重点理解“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马上”等词语时,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课堂上又不能完全放手。我就通过创设情境,适当加以引导,运用了学生多种感官来感悟,学生完全把自己当作了课文中的小男孩。从那丰富、传神的表情动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多么喜欢小汽车的“小男孩”。这一部分的表演很精彩,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在朗读时真正的有感而发。在突破难点,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时。我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默读方式,感受文本,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既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又提供了个性化阅读的空间。感悟完课文内容后分角色朗读,以学生相互间的评价加深对人物思想品质的体验。

  有待改进的问题:

  课堂上学生的感受谈得还不够深刻,内容还不够具体。仔细分析,这与我在课堂上巧妙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有关;也与我有些紧张,没有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而忙于教学进程,给学生默读的时间还不够充分有关。

  因此,尝试上了这节略读课文后,也使我更清楚了今后略读课文教学的方向,既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的时间、空间。同时也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还是要给予适时的引导、点拨。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9

  教学目标:在初步学习文言文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8个生字,认读2个字。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在初步学习文言文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学会2个生字,认读2个字。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论语一则”,解题:什么叫论语?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把字音读准

  2、同桌互相读,互相订正字音

  3、汇报读

  4、应该怎样停顿?师指导,生试读

  三、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

  2、说说你周围的'同学有什么优点、缺点。你会怎么做?

  试着让学生用论语中的句子说一说。

  四、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论语是学生首次接触的知识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件简单的事。于是我采用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话题出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这样既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离自己很近,又使他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为后来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一次学习古文主要是让学生产生兴趣,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板书设计:14、论语一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二课时(4月25日星期三)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背诵,学习六个生字。感受文言文的文字特点和魅力。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难写字。

  教学过程:

  一、指名正确读课文。

  说说文章的意思。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必择善而之改

  2、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的记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3、观察怎样把这些字写好,描一个写两个。

  三、指导背诵。

  指名让背下来的同学背。说说自己是怎么背下来的。不会的同学练习背诵。

  课后反思:本课生字虽然笔画比较简单,但是结构比较复杂,写好很难,所以注重了书写上的指导。

  板书设计:14、论语一则

  必择善而之改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10

  妙析教材

  《语文园地四》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5个板块。“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从玩具中识字。“字词句运用”让学生积累形容心情的词语,并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写话”让学生以小虫子、蚂蚁和蝴蝶为主人公展开故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表示时间的词来讲故事。“书写提示”让学生注意全包围的字和三包围的字怎样书写。“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三句名言。“我爱阅读”通过一则手影戏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的道理。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书写已能轻松掌握,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还需教师指导,不能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说重了。“我爱阅读”也需教师适时点拨,学生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而“写话”依然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建议

  1.识字及书写可放手由学生自主完成。

  2.需积累的词语请学生课前先搜集。

  3.写话这一教学难点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先说后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能规范书写全包围、三包围结构的字。

  2.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

  3. 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4.背诵三句名言。

  5.看图,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能用自己的方式背诵三句名言。

  2.能自主识字,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能规范书写全包围、三包围结构的字。

  2.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

  3.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4.背诵三句名言。

  难点

  1.看图,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

  2.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与心情有关的词语。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

  2.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

  3.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

  2.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

  难点

  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三、识字加油站

  引言:同学们,你们平时玩过什么玩具呢?

  1.看课件,说出玩具名称。

  2.出示每种玩具的名称。

  3.圈出名称中需要会认的字,注音,学生齐读。

  4.同桌互相识字。

  5.游戏巩固识字。

  6.小组内抢认生字卡片上的字。

  四、字词句运用

  1.把你积累的词语写下来。

  (1)教师拿出卡片,请同学们上台做表情,请其余同学根据表情说词语。

  形容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难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词语,填在课本上。

  (3)教师列举更多的词语,供学生认读、理解、归类。

  2.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说句子。

  (1)出示句子。

  (2)数一数:句子中有几个“一会儿”?(3个)

  (3)教师示范说句子。

  公园里的小猴子看见游人来了,一会儿爬上树梢,一会儿捡食香蕉,一会儿翻跟头,真惹人喜爱。

  (4)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请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5)全班交流。

  五、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四

  形容生气:愤怒 恼怒 瞪眼 怒目圆睁

  形容高兴:兴奋 开心 快乐 兴高采烈

  形容难过:悲伤 哀伤 悲泣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将三包围的字和全包围的字写规范。

  2.背诵三句名言。

  3.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将三包围、全包围的.字写规范。

  2.背诵三句名言。

  难点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三、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语。

  四、书写提示

  1.出示“匹、巨、周、团、圆、国”这六个字。

  2.学生认一认这些字。

  3.学生将汉字分成两类。

  4.书写提示:

  书写三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注意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大小要写得协调。

  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小要合适。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摹、书写。

  6.展评写得规范的字。

  五、日积月累

  1.《老子》《左传》《韩非子》凝聚着我国古代思想的精华,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这三句名言,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课件出示句意。

  ☆轻诺必寡信。

  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

  ☆失信不立。

  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

  ☆小信成则大信立。

  做小事情讲信用,就能够建立起很大的

  信用!

