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04 01:04:4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语文教案锦集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词语,掌握“蔫、怵、抠”三个词的读音、词义。

  ⑵ 了解作家冯骥才和其创作情况。

  ⑶ 了解刷子李和泥人张的高超技艺,见识他们的“奇”。

  2、能力目标:

  ⑴ 指导同学朗读,力求读得活灵活现,再现人物之奇和语言之奇。

  ⑵ 赏析生动活泼的人物语言、叙事语言,品味巧妙的情节布置,学习抓住一事,神韵毕现地写人的技巧。

  ⑶ 探究考虑。加强思维训练,引导同学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人物作出自身的评价。

  3、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地介绍了刷子李、泥人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才气,热情颂扬了我国民间高人的超群智慧。教读它,有助于培养同学热爱祖国广博精深的保守文化的感情,激励他们开掘生活底蕴,为拯救民间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

  1、品味词句,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2、掌握文章只写一事,曲折有致的叙事技巧。

  【教学难点】

  1、引导同学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出自身的评价。

  2、练习写人物速写,体现人物的“奇”“绝”。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指导同学朗读,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同学美读课文,读出声调、语气,读出情趣,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茂,并练习表情朗读。

  2、讨论点拨法:

  本文文字浅显,故事生动,阅读障碍不大,教学中宜采用同学自主活动、合作研讨的方式,充沛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品读法:

  集中鉴赏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揣测语句的丰富意蕴,可口头评析,也可练习写简短的评析文章。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讲述民间奇人绝技,创设课堂氛围;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品读课文,赏析课文的人物奇、情节奇、语言奇,提高品评鉴赏能力;同学自由质疑问难,并展开讨论,合作探究;体验与反思,练习写人物速写。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吧。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绝!妙绝!今天,我们再来见识两位高人,他们就是冯骥才笔下的刷子李、泥人张。

  二、课前口头演讲,汇聚奇人绝技

  多媒体播放话剧《俗世奇人》片断。

  同学讲述课前搜集的奇人高手的故事,教师也可介绍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人物,如:酒婆、张大力、青云楼主、牙医华大夫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同学循声低和,初步感知文意。

  2、同学练习表情朗读,要求读出声调、语气,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茂,读出单口相声的味道来。

  3、同学自荐,朗读自身最喜欢的段落,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也可示范朗读文章片断,如“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顺势作朗读指导:朗读时对于“绝活”“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等词语应该重读,要读得响亮,有底气,读出得意风光的味道;对于“吃素,发蔫,靠边站着”等词语则应该用降调,应读出没落、受窘的情状,还应该表示出“码头”对他们嗤之以鼻的神情;可辅以一定的手势动作以增强表达效果。

  4、同学大声读课文,力求表示最佳水平。

  四、品读课文,鉴赏课文,体味文章的人物之奇、情节之奇、语言之奇

  1、同学交流阅读课文的感受:

  生1:文中的刷子李和泥人张很神奇,那奇招绝活,让人称奇!

  生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浓郁的`“天津风味”,读着真让人陶醉,让人过瘾!

  生3:作者会讲故事,善讲故事,就一件事也能生出万丈波澜,让人佩服!

  ……

  2、教师总结归纳同学发言,为鉴赏定向:

  教师总结并提示:美是眩目的,美是立体的。今天我们着重鉴赏本文的人物之奇、情节之奇、语言之奇。

  ⑴ 见识人物之奇。

  提问:“刷子李”“泥人张”各自“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同学分组讨论、交流,各组推选一人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刷子李”之奇就在行事奇,做派奇。他手艺出众,技艺高超,原本已在“奇人”之列,但是他为自身设立的近乎苛刻的“从业规范”更是奇崛之极。他以这样的规范使自身远远逾越了同行,使自身成为高山仰止的偶像。“刷子李”其实是用奇特的方式展示自身的才干,渲染自身的身手。大胆的“许诺”,充溢自信,豪气干云;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泥人张”之奇就在手艺奇、行事奇。他技艺高妙,无人能比,独行天下;他沉稳、干练,面对他人羞辱镇定自若,胸有成算,后发制人,以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一招制敌。这是一位个性内敛,应付从容的奇人,与“刷子李”形成鲜明的对比。

