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千克和克》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
质量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概念却有比较抽象,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使学生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质量,千克用于计量比较重的质量。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质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设计中通过猜、掂、比、移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2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6页、88、89页练习十八1—4题
二、设计思想: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基础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发现这节课不但要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更在尝试将生活与数学有效地联系,因此,我们在本节课里,致力于精心搭建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有效桥梁:
1.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2.通过精心设计的、有效指导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1克和1千克的表象,从而建立观念。
3.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4.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五、教学难点:
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
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
2、小组准备: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鸡精、1千克的水果、一筒1千克的面、一包比1千克轻的绿豆、一包2千克的大米;二分的硬币、1克的药包、1克的茶包、10克的板兰根冲剂、100克的肥皂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
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二、探究体验:
1.认识质量单位
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
2.认识感知1千克
(1)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
(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始吧。
(3)找一找:
①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数学小精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
②看看数学小精灵有什么提示:1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对比着掂一掂;2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3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
③请每位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④听了每一小组的汇报,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包装袋上有质量标示)
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一手拎着1千克的盐,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
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老师想请盘秤来帮忙。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
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重1千克)
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
1、2小组都是西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果然是大约1千克,你们估得真准。像这样大的一个西瓜约重1千克。
3、4小组都是香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是1千克,你们也估对了。像这样大的一个香瓜大约重1千克。
第5小组你们是什么水果?也拿上来验证一下。看,像这样的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第6小组呢?什么水果?拿上来验证一下。原来,这样的3个梨大约重1千克。
第7、8小组没有水果,但是他们有一筒面,他们认为是1千克,请来验证一下。果然,这样的一筒挂面也约重1千克。你们找得可真准。
刚才有的小组认为这袋大米也约重1千克?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
(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
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
(感觉比1千克轻)
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然比1千克轻。
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请小组长和保管员轻轻收回物品。
(4)说一说:
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3.认识感知1克
(1)刚才我们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那1克有多重呢?
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2)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保管员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3)说一说:
有什么感觉?(非常轻)
与1千克比呢?(1克非常轻,1千克非常重,相差很远)
对,所以平时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4)找一找:
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请同学们用刚才找1千克物品的方法比一比、掂一掂。
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药包、茶包)
(5)感受10克、100克
盘子里还有一些用克作单位的物品,10克重的板蓝根冲剂,100克重的肥皂。分别掂一掂,感受一下。
感受完了保管员收盘子。
4.克与千克的关系
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
一袋盐500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
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
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
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
对,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千克=1000克
5。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①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②通过掂2分的硬币和洗衣粉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③知道1千克=1000克
6.认识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示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
这位售货员阿姨正在用秤称苹果,这些苹果有多重?(1千克)
她用的秤你认识吗?(电子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是电子秤,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巩固拓展
1.的确秤是我们称量物品的好帮手,因此我们要会认秤上的数据。
(1)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书88页练习十八第1题
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读的(先看单位是克,再看指针指到多少就是多少克)
增加一个4千克问:刚才都是多少克,这次怎么是多少千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盘秤是用千克作单位的)
看来我们在认秤时不光要看清数还要看清单位。
(2)你知道他们的体重吗?书88页练习十八第2题
(3)填单位:书89页练习十八第4题
2.你知道吗?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两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100千克相当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1500克相当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盐)可真重呀。
3.课后调查:
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就在书88页练习十八第3题。
八、课后反思:
实施新课程以来,人们再次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化”、“学校数学应向生活数学回归”等口号,生活、活动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两个关键词。然而,如何把这两者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得有效,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1.通过亲切的谈话让学生重温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即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人教版教材每单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单元主题图,它是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整体的概括。之前,我们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只是把图中物品包装上的质量标示作为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引子,没有得到学生的共鸣。之后我们反思再挖掘,发现这幅图蕴含着两层意思:它不仅只是为了呈现出生活中所常用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更是想联系生活实际揭示质量单位的产生,从而体现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解读了教材后,我们重新设计: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介绍购买水果的过程,从而体会质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了解国际上通用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样导入,让学生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了解1千克大约有多重,把抽象的1千克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联系,形成表象,从而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特别是“找一找”这个环节,不仅通过“对比着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千克到底有多重,而且在各小组交流找到的1千克物品时,让学生资源共享,形成更丰富的表象,加强质量观念。
3.在学生把质量单位与生活表象建立了对应关系之后,并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对生活的指导意义,从而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当看到物品的质量后,学生能用“相当于两枚2分的硬币”、“相当于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这样的语言进行描述,说明已经把1克和1千克的感觉深深的记在了心里,说明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活动是有效的,说明我们前面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的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已经能够用这种质量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了。其实,在本环节之前的巩固练习中,学生已经能用这些方法来选择物品合适的单位了。我想从实际生活到数学知识,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应该就是学习的真正意义吧!而我们正是在精心为学生搭起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有效桥梁!
