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要有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
2、学习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4、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语重心长”“遒劲”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完成小练笔。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日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名言警句吗?今天老师也要送给大家一个警句:
勇气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 (出示)
2、能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吗?
3、课文《谁敢试一试》不仅能帮助你了解这句话背后的故事,还会给你以生活的启迪。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先把课文读通顺,再来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引导学生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的思路,小组内讨论分段方式。
三、研读课文,深化理解
1、初步感知人物
读了课文后,新班主任——耿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初步了解人物的特点。)
①齐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②耿老师的外貌让人记忆犹新,然而,他的课堂教学却更让人难以忘怀。课文哪几部分写了耿老师课堂上的风采?指名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2、深入研究人物
顿了一顿……又顿了一顿……再顿一顿……
①耿老师的第一堂课上的是什么内容?课文是怎么写的? (出示):
顿了一顿……又顿了一顿……再顿一顿……
问:这是什么描写?从这些行为描写中你认为杯盖好拧吗?
②看到老师的表现,听到老师的话,课堂氛围怎样?同学们的表现怎样?在书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教室里静悄悄的。
教室里还是静悄悄的。 (出示):
教室里静悄悄的。
教室里还是静悄悄的。
“静”字说明什么?(来烘托当时同学们复杂的心情。) (出示):
a、女生“纷纷扭头看”,前排的男生“把目光投向”最后一排的大块头,几个大力士则“相互吐吐舌头”。
b、同学们心里都在犯嘀咕:这新班主任的第一节课,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c、“咬咬嘴唇”、“狂吸一口气”、“贴在怀里”和“使劲拧”
③读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充分表现了什么?(a句形象生动的.神情描写,表现了同学们的为难和不敢尝试的心态。B句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了同学们不敢大胆尝试,不敢向老师挑战、向困难挑战的心理。C句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小个子女生坚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④小女生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什么?
“她的右手才那么轻轻一转,这杯盖儿竟一下子松了开来。
问:“才”、“竟”说明了什么?
(原来拧杯盖是不费力气的,和同学们的想像全然不同,结果出乎意料。)
⑤当同学们看到小女生轻易拧开了杯盖,他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在小女生尝试的时候,同学们表现怎样?
全班同学都惊愕了
有些同学嗤嗤地笑了
(出示):
全班同学都惊愕了
有些同学嗤嗤地笑了
问:从前后不同的表现中,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呢?
(抓住机遇,树立自信才能成功,做旁观者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1、小练笔
有自信才会有成功,有成功才会更自信。本课中小个子女生以自己的勇气敢于挑战老师所不能做的,此时,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小个子女生的举动换来同学们嗤嗤地一笑,此时,同学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请你发挥想像,扬起你自信的手笔,以片段的形式写出当时小个子女生和同学们的心理活动。(任选其一)
3、读片段(教师随机评价)
4、耿老师说明不能拧杯盖的原因
过渡:原来,耿老师为同学们创设的问题极其简单,但是由于同学们的不自信,没有勇气挑战,因而只能得到失败,正如德国叔本华所说:
——叔本华(德国)
(出示):
那些遇到了机会,还不敢自信必能成功的人,只能得到失败。
四、明确主题,感悟升华
1、看了同学们的表现之后,耿老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课文第三部分。
2、讨论交流,说说你对耿老师话的理解。
①耿老师的话有几层意思?
②“语重心长”“遒劲”是什么意思?
(“老师不能干的,不等于你们不能干”是教育学生在老师面前要有自信心,要敢于超越老师。“书山有崎路,科学有高峰”说明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更需要自信心和勇气,克服困难和险阻。)
1、过渡:通过讨论、交流,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耿老师的用意。
(再现):
勇气和自信是成功的朋友。
课前我们对这句话谈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通过刚才的学习、感悟、理解,你还会有更新的感受吗?
