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4 17:57:4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学习提出问题。

  3、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对陌生的事物有一个直观的感知和了解,便于他们快速走进文本。

  4、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异地互动形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拓宽学生的思路,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5、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具有边读边思,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 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资料。

  学生方面的'准备: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词语:世界第一高峰(抽读)

  2、出示图片:珠穆朗玛峰(正音)

  3、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 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4、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完成填空(抽生填) 年 ,中国登山队决定由 、 、 和 从北路的8500米处营地突击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 成功登上了峰顶。

  2、交流完成填空,质疑

  三、再读课文,理解体验 学习课文的3—5节

  1、抽生读3、4、5小节 思考:登山运动员遇到了哪些困难?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

  2、交流反馈,并板书

  3、理解句子: 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 出示第二台阶图片及补充材料:理解:不可逾越 师:面对这些困难,他们又是如何克服,如何攀登的呢?。

  4、从3---5小节找出相关句子,用“ ”划出。

  5、抽生交流

  6、交流反馈,重点指导。

  (1)他们双手扣住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气向上爬。 (出示:攀爬的影像资料; 板书:抠 蹬 ) 抓住动词指导朗读句子;

  师:面队此情此景,刘连满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

  (2)“快,踩到我的双肩上!” 齐读(板书:蹲) (理解“斩钉截铁”;指导朗读) 说话训练:队员们犹豫了,心想: 。 如果当时你在场,除了这种办法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异地互动讨论)

  (3)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一个接着一个,踩着他的双肩,攀上了绝壁。

  板书:踩 攀

  (4)此时的刘连满又去了哪里呢?(出示资料,师朗读)

  师:面对这肆虐的寒风、无边的黑暗、极度的疲劳,他们又将如何克服呢?

  (4)他们一个个咬紧牙关,屏住呼吸,一步,一步,顽强地向上爬(板书)

  (媒体播放当时的情景) 指导朗读

  7、出示最后两句话(齐读) 啊,成功了!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在世界第一高峰上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8、此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他们的登顶靠得是什么?板书:(勇敢、顽强、合作)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师总结

  2、布置作业 把中国登山队首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讲给亲朋好友听。

  板书设计设计: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登第二台阶 抠 蹬 趴 蹲 踩 攀 登顶 咬 屏 勇敢 顽强 协作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

  2、默读课文第2节,并能复述“烫干丝“的过程。

  3、了解扬州茶馆的特点,感受喝茶那种平民化的趣味,并引导学生去了解更多的中国小吃文化。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能学习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复述“烫干丝”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茶馆

  2、交流:你有没有去过茶馆?吃过什么茶点?

  3、板书:扬州

  师述:扬州是我国的一座历史名城,山灵水秀,而扬州最的就是茶馆。

  4、齐读课题。

  5、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我国的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从他朴实的语言中,去感受扬州茶馆那独特的`风俗文化,并走进扬州茶馆去看一看,品一品。

  二、介绍作者(出示多媒体)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扬州茶馆的特色是什么?

  板书:吃的花样最多

  2、再读课文,列出文中扬州茶馆的茶食名称。

  3、交流。

  4、在那么多的特色茶食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茶食?

  5、学生自行准备,然后交流。

  四、语言实践和课外延伸。

  1、咱们班有的同学来自河南,有的来自四川,还有其他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小吃,请这些小朋友来介绍一下?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和观察,并用语言进行表达)

  2、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有名的特色小点?向同学们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小吃。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并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

  3.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4.根据续编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中心,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中心,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投影仪。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图片导入新课

  (以图片形式展示赛龙舟、舞龙灯、北海的九龙壁)

  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图片的名称吗?你发现这些名称有什么共同点吗?那么龙在你们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哪?那同学们你们见过龙吗?关于“龙”大人们是这样说......

