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08 16:34:5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1

  圆柱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和技能上,通过对圆柱体积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信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实际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究。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装在杯子中的水的体积你会求吗?圆柱形橡皮泥的体积你会求吗?)学生听到教师提的问题训在身边的生活中,颇感兴趣。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而且此环节还自然渗透了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如果要求某些建筑物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或是求压路机滚筒的体积,能用刚才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从问题中思考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体积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本节课提示课题后,我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解决圆柱的体积问题,可以怎么办?学生通过思考很快确定打算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那么怎样来切割呢?此时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同爱们有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经验,经过讨论得出:把圆柱的底面沿直径分成若干等份。在此基础上,小组拿出学具进行了动手操作,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同学们在操作、比较中,围绕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认识得以升华(较抽象的认识——公式)。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不是安排了一整套指令让学生进行程序操作,获得一点基本技能,而是提供了相关知识背景、实验素材,使用“对我们有帮助吗?”“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想的?”等这样一些指向探索的话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建构自己的数学。通过实验、操作、自主探究,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通过等分、切、拼将圆柱体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运用多媒体显示由圆柱体到近似的长方体的变换过程,让学生观察、比较近似长方体与圆柱的关系,使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完全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悟到转化的思想在几何学习中的妙用。从而产生一种自我尝试、主动探究、乐于发现的需要、动机和能力。

  三、建立切拼表象,渗透极限思想

  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更多的学具提供给学生,只一个教具。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我把操作的机会给了学生。接着再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感受“把圆柱的底面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起来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宽是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高是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基本没有亲身参与操作,非常遗憾。

  本节课我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自由讨论、实践和思考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2

  在这节课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更多的学具提供给学生,只一个教具。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我把操作的机会给了学生。接着再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感受“把圆柱的底面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起来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宽是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高是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基本没有亲身参与操作,非常遗憾。但我使用了课件—————把圆柱体沿着它的直径切成诺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展示切拼过程。学生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也一目了然。,学习效果还可以。

  圆柱的体积练习课教学反思

  本节的练习,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从学数学的角度,注意了数学知识的特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使学生想象合理、联系有方。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3

  在上圆柱体积公式前,我精心备课,准备好教具,课堂上把教给学生,让他们四人一小组,去合作演示,充分讨论探索,我在教室里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圆柱体能拼成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因此,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从而推导出V=sh.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十分融洽,我自己也觉得这堂课设计得非常不错,按照备课的程序,接下来就是加深学生对公式的运用、巩固。突然,一双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有不同方法计算圆柱的体积”我一愣,备课时根本没有考虑到用其它方法;我灵机一动,对,让他说出自己的方法,这位同学用V=ch/2r,即圆柱侧面积的一半乘以底面半径,我当时没有下结论,把这个“球”踢给学生,让他们一起探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久学生都异口同声的肯定了。这种新颖的创新思维,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堂课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学生独特见解、探索,使我看到学生的创新潜力是巨大的,重在教师的`开发、引导。“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常常体现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许细稚,有的也许太“出格,”但这些却是学生创新精思维的闪现,必须珍惜,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在今后的教学中把充足的探究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4

  《圆柱的体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思想方法(转化),因此,教学新课前,复习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转化做好了铺垫。课上,出示课件: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学生通过观察,作出猜测:(1)圆柱的体积等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猜测是否准确呢?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迁移想:圆柱体能转化成什么几何形体,然后让学生用教具验证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过程,并讨论思考:这个圆柱体与转化后的长方体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而得出结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有一种推导过程是我没有预设到的:一学生回答,长方体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宽是底面半径,高不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周长的一半×底面半径×高。我没有否定她的回答,接着又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发现长方体与圆柱之间的联系,利用圆的周长和面积把圆柱体积的也转化成底面积乘以高。这样有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创造性的建立了数学模型而且发现圆柱体的转换成长方体的规律,掌握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转化。

