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15 09:37:1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篇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我是根据时令而设计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过程设计细致,留有较大的活动空间:选题1、2项内容可任选,第3项必做,突出了在实际体验、艺术欣赏中的创造性发挥。成果的呈现方式注重多元化;课内活动将记录——展示——创造与活动选题的三项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际观察体验和总结交流中,从感性到理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我注重了学生的探究性和创新意识;注重在实际观察、记录的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了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时光飞逝,转眼间这一学期就要告一段落了,回想这一学期的30篇课文我觉得还是在讲授以“战争”为主题的课文给自己和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我对这一单元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首先,这5篇文章是以战争为主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对战争的`了解太少。因此,在教授这一单元无疑是一个挑战。引导学生学习这一单元我觉得比较成功的一点是,在一些以情感为主的篇目时,以我自己的文学素养将学生带入情景。

  其次,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从问题上看都属于记叙文。因此,掌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刻画就显得极为重要。但在教授这几篇文章并没有很好的将人物刻画这一教学人物落实好,没有将复杂的人物刻画简单化。

  再次,还必须强调的是,对语文学科的学习, 我还应该多多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感悟,从而达到提高其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海燕》这篇课文运用象征手法这一知识点,是的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比较学生从前曾学过的包含象征手法的文章,这些文章中对象征手法的使用比较集中而单一,并且在文中有较为明确的句子点明了象征义,这样的象征手法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海燕》对象征手法的使用不同于这些文章,文中没有较为明确的句子点明象征义,而且表面上看来,这篇文章就仿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但深刻思考一番,的象征意义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象征系统,在文中出现的每一个事物都能融入其中,成为这个象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当时俄国的社会现状一一相应。在授课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中的'象征意义,首先应向学生介绍高尔基及其写的背景,让学生对当时俄国的现状有深刻认识,紧接着引导学生回顾象征手法,并将文中出现的事物与俄国的社会现状联系起来。在这一步骤中,首先引导学生明白在这个象征系统中处于背景层次的“暴风雨”的象征义——大革命;然后引导学生理解从大革命中分出来的几个支流:革命者、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最后让学生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事物,并采用连线的形式,简化这一环节,通过这种方式,文中的脉络得以清晰地显现出来,且学生容易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对象征手法的运用也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是: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时间比较少,教师的指导性语言过多,范读的时间过长,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不便于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可以让学生读中体会朗读的方法,再由学生讲明自己朗读的技巧,教师加上适当的点拨,在读中把握海燕、暴风雨、海鸥、海鸭、企鹅等形象特点,效果会更好些。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自渎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发现的机会给了学生。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主题把握准确,有的学生的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能将课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课堂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掌声》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样一篇感人致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为此,我设计了一堂情意交融,开放、扎实而有效的语文课,让爱的掌声响起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教学这课时,我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

  1、让学生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划出描写英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2、读课文第一段,英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读第四自然段,这时的.英子给你又留下什么印象?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掌声,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掌声有什么不同?

  课堂中我围绕上面几个问题要学生反复读课文,理解英子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明白掌声对英子的影响。从而明白: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既要珍惜别人的掌声,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教学《诗经采薇》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因为要做小老师,学生对课前的预习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并做好预习笔记,取名为《学记》,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板块:学有所得,考考大家,向你请教。上讲台的同学可以得10分发言奖,主动发言的得5分,被点名发言的得3分,开小火车轮到的得1分。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个上讲台的是龚双双同学,她向同学们阐述了诗歌的基本意思,表达的主要情感,基本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勇气可佳。王曼奇提出了一个难点:语气词“思”的独特用法,教师点拨:“矣”、“依”、“思”、“霏”四个字的巧妙压韵,令诗歌读来韵味独特。经过反复朗读,学生相继发现了“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叠词运用,一唱三叹的效果,今昔对比,景物描写对人物心情的衬托作用,情景交融的魅力手法。

  本节课对学生说比较新鲜,较好地体现了生生互动,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的理念,教学效果良好。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7

