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6-25 09:24:3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并能正确拼读“怜、雏、禁、耀、雏、苞、搔、痒”等8个生字,以及“漂、禁”两个多音字。

  2、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4、合理展开想像,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喜悦。

  学习重难点分析:

  重点: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难点:学习目标2

  学具准备:相关课件

  一份古诗词学习资料

  学习过程

  一、盼望春天

  (-)相关知识的导入:

  一年级的时候,小朋友们就学习了一首儿歌,题目是《秋叶飘飘》,还能背吗?

  (出示一年级(上)《秋叶飘飘》(课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或背一背。

  1、那红色的真是蝴蝶吗?那黄色的真是小鸟吗?(不,那是红叶舞,黄叶飘,是秋姑娘用秋天的红叶儿和黄叶儿给小朋友们发的电报,告诉咱们一个好消息,秋天已经来到!)

  (二)引题

  秋姑娘可真聪明,发个电报小朋友们就知道秋天到来的消息了。不过我们人也很聪明,能写信,打电话,告诉别人某件事情的情况,像这样啊,告诉别人某件事情的情况,就叫做消息。(板书:消息)

  春姑娘也想给小朋友们发一个“春天到来”的好消息,你帮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发哪些电报告诉咱们这个好消息呢?

  1、引导说话:比如说柳树发芽;小草偷偷钻出土地;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

  (学生自由想像各抒已见)

  春姑娘把小朋友们的好主意写成了一首诗来传达“春的消息”。

  2、出示朗读课题

  板书《春的消息》

  二、赏春天

  (一)、读诗识字析词(考一考)

  1、请大声地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画出读不明白的词句

  2、出示字词(课件)

  要求:每位同学挑一个读准字音,并能说明意思。(△可以用身体语言(动作)表示词的意思)

  爱怜(li n) 雏菊(ch ) 绿苞(b o)

  禁不住(j n) 照耀(y o) 搔(s o)痒(y ng)

  漂白(pi o) 山冈 牵引 欣喜地雀跃

  ⑴请个别学生读或说词意,其他同学补充

  ⑵把全部词语读给同桌或小组长听一听,相互指正。

  ⑶“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巩固字词学习

  (二)找“春的消息”

  1、找一位好朋友一起读一读全诗,找出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哪些“春的消息”?

  (用符号把它画出来作上记号)

  2、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不知道刚才“好朋友们”合作的怎么样,在汇报“春的消息”之前咱们来看看哪两个小朋友读得最好?轮到读的“好朋友”一起读其中指定的一节)

  3、说一说:我们找到了哪些“春的消息”?

  板书:

  第一节————春风、春水、树枝、水鸭

  第二节————春装、小鸟

  第三节————蝴蝶飞舞

  第四节————雏菊开放

  第五节————吐出绿苞、溪水唱歌

  第六节————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的面颊

  3、读“春的消息”(如果你喜欢这个“春的`消息”,就请你站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诗)

  三、赞美春天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就像是个小娃娃,让我们充满了希望,春天也像是个美丽的小姑娘,让我们充满喜悦。当然春天也是一个最温暖的季节。我们脱下冬装,带着对春的向往,一起来赞美春天!

  1、每位小朋友选取自己喜欢的1—2个小节有感情的朗读,以赞美的口吻来比一比谁最爱春天?

  (教师自己选择2个小节与学生朗读比赛)

  2、读中抓字词训练

  例: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探讨:“摇”字是不是可以用其他字来代替?(板书学生提议的词)

  比较:哪个好?为什么?

  学生朗读中教师适时的语言润色:

  第二小节:小朋友换上春装,像小鸟一样轻松地飞翔在蓝天时,应以欢快的语气读。

  第三小节: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应以惊喜的语气读,放飞蝴蝶时又应该充满爱怜。

  第四小节:第二年的春天,已经长高的我看到老朋友小花朵时应以自豪,亲切的语气读

  第五小节:和溪水一起唱歌奔跑的感觉应该是放松的

  第六小节:在太阳照耀的草地上休息是多么惬意,舒服啊!

  四、寻找春天

  “春的消息”还有很多,有心人总是把找到的春的消息用文字、用图画、用歌曲舞蹈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你能做个有心人吗?去找一找相关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美丽的春天。(复印一份有关描写春天诗句总汇的资料,以学习礼物的形式分发给每一位同学,作为课后学习的资料)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课件、蒲公英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词语搭配练习。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

  师:《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呢?

  二、新授:

  (一)同学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说说你看过的蒲公英。

  老师拿出事先准备的蒲公英,拿给学生看。

  点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

  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

  (二)自读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中批注。

  1.学生质疑:

  老师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1)乡下是什么地方?

  (2)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5)草地的颜色是做梦变化的?

