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4-05-15 09:46:07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优选(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优选(1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我们的课堂才会在真正意义上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近几年观摩了许多教师关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他们的课堂教学各有优点,他们不愧是新理念下课程改革中的佼佼者。在听课过程中,本人学到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但也发现存在诸多问题,现就存在的问题做简要分析,供同仁参考。

  一、教案束缚了教师的行动

  备课的目的就是要事先有计划、有目的地上课,将整个教学过程事先安排好,然后按部就班地按计划进行,就可做到万无一失。但我们也知道,计划不如变化,在课堂上,你事先想不到的事,时有发生,学生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在你备课当中根本设想不到的问题。对同一个问题,学生有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如果教师仍然按教案中的计划进行教学,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就有可能受到扼制。这观摩过程中,就有5名教师因此而未完成教学任务,有2名教师拖堂达3分钟之多。有1名教师的教学活动由于课堂出现了教案中未设计到的问题,估计下课后还要再延长10分钟时间才能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二、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而忽视了“双基”

  在目前的教学中,制作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课的教师可以占到90%。他们制作的课件可以说是很不错的,让课堂内容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好学的心理特征。但有30%的授课教师被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束缚了手脚,这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原因。个别教师的课件忽视了学生的需要,把整节课变成了多媒体的展示课,为了吸引学生而把课件做得非常花哨,最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过程变成了走马观花。熟不知,我们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而小学生很容易对一切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他们由于年龄小而自控力不强,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兴趣更加难以持久。有的教师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在使用多媒体,以“教师为中心”,让多媒体牵着老师的鼻子走。多媒体为了作秀而使用,贪图播放形式,因而很大一部分学生被屏幕上的精美图片、精彩动画所吸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和交流,使得教学效果甚微。在整个课堂中,多数教师因为是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了探究过程和练习题,很大程度上也就忽视了学生的“双基”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究验证、甚至计算练习均被多媒体“无情”地替代了,这样的课,无疑是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学需要才是第一位的,并不是说每节课都适合应用多媒体,更不能用多媒体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无论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毕竟只是一种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很多内容,那么准使课堂教学变成新的“填鸭式”教学。对于那些学生有丰富感性认识或教师很容易用语言和文字表述清楚的教学内容,大可不必费时、费事地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免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教师的板书虽不那么现代化,但便于擦写与涂改,能随心所欲的传递给学生多种信息,还能够起到示范书写步骤、作图过程和作图方法(比如相遇问题的线段图、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的作用,这是多媒体课件所无法取代的。而合作探究是一种付诸于实践的验证方法,对能用合作探究来验证的教学内容,切记不能用几张图片展示或几个动画视频演示所取代,因为多媒体只是对客观现象的'模拟,是把事物现象以图像和视频的形式再现,两者所带来的效果有质的区别。

  三、合作学习没有实效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90%的教师都设计了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形式多种多样,一节课不下三四次。为了呈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大部分教师不考虑问题是否具有合作的需要,把非常简单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在生活中随便就能找到答案),小组合作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四、对“课标”中的“三维目标”认识不到位

  任课教师中有10%的教师对于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模糊,在课后交流中,当问到“在本节课中你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怎样设计和实现的?”时,个别教师含糊其辞,回答最好的也只是将所备教案中的内容逐条答出,而不能从整节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上去挖掘。比如,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亲自动手探究的能力、在合作讨论和学习中形成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养成良好的认真观察的习惯、严谨科学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究创新的习惯等等。《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管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大家都应该正确面对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我们的课堂才会在真正意义上体现课标的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2

  摘要:如何培养小学生高效准确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教师的重点工作之一。计算能力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而小学阶段,正是我们培养计算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符合现代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并以此来提高小学生普遍较差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现代小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十分重要的,而计算能力是学生必须培养的能力之一,同样也是小学教学的基础内容。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降低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要求,但计算能力对学生所体现出的积极促进作用是无法被改变的。因此,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小学老师的重点工作之一。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传统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计算教学与生活不够密切。题海战术和大量题库的机械练习让学生失去对计算的兴趣,很多教师只是通过重复练习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没有将计算教学同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这无法解决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根本问题。第二,课堂讲解同练习相分离。传统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通常缺乏合理性,前半节课运算法则的讲解加上后半节课学生自己做练习的单一模式无法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第三,学生综合能力欠缺。现实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过分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学生个人的情感变化,没有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无法提高计算能力。第四,单一的题海战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计算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的具体教学策略

  1、教材内容是重点

  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在深刻了解教材背后隐藏含义的基础上,积极展开教学活动。第一,了解教材知识体系,系统总结教材知识,完整构建知识网络。第二,合理分析教材中的重难点,选取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教学内容。第三,根据现代教学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测、做出准备。例如,关于四则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领导学生多做常见题型,并结合应用题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专业技巧。教师应以课本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主动接受教学内容,自主培养学习能力,通过计算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计算、举一反三的能力。