  为了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进行分层练习,拓展知识,发散思维。如:已知圆柱底面积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侧面积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积和体积,怎样求高;已知圆柱体积和高,怎样求底面积等。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1、演示圆柱的.体积的时候,因为学生手中没有学具,教师教具的局限性,演示时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

  2、在圆柱体经过切割、拼接之后转化为近似长方体

  的时候,应多给后进生留有观察、讨论的时间,他们的思维反应能力比其他学生较慢,应给于他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后进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使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公式的应用,还要注意计算能力的培养。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5

  新课程观强调: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理念?本人结合“圆柱的体积”一课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片段一]

  师生共同探究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对公式加以应用。师出示教材例4(苏教版第12册P8):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高是1。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由于课前学生已进行了预习,多数学生是按照教材介绍的解法来解答:

  1.5米=150厘米20×1150=3000(立方厘米)

  师:这道题还有其他结果吗?(学生又沉入了深思)不一会儿,另外两种结果纷纷展现:

  ①20平方厘米=0.002平方米 0。002×11.5=0.003(立方米)

  ②20平方厘米=0.2平方分米 1.5米=15分米 0.2×115=3(立方分米)

  师:为什么会出现三种结果?

  经讨论,学生才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

  [片断二]

  巩固与应用阶段,我将教材练习二中的一个填表题进行了加工组合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表格。

  学生填表后,师:观察前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

  生1: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是几倍的关系,体积也是几倍的关系。

  生2: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越大,体积就越大。

  师:观察后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容易说出了后两组的关系。

  学生的表述尽管不是很准确完美,但已说出了其中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正是解答练习二第17、18题的基础,又为下一单元“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

  [片段三]

  教材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题:量一个圆柱形茶杯的高和底面直径,算出它可装水多少克?

  学生动手测量自备的圆柱形茶杯的有关数据并计算它的'体积。

  师:水的生命之源。人每天都要饮用一定量的水,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计算自己每天需要饮用几杯水(自己的杯子)才能保证健康,并把自己对水的想法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教学反思]

  精心研究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基础

  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只不过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国家要求与学生进行整和思考的结晶。但由于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我们在执行教材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枷锁”,而应作为“跳板”——编者意图与学生实际的“跳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编者意图、考虑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1、挖掘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考虑了地域、学科、时间等因素,留下了诸多空白,我们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片段一] 中的例题教学,就挖掘出了教材中的训练空白,并没有把教学简单地停留在一种解答方法上,而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从而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出知识联系,大胆重组教材。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的教学,而应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知识系统。[片断二]的表1仅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体积公式,此外无更多的教学价值,而重组后的表2不仅实现了编者的意图,而且为“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走出了数学教学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点教学”的误区。

  落实课标理念是用好教材的关键

  能否用好教材,关键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以学科为中心,而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教材在编写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心里装着学生,使用教材前反复琢磨,怎样的教学才能符合新理念。前两个片段就突破了“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走向了“学生中心”。[片断三]在教材关注学生的基础上向深层发展——不仅让学生动手测量,动脑计算,而且让学生在课外展开调查研究;不仅关注知识技能,而且关注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对生命之源——水的自我看法)这一片断的教学,其价值就在于渗透了人文关爱。

  学生获得发展是用好教材的标准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脱离教材,片面追求新课程的形式,而忽略了实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获得最大发展应作为我们用好教材组织教学的追求。本节课紧扣教材,“以本为本”,着眼学生的发展,无论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都获得了最大发展。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6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在同学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认识”等相关的形体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又是为同学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知识做好充沛准备的`一堂课。

  课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不时地引导同学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制造认知抵触,形成了“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展开局部,教师为同学提供了动手操作、观察以和交流讨论的平台,让同学在体验和探索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不时积累几何知识,以协助同学理解实际的三维世界,逐步发展其空间观念。