  《对学生了解不够,对教材理解不透。如:第一次试上《喂—出来》,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作者星新—叙述一个什么故事?我这样做是出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希望能让每个层次学生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但我没有意识到新教材的阅读提示已经概括故事内容。学生又很认真地做了预习,以至低估了学生的最起码的阅读能力。如此简单既没有新意又缺乏挑战的问题,他们是不屑于回答的,场面一度冷静。还好有一位学生见我如此尴尬,站起来非常流利的读了一遍提示内容。下面学生发出“嘿嘿”地笑声,眼睛不时瞄我几眼,更多的`学生在翻看课文,一幅百无聊赖的样子,这笑声眼神里一部分包含着对这位爱表现的学生可爱之处的善意的揶揄,但更多的是对我提出如此幼稚的问题的嘲讽。出师就不利,信心一落千丈,最后草草收场。这正是我没有从学生入手,没有充分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去解读文本,设计的问题只是一厢情愿,这样胡乱地生搬硬套,以为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能回答出来就是平等了,就是互动了,真是荒唐之极。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上主要围绕“父疼子”“子爱父”这两方面展开教学。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所以,我通过反复朗读、圈划,引导学生体会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讲课时,我花费了大量时间,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细细品味四次写背影的文字,同时,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自我反省的文字,了解作者的心理是前后不同的,起初对父亲的不理解,相反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甚至暗笑他的迂,及到看见他的背影,这才良心发现,作为儿子,在父亲面前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引导学生注意调整心态,体会家庭亲情,然后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自己的父亲举手投足间的父爱。对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自己父亲的哪些细节令人难忘。学生表现较好,参与度较高,也真实可感地表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父亲的故事。

  我也在想,只要触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即便是寡言的学生也是能说出自己内心的故事的,关键在于老师如何触动学生的心弦。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9

  1.运用分层评价的方式。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阶段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长评价;学生在全班交流、展示阶段主要由教师评价和学生推举代表来进行评价。

  2.运用分项评价的`方式。可以分别对搜集查阅资料、口语交际、写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发现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强弱,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取长补短,重点加强。

  3.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态度、行为表现尤其是情感态度的变化和能力的提高。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

  本文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1

  这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一百余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在人物描写方面,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

  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学习习惯,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句理解基本内容,教师只激发,点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读的训练中,我以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初读──速读──竞读──研读──背诵,自学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提高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同时,我还注重文言文拓展训练,因为课堂学习毕竟阅读的范围小,我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文言文的拓展训练《指鹿为马》、,《哀溺》等阅读练习,使阅读过程中的诸多收获得以巩固与积累。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2

  在教学课文《爱莲说》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遇自己身处污浊环境,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阿,豁然大度的生活态度,我组织了学生展开大讨论,后来我提出:学习这篇文章有没有现实意义呢?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有的说:“做人要随和,要亲和,否则会被社会淘汰,因为社会需要的是胸怀大志,无私奉献,能与人和睦相处,诚实敬业的人。”有的人说:“本文在当今生活中还教育和鼓励人们在浮躁的现实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还有的说:“我认为有意义,但很难做到。坚守独立的人格,需要有坚强的毅力。”

  当大学生们争先恐后讨论到此,我就告诉他们:“是的,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一定要保持宁静,挥别浮躁,否则学到的知识就不扎实。你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有好的,有差的`,有的可能暂时生活在‘污泥’中,但文章告诉我们,不管现实社会怎样,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有独立的人格,有崇高的追求,绝不能随波逐流,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做一名坚强、自信、自尊、自爱的人,在逆境中同样健康成长!”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3

  本学期我授初二年级两个班语文,现将中段考前的教学反思一下:

  一、教学没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尽管我每次备课时在教学目标的设立,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设计和安排,但是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的是教师教知识,学生记知识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生怕自己讲的不够多,有时一堂课下来,满堂灌,原定的教学目标很难完全实现,教学目标无从谈起。

  对策: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语文知识,通过学生的联想.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教学目标的实施,要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突显在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二、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不准,缺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抑制情绪。现用的语文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特别是强调了生活的语文和学习的实用性,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要求。但我教学过程当中仍然难弃传统的思维和方式,乃至全搬教材,因此学生感到课堂空洞、乏味,久而久之产生了对语文学习的'抑制情绪,影响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

  对策:紧扣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特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语文,对学生终生有用的语文;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三、教育教学没能让不同的学生在语文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教学,我会说要因材施教。可实际教学中,我又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地理成绩的提高。