  2、注意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生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他们自制力差,好奇心重,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创造教学环境,不能直接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失去兴趣。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切合实际,将数学知识导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例如,在学习除法运算时,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如苹果或者梨子来进行教学演示,请同学上台将9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得到9÷3=3的结果,实践中的学习能够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于计算的理解和记忆,这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活化的情景教学模式能够逐步改变学生对计算的看法,让他们意识到计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广泛应用,也能达到提高学生主动计算、积极计算的目的。首先,增强学生主动将实际生活与计算教学内容联系的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设置以下教学场景:“假期某某学生计划与妈妈去看电影,儿童票半价,成人票售价35元一张,同时购买了一些零食,请同学计算此次看电影总共消费多少钱?”例如此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计算问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计算能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改变学生对计算的看法。

  3、引导同学之间的计算交流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习小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专业技巧。首先,布置一定复杂性的练习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学习小组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业,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提前按照一定条件合理分配好学习小组。其次,在学生自己完成计算习题时,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交流合作、提出意见、总结计算方法、得出正确结论。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通过学习小组,学生能够主动发表意见和看法,并积极听取其他同学的理解和认识,既能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技巧进行计算,又能吸取借鉴别人的计算技巧和思维方式,并最终将别人的高效学习技巧转变为自己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计算能力的目的。

  4、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面对不同学生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应开展不同的教学形式,以下是具体的几种有利于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的具体方式:第一个,做游戏。通常情况下,儿童的专注力很难投入到课堂中去,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影响,而没有哪个儿童不喜欢做游戏,针对低年级的拼音教学,这种做游戏的形式能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第二个,会表演。例如,在讲到龟兔赛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角色扮演,分别饰演文章中的小白兔和小乌龟,老师可以充当解说员,这样一来,台上表演的同学积极投入到课堂表演,而台下的同学也认真观看表演。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可以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第三,比赛式,小学生争强好胜,在数学课堂中,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开展小型的学习比赛,这种比赛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说具体奖励发纪念章或小红花,效果会更好。

  5、重视巩固练习

  通过练习,一方面,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在锻炼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于数学计算来说,这是强化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而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正确科学评估学生的易错点,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算法,并进行及时的练习检测,期间,教师应主动讲解做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第二,课后练习题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检测结果有针对地布置巩固练习习题。例如,如果学生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中通分和约分认识的不够透彻,掌握的不够牢固,对此,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以此来达到巩固练习的最终目的。

  三、总结

  总的来说,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体制对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发展。小学教学内容和目标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只有在发现和改善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完善创新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巩固练习,才能达到提高小学计算能力的目的。

  作者:李淑珍 单位:宁夏西吉县将台乡将台小学

  参考文献:

  [1]倪品.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探究[J].考试周刊,20xx,(12):78.

  [2]孔祥红.也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J].关爱明天,20xx,(7):379-379.

  [3]王艳.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20xx,(12):207-207.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3

  摘要:数学是一门来自对生活的疑问,通过学习数学知识用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回到生活中去的学科。所以可以这样说,由于小学生刚接触数学这门学科,所以学习的都是基本的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最多的也是最简单的数学问题,小学的数学与小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那么由此可以得出,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老师也应该尽量把生活的元素融入数学中去,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并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数学解决问题,对数学产生好感,给小学生们刚接触学习时一些必要的成就感,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为以后学习数学打好兴趣的基石。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由于数学本身强烈的理性逻辑推理的性质,让一些娱乐心强一点或者理解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畏惧感,在加上小学数学教育体系还在不断的完善探索过程中,所以当前的数学教学还是会让一些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太费脑子,渐渐降低对于数学题目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慢慢僵化,对数学也更加厌恶。所以,在老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就应当努力探索让数学更加抓住学生兴趣的方法,而结合数学的产生方式,就不难发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最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育的。让在日常生活中玩乐的学生们也能从中收获一些数学知识。

  一、生活化的教学就必须营造生活化的情景

  数学的教学在课堂上不能仅仅利用课本上给出的逻辑概念和例题,老师应当在上课中把上课的内容跟实际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融合在一起,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反复强调,让学生先有一个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的认知。然后再给出生活场景中遇到的问题,让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调动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情景的导入的方式是生活化的教学的一大重要手段。就比如在学习简单的加减等线性的运算法则时,给学生营造一个特定的情景空间,比如在超市买东西,单价四块一斤的苹果买了两斤,三块一个的桃子四个,还买了一包五块钱的薯片,问结账时应当给多少钱?这时候学生们就会根据自己在跟随父母去超市时的情况去进行计算,然后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公式:总价=单价×个数,求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解答生活问题,还提高了数学能力。再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看见的物体的形状描述出来,用自己的语言给不同物体的形状下定义,并将形状相同的物体分类。这样就体现了数学教学中不得不利用到的数学生活化的特性了。

