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沉浮》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沉浮》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沉浮》教学反思1
夏天到了,水果是幼儿喜欢吃的食物,为了配合科学活动《瓜果沉浮》的教学,在活动前,我请家长配合从家中带来各种水果,并将活动目标预设为:
1.观察瓜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学习用语言表达。2.初步了解简单的统计和记录的方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本节活动中我通过问题导入活动:“你喜欢什么吃什么水果?”引起幼儿对水果的兴趣,迁移幼儿对水果的已有经验。
情境的创设更能激起幼儿的兴趣,我提出:“水果宝宝想请到水里去玩玩,猜一猜会发生什么事呢?”孩子们能积极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在活动中,幼儿对猜想及验证环节非常感兴趣,孩子们觉得大大的西瓜肯定会沉下去,小小的葡萄可能会在水的上面。当孩子们通过自己探索发现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时,他们睁大眼睛觉得真不可思议;当探索的结果和他们猜的`一样时,他们脸上洋溢着特别得意的笑。幼儿在操作中初步感知了物体沉浮的概念。
在记录环节,我采用集体记录的形式,让幼儿根据水果在水里的沉浮状态用语言表述,由老师记录。
通过今天的探索活动,使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和获得初浅的“沉”“浮”经验。为了拓展幼儿的经验,发现不同的水果在水里有不同的沉浮现象,我在活动延伸部分,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更多的瓜果进行探索活动,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
《沉浮》教学反思2
马铃薯沉浮不定探浮力再入一层
课前材料准备:
1、学生小组:1个马铃薯,半小杯盐(或糖、味精)。
2、教师演示:100毫升的清水和浓盐水各1杯,酒精灯1盏,打火机1个。
3、教师提供:不锈钢小勺若干个,100毫升的清水若干杯。
走进教室,看到学生摆在桌子上的马铃薯,我笑了,一个马铃薯差不多有一个拳头那么大!于是我用刀切成几小块。在切的过程中,让学生回顾“苹果切割”和“橡皮切割”实验,从而强调同一物体改变它的大小轻重不影响沉浮。
我一手拿清水杯,另一手拿着小块的马铃薯,问:把这块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在得到学生的回复后,我放入水中,是沉了。再放一次,还是沉的。
我把清水杯放在讲台上,故意用身体挡着,拿起另外一个盐水杯,问:把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沉)你确定?说着,我把马铃薯块放入盐水杯,马铃薯浮在上面。
有部分学生眼光中有些诧异的'眼神,这是我所希望的。再放一次,还是浮的。
马上有学生叫起来:是盐水!
我再次笑了。现在的学生,不是那样好哄弄的,他们已经通过前期阅读或其他渠道知道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道理。
我说:刚才我做了个手脚,悄悄地把两杯水调包了,不过还是被群众明亮的眼睛发现了。嘻嘻,刚才有同学说,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对不?
我拿起另外一杯的100毫升清水,当着学生的面加入一平勺的盐,搅拌至全部溶解。在这个时候,我顺便说明怎样算是一平勺——用不锈钢调羹舀一满勺盐再用直尺在上面刮过,其目的能大致控制食盐量的多少。(用天平几克几克称好当然更精确但是操作太麻烦了,家常课没有时间和精力这样投入。)
然后放入马铃薯,沉。问:能不能说——在水中放入盐就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学生知道该修正自己的表达了,提出要放比较多的盐才能让马铃薯浮。好,那我们就做一杯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请大家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实验步骤要求:(1)在100毫升的水放入马铃薯观察沉浮;(2)在杯子里放入一平勺的盐,搅拌至溶解,放入马铃薯观察沉浮;(3)按上一步骤,继续放盐,观察马铃薯的沉浮;(4)分析实验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学生分组开始实验,基本上都是用了4平勺的盐让马铃薯浮起来。我知道,该回到教师演示的那杯水了,过渡: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浓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那你能确定老师这杯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一定是盐水吗?