  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学生回答)

  齐读课题质疑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小组合作解决。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生字新词你都认识了吗?让我们开火车的形式来读一读?(指名读,,纠正)

  齐读生字新词。

  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龙”在大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以表格的形式汇报

  爷爷怎样说的?

  奶奶怎样说的'?

  爸爸怎样说的?

  妈妈怎样说的?

  老师怎样说的?

  ............

  同学们分别找出来读一读

  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龙”象征的腾飞的中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让我们一一看腾飞的中华龙是怎样震惊世界的。(播放课件--有关改革开放以来航天事业,军事,经济贸易,教育等事业发生的变化。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正在不断的腾飞,不断的进步。)

  看到各项事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你想说点什么吗?

  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老师指名回答)

  布置作业

  1.把这文章有感情的朗读给爸爸妈妈听听。

  2.用你知道的事实,试着在第五段后面继续写几句。

  3.谈谈你作为“龙”的子孙又有那些感想。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乡戏吗?乡戏是怎样的?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乡戏》,(板题)相信大家学了课文就会明白乡戏是怎么回事了。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⑴读第一遍,边读边对照生字表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⑵读第二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每个句子。

  ⑶读第三遍,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读效果。

  ⑴出示生字词,检查生字字音。

  几辆 扯上 板凳 敲锣 爆发 嗓子 倡导 熟悉 二凤

  土腔土调 自娱自乐 /过瘾 新颖

  A、指名认读。 B、说说容易读错的字音。 C、齐读。

  ⑵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出示1、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提示停顿方法,自由练读、指读。

  ⑶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正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⑴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是分几部分写的?

  ⑵根据意思填上自然段的序号。

  (   )写乡戏的演出时间,引出乡戏。

  (   )写乡戏的过去和现在。

  (   )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需要丰富一下自己的文化生活。

  ⑶读后讨论。(1) (2-4) (5)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两(  ) 登(  ) 高(  ) 桑(  ) 吴(  )

  辆(  ) 凳(  ) 敲(  ) 嗓(  ) 娱(  )

  趾(  ) 控(  ) 瀑(  ) 唱(  ) 风(  )

  扯(  ) 腔(  ) 爆(  ) 倡(  ) 凤(  )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尽管…还是…”、“尽管…但…”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给带点的字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场(cháng chǎng)院尽(jìn jǐn)管 喝(hē hè)彩

  名角(jiǎo jué)儿 模(mó mú)仿 没(miē mò)完

  二、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过去农民乡戏非常喜爱?(用笔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

  ⑴第1自然段:

  指名读。

  理解“清闲”、“张罗”。“清闲”可以换个什么词?“张罗”在词典里有三种意思:A料理;B筹划;C应酬,接待。在这句话中应是什么意思?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人们对乡戏的喜爱?

  指导朗读。

  ⑵第2自然段:

  A、引读第一层。

  过去演戏很简单。戏台就搭在____。几辆____,铺上___,栽上____,扯上_____,戏台就____。唱戏的大多是___,他们农忙时____,农闲时_____。

  B、自由朗读第二层。

  边读边体会人们对乡戏的喜爱。

  理解重点句:尽管带点土腔土调,看戏的`人还是听得很过瘾。

  联系上下文理解“土腔土调”。

  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这些唱戏的大多是——(农民)。他们是不是专门唱戏的?他们长唱的戏听上去怎么样?

  乡戏听上去土腔土调,看戏的人有没有不满足的?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理解“过瘾”。

  乡戏虽然没有专业的好听,但乡亲们已经很满足了。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这句话。

  理解重点词语。

  人山人海:形容人太多了。(看图理解)

  水泄不通:形容非常拥挤,好象连水都六不出去。

  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

  喝彩:大声叫好。

  兴致勃勃:兴致高,情绪热烈。

  从这些词语都可以看出热闹们对乡戏的喜爱。

  指导朗读有关语句。

  C、小结:过去演戏虽说简单,却深受农民的喜爱。

  三、细读第3、4自然段。

  1、默读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乡戏越唱越红火?