关注体验活动的有效性:
1.学习材料的选择提高活动的有效性。①本节起始课,除了在相应环节中出示了各种秤的图片外,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称量活动,只把一个台秤请进了教室,且是用于对各小组同学找出的1千克物品的验证及对1千克=1000克的演示上。这样做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而对物品的估量应该是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知经验后完成的,因此并没有让秤出现满教室。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常规课堂。②对于学生小组活动的材料上,采用的是“供料学习”,并且在材料准备上精心设计:有的材料比1千克重,有的比1千克轻,有的和1千克一样重,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1千克的印象;学习材料里有的在外包装上有质量标示,有的没有质量标示,使学生学会用看或者是掂等多种方法来找,体会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2.体验的方法指导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曾经“热闹”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思考,反思过后我们高呼:“还数学课堂一丝宁静。”不论是掂一掂,还是找一找,我们都非常注重对学生活动方法的指导,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数学小精灵的“活动提示”、“静静感受”等的语言指导、对有序活动的针对性表扬……把这种体验的方法巧妙地、不动声色地渗透给学生,从而提高了学生活动的有效性。相信长此以往,学生活动的有效不再是一句空话。
我们都知道生活与数学有联系,在它们之间我们要架起一座“有效的”桥梁!
另外关于教材的活用说明:
我们在深入研读了教材后,在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作了部分补充和调整。(1)关于练习十八第1题的调整:因为生活中用千克作质量单位的盘秤比较多,因此在原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用千克作单位的盘秤,一方面更贴进生活,另一方面与前面用克作单位的秤对比,从而强调在读秤时不但要看清数还要看清单位。(2)关于1千克和1克教学顺序的调整:因为1克太轻,学生对1克的感受比较难,因此本节课我们将认识感受1千克放在了1克的前面,对感知1千克的方法指导为学生自主体会感知1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3
开学的第一天,从学生们那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我能读出大家对新学期满满的信心,对新的知识的好奇和期待!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愿景和对师生温馨、和谐关系的期待和开始经营中我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了《认识克和千克》的学习。
今年很荣幸又一次任教三年级,虽然对于备教材这环节感觉容易了些,可面对全新的学生仍不容懈怠。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机紧密联系,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就在前一天的新生报到时,我就给大家布置了学前准备任务:每人准备少量花生米、黄豆粒,一枚2分硬币、一枚5分硬币,一粒纽扣等物品。并询问或回忆跟父母到超市购物时看到的称重的工具及购买物品有多重,记录有关克和千克的相关物品。
教学中学生在观察了信息窗,聆听了学生认真读的四条信息后,思考很积极,提出了许多的问题:1、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2、150吨有多重;3、还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50千克、90千克有多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探究价值,看得出学生们的发现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是比较强得!