2、生畅所欲言。
五、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勇于迎接挑战,从小树立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言
上节课,耿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让我们扬起了自信的风帆,那么这节课,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鼓起勇气,迎接知识的挑战,让我们共同步入“比一比”知识天地。
二、知识天地
(一)比记忆
给括号里的读音选择正确的字:
耿 嘀咕
①(gěng)老师 ②心里犯(dí gū)
朕 嘀嗒
嗤嗤 愕
③她(chī)地笑了 ④我惊 (è)了
媸媸 谔
插 崎
⑤一段(chā)曲 ⑥书山有(qí)路
播 琦
(二)比眼力
投影
1、认准字,读准音。(生认读)
2、说发现,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生强调)
3、教师范写:
①“拳”第五笔撇与第六笔捺书写时要舒展大方,第七笔要落在横竖中线的交叉点上。
②“插”偏旁在左,书写时左窄右宽,第八笔竖稍倾斜在竖中线上。
③“攀”共19画,书写时注意“木”字的捺变点,第5、6笔的交叉点要与第7、8笔的交叉点落在同一竖中线上,第13笔横要与上半部的宽窄度适宜。
1、学生练写。
2、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业。
(三)比收获
选择本课喜欢的词语,写在积累卡上。
(四)比文采
《谁敢试一试》写了一个小个子女生看似弱不禁风,但她却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她的自信与勇气令人佩服。那么生活中你有过用自信战胜困难的事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1、学生自由言表。
2、小练笔:
把你刚才说的以“勇气·自信·成功”为题写一个小短文。
写作建议:
① 叙事要完整。
②语句要通顺。
③选取自己经历的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④字数不限。
1、学生作品展读。
2、师生共同评价。
三、阅读欣赏
勇气与自信
勇气是惊雷,是飞雪,是骤风,
横扫一切拖沓、迟滞、犹豫与懒惰。
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
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
勇气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
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
自信使潜能释放,使困难后退,使目标逼近,
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会本课七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意思。懂得句子的先后顺序及句子中表示的方位,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自己的学校,爱学习,爱生活。
3、按课文语句画一张“我们学校”示意图。
4、正确地朗读课文,按句子成份读出停顿,并读出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
5、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用生字词说写句子,懂句子的先后顺序及句子中表示的方位。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画示意图。
四、教学用具:词卡 挂图
五、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生预习方法。
1、用圆圈划出生字。
2、打指语练读拼音。
3、查手语词汇手册。
4、用横线划出词语。
5、抄写词语一遍。
6、朗读课文五遍。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表,指名打手语朗读,教师正音。
2、师板书生字,生书空。
3、用生字组两个词,(书上一个,补充一个),记在书上。
洁(整洁)(洁白)
楼(教学楼)(宿舍楼)
阔(宽阔)(开阔)
最(最后面)(最大)
许(许多)(也许)
像(好像)(图像)
愉(愉快)(愉乐)
4、练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整洁:整齐、干净。举例教室、作业本,对比整洁和不整洁理解词义。
教学楼:联系实际建筑理解。
宽阔:对比操场和教室,以及夸张手语动作理解词义。
最:观察谁最高最矮理解。
许多、愉快:联系实际,指图造句理解。
5、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教师解释。
三、布置作业。
1、拼音本:生字3遍,词语1遍。
2、方格本:课文1遍。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默写词语。
整洁 洁白 教学楼 宿舍楼 宽阔 开阔 最后面 最大 许多 也许 好像 图像 愉快 愉乐
二、自读课文,填空。
( )的学校 走进( ) ( )的大花坛
一个( ) ( )的教学楼 穿过( )
( )的操场 一片( ) 一排( )
( )的花园 许多( ) 学习得( )
生活得( )
三、讲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1、我们的学校:看图,提问:这是什么?这是谁的什么?
2、走进校门:先看演示说句子“老师走进教室”理解走进的意思,然后在图上找出校门,在图上打手语演示说句子理解。
3、一个美丽的大花坛:在图上找出花坛,想象花坛里有什么花,有什么颜色的花,提问:大花坛怎么样?
4、整洁明亮的教学楼:举出正反例分别理解整洁的`教学楼和明亮的教学楼。
5、穿过教学楼:在图上用手语打出行走路线和看课件理解词义。
6、一片宽阔的操场:看图,一片怎样的操场。
7、一排宿舍楼:看图理解。
8、许多树木花草:看图理解。
9、学习生活得很愉快:看图联系实际理解。
四、熟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句,老师答疑。
五、作业:
1、练习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先写什么?(校门)
2、校门后面是什么?(大花坛)大花坛怎么样?
3、大花坛后面是什么?(教学楼)教学楼怎么样?
4、教学楼前面有什么?(大花坛)教学楼后面有什么?(操场)操场怎么样?