  二、善于将数学问题更加生活化

  对于有些数学问题,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对数学生活化的思考能力有限,小学生们不一定能够将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了。老师需要具备发现数学生活化的眼睛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想要生活化数学就必须摆脱数学的课堂式教育,让数学跟生活更加贴近,在实际生活中随时留意数学的痕迹,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也要尽量发现其生活化的可能。比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实际经历,只要跟数学的运算有关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到数学课上分享,通过不同学生的记录情况,掌握更多的生活中的数学化,也能陪养学生们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留心观察能力和自主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线性几何问题时,可以要求同学们把生活中的几何物体有什么特性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2)实际生活情境的演练以及数学问题模型化都是很好的解决数学生活化难题的方式。数学的学习单靠理论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生活化的要求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而加强,把数学生活化的难度跟学习难度成正比。所以这时候就要引入数学模型,让学生们排练生活中的数学情景,模拟数学中的一些重要基本概念来提高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比如,在学习位置这一章节时,可以让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参照物、静物、运动的物体等等。在学习几何关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制作简易的几何模型,通过几何模型的简单折叠再现问题中的几何空间,或者对于线条来说,可以选择笔来代替线条,通过在空间中实际的笔的交错,来了解数学问题中平面画法中的线条的空间性。更好地解决数学中的问题,提升数学的生活化的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引入趣味性的故事增强数学的生活化

  生活中不仅有简单的生活情境,还会有很多的生活故事,而这些生活故事里面也包含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所以老师可以搜集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把数学解答技巧通过崭新的故事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利用对故事的兴趣的同时解答数学问题,这样一来,有些特定故事里面蕴含的数学公式能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影响,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四、对学生给出适当的评价,寻求家长的帮助小学生天真的性格使然,所以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是老师应当脱离传统的僵化的评价模式,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解决能力,对学生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有时可以举出生活中的示例来对学生给予评价。而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老师不能及时给出解答,就需要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了。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在学校学习就够了,生活中的问题就不耐烦给他们细心解答,所以老师应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来呼吁家长不要忽视生活中孩子们提出的数学问题。总的来说,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应当积极地从生活中形象化问题,然后找出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数学问题更加生活化,一些有趣的情景和有趣的故事,能更加加深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存在意识,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提高数学生活化的有效性,提升小学生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天刚.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初探[J].学周刊,2011,(11):132-133.

  [2]东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析[J].考试周刊,2014,(30):72.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4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当前课改的大背景下最有实践意义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在传统数学教育枯燥乏味的情况下,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不仅有多种数学教学方式,还对小学生思维的培养有积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得到越来越多小学教师和学校的关注。

  【关键词】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本文先对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再提出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及。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不仅打破了传统数学教学的呆板性,还拓展了小学生的思维。本文重点介绍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的与优势,通过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式,最后阐述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给小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

  一、当前数学教学现状和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

  (一)当前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是小学生在学习上最难理解的一门学科。很多小学教师选择布置大量的作业题让小学生学习数学。用种方式学习数学不仅很枯燥呆板,减少小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大量的数学作业也会限制小学生的思维,甚至使小学生失去兴趣。大多数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时候,注重小学生对加减乘除等的使用。在解答运用题的时候,很多小学教师会选择将运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说明后给出数学公式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二)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的

  在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是以小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指导小学生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以小学教师讲解为主、小学生被动接受的数学教学方式。小学生在理解学习内容的情况下,才能将所学的内容进行运用,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二、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的内容虽然较为复杂和枯燥,但是使用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会使数学课充满乐趣。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可采用游戏化数学、数学故事、翻转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导学式、电子书包等多种方式。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小学教师可教小学生辨认小学生所买文具中的三角尺,教小学生拼三角尺并沿三角尺的边沿画直线和图形。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可大量地使用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如果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启发式教学上而没有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会耽误小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小学教师可以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

  三、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的影响及其优势

  (一)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不仅不利于小学生理解数学内容,还使得小学生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逐渐失去兴趣。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小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采用提问的方式,情景创设的方法,游戏互动等多种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例如,某节课上小学教师提出一个游戏。游戏内容是小学教师站在中间,小学生围成一个圈,手拉手围着小学教师向右转,当小学教师说出数字“3”的时候,需要有三名同学牵手,牵手的人数超过3则犯规,小学教师可进行简单处罚,牵手的人数不足3,则不需进行处罚。小学生立即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班的小学生都主动参加。