我们先来解决提出了1克有多重的问题,在经历了摸一摸,掂一掂,估一估的同桌活动中学生们很快想到了一片口香糖,一枚1分、一枚2分、一枚5分硬币大约重1克,一枚纽扣大约重1克等;继而出示并认识天平的构造,演示天平称硬币的过程,学生见证了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分硬币比1克轻一点;5分硬币比一克重一点;再次演示验证了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之后,让学生再次掂一掂2分硬币和一粒花生米有多重,感受进一步体验一克有多重;之后演示称一些比一克重或轻的物品,增进学生的感悟,这一环节的学生也体验活动较为充分。在接下来引导学生:如果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做单位吗?由1000粒花生米约重1000克,让学生读出1000克,也可以写成1千克,引入千克,这时有的学生想到了语文课本、数学课本的质量约是1千克;还有的同学生想到了一袋洗衣粉,两袋食盐,两包白砂糖,4包200多克牛奶的质量,这些学习资源很有用,我首先肯定了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两袋食盐重1千克;接下来,我选择了让学生用天平来称数学课本的质量,得出了数学课本约重245克,从而否定了一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的说法。于是,我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大约几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大家很快思考得出了4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于是,我要求4人学习小组中把数学课本罗在一起,轮流掂一掂看4本数学课本有多重,再通过如出示演示称过的200g的牛奶,几包牛奶大约重1千克等问题,从而引导进一步体验了1千克有多重。
在千克和克的名数换算练习环节中,我主要调查了学生的体重,借助了这项资源进行巩固练习。第二个调查的是王义轩同学:我的体重是62公斤,同学们居然多还没有反应,应该立刻大笑起来才对,看来他们还没反应这是错误的,于是,说:看来,王义轩同学需要大家的帮助?于是,不出意料的回答对了,王义轩的体重是62斤,31公斤就是31千克。接着又叫了几个同学说了体重,大家从自己体重的数据中明确了千克与公斤、斤与克的换算关系;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1千克又叫1公斤,那么,1千克=()斤。学生顺理得出了1千克等于2斤,1斤=500克。
在本课克和千克的教学中,我也努力尝试了借助学生的思考与交流的生成资源作为新知探究的载体,在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再次交流思维碰撞中不断反思学习从而获得并内化知识。感觉尚不理想之处是有的环节如调查体重,给学生时间用天平称物品的质量时,放的时间较多,从而拖延了探究时间,使达标练习时间紧张了,未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今后,提升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方面,需更加努力!
同时令人值得高兴地实践是课前活化心脑操的练习及指动游戏的使用让学生们得上课情绪得以更高涨,对于新课的期待更显强烈,表现专注而轻松。课中对于学生进行了较及时、恰当的评价让可以说大大激发了学生们思维的积极性和交流更大胆而热烈了,体现在学生们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合作提出解决问题或是互相提问概念等都很投入。比如在10—15秒的小概念记忆如:计量较轻的物体质量用“克”作单位,用符号“g”表示等句子。就涌现出了很多的记忆小能手如:王义轩、王伟杰、张栋梁、赵传瑞、李新阳等,欣喜地发现赵传瑞同学在发现约3粒玉米重1克时,最先发现了3000粒约重1000克,掌声四起!有不少学生发现老师体重约50千克,约有20个老师体重1吨;4个小朋友体重约100千克,40个小朋友体重约1吨。今年还有一个巧合我教了我的小外甥,平常很腼腆得他也特别的踊跃,1千克—300克=700克,答案很正确,但在给大家讲解时有些紧张与激动,说成了1千克=10000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还有可喜得是有的同学新发现了词语,我说ⅩⅩⅩ得左邻右舍,被另一同学纠正了是左邻后舍,那时那刻是那么确切,很有才啊!
在本节课中对于专心励志语的使用很少,我想如果用的适时些,全体的参与度可能会更高些!由于教学融合专注力的时间较长,因此检测评价,智慧提升环节仓促,习题设计及使用方面尚不够合理充分,这也是在今后的实践中值得继续探索的。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有关物体质量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上,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1、强化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课前请学生调查市场上物品的质量,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秤。让学
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课后请学生在家里用手掂一掂家里的一些物品,然后看看上面写的质量是多少。
2、突出体验在学习中的意义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本课为了让学生建立一定的
数感,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课前拿来2分钱的硬币和1千克的物品,在课堂上用手掂一掂,并找一找身边1克重的物品,学生找到了许多,如笔头、小橡皮等,并利用了橡皮、直尺、2分钱和硬币做成了小天平自己检验。再掂一掂一个苹果等自己带的物品的重量,然后再称一称。又让学生自己从书包里拿1千克的书本。然后,拎一拎自己的书包大约有多重,发现学生基本有了质量的概念。
3、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
学生已经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而对重量单位克、千克的感知,则较为抽象,在生活上接触也少,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操作,自主探究,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并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4、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
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研究“成长中的我”和自己能拎多重的物体,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校园、家中、商店、或菜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我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参与研究后的感受,为后阶段指导学生探究和实践提供经验。
不足之处:这样的教学,只是让学生在填写质量单位时有个支点,会与掂过物品的实际重量来作比较,然后选择用克或是千克作单位,从而帮助学生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填空,如果要让学生直接估计出这种物品有多重,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我想仅靠课堂上学得一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多观察,估一估,掂一掂,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5
在教学《克和千克》,我觉得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因此,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
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执教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上课开始的情境中,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尽管学生没有说出吨等知识,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重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从教学实施中看,我出示了一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进行有依据的合理性的猜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与实际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从而带出物体重量单位的一个简单序列,而序列的意图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轻重,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本节课,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量的关注,所创设的情境比较开放,因此对组织实施的教师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调控要求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叫一学生上台称物体的重量时,有的学生并没有仔细听,说我没有叫他上台,非常不高兴,这是我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第一次看到天平称,感到非常新鲜,在称重量时,他只顾“研究”天平称,最后是在我的“千呼万唤”的引导下,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物体的轻重上。