  对策:每一位学生固有的素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要更高层次前进。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三道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量。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布置作业时,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尽量完成书上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在加做。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首先,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念。

  语文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从语文课的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味一种人文精神的关怀。教师用美的艺术形象和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教学一篇文章要选好突破口或者切入点。

  我觉得《饮酒》以陶渊明为什么能成为士大夫的一座精神堡垒作突破口,有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而且也贯穿着一种人文精神。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积极主动探求未知,课堂会诗意盎然的。

  这次教学《饮酒》也使我认识到:要让学生入境学习,教师必须首先入境。这方面我觉得做得还不够。另外,学生对陶渊明的`介绍有些流于形式,这也与教师指导不够有关。如果能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事迹来解读陶渊明,使诗人形象铭刻学生心中,知人论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诗歌形象极其诗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一)成功之处

  语文课要重视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品味,重视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语文情境的创设,重视情感的熏陶和美的发现等等。因此,真正的语文课,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去品味语文独特的语言魅力,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让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的心灵也能得到人文和美的滋润。《台阶》整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通过上课,我觉得在本课书的教授上,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重视了语文味。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以极其自然的口语化语言,展示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奋斗历程,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强、渴望得到尊重的农民形象,常见的事物、简单的叙述、不经意的举动流露出对父亲浓浓的深情。所以本节课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也应该是不经意的,应该是于文本的解读中水到渠成的。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三次朗读:默读——速读——精读,每次朗读均有相应的学习任务。

  第一次初读文本我采用默读的形式,让学生说说故事的梗概。默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方式,静下心来走进文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作者的心灵。在默读中学生会读有所思。读过之后要复述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把握要点真正做到读进去。然后通过复述故事,学生能够初步把握情节,对人物也有一个初步感知,做到整体的把握。复述故事,还训练了学生快速阅读、勾画圈点法阅读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

  第二次朗读文本我采用速读的`形式,让学生用“他是一个 的父亲,第 段第 行这样写道 ” 这样的句子说话。通过速读让学生继续筛选信息,掌握抓住关键词句进行人物赏析的方法,注重了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完整流畅的表达。通过速读、说话让学生自己感悟父亲身上勤劳、质朴又有所追求的品质,引领学生理解了父亲形象的意蕴。

  第三次再读文本,我采用精读的形式,选取三个精美段落,设计了“加入父亲的心理描写”、“ 本段运用了 描写方法,体现了父亲 的心理”、“读出重音,读出人物语气、情感”三个活动来体会人物品质,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精读的目的是为了读懂全篇,要精细地读,反复读。既要领会文章形式,又要掌握文章内容;既要仔细理解文章字词句篇的表层含义,又要深究其深层含义;既要把握整体,又要重视细节。精读之后,文章的精彩之处就会刻印于心中,终生难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那么本文就是在对父亲的描写之中表达作者的情感的,所以我选取了这三个片段进行精读,设计了这样三个活动来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我这三次读文本,均结合语文活动,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均遵循了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的原则。

  另外,还有一处朗读我觉得处理得比较成功,同样体现了语文味:就是在感知人物形象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说说“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在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的情况下,我有感情地朗读了这句话,让学生再次体会,学生通过我的朗读悟出了这个破折号其实是表现了父亲说话的不连贯,进一步表现父亲“要强”的性格特征。

  (二)不足之处

  1.对作品主旨的处理

  本文以父亲为主要描述对象,但此文并非表现父亲的作品,而是在表现一代农民形象。全文以儿子的眼光关照父亲,除饱满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外,文字间也流露着辛酸,深沉地向着时代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对于这一主旨的把握,我的处理过于简单,只是通过自己的讲述给出,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因而没有达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感知作品主旨及现实意义的目标。

  2.对于分层教学做得不够

  本节课在布置作业环节注意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但是在整个教学中没有体现分层教学。这样有些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把握分层教学生的实质,虽然对于南大附中的学生了解不足,但这也不应成为理由,因为备课就要备学生,要把备教材与备学生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让课堂教学确有实效性。

  通过《台阶》一课的教学,我对语文味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原则,一种特色,一种美感,也是语文教学永远追求的一种高境界。只有洋溢着“语文味”的语文课,才真正让学生喜欢,才可能拥有成功的语文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始终坚守自己的田地,把语文教得实在一些,语文味教得更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