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24 19:25:3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5篇)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本课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在教学本课时,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朗读为重点,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人文教育。

  虽然,课堂上学生朗读的形式还是很多的。但不少孩子,齐读时有喊嗓子的现象,还有拖调现象。只有部分孩子读得有滋有味。都是我指导不到位所造成的。

  在识字过程中,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识字。()识字后,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悟理。

  在写字指导中,我对“满”、“容”的写法进行了重点指导。可在听写时,有同学把“满”写错,甚至还有同学组词写成“满易”。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取长补短,发扬优点。让孩子们会学,爱学,好学。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本课作为生本课堂研讨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落实“生本课堂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一,问题引领——将教学内容问题化。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最主要的是通过恰当的手段去引发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我在课前对课标、教材进行认真研读,根据学情将教学内容问题化,让学生的“学”有了方向,小组合作学习就有了合作讨论的“载体”。这样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不会流于形式。

  二、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奠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提出自学的`问题后,让孩子用画线、做记号的方式为的是让他们有真正自读思考的时间。带着自己思考的问题再去四人小组讨论,这样才让孩子的脑子真正的动起来。而画线的时间,也让课间巡视的老师有时间对学生的学习程度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后续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

  三、建立小组评价体系。

  将小组讨论与交流评价体系相挂钩,采取捆绑式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采用评价小组的整体表现。而个性朗读时则重视个人评价。比如说,四个人当中,有ABcD四个能力层级,A是学习最好的,D是学习最差的。在问问题的时候,如果是A回答得2分,D回答得6分,中间得4分。用这样差异评价的方式,鼓励每个小组成员全力参与,学习最差的通过较多的参与可以较好地掌握知识,全组学习。

  本课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些教学环节还是过于匆忙,如“无边无际”还没有说透,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来解释,联系实际再说说词的意思。在写字展评环节中,最好举优秀同学的字为参照而不是错误的字,加深他们正确字的印象,并培养字体美观感受。此外,四人小组活动如何更好地开展,评价体系如何完善,这也是下一阶段将要继续解决的问题。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一束鲜花》所讲述的是“我”在小男孩对母亲那份真诚的爱及对母亲无限思念之情的感染下,终于懂得了应该关心母亲,要珍惜拥有的母爱。这篇课文行文流畅,情节紧凑,是一篇很吸引人且富有深远的教育意义的课文。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抓住人性的善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一份感动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交流对话。而“读”这一教学方式则是架起学生与文本的心灵之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积极创设以“爱”为主旋律的课堂学习情境

  我认为在课前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因为只有打开了学生的情感大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才能得以实现。学生才能真正走入文本,并积极主动的与文本进行交流对话。

  开课伊始,我借助一个小调查,把孩子们引入到了一种“爱”的情感世界里,当孩子们在“爱”的情感世界中时,我及时抓住契机,引导学生道出一曲曲美妙的心灵之歌——送给母亲的生日祝福。面对孩子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一颗颗真诚的童心,我被感动了,同时,也开启了学生智慧的大门。接着我利用一段深情的独白,将学过的知识《可贵的沉默》引向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二、以读为本,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朗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读中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展开多层次、多视觉的“个性化”朗读。

  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轻声读,用层层品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品读小男孩情感变化的句子。让学生在充分的.、有个性的读书中体会小男孩为能给母亲献花的快乐之情,体会小男孩对母亲的爱及深切的思念之情。让学生配乐齐读感动的部分,在读中感悟“我”的内心感触。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句“我的心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的真正内涵。

  三、引导学生用“疑问”这把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作新的探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中,我引导学生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感悟了文本后,适时抓住契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学生的视角很敏锐,思维很活跃,提出了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四、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语言积累和协作能力,在个人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本课中,我多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小组合作、同桌合作。让学生在多次交流互动中感悟“小男孩”对母亲的爱及深深的思念之情,感悟“我”的感动,从而诠释了“一束鲜花”的真正内涵,也从而让学生们寻找到了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却从没意识到的东西,也就此点燃了学生心中那把永不熄灭的“爱”之火。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遗憾:

  1、课堂评价单一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语是非常重要的,有时老师的一句积极有效具有艺术性的评价语将会激励和影响学生的一生。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语很单一,激励性的评价语很少用,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

  2、教师不善于“煽情”

  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是“性情中人”,在教学中,她随时会用自己的情感来煽动学生的情感。可是,在本课的教学中,由于我对文本参悟不透,没有真正走入文本来感受课文人物的情感,没有用心灵去拨动孩子的心灵,没有为孩子们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因此,课堂中学生的激情不高,导致课堂气氛很严肃。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会唱歌的木叶》一课,是西师大版本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上课前,我已经听见同事们说这一课一点也不好上,所以我花了两节课的时间去仔细地看教参,钻教材,又虚心地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了解了其他班级主要存在的课堂问题。

  (1.课文中的拟声词太多,不易朗读,我想,也许可以让孩子来摹仿模仿,激发他们的兴趣。2.孩子们想象乐声悠扬很空洞,我想,这得靠学习课文的侧面描写来激发学生去理解;3.课文太长,学生学起来没什么兴趣,读起来更是有气无力。我想,得抓住重点句段进行朗读训练。)

  开课时,我在黑板上板书了“悠扬”一词,指名读后设问:“你能想到哪些声音可以用到这个词语?”在充分肯定孩子们说到的“歌声、琴声、口哨声、乐曲声、风铃声、笛声……”等等后,我拿出了一小片树叶:“你能想到吗?这小小的树叶也能发出悠扬的声音。”(非常遗憾,我不会吹奏。假如此时自己会吹上一两声,该多美妙!)

  在孩子们惊讶的目光中,我板书课题《会唱歌的木叶》,然后设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此时,孩子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我进行梳理后,将最有价值的三个问题板书在了题目旁边。

  1. 会唱歌的木叶在哪里?(这个问题可以引出重点字词:“怀抱”“闯山”)

  2. 木叶怎么会唱歌?(课文主要内容和理解重点)

  3. 木叶唱出来的歌声怎么样?(朗读训练的重点,说与写想象扩展的重点)

  有了这三个问题,后面的环节开展得十分轻松,大家紧紧抓住这三条线在课文中寻找答案,找到答案后又去反复诵读,体会歌声的悠扬,阿姐的快乐,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山谷的清净与空旷等。最后大家一起交流,逐渐汇合得出结论:“动物和人是好朋友,这木叶吹奏出来的一首首歌,是对大山的赞歌,是对小生命的歌颂,是对鸟儿们的祝福!”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结论来得并不费力,我觉得是比较满意的。

  在本课中,我还安排了三次抓重点词语,展开想象的说话训练:

  第一次是在阿姐进山时候,我请孩子充分想象之后创作出,森林中的.所有生命是怎么怎么“热热闹闹”欢迎客人的?(有的孩子说:孔雀展开美丽的羽毛,跳起金色舞蹈,热热闹闹地欢迎来闯山的客人;有的孩子说:花儿露出五颜六色的脸颊,舞动着每一片花瓣,热热闹闹地欢迎来闯山的客人;有的孩子说:小猴子机灵地翻着跟斗,摘来无数的野果,热热闹闹地欢迎来闯山的客人……)

  第二次是在课文描写了阿姐的木叶声后,结合小动物的表现和远山的回音,让孩子们围绕“问好、对话、祝福、悠扬”关键词展开联想并尝试在段的旁边批注他们读后的感受。(有的孩子说:我仿佛听到了布谷、黄鹂、杜鹃的回应;有的孩子说:我感受到了木叶的声音很美;有的孩子说:我感受到了小动物们都听得入迷了;有的孩子说:我感受到了歌声很嘹亮;有的孩子说:我感受到了山谷很大,很空旷……)

  第三次是在全课学完后,我请孩子们接着课文最后一句续写: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串串绿色的歌……(请续写这是什么样的歌?)孩子们也创作出了较丰富多变的答案。

  最后,我们师生一起画了一棵大树,让孩子们凭借想象使这棵大树挂满歌声,挂满欢乐,他们有在树上画音符的,有画小鸟的,有画笑脸的,整个课堂笑声不断,大家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发自内心的快乐。