  练习布置注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同学运用自身刚推导的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引入环节中的两个问题,使其认识数学的价值,切实体验到数学存在于自身的身边,数学对于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作用的。

  教师无论是导入环节,还是新课局部都恰当地引导同学进行知识迁移,充沛地让同学感受和体验“转化”这一解决数学问题重要的思想方法。同时,还合理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有机地渗透了极限的初步思想。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7

  这节课我采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参与操作,通过观察、交流,感悟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获取新知。我深知教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要从成功中找不足。

  首先,复习内容简单明了,以旧引新。复习的知识点是对旧知的回顾,要求学生写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对预习作业交流时我发现学生能比较顺利和准确的回答,这为新课的教学活动不仅起了良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在课堂上再进一步地、更深入地探索新知削弱了阻力,减轻了负担。

  其次,引导学生大胆交流猜想和探索验证。我利用课件把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图形和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观察图形思考问题并组织讨论。在对如何验证让学生作为重点交流。意图是先让学生明确两点。第一点圆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圆柱可以转化长方体;第二点把圆柱的底面经过圆心16等份,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由于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和课堂开始阶段预习作业的交流,学生对如何验证的思维已经初步形成。让学生再次交流和汇报,我发现学生都了解和掌握。此时我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利用教具说出操作方法,并进行操作,让全班同学观察操作过程。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学生得到体验和感悟,发现圆柱可以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再次,课件展示、构建新知。让学生观看课件:是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切开后拼成的长方体。我抓住时机问学生: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成的物体的形状就有什么变化?学生明确回答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接着我把圆柱体和转化后的长方体图象同时显示出来,要求学生说出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与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能清楚地表达出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分为猜想、操作、发现、结论四个阶段,学生经历这些教学活动,体验和感悟了转化的作用和价值,弄懂得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

  最后,分层练习,发散思维。在获得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成果之后,为了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注意分层练习,我安排了练习题是有层次和梯度的。如:已知圆柱底面积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我设计的习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压路机、铅笔、柱子这些圆柱体,需要实际测量什么,才能进一步求得圆柱的体积,孩子们大胆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找到了答案,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在练习时我不断巡视关注学生练习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交流各自的想法和做法。对出现的错误作为教师指导的课程资源,强化孩子对圆柱体积知识点的深化和理解。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8

  优点:

  我采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具相结合的手段,在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教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样学生亲身参与操作,有了空间感觉的体验,也有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这样设计我觉得能突破难点,课堂效果很好。

  不足:

  由于学生的学具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加上本人能力有限,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很好,使课堂气氛不是那么活跃,课堂显得有些压抑

  再教设想:

  在课的设计上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学生动手实践、交流讨论和思考的时间上教师应合理把握。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9

  [头疼问题]

  近期六年级的任课教师都会头疼我们也不例外

  年级组集体备课时会叹气

  在走廊里碰头时会感慨

  叹气、感慨地主要原因就是:近期作业的错误率很高(特别是学困生)

  这使我不免停下“匆匆的步伐”凝望着这些作业叉叉多的孩子

  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细细掂量]

  一轮本子改下来错误有以下几类

  1、优等生:列出一个长长的算式,直接得出错误的结果(看不出是哪一步出错,反正计算错)

  2、中等生:求表面积时,大概知道侧面积+两个底面积;但真正列式的时候底面积没乘2;而到了只需要加一个底面积的'时候(无盖水桶等实际问题的时候)却乘2;

  3、学困生:列出的算式都有问题。一查,圆面积计算公式都不会(够厉害),最基本的都不会,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又如何能正确求出;个别的20多分钟头都不抬,就在计算一个图形题,仔细一看列式出错,后面的脱式计算过程中的结果有的有6、7位小数;依然不知疲倦的算啊算,看着都累

