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4、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方法
以多样化朗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
难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汝之不惠亡以应一厝朔东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惩山北之塞A、处罚B、警戒C、苦于
出入之迂也A、绕远B、迂腐C、困难
指通豫南A、指向B、手指C、一直
杂然相许A、允许B、赞成C、答应
且焉置土石A、哪里B、乃、才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
方其远出海门
方七百里
三、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了,向着大山居住。苦于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绕远路,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再说把石头和泥土往哪儿放呢?”大伙纷纷说:“把土石投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前来帮忙。夏去冬来,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口气说:“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把这件事禀报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交通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教学设想
1、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利用课本剧表演,培养学生的组织、创新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歌《愚公移山》(屏幕演示),从而导入课文分析讲解。
二、课文分析:
1、本文如何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解析:本文除了用夸张的手法外,还通过烘托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如用“方七百里,高万仞”极言山的高大;用“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极言移山的艰难;用“年且九十”、“残年余力”极言力量的单薄;用“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极言工具的简陋、路途的遥远,从而烘托了愚公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的积极形象。又如以智叟一“笑”、一“止”与愚公的一声“长息”相对比,以愚公之妻诚心献疑和智叟的刻意讽刺作对比,以愚公的雄辩与智叟最后“亡以应”作对比,使得大智若愚的“愚公”与鼠日寸光的“智叟”对映成趣。
2、愚公的形象: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形象。
3、学生讨论解答以下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愚公认为可以移山成功除了信心、毅力之外,还有两点原因是什么?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山不加增
4、本文的寓意:(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故事寓意深刻,愚公坚持奋斗、不畏困难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证服自然的愿望和信心,也教育了后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深刻含义)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三、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四、课本剧表演:参加演出者:(略)
五、学生讨论: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
六、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六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
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看PPT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分享交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2、字词正音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shè yǎn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诣太守yì
3、朗读感知
范读课文,清楚、流畅。
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4、了解文章
文章是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三、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第一节:发现桃花源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2、桃花林里的自然景色如何?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明确:有山有水,人杰地灵。或,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进入桃花源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2、这里的人生活的好吗?何以见得?
3、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吗?
第三节:访问桃花源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明确: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2、桃花源人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
3、讨论: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何“皆叹惋”?
明确:A.陶渊明所处时代。B.作者寄托的美好理想社会。
4、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明确:怕世人找到,破坏他们安宁的生活。
第四、五节: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1、渔人离开桃花源怎么做的?
2、他为何没有答应桃源里人的要求?
明确: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3、结果如何?作者为何这样写?
明确: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五、课堂小结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一次感受桃花源的美丽与神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
3、写一写或者画一画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第一位田园诗人。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三、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仿佛若有光
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似乎,好像。
3.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4.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5.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6.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7.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8.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
9.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三)一词多义
1.出不复出焉(动词,出去)
皆出酒食(动词,拿出)
2.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3.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
处处志之(助词,不译)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4.舍便舍船(离开,动词)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5.为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
(四)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此中人语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分别省略主语“小口”“武陵人”)
②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中”后省略主语“人们”)
③(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分别省略主语“村中人”“渔人”)
(2)省略宾语
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问”“要”后省略宾语“渔人”)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后面省略宾语“之”)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后省略宾语“渔人”)
(3)省略介词
林尽水源。(“尽”后面省略介词“于”)
(六)成语积累
1.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比喻对某一问题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3.怡然自乐:形容和悦而得意的样子。
4.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
(七)名句积累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②、③):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部分(④、⑤):渔人再访桃花源“不复得路”和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六、课文翻译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芳草:香草。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错杂的样子。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有一天)他划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数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这里的)香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渔人(对桃花林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前行,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极:非常。
才: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译文: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于是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起初,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数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宽阔,屋舍都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原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阡陌:田间小路。
相:互相,指双方。
悉:都。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孩子。是借代手法。
并:都。
怡然:快乐的样子。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乃:竟然。
具:详细。
要:通“邀”,邀请。
咸:都。
译文:(桃花源人)见了渔人,竟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原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云:说。
先世:先代,祖先。
妻子:妻子和儿女。
邑人:同乡。
复:再,又。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译文: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菜饭食(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既:已经。
扶:沿、顺着。
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及:到。
所志:所做的标记。
遂:终于。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个清高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桃花源)。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七、问题归纳
1.开篇对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作铺垫。
2.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源的?有怎样的用意?
为了突出主旨,作者从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两方面描绘了美丽祥和的桃花源。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者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图景,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
3.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这个原因有何作用?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痛恨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暗写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对东晋黑暗腐朽社会的否定。
4.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叹惋”?
