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1-11-24 10:37:4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锦集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锦集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培养学生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严于律己,有错就改。

  【教学重难点】

  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归纳法。

  3.对比阅读法。

  4.“引导—探究”学习法。

  媒体设计

  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展示课文结构、词义辨析、语法现象归纳等。

  3.powerpoint:用于本文和《荆轲刺秦王》的对比阅读。

  4.影片:用于播放根据课文改编的故事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设计

  他是一位史学巨子,又是一位文学奇才。只因仗义直言,却身受酷刑。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巨创之下,他发愤著书,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史家绝唱——他就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他呕心沥血的创作结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上一节课学习了他颇具文采的书信《报任安书》之后,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能体现他史家风范的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说:从介绍司马迁及其著作切入,旨在加深学生对这一重要文学常识的印象。)

  二、解题

  1.文体简介: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中的12本纪、30世家、70列传都属于传记文。

  2.时代背景:廉颇、蔺相如生活在战国后期的赵国,在当时“七雄”并峙的.形势下,各诸侯国都想以武力统一中国。因此,各国之间经常发生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赵惠文王时代,秦强而赵弱,两国时战时和,本文就反映了这个时期秦赵争斗的一个侧面。

  (解说:了解文体,便于掌握文体特点;了解时代背景,有助于加深对廉颇、蔺相如性格品质的认识。)

  三、熟悉课文,归纳知识点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找出生字难字和难断之句,并自己动手解决。

  (2)播放录音,正音正字。

  (3)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和思想情感,并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解说:此步骤反复诵读,旨在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找出问题,为自主性学习打下基础。)

  2.查阅讨论,归纳重难点。

  (1)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工具书,并互相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2)教师出示投影,归纳重难点。

  A.通假字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④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⑧请奉盆缶。“奉”通“捧”,托、举。

  B.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C.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

  ①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近亲及姻亲)

  ⑤请指示王(指给……看)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⑧布衣之交(平民)

  D.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穿)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使……回去)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

  E.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解说: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纠正错误,强调重点,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与海洋有关的课文(板书:海洋);课外,我们阅读了大量与海洋有关的书籍。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

  2、学生交流。

  (1)海洋很广阔。

  (2)海洋上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波涛汹涌。

  (3)海洋有丰富的物产和矿产。

  (4)海洋上一旦发起风暴非常可怕,它可以掀翻船只,摧毁良田,引起海难。

  ……

  3、是呀!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与海洋有关的。(板书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二、概括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究竟讲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打开课本,听课文录音。

  2、放课文录音,学生看书。

  3、哪位同学告诉我,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

  4、学生交流。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和我们人类关系密切。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时代。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5、哪位同学把这几个方面连起来说一说。

  6、指名说。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的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告诫人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7、哪位同学再说一遍。

  8、说得非常好!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抓住文章的关键,就一定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

  1、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呢?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读课文。在品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蔚蓝色匮乏低廉干旱回眸

  3、谁先站起来把自己认识的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重点指导眸和廉的音)

  4、把你自己认为字音读得比较准的带领大家读一读好吗?(评价:读得太好了,真是一个合格的小老师)

  5、谁站起来再把这些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

  6、这些词语中有些字容易写错,哪位同学提醒大家注意?(主要是蔚和廉)大家画一遍。

  7、真仔细,不是你的提醒,老师也要写错了了。谢谢你。

  8、面老师请几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哪位同学读错了,要指出来。

  7、指名读课文。(老师在第三小节是指导望洋兴叹的读音,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领读2——3遍)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它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海洋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它曾经哺育了地球上的生灵。它与人类的关系是那样地密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的哪一部分写是是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2、指名回答。

  3、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请哪位同学朗读课文的1、2、3小节,其他同学用笔画出描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句子。

  4、交流。

  (一)出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发水产品和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1)给予什么意思?慷慨地给予什么意思?大海给予人们什么?

  (2)你能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说有哪些水产品?

  (3)为什么说是不可缺少的食盐盐?

  (4)大海与人类关系密切还表现在哪里?(海洋发起脾气来……)

  (5)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影响人们的生活,直接决定人们生活的安定与幸福)

  (6)你能用你收集的例子说明吗?

  (7)这段话应该怎么读?

  (8)试读,指名读,自由读。

  (二)当飞往太空的宇航员回眸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1)你为什么找这句?

  (2)回眸懂吗?什么意思?宇航员看到了什么?

  (3)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为什么说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4)覆盖着广袤海洋的地球看上去真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真是太美了。如果你看到这颗星球,你会想些什么?

  (5)是呀!海洋是多么广阔!这句话怎么读呢?

  (6)试读,齐读。

  5、海洋是那么广袤,地球是那么美丽!千百年来,海洋带给了人们幸福,让世界的人民借助于航行得到了交流;海洋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但是,它发起脾气来,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灾难。如果能控制海洋的脾气多好啊!海洋的脾气人们能能控制吗?

