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教案模板锦集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阅读
(1)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2)了解议论文提出论点的多种方法,把握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
(3)学习分析每篇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4)学习议论文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特点。
2.写作
(1)仿写课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文句。
(2)学习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注意论据的选择。
(3)针对生活中的某一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证明自己的观点时使用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3.口语交际
(1)复述本单元中的任意一篇议论文,注意文章的论证思路,要抓住论点和各部分要点进行复述。
(2)选择一个话题,明确自己的观点,构思后口头表达,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由一个选择题入手,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号召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成为有创新意识的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有所建树。
《谈读书》首先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用书的智慧;接着阐述读书的方法,提倡读书与讨论、作文结合起来;最后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作者笔法灵活,比喻论证使表达显得生动。
《不求甚解》先摆出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接着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以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含义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并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正面主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2.阅读建议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语言较浅显,宜先速读,了解文章梗概,再细读,分析理解本文论述的中心,然后抓住本文紧扣中心逐层论述的特点,分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及其好处。
(2)在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时,首先应认真阅读课文,领会句意、段意后,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学习实际,深入理解本文的论点,自觉养成格物致知精神。
(3)《谈读书》,可采用圈点批注式阅读的自学方法,阅读时直接在课文上画上思索的轨迹,打上认识的烙印。可摘抄自己喜爱的名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并背诵。
(4)《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可先梳理结构提纲,体会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地驳斥对方论点,同时阐明自己观点的。本文在思想内容上与《谈读书》有相似之处,可与之进行比较阅读。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大家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或者其他途径搜集这篇课文及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对文中关键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各抒己见。
(6)议论文阅读能力指导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即能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阅读议论文关键的一步。如果不能准确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就不能说读懂了文章。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首先要整体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大意。至于论点的概括,有的可选用文章的原句,有的要用自己的话把它概括出来。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事实和道理(包括科学、理论、名言、谚语等)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阅读议论文时,要能够找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同时要从文章的事实中看出道理,从作者提供的道理中联系相应的事实,理解这些论据与文章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论证是运用论据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问的逻辑关系纽带。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在议论文中,结构是作者思路的体现。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论述的纵式结构;二是并列展开论述的横式结构,如总论--分论--总论式。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清楚各段落层次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
议论文的语言主要具有严密性、概括性的特点。阅读议论文,要从整体到局部,注意抓住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句子、关键性词语,反复琢磨,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3.相关知识
(1)联想:指回忆时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应。有多种形式,一般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
(2)想象: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在人脑中对过去存在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成。人不仅能回忆起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即表象),而且还能想象出当前和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但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一般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两种,它们对人进行创造性活动和掌握新的知识经验起重要作用。
(3)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过程。通过反复地有步骤地连贯地思考,提出前人未提出的问题,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要求有创新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与一般思维不同,主要表现在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形成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条件有: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要解决的问题有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信念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以及有关的广博知识;追求事物的普遍性规律与结论;把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周围环境(如切磋讨论)的激发等。创造性思维常与发明、发现、革新、设计及绘图、写作等实践活动相联系。作为一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二、看图学习生词
(一)认识昆虫,学习名称
1、(投影片出示各种昆虫图片)你认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自己先准备一下。
2、学生看图介绍自己熟悉的昆虫(名字、习性、作用)。
3、卡片出示: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昆虫的名字。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正音。
(3)齐读词语。
(4)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它们爱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我们一起去找一找他们的踪迹吧!
(二)学习第一、二行词语
1、(多媒体出示郊外图片)这里就是昆虫们的乐园,看,这里有什么?
2、出示词语:田野、树木、花丛
(1)指名拼读词语,学生齐读。
(2)你能把这些风景说美吗?()的田野、()的树木、()的.花丛
(3)连起来说一说郊外的风景。
3、瞧,一群小朋友来到郊外,他们在干什么呢?出示字卡:观察、采集、昆虫
(1)指名拼读,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自由练习认读,练习用词语说话。
4、对了,星期天,生物小组的同学们要举办一次昆虫知识竞赛,他们决定采集一些昆虫的标本。你们知道什么叫标本吗?