  反思:

  1. 学习是学和玩的结合过程,应该始终关注孩子的兴趣和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把课堂当做一种快乐的发现和享受,并且和孩子们共同去分享学习的乐趣。

  2. 反复的扩展练习使学生的思维开放,他们也对课文理解得比较深入,对低段来说,这样的长期坚持,应该对他们的写话也有很大的帮助。

  3. 虽然孩子们语言表的能力还行,可刚刚尝试写批注,有的孩子不知抓关键词写。应该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控制和提高。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本学期,我担任二(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一期来的辛勤劳动,我们走过了一个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学期;期末临近,回顾一学期的探索与尝试,酸甜苦辣样样都有。在这一学期里,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讲评作业,督促学生及时更正错题,做好课后答疑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此刻,我对这个学期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书写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有些学生对于写过几遍的字也会写错,如“宽”字下边本该“见”而非“贝”字,又如“拔”和“拨”字,学生总是分不清是“拨打”还是“拔打”,“拔河”还是“拨河”。类似这样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更正,反复默写和抄写。又如,对打比方的造句,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对这些问题加大做题的数量,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写句子的本事。

  二、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景灵活调整课程资料,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我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使学生始终坚持一种自我探究的学习劲头,但教师自我也必须对自我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我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我时时坚持以读代讲,多读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励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们尽情发表自我的看法,并且时不时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方法对于学习来说是最重要的。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为什么有的同学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呢?我们常常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可是我觉得思考才是最关键的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学习方法有很多,只要是有用的,都能够试试。

  四、做好扶优转差工作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十分简便的,而学困生却常常来不及。这又是一个让我们教师要思考的事情。对于这类问题我常常用的方法就是在作业中使用分级制度,在不影响大家的学习的前提下,对有些学困生进行再次巩固基础知识,并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当面教学。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以后还能够进行利用这种方法。

  五、突出章节过关,拓展知识视野

  本期的教学资料,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仅有学生对知识有了必须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1、优秀课文朗读。经过学生自主收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2、进行各种词语收集。如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ABAC式,ABCC式,AABC式,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3、开展各种语文游戏。如句子的转换,如“把”字句转换成“被”字句,问句转换成陈述句,两句话变成一句话,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兴趣,也训练了动脑的本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虽然我们办这个学期成绩比较匀稍微领先,但我发现一个问题,我们班的成绩没有拔尖的,这就是我的失误,下个学期,我要抓尖补差带中间,从开学开始,必须消灭唯一不及格的。

  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还需正确引导。由于本学期安全工作是重点,放学后不能以任何名义留学生,所以我就放松的补差这项工作。期末的时候再来狠抓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就比较困难了。下个学期,我更要抓尖补差带中间,从开学开始,必须消灭唯一不及格的。课堂教学仍需创新。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要求自我,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有更大提高。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我选取了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短小精悍,主要通过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的高才能看得远,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整节课我的教学流程是这样安排的:

  1。播放动画故事《坐井观天》导入本课的学习;

  2。在初读课文中,提出问题“本文讲了谁和谁,它们在哪里,在干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比较有针对性。

  3。检查生字词。出示本课生字,接着读词语,最后展示课文中的长句子,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4。在精读课文中,重点围绕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进行讲解,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青蛙和小鸟的“笑”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天是不同的。

  5。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思考“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又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6。布置作业,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课后续编这个故事。

  教师备好课,学生才能上好课,但是课堂上学生是能动的个体,实际的课堂上是存在生成的。在这节课中,我在讲解生字时,没有给予学生示范性的指导,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此外,上课启发引导学生不到位,没有让学生真正明白“坐井观天”的深层含义。接着,刘老师给予了指导:

  在学生初读课文前,提的问题应该不超出两个,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他们记忆力有限,问题太多就会记不住。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7

  在20xx、10、10我有幸参加了临沂市的优质课评比活动,在这次评比中,老师们生动的课堂深深地打动了我,其中临沂市河东十小的张沛欣老师讲的《酸的和甜的》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酸的和甜的》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阅读课。它既生动有趣又寓意深刻。