学生有些迟疑,有个别学生提出要尝尝。我严肃地说:我们在做实验时,一般不允许轻易用尝的方法去辨别物体,主要是从安全和卫生角度考虑。所以我不同意尝。不过我这有盏酒精灯,我们可以取一点水加热看看有什么发现。
点燃酒精灯,用不锈钢调羹舀了点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其实这个实验让学生每个组都参与一下很有好处,只是我没有准备那么多的酒精灯,偷懒了。)学生看到调羹上有许多白色颗粒,嚷着那是盐。
加热后在调羹上出现的白色颗粒一定是盐吗?我告诉学生味精水、尿素水加热也会出现这样的颗粒,不过糖水加热是不会出现白色颗粒,因为糖水在高温会被烧焦。其实,教材设计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意图存在: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但是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不一定是盐水;盐水加热会有白色颗粒出现,但是出现白色颗粒的不一定是盐水;老师那杯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到底是什么,仅仅靠这两个实验还是无法确定。
下课了,把学生制作的盐水收集了一烧杯,这可是下节课要用的材料哦。至于马铃薯因为浸泡在盐水时间长了,会严重缩水,只能丢弃了。
《沉浮》教学反思3
1、大部分学生上新课前认为橡皮泥在水中只会沉或者浮,因此本课的开展有必要的。
2、做成空心的形状的橡皮泥未必浮,尤其是饺子的形状学生很难做出,教师要及时指出空心形状的空心含量高才会使橡皮泥浮起来。
3、学生会把排开的水量缩写成排水量。老师要指出排开的水量指的是排开的水的体积,而排水量指的是排开的水的质量。不能缩成排水量。
4、排开的水量的测量如果按照教材中的`装置测量会出现测量不准确以及只能测量小体积的物体的排开的水量。因此对教材中的装置教师要进行改进,选择水槽做实验可以测量好多物体的排开的水量,同时用电脑做出很多细线表格能准确测出物体的排开的水量。
5、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最后提问: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呢?你可以解释了吗?如果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怎样造能造出一艘装载量比较大的船呢?
《沉浮》教学反思4
今天我执教的是大班科学活动《沉浮变化》,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在操作感知的过程中发现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合作能力,获得改变物体沉浮状态的经验,学习记录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对科学探索活动有着很大的兴趣。但由于我自身的原因,本次活动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现做如下反思。
首先,材料准备很不充分。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空瓶子、积塑、石头、纸、泡沫、铁丝,设计活动时感觉已经很充足,但在活动时才发现,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探索需要,而且每样操作材料我都只准备了一份,这样局限了孩子们的探索。如:孩子们在探索“如何使沉入水底的物品浮上来”时,有的孩子想到了把石头放在泡沫上可以帮助石头浮上来,可是我只准备了一块小的泡沫,这块泡沫的浮力太小,致使孩子的实验失败。所以材料应该准备充足才能使孩子们尽情的探索。
其次,我的知识储备不够。
这点表现在教师归纳、小结物体的沉浮的特点的'环节。对于这样严谨的科学知识,作为老师的我没有表达清楚,使本次活动的重点都发生了偏差。在活动前,我应该在网上多查资料,理解透彻,再用适合孩子们的语言进行小结,肯定会更好。
第三,我没有充分的发掘孩子们的潜力。
开始我设计了两个记录表——《沉浮实验记录表》和《改变物品在水中状态实验记录表》,但很担心孩子们没有记录的经验,完成不了第二个记录表,所以在活动时将其省略,改用让孩子们口述,须不知第二个记录表才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不管怎么样,都应该大胆让孩子们去试一试,老师可以先做指导,再让孩子们操作,这样孩子们的收获会更大。
总之,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也懂得了不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沉浮》教学反思5
一、反思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石子、雪花插片、橡皮泥、空盒子、泡沫板、塑料吸管、旧报纸、玻璃球、积木块、大水盆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二、反思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2、演示法:对于操作活动中有争议的物体现象,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清楚地了解物体的正确现象,减少了幼儿概念模糊的可能性。
3、勇于质疑法:当幼儿有了重的物体在水中会下沉的概念后,适时引导,抛出问题――轮船那么重,怎么能在水上航行?让幼儿有不断探索的积极欲望。从而体现了人类探索科学永无止境的教育理念。
延伸拓展法:当幼儿活动结束时,为了保护他们的兴趣点,把活动巧妙的延伸到课外,真正落实幼儿建构学习的特点。
三、反思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
幼儿园科学教学反思共3篇幼儿园科学教学反思共3篇
2、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3、巩固运用法:在幼儿活动即将结束时,让幼儿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沉浮?真正体现科学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
四、反思活动过程:
1、猜测活动(指导语: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
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3、认识活动(指导语:物体放入水中怎么样了?)