教师出示蝴蝶标本,这就是用蝴蝶做成的标本,蝴蝶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也非常漂亮。
5、同学们来到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多开心呀!我们来找一找图上有哪些昆虫?
三、诵读韵文
1、归类读韵文。
2、背诵课文,边背边想象。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中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语文教案 篇3
【我的发现】
这项训练包含两组句子,它们的共同点是每组句子的文字都相同,但标点不同。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朗读、体会出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与反问句的不同。进而认识到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朗读体会,并挖掘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感,在探究与发现中,体验祖国语言的丰富。
〖过程建议
1、出示“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对它们的了解。
2、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学生的语言积累,用三种标点分别说一句话,小组内互相交流。
3、出示教材中的两组句子,让学生自主观察,朗读,比比谁读得好。
4、共同讨论,每组中的两个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小组游戏练习:一生说句子,一生点标点。比比哪组说得准确。
【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我会连、读读背背”三项内容。其中“读读认认”安排了认识十个生字的任务。每组中有一个熟字,一个新字,采用了换偏旁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记。是对学生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的一次巩固。由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独立识字,增进乐趣,体会方法,发展能力。“我会连”是两组“词语搭配”练习。由于涉及的词语都是学生熟知的,因此,要鼓励学生相互协作,自主完成。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读读背背”中安排的积累“节气歌”。节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应努力挖掘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对节气等相关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解和积累。
〖过程建议
读读认认:
1、首先出示每组字中的熟字,让学生认读。然后换掉熟字的偏旁,让学生猜读,进而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2、揭示新组成字的读音,出示词语,组织学生认读。组内读理解。
3、整体出示,生字、熟字及词语。引导学生朗读,区分体会。
4、游戏“找朋友”:利用偏旁卡片,组织学生进行组字游戏,巩固识字。
我会连:
1、分组出示两组练习,让学生尝试连线。
2、同桌互检,朗读巩固。
3、启发思考:照样子,你还能说几个吗?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读读背背:
1、自由练读,思考:你对节气等相关的知识了解吗?教师简要介绍。
2、组内练读,参照教材,认识歌中的每句话所说明的节气名称。
3、练习背诵,小组比赛。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奇妙的动物世界”。这是在本组课文教学内容基础上对“热爱自然,了解自然”这一单元主题进行的深化。其目的是实现主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全方位链接,进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健康情感。口语交际活动作为延伸与深化的一个载体,要力求发挥交流活动的优势,积极创设情境,实现积极互动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交际中,真正表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相机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交际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交际准备
1、准备“动物世界”的光盘、或动物图片挂图等。
2、将班级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
〖组织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利用准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组织学生观察。
2、交流观后的感受。
3、教师小结导出话题。可以借鉴教材短文中的第一自然节,激发学生兴趣。
二、展开话题
1、启发谈话:你知道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动物呢?(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你对它了解多少?和哪些动物间发生过有趣的事情?