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提供情境场。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激励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逐步接近标准答案,好胜心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激励。这节课中,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动态地生成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如,当教师想让学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叫起说已经知道答案了,教师连忙接话,问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兴奋地说是上课前偷看的,教师灵机一动让他俩兴致勃勃地写到黑板上去,非常自然非常和谐地生成了下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时学生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如学生问:为什么一包味精用克作单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单位呢?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3
摘要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
教学《克和千克》这节课时,为了唤起学生有关台秤的知识经验,课前就布置学生在家搜集有关物品重量的素材。课中就出示一台秤,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台秤怎么称物品的重量?接着让学生认识台秤及使用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称出1千克的橙子。学生有的说1千克的橙子有4个,有的说有5个,有的说小一点的有6个。学生发现每组1千克的橙子的个数是不同的。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这时教师拿出一些袋子,问:“在这些袋子里装上多少东西,就可以达到1千克的重量了?看谁猜得准。”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寻找身边的物品,进行猜测。
生1:我想在袋子里装5本语文书和5本数学书。
生2:我想在袋子里放2袋食盐。
生3:我想在袋子里装上5袋洗衣粉。
生4:我想在袋子里放上9个沙包。
生5:我想在袋子里放2瓶营养快线。
……
一会儿,学生的兴趣上来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说。我于是话锋一转:你想验证刚才所装的袋子是否是1千克吗?如果不是1千克,你有办法使它成为1千克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一位学生把原来猜想的9个沙包放台秤上一称,羞涩的笑了,觉得相差太远了。有的小组在操作称物品时一会儿多,一会儿少,一会儿换个大点的,一会儿换个小点的`,一直到刚好1千克为止。最后,学生展示汇报小组的成果,教师给猜测正确或接近的学生奖励智慧小花。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反思
一、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这节课中,精心的设计,组织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称物品,掂物品,数物品的活动过程中加深了对千克的认识,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个实践活动也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称一称、掂一掂而真实的感觉到“1千克”的物体到底有从重。从而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因为物体的重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让学生通过现实的称一称、掂一掂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物体的重量。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又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思考,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形成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让学生经历生动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教师的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教学中,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增加,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生动的学习过程,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向最佳状态;同时分小组验证,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千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觉到“几千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学生对1千克的实物称重量的展示过程,正是一次科学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教师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的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实际体验,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得以培养,并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这个片段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验证,合作交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学生小组合作“称一称”的反复尝试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有探究价值的学习材料,以具有较大思维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当学生在认真活动的时候,教师认真地听,准确的理解,热情的鼓励,并给予学生帮助,进而营造了一个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这样,学生享受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4
《克和千克》是学生接触的两个新的单位名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做到:
1、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 、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质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5
克和千克对学生来说是两个比较抽象的单位,需要学生亲身去感受、体验,因此这节课要准备的东西不少。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两分硬币,一个小小的玩具,自己也准备了不少,比如米粒、黄豆,以及以100克、500克、1000克为一叠的本子等。心想准备工作较为充分,这堂课应该不错了吧,但这节课的效果没有我预想得那么好。
反思一:在整堂课中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我在课的前一部分要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秤,就问:“要知道物体的重量可以怎么办?”学生答:“用秤称。”再展示各种各样的秤图,虽然很顺,但没有什么波折,激不起兴趣。
反思二:40分钟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
反思三:要多给学生鼓励,哪怕是一个眼神,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