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理解了“上浮”、“下沉”的科学概念,为接下来分类活动做好准备。
4、分类活动(指导语: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分类,并放进不同的小筐内。)
通过分类,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进一步巩固,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5、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这个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请介绍方法让我们分享。)
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尽情表达自己探索成果,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还为幼儿相互学习架起了桥梁,拓展了思维。
6、设疑活动(指导语:沉的东西能变浮吗?浮的东西能变沉吗你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通过老师设下的疑问,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认真观察,对比,寻求答案。这个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掌握科学的自信心。
6、延伸活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这些材料放在科学区,游戏时继续探索。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五、反思活动效果:
幼儿对这次探究活动自始至终有着浓厚的兴趣,都能大胆尝试,但有些细节还需要今后在活动中处理好,比如:活动前材料的投放,不应直接放在幼儿的桌子上,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在尝试活动中,教师怎样有效指导才能让幼儿做到有效尝试,避免活动时间过长收效甚微,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活动中进一步完善。
《沉浮》教学反思6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沉,有的会浮,但更多的是关注物体本身的性质,如木块、泡沫会浮,石头、铁块会沉,很少考虑过液体对沉浮的影响。
上课开始,我把同一块马铃薯放入两杯不同的液体中,出现了沉浮两种不同的情况,问学生为什么,学生说浮的那杯一定是盐水。“你有什么证据吗?”除了几个调皮的学生说喝一下以外,其他学生都没什么想法。我让学生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盐水那杯颜色暗一点,底下还有杂质(盐中有杂质),除此之外没什么区别。于是我从两杯液体中各取一滴液体加热,让学生观察液滴变干后的痕迹。在之前几个班上课时,我准备的是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后来我做了修改,准备的是一杯浓盐水和一杯淡盐水,加热后两个铁片上都有白色的固体粉末,只是一个较多,一个较少。“你观察到什么?”一位学生抢答:“两个铁片上都有食盐,但是量不一样多。”“白色的固体粉末就一定是食盐吗?”这时就有学生反驳,也可能是糖,是味精,是淀粉,还可能是洗衣粉。“看到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白色粉末溶解在水里,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是不是只要加一点就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呢?”“不是,要加到一定量才行。”“现在老师告诉你,我的'确加入了食盐,那到底加多少食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呢?我们一起来调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在这个活动中,我把100毫升水改成了50毫升,节省食盐用量,让实验能在20分钟内完成。学生得到的结果是大概需要5至7平勺食盐能使实验成功,“为什么每个小组的食盐用量都不一样呢?”“因为马铃薯的大小不一样。”“关于这个实验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我发现食盐要加到一定量马铃薯才能浮起来,等它浮起来以后再往里面加食盐,马铃薯都不会再往上浮了。”“那你认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原因是什么?”“是食盐的量。”这里本来想让学生讨论,但是五(1)班实验速度较慢,讲到这里已经下课了,只好不了了之。布置了课外拓展作业:尝试在水中溶解不同的物质,记录马铃薯在其他液体中的沉浮情况。
改进:下次可以将50毫升水改为30毫升,让这个实验快点完成,可以在课堂内增加拓展活动,让学生另调一杯糖水或味精水,让书本的活动进行延伸,学生会有更多发现,研讨起来也更有话说。科学老师的任务不是设计多么巧妙的活动,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层次上的发展,说来简单,考验的却是老师的教学功力,需要老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沉浮》教学反思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这也是本课设计和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生明白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质的沉浮,以及懂得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整个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民主、平等、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准备各种实验材料,给学生创设学会学习的条件和氛围。
通过这节课,我深切地感受到上好一堂科学课,必须准备充分。
一、材料准备要充分