  (6)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7)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后当时就解决。

  2.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

  出示上面两幅图,让学生观察,直观上的不同。

  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3.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

  老师行间巡视。老师把蒲公英的.实物交给动手实验的这一组学生。

  点评:老师没有过多地设计问题来牵着学生,而是让学生找到有相同兴趣的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4.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读书小组:直接读第三段。一个学生读书,其它学生补充解释。着重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读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时,请画画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图画,并解释。

  可以及时利用刚才出示的那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随机出现蒲公英的课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动手实验组的同学来解释。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蒲公英来演示,也可以拿着蒲公英的实物来说明。

  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点评:从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融合在一起。

  讨论:发现了蒲公英的这种开花规律后,我和弟弟有什么变化吗?

  学习第二段与第四段,进行对比。理解第二段的“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掉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和最后一段的“从那时起,我们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引导、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爱护大自然。

  师: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同学们在课下还搜集了不少有关蒲公英的知识、图片,下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点评:通过展示、交流的图片等资料,激发了学生到课外去学习知识的欲望,同时,也为课外学习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我和弟弟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的开花规律呢?

  仔细观察。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三、作业。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随意揪 新发现 最喜欢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黄色 绿色

  细心 观察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牛顿、家庭、零用钱、成绩、麦子、夸奖、卡特、通红、发愤、遇到、任何、刻苦钻研、习惯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能用适当的速度默读课文。

  3.在理解重点语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4.培养认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

  2.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导入

  1.启发谈话。

  (1)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来,而不会往天上飞呢?

  (2)二百多年前有一个人看到这种现象后,就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牛顿画像)

  (2)牛顿为什么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呢?(爱动脑筋,善于提问,乐于钻研)

  对,所以牛顿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那么牛顿这种善于提问,刻苦钻研的精神是怎样培养起来的呢?让我们共同学习第25课《做风车的故事》。

  (二)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字、词、句下面画上横线或打上“?”然后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试着解决。也可同桌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3)标出自然段序号。逐自然段地读课文。思考:每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每段写牛顿干什么?有什么问题记下来。

  (4)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按提纲自学。

  (三)交流自学情况,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1)读生字。(指学生读、齐读)

  (2)多音字组词。

  2.交流理解词语情况。

  (1)可以结合实物理解的词语:锯、斧头、凿子。

  (2)可以通过做动作理解的词语:扇、捡起。

  (3)通过理解的词语:攒、羞、习惯、得意、夸奖、果然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点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同学互相交流解决。)

  5.梳理归纳主要问题。

  (四)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想:通过读书知道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

  明确:①通过读第一自然段知道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②通过读第二自然段知道牛顿在小学念书时就特别喜欢做手工。

  (3)“特别喜欢”还可以怎么说?

  (4)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呢?

  明确:①“奶奶给他的零用钱,他总是攒起来买斧头、买锯、买凿于。”从“攒”这个词就能看出牛顿非常喜欢做手工。攒”是积聚、积蓄的意思,课文中是说他把奶奶给的零用钱一分一分存起来,用来买做手工的工具,说明他太喜欢做手工了。②“整天忙着”就是从早到晚都在忙着,把时间几乎都用在做手工上,说明牛顿爱做手工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致影响了学习。

  (5)第二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共有四句,第一句介绍牛顿生在农民家庭;第二句讲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第三、四句是具体讲牛顿怎么喜欢手工。这一段主要讲牛顿小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说明牛顿对做手工很有兴趣。

  (6)兴趣是成功的开始,而牛顿爱做手工到了痴迷的程度,忽略了学习,影响了学习成绩,你们觉得牛顿这么做对吗?为什么?

  (7)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课文怎样写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牛顿、家庭、零用钱、成绩、麦子、夸奖、卡特、通红、发愤、遇到、任何、刻苦钻研、习惯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能用适当的速度默读课文。

  3.在理解重点语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4.培养认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

  2.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导入

  1.启发谈话。

  (1)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来,而不会往天上飞呢?

  (2)二百多年前有一个人看到这种现象后,就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牛顿画像)

  (2)牛顿为什么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呢?(爱动脑筋,善于提问,乐于钻研)

  对,所以牛顿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那么牛顿这种善于提问,刻苦钻研的精神是怎样培养起来的呢?让我们共同学习第25课《做风车的故事》。

  (二)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字、词、句下面画上横线或打上“?”然后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试着解决。也可同桌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3)标出自然段序号。逐自然段地读课文。思考:每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每段写牛顿干什么?有什么问题记下来。

  (4)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按提纲自学。

  (三)交流自学情况,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1)读生字。(指学生读、齐读)

  (2)多音字组词。

  2.交流理解词语情况。

  (1)可以结合实物理解的词语:锯、斧头、凿子。

  (2)可以通过做动作理解的词语:扇、捡起。

  (3)通过理解的'词语:攒、羞、习惯、得意、夸奖、果然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点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同学互相交流解决。)

  5.梳理归纳主要问题。

  (四)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想:通过读书知道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

  明确:①通过读第一自然段知道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②通过读第二自然段知道牛顿在小学念书时就特别喜欢做手工。

  (3)“特别喜欢”还可以怎么说?