渔人讲完秦末以来的历史及当前社会状况,桃花源人为外面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5.“处处志之”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不矛盾。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罢了。
6.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样写并不多余。结尾写刘子骥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探访桃花源没有成行,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社会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八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教案。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研习诗歌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齐读这首诗。
(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三)《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齐读这首诗。三、布置作业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
二、研读作品(一)《水调歌头》。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宫阙(que4)绮户(qi3)婵娟(chan2)
2、解题。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3、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
(1)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2)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提问:
①什么语气?要点提示:反诘埋怨。
②怀念谁?要点提示:弟弟子由。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③提问:用什么语气、态度?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④提问: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要点提示: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4、教师简要讲解。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5、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4、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
《诗词曲五首》疑难剖析
散曲是金元时代在北方产生的新诗体。长短句歌词在文人手里流传既久,到了南宋末期,渐趋衰落;而流传于民间的长短句歌词,还在继续发展,同时吸收了外来民族的曲调,在民间艺人和文人的不断加工下,产生了新的歌曲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在北方的散曲,也称北曲。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套数是联缀两只以上同一宫调的只曲而成的组曲。另外,还有联合同一宫调内的两调或三调为一首的,称为带过曲。散曲和词比较,增加了句子的长短变化,又可加衬字,在表达上显得更自由,更接近口语。用韵比词更密,平上去可以互叶,读起来更加动听。在表现风格上,一变传统诗词的谨严含蓄,而为明快泼辣,淋漓奔放,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可考的元代散曲作家有二百多人,成分十分复杂,形成了各种流派和风格。
天净沙,全称为〔越调·天净沙〕是散曲的一种曲牌名。散曲分为小令与套曲两种。天净沙是属于小令,它为单支曲子,又称做“叶儿”。每支小令只用一个曲牌,一韵到底,多用来写景或抒情。
山坡羊,也属于小令。
诗词曲五首文言文阅读练习
练习一
一、注音或写字
畔绮闻笛fǜ折jí干gē风piāoxù
hànqīng宫què qióng楼chánjuān fēngluán
二、填表
项目酬乐天……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羊
作者
朝代
体裁
名句
押韵
韵脚
修辞
表达的感情
三、解释词语
长精神铁未销自将磨洗寥落零丁丹心汗青把酒不胜何似何事婵娟绮户经行
四、按原文填空:
A、 ___________ _,到乡翻似______,______。
B、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______,______。
C、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______、
E、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西都,____________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百姓苦;亡,____________ 、
五、诗句的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月》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7、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9、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第 1课时
课题 《列夫托尔斯泰》
课型: 周次:第二周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3.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作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对于他,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学生交流资料:
介绍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 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所查资料并做简要概括
交流资料 1分钟
5分钟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领略美景与趣事。
2、学习本文散文笔法与小说笔法并用的写法。
3、感受文章语言略带幽默与书卷气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朗读古诗词)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也是一种阅读,在旅行中去认识未知的这个世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绚烂。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爬山,我们可以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绮丽。登顶,可以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今天,我们随着马克吐温的脚步,去勃朗峰来一次绮丽之旅。
二、预习反馈
1、说一说,交流你所知道的作者和勃朗峰
(1)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有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种体裁。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具有幽默和讽刺的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激烈。
(2)勃郎峰
勃朗峰,阿尔卑斯山脉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807米,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冰川发育,约有200平方公里为冰川覆盖,顺坡下滑,西北坡法国一侧有的梅德冰川,东南坡意大利一侧有米阿杰和布伦瓦等大冰川。建有科学研究实验站。勃朗峰设有空中缆车和冬季体育设施,为登山运动胜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为阿尔卑斯山的旅游中心。
2、写一写,你所掌握的字音
字词注音,抽生到黑板上完成。
翌日(yì)辚辚(lín)巉峻(chán)拾级(shè)霓裳(ní)隧道(suì)
俯瞰(kàn)穹顶(qióng)皑皑(ái)缭绕(liáo)沟壑(hè)打嗝(gé)纷至沓来(tà)
3、考一考,词语正确的一项
三、交流展示
1、跳读课文,理清思路。
过渡语:可怜可悯,教师引导为什么说乘客可怜可悯呢?物有所值的旅行是什么样的呢?请跳读课文,找一找这一路写了哪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又在这一路遇到了什么人和事?梳理课文之后,用一个词概括你读完文章后最突出的印象。
预设(奇),沿途奇美,主峰奇伟,山峰奇险,云朵奇幻;车夫“奇人”经历“奇遇”
2、品读语言
(1)这一路奇丽的风景,经历的奇人奇事,都被我们的作者写进了精彩的文字里。下面请同学们划出文中你觉得最精彩的句子,品读分析说说你的阅读感受。(分组合作,一大组风景,二大组人物)
【交流点拨】①取道黑首欣赏瀑布,“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一连串四字词语,语言整齐,极富文学意味;②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时,用了“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四字词语连用,词藻华丽且用词准确,令人耳目一新。③“车王”赶马车“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等句子,无不暗含着诙谐与幽默,读来饶有兴味,让读者感受到奇人及奇事之乐。
(2)揣摩文中“车王”和“勃郎队长”的说话语气,用自己的方式读出来,抓描写,品性格和生活态度。
四、质疑辅正
为什么用了一整段文字描写肥皂泡?