5、操场后面有什么?(宿舍楼)还有什么?(食堂)食堂在宿舍楼的哪里?(旁边)宿舍楼后面还有什么吗?(没有)宿舍楼在最后面。
6、板书关键词,学生按照提纲复述第一自然段。
走进校门 大花坛后面 穿过教学楼 操场 最后面 宿舍楼旁边 食堂。
7、学生看图复述第一自然段。
8、我们为什么学习,生活得很愉快?(花园)
9、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认识自然段,分析课文结构,学习概括主要意思。
1、自然段概念(开头空两个字)
2、给课文划分两个自然段,用数字在书上标出。
3,课文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说写每句话的主要意思。重点教会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
四.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课后练习P2、2、3、4、5、
第四课时
一、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二、默写课文。
三、讲评课后练习
1、拼音练习。
l—ou→lou x—ü→xu
h—ou→hou x—üe→xue
指名学生拼读音节。
2、读音节,打指语,写词语。
zhěng jié kuān kuò xǔ duō yú kuài
( ) ( ) ( ) ( )
(1)领学生读音节,打指语。
(2)要求学生在书上完成,统一批改。
3、读一读,把能搭配的词语涌现连起来。
美丽的 操场
宽阔的 花坛
整洁的 教学楼
(1)要求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说说每个词组的意思。
(3)老师讲解纠正。
4、照样子,把括号里的词语加到句子中去。
(1)讲解题目要求:把括号种的词语夹到句子中去。
(2)讲解例句:
旁边是食堂 (宿舍楼 的)
宿舍楼的旁边是食堂。
(3)出示习题:
后面是教学楼 (整洁明亮 大花坛)
学校里像个花园 (花草树木 美丽的 许多 种了)
(4)指导学生做习题。
(5)读句子。
5、课文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说、写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1)请学生说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
(2)指名学生讲讲每句话的意思。
(3)让学生写写句子意思。
四、讲评一课一练。
1、把句子补充完整。
2、根据课文意思,把下列句子排成通顺的一段话。
(重点讲解这种类型题目怎样做)
五、作业
1、课后练习P2、2、3、4、5(语文作业本)
2、一课一练
3、预习第二课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德育点:了解墨子通过止楚攻宋实现其政治主张(非攻)的奋斗精神,启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坚持实践,勤学苦练。
知识点:了解墨子;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论理多用类比的写法。
能力点: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叙事说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
文章第二、三两部分是教学的难点。
解决办法:①做好课前预习,在知识结构中梳理以前学过的知识,精心设计复习题,做到温故知新。②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最好利用多媒体手段绘画,即按照课文内容绘制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
【课前活动】
分角色朗渎课文,仔细体味,揣摩语气。
【教学方法】
导学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言:有一个成语叫“班门弄斧”,其中的“班”指的是鲁班。我们知道鲁班是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
2、作者:(指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墨子(约前476—前390),姓墨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享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佚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3、背景: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用公输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概说文意。
这是一篇思想观点鲜明的.宣传文章,也是一篇逻辑性异常周密的学术文章,墨子运用“类比”进行推理,明辨是非,驳倒对方。纵观全文,墨子采用了先说服公输盘,再说服楚王,最后又以实力相较量,终于取得止楚攻宋的胜利。从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墨子思想亡的细致周密,也看到了墨子对敌方判断的准确。他根据论敌的思想活动,步步为营,决战决胜,因人制宜,灵活机动,对公输盘这个有头脑、有计谋的能工巧匠,采用“类推”方法,有斥责,也有劝戒,迫其“败阵”;而对“楚王”这个贪婪成性、头脑发胀的大国君主,则采用“类比”方法,使他知道如若攻宋,定是得不偿失,乃是不智之举,终于迫使强敌敛手,完成了风尘仆仆来楚的任务。
三、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放映幻灯片)
翟(dí) 盘(bān) 侮(wǔ) 郢(yǐng) 见(xiàn) 舆(yú) 褐(hè) 犀(xī)兕(sì) 鼋(yuán)鼍(tuó) 鲋(fù) 姬(pián) 诎(qū) 圉(yù) 滑(gǔ)
2、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句中疑问词的用法。
(1) 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本句中,本来没有谓语,在翻译时应补充出来。“焉为”表示疑问语气。)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在古汉语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要提前,正确的语序是“宋有何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3)胡不已乎?
――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4)胡不见我于王?