3、个别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验,教师有意识地点拨方法,帮助学生表达清楚,强调注意的问题。
三、组内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了解的动物,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它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如: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有不明白的问题及时提问、大家可以互相补充等。
四、全班交流
1、组内推选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同学们互相提问或进行补充。
2、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表达情况。
五、动笔习作
教师组织学生把组内和在全班交流的内容写下来。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写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与小动物间发生的趣事等。鼓励学生敢写,多写,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六、互读简评
在组内互相交流自己写的片段,读一读,评一评。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内容,进行全班展示读。同学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
【展示台】
根据本组教材的内容主题,“展示台”安排了展示学生学习和了解到的自然知识,为学生的.停息收集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兴趣和能力,表达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此次活动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本组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为活动展示做好准备。比如在学习《古诗两首》一课后,引导学生搜集描绘祖国山河和自然风光的优秀诗句和图片;学习《最大的“书”》,引导学生采集制作动植物或矿物标本;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之后,引导学生搜集、查找其他常见的辨认方向的方法等。
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和谐交流的氛围,积极创造多种形式,为学生搜集的充分展示创造机会。如:组内交流,择优推荐;分类展台,自主介绍等,激发学生的热情。也可将活动延伸到课后。如:举办“标本世界”、“锦绣山河”等专题性的小展览,供学生参观,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成功体验。
〖过程建议
1、根据学生的搜集,进行简要的分类,并将同学按资料类别他成若干小组。
2、组内交流,由小组长组织组内的同学分别展示自己的搜集。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学生说清从哪搜集的,内容是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或受到哪些启示,不清楚的地方同学间互相发问或补充。
3、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参与全班的“最佳展示”。
4、教师小结,鼓励评价。布置指导学生课后举办专题小展览。提示学生:写上资料标签、内容简介、讲解词,想好版面设计形式等。
【宽带网】
这次宽带网中介绍了两种有趣的动物,一个是食虫的植物“猪笼草”,一种是热带鱼。目的在于通过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过程建议
1、出示短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2、利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节,启发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中奇异现象?
3、教师启发学生交流搜集相关材料的途径,鼓励学生课外搜集。
4、建议学生办一期“奇妙的大自然”的专刊。
语文教案 篇4
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理解内容,能够借助文本说出人们所看到的美轮美奂的落日实际上是幻觉的科学依据。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重点语段,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启迪学生能够用明辨的双眸、思考的大脑,观察生活,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两张幻觉图片导入
二 欣赏落日谈谈感受
三 基础知识
1、小组代表竞读课文。
2、小组代表上黑板给词语注音,词语有: 吟咏 绮丽 绚丽 殷红
3、小组代表听写词语比赛。听写了:幻觉、吟咏、变化多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夕阳无限好
4、抢答:“夕阳无限好”出自哪首诗歌,请把全诗背诵出来。
四 我读 我画 我赏(1-3)
1、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自然段,另外三位同学上黑板一边听一边画出落日图。之后点评。
2、讨论这个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3、第二自然段的“躺”和“缩身”两个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4、第二自然段的分号有何作用。
5、改第一段的双重否定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6、改最后一段的反问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7、用书中的原话回答“落日”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8、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五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引导大家阅读4到7自然段,讨论了形成落日幻觉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并且概括出关键信息。完成课后表格.
2、讨论这几段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六 课堂拓展延伸
1、结合《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
2、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段描写文字。
七人生的启迪?
比如:幻觉带来灵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山不是山,看水仍是水等。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复述文章内容
2.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做一个有优良品质的小公民
3.仔细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培养自己读与复述的能力
4.掌握新生字的音、形,最后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导入:同学现在是怎样和你的朋友、亲戚联系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以前人们又是用哪些方式进行联系?(最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信箱的作用是什么?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引出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板书:16.信箱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
1.出示问题:问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说出结果
3.检查阅读结果(回答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三.再仔细朗读,解决问题
1.朗读阅读提示,之后解决提示中的三个问题:
a.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b.娃丽为什么拿到了和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
c.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2.请同学一一回答,找出相关段落,分角色朗读(师做适合的指导朗读) 从中分析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格
四.总结全文,谈感受
1.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2.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受?
3.结合实际:假如是你遇到了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
五.课后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撇的写法。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撇笔画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撇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 、新授:
(一)讲解“撇”书写要领。
1、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 讲解笔顺。
3、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撇”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 教师分析讲解: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平撇、斜撇、竖撇、短撇、长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图示: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大半部分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
图示: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图示:
5、指名说一说斜撇、竖撇、短撇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撇,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撇的字。
1、出示范字。
千 升 生 左 牛 开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这些字都是先横后竖
生:先两横再竖,最后一横稍长。
左:撇不能太长,注意在田字格的位置
牛:第二个横稍长。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的优秀教案04-12
语文《狼》教案03-18
语文识字教案02-22
语文《变脸》教案03-16
《语文天地》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