在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中,我在材料的准备上下了很多功夫。课前我发现刚调制的盐水和清水有一点区别,前面的学生能够很清楚的看到,盐水的杯中有一些漂浮的物质,致使一部分学生通过观察而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判断两个杯中的液体不同,因此我将盐水要在上课前两天把它兑制好,足够长的沉淀时间,可以避免学生能马上区别出两杯水的不同。教材上在这一节中使用的加热材料是:酒精灯、木夹子、铁片,但实验室中的铁片很大,而且数量也不够,这时我参照了网上的做法,将酒精灯换成小蜡烛,将铁片换成了钢勺,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更贴近儿童的生活,让学生们感受到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增强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启发他们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同时可以节省很多讲解使用酒精灯的时间。
二、教学设计准备要充分
在课的导入部分,我出示两杯水: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观察沉浮。学生看到马铃薯在2号杯中浮起来了,马上有很多学生在下面忍不住喊起来:“这杯是盐水!”因此课后我有意识的把2号杯中里溶解味精和食盐,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一下子猜中答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但当同学们对这两杯液体加热检验后,发现2号杯中的液滴加热后留下了白色的物质,又使得很多同学确定是食盐,这时候老师可以反问他们:“你真的确定它就是食盐吗?”接着就有一部分同学开始动摇自己的观点,紧接着老师就可以告诉他们:“如果我们仅凭白色物质就判定它是食盐,这是不科学的,有可能会是白糖、味精、或者是他们的混合物。”那么就会有很多同学好奇这里面到底是什么,这时候老师不要急着告诉他们,可以把这项研究任务交给学生课后来探索,会让他们更有兴趣。
在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环节中,教科书要求的是100毫升水,但试上之后我发现很多小组在放第二勺食盐的时候已经开始使马铃薯浮起来了,学生实验时间很短,后来我发现是因为我发给每个小组的勺子有点大,每次加盐的量也是比较大,后来我把水换成了200毫升,试上下来,还是觉得这个水量比较合适,学生的实验时间也比较充足。
三、实验操作准备要成分
实验操作精确,好习惯需耳濡目染。在方法指导上,在演示实验的操作上,尤其是在细节方面,平时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的细节却往往蕴含着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比如,用滴管取液体时,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两支滴管,是为了让学生懂得科学实验要谨慎、要精确,一支滴管只能取一种液体,否则会将检验的液体混淆在一起,没法进行检验。同时还要在实验操作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这也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必备要素。在调制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在操作前就解决一些注意问题,比如:为了保证每次的食盐量是相同的,要用尺子刮平,每放一勺食盐都要充分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之后再放第二勺……这些稍不注意就会影响整个实验的数据,造成实验的不科学性,其实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实际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就是要较真,来不得半点水分。教师的'操作要规范,符合科学的标准,在演示实验中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科学树立榜样,细致地实验指导也将会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生成准备要充分
课堂因细节而精彩。教案是预设的,课堂是生成的,只有生成的课堂才会精彩而动人。关注细节可能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一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问题,关注细节,使我们的科学教学实践更精致,更严谨。对于不同的班级,课堂生成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的素质,应对不同的生成问题,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去探究,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打击。在试上的时候有一个小组在汇报调制的盐水时,这样说:“我们组加第一勺食盐时,马铃薯是沉的,加第三勺时,马铃薯悬浮了,加第四勺时,马铃薯浮起来了。”因此她就认为使马铃薯浮起来要加四勺食盐。这位同学使用了“悬浮”来描述出马铃薯在水中的状态,虽然她不懂悬浮也是属于浮的情况,但她准确地描述出了三勺食盐使马铃薯沉浮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灵动之后,加以鼓励,并作出解释,告诉学生悬浮也是浮的一种情况,因此这个实验的结论是:“使马铃薯浮起来需要三勺食盐”。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如果课堂的生成不被老师重视,不被好好利用,往往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阻碍他们知识的成长。
《沉浮》教学反思8
探究:
1、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2、初步感知“大小一定的物体,比水轻的会浮,比水重的会沉”。
知识:
1、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有用简单器材做的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情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重点:
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
教学准备:
铁钉、气球、小玻璃杯、石子、灯泡、木棍、四个大小一样的塑料瓶、砂、盐、锯末、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两个大小不同的螺母、装有水的水槽、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玩潜水艇时,我们发现潜水艇里水的多少决定潜水艇的沉浮,一般物体的沉浮又与什么有关呢?