  ⑵ 领略情节之奇。

  提问:本文以两位手艺人的高超技艺为话题,作者均只选一件小事来写,情节异常简单;但这一件事又极富戏剧性,一波三折。情节之奇,奇在一人一事,奇在曲折有致,请结合课文仔细品味。

  同学分组讨论,交流:

  明确:写“刷子李”,先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天津码头“优胜劣汰”的环境,为人物预设一个极不寻常的背景,然后再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极力写他手艺之高──“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这是在对自身挑战,还是以特立独行显示自身的超凡出众?接着,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以小徒弟的心理活动为主,从半信半疑到佩服得五体投地再到灰心失望,最后还是“刷子李”自身揭开了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烘托。

  写“泥人张”,则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三言两语介绍泥人张后,便切入正题,这是一场人格的较量,也是智力的大比拼。面对海张五的挑衅,人们都等着看泥人张怎样“回报”。于是,故事有了悬念。而泥人张的回报也十分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第一回合告一段落。而海张五接着又侮辱起泥人张的手艺──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对此,泥人张居然毫无反应,但事后的“回报”更令人叫绝──次日,街上小杂摊摆出了一二百个“海张五”泥像,并大书“贱卖”等字。泥人张一言不发而奇招制敌。情节虽然简单,但布置得曲折有致。

  ⑶ 品味语言之奇。

  教师提示:本文语言本性朴素,“津味”十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示力,无论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请选一二例揣测评析。

  同学考虑并交流。

  活动效果展示:

  浓郁的“天津”风味。如“要哪没哪”“屋子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架式挺牛”“穿上这身黑,就赛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一个泥团儿砍过去”等,吸取了方言中的精华,津味十足。

  单口相声的风味。全文语句短小精悍,活泼幽默,如“您别说不好,这一来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别不信!他还给立下一个规矩……”“倘若没这本领,他不早饿成干儿了?”“天津已是做买卖的地界,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等等。

  用词凝练。如“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一个“戳”字看出了泥人张内心的愤怒、鄙夷与不屑。如“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地地道道”一词强调的是强者存弱者亡的法则所具有的广泛性、彻底性──货真价实,毫不通融,毫无回旋的余地。如“海张五那边还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两个“找”字用得实在奇绝,特别是加粗的“找”字,更是绝妙。这一个“找”字源于海张五的“找乐子”,海张五拿“泥人张”取笑找乐,“泥人张”便“找到”他“找乐 ”时的丑态并捏进了“泥人”中。一个“找”字,看出了“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看出了“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假如换成“捏、揉、做”等词,就只有泥人张一方的行为,就不易看出他的“被迫还击”和“机智应对”了。

  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示手法。

  如写刷子李刷墙的一段文字:“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晃来,悠然晃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的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赛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几句简单的白描,人物立刻活在纸上。

  如“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句对称工整,有对比、比喻、夸张,将天津卫码头上的世风描写得淋漓尽致,也体现了作者对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如“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五、同学自由活动,质疑、解疑、存疑

  同学自由质疑问难,可以指名请同学回答,也可向全班同学请教,也可向老师提问。

  同学可能提到的问题有:

  1、“刷子李”的行事是否有作秀之嫌?徒弟曹小三最关心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是否舍本逐末?

  2、“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

  3、刷子李、泥人张、王叔远等民间高人,他们的高超技艺流传下来了吗?该如何看待这些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该做些什么?