――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见我”,理解为“把我引见。”)
四、自主学习
1、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指导其群策群力,利用一些工具书及参考资料,疏通文意。
2、每组各派代表复述课文内容梗概。
3、进一步引导划分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服),墨子用“义不杀众”说服公输盘。
第二部分(“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必取宋”),墨子连用三个比喻,指出楚王攻宋之不智。
第三部分(“于是见公输盘……吾请无攻宋矣”),墨子以实际行动迫使楚王停止攻宋。
五、课文导读
1、学生默读第一部分,教师指点难词、难句。
①云梯之械:之,代词,这。
②将以攻宋:即“将以之攻宋”,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③夫子何命焉为:夫子,对有道德的老人的敬称,等于说“老先生”。命,命令,自谦而把对方的意见说成命令,这里引申为“指教”,这句意思是:“老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④请献十金:请,和下文“请说之”,“吾请无攻宋矣”的“请”都是敬辞,犹言“让我,请允许”。
⑤吾义固不杀人:义,道义,名词用如动词,遵循道义。固,可以作“本来”讲,引申“决”。这句意思是:我遵循道义决不杀人。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知道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知道文学创作的实质是要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验诗人创作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激起共鸣。
1、多媒体出示图画(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一叶扁舟起伏)。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看到了什么?
2、这是一只在风浪中捕鱼的小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议)
3、宋朝大诗人范仲淹看到这种情景也有许多感触。他把自己的感受通过一首诗表达了出来,这就是——《江上渔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诗人写的这首诗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读课文,勾画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互相检查读生字的情况。
4、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5、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己再读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地方不太明白?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者、宋、酒、南”,学生观察。
重点指导
“酒”注意第九笔是什么?。
2、学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味、鲜、危、险、舟“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创作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读《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3、质疑: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再读读课文吧!
二、读懂文章内容,朗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的哪些内容可以解释诗句的意思
2、学生边读边勾画有关句子。
3、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江山往来者,但爱舻鱼美。“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肉嫩味鲜。”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风浪起伏。一会儿被打入浪尖,一会儿被卷入浪谷。人们都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
4、由此范仲淹想到什么,你想到什么?
5、带着自己的体会练习吟诵古诗《江上渔者》。
6、练习背诵古诗。
三、从课文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1、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
2、诗人对捕鱼的人的同情。
四、练习书写。
1、出示生字“客、涛、汹、君”,学生观察字形,想一想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涛”的笔顺
3、学生练习描红,写字,教师个别辅导。
4、作业练习。
(一)抄写背诵古诗,用书中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在仿写一个比喻句。
(三)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语文教案 篇5
知识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4个字。认识2个笔画“横勾、竖勾”和4个偏旁“广、户、穴、尸”。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人文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热爱生热爱学习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认字、练习朗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校园。
(二)初读课文。
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后,检查他们自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启发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这首诗押ang韵,朗读时要读出韵律来。注意读出设问句的语调,启发学生边读边想,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地表达出赞美新房的喜悦心情。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四)认字、写字
1、认字
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边读边勾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本课学生需会认12个生字,“哪、座、房、漂、亮、青、门、窗、香、屋、要、们”然后用开火车、当小老师、找朋友(给生字找对应的音节)、摘苹果等多种游戏形式,让学生初步认记字形、读准字音。重点指导“哪、座、房、亮、青、窗、香”的.读音。
字形教学要启发学生自己动脑,运用熟字加偏旁、去偏旁等容易记忆的方法认记字形。“广”“穴”和“尸”是本课新学的偏旁。“穴”要与“宀”比较;“尸”要与“户”比较。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笔画较少,可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乐、子、门、月”自己说说写这四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作重点提示。在写“了”之前,先让学生认识新的笔画“横勾”“竖勾”。强调“竖勾”写在竖中线上。
写“子”时,启发学生把它和“了”比较,让学生知道“子”比“了”多一横。此外要提醒学生注意“门”要先写点,“月”第一笔是竖撇。个别指导书写。
板书:
哪座房子最漂亮
了、子、门、月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2、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3、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入手,以读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品读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2、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弄清“意外”包含哪些方面
4、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品质
2、继续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外的事情,你们有吗?学生交流
今天咱们要和一起去经历她小时候的一次意外。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2—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12自然段
2.读后自主,思考:文中哪些事情让作者意外?
①陌生人主动搭话,碰到钉子后仍不放弃。
师: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个人就是《童年》的作者,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让我们揣摩一下高尔基当时的内心。为什么他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要主动和作者搭活,在碰到钉子后仍然不停地追问呢?