  4.学生说一说从这几句名言中明白了什么。

  5.指导背诵。

  六、我爱阅读

  1.学生自读短文,读通顺。

  2.想想这篇短文讲了什么内容。

  3.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4.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如下问题:

  谁在玩手影?结果怎么样了?最后又怎样解决了问题?宁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5.全班交流。

  6.说说自己读了这篇短文后的体会。

  七、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四

  日积月累

  手影戏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看图,写一段话。

  2.充分发挥想象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看图,写一段话。

  难点

  充分发挥想象力。

  三、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1.(出示“小虫子、蚂蚁、蝴蝶”图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好朋友,它们是谁呢?

  2.对,它们是小虫子、蚂蚁和蝴蝶。今天,他们从草地上拾到了一个鸡蛋壳,接下来它们会做什么呢?要知故事如何发展,请看图片。

  四、整体观察,初步了解图意

  1.仔细观察图,看看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

  2.同桌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你想给这个故事取个什么标题?

  4.教师板书:鸡蛋壳。

  5.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第一幅图:小虫子和蚂蚁找来一块木板,放在鸡蛋壳上玩跷跷板,蝴蝶在一旁助威。

  第二幅图:找来一个气球系在鸡蛋壳上,它们和蝴蝶一起飞上了天空。

  第三幅图:下雨了,它们把鸡蛋壳当雨伞。

  第四幅图:到了晚上,它们把鸡蛋壳当成床,睡在里面,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五、添枝加叶,把图画说生动

  1.分组选择自己想说的一幅图。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这幅图。

  3.小组汇报交流。

  4.教师点评、指导。

  怎样将图画写具体、生动?方法是加一些词来形容,如草地,可以变成绿油油的草地;气球怎样飘上天空,轻悠悠地飘向天空;还可以用上“字词句运用”中所积累的词语,如它们三个玩得兴高采烈,忽然大雨来袭,让它们惊慌失措……

  5.评选说得好的同学和小组,给予红旗奖励。

  六、按照顺序,动笔写故事

  1.出示词语: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吗?(时间)

  3.那就让我们根据这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把这四幅图串写成一篇有趣的故事吧。

  (1)提示学生先把这四个词语与四幅图对应起来,再编故事情节。

  (2)提醒学生注意格式、字迹。

  4.学生开始写作。

  七、挑选佳作,开故事会

  八、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四

  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

  九、教学感悟

  教是为了不用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自己会学。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识字、写字这两个环节中,由学生自行完成。用加点词语写句子这一环节,由我先说出范例,让学生有所感悟,不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不知所措。写话练习遵循由浅入深、梯度写作的模式,让学生减少畏难情绪,轻轻松松写话。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11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0个,正确书写并记忆5个生字“帆、跌、涕、叩、砰”。积累9个词语,理解“地覆天翻、叩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内容。

  3.了解诗歌中的孩子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不一样,懂得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理解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课文录音、课文插图

  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伙伴,他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呢?让我们一起去他的学校和他的家里看看。

  2.出示两组图片(实物投影),一组是学校中的表现,一组是家里的表现。

  3.这个新伙伴在学校里和在家里的表现一样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板书)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在学校里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在家里又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

  过渡:这个小朋友在家在学校的表现完全不同,课文又是怎样具体写的呢?

  2.分节朗读课文(接龙读),把句子读通顺,教师随即正音。

  3.随机学习生字:

  醋:平舌音

  置:翘舌音,上面中间是两竖。

  砰:是后鼻音

  臭:翘舌音,编字谜,反义词是“香”。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句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几小节是写在学校里面的表现,请在小节前画上☆,哪几小节是写在家里面的'表现,请在小节前画上△。

  (1、3、5、7、9写在学校里的表现,2、4、6、8、10写在家里的表现)

  2.男、女生对读第一、二节,想想,你喜欢他在哪里的表现?不喜欢他在哪里的表现?