  (一)张老师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并积极投入其中。如果学生感到了快乐,那么他们就会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所以,本课力争创设愉悦可持续型氛围,让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根据几幅图片认识了“猴子”“狐狸”“葡萄”等词语。识字中,学生认识葡萄园里的生字朋友,请出捉迷藏的词朋友,于游戏中自主识字,合作交流。

  在指导朗读时,学生带上头饰进行表演,他们进入了角色,在读读演演中积累语言,自悟道理。学生表演后,张老师激趣引入:“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想给动物们说几句话吧!”“小动物们你们又想跟大家说点什么呢?”这样,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情趣,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其中。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张老师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识字和阅读教学中。

  1、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上课时张老师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再引导他们合作识字,交流方法。张老师说:“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记啊?”“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能力有所提高。

  2、在阅读教学中,张老师大胆把时间放给学生,鼓励进行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然后再进行小组展示读,评读。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转变角色,为学生的更好学习铺路架桥。

  (三)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使学生积累语言,感悟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张老师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方式多样,激趣学文:课文教学中,张老师力求把读放首位,通过范读、自读,评读,小组合作读,小组展示读等方式,使学生喜欢读书,并把课文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

  2、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这两个句子去感悟语句的生动、形象、具体。

  抓住了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这两个句子去了解小猴子喜欢吃葡萄和吃葡萄的着急心情。

  体会玩句子之后,张老师师范写了“猴”的笔顺,巩固学习体会。

  这节课让我深刻意识到张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它使我拥有了一个新的体验,今后,我会沿着这条航线,在教改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可波及语文教学各个层面,无论是字音、字形等较低的能力层级,还是对课文理解等较高的能力层级,以至最终实现语感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朗读。足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因此,在上《水上飞机》这一课,我积极探索朗读方式及策略,发挥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自由朗读。

  自由朗读训练适用于新课文的初读阶段。初学课文,安排学生自由朗读。其作用有二:一是随意性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虽然是小学生,老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的认识的能力;二是有利于发现朗读难点,如字音、词义、断句等方面的问题。

  一、师说:“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找找水上飞机本领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再读一读。”在交流时,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到水上飞机本领的句子,主要是老师给大家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读,对课文比较熟悉了,找句子就很容易了。如果采用集体朗读后,马上划句子,对于理解力较差的学生,就比较困难。因为课文只读一遍,还没有读懂。而自由朗读,就照顾到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学生的独立认识能力也逐步提高了。

  2、齐声朗读。

  这一训练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督促学生准确读出原文,尊重原文,不丢字,不加字。

  二、师说:“把描写水上飞机外行的句子齐声朗读一遍。”学生齐声朗读“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一对大翅膀。”这句话的意思,通过朗读,学生已经理解,不用老师再费口舌解释一番。齐声训练学生眼到、口到的能力,看得要准确,读得更要准确,在朗朗书声中,促使自己专注于文章,达到准确读出文章的目的。读得准确,才能熟悉文言文语言习惯,对这种特殊的语言习惯有了把握,才能做到读来“上口”,产生文言语感。

  3、指名朗读。

  大部分教师都青睐这种朗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指名朗读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把握文章的程度,有针对性进行教学。

  三、在揭示课题后,师说:“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它又有什么本领呢?让我们跟着小海鸥一起去会一会这位新朋友。”抽8位小朋友,一人一节。在小朋友读得过程中。我发现由于《水上飞机》课文内容远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深奥,理解有困难。因而在个别朗读时,读得不够流利,出现结结巴巴的现象,同时也说明同学在预习时不够认真。课文内容难以理解,提醒我在下一个教学环节时,注意对课文内容的讲解,预习不认真,引起我的重视,采取措施,指导预习。