  (二)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并对教师进行提问

  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以小学生为主体,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小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的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便于小学生理解。在小学生主动思考数学教学内容时,小学教师鼓励小学生对自己进行提问,能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内容。小学生能够勇敢地向小学教师提问,这在小学生未来的学习中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某节课上,小学教师说到同学们早上来上学的时候有没有坐公交车的?如果公交车停车的时候,车上原来有4个人,后来又上来了6个人,公交车到了下一站的时候,又上来了3个人下去了2个人,请问同学们,这个时候公交车上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也注重培养小学生对身边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的积极性。

  (三)发散小学生的思维

  传统数学教学不仅教学形式呆板,还固定了小学生的思维,传统数学教学中繁重的作业,加重小学生的烦恼的同时,也将小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可运用数学教学道具,例如正方体,粉笔等,不仅帮助小学生理解和学习,也发散小学生的思维。例如,小学教师讲到这样一个例子。树上有10只鸟,猎人用枪打死了1只,请问还剩多少只鸟。这时就会有小学生回答0和9。小学教师对回答的小学生进行表扬,并告诉小学生按理说10减1等于9,但是猎人的枪声把小鸟惊飞了。9虽然不是正确的答案,但是这道题却可让小学生的思维发散。

  结语

  如何提高本班本学校的数学教学水平是每个小学教师和学校都头疼的问题。如若在教育方式上,学校鼓励小学教师采用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小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注意使用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这不仅能发散小学生的思维,也能让小学生对当前乃至于以后的数学学习都充满兴趣。

  【参考文献】

  [1]单燕红。游戏化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刘玉成,闵凡余。浅析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

  [3]李辉。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5

  【摘要】小学数学概念呈现形式多样化,直观性较强,教学阶段性也较强。教师要针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采用不同呈现形式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形象的事物,让学生们快速理解与掌握;从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入手,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系统,引导学生去探索与明确这些数学概念之间所存在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概念;概念系统

  数学概念是学生接触与学习每一个新知识点必先学习的东西,它对于学生的整个数学科目的学习来说是基石一般的存在,因此学生从小学数学概念起必须打好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在清晰的了解各种概念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学习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数学学习的路越走越平整、越走越宽敞。

  一、小学数学概念的理论概述

  1、从数学概念的涵义与构成方面来看。首先是涵义方面,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数学概念指的是在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二者的本质属性在人们脑中所形成的反应,其表现为数学用语中的一些专用名词、符号或术语等,比方说是“周长”、“体积”。其次是概念的构成方面,一般来说数学概念是可以分成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内涵,另一个是外延。概念的内涵其实指的就是这个概念所反映出来的所有对象的一个共同本质属性总和。比方说是三角形的概念,它的内涵所指的就是其本质属性中“三条线段”与“围成”的总和。而概念的外延指的就相对会比较广泛,它指的是此概念所囊括的一切对象总和。以四边形的概念为例,它就包括了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所有很多对象。

  2、小数学概念的特点。小学时期数学概念的特点其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的归纳:第一个就是其呈现形式上的特点。由于小学数学是一个引导学生入门的时期,因此它的概念在呈现方式上也会显得更为多样化,像是最初采用图画的方式,再到后来的描述方式,最后还有定义式等等。第二个特点就是直观性较强。一般来说数学概念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抽象性与概括性,但我们在进行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时,就会发现小学数学概念通常都会定义得比较直观,比较形象具体,基本都是以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为起点来进行设计的。第三个特点是教学阶段性较强。小学时期的教学会受到很多客观原因的局限,从而导致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所讲解的数学知识也会存在极强的阶段性。比方说在低年级时,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与认识能力还尚未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因此对于很多抽象性的知识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就只能通过分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开展概念教学可以从多种形式与内容入手,既要梳理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要形成统一的系统概念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采用不同呈现形式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概念教学的形式众多,可以从图画式教学入手,教师在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发掘图画中所蕴含的真正涵义,从而达到揭示概念本质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对概念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以梯形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要就所展示出来的图画适时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并揭示出梯形的本质特征,并且最终实现将表象图画转换成抽象数学语言的目的。其次是描述式,其实采用这种呈现形式的概念一般都是“字”与“形”相结合的,比方说是小数的概念、直线的.概念,在概念描述中直接就把其本身的图形或默示所标示出来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需要把“形”所表达的意思与孩子们传达清楚再结合“字”就能使他们快速掌握这个知识点。还有就是定义式,这种方法一般适于一些高年级的学生,相对而言它的概括性以及抽象性都会强很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时的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学工具或举例讲解等办法,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形象的事物,让学生们快速理解与掌握。