【交流点拨】眼前的绚丽色彩,正像人们透过肥皂泡看到的世界,那样精彩,色彩斑斓,但却转瞬即逝,它们又在无穷地变幻着,不能长久,不能永恒,作者感悟到历史变迁,人世沧桑,个人在时光的长河中非常渺小。
五、拓展延伸
1、国学经典诵读,谈启示
2、小练笔,说感悟
你一定也登临过很多山,也一定遇到过人生中的一座座“山”,也曾生发出无数的感慨吧!请打开记忆的匣子,选择你所遇到的“山”,把你登山的感悟写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其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代表作品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耶历险记》《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
二、理解词义
1、翌日:次日。
2、巉峻:险峻陡峭。
3、拾级:逐步登阶。拾,轻步而上。
4、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5、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6、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7、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8、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三、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交代我们前往勃朗峰途中的情况。
第二部分(②—⑥):描绘登勃朗峰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⑦—⑩):叙述下勃朗峰遇到的奇人奇事及惊险旅途。
四、问题归纳
1、作者为什么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乘车骑骡的游客暴晒于烈日之下,还不能休息,作者一行人徒步上山,既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又可稍作休息。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前往勃朗峰途中的情况。
路上行人众多,一路都为上坡且相当陡峭,天气灼热难当。
3、第②段,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景?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从视觉角度描绘岩壁峻峭,丘岗葱绿的特点,从听觉角度描绘路途瀑布轰鸣的特点,表现了勃朗峰的山中美不胜收的奇景。
4、第⑤段中“稍作”“顷刻”“骤然”在句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稍作”“顷刻”“骤然”等词表明时间之短,形象地表现出了勃朗峰光影斑驳、变幻无穷的情状,勾勒出了一幅光与影变化多端的美丽图景。
5、“洁白轻薄的云朵……纯洁的天使。”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洁白轻薄的云朵比作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勃朗峰云朵的轻柔纯净的特点。
6、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语言描写作用分析法。运用语言描写,准确细腻地写出了车夫车技的娴熟及狂妄自信的性格,为后文写下山的惊险旅途埋下伏笔。
7、分析“一概不顾”“腾空而起”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一概不顾”写出了马车的速度之快,“腾空而起”写出了行进路途的危险,两个词形象地表现了“我们”在下山途中路途惊险刺激的情形。
8、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车夫的性格特点。
自信、幽默的性格以及镇定的特点
9、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请举例分析。
(1)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如第⑤段“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的比喻,把白云写得富有美感。
(2)大量短句的使用,让语言富有美感。如第⑤段“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节奏整齐,音律和谐。
五、课文主题
本文记述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重点描绘了勃朗峰的美景及富有传奇色彩的趣闻逸事,表达了作者对勃朗峰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人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作者简介
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
(二)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
提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绍的各种吆喝声。
④依据上面问题的讨论,看看作者如何安排本文的写作思路的.呢?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略)
4、通读全文你觉得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着怎样的感情?
(学生课堂发表自己见解、归纳)
研讨与赏析
导入:从课文中,我们领略到了旧北京形形色色吆喝的艺术魅力,作者用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来写,令人爱读。
1、思考探讨下列问题:
a、在按“从早到晚,一年四季”时间顺序介绍吆喝时,依次介绍了哪些吆喝?哪是具体描写?哪是概括描写?
b、为什么介绍这些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这会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c、课文介绍了关于北京街头吆喝的哪些内容?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2、研讨、质疑:
a、文中用了大量括号,括号里的句子或词语有什么作用?
b、为什么作者要大量运用“京白”口语?罗列这么多的吆喝声,是不是繁冗了些?
c、学习本文的基础,在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进行介绍时,如何才能做到有条有理,称序井然?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发言、归纳。
体验与反思
1、学生自由选择文中提及的吆喝声,进行模仿,并由学生从语气、语速、语调、音量等方面加以点评。
2、通过学习了本文,认识了许多旧北京的吆喝,针对于当前城市的吆喝(广告语),你如何看待“旧”吆喝和“新”吆喝?(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布置作业
1、在你的家乡,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时时听到各种各样的吆喝声,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请描述出来200字左右。
2、自己为一种商品创造一则吆喝广告。
板书设计
吆喝
萧乾
器乐总领下文(4)早上(5)
早一晚(5—9)晚上(6—9)
口头广告引介绍叙述春夏
(口语浓厚)(4—10)一年四季(10)
声乐——吆喝评论内容秋冬
(11—14)声调
音韵节奏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课标引路】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单元学习要求】
“学习本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大意,积累“交通”“妻子”“无论”“不足”等常用的文言词语。
2、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理想。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过多种诵读形式读懂课文大意。
2、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
2、引导学生珍视今天的和平生活,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导入】
1、导语:同学们,你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请一个同学说说“世外桃源”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出处,并屏显该成语的含义,提醒学生积累该成语。)
2、学习目标(屏显)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过多种诵读形式读懂课文大意,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2)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
(3)品味语言,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设计意图:1、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2、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环节之一——读懂课文,积累词语】
一、正读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或把握不准的字圈出来,然后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合作解决。
2、屏显重点字词,正音并帮助学生掌握。
夹岸数百步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此中人语云
诣太守
南阳刘子骥
3、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画出把握不准的语句,师生共同研讨。
(屏显可能误读的句子)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后/遂/无问津者
二、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学生大声地慢慢地理解性地朗读课文注释,不理解之处画上横线。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帮助学生理解积累。
(1)重点字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便扶向路
(2)通假字:便要还家
(3)古今异义词:交通妻子无论不足
(4)一次多义:舍志寻
(5)同义词:咸=悉=皆=并缘=扶要=延
(6)成语:世外桃源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落英缤纷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学生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画出不会翻译的语句。
2、男生提出疑难,女生翻译。
3、女生提出疑难,男生翻译。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并纠正不当之处,屏显学生可能不大会翻译的语句)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齐读课文。
【教学环节之二——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
一、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感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位和赏析。)
1、桃花源的外面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的语句。
2、桃花源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呢?请从文中找出描写桃花源内部环境的语句。
3、桃花源中的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小结: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环境优美,男女耕作,老少皆乐,民风淳朴,是一个和平安宁的地方。)
5、这样的地方在当时找得到吗?为什么找不到呢?