2、推测我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如铁钉、气球、石子等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3、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把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看看有没有推测错的物体,把水中上浮的物体和水中下沉的`物体分成两堆,并在教材上记录。
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小组讨论:物体在水中浮与沉,可能与哪此因素有关?学生分小组讨论推测,并将推测结果记录在教材上。
2、教师出示并介绍本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器材及名称。
3、教师演示实验: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都浮了起来,两个重量不同的螺母放入水中都沉了下去。
教师提问:这和同学们的推测一样吗?有的同学说大的会浮、小的会沉,可是小木块也浮起来了;有的说重的会沉,轻的会浮,可轻的螺母也沉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怎样来研究?
4、小组讨论并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教师引导各小组商讨,制定尽量完善、有效的观察、测量、记录方法。
5、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进行指导。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学生们不容易想到用剩下的一个塑料瓶装水来进行实验,不容易将“水的重量”作为物体沉浮的一个“界线。同时由于塑料瓶有一定重量的关系,有可能会影响实验效结果,在实际数学中,建议尽量用小塑料袋,减小同于容器重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一次物体沉浮的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4、让学生汇报本课的研究与发现,并做好记录。同时让学生对自己此前的猜测,并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自己认知上的误区,修正自己的思维。
四、拓展与应用.
1、说一说潜水艇沉浮的道理。
2、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
课题:自由研究
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创建性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知识:拓展学生对物体在液体中沉浮规律的认识。
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创建性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物体在液体中沉浮规律的认识。
教学方法:
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故事与事实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不少物体沉浮的秘密。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助老师想办法解决。
2、有一个新鲜的马铃薯沉入清水中,想一想,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演示:把一个新鲜的马铃薯沉入清水中,想一想,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且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寻找与他人不一样的办法。
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不用工具,不改变马铃薯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4、启发思考,为什么人可以躺在死海中看书看报?
四、拓展于应用。
1、说一说马铃薯沉浮的道理。
2、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
五、总结交流。
《沉浮》教学反思9
说实话,在教学此篇课文之前,我对“白鹤梁”是一无所知。出看课题时,眼冒出一串串的问号:白鹤梁是什么?白鹤梁是怎样沉浮的?它有什么作用?……带着许多的问号肃然地读起文章来,哦,原来,白鹤梁是一座天然石梁,位于靠近涪陵长江南岸的大江中,是一个长约1600米、宽约15米的袖珍小岛,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古人认为,冬天长江的水位回落到一定位置时,第二年一定是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于是人们就用“刻石鱼”的方法记录长江枯水水位。这一做法从唐朝延续至近代,每当石鱼露出,就成为一件盛事,人们在长江上聚会,在白鹤梁上刻石记载,文人墨客也赋诗题词。因此,白鹤梁题刻是世界上江河水文的最早记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石梁上还刻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白鹤、弥勒佛以及风格不同、甚为宝贵的文人诗文、书法和绘画作品,因此,白鹤梁又被称为“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水下博物馆”。1988年国务院将它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峡水库的修建关系到白鹤梁的命运。教学前,以对学生的了解,也应该没有人去看过白鹤梁,教学起来一定会吃力,特别是围绕白鹤梁的保护,科技工作者所提出的几个保护方案,尤其是第四个方案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这不是重要的'内容,但如果不了解的话对领悟文章的主题有影响}哎,怎么办呢?这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读得懂又能领悟文章的情感呢?苦思冥想后,我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读课题质疑:
1、白鹤梁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它的沉浮是指什么?
接着让他们带着思考题度课文的1——4节,要求他们边读边画句子,然后汇报交流,没想到学生很快就解决了所提出的问题,这让我喜出望外。然后,我说:“白鹤梁是一块会说话的石头,三峡水库又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伟业,鱼和熊掌能兼得吗?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哪些保护方案呢?行不行呢?”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6——20节,学生的学习劲头十足,最后带领他们一起简要的理解方案(1)、(2)、(3),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风趣地把方案归纳为“加罩保护法”“复制粘贴岸边法”“复制粘贴高处法”,就这个说法使学生豁然开朗起来,对这三个方案的利弊他们竟然分析的有条有理、像模像样的。(表扬一下自己的小幽默哦,哈哈)由于叫顺利地理解了前面的内容,为第二节课的学习做好了较好的铺垫。
《沉浮》教学反思10
成功之处:本节课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理解了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知道现实生活中鱼也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也了解了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教学重难点就是用控制变量法去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让学生了解了控制变量在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学生基本能够理解。
教学准备方面:本节课所需的所有材料都由老师准备。
学生方面:该班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较浓,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做实验,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得心应手,过程流畅。
不足之处:老师由于是初次上公开课,在教学中还欠缺许多的经验,不能灵活处理教材,对于课堂中把握不够。
比如:在观赏潜水艇课件时,老师说:“现在让老师来操作一下,同学们下课以后也来试试:”老师可以这样处理:老师先来当驾驶员操作一下,同学们认真学,待会请大家也来当一次驾驶员。然后真的请学生去操作,这样课以活跃课堂气氛。关于“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那些现象运用了沉浮原理?”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不能立刻联系想到鱼,因而问题的设计是有一定的小麻烦。这个问题可以设计为:生活中那种动物和潜水艇一样用了上浮下潜的原理?