  2、从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入手,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系统。首先是同一概念在教学时的联系与区别。因为小学数学在很多时候,虽然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在不同的时期所要求的教学程度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对于概念的讲解程度也会有所区别。以分数的教学为例,在三年级时我们的教学要求只是停留在让孩子们认识分数的程度,而在五年级时,我们就必须向他们解释分数的真实意义与性质。再比方说是方程这一概念,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只要求学生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与渗透,而到高年级后就会要求他们对方程给与一个明确的定义。其次是不同概念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虽然有些概念它们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为数学的概念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探索与明确这些数学概念之间所存在的联系,为他们更好的构建概念系统打下结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时必须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据,采用最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概念教学,因为只有从小打好基础,才能实现数学概念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增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J].现代交际.20xx(07)

  [2]许中丽.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综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xx(03)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6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相应知识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质量优劣会对学生学习知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探究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主要实现形式就是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认为是最主要的工作目标和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更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及工作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有效的数学教学可以体现较高的教育水平。合理而有效的数学教学能够确保小学生在比较有限的课堂时间学会相应的数学知识及技能,从而为其将来的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有效的数学教学还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因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怎样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小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及记忆能力,保证教学质量,就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践方法

  (一)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当前的教学形式下,怎样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是所有一线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将新课程理念当作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教学宗旨,尊重小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有效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小学生发现教材当中包含的一些数学知识,在解题中学会正确的解题方法,并能做到举一反三,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思考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综合锻炼小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突出小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进而提升小学生数学能力。比如,笔者在讲授“观察物体”的课堂上,采用的方法不是传统的照本宣科,而是提前让学生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积木带到课堂上,这样就集中了很多种形状的积木,然后以此为物体让学生进行认识。因为这些积木是学生们喜欢的,所以记忆起来非常容易,在之后的测验过程中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也是掌握的最好的。这种方式一方面结合了小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小学生一起探索物体具有多样性这一问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师生互动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讲授相应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师生间的互动很少,所以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从而降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改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重视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很多数学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进行相应的探讨和交流。一方面,可以使教师较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小学生更乐于学习数学知识。比如,笔者在讲授“四边形”相关知识的时候,就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同小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四边形一共有几条边呢?”“四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四边形周长都是哪些边相加?”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并思考问题。此外,还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各个小组计算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从而培养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深化小学生思考和学习数学的内容,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有效性。为了确保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比如,讲解“角的度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小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角,并展示角的度量方式,然后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内容动手测量角。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以轻松为小学生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不断培养其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结语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培养与形成,更关系到小学生对理科知识的兴趣与知识基础。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思路,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方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构建起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燕.浅议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7,(5).

  [2]孙荣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浅析[J].新课程学习,2014,(10).631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7

  【摘要】数学学习是从计算学起的,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计算能力是衡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主要手段,学生熟练掌握好计算能力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最佳方式。因此,小学数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打好基础。然而目前的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方式还是不够好,教学模型还有待更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不足

  1.小学生学习思维存在局限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以往都是比较固定和陈旧的,并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都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只会生搬硬套的使用公式去计算,而对更加简便的算法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说,对于算式(5×9.11)=?,在小学生直接计算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难度,使得计算不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此时,可以寻找其他简洁的计算方法,将上式算例拆分成5×9.11=5×(9+0.11)这样计算起来就会简便更多。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能力,使其计算更加简洁、快速和准确。

  2.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和全面

  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思维的能力。比如,小学生只有熟练的牢记各种运算准则的相关计算公式,才能使得做题过程顺利进行。但是,小数数学在教学方面对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做的不够到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不够牢固,计算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熟练的牢记基础知识的情况,保证学生在具有牢固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能够得心应手的计算各种算术题。

  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1.创造有趣的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情境进行导入。有趣和精彩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卡通图片让学生学习计数,卡通动画里有共有几只小动物,猴子、大象分别有几只,走了2只猴子,来了3只大象后,猴子和大象变成了几只?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当中学习数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够使得教学变得灵活、有效。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数感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话题和学生进行交流。比如教师可以以幽默、鼓励的口吻询问学生父母的电话号码,小学生有几只铅笔,最喜欢什么颜色的铅笔等来加强学生对数的认识。

  3.加强小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使用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使用情况。比如在学习了乘法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计算.小王今年8岁,同桌7岁,那么小王和它同桌的年龄乘起来等于多少?小王爸爸妈妈的年龄分别32和35,那么小王爸爸和妈妈的年龄乘起来又等于多少等。教师通将日常生活与所学知识结合,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熟练掌握情况。

  三、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1.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的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利用它能够使得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问题变得更加直观、易懂。巧妙地使用多媒体的一些功能,能够在授课的过程中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我们知道多媒体能够集声音、动画于一体,教师在讲解图形的变换或者数的运算过程时就可以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可以搭配有趣的声音进行多次播放,这样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很好的被发挥出来。

  2.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当今家庭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各种宠爱,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分享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分享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在学校进行实施。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需要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角的度量”的这节课时,让学生分组后,通过三角板、直尺等一些度量器材度量一些不同的角,并找出90°的角有几个,30°的角有几个,小于90°的角有几个,大于90°的角有几个,并安排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进一步还可以引入锐角和钝角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学习氛围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且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

  四、结语

  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学习氛围低沉,积极性不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固定,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使用不够熟练,合作能力欠缺等。小学数学教师要试图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弥补这些不足,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努力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仕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6,(11):105.