6、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其社会理想。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在农村(写作本文时作者已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屏显)
教师引言:唉,陶渊明何其不幸,生在乱世之中,这么寻常的生活对他来说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同学们,饮水得思源,你知道在这太平盛世的背后,有多少人的努力吗?你知道我们能够坐在这儿学习,这背后有多少人在为我们默默地付出吗?是啊,我们要珍视今天的和平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国效力。
二、拓展延伸——追寻你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教师引言:千百年来,桃花源的故事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因为它构建了一个美好的乐“源”。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吧。同学们,你理想中的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练笔:《我有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梦里,天空蔚蓝蔚蓝的,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山,郁郁葱葱的,各种动物欢乐地奔走其间。水,澄澈见底,鱼儿虾儿畅游其间。啊,梦里的世界多么洁净!没有滚滚而来的沙尘暴,没有四处弥漫的雾霾,没有工业废水,没有漂浮的塑料袋。
我有一个梦。梦里,中东部家庭和西部家庭手拉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手拉手,全世界的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不用踏着泥泞步行数里去上学,不用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啊,梦里的世界多么美好!没有贫穷,没有疾病。
我有一个梦。梦里,世界和平安宁,没有杀伤性的武器,没有战争,更没有屠杀。
【教学环节之三——品味语言,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一、研讨渔人与村人的对话(体会本文的语言精炼的特点)
二、展开想象,写一写《村人与渔人谈话录》《渔人与太守谈话录》
教师练笔
(一)渔人(自言自语地):哇塞,这是什么地方啊?天上?人间?
村人:你是谁?从哪来?
渔人:我——,我是打渔的,今天天气好,运气也好,打了好多鱼。我就划着船沿着溪水走着走着,看到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觉得很神奇,就跟着过来了,没想到这里别有洞天啊!我是不是在做梦啊,你们这是天上,还是人间?
村人:傻瓜,当然是人间了!
渔人:那这里的“人间”跟我生活的的那个“人间”迥然不同,咋回事呢?
村人:这——,说来话长啊,还是到俺家里去,咱们慢慢聊吧。
(二)作业布置:
一、必做题
1、把重点字词整理到笔记本上。
2、完成《基础训练》前六大题。
二、选做题(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
1、写一写你心中的世外桃源。
2、展开想象,写一写《渔人与村人谈话录》或《渔人与太守谈话录》。
附:板书设计
环境优美
男耕女作
老少皆乐
民风淳朴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知识重点
一、字音词义
轻盈yíng: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马帮:驮运货物的马队。
依止:依托。依附。
驿yì道:我国古代为传车、驿马通行的大道,沿途设置驿站。
草甸:长满野草的低湿地。
矗chù立:高耸直立。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二、主题概述
课文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表达了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三、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5段):水滴“自述往事”,叙写历史。
第二部分(第6—16段):水滴“旅途记事”,描写现在。
四、思考探究
1.文章开篇“我是一片雪”的作用是什么?“轻盈”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开门见山地点出“我是一片雪”,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表明作者将以物的口吻来叙述故事。“轻盈”一词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了雪花落到玉龙雪山上时姿态轻柔优美的样子。
2.“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句子中的两个“喧哗”意思一样吗?
意思不一样。第一个“喧哗”指水多声大而显得水声嘈杂;第二个“喧哗”指“我们”由冰化成水、获得自由后喧闹、嬉戏的样子。
3.“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纳西族人口中对丽江坝的赞美,侧面写出了丽江坝的美丽和闻名。
4.“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这句话用四个“看见”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一个“看见”写出了到这里的游客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表现了游人之多,侧面描写出了古城丽江的出名;后三个“看见”从正面概述了古城丽江的景色。
5.“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描写方法,通过不同语言中频频出现“丽江,丽江”,从侧面写出了游人对丽江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6.“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丽江古城的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房屋、老街等人文景观的高度融合的特点,一气呵成,使人震撼。
7.“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运用细节描写,描绘了丽江古城民众的悠闲生活的场景,体现了丽江人民恬静平和的生活。
8.“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古城是平静、纯朴的,在古城的氛围里,人们浮躁的内心如水滴一般晶莹,即使欢笑、歌唱,内心也是沉静、安定的。
9.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以一滴水的方式走过丽江的喜悦之情,也表现出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热爱。
10.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滴水的名义来写自己游历丽江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以一滴水的名义,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通过一滴水的视角来看丽江古城,以一滴水自述自己在丽江古城的所见所闻,让一滴水来替自己思考、说话。通过拟人化的描述,向读者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这样写,便于作者在描绘丽江古城的美景的同时,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能带给读者强烈的现场感。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2、请大家看屏幕: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3、请大家将书翻到167页,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谁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
4、看大屏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有疑问的字词画在语文书上,我们共同解决。
6、好,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我们来了解一下生字词,谁能够将屏幕上的`字词准确的念出来?
祝兹zī侯棘jí门彀goù弓弩nǔ按辔pèi徐行
作揖yī介胄zhu嗟jiē乎曩nang者
谁还有读不准的字音?