  4、不知灵活变通,一般来讲3.14最好是最后再乘,这样可以降低计算的复杂程度,减轻计算的强度;但部分学困生勇气可嘉,不管那一套,列式中3.14在前面就先算;放在后头就最后算,老实得可爱;当你在讲计算技巧的时候可爱的孩子们还在埋头苦算,结果错误百出。

  [标本兼治]

  1、学优生:提出要求:不能一步得出结果,要脱式:关注做作业、打草稿的态度、习惯,养成草稿本清晰、数字清楚,可以避免匆忙之中抄错数字导致整题出错。

  2、中等生、学困生:

  (1)重视公式的熟练程度:通过演示、推导、同桌互说、单独抽问、上黑板默写等方法帮助夯实基础。

  (2)重点分析典型习题,帮助学生找到审题、列式、解题的方法和策略,并针对性练习,提高技能

  (3)重点强记:3.14*1=…………………3.14*9= 常用计算结果,达到熟练程度,提高练习时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也可以用于检验计算过程中的结果正确与否。

  (4)抓听讲习惯:要求要严格,教师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讲评的时候,应要求所有学生抬头关注,集中精力听讲(往往这样的时候学困生是不睬你的,要适当的喊他起来站个1分多钟,点一点他。),有了这个保证,讲评的效果就有了,出错的几率就就会降低了。再结合以上措施,效果就会更好。

  [写在结尾]

  有了措施,就需要有行动——老师的行动、学生的行动都要跟上,希望一段日子后会有好效果。

  也欢迎大家说说自己的好的做法,共同提高第二单元的质量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10

  对《圆柱的体积》一节,备课阶段,我跟冯老师讨论过,3.19下午,又全程聆听了三位教师的同课异构,领略了他们不同个性的教学风格。在我看来,尽管是同课异构,尽管是个性课堂,一些基本的原则还是要遵守的。例如,深入地理解教材,例如,尽可能地保持数学的逻辑严密性,等等。

  对于这节教材的理解,最严重的分歧可能来自圆柱的体积公式。教材为什么给出的是“V=Sh”而不是“V=πrh”。我想,这里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要统一(柱体的)体积公式,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事实上,V=Sh也确实更能体现柱体体积的本质,不同柱体体积的不同公式,只是进一步描述了它们的不同的S罢了。另一个原因,是为方便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当圆柱被分割为有限个曲面三棱柱并拼为准长方体时,半径r只是接近而并没有等于长方体的宽,只有这个分割被无限化(取极限)时,圆柱的半径才能与长方体的宽相等。因此,与其让学生去费解地或不求甚解地观察“长方体的宽与圆柱的半径的关系”,还不如只观察两者的底面积S。在我看来,这样地处理,是新教材较旧教材高明之处,而有的教师之所以走回老路,恐怕是对新教材理解不到位的缘故。

  对于这节课的异构,分歧最大的地方可能是对探索或计算的侧重,以及是否需要、是否可以有多种探索方法。从教材的表述看,这节课的新授完全围绕着公式的提出(猜想)、推导(验证)展开,其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无疑应当放在公式的探索上。至于探索的途径或方法,我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转化,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二是验算,假设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利用它算出结果并设法检验。例如,可以将圆柱形固体放到较大的液体量具中,通过比较圆柱体积的猜想值与液体体积的'增长量,证明体积计算的正确性。也可以将圆柱体形状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形状,如果能够在变形的过程中保持高的不变,则可以直接证明所猜想公式的正确性,否则,就要通过计算来作出间接的证明。如何理解教材中“堆硬币”的意图?我以为,这段教材的用意在于“提出猜想”而非验证猜想。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教材的表述,它说的是:“从‘堆硬币’来看,用‘底面积乘高’可以计算出圆柱的体积。”而不是说圆柱的体积就是底面积乘高’。二是如果作为验证方法,在逻辑上就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因为硬币本身实际上也是圆柱,它的体积是否等于底面积乘高,本身就是要待验证的。冯老师在教学中将其处理为“无数个圆叠加成为圆柱”,则使得它在逻辑上不再循环(虽然,这里的“积分过程”包含的极限思想要比“化圆为方”更难为小学生所理解。)。我认为,由于“堆硬币”的目的在于换一个角度提出猜想,教学中当学生能够提出猜想时,“叠圆成柱”的过程就显得不那么非要不可了。而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圆柱的“化圆为方”的过程却是完全必要的。教师与学生一道经历了把十六等分的曲面三棱柱拼成“准长方体”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个长方体的“近似性”,并启发他们想象当等分的数量增大到三十二、六十四、----的情况,在其想象之后,再用课件演示极限化的过程,大多数学生应当是可以真正理解的。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11