  [2]牛英霞.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1):58.

  作者:沙丽芳 单位: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新港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8

  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意识,以此引导学生开展数学自主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将自主化教学作为主要手段,下面,我将就自己是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自主化教学进行论述。都是本人实际教学的经验之谈,不足之处,还望谅解。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指挥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合作者。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以及其认知结构发展特点来开展有目的、有目标的教学活动,并通过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数学学习,避免盲目性。因此,为了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性,教师首先要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导性。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方面实现自主性。教师需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教材、学生进行深入地观察、分析,在学生个性差异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以来,灵活地根据学生的数学认知顺序来安排数学教学内容的顺序,在教与学上实现统一,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然后,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一般会根据已有的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但是由于教材更新速度慢,有些教学内容已经过时或者远离学生的生活,这就造成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脱轨。为了实现自主教学,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运用,将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拉进学生与数学的关系,使其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最后,教师还要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进行调控。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拉近师生关系,构建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此为基础创设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可以自由地进行数学学习,积极组织学生观察、探讨数学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在知识衔接、转折处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这也显示出教师高超的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总之,教师需要在充分调动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实现自主教学。

  2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一般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有违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教学是以学为基础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开展教学互动的内容,教师的教是外因,而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只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构建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创设多种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参与性,首先要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自主探究,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在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常常会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我事先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准备一些三角形,然后课上让他们在小组中测量出所准备的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然后选取某一个学生来任意报出本组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最后由我猜出剩下一个角的度数。在经过几轮的度数猜测之后,学生们都很好奇我是如何准确猜出这些度数的。此时,我会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就报出的那些度数进行观察,小组探究有什么规律。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仅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对数学课堂教学有着极大的参与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起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打下了基础。

  3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众所周知,数学的本质其实是思维。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师首先要从教材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将相关的内容通过实验手段来向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在直观的实验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问题意识,并在问题解决中培养起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德迁.对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析[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

  [2]焦玉侠.数学课堂自主化教学中学生数理化[J].(教与学),2015.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9

  摘要(详见正文)

  关键词

  一、“问题情景”的概念

  二、问题情景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意义

  三、创设问题情景的原则

  四、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的方法

  参考文献

  以下是正文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课程标准》把创设“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善于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的思维总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积极状态,始终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问题情景;意义;创设;原则;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很贴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物体分类”一课时,可创设情景: 课前在学生课桌上杂乱无章地堆放着许多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用途不同的纸张。上课伊始,问:“同学们,课桌上这些纸片影响了我们上课,请你们想想办法该怎么办?”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不行,如果以后还要用怎么办。”“我们可以一类一类的把它们分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同意这种做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如果要你们整理课桌上的纸片,你们打算怎样整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这样,“分类”就不再是教师的主观要求,而是学生的实际需要。不仅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心理,而且生活化的问题情景为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能,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

  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创设问题情景,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惊、奇、疑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一、“问题情景”的概念

  这里的“问题”不同于“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前者包括后者;除此之外,还包括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甚至自然界的规律)以及学生头脑中出现的各种疑问等等,“问题情景”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1、“问题情景”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诸如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教师的热受,等等。我们应该把 “情感——能力——知识”模式,即把“情感”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这看似偏激,但确是有感而发:当一名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他所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第一,正确的人生观;第二,终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第三,自学的能力.前两条的培养都要涉及到情感问题;培养情感要靠各种“情景”的设置.这也正是近年来人们关注“情景教学”的原因。

  2、“问题情景”是数学概念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是产生某一数学概念的源头。陈重穆先生在《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文中提出,不要把概念放在最前面,这不符合认识规律;要把问题背景放在前面,即在呈现概念之前,首先应呈现与之相关的足够的材料,使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从其中自然地产生出来,而不是教师和课本强加给学生的。

  二、问题情景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意义

  (一)问题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景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了起关键作用的、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二)问题情景教学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向心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情景教学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规律的揭示过程,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研究上来,使学生容易想进去,学进去,从中尝到思考的乐趣。真正做到把兴趣还给学生,把魅力还给数学。