  同学集体讨论,教师酌情点拨。

  明确:

  1、假如刷子李手艺平平,专在保证“身上没有白点”上下功夫,那就不但无用而且可笑。刷子李此举的目的其实是在以极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自身的高超技艺,其中流露出对自身手艺的绝对自信和自豪,也无妨看做是对自身的挑战和较劲。这一切假如有了雄厚实力做后盾,就绝不能说是作秀。

  曹小三的态度也属正常,既然刷子李有这样的高规范,严要求,他人自然会注重这一点的。

  2、这两句话从两个方面旗帜鲜明地表示了作者的态度:一、手艺人必需有身手;二、有了身手才干有自身的尊严。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有一点应该明确,那就是:能够达到以上两点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能够保证这种人生的社会是合理的社会。

  3、通过讨论,应该认识到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应当得到维护,它们有巨大的文化价值。维护民间文化遗产是对世界文化做贡献。

  六、课堂小结

  《俗世奇人》奇绝!妙绝!奇在人物,妙在情节、语言。做派奇的刷子李,行事奇的泥人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骥才先生写人叙事的高超技艺更让我们拍案称奇;那津味十足、本性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是余音绕梁,历久不绝。读这样的作品,如夏日饮冰茶,爽口又爽心。

  值得人深思的是该如何维护这些无形的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该做点什么?从冯骥才先生充溢睿智的文字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勇敢地承当起这一责任,为文化大厦添砖加瓦,为文化巨轮保驾护航!

  七、体验与反思

  1、同学推选班里有绝活的小能人上台展示才艺。

  2、要求同学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一篇人物速写。

  3、同学读自身的文章,然后集体评议。

  八、安排作业

  1、整理课上的“人物速写”片断,把它收藏在《生长的足迹》中。

  2、课外阅读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篇章。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上述内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阅读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文中还有很多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洁白宁静、性格豪放、静谧舒适、坐卧不安、不可思议、浩如烟海、飞渡重洋”,对丰富学生的词汇很有好处。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五、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六、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方法。学习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

  了解高粱根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根据题目、插图,激发兴趣。

  出示高粱的图片,以题目为切入点:“你们见过高粱吗?高粱是北方较常见较普通的农作物,高粱究竟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高粱的特点——结合初读课文,说一说。

  ①把图中的“根”放大,可据此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的哪一部分。

  ②接着从“情”字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在高粱的后面加个‘情’字?作者对于这种北方较普通的农作物又怀着怎样的感情?”

  二、自学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作者描写了高粱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同学交流看法。

  (3)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2.自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查字典,不懂的提出来,学生互相解答。

  三、个人阅读与讨论结合。

  1.轻声读课文,结合插图。

  ①想想课文描述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在书上批注)

  ②课文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可让学生讨论)

  板书:神圣 敬佩

  2.重点阅读要求:默读文章的重点部分(3—5段),概括出高粱根的特点、作用,并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先独立阅读,思考→画批重点→在小组内交流体会→全班交流。

  3.总结学生交流的结果:高粱根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长着很多气根;二是很苦;三是扎得很深。

  ①教师可启发学生根据高粱生存的环境,结合整体形象来理解:提问:为什么在土地十分贫瘠的雁门关脚下,高粱还能长着“正直的秆子和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读重点句,体会,然后有感情地读,与作者的情感相沟通。

  ②“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学生体会出:这句形象写出了高粱根的特点,它不仅在地下扎得很深,而且高粱秆的下端还长着气根。作者用了比喻句,先把气根和“榕树的根”比较,再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气根“像鹰爪一样”抓住土地,说明气根的坚韧;说气根“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说明气根很有力。上述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气根的韧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很大。

  ③带着这种体会,读一读,赛一赛,看谁能把高粱根的特点读出语气来。

  四、深入理解比较,概括表达方法。

  默读分、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讨论。

  ①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什么?(抓“神圣”和高粱与“我”和故乡人们的关系来看)

  ②高粱对“我”的影响是什么?“对”对高粱有着怎样的感情?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自己读、指名读。

  五、总结。(鼓励学生按照黑板上的板书,总结中心)

  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它坚韧不拔的品格的赞美。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句子练习,体会“爱”的广泛含义。

  2、学习3个汉字,掌握音、形、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句子练习:

  1、出示例句:1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反复朗读,体会语法。

  2、出示第一句:老师爱我,同学爱我,我也爱 。

  (1)你能把句子填完整吗?试一试

  (2)老师和同学怎么爱你?你怎么爱老师、同学?