  4、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可以充分发挥其品味语言艺术、领悟作品内涵的作用。小学生天真、活泼,特别喜欢分角色朗读,这也是小学语文老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四、师说:“请同学们同桌扮演小海鸥,水上飞机,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们纷纷操练起来。上课时,我请了两组同学朗读,效果并不理想,扮演小海鸥的同学读得较好,扮演水上飞机的同学明显不足。课后思考,主要是教学的环节出了问题。我应该把描写水上飞机的句子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的朗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效果肯定会大不一样。不能因为学生喜欢扮演角色朗读,而进行没有基础的扮演角色朗读,或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硬拼凑一个扮演角色朗读。扮演角色朗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果连课文内容还吃不透的话,又何必画蛇添足。其实,分角色朗读的表演要求更高,学生扮演特定角色决定了他们必须摆脱自身社会角色的束缚,走进作品,扮演作品中的人物,把握人物形象,演绎作品。这一训练方式是诸多朗读方式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模仿,揣摩、品味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角色朗读,从而提高学生自身语言能力和审美情趣。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朗读是作用于直觉的语文教学训练方法,它以一定的文字作品(书面语言)为基础。通过朗读加深对文字作品的理解,依靠声音传达出来,可以使学生从文字符号中感知形象,体会作品的情味,领悟语言内涵,联想作品中的形象,悟出言外之意,朗读是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理论、内隐学习规律和传统教学经验的提高语感能力的有效教学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加强学习,努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好朗读这种教学方法,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9

  本节课的重难点:朗读与想象结合起来,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促悟,体会国庆喜庆欢乐气氛,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

  我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突破的,还需有很多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1、在学生说出初读收获后,先学习第二句诗,为学生感受十三亿孩子欢庆祖国的氛围,充分的朗读,相机出示国庆60周年的大典场面,创设情境然后刨根问底,激发学生激动情感。

  2、 情感得到渲染后,再学习第二句,让生想象读(闭眼听声音、看图片),师生接读,读中促悟。感觉在学习“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时,教师指导有些局限,应让学生超越文本对“金黄”有更深的理解,“金黄”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丰收的象征。

  3、 课堂接近尾声时,设计让学生展示为祖国妈妈准备的礼物时,由于时间仓促,没有珍视学生的言语智慧,在整堂课感情基调达到高潮时,教师却欲言又止,处理不是很恰如其分,如果将学生有代表性的礼物贴在板书的旁边更能辅助背诵,这本是我的设计意图。

  日后要更加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课前要很好的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提高驾驭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教师的一些过渡语、评价语要非常的及时,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课堂。

  《我选我》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识字写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实施教学中,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形声字特点、字义、换偏旁)来识字。由字到词,然后在课文中分层认读生字,达到识字的目的。

  但是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学生在轮读课文展示中,边读边让其他学生记住里面

  的好词好句,得到收获的.同时,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求同存异。之后,再让学生通篇读一次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效果会更好。

  2、教师应让学生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最好在黑板上引领示范,这样执笔姿势和运笔学生会一目了然。这样才能把字写整洁、美观。对于本环节的实施教师很不满意。需要补充教学。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一要坚持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指导;二要循序渐进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直到每个学生写的正确、端正。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

  以画为媒激发兴趣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一成不变的学习模式,千篇一律的课堂形式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容易疲劳,注意力易分散。而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把学生喜欢的音乐、美术、体育引进课堂,能使语文教学更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苏教版第三册有一课《云房子》,在教学第二小节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一幅一幅展示小鸟们造的云房子,当学生看到真的像花儿、大冬瓜、大礼堂一样的云房子,都忍不住“哇”的一声惊叹,深深地喜欢上它们。学生在朗读时自然而然流露出内心的喜爱、高兴的情感。欣赏完小鸟造的云房子,学生们余犹未尽,我就让他们画一画,画出自己喜欢的云房子。学生太高兴了,他们海阔天空地想,自由自在地画,兴致勃勃地说,孩子们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随着思维的积极活动,学生插上了联想、想象的翅膀,一个个小画家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虽然孩子们绘画表现手法还很稚嫩,但一幅幅形象的画无不透露出儿童特有的灵气和童趣,无不表现出儿童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有的画成了一条龙在天上自由自在的游,有的.画了兔妈妈在给小兔讲故事,还有画成了一艘轮船,希望自己有一天能驾驶船儿在天空自由飞翔。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自由中促进个性的发展,在创造才能得以施展的同时,孩子们也享受到了创造成功的欢乐,并进一步激发了学习与创造的热情。