《沉浮》教学反思11
9月29日,萧山区小学科学“网上教研”活动在我校顺利地开展了,这次活动有幸请到了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他的指导让我们三个上课老师受益匪浅。课后,专家和同行们对三节课积极交流,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结合这些宝贵的建议,我对所执教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进行的教学反思如下:
1、实验前指导不够到位。预测沉浮前,我指导学生用沉浮符号来表示沉浮,但在实验之前没有再次强调,因此在巡回指导时,发现有些小组预测用沉浮符号,而实验结果却用“沉”“浮”文字来表示。改进方法:实验前再次强调用符号表示沉浮;在探究身边物品沉浮的实验过程中,自己设想的是要求学生和之前实验一样先预测再探究,但是因为环节设计的不够精细,在实验要求还没提出之前,先举例身边的物品,导致学生都提前开始动手实验,而忽视了预测。改进方法:在提示学生可以研究身边哪些物品之前,先强调实验的要求,按照刚才探究的步骤,先预测再实验,或者使用PPT强调这个过程,从而强化三年级学生还没形成的探究习惯。
2、学情分析不够准确。这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遇到了两个难处,一是对材料的概念不清楚,因此在填写记录表上“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个空格时不知道该写什么,造成预测部分所花的时间过长了。二是填写木头特征气泡图时,学生关于木头特征的很多文字不会写,由于时间的关系,使得一些小组没能够完成气泡图。在这些环节上,我感觉自己备课时的预设还不够全面,对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够了解,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改进方法: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中的第五课,因为没有前面几节课的`铺垫,因此学生对于材料的概念比较陌生,课前可以向学生介绍下我们周围有哪些常见的材料,这样可以节省预测部分所占的时间。可以选择性地板书那些学生不会写的字,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3、细节处理还有待改进。学生汇报时,一个学生在上面读他们小组的实验结果,汇报内容比较简单,什么物品是沉的还是浮的,再加上学生汇报的声音不够响亮,因此这样的效果并不好,改进方法:可以尝试让所有学生看汇报小组的记录表提出与这个小组不同的地方,或者通过提问“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这样可以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汇报当中。另外,PPT上文字没有标点符号,黑板字书写不够端正,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小毛病,但却是一节好课不允许犯的错误,必须重视起来,并努力去改进。
以上是我对自己第一节区级公开课的反思,希望老师们能够不吝赐教,多多指正。
《沉浮》教学反思12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安排了两个实验操作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明白把同一块橡皮泥作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之后,它的重量没有变,体积没有变,那么它在水中的沉浮也不会发生改变。这个实验活动涉及到测量橡皮泥的体积,为后面测量排开的水量做好了铺垫。
活动二:学生通过测量五种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并从测量的数据中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从而得出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大。
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小组得出的数据是沉的排开的水量比浮的排开的水量大,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让测得这样数据的小组重新测量。我发现:
第一,这些小组的橡皮泥放进水中有一部分就化了,当他们再用这块橡皮泥做实验时,橡皮泥的重量已经发生变化了;
第二,每次把橡皮泥取出,有一部分水会被带出来,这就影响下次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用来测量的刻度杯上的刻度不是很精确,学生读出的数据存在很大的误差。以上因素都会得出不科学的数据。
《沉浮》教学反思13
(一)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有的木头是坚硬的,有的却比较柔软,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提前先给学生以定量的概念,避免学生思维上的混乱。
经过这几课,学生已经开始对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性、吸水性与沉浮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去观察身边的物品,思维离开课堂,发散自己的思维。
学生会将第4课《它们吸水吗》与本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联系起来,他们会在观察吸水性时提前观察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他们会将自己的直接经验带到本课,所以教师不用过多干涉学生在这方面的.观察。