  (1)

  本节可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体积》,以前教学此内容时,直接告诉学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公式:V=Sh,让学生套公式练习;我教此内容时,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对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苦的学习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而这里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节课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自由讨论、实践和思考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

  (2)

  圆柱的.体积一课,重点是体积公式的推导。公式导出后,如何进行计算应用。

  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是:

  1、学生对推导过程理解有困难,不深入;

  2、在计算的过程中,单位名称用错,体积单位用面积单位。

  3、对于书中所给的立体图形,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分辨直径、半径以及圆柱的高,做题出错。圆柱的高也可以叫做圆柱的长(个别学生不清楚)

  突破难点的方法:

  1、为了避免单位名称的错误,可在课前复习中设计单位换算的填空题,辨析题等。例如:1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平方厘米=1立方分米。

  2、在学生利用学具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应放手让学动手动脑自己解决,但动手之前一定要把任务布置清楚,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圆柱与长方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3、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突破以往数学学习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情感、能力、智力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操作活动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12

  圆柱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柱体积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究。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装在杯子中的水的体积你会求吗?圆柱形橡皮泥的体积你会求吗?)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而且此环节还自然渗透了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如果要求某些建筑物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或是求压路机滚筒的体积,能用刚才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从问题中思考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体积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本节课提示课题后,我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解决圆柱的体积问题,可以怎么办?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有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经验,经过讨论得出:把圆柱的底面沿直径分成若干等份。小组拿出学具进行了动手操作,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同学们在操作、比较中,围绕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建构自己的数学。通过实验、操作、自主探究,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通过等分、切、拼将圆柱体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运用多媒体显示由圆柱体到近似的长方体的变换过程,让学生观察、比较近似长方

  体与圆柱的关系,使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完全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悟到转化的思想在几何学习中的妙用。从而产生一种自我尝试、主动探究、乐于发现的需要、动机和能力。

  三、建立切拼表象,渗透极限思想

  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更多的学具提供给学生,只一个教具。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我把操作的机会给了学生。接着再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感受“把圆柱的底面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起来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宽是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高是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基本没有亲身参与操作,很遗憾。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13

  《圆柱的体积》以前教学此内容时,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具,往往直接告诉学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公式:V=SH,让学生套公式练习;这学期我教本节课内容时,课前作了充分准备了教具,再加之网上收集整理出来相应的教学课件,课堂教学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总之让学生的手、脑、嘴、眼各种器官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真正理解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此,我有以下的感想

  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我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苦的学习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这样学生不但尝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节课我让学生联系圆的面积推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体积的推导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而我在本课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14

  由于我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制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上课时我做到胸有成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到自身的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从同事评课反映,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是比较成功的。这节课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我采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参与操作,通过观察、交流,感悟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获取新知。我深知教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要从成功中找不足。

  一、交流预习作业。

  在预习作业里我在备课时就设制了两个知识点,让学生课前完成,一个知识点是对旧知的回顾,要求学生写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另一个知识点是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回答两个问题,两个问题是与这节课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在教材上都是能找到答案的。在对预习作业交流时我发现学生能比较顺利和准确的回答,这为新课的教学活动不仅起了良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在课堂上再进一步地、更深入地探索新知削弱了阻力,减轻了负担。