7、下面,老师来给大家范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断句,进一步了解课文。
8、好,让我们共同来齐读课文,打起精神,高声朗读《周亚夫军细柳》。
9、下面请同学们依照课文注释,合作完成课文翻译。如果遇到本组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当然这里的难题指的是字词翻译方面。就派一名代表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我们共同来解决。老师将黑板分为三部分,将问题写在对应的位置上,重复的不要写了。
10、好,我们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1、(将实、虚词重点介绍)。为:动词wéi介词wèi
军:驻军军营将军
将以/下骑/送迎:将士们下马高接远送.以:连词,不译.
可得而犯耶?:岂能被侵犯呢?
12、同学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请开诚布公的提出来,也许你的问题非常的有价值,可以帮助许多同学解决疑问。
13、同学们没有问题了,老师可有问题要问大家,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大屏幕)
14、译文:请3位同学讲课文简述出来.
15、好,现在,我请同学将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大家听,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故事更好听,人物更丰满。
16、最后皇上对周亚夫有一句评价,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做阐述。
17、"嗟呼,此真将军矣!"说说从哪里能够看出来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18、(为什么称之为"真将军"?)―――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19、与此同时介绍正、侧面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的用法以及作用,总结周亚夫精神以及人格特点。---1、写罗敷的美,不从本身去写,而是从旁观者的眼中体现,我们说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2、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历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20、总结:"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
21、同学们的分析非常的有见地,有思想,854的学生真是了不起啊!
22、周亚夫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使他管理的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因为权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到来而改变军营规定。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现在,我们将思维的航班从20xx年前回溯到现实生活中,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让你当咱们班的班长,请你借鉴周亚夫的做人原则以及管理方法,谈谈你会怎样承担起班长的职责?怎样团结所有的同学、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
23、总结:所以说,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古人优秀的品质来指导人生,让语文的精华为你人生画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肌理和层次。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3.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德育目标
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分析诗中语意递进伸展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 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 如(俄)屠格涅夫、(法)波德莱尔、(印度)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以前学过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学习曾和泰戈尔齐名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雨之歌》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文
(多媒体及教师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续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1931)。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三、反复诵读,感知文意
1.检查学生预习成果。
(多媒体显示)
1)给加横线词注音:
执拗 憔悴 馈赠 真谛 璀璨 镶嵌 酷肖 海誓山盟 长吁短叹 千山万壑 盛气凌人 翱翔 夜阑
2)解释:
海誓山盟: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这里指有了生命的浪对海岸立下的爱的誓言。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别人的意见。
璀璨:形容珠宝光彩鲜明。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中
馈赠:赠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的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2.学生自由朗读
(播放准备好的配乐让学生轻声诵读体味课文)
3.学生配乐诵读。
(请朗诵较好的同学主动给大家进行配乐朗诵的示范)
4.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师生合作交流。
学生的疑难问题有:
1)海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跟印象中海浪一样吗?
2)结尾 :"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我的生活"、"我终身的工作"是指什么?
3)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
师生探究
1)前四段:浪花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相亲相爱""海誓山盟"等等.
--热恋中的女性形象
后三段:这三段中的海浪形象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个女性的形象有了更深的喻意,海浪成了人间世界的守护者。
2)我的生活是指我对海岸的爱情;我终身的工作是对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
3)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四、深入研习,理解课文内涵
(1)《浪之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浪之歌》和《雨之歌》具有哪些相同点?
(3)《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分析诗中雨的形象递进伸展的层次。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1)诗中的前四节,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而且,这个女性化的形象在诗中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诗的末尾说“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海浪对爱情的态度,曲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情爱。
(2)(a)它们都利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将“浪”和“雨”赋予了人的行为和思想,将它们塑造成富有丰富的性感内容的形象。(b)善于在平易中发隽永,“浪”和“雨”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但经过作者理性的思考加上咏叹调试的浪漫与抒怀,使读者获得远不止一般的审美和愉悦。(c)虽然将“浪”和“雨”拟人化了,但并不脱离“浪”和“雨”的自然和物理的特征。
(3)在《雨之歌》的绝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
诗中灵活地多方面运用了拟人手法,一方面是对雨的拟人化处理,从第三节“我哭”开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关意象——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相应加以拟人化,另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时时在变化,或拟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拟人很微妙地转换为拟物,如第六节“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行进”,似乎又获得了一只鸟的形象。所以,拟人手法的运用,诗中的语意递进伸展,引领心灵去触及那些平日里遥远的记忆、梦想。
五、品味赏析,学习技法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自选角度,说一说品析课文美点的话。(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
《浪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雨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六、自由创作,展示成果
请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自然一物,以“ …… 之歌”为题,模仿创作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长城的历史,明确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正确理解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和独到的见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和独到的见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古诗《长城》
汪遵(唐)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这是一首写长城的诗,对于长城,历来赞美较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作者又对长城有什么样看法呢?
二、作者介绍
葛剑雄,1945年生,浙江湖州人,历史地理学家。他以灵活的笔法把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世界上不止有中文》一文中,他把清代英国使节所带来的英文版文书客观翻译后的内容与当时清朝臣工们翻译给皇帝看的内容放在一起,使得清末统治者们自欺欺人的做法显露无遗。
三、关于长城
我国古代伟大工程之一,始建于战国时期。当时的齐、楚、燕、赵、魏、秦和中山等国都筑有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秦、燕、赵北面的城墙连接起来,并增筑新的城墙,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万里长城。秦以后,又经许多朝代的重修或增筑,现在的长城是明代在旧有的基础上修筑的。西起甘肃嘉峪关,中经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东到河北山海关,长约6300公里。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我们也常用长城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们祖国的钢铁长城。
四、朗读课文
1.教师读课文,学生查找生字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
断垣残壁、未谙事宜、众志成城、风雨沧桑、强词夺理、畸形繁荣、流风余韵、自圆其说、不言而喻、一厢情愿、长驱直入
3.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五、整体感知
1.作者对有关长城的哪些看法提出了质疑,甚至是批判?