启发学生结合作者看书的急切心情和剧院这个特殊的场所来思考。体会高尔基对青少年的关心。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不同的情感。
②在作者大声哭了起来的'时候,陌生人安慰“我”。
指导学生把描写高尔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分别画下来,认真读一读,说说从这些词句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我们知道高尔基体察作者的内心感受,适时地安慰使作者走出了悲伤,他对青少年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人对他不由得产生崇敬之情。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0自然段。
③“我”和陌生人成了好朋友。
扣住“微笑”一词,引导学生讨论:从高尔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是对作者在剧院中读书的批评。既然是批评,为什么还要带着微笑说?从“一同欣赏”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感悟高尔基刘·作者真诚的帮助和平等友好的态度。
3、指导感情朗读。
四、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语文教案 篇7
13.说勤奋 ( 使用 二 课时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具学具: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题 第一教时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板书: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 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 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 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 全班质疑问难。
7、 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 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 找出主句。 这一自然 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 体会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设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比喻)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 指导朗读。(个人朗读。全班朗读。)
5、 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五、作业 抄生字。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节
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 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
2、 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
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认识“隙、漾、拣”等7个生字,会写“概、聚、释”等9个字,掌握“释放、大概、匆匆、纽扣、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难点领会儿童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体会作者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成千盈百、浑身解数”等词语的意思。
2、思考: 冰心奶奶为什么把诗句改为“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3、查阅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
2、明媚的春天来到了,人们纷纷到郊外踏青游春,孩子们也不例外。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冰心奶奶把这两句诗作了这样的改动:“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散文。
板书课题,齐读,释题,质疑。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在存疑处做标注。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并交流读懂的内容,说说喜欢的理由。
教师相机指导字词的识记与理解。
释放、大概、匆匆、纽扣、树梢、旺盛、感召、聚精会神
3、评价读书情况,梳理疑难问题。
三、再读课文,围绕“行”理思路。
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作者游览的行踪顺序及主要见闻。
讨论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齐读课题,说一说作者跟着儿童的足迹到了哪些地方。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品读“儿童多”。
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块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写儿童多的句子。
2、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
①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魔术匣子”和“小天使”分别比喻什么?体会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②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理解座无隙地,从而体会孩子的多)
③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
(“脱”“搭”写出他们玩得很随意。“说”“笑”写出他们很开心。“闪着汗珠”写出他们玩得很劳累。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呢?)
④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无数”写出了人多。“荡漾”“ 哗哗”衬托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⑤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他们和我们常常“撞个满怀”,说明他们有点莽撞;他们总是说一声“对不起”,表现了他们的懂礼貌,从而可以看出孩子的活泼可爱)
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体会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3、小结: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乐园,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海洋。他们尽情说笑,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个个忙得鼻尖冒汗,却又那么欢畅活泼,不知疲倦。他们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充满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
(二)品读“春光美”。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为了找春天,找美好的春光,那么作者在儿童多处有没有找到春光呢?
1、请你找到描写春天的段落,把描写春天美景的句子画出来。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讨论交流。
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像喷花的飞泉”展示出海棠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富有动态美。)
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描述。
3、指导朗读。
4、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
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灿烂,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齐读,读出惊喜、赞叹之情)
5、尝试背诵,积累语言。
(三)领会儿童与花儿的相通之处。
冰心奶奶把儿童和春光怎样联系起来的?
1、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交流体会:花儿和儿童都有怎样的特点?
反复朗读,感悟相通之处:生机勃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让别人看着也快乐。
3、指导朗读。
4、欣赏着满院的春色,看着满眼的儿童,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说)
(体会作者借赞美春天的花朵来赞美生机勃勃的儿童。儿童就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说海棠花是春光,那么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小结: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美,因为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三、回归整体,感悟内化。
1、春天在哪里?冰心奶奶告诉我们: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齐读最后一段,领会儿童是充满生命力的,是永远的“春天”。
2、文章开始交代“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文章的结尾,又写到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文章的题目也是用“只拣儿童多处行”。相信现在你对“只拣儿童多处行”又有了深刻地的理解,请你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只拣儿童多处行”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表面上是说孩子们在哪里,春天就在哪里,跟着他们的足迹就可以找到春天,其实文章隐含着的意思是说孩子们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活泼可爱。作者抓住他们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用饱满的笔触刻画了春天里的孩子们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喜爱儿童,寄予希望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走近冰心。
1、走近冰心: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因为冰心奶奶爱儿童。她曾经说过,儿童是世界上最美的,除了宇宙之处,就是儿童。儿童是天使,是春的使者,是祖国的春天。冰心奶奶一直关心着少年儿童的成长,“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奶奶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奶奶作品的灵魂。
正如巴金老爷爷所说: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出示冰心的作品:《别踩了这朵花》《纸船》
2、推荐阅读:诗集《繁星春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文中优美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