(二)和旧教材的物体沉浮相比,这节课更加适合我们的孩子。以前上这节课很累,学生也思维混乱。什么体积?重量,什么有关?没关!现在都没了,现在就把注意力放在沉浮与材料的关系。确实与沉浮有关的最本质的原因是材料本身。选择实体的塑料、金属、木纸材料进行实验非常有效!但我觉得材料的种类还可以再增加一些,让学生积累更多不同材料在水中沉浮的感性认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建立材料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有关木头特性的教学,有了前面金属与塑料的基础,现在概括木头的特性感觉难度并不太大。但我还是感觉很枯燥,空洞。
《沉浮》教学反思14
说实话,在教学此篇课文之前,我对“白鹤梁”是一无所知。粗看课题时,眼冒出一串串的问号:白鹤梁是什么?白鹤梁是怎样沉浮的?它有什么作用?......带着许多的问号肃然地读起文章来,哦,原来,白鹤梁是一座天然石梁,位于靠近涪陵长江南岸的大江中,是一个长约1600米、宽约15米的袖珍小岛,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古人认为,冬天长江的水位回落到一定位置时,第二年一定是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于是人们就用“刻石鱼”的方法记录长江枯水水位。这一做法从唐朝延续至近代,每当石鱼露出,就成为一件盛事,人们在长江上聚会,在白鹤梁上刻石记载,文人墨客也赋诗题词。因此,白鹤梁题刻是世界上江河水文的最早记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石梁上还刻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白鹤、弥勒佛以及风格不同、甚为宝贵的文人诗文、书法和绘画作品,因此,白鹤梁又被称为“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水下博物馆”。1988年国务院将它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峡水库的修建关系到白鹤梁的命运。教学前,以对学生的了解,也应该没有人去看过白鹤梁,教学起来一定会吃力,特别是围绕白鹤梁的保护,科技工作者所提出的几个保护方案,尤其是第四个方案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这不是重要的内容,但如果不了解的话对领悟文章的主题有影响)哎,怎么办呢?这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读得懂又能领悟文章的情感呢?苦思冥想后,我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读课题质疑:
1、白鹤梁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它的沉浮是指什么?接着让他们带着思考题读课文的1—4节,要求他们边读边画句子,然后汇报交流,没想到学生很快就解决了所提出的问题,这让我喜出望外。然后,我说:“白鹤梁是一块会说话的石头,三峡水库又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伟业,鱼和熊掌能兼得吗?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哪些保护方案呢?行不行呢?”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6—20节,学生的学习劲头十足,最后带领他们一起简要的理解方案(1)、(2)、(3),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风趣地把方案归纳为“加罩保护法”“复制粘贴岸边法”“复制粘贴高处法”,就这个说法使学生豁然开朗起来,对这三个方案的利弊他们竟然分析的有条有理、像模像样的。(表扬一下自己的小幽默哦,哈哈)由于较顺利地理解了前面的内容,为第二节课的学习做好了较好的铺垫。
《沉浮》教学反思15
这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要求注重学生快速浏览和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交流合作,倡导个性化阅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科技工作者富有创造性的`方案,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意识。
在设计教学时,我不断在想,如此长的篇幅学生如何在一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我想起了学案的运用。一份好的学案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前我先给学生讲了白鹤梁的故事,再引出问题:白鹤梁的文化价值无与伦比,我们该怎样保护它呢?让学生先讨论思考,然后引入课文,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文物工作者是怎样保护白鹤梁的。出示学案,让学生按照学案上的要求一步步的阅读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这样,学生们的每一次阅读都是有目的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在无形之中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
这节课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改进学案,分层设计,使每个学生都学得轻松学有所得。
【《沉浮》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06-06
教学教学反思03-22
秋天反思教学反思03-04
精选教学反思04-21
教学反思03-25
教学的反思12-11
比的教学反思12-19
教学的反思12-09
教学教育教学反思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