明确:
① 作者从尊重史实的角度出发,指出一些传说及赞叹的不合理性;
② 作者否定了长城价值要依据美国宇航员在太空能见到的唯一建筑是长城的观点;
③ 作者更否定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修长城就是爱国的说法。
2.哪一点是全文的中心?
明确:作者更否定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修长城就是爱国的说法。
六、研讨课文
1.文章开篇说:“不知道长城的中国人大概绝少,但真正知道长城的.中国人我敢断定也不多。”作者是怎样证实这一论断的?
明确:用了两个自然段先提出人们对长城的普遍了解,再从史实的角度一一加以否定。
2.作者指出人们的错误看法有何用意?
明确:为了自然地引出后文对用长城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观点的否定及提出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看法。
3.很多人以美国宇航员“长城是在月球上能看到的唯一建筑物”的话为荣,可作者却认为那只是一种偶然,为什么?
明确:在作者心目中,长城就是长城,它的价值应该由我们自己来确立。
4.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作者对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为什么?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长城从来就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5.作者从哪些角度阐述了长城历史上在民族团结中所起的作用?
明确:
第8段,长城历来就是中原农耕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手段。
第9段,长城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农牧业的界线。
第10段,作者认为康熙的统治思想才是英明的,也如孟子所说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的根本,在于修德安民。
6.具体地说,作者肯定了长城的哪些方面,否定的长城的哪些方面?
明确:
否定方面:
防御的军事手段,限制民族间交流,固定农牧业界线。
肯定方面:
修德安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提出了怎样的呼吁?
明确:在特定历史阶段看待长城的意义,它所象征的“保卫中原,防御外族人侵”的意识不可再保持下去。
8.你怎样看待作者对长城的看法?
参考:
赞同,作者能由此想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问题实在难得,他为我们思考长城的价值开辟了一条新路。
不欣赏,作者的思考过于冷静,以长城作为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契机未尝不是件好事。
七、作业
1.自主查找关于长城的古诗词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长城的价值
葛剑雄
否定——肯定
防御手段——修德安民
限制民族间的交流——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定农牧业的界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一、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小说所描写的环境,理清情节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认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二、 重点和难点: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及要素。
说明:
为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本文的教学侧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小说的基本特征,认识小说的要素。
为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过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可有意识地按照熟悉内容→理清情节→了解环境→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旨的过程来分步进行。
由于时代的差别,加上关于科举制度的知识学生比较缺乏,可能会增加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教师应对这方面内容作适当补充说明。
又由于这篇小说是以几个生活片断组材的,情节的连贯性不强,教学时,可以以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解决情节结构问题。
要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出有关规律性的知识,不可硬灌。
三、突破口
为什么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己,而不是“我”?
说明:
选定这一突破口,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的活动,促使他们进一步钻研课文关注人物形象问题。因为这一突破口涉及两个人物,提示学生通过作比较的方法从人物的作用,与中心的关系等方面作思辨。了解小伙计的作用,也就解决了情节结构问题;了解了孔乙己的作用,可以学会确定主要人物的方法,同时有助于对主题的理解。
四、 基本教学流程:
(一)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单元教学要求。
1、 学生默读单元教学要求,并作圈画、批注。
2、 交流圈画批注的内容,教师作归纳、补充。
说明:
这一过程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指导学习的方向,把握学习重点,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采用默读的方法完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体味这一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二) 初读课文,熟悉主要内容。
1、 默读课文,准备复述提纲,以小伙计的口气叙述孔乙己的遭遇。
2、 抽学生复述,全班补充、修正。
3、 教师作引导,明确:(1)小伙计所见所闻孔乙己的遭遇,就是这篇小说的情节(小说要素之一)。(2)熟悉内容是阅读小说的第一步。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阅读小说的第一步骤;二是对小说的情节有所感知,为落实有关知识打基础。
提出列提纲的要求,可以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学会运用列提纲的方法来理清小说情节结构,要求复述是对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交流的需要。
(三) 再读课文,了解小说的环境。
1、 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有何特点?
2、 小说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有何特点?
3、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明确有关环境的知识。
说明:
这一环节是为了落实有关小说环境描写的知识及对其作用的认识。教会学生从课文中了解小说环境特点(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的方法。
具体操作时,可启发学生默读有关段落,从小说的内容中寻找依据。特别是从不明显的`,容易疏忽的内容中了解小说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的特点。教学中不能就事论事,要把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关系联系起来。
要顾及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必须在大量的学生活动之后,再归纳规律性的知识、传授方法。
(四) 提出突破口
1、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孔乙己的几个画面,为每个画面编个小标题。
2、 集体讨论。
(1) 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遭此不幸?
(2) “我”、孔乙己各与小说的主题有何关系?