  2、书本中哪个词语说明它的脾气不受人安排,不受人控制?读课文,找出这个词语。

  3、喜怒无常什么意思?从课文的哪里看出海洋喜怒无常?

  4、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千百年来人们怎么办?

  5、“兴叹”什么意思?人们望着海洋会兴叹些什么?

  4、快速写。

  5、交流。

  (1)海洋啊海洋,你有博大的胸怀,为什么不能拥有平静的心情呢?如果你风平浪静,将带给人们多少好处啊!

  (2)海洋,你温柔时如同母亲,爱抚着人们,你愤怒时,如同雄狮,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你为什么要这样?难道我们不能征服你吗?

  ……

  6、总结:是啊,千百年来,人们只有望洋兴叹,发出了一声声无可奈何的感叹,一声声愤怒的质问。人类是不是只能这样?海洋能成为21世纪的希望吗?(把课题中的21世纪点点)课后请同学们读课文,收集有关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下一堂课继续学习。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

  2、初步认识反义词。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5、建立句的概念。

  6、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

  7、正确、有事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复习要求认识的字。

  2、认识反义词、读句、说句。

  教具准备

  声韵母贴图、拼音卡、生字卡、事物贴图、插图

  第一课时

  一、我会写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过的声母、韵母你们还记得吗?自己试着背背吧!

  2、检查指导。

  教师依照顺序出示拼音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引导学生评价并随时纠正错误。

  3、小游戏:找一找。

  ⑴依照顺序,出示u、o、zh、ing、s、un、g、ie、r、m、ao、e、k、n、a、ui、f、en声、韵母苹果卡片及两棵苹果树贴片。

  ⑵贴一贴。

  请小朋友把苹果贴在相对应的苹果树上,看谁贴得又快又对。

  ⑶学生贴完后,指读、评价。

  4、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地完成好呢?

  5、全班交流。

  ⑴先给每一个苹果分类,是声母的画个“√”做记号,是韵母的画个“○”做记号。

  ⑵画后分别抄写。

  ⑶检查是否遗漏,数数总数是不是18个字母。

  6、还有什么方法呢,只要能做到不会错、漏,各种方法都可以肯定。

  7、按照学到的方法,动手完成书上的“我会写”。

  8、教师评价。

  二、我会连

  1、游戏激趣。

  ⑴师生合作完成“反话游戏”。教师说一个字,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也边说边做一个相反的动作来。

  比如:

  教师说大,用手比个大;学生说小,用手比个小。

  教师说下,同时比个下;学生说上,用手比个上

  ⑵引导:刚才,我们说的是意思相反的词,像这样意思相反的词,你们还知道哪些?(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对字游戏。

  ⑴出示生字卡片:“大、小、人、左、右、上、下”。学生认读。

  ⑵小组讨论,哪两个字是意思相反的`呢?贴一贴,对一对。

  ⑶把卡片贴到黑板上,全班齐读。

  3、说句练习。如:我上楼了,他下楼了。

  4、完成书上连线题。

  三、我会读

  1、识字比赛。

  每个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同桌间互相抽读,看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同桌合作:把卡片按不同的类分成八组。

  3、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4、全班交流。

  5、全班齐读,个别抽读。

  四、我会连

  1、学生自读,不会的字同桌、小组内互帮。

  2、个别抽读。

  3、请学生上台把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方。

  4、全班齐读词语。

  5、学生自由选择词语说话。

  6、试着动手连一连书上的题目。

  7、同桌互读。

  资料提供者: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2个字,会写“女、太”等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文中的两幅插图。

  2.《乌鸦反哺》的故事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抓住字眼,谈话质疑

  1、板书:心愿,认识的.同学读出来,然后问孩子们:你的心愿是什么?(孩子们如果说不出)二十多年前,老师的心愿是当一名人民教师,我的心愿实现了。今天我的心愿是让我们班的41名同学将来都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我的愿望能实现吗?全靠你们啦!说说你的愿望。

  2、我们都有心愿,月亮姐姐也有心愿,(把课题补充完整)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疑问教师梳理: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实现心愿了吗?)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感知。

  (1)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2.识字。

  (1)小组内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翘舌音“装”,后鼻音“另、病”,多音字“背”。

  (2)组内自主交流:这些生字中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等)

  (3)检查字词(带拼音读、去音读、环境中读)。

  3.书写。

  (1)重点指导“女”。(了解女字和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太”写竖撇时要先竖后撇,“气”写好最后一笔,弯处要像一张弓,钩处要有力)

  (2)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三、精读课文,自主探究

  1.读议。

  (1)默读思考:自己提的问题哪些能解决?哪些还有困难?