反思四:课堂上怎样做到收放自如,教师怎样调控课堂,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6
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有的也相对较为间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识。
因此,教学设计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为: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意识。
一: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实
证明
,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后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说说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人们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桌上约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再揭示学生找到的物品都约重1克,为丰富克的感知,让学生感知10克要几个硬币,20、50克呢?并让小组6、8个同学合起来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再让学生估量苹果与盐的重量,在估量过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可惜在估量确定出苹果重量之后,忘却了让学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学1千克的时候,我请学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废纸哪个重,哪个轻,由于两者体积相差比较大,学生很好的认识了千克,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要看质量而不是体积。最后我请学生比较了1克与1千克的不同,他们明显感受到1克比1千克轻得多,这为他们今后在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
三:
在教学完千克后,因为时间关系,遗憾地没让学生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另一个值得反思之处就是在回归课本的整理知识的环节中,该思考适当的引导学生整理、回顾知识。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7
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有的也相对较为间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识。
因此,教学设计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
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意识。
反思一: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后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反思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说说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人们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桌上约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再揭示学生找到的物品都约重1克,为丰富克的感知,让学生感知10克要几个硬币, 20、50克呢?并让小组6、8个同学合起来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再让学生估量苹果与盐的重量,在估量过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可惜在估量确定出苹果重量之后,忘却了让学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学1千克的时候,我请学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废纸哪个重,哪个轻,由于两者体积相差比较大,学生很好的认识了千克,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要看质量而不是体积。最后我请学生比较了1克与1千克的不同,他们明显感受到1克比1千克轻得多,这为他们今后在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
反思三:
在教学完千克后,因为时间关系,遗憾地没让学生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另一个值得反思之处就是在回归课本的整理知识的环节中,该思考适当的引导学生整理、回顾知识。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8
《认识千克和克》这一单元知识点简单,大多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中。二年级的孩子,还处在好玩好动的时期,在课上有实践操作的经历,自然是十分开心的。纵观这一单元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做法和反思:
一、整合课时,让学生因动而学
为了让学生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几乎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带物品:苹果、桔子、鸡蛋……于是我将新课和最后的《称一称》整合起来,第一课时安排学生带来家中各种各样的称和不同的物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掂物品、称物品、数个数,并由组员记录38页的表格,而我则巡视学生实践的过程,10分钟下来,孩子们都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1千克有多重,并尝试掂了掂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这些重量的大米,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今天的数学课真有趣啊!”“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没有用只言片语,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下课了,因为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我奖励他们共同分享带来的水果。一个孩子跑来对我说:“老师,要是天天这样上数学课就好了!”
其实,在整合课程上我还有个想法:就是让学生在科学课时自己来操作一下托盘天平。虽然教参上并没有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我想只有孩子亲身经历感受过的知识,才能在他们的脑海里建立正确、真实的表象。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准备利用中午时间安排学生4人合作,称一称10克黄豆。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和生活是密布可分的,尤其是这一单元,每个课时的作业都安排了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数学、用数学的题目。为了让学生和千克、克有更亲密的接触,我组织学生去菜场、超市进行调查,比如: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去菜场,看看妈妈买的菜各是几千克,再把你和妈妈买菜的过程写成一篇数学日记。这样的作业既是学生乐意的,也给工作繁忙的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亲子机会,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语言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当然,批改“调查作业”老师很累的,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需要一一阅览,有的.还需要年级组的老师交流,但我们乐此不彼。因为,我和孩子们一样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知道了洗衣粉有100克、250、 500克等不同包装,也知道105颗桂圆重1千克……此时,我犹如走进了超市,正在享受购物的快乐一般。
三、回归原始的教学方式
自从有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装备,我们的教学手段也随之丰富起来。精美的PPT,深情并茂的动画,给课堂增添了很多的乐趣。可看着孩子们鼻梁上悄悄架起的眼镜,我总有些心疼他们。
《练习四》的教学,我一改往日的练习课教学模式——做一题讲一题,用原始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于是,孩子们把窗帘打开,教室里顿时亮堂堂的。我先让孩子们交流学习单:
1、哪些物品重1千克?、哪些物品重1克?
2、什么时候用千克做单位?什么时候用克做单位?