  (4)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呢?

  明确:①“奶奶给他的零用钱,他总是攒起来买斧头、买锯、买凿于。”从“攒”这个词就能看出牛顿非常喜欢做手工。攒”是积聚、积蓄的意思,课文中是说他把奶奶给的零用钱一分一分存起来,用来买做手工的工具,说明他太喜欢做手工了。②“整天忙着”就是从早到晚都在忙着,把时间几乎都用在做手工上,说明牛顿爱做手工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致影响了学习。

  (5)第二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共有四句,第一句介绍牛顿生在农民家庭;第二句讲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第三、四句是具体讲牛顿怎么喜欢手工。这一段主要讲牛顿小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说明牛顿对做手工很有兴趣。

  (6)兴趣是成功的开始,而牛顿爱做手工到了痴迷的程度,忽略了学习,影响了学习成绩,你们觉得牛顿这么做对吗?为什么?

  (7)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课文怎样写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课文三、四、五、六、七自然段,在理解重点语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一、二自然段,知道牛顿小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学习成绩不怎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牛顿看见村子里装风车,他是怎样做的?请用笔勾画出有关词语、句子,试着谈谈自己的理解。

  2.交流、讨论。

  (l)出示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意思有什么异同?

  (2)他仔仔细细地看到什么程度呢?读书中的句子,想想说明了什么?

  明确:他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

  (3)牛顿不仅仔仔细细看,而且还想亲自做一个,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4)“每天放学回家,牛顿就钻进屋子丁丁当当忙个不停。”

  学生交流:去掉“每天”行不行?为什么?“钻进屋子”改为“走进屋子”行不行?为什么?去掉“丁丁当当”行不行?

  (5)你能想象出牛顿做成风车后,告诉奶奶的情景吗?谁能读出那种高兴的语气?

  (6)学生感情朗读。

  (7)小结:通过读书知道四、五自然段是写牛顿做风车的经过。通过具体写牛顿看风车、做风车着了迷,说明他对做手工有浓厚的兴趣。由于他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做手工上,以致于影响了学习。

  (三)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三、四自然段写牛顿做风车的经过,那么五、六、七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学们对小风车有什么看法?牛顿怎么做的?他的神态、心情有什么变化?卡特的意见对不对?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有关词句。

  2.交流读书情况。

  (1)牛顿把风车带到学校,同学们有哪些看法?

  明确:夸奖

  (2)大家会怎样夸奖牛顿呢?

  这风车

  牛顿,你

  (3)听着大家的夸奖,此时牛顿的心情怎样?

  明确:得意

  (4)听了卡特的话,牛顿又有怎样的反映呢?

  明确:发愣

  (5)牛顿为什么讲不出风车会转的道理?

  明确:只做感兴趣的事而忽略学习是不对的。

  (6)读卡特的做法和后面的几句话。理解“希罕”“迸发”。

  (7)这两自然段都在讲什么?

  明确:牛顿因讲不出风车会转的道理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请同学们继续读书,思考:面对这样的嘲笑,牛顿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默读第七自然段。

  (1)思考:小风车被摔坏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流一滴眼泪?

  明确:因为牛顿没有灰心丧气,他也不埋怨他人,而是以发愤学习、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和刻苦钻研的实际行动,改正了过去学习不够刻苦、不求甚解的缺点。

  (2)你觉得牛顿是个怎样的人?

  4.谁能谈谈牛顿为什么能成为科学家?谈谈你了解的牛顿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一谈。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苹果落地的现象介绍牛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提纲的形式指导学生自学。(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2)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以及边读边思考;提出问题后,再读书并通过互助学习,讨论,老师指导等方法提高学习的阅读理解及表达能力。使学生理解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是却没有流一滴眼泪,以及以后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体会牛顿从小爱学习、爱钻研的精神,并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探究活动

  太阳光是白的吗?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一束日光射进暗室,在这束日光经过的地方,放一块三棱镜(一块三面长方形,两端三解形的玻璃),日光通过三棱镜,就变成了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美丽光带。这个实验证明,太阳光并不是白色的。

  你们可以做一下这个实验。如果没有三棱镜,可以用一面小镜子和一盆水来代替。把小镜子斜插在盛着清水的盆里,让阳光通过水面和镜子反射到墙上。只要把角度调整得合适,就可以看到一条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反过来,还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来验证。把一块硬纸剪成圆的轮子,粘上一层白纸,把这个纸轮分成七份(如图一),涂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色不要上的太深。在圆心近旁,钻两个小孔,用一根细绳穿过两孔,把绳头结住(如图二)。你两分别拉住两端的绳圈,转动纸轮,使绳子旋紧,然后两手一拉一松,纸轮就会旋转不停。这时候,你看到的纸轮就不是七色的,而是白色的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任务:

  1、学习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蒸融 徘徊、旋转 挪移”等词语。

  2、带着自己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情感的朗读课文,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在读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

  3、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无奈惋惜和不虚度此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检查自习

  1、揭题

  ⑴、 板书课题:匆匆(提示不要匆匆忙忙的写漏掉了一点)

  ⑵、 围绕文题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在匆匆?