  3出示第二句: 爱我, 爱我,我也爱 。

  (1) 还有谁关心、疼爱你呢?

  (2) 小组讨论句子怎样填。

  (3) 全班交流,选较好句子全班朗读。

  3、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这么多的'人关心、疼爱这我们,我们也要懂得去爱他们,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快乐!

  三、 学习生字:

  1、你能读准生字的音节吗?

  2、你有好的记字方法吗?

  3、比一比谁组的词语多?

  4、怎样写字呢?指名书空,纠正。

  5、指导在田字格里写字。

  四,达标训练:

  1、练习在田字格里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5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出示:节)你是怎么认识的?

  2、你知道我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吗?老师这有一组画面,请你看一看,猜猜都是什么节日?

  3、就说说中秋节吧,除了吃月饼,你还知道什么?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和睦的家庭,同他们一起度过一个幸福美好的仲秋节的晚上。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师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过节了,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个礼物,给你们朗读一篇小散文,愿意听吗?(师配乐范读)

  2、喜欢老师的这份礼物吗?你有什么感受?和老师说一说。

  3、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这篇小散文?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要认识的生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通顺。

  三、检查读

  1、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

  2、指名读。即使纠正字音。

  四、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1、带拼音读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你们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啊?那得把朋友的名字读准才行。看,月亮博士戴上眼镜,在看着你们呢,让他见识一下你们的本领吧。你能读准哪个生字朋友的名字,领着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跟读。读不准的拼读))

  2、去掉拼音读

  真不错,月亮博士忍不住要夸你们了,可是拼音宝宝拦住了它,说:刚才是有我们在帮忙,等我们走开了,看它们还能读准。说着,拼音宝宝真的走了。同学们,你们还能读准吗?(指名读,正确就跟读)

  3、调换顺序读

  这下,拼音宝宝服气了。可是生字朋友又调皮的换了位置,想靠考考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正确就跟读)

  4、同桌考。

  月亮博士对我说:哪个小朋友学的快,记的准,应该给一点奖励。老师真的准备了小奖品,你们想不想得到奖品啊?那就赶快拿出生字卡,同桌互相考一考,看谁记的快,记的准。

  5、检查读,选字组词,说句子。适时发送奖品。

  6、说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法、联想记忆法、字理识字、数笔画等)

  7、把生字送回词语中(多么、心里、甜饼、节日、弟弟、每天)

  五、再读课文

  生字朋友离开课文这个大家庭的时间太长了,有些孤单了,我们赶快把它们送回去吧。看看你们还能找到生字朋友吗?

  1、指名读第一句,生字同时变红。

  2、指导朗读。说说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的诗句。师介绍一句,鼓励平时多积累,多背诵。

  3、指名读第二句,生字同时变红。欣赏月饼的图片。

  4、指名读第三句,生字同时变红。师范读。生齐读。

  5、指名读第四、五句,生字同时变红。师范读。生齐读。

  6、指名读第六句,生字同时变红。师讲解甜蜜的甜的意思。与又香又甜的'甜的意思区分。齐读,说感受。

  7、欣赏几个地区中秋节风俗活动的画面。

  8、带着美好的感受齐读一遍课文。

  五、写字

  1、认识笔画卧钩。

  2、演示心的笔顺。

  3、范写。

  4、学生在本子上写3个。圈出认为满意的自己欣赏,同桌互相欣赏。

  六、朗读生字复现小韵文。

  七、总结,下课

  同学们可真能干,不但在课文中认识了生字,换个地方也认识。其实,识字不仅在课堂上,校园里、大街上、商店里,到处都是活生生的识字教材。同学们可要作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多识汉字,认的字多了,就可以及早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了。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

  2、 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个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 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 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的意义。教具准备:转盘、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1、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个小游戏。

  2、首先,我们来看图,出示(字盘)。

  二、看图:

  1、图上有什么?这叫“字盘”。

  2、我们可以给“也”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变成不同的字。有趣吗?