  2、学生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

  ⑴出示句子。如今,尽管电影、电视已经普及,但乡戏并没有因此退出舞台,反而越唱越红火。

  ⑵结合看图,联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乡戏越唱越红火。

  (舞台与过去不同了,更有气派了;有专业剧团送戏下乡,老百姓更喜爱了。)

  ⑶为什么有了电影和电视,人们还喜欢看戏呢?

  (能看到名角儿的演出;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和城里来的演员同台演出,感到挺开心。)

  ⑷指导朗读。

  ⑸小结:虽然现在有了电影、电视,但乡戏在农村越唱越红火。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自娱自乐”。

  3、齐读。

  五、课文,总结全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3、课文主要写农民清闲时都喜欢看乡戏,过去演戏岁说简单,却深受农民的喜爱;如今,虽然有了电影、电视,但乡戏却在农村越唱越红火,说明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想丰富一下文化生活是很自然的事。

  六、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成语。

  土( )土( )   人( )人( )   自( )自( )

  眉( )色( )   水( )不( )   兴致( )( )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清闲(     )       简单(     )

  3、造句。

  尽管……还是……

  尽管……但……

语文教案 篇5

  这个单元主要训练学生跟踪式阅读的能力。在处理教材与课外材料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充分挖掘其价值,并由此归纳出跟踪阅读的方法。这样再迁移到课外广阔的天地,学生就不会觉得无以适从了。

  处理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课文由三个部分组成:一系列的新闻报道、一篇解说词和相关的辅助阅读资料(诸如图表、小资料、旁批等)。这就提示我们在进行跟踪式阅读时,可以有意识地寻找不同文体、不同方式的材料。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比较来挖掘所给材料的价值,使跟踪式阅读更有效果。

  所以,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立足于对文本本身的挖掘,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了解新闻的特点、解说词的特点、辅助性资料的作用等,然后通过比较,体会到这一主题事件的意义,尝到跟踪阅读的甜头。然后再归纳出跟踪阅读的方法,并做了很具体的要求,这样,再让学生将目光投射到广阔的课外天地中,去寻找他们自己所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跟踪式阅读的训练。

  当学生真正学会了跟踪式阅读的方法后,他们的阅读视野和阅读效能将放到最大,其意义将不言而喻。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跟踪阅读的意识,学习跟踪阅读的方法。

  2.学习收集、整理、归纳信息,解读文本。

  3.在阅读过程当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在阅读中成长。

  [教学重难点]

  掌握跟踪阅读的方法并自主向课外迁移。

  [教学安排]六课时

  1.了解新闻的特点。

  2.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3.比较新闻和解说词的异同。

  4.归纳跟踪阅读的方法。

  5.自主进行跟踪式阅读,课内向课外迁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通读八则新闻

  1.学生认真阅读前八则新闻,初晓大意。

  2.用一句话概括整个新闻事件。

  八则新闻报道了小金丝猴从遇险得救到不治身亡的全过程。

  3.小组讨论:这八则新闻的标题有哪些特点?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标题的特点:有单行标题。也有双行标题;简练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旬式整齐,讲究匀称等。标题之间的联系:按时间顺序写出了事件的始末。

  4.归纳:新闻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主标题旨在提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内容提要等。

  (新闻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但如何更有效地阅读新闻,学生并非很清楚。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自己看这一浅层次上,而有必要教给学生阅读新闻的方法。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发现新闻标题的特点和作用,这样,在跟踪阅读新闻报道时,学生可以通过新闻标题很快理清事件脉络,提高阅读效率。)

  二、细读八则新闻

  1.仔细阅读八则新闻的第l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与标题的联系、与后文的联系。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看法。

  (在交流中,学生可能会发现这l自然段在内容上是对标题的扩充,对新闻内容的浓缩;在形式上各则新闻的第1自然段都差不多。这时,教师便可出示新闻导语的概念。)