  2、了解作者:

  ⑴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作者信息

  ⑵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倾听配乐诵读,要求:边听边记,边听边思考,凡是书上你认为时间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记号,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2、课文主要将什么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蒸融 徘徊、旋转 挪移”

  句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2、自己读一遍。

  3、指名读

  4、有不同想法吗?

  5、(特别指出:旋转的转,改变方向的时候读

  6、zhuǎn。读zhuàn而围着一点,可以组成什么词?)

  7、“徘徊”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提示理解词语的方法:猜词法、查字典等)

  8、“蒸”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注意姿势。

  9、指名屏幕上的读句子。纠正全班齐读。

  10、 “确乎”可以换成哪个词?(提示用换词的方法也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领悟情感。

  1、想一想;文中哪些语句写出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呢?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令你深受启发的句子,找到这样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可以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3、指名谈谈自己的感受。

  小结:同学们非常了不起,能从课文中看出这么多道道来,而且也听出了散文的特点。能让你感受到的时光匆匆而逝的句子遍布全文。这就是散文非常明显的特点------形散神聚。

  五、品读句段,读中悟情

  1、以第一段为例,指导读书方法。(出示句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思想。)

  ⑴第一段谁读懂了什么?

  ⑵引导学生品读句子,抓关键词语,交流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⑶师生互动,读议结合。带着体会有情感的朗读文段。

  ⑷回顾、总结品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迁移运用。

  3、迁移运用,自主阅读

  ⑴学生默读2—5自然段,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细读并批注。

  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中体会情感,读中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⑶朗读句段。

  六、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收获

  今天学得非常出色,也给老师带来很多启发,我们更感慨时光流逝,让我们共同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2、提出问题,为进一步研读做准备。

  3、布置课后作业

  ⑴有情感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⑵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诗文、名言、警句。

  ⑶选择下面的一个内容写一写。

  l按照课后的第三题要求写几句话。

  l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时间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品读曼德拉在狱中不懈的斗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文章中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受曼德拉为了追求自由而倾注毕生心血,努力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心中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22课。

  2、学生朗读课题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

  2、学生交流

  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艰苦的,是痛苦的!读读课文一、二两节,你也能体会到曼德拉作为一个囚徒他这种艰苦的日子吗?

  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的牢房)

  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

  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

  10、教师:虽然这样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作者还是“想方设法”找寻,能使生活充实“一些”,从中你却感受到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啊?

  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

  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

  2、曼德拉对菜园的情有独钟是课文第六小节描写的,请一个学生朗读第六节,其他学生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作者对菜园的情有独钟?

  3、朗读

  4、交流:(亲密接触)读好这句话

  5、是的,作者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但是,这一方菜园他得来容易吗?读读课文第三小节,再来说说。

  6、学生朗读第三小节,交流(多年来,一直拒绝,但是最终)

  7、你从中又觉得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呢?

  8、板书:坚持不懈

  (二)

  1、对这来之不易的菜园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爱护。他为菜园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课文四、五、七按节,边读边做做记号!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谈谈自己的体会,抓住红色的字;朗读体会)

  b)首先选种了---

  (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从产量增长中,你有什么感想)

  c)订阅书籍,学习耕种,了解方法,更加可贵的是作者不怕失败

  3、在曼德拉的辛勤劳作下,作者的菜园一片生机盎然,收获的季节到了,曼德拉来到了他的一方菜园。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图画,学生练习说话)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这一方菜园,收获的不仅是硕果累累,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读读第八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丝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读第八节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获的不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获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录象

  3.要更好的理解这段话,我们必须联系曼德拉本人的生平与经历。出示曼德拉本人的生平与经历,指名学生朗读

  4.四人小组讨论,联系实际,说说你们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课文

  1.让我们一起记着这位为了黑人的解放事业,穷尽毕生心血,坚忍不拔的伟大领袖曼德拉,记着在菜园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2.记着他的这段响亮世界的话语:"斗争就是我的生活,我会继续为自由而战,直至我死。"

  板书设计:

  22、我的菜园

  积极向上

  坚持不懈

  不辞艰辛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8-28

小学语文教案08-26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4-06

小学语文《鲸》教案12-27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11-10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11-09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