3、1千克=()克。
然后我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1—6和思考题,做得快的小朋友自学“你知道吗”。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巡视学生,最后根据孩子的完成情况有的放失的对习题进行讲解,高效率的完成了书本练习的教学。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3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基于以上对教材思考,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来达成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1.课前准备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超市里初步了解物体的质量单位并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明确秤能帮助我们准确知道物体的质量。从而也为后面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概念做铺垫。
2.通过“建立质量概念——感受质量——应用知识”的模式,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首先,先让学生掂一掂一个粉笔头的重量,在验证称一称,让生感受老师为其准备的粉笔头并不是凭空而得到的约1克的质量。物体的质量也不能凭空而定的。而之所以选用粉笔头而不用教材中的硬币或其它物品。是因为2分的硬币现在很难找到也不常用,而1角的硬币有新版和老版,新版的约2克多,旧版的虽然也约是1克,难于统一。而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在生活中比较少,也容易被忽视。因此我就为学生准备了约1克的粉笔头。接着让生再次掂量后找出桌面上约1克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这时我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对1克的认识发现生活中用克作单位的物品进一步加深认识克这个质量单位。由于学生没有“1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数相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些知识基础,只有这些知识的一些生活经验。基于此在教学中我是有选择性的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来进行教学。没有利用教材中提供的2袋500克的盐是1000克来认识“千克”及它与“克”之间的关系。而是先让学生通过感受活动:“找一找”、“掂一掂”,先让生比较掂量10克和1克、10克和100克的物品,加深对“克”的理解,培养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接着很自然利用10个100克是多少克来帮助生建立对“千克”的认识,同时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认识1000这个数。再用秤验证10个100是1000。来引发学生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接着通过掂一掂,说一说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比较掂量1克和1千克让生感受两个质量单位有一定的联系的同时还是有区别的,从而更好的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最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之前学生在掂一掂比较物体质量的大小时,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它们有了一定的感受后,抽象出数据让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质量的大小,进一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和能力。最终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认为这些都是我这节课比较好的地方。
有遗憾和不足的地方是:由于学校的天平、盘秤教学仪器损坏了不能使用,故而没能小组有这两个秤来进行学习。只能是我操作告知给学生,他们就没能很好的进行观察。这是这节课我遗憾的地方。不足的地方:给学生掂量感受的时间较短;让学生用教师指定的进行语言表达;没有让学生进行估一估物体质量的环节来让学生感受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对课堂出现的问题灵活应变能力待提高和加强!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9
这学期的数学内容里有一章是讲质量单位的。这一单元的内容就像以前学长度单位一样,令我十分头痛。因为这一单元的内容很难让学生理解,或者说一克、一千克、一吨到底有多重对一些孩子来说确实非常的困难。做题目时,又不能秤一秤再填单位,让学生实在是摸不着头脑。如何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质量单位,在填单位时不闹笑话呢?这是我一直在努力的,在上新课时我也进行了认真的备课。
一、让学生亲生体验,初步感受几克、与一千有多重。学习新课之前,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1、称一秤一个一元硬币有多重。2、秤一个苹果有多重。3、秤出1千克豆子,用手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通过这种预习,一部分学生如果认认真真的去做,那么他对克和千克的印象会非常的'深刻。上课过程中,有一位孩子说的就非常好:爸爸告诉我,两瓶矿泉水的重量差不多就是一千克。这个作业靠孩子自己一个人完成不了,但毕竟是农村里的孩子,家长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帮助孩子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很多学生的在上课之前对和千克认识还是不多克。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活生活经验。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了,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接触,对那个东西轻和那个东西重能够分辨清楚,对什么东西自己拿的动,什么东西自己拿不动,什么东西拿起来很轻松,什么东西拿起来很费劲也非常的了解,上课的时候我就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孩子学的很轻松。当上到吨时,我无法向孩子展示一个一吨的东西,孩子也无法自己拎一拎一吨到底有多重。怎么办呢?电视,学生都会看电视,那么她们也许会在电视看到过大象有多重,我抱着试试的心态问了:大家知道大象有多重吗?结果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提到吨,而且他们也知道大象很大很重,这样对吨的认识就比较的直观而且正确。
三、生动夸张的例子,让学生记忆深刻。当学生对千克、克、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在做作业时。仍然还会闹笑话。例如:当做得一辆货车的载重量为4时,很多学生填千克。可能他们觉得千克已经是很大的质量的单位了。看到这个答案后,我首先问他们自己有多重,(体育老师让他们秤过的)然后问他们是否做过公交车,车上只有你一个人吗?如果车的载重量只有四千克,那么是不是要把你头、胳膊、脚先分开,分批运到目的地,然后组合起来呢?但我说到这里孩子都不由自主的笑了。他们都被自己填的单位给逗笑了。这个例子我只说过一次,当第二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只有个别学生错,而且但讲到这个题目时,很多学生都能想起我当时举得的例子。这足矣说明这个例子让学生多么的印象深刻。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0
1、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本课设计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他们已经知道物体有轻重并能分辨物体的轻重,能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觉去感受体验物体轻重。所以教学这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前调查,课中体验,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并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2、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教学形式,设计了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抱一抱、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操作活动中,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教法与学法理念:“教育走向生本”,“以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理解与创造。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先让学生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水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有的放矢的指导,而不是先教给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去称。这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欲望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意创造矛盾,用秤称2分硬币时,发现指示针几乎一动不动,学生产生了疑问,这时才引出天平来认识“克”感知克,并通过推理建立起1000克与1千克的联系。为了学生进一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猜老师的体重有多少千克(50千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约25——30千克),互相抱一抱感受二十多千克有多重,现场当小记者采访听课老师的体重。这些有趣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学生始终处于注意力的“兴奋期”。