  并完成填空:

  在学校里,他是个的孩子,因为。

  在家里,他是个的孩子,因为。

  学生交流

  师:引读,在学校里他是个多么乖巧的好学生,他粉刷了,他把玻璃,他填平了。可在家里他却是多么淘气,哎,你瞧瞧,在大门上,在桌子上,在地上。

  3.小组合作学习3-10小节

  要求

  ①自由轻声地读一读,圈出3-10小节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它。

  ②选择最喜欢的两小节学习并完成填空:

  在学校里,他是个的孩子,因为。

  在家里,他是个的孩子,因为。

  ③分角色,读一读

  学生分组交流

  随机学习生字

  帆:找朋友,帆船、一帆风顺

  跌倒:近义词:摔倒

  涕:编字谜

  叩门:近义词:敲门,做动作演示

  理解词语“地覆天翻”(本来形容变化极大,或者闹得很凶)

  课文中是指什么?(指导学生看卧室图),说说

  你看到了什么?(卧室被翻得很乱)还有哪些地方或场面也可以用“地覆天翻”来形容?

  4.男女生对比读1-10节

  5.学习最后一小节

  ①师引读:在诗里的两个孩子,其实只是一个人,在学校里是个,在家里,妈妈叹气说:。

  ②你想对文中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板书: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要一样。

  ③指导朗读

  四、展开想象,编诗歌

  1.听了小朋友的话,我们的新伙伴很难为情,他也决定做一个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一样的小朋友。

  2.出示两组图片,一组学校里,一组家里

  我们来做个小诗人

  仿照课文第5、6节,读编诗歌,同桌合作

  水龙头是谁关的?桌子是谁擦的?

  老师,妈妈,

  垃圾厨房里的灯

  3.评选最棒小诗人。

  五、课文,加深认知

  1.复习生字,做抢气球的游戏

  2.认读词语

  3.学了课文,你准备在家里和学校如何表现呢?

  板书: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效果反馈

  这是一诗歌类的文章,读来朗朗上口,意思也浅显易懂。因此我在教学时安排了两次不同要求的语言训练,在句式,读通第一、二小节的前提下,出示了第一次语言训练——

  在学校里,他是个的孩子,因为。

  在家里,他是个的孩子,因为。

  第一个学生发言是:在学校里,他是个好孩子,因为他粉刷了涂脏的墙壁。

  顺着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后几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在学校里,他是个地道的好学生,因为他把玻璃擦得亮堂堂。在学校里,他是个不怕脏的学生,因为他填平了这臭水沟。因为老师的鼓励,学生在原先同学回答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变换着形容词。这样的语言训练难度不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此我顺势要求学生,能不能把三个同学的回答合成一个内容,完整地来回答这道填空题。大概是由于先前的铺垫,学生的发言很踊跃。

  之后,我便利用这两句句式,让学生自学课文,在反馈时,口语表达一般的学生会使用文中的语言进行回答,较好的同学以文章中的语言为蓝本,表达出来的是重新组织过的语言。

  这节课,我使用语言训练为上课的主线,在阅读中积累、运用、提高。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12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评选故事大王。

  四、讨论交流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课时

  一、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⑴投影出示填字游戏。

  ⑵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⑶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⑷竖着读填好的字,说此文转自淘.教。案网().说发现了什么。(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⑴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⑵小组互猜谜语。

  ⑶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二、画画、写话

  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

  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

  4、小组相互展示交流。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园地意在让学生自主,有趣且相对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时间能力。所以我借助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达建了一个有趣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有趣中练,在练习中达成活动目标。

  一、“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巩固了查字典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读读认认”是让学生认读八个表厨具名称的新词,从中认识其中的生字。主要培养学生借助拼音拼读生词,再让学生发现排列的规律,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口语交际在创设情景中,引导学生展开互动的有趣的口语交流,并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学生的认识,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生成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四、展示台在教学时,不能就教材教教材,所以我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搜集有关的资料,以便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时间机会,使得语文训练扎实而有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13

  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

  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1)理解“离离原上草”意思。

  (2)“一岁一枯荣”出示春草、秋草图(生讲两幅图的不同)。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图。

  很顽强

  小草很有生命力

  烧不死

  看到这样的小草,大家喜欢么?该用什么口气读?(赞美、喜爱)齐读第3、4行诗。

  4、朗读全诗。

  六、背诵诗歌。

  七、读课本P7的诗。

  八、讲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怎样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写。

  4、讲评。

  十、作业:

  背诵古诗《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背诵《草》。

  2、出示早春与晚春图进行比较。

  3、描绘春天的景色。

  4、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用生字组词。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诗句。

  四、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再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图画,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讲诗意,师归纳。