  2.归纳新闻导语的特点。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其特点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

  (在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中,除简洁明了的标题外,导语便是对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了。学生掌握了导语的特点,便可有效地加快阅读新闻的速度。)

  3.介绍新闻的其他组成部分:主体、背景、结尾。

  主体: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原因等要素。

  背景:与事件相关的背景资料。

  结尾:是整个新闻消息的结束语,它用于提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闻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此教师要加以小结,让学生有完全清晰的印象。)

  4.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则新闻,划出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

  (了解了新闻的组成部分,再进行当堂练习加以巩固。特别要对学生指出的`是,这五个组成部分是一般新闻所具有的,但有些新闻可能没有背景部分,有的新闻的结尾就包含在正文中,没有单独成段。)

  第二课时

  一、列时间表理清事件过程

  1.学生阅读课本第160页的时间表及旁批,在前三则新闻报道中,找出与表内各项内容相符之处,作上记号。

  (此步骤意在让学生体会运用表格的好处:直观清晰,很快就理清了事件的发展脉络。为后面的自制表格作基础。)

  2.依照时间表的样式,学生勾画出后五则新闻中的时间及事件,完成整个事件的时间表。

  (提醒学生注意:除正文外,不要漏掉课文中所提供的资料图表。)

  3.各小组合作完成一份时间表,并与其他小组相互交流。

  教师点评。

  (此步骤则是让学生学会利用表格理清脉络,依照时间顺序,将事件的过程一一列在表格中,还训练了学生的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二、初步交流跟踪阅读的感受

  1.在小组内交流:在所列时间表里,你最关注或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事件?为什么会对此关注或产生兴趣?你认为这个事件有哪些“特别”之处?

  参考:①营救对象特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的“国宝”野生小金丝猴。②营救规模特别:除饲养员外,各界人士都投入了营救行动中,新闻媒体、环保志愿者、儿科教授,甚至是产妇、小学生、普通市民等都积极参与了营救。③营救方式特别:产妇授乳,枕巾当尿布,住恒温箱,儿科主任会诊等。④营救意义特别:体现了人类对弱小生命的关爱,引发我们对生态平衡的思考等。

  (跟踪阅读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能对整个事件有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评论,通过前面的步骤,学生已经了解了事件全过程,在此。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事件的意义及带给人的感受。)

  2.假如你只看到了你所关注或感兴趣的那则报道,你由此还想知道哪些情况?你会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情况、获得信息呢?

  (此环节的设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有目的有条理地搜集跟踪阅读的资料。对同一主题的新闻报道往往是大量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清晰的思路,搜集资料就会变得杂乱。)

  3.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阅读《生命的救助》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解说词《生命的救助》,感受字里行间的深情。

  2.在这篇解说词中,着重描写了这一事件中的哪些过程?

  ①发现垂危小金丝猴的过程。

  ②转送护理的过程。

  ③“楚楚”得名的过程。

  ④“楚楚”生病,专家抢救的过程。

  ⑤“楚楚”离去后,科学家们使之“再生”的过程。

  3.各小组任选一处细节,想象拍摄情景,并分工配音朗读。

  4.全班评比,比一比哪一组最棒。

  (解说词是配合拍摄画面的文字,所以,应该让学生尝试用想象去拍摄,进入角色去朗读解说,这样才能体会到解说词的特点。)

  二、比较新闻和解说词的异同点

  将这几处细节与新闻报道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对这一事件过程的描述。

  不同点:新闻报道语言平实客观,没有过多的渲染,旨在报道事实,而且新闻报道来得快。而解说词描写细腻,渲染烘托,画面感很强。突出人类对这个弱小生命的关爱,还触发了我们的参与、感受和思考等。一般都在事件已经结束后,时效性不及新闻强。