  (2)组内交流读书收获,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2.交流月亮开始的心愿:(看图一)

  (1)边观察边读找一找:月亮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愿?(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2)理解“自言自语”,仿照说一句话。

  (3)应怎样读这句话?试着读一读。(指名读,生生评价,自己评价)

  (4)“明天有个好天气”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孩子们可以高高兴兴地郊游,想象着当时情景说一说)

  四、课后小结,留下思考

  1.教师小结孩子们如期去了吗?我们将继续学习第8课。

  2.布置作业巩固生字词。

  五、反馈测试:

  1、按笔顺写出下面各字并填空

  女--------------------------------------共( )笔

  气--------------------------------------共( )笔

  2、照样子写句子

  例:月亮自言自语地说:“让明天有个好天气。”

  ( )自言自语地说:“( )。”

  板书设计

  8 月亮的心愿

  明天有个好天气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人物情感的变化。

  3.运用浏览的方式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通过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语,体会人物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这一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中授课老先生和“我”所表现出的可贵品质,从而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大体了解课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齐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自信第一课》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打开书,老师请几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清每一句话。(指名读,读完之后,校正字音。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钝”“沧”“涕”“菌”“锥”“苛”“诲”这7个字都是形声字,但是认读都有一定难度,在认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读准字音。“菌”不能读成“jǔn”,“苛”不能读成“kě”,“诲”不能读成“huǐ”。“纤”是个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n”。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恩”和“思”、“衷”和“衰”“哀”、“诲”和“悔”等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别;“冤”字是上下结构,下边是个“兔”字,别丢掉最后一笔“点”。)

  三、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再读课文,汇报交流

  1.提出阅读时遇到的困难,师生交流解答。

  2.思考:第1小题“快速浏览课文,了解相关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个问题的答案都能在文中直接找出来,1969年“我”从北京到西藏当兵;1972年“我”来到乌鲁木齐新疆军区军医学校上学;老先生说明了考试扣分的理由之后,“我”觉得冤枉是因为在5000米以上的高原气候恶劣,病员出现高烧等一系列症状时不用抗生素,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等到临床上出现明确地感染征象时才开始用抗生素的话,就来不及了,病员的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了。老先生只给“我”的分数改过来是因为“我”在高原情况下使用抗生素的做法是正确的,还因为“我”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不是因为教授自己知识的老师是权威就放弃自己的观点。)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五、布置作业

  1.写要求回写的生字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再次学文,齐读课题

  二、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导朗读,选择重点:

  (第5、8、12、14、17、18自然段)

  本课第5自然段和第12、14、17、18自然段都是具体描写老先生语言的段落,指导朗读这些段落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认真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读第5自然段的时候,要表现出老先生对乱加抗生素做法的不满,读出人物生气的语气。读第12、14这两个自然段的时候,语气要平和,语速适中。读第17、18这两个自然段的时候,要表现现出老先生在修正自己错误的时候,对“我”的肯定、表扬、感谢、支持、教诲,语气诚恳、严肃。

  课文第8自然段是描写“我”陈述自己“冤枉”时所讲的一段话,指导读这段话的时候也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心情。“我”虽是在讲冤情,却要用平和的语气来读。因为“我”是有理有据地讲明自己在治疗方案中添加抗生素的原因,实事求是地讲科学,不是来争分吵架的。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但是思路很清晰。先讲“我”从西藏来到乌鲁木齐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习。然后讲“我”因为在提出的治疗方案中添加了抗生素,被批评并扣分。接着讲“我”觉得老先生的

语文教案 篇6

  理论支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课文时,可设计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即“多重对话”,通过组内同学间的合作和探讨,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成果,学会倾听和批评别人意见,学会表达和反省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可以坦诚地表达看法,参与对话讨论,对学生认识上的明显偏差,也应给予必要的评说与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思想及其主要作品。

  过程与方法:理解重要语句,认识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经典的魅力,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经典与获得教养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延伸

  一、识记字音

  跋()涉狭隘()慰藉()斑斓()闲暇()

  戕()害麻痹()符箓()锁钥()

  二、知人论世

  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1923年46岁时入瑞士籍。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爱好音乐与绘画。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过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这一年他在玛丽结婚,移居巴登湖畔,埋头写作,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为主,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

  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黑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写作背景

  “然而,血统、故土、母语并非一切,在文学同样如此;超越这一切之上还有人类。常常既令我感到惊讶又令我感到幸福的是,在最遥远和最陌生之处也能发现故乡,对那些似乎最隐秘和最难接近的东西也能产生热爱,并因之变得亲密起来。”(黑塞《我最爱读的书》)

  就善读者而论,读一本书就是去了解一个素昧平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植树》教案06-15

【热】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写作教案03-11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画》教案02-22

《语文园地》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