3、 教师引导、补充、小结。
说明:
经过前两步教学流程,学生已对小说的情节、环境的特点有所了解,这一环节是进一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并通过比较,了解人物的不同作用,学会确认小说主要人物的方法。
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再次细读课文,加深对主要情节理解。第二步,通过讨论认识人物形式及其作用。在比较中认定主要人物。第三步,得出结论,归纳方法。
整个过程始终贯穿学生的活动,讨论要充分,结论才容易被接受。
(五) 归纳、巩固。
1、 由学生自己归纳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收获。
2、 交流后,老师小结。
说明:
这一环节主要是起复习巩固作用。让学生自己回顾学习的过程,总结收获,培养善于疏理及时小结的好习惯。为了弥补缺漏,强调方法,教师有必要作最后的小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
过程与方法:
指导朗读,领会虚词,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当堂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并掌握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1、通假字:
1)食:通“饲”,喂养 2)见:通“现”
3)材:通“才” 4)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古今异义:
故 虽 称 等 安 策 道 通 临 是 或
3、虚词:而之其以也
而A 转接可以译为“却,可是” B 顺接可以不译
之A 结构助词“的”B代词,代人或物 C无意义,句中停顿
D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
其 A 代词,代人或物B代词他的它的C指示代词那种
D反问语气词难道 E推测语气词恐怕
以 A介词因为 B介词按照
也 A肯定语气B反问语气C推测语气D句中停顿
4、实词:
见教材及资料
5、学生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课文的中心与层次
中心:借古代伯乐和平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2、读了这篇课文,你对千里马的遭遇有何感想?请你谈一谈。
(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课文意思的把握进行叙述)
3、你觉得作者是仅仅在替千里马鸣不平吗?“伯乐”和“马”有没有别的含义?它们各比喻什么?
(韩愈当然不是在仅替马鸣不平,他写这篇文章旨在抒发自己的感情,伯乐指能够识别人才的人,结合作者的当时背景,指封建统治者,而且应该是指能够识别赏用人才的所谓明君。)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写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
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才很多,但是封建统治者却很少有能够真正赏识人才的'明君,真正的人才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很难发挥自己的才能,有才之人是壮志难酬。
4、找出文中描写千里马遭遇的语句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学生当堂熟读成诵
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2、根据自己的了解及查阅资料,谈谈中国现在的用人制度。
附:板书设计
马说
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有常有。
食之不能尽其材 表达:怀才不遇;
事例进行论证: 鸣之不能通其意 埋没人才 控诉:埋没人才
天下无马 希望:重用人才
教后反思:对于文言文,仍然坚持朗读与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深刻理解作者赋予“伯乐”、“千里马”的寓意。通过练习设计,激发学生对国家实现人才问题的思考。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民族文化能有所了解,并能在思想上引起重视。
2.引导学生联系文化背景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习《泥人张》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那俩个人物?
2。面对“海张五”的侮辱,“泥人张”漠不作声,他会怎么样呢?一般人会怎样呢?
(二)分析课文:
1:情节里出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海张五和泥人张,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从文中找出介绍他们的语句。(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概括)
(板书:海张五 赚下金山————有钱
将军义子————有势) 有钱有势就导致了他的猖狂蛮横,为后来他的挑衅打下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板书:猖狂蛮横)
(板书:泥人张 单手捏泥人————技艺高妙
贱卖海张五————沉稳干练)
2、面对海张五的羞辱,泥人张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后发制人。你不是说贱卖都没人要吗?那我就把你的泥像贱卖给你看看。由此可见,他不但技艺高妙,而且沉稳干练。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艺高胆大。(板书:艺高胆大)
3、作者却用独特幽默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叙述了海张五的猖狂蛮横、自取其辱和泥人张的一言不发却出奇制胜,使两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人物可谓丰满奇绝。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他有真本事,有真功夫,就能活的有尊严,获得别人的尊敬。
二、 教学《好嘴杨巴》
(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张嘴,而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有哪些?(吃饭、说话)如果一个人他伶牙俐齿,我们可以说他有一张______嘴?(用一个字回答)那么我们今天的课文中冯骥才先生就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好嘴”——杨巴。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四个能够概括杨巴性格特点的成语。
——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
①这些词语含有怎样的感情色彩? ——贬义
②可是,作家冯骥才却把这四个成语一股脑儿全用到杨巴一个人身上,却丝毫不含贬义,大加赞美一张嘴。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在作家冯骥才的指引下,去一趟天津卫,欣赏一出好戏,《好嘴杨巴》!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来简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兄弟生意火——中堂发怒——巧答中堂——名声远扬
(1)兄弟的生意为什么红火呢?
①杨七的好手艺;茶汤的精细制作过程
②杨巴的嘴好。
(2)那杨家茶汤是如何发迹的呢?正是因为他们俩的默契配合,使得茶汤的生意异常红火,因此被众官员推荐为招待李鸿章的上品。
(3)府道县台们是如何准备接待李鸿章的工作的?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嘴脸?
可见众官员对这样的决定信心满满。那么事情的结果是否正如众人所料吗?我们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起来学习课文的高潮部分“中堂大怒,杨巴巧答”
3、请大家阅读7~14段。
(1)这一部分首先描写了什么?
——中堂大人看戏,杨七杨巴奉茶。
(2)找出对中堂大人的描写,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堂大人此时的心理。(7段) ——爽。
(3)而当中堂大人看到杨七杨巴送那上来的茶汤时,是否如众官员所料?发生了什么事情?——大怒
(4)李鸿章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8段)
试将下面的两个感叹词放到对李鸿章的描写中去
a、啊 b、哼
(学生现场情境再现)
“啊”后李鸿章的心里话是什么?——“这上面这么多脏土!”