4、教材的认识与处理
认识与处理的原则: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学生对1克与1千克到底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研究操作实践的“源”。在教材处理上,从整体——部分——整体,先认识千克后认识克,再建立克与千克的联系,这也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感知体验。感知1千克时,通过分组合作,称一称,掂一掂,并将1千克转化成具体的数量:8个苹果,6根黄瓜,7支香蕉,12个桔子,6个梨子,都是重1千克。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0克豆子有47粒。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1
教学反思这是我第二次讲授这节课,通过上次大家的指导,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又有了一下变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认为在教学《克与千克》后有点感触,现作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唤起对它的感受。先让学生背一背感受人的身体有轻重之分,再让学生掂一掂自己的学习用具来感受物体也有轻重之分。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为了让学生建立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A、通过实际感受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1个二分硬币和1袋洗衣粉,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从中感知一千克比一克要重,再通过加1、2、3、4个硬币来感知5克的重量,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大概有1千克,这样学生初步具备了克与千克的表象。
B、让学生实际测量物品的质量。在上面估测的时候,往往结果与实际质量有出入,这就得需要提供帮助验证的工具---称。学生知道要知道物体的轻重需用秤称,此时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
C、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一袋洗衣粉,一手掂1个二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二、不足之处:
1、没做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由于没能很好处理好时间的把握情况,致使小组合作匆匆忙忙,没能起到很好的实践效果。
2、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的体验还不够丰富
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2
本课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我教学设计的落点是“体验”数学。
把体验克和千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不足之处,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体验”为学习形式贯穿始终。教学中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反映——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才是老师设计和引导的精髓。但是,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出现了不明确,没能处理好,用语出现了不准确。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5
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引发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联系密切。同时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构建。让学生在充分的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千克”与“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知和构建,形成清晰的概念。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一个质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粒花生米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所以,本节课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获取了所学新知识。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3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还布置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4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导入的设计,1克和1千克的感性认识,还是练习的设计、课后的调查,都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1、教学时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5
在教学中,千克和克是重要的计量单位。然而,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容易混淆这两种单位的使用,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种单位的使用,以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让学生理解千克和克的定义和区别。千克是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表示质量的大小,而克则是千克的`一千分之一,表示质量的微小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水果、蔬菜、食品等来让学生感性理解。例如,1千克的苹果和1克的葡萄干的区别就非常明显,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两者之间的差别。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学生还未掌握千克和克的使用时,我们应该以小组合作、问题解决、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教学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单位的使用。同时,我们还应该借助教具和模型等视觉化工具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单位的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平时作业、小测验、课堂互动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实践,从而达到掌握单位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03-31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03-08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04-16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03-28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精选26篇)06-12
克和千克的教学反思15篇02-16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5篇)03-22
克和千克的教学反思(15篇)02-16
《克与千克》教学反思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