  美术走进语文课堂,使学生在感受艺术的同时,能体验到学习的无穷乐趣,感悟到语言的深刻内涵,享受到成功的无比愉悦。美术走进语文课堂,使语文在美丽中变得更精彩。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1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情感体验的培养。二年级《笋芽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以顽强的意志,由竹笋生长为强壮的竹子的经过。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启迪学生要趁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勇于进取。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并努力做到评价准确到位。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直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仍然采用配乐朗读、自由读、齐读,默读、范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如:为了让学生领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感情和心理变化过程。课前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熟悉课文,并在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朗读声中对课文出现的各种人物(春雨姑姑、笋芽儿、竹妈妈、雷公公、小草弟弟)在情感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及时激励,且努力做到评价语言到位,具有针对性。如:"读的很有感情,读出了可爱的语气,读的很认真,声音很轻柔,读出了雷公公的气势……"。这些话语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积极朗读的愿望。

  二、有效借助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迪学生的情感。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采用电教手段,让学生观看录像,投影片,并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欣赏细雨蒙蒙,春雷轰轰,万物复苏的春景,观察笋芽儿破土而出,最后长成苍翠青竹的生动景象。使学生在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训练了观察能力,受到美的教育。在学文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笋芽儿奋发进取的.精神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电教媒体的直观、形象的画面,配以优美的课件音乐,学生在笋芽儿前后的语言变化过程中,体会笋芽儿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愿望。例如:"瑟缩着身子"与"一个劲儿地往上钻","央求"与"自豪","不住嘴地说"与"急得大叫"等。

  总的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本节课力求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2

  首先关于识字:我觉得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学生借助拼音把生字的读音读准,只是识字能力的一方面,想办法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以至今后会运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识字能力。《被子大地》这首诗歌给学生识字提供了语言环境,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语言理解字义。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同音字进行字义的区别。如“被-备”,“坐-座”,有了这样的比较,学生在今后运用的时候才不至于用错。

  其次,关于写字,我觉得要突出重点,提高写字效率。重点指导“具、兵、军、穿”,其它学生自行观察书写。但是针对我们的现实情况来说,应该重点指导学生在虚宫格里面书写,由于教材的变动,所以刚接触的虚宫格学生陌生,在汉字书写指导时,要有耐心,而且要放慢脚步,把落下的这部分知识补回来。

  最后,关于朗读应该,实实在在地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主要在语感上进行指导。第一节的第一句话要体现出主人公因生病而忧郁的心情,如“只好”一词。第二、三节重点描绘主人公将玩具赋予了生命,展开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而这样的画卷只有在乐观的人的眼里才会出现,因此读的`时候,要一扫忧郁的心情,读得欣喜,读得自信。“不同、操练、破浪行驶、一座座城市”这些词要体现出高兴的心情。最后一节,表现主人公已完全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疾病,俨然已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如“坐镇、凝视、主人”都能表现出他自信、高兴,最后一节的朗读要体现出这个特点。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读的兴趣,创造轻松融洽的阅读环境,从而让诗歌的朗诵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3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极其生动活泼的短文,通过狐狸三番五次的“花言巧语”,乌鸦的“没有回答”、“看了一眼”到“非常得意”,勾勒出狐狸的丑恶嘴脸和乌鸦的“笨拙”与“骄傲”。对于读惯了韵文类的课文的孩子们来说,学习这篇课文更是兴致高涨。在教学前,我先出示课文的第一幅插图,然后再让学生考虑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做填空题:( )的狐狸,( )的乌鸦。

  在孩子们眼中,他们的认同都是一致的,他们说“狡猾的`狐狸,蠢笨的乌鸦”,都认为乌鸦肯定会上狐狸的当。于是,我再让孩子们带着好奇朗读了课文,从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彩及其人物的个性特点。