“哼”字后的心里话是什么?——“真是岂有此理!”
由此可以看出此时李中堂的心情是由“爽”转为“怒”
(5)李鸿章大怒,当时气氛如何?——“紧张”
(6)作者是怎样营造出这种紧张的气氛的呢?
①描写李中堂欣赏莲花落子的祥和气氛——气氛烘托——铺垫
②“打落”“乱飞”“泼了一地”——动作描写——正面
③众官员都“吓懵了”“杨七和杨巴慌忙跪下”——动作描写——侧面
(7)那么,此时说话需要什么?——勇气 (板书:敢说)
(8)如果这样说行不行?“中堂大人息怒!那上面不是脏土,是碎芝麻!”你认为李鸿章会怎么说,会怎么做?
(9)对杨巴的心理描写(第10段),
①是芝麻,不是脏东西——孤陋寡闻、没见识
②不加解释——承认是脏东西
③抢在前头说
(10)因此杨巴是怎么说的?
——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注意:不知道、不爱吃——一是“不知道”,前文明明说“猜到”,这儿却说“不知道”;二是“不爱吃”,前文明明说中堂大人“不知道”,这儿却说“不爱吃”。这样说,有两大妙处:一是明确告诉李中堂这是“压碎的芝麻粒”,不是脏东西;二是给李中堂留足了面子。既没说是芝麻,也没说不是芝麻,一个“不知道”“不爱吃”,使紧张的情势顿时化解。 (板书:巧说)
(11)那杨巴这句话在李鸿章发怒后多长时间内说的?(学生讨论)
①“飞快”“一转两转三转”。
②“其他人都吓蒙了”“当官的一个比一个糊涂,这就透出杨巴的聪明”——反应快(对比)
(板书:快说)
(12)杨巴这句话说出后的效果如何呢?
——得到李鸿章的赏识:“心灵嘴巧”“机敏过人”“聪明”,赏银一百两
(三)小结:文中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杨巴好嘴的“好”呢?
1、故事开端,并不写杨巴,而是从夸赞杨七的高超技艺开始;在第五段用“但是”一转,就让人明白了写杨七是为了衬托杨巴。
2、在紧张环境下通过杨巴的“敢说”“巧说”“快说”来表现出杨巴的好嘴。
3、中堂大人没有喝茶汤反而给赏,说明中堂大人赏识杨巴的好嘴,从侧面肯定杨巴嘴好。
4、故事结尾,以杨七的埋没来反衬杨巴的声名远扬,肯定杨巴的好嘴。
三、语言特色
生动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呢,对,就是语言,说到语言,本文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借鉴的地方。
1。作者大多采用口语来讲述故事,其中多处使用了天津地方方言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很好地突出了地方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如“一个泥团儿砍过去”、“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地方的府县道台费尽心思,究竟拿嘛样的吃喝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得高兴”。
2。语言极富表现力。比如泥人张捏好海张五的头像后,“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一个“ 戳”字展现了泥人张内心的愤怒、真是无可更易的一个字眼。
3。人物语言个性化。李鸿章与底层手艺人在语言表达方面极为不同:“不知者当无罪!虽然我不喜欢吃碎芝麻,但你的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嘉奖!来人呀,赏银一百两!”李使用的.官话文白夹杂,与杨巴跪倒后请罪解释的话形成了十分有趣的对比。
四、总结
写“泥人张”作者单刀直入。三言两语介绍后,便切入主题,这是一场人格的较量,也是智慧的较量。面对海张五的挑衅,人们都等着看泥人张怎么“回报”。于是故事有了悬念。而泥人张的回报也十分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第一回合告一段落。而海张五接着又侮辱起泥人张的手艺———“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对此泥人张居然毫无反应,但事后的“回报”更令人叫绝———次日,街市小杂货摊上摆出了一二百个“海张五”的泥像,并大书“贱卖”等字,泥人张一言不发而妙招制胜。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得曲折有致。 写“好嘴杨巴” 作者采用“引出故事主人公——设置悬念——出现危机——巧答化危机——声名远扬”的巧妙构思对杨巴的圆滑、精于人情世故大加褒扬,并不是出于纯粹的道德判断。旧社会民间艺人处在社会的底层,再谋生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剥削和挤压。这种生存的压力,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杨巴的圆滑、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等性格,与其说是其性格的弱点,不如说是应对生存环境的特殊策略。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板书设计
泥人张
海张五 赚下金山———— 有钱
猖狂蛮横
将军义子———— 有势
泥人张 单手捏泥人———— 技艺高妙
艺高胆大
贱卖海张五———— 沉稳干练
好嘴杨巴
敢说 ——— 勇气
巧说 ——— 好嘴→ 心灵嘴巧、
快说 ——— 机敏过人、聪明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教学重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测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课前预习】
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考虑课后练习,写动身言提纲。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二、学生预习后提出问题,教师解决
早读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还有那些生字词需要协助的吗?(学生提出,教师解决。)
三、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
四、指导学生整体掌握课文内容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泾渭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2-09
八年级语文教案下册10-20
语文下册教案12-13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03-08
八年级下册语文《旅鼠之谜》的教案02-16
八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01-18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02-03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02-27
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