  (三)问题情景教学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教师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研讨问题,大胆向教师提问题或提出创见性的观点,根据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讨论、辨析,并在关键处予以点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作用,实现教学相长。

  (四)问题情景教学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当学生解决了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会使其

  产生一种愉悦的心境,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创设问题情景的原则

  1、语言明确具体:设计的问题要具体,避免空洞,语言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2、针对性强: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材中心及重点、难点。3、启发性: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应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4、新颖有趣:奇特而有趣的问题易引起学生注意。5、富有挑战性:提出的问题要难度适中,在“最近发展区”内。如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时,我设置这样的问题:现在假如你是一名高级技工,需要在教室安装电棒,请问,你怎样安装才能使悬在半空中的电棒与天花板平行?学生凭观察、猜测回答:“只要悬挂电棒的两根线一样长,电棒与天花板就会平行”。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学生确实感到问题的存在,此时老师引入正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学习如何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这个问题紧扣教材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又结合实际,集启发性、挑战性、明确性、趣味性为一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的方法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可用下列几种方法来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已有相似概念,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的属性,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先引导学生研究已学过的概念属性,然后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这样新的概念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

  (二)利用已有相关概念的比较,创设归纳发现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是旧有概念的扩充,若能在教学过程中,揭示概念的扩充规律,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概念。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其关键是揭示出相关概念的扩充发展的背景及其规律,从而引出新的数学概念。

  (三)利用相关数学概念,创设引发猜想的问题情景

  许多数学概念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起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从而引发猜想并验证,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新的概念。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四)利用所知的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要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情景,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五)通过学生实验,创设观察、发现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自实验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去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反思中掌握数学概念。

  总之,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并富有现实意义的特点,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这正如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说:”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的事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 数学教育哲学[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xx.

  [2] 夏小刚等. 数学情景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 数学教育学报,20xx,(1).

  [3] 戴黎军. 关于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探析[J]. 数学教育学报,20xx,(4).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0

  摘要:现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更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德育水平的培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掌握相对应的知识,又可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和素质道德上的熏陶,从而达到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全面发展。为此,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成为了一个受人瞩目的德育培养阶段,由于数学是一门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为先的课程,因而德育教育自然与其他科目不同,需要相关人士细细思考推行策略,以求达到德育和智育并行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

  现代化的教学应该是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终极目标的完整性教育体系,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需要促进学生在此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从最基础阶段开始接触爱国主义,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今后的思想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现代化的小学教育者,应当认识到小学阶段是学生综合德育思想体系形成的初级阶段,需要格外关注和谨慎,以智育为主要目标,以德育为根本辅助,从而在小学数学等科目上发挥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的双重作用。当今的教育界对于学生德育水平的关注程度并不亚于知识水平能力的培养程度,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在数学等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教育过程中也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将德育教育系统融汇进小学基础阶段的各个方面,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而提出一些相关看法,以供专业人士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在新课标改革之后,我国的教育体系不再是仅限于原始的知识传授,而是致力于学生综合水平的培养和提升,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培养和发展,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这过程中,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就具有其学科的独特特性,在融合了数学思维之后的学生思想道德体系的培养无疑是一种较为全面的能力培养过程,这一能力不仅是对于数学,对于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转化和思维灵活程度的控制也是有效的。数学能力是一个现阶段的'热词,在数学学科的综合训练下形成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灵活运用数学思维解决一些生活内外的问题,这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这其中的德育教育则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存在。

  二、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水平

  1、将德育融汇于情景创设之中

  近年来的数学教育多提倡情景创设模式,即通过创造情境融合问题再由学生来讨论和回答,并与教师进行积极地讨论,从而加深知识印象,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融洽了师生关系,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和推广。于是大部分的数学教师往往通过情景创设来激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兴趣,鼓励学生投入其中共同思考问题,共同探讨新知。如在进行“三角形”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三脚架等日常常见的物体,并有学生们发现其中存在的共同点,即它们之中都存在一个三角形,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是三角形而不是其他的形状,或者用其他的形状行不行,经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讨论,以及一些案例的展示,学生最终明白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而这些支架等物体中的三角形是不能被替代的。在这样一个情景创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感受生活与知识的关联,提升学生对于生活的发现和感悟能力。

  2、将德育融合进课堂提问之中

  现今有许多文章和评论皆以表明了提问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还是一个知识回顾和反馈的过程,具有最为直接的现实意义。在提问之中,教师明确问题的方向和具体表达,再由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们踊跃发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活跃了思维。在这一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则可以埋于无形之中,以立足于知识的前提深入浅出,贯穿于提问的内容之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如在进行“时分秒”的教学时,教师可先请学生来回答一些课程知识问题,再问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对于时间有什么感想?”学生便会针对单元知识和自身体会回答问题,从而感受到时间的珍贵,萌生出珍惜时间的意识,于是德育融于提问,德育融于知识的目的便达到了。