  在巡视指导时,看得出孩子们都朗读得非常认真。在分小节读课文时,读的人忘情,听的人更是仔细。期间,我又强调孩子们注意其中人物的动作、神情的描写,语气的表达,注重感情色彩。这样通过学生有次序的解答,我再适当的板书,简笔画,乌鸦“受骗”的过程一目了然。

  最后,我让学生总结“乌鸦上当”的原因。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最后的结论是“乌鸦听好话,上了当”。继而过渡到“现实生活中不要轻信花言巧语”。孩子们真聪明,在耳濡目染中,在积极探索中,他们已经能体会到这个道理。

  课文虽简短,意义却深刻。在巩固练习中,我又穿插了分角色朗读,上台表演等练习,取得的效果较好。在表演中,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得多,体会自然也深。

  课堂是“练兵场”,然而课外也不可忽视。课余,我又向学生介绍了其他一些童话小故事,我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即使一遍不懂,多读,总有“读透”的一天。我告诉学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会读,会说,会用,便是“读书”的精华所在。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课文《农业的变化真大》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要求孩子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们了解农业科技知识,感受农业的变化,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在第一次的实践课中,我对学生预习的检查力度不够,孩子的思维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在我们小组同伴的帮助下,我一次一次地修改教学设计,并转变我的课堂,让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1、本课要求认识“我会认”中的14个字。由于孩子回家进行了预习,在检查预习时,读的.方式有同桌互读、点名读、开火车读等。以多种方式、变化节奏让孩子们在高效的、张弛有度的氛围中始终保持积极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认字、读词、造句这样有层次性,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识字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了在生活中识字,树立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语文观。

  2、通读课文后,提问:文中介绍了几种农业的科技新成果? 在课堂中,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发言时间,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还会互相补充意见,完善见解,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生成,得到生长。

  对不足之处:

  1、课堂评价语不到位,没有激励所有孩子表达的积极性。

  2、在语言文字训练方面,还略显薄弱。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纸船和风筝》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下面我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对这课书的教学反思:

  一、在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如果学生感到了快乐,那么他们就会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所以,本课我力争创设愉悦可持续型氛围,让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课前交流时,我们玩“你演我们猜”的游戏。接着又出示:“山顶、山脚、小溪、纸船、草莓、风筝”等画面,学生点击相应词语。识字中,学生认识纸船里的生字朋友,请出捉迷藏的词朋友,于游戏中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在指导朗读时,学生带上头饰进行表演,他们进入了角色,在读读演演中积累语言,自悟道理。布置开放型作业时,我激趣引入:“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想对松鼠和小熊说几句话吧!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折好的纸船上好吗?”这样,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情趣,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其中。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以主人的身份学习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识字和阅读教学中。

  1、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再引导他们合作识字,交流方法。我说:“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记啊?”“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能力有所提高。

  2、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在朗读方面,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我首先给学生范读课文,特别是读“松鼠和小熊友谊破裂”一段配上悲伤的音乐,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使学生体会小熊和松鼠他俩为了一件小事吵架,友谊受到影响是多么的伤心。再指导学生去读,这样学生自然就读出感情,并让学生模仿文中主人公的神态、动作,表演课文内容,这样有助与学生准确理解词句(例如对“漂流”和“飘荡”的理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通常能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利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

  再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的不完善,今后应该改正:

  1、教学层次性体现还不够。面对同一教材,学生的知识状况、能力水平、个性特点、感悟能力等都有所不同,我在教学过程和练习设计中已有所体现,但必竟不够。我想:如果从不同等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在各个教学设计中都加以体现,课堂效益可能会更高些。

  2、重视朗读的训练,忽视写字的指导。

  3、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4、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机智。

  与此同时,我也就在教学中的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

  1、表扬越多越好吗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伴随着“你真棒”“棒极了”的夸奖声,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不错”“很好”进行笼统评价,而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这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欠缺,不使人不想:表扬越多越好吗?

  2、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有效实施

  在新课程的学习中,我发现尽管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有时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这使我感到困惑:如何处理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大班额怎么组织合作学习?讨论出现分歧怎么办?意见高度统一是不是好事?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

  教学的成功在于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反思,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觉发现问题,再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对自己的教学产生质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