  5、小组表演诗歌。

  6、表演后认识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读诗歌。

  8、背诵诗歌。

  9、读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

  五、写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

  3、师范写、生书写。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14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知识点

  字:摘、够、修、架、挂、蒸

  词:新疆、葡萄、蜜桃、成熟、梯田、茂密、凉棚、碉堡

  重点句子

  1、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3、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周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教案

  设计说明

  课文围绕“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描绘了葡萄沟的葡萄成熟的景象和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表现了葡萄沟的美丽开爱。那里的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学生除了对葡萄沟有所了解,还要进一步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享受,在感悟情感的同时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l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l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是本课教学重点;感悟句子所包含的感情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吗?喜欢吃又香又甜的葡萄吗?如果把这两者合起来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老师和课文一同去盛产葡萄的葡萄沟游览一番。(读课题:葡萄沟)

  二、细读感悟

  (一)第一段

  1、去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葡萄沟。(课件出示第一段,学生读)

  2、这段文字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自己读一读,看你知道了什么。

  葡萄沟的位置在新疆的吐鲁番。

  那里出产水果。

  水果种类很多(课件出示水果),人们最喜欢葡萄。

  3、引读第一段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

  那里出产――

  五月有――

  七八月有――

  到了九十月份――

  (二)第二段

  1、人们为什么最喜欢葡萄呢?让我们去看看。现在去行么?(九十月份,因为到了九十月份,葡萄就成熟了。)那我们就乘时光隧道车把时间调整到九月吧。闭上眼睛,一、二、三,葡萄沟到了。

  2、(出示葡萄沟概貌图)这就是葡萄沟了。“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边说边出示句子,指出山坡、梯田和葡萄树)

  3、这些葡萄树长得怎样。学生看图自由说。

  书上是这样写的(出示第二句)学生读。

  这句写的是(枝叶),什么样的枝叶(茂密的),怎么样(向四面展开)。连起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

  作者进一步描写说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为什么比作凉棚而不是别的。(结合当地地形气候说明)

  在干旱的沙漠,在四十多度的高温天气,进入这样的“凉棚”,感觉怎样?带着这份凉爽舒服读第二句。

  4、钻进葡萄架,更另你惊奇的是(出示架上葡萄图)

  这是什么季节独有的景象。出示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自由读。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这么多颜色漂亮吗?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五颜六色)如果这些颜色都泛着光,水灵灵的,那(就更漂亮了),用一个词形容是(五光十色)。

  瞧,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它们(美丽极了)。不同的颜色就是不同的品种,葡萄沟的葡萄有上百个品种。到了秋天,葡萄成熟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沟简直就成了葡萄的世界,葡萄的王国,葡萄的博物馆。带着对葡萄的喜爱、赞美再读句子。

  出示“我会填”再填空读。

  闭眼睛边背边想象。

  5、葡萄沟的葡萄真――真――真――这么诱人的葡萄你想吃吗?看,维吾尔族老乡给你端上来了。(出示课文插图)读句子。

  看,他们端上来的是最甜的葡萄。这种葡萄叫无核白,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是全世界含糖量的葡萄。

  维吾尔族老乡把最甜的葡萄摘下一串串让你吃个够,你想夸他们什么?(热情好客)

  6、葡萄沟真――葡萄沟的葡萄真――葡萄沟的老乡真――让我们把对他们的赞美美美地读出来。闭眼睛回味一下(背诵)。

  (三)第三段

  1、这么多这么好的葡萄老乡和游客吃不完怎么办?读第三段

  2、边看阴房图片边结合第二句文字理解阴房的构造。(边读边看图让学生自己找到图文结合点就理解了。)

  3、读第三句,理解“热空气”的作用。(体会葡萄沟人的聪明)

  4、葡萄挂在透气的阴房里,就像在天然的烘烤箱一样,这样生产出来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三、情感升华

  游览了一番葡萄沟,我们由衷的感到葡萄沟的.葡萄真――葡萄沟的葡萄真――葡萄沟的葡萄干真――葡萄沟的老乡真――葡萄沟真是个――葡萄沟真是个――

  葡萄沟的葡萄出了名,葡萄沟的葡萄干出了名,葡萄沟这块宝地也敞开胸怀迎接着八方来客,有机会我们一定去那里感受一下。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教学反思

  课堂上,教师注重让学生质疑、解疑,这本没有错。但在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质疑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为了发挥大家的积极主动性,经常让学生质疑和评价他人的读书情况。毋庸置疑,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引导。试想,假如是我们,当别人说“谁能比他读得更好”时,我们心中的痛苦该有多深啊!在公众面前,我们还怎能抬起头来呢?