  (对于同一事件,新闻报道和解说词各有所长。通过比较能让学生明白这两种方式的特点,而且还让学生在跟踪阅读中去搜集不同文体、不同方式的资料进行对比阅读。)

  第四课时

  归纳跟踪阅读的方法:

  1.根据某一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可将各种文体、各种形式的资料都收集起来。

  2.资料分类。

  一般可分为三类:事件发展过程的资料;介绍相关知识的背景资料;人们对此事件的感受和评价类的资料。

  3.将分类的资料分别进行整合,制作读书卡片。

  ①主线——列出时间表,清晰展现事件全过程。

  ②背景线——提炼出关键词或拟出简短标题,做成资料卡,以备查询。

  ③评价线——整理人们的各种观点的要点,制成评价卡。

  4.自选一个角度或一个主题,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可制作“感想卡”,也可写“读后感”之类的文章,还可鼓励学生以此事件为话题,写成作文。

  5.各小组分工合作,将读书卡片和自创作品装订成“跟踪阅读成果报告”。

  (这节课的内容是关键。掌握跟踪式阅读的方法,才能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极大扩充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在跟踪式阅读中得到最大的收获。时间卡、资料卡、评价卡、感想卡的设置,既可独立完成,也可分工完成,给学生以极大的发挥空间。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五、第六课时

  迁移阅读,当堂训练,巩固方法。各小组交流成果报告,教师指导并评价。

  方式(仅供参考、选择):

  1.教师发放一组跟踪式阅读材料(如《“勇气号”登陆火星》《伊朗大地震》《新时代的英雄——杨利伟》等相关主题资料),让学生当堂训练,并完成跟踪阅读成果报告。

  2.各小组自选跟踪阅读的主题,列出计划,进行跟踪阅读训练,最后形成跟踪阅读成果报告。阅读主题可以是大家所关注的事件,也可以是大家感兴趣的作家作品。

  (对于语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建议采用第一种方式,即教师找好某一主题的一系列材料,当然以新闻报道为主,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进行阅读训练,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也便于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步骤进行指导。对于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建议采用第二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他们自己选定主题,列好小组学习计划,进行跟踪式阅读训练。教师则可帮助各小组选择合适的主题,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搜集相关的材料,共同完成阅读报告。)

语文教案 篇6

  一.复习检查

  1.说说“夜”的笔顺。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

  说说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分几句话写的。

  (2)讨论:

  a.“爸爸”怎么好学的?

  b.结合插图理解第二句话。“一觉醒”来说明了什么?

  (3)指导朗读。(用赞美、敬佩的语气)

  (3)小结。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轻声读。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话是写“我”和“爸爸”的.对话。

  (2)理解第一句话。

  a.指名读。

  b.理解“好奇”。说说“我”为什么好奇?

  c.用“好奇”说话。

  d.我为什么会“a”、“o”、“e”地念起来?

  e.指导朗读。

  (3)理解父女俩的对话。

  a.讨论问题,相机指导朗读。

  “爸爸”听到“我”在读汉语拼音时,是怎么说的?“外国语”指什么?

  “爸爸”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我”的话该怎么读?

  指名读。

  “爸爸”是怎么回答的?

  b.理解“多学一种语言,也就多了一样本领。”

  理解“语言”。举例说说什么是本领。

  说说你们还学会了哪些本领?引导学生用“本领”说话。

  c.指名分角色朗读。

  d.小结。

  三.总结课文

  1.学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

  2.齐读课文。

  四.作业

  1.填空:我的爸爸很()()。深(),我一觉醒来,看见爸爸()在灯下看书。()晨,我还没有起床,爸爸()在阳台上念起书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床就语那言本领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在书上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汉字。

  2.写出下面字的偏旁。

  灯()床()语()领()

  3.扩词。

  本()()()床()()()

  语()()()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穷人教案11-23

有关语文的教案12-07

语文《掌声》教案11-20

语文《咏柳》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