  3、这些都是一个族的字,叫字族。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4、要想做好游戏,我们首先来跟转盘上的这些偏旁交朋友。

  三、读偏旁:

  1、 复习已学过的偏旁。

  (1) 在这4个偏旁中,有的以前已经跟我们见过面了,你们能认出来吗?

  (2) 学生认读,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3) 学生说一个字,老师相机用电脑课件展示。

  (4) 说了这么多的字,看一看,想一想,“单人旁”和“三点水”分别代表什么呢?

  (5) 老师小结。

  2、 认读新偏旁“马”“土”。

  (1) 这两个新偏旁跟什么很相似?

  (2) 想一想,这两个新偏旁会代表什么呢?

  (3) 怎么记住这两个新偏旁?

  (4) 学生认读两个新偏旁。

  四、学习同组字

  1、“也”与四个偏旁都是好朋友,看,它们手拉手,变成了这些字,出示转盘一一转出生字。

  2、这些生字怎么读呢?打开书,自己来读读这些生字,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看谁读得最准确?

  3、学生自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字音:

  (1)出示生字词

  (2)这些生字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

  (3)指名读词,齐读。

  5、这几个字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这四个字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叫声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像这样的字,我们就叫形声字。

  6、做游戏,巩固识字。

  (1)我们来转动转盘,“也”转到与哪个偏旁在一起时,看谁能把这个字又快又准地读出来?

  (2)学生自转自读。

  五、指导学字

  1、学习“奔”的偏旁。

  2、看看练习1中生字笔顺表,自学生字笔顺。

  3、反馈检查。(驰、奔、池、塘)该怎么写?

  4、找朋友,你能给哪个字找朋友?

  六、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这四个字写美观呢?

  2、学生说,老师做适当点拨。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4、学生仿影,临写,老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教学后记 :学生会学乱多音字“驰”和“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 读生字新词。

  3. 诵读字谜歌。

  二、 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 析记字形。

  (1) 认读生字:行、千、庄。

  (2) 教学新偏旁。

  (3) 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 指导书写。

  (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 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 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 课堂练习

  1. 加偏旁组词。

  也------( ) ------( ) -----( ) -------( )

  2. 扩词。

  行( ) ( ) ( )

  奔( ) ( ) ( )

  3. 选字填空。

  池 驰

  (1)鱼儿在( )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

  4.游戏猜字谜

  教学后记:学生还是有些会将多音字认错。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天下第一关”指的是什么关口?

  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峻青一起领略一下山海关的.风光。

  介绍山海关。

  二、初读课文,理解新词。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熟悉一下课文内容。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名不虚传 气势磅礴 广袤无垠 干戈扰攘 浑然一体 捍卫忠贞 慷慨悲歌

  3、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

  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谈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

  2、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山海关?

  (学年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指导理清课文脉落。

  (1)城楼(2)山海关所处地理位置(3)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4)现在的作用。

  学生交流。

  四、课堂练习

  出示问题(小黑板)

  比一比,组词语。

  嘱 泳 抢 员

  瞩 脉 沧 贞

  给带横线的字注音。

  铮 铮 响 嗬 渤 海 嘉 峪 关 纵 缰 驰 马

  广袤 盔甲 干戈 扰壤殷红

  五、作业

  熟读课文。

  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作斗争的故事。

  板书设计:

  城楼

  2、山海关 地理位置

  历史作用

  现在的作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写作教案11-03

语文《春》教案03-08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狼》教案03-18

语文试讲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