  课后,我主动找朗读课文的两个小男孩谈话,他们受到的伤害比我想象的还要深。案例中的两个男孩说:“事实上,我们认为自己读得很好,这是我们的水平。可老师为什么要拿我与别的同学比呢?只要进步了,就应该表扬。人比人,气死人。”

  听了他们的话,我满脸愧色,沉思良久,然后豁然开朗:是啊,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孩子,根本不会考虑他们的心情如何。我们这些为师者总是把自己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对学生耳提面命,却忘了蹲下来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新课程指出:我们的教育应该从用“一把尺子”来评价和管理所有的学生中走出来,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在评价和管理学生时,既要看学生的学科成绩,也要看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更要看学生的特长发展。教育者的职责是挖掘孩子的潜力,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发展。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应该得到老师的表扬。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我们怎能不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而妄下结论呢?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记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

  我想,如果这样处理,效果可能会好一点:案例中教师可以对孩子说:“与以前相比,你们进步很快。老师也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高兴。但如果把需要重读的地方读出来,你会读得更好。还想试一次吗?”温柔的话语如三月的春风吹进孩子的心田,学生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回报他们最尊敬的老师。正如有句话所说:“给点阳光,我就灿烂。”孩子是最容易满足的,只要你愿意时时用心去呵护他、关心他。为师者只要蹲下来,放下师长的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用心交流,就会从中发现很多乐趣。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15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3个,积累词语7个,听写句子1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理解“我”对待宝镜的态度。

  4、通过学习,能懂得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成绩和财富都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劳动而获得。

  教学重点读好“我”和老婆婆的对话,读出“我”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能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理解“我”对待宝镜的态度。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出示图片,启发谈话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两件神奇的宝贝,一个是点金盒,另一个是宝镜。如果你想知道这两件宝贝有多神奇,就快快打开书本,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宝镜》

  揭题、读题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通读课文,边读,边自学生字。

  (2)想想两件神奇宝贝的作用。

  2、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

  (2)说说哪些生字是表示动作的?做动作,记生字

  (3)重点指导“摔、砸”的读音和笔顺、

  (4)读词语:揭开、抢、抚摸、摔、砸

  (5)再自读课文,结合下列填空题说说两件神奇宝贝的作用。

  可以,有了它,你将。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点金盒、宝镜这两件宝贝是多么神奇啊!面对这两件稀世珍宝,课文中的“我”是什么态度?

  (1)认真读文,用“”划出相关语句,想想“我”为什么会这样说,这么做?

  (2)小组交流讨论,并对课文内容质疑。

  2、交流出示重点语句,师点拨归纳并指导朗读。

  (1)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谢谢你,我可不要这样的钱。”

  (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样的钱”是不劳而获得来的钱,交流为什么这样的钱不能要。)

  (2)“这样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要呢!”

  (联系上下理解“这样的成绩”是不真实的成绩,交流为什么这样的成绩不能要。)

  (3)我一听,立刻说:“我要,我要!”

  (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态度突然转变的原因。)

  (4)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联系上下文理解:宝镜毕竟是稀世珍宝,所以“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一阵”;但宝镜的存在只会祸害它的主人,所以“我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3、针对学生质疑,组织答疑

  四.拓展迁移、感悟道理

  1.朗读全文

  2.听写句子:

  这样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要呢!

  3.师总结:

  尽管这两件神奇宝贝神奇无比,可是不劳而获的财富、虚假的'成绩是不能要的,成绩和财富都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劳动而获得。

  你还知道哪些神奇宝贝的故事?你认为这宝贝是真的宝贝吗?与伙伴交流

  教学效果反馈

  我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了语言训练,上课伊始,让学生在整体朗读课文后,用“老婆婆怎么样”、“我怎么样”来简单说说课文中的故事,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而后又让学生把板书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学生在选用正确地连接词后就能把文章的大致内容说清楚,因为学生心中有了“扶手”,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所以回答有了方向,学生举手人数大大增加。

  文中出现了“点金盒”和“宝镜”两样宝物,它们的神奇之处,学生一读就懂,但是把读得懂的内容重新放进一句句式中,这就培养了学生重新堆砌词藻的能力。(什么)能(干什么),有了它,你会(怎么样),在练说中,有些学生开始说出的句子可能不太通顺,或只能说出只言片语,于是我随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再去读、去思、去表达,学生们越说越明白,越说越精彩,既理解了文本的难点,又提高了说的水平。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3-12

语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7-13

语文下册教案02-27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8-27

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2-02

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教案03-09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9-02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03-20

语文下册二年级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