  二、交流猜想和探索如何验证。

  我利用课件把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图形和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观察图形思考问题并组织讨论。在对如何验证让学生作为重点交流。意图是先让学生明确两点。第一点圆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圆柱可以转化长方体;第二点把圆柱的底面经过圆心16等份 ,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由于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和课堂开始阶段预习作业的交流,学生对如何验证的思维已经初步形成。让学生再次交流和汇报,我发现学生都了解和掌握。此时我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利用教具说出操作方法,并进行操作,让全班同学观察操作过程。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学生得到体验和感悟,发现圆柱可以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三、课件展示、构建新知。

  让学生观看课件:课件2是把刚才实际操作的过程再次演示和呈现,课件3和课件4是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长方体。我抓住时机问学生: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成的物体的形状就有什么变化?学生明确回答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接着我把圆柱体和转化后的长方体图象同时显示出来,要求学生说出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与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能清楚地表达出来。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此时还提出了转化后的长方体底面的长和宽分别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这在教材和参考教案都没有的知识点。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学生勇于回答,学生回答错了,我既没有批评学生,也没有急不可耐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再想,后来还是有学生能正确回答出来了。我想如果不给学生思考的时机直接给出答案,这样与学生发现问题的答案所产生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分为猜想、操作、发现、结论四个阶段,学生经历这些教学活动,体验和感悟了转化的作用和价值,弄懂得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

  四、分层练习,发散思维。

  在获得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成果之后,为了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注意分层练习,我安排了三道练习题。如:已知圆柱底面积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已知圆柱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体积。在练习时我不断巡视关注学生练习情况,对出现的错误解答方法我不回避,在展示学生练习时既展示成功的也展示错误的。学生练习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在讨论和评讲练习时是很好的资源,要充分的利用。

  不足之处: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有效、良性互动还达不到预期目标,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具备良好作业习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欠缺。

  通过这节课,我思量交流预习作业能不能与全课的教学活动整合在一起,在课堂上如何更好地关注中等偏下的学生,我时常为此感到纠结。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范式在我校已经试验一个月了,难免有困惑和疑问,今后我还要一如继往地与集体备课成员沟通、交流,共同探讨教改新路,让课堂教学更高效、更优质。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15

  教学圆锥的体积是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

  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我让学生观察,先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在猜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教师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有的组用捏橡皮泥的方法,有的组用到沙子的方法;有的组用计算的方法。让孩子亲历教学的验证过程,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想一想等积等高的时候,圆柱和圆锥有什么样的关系?等积等底的时候,圆柱和圆锥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点的作用。

  圆锥的体积这节课的教学具有下面的特点,一是在教学新课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倒沙实验,而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二是在实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实验,以实验要求为主线,即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努力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学习,学生学的活,记得牢,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之后感觉到遗憾的是,由于教具有限,参与实验的学生不多,如果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学具,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的参与到探究中去,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材中圆锥体积的相对练习较少,但在考试里面实际解决问题中却常常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以特别增加了一课时练习。教学中的一组填空题,对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联系很有价值。通过练习,学生们明确了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和为4个圆锥的体积(或三分之四个圆柱的体积),而它们的体积相差2个圆锥的体积(或三分之二个圆柱的体积)??。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如将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求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就可直接用圆柱的体积乘三分之二从而使计算简便。

  教学的最后我与孩子们一起通过大量的练习,引导总结出了圆柱和圆锥体积和高(或者是底面积)相等,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或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或高)是圆锥的三分之一。

  总而言之,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试中学生容易丢分的危险高发内容,我在后面的教学中需要精讲和精炼,让学生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内化成自己的数学直觉方为最高层次!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2-29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2-18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7-19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实用)07-08

[精华]《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7-06

(推荐)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7-06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5篇06-13

《圆柱体积》教学反思04-20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5篇)02-19

《圆柱体体积》教学反思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