  3、将德育引进练习之中

  数学学科是一个学与练并重的学科,因此课堂内外的练习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是知识点的巩固形式,还是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反馈,许多知识点正是通过相关联系得到重新回顾和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根深蒂固的目的。在数学学科的练习之中,同样可以融进德育的教育,如在进行“分数的四则运算”练习时,教师可以加入让学生进行验算的环节,从而养成学生自主验算,认真计算的习惯,同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

  三、结语

  小学阶段开始的教育就应当是将“教”与“学”相融合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者就该明确教育的中心服务者是学生,课堂的中心也应该是学生。如何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思维能力水平相结合,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确保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无数教育者都应该思量的问题。小学数学与德育的结合无疑是将最灵活的学科与最基础的能力要求相结合以求学生在数学思维的引导下形成自身的思想道德体系。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1

  【摘要】在小学课程中,数学知识和其它知识相比,颇显枯燥乏味和深奥难懂。如果能让生活实际和其浑然一体,就有利于学生在显性世界中理解深奥的理性知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会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兴趣

  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管我国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但仍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以及应试教育的弊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融入于生活实际,可以使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和更加有的放矢,学生也能为了解决自己切身生活问题而兴趣倍增,于不知不觉间理解、掌握、应用数学知识。在日复一日的成功体验中,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爱上数学。

  2.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是课堂新知的传授对象和接受者,所以,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手机、网络对当今小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绝对再也不能低估他们的见识。我们应像浙江大学教授苏德矿一样,让数学生活与时俱进,富有新意和诗意,将枯燥和寡闻的知识和设计,变得生机勃勃和精彩纷呈,吸引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课,而不是提到数学就是满脸的愁容。例如,在教给学生怎样找单位“1”时,我通过“女生的?是男生”“女生占男生的?”等,引领学生发现归纳出:单位“1”就是紧挨着分率且在它前面的那种量,至此,学生掌握了方法后,除了个别学生马虎再也没错的了,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高。

  3.为学生终身受益而进行生活化教学。经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学生必然会对生活以及数学有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渴望,体会到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联系之美,体会数学不仅仅是公式的记忆,应试的工具,更是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甚至是科学。为此,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学中要调动各种生活场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亲力亲为,在多元的实践探究中,一天一天地累积受益一生的数学知识。一个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健康成长,会让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涯和实际生活中受益匪浅。例如,又一次,有个学生送孩子来上学,曾经兴高采烈地和我说过,老师啊,当年你对切段次数和节数问题的独到讲解,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呢,若不然今天我给闺女讲解时,绝对不会这样通俗易懂的。我用你当年的法子一讲,闺女立马就会了。你当时让我们肢体配合,左手臂为棍,右手食指为刀,几个人在某人手臂上依次排队比划切段,其余学生记次数数节数。大家在欢声笑语中,通过几遍轮流反复练习,发现总结出了段数=次数+1的规律,将非常易错的问题十分浅显的讲透了,所以到现在我还记得。深刻体会数学不仅仅是公式的记忆,应试的工具,更是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甚至是科学。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

  1.课堂导入的生活化。课堂导入就像是前奏,我们会因为一首歌的前奏,而去选择去听或者不听这首歌,同样学生也会受课堂导入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在导入部分加入学生感兴趣或者与他们自身有很大联系的部分时,学生就会充满期待的听你说每一句话。所以,在课堂导入的`部分,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像优秀的作家一样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在这个点上设下伏笔,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一整节课都跟着你一起思考,和你一起去进入下面的教学环节。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用老王给三个儿子看似公平,实则不均的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老王的偏心,然后再提问学生:在个视频中有没有看到数学的影子呢?让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激励去探究为何会明公暗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设计的生活化。教学设计的好与坏不仅决定着你的课堂效率,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听课以及理解的深度。因此,课程的设计,教师必须经过深入的思考,真正将数学与生活完美地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走入数学的世界,体会数学世界的实用、奇妙和精彩。例如,在讲加减乘除的运算时可与学生买玩具,买学习用具等生活常识结合。我让学生自己买篮球,充分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学情境生活化。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能是一知半解,自然就不能学以致用。但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将数学知识加入到学生喜欢的情景中去,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会大为改观,课堂教学再也不是一味地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以致用。例如,在进行折扣知识的讲解时,我提前几天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跟随爸爸妈妈去商场购物,亲临打折活动现场,实际购买打折商品,记录购买商品原价,促销折扣,实际付款等,初步触摸知识表层和质疑,然后,课堂教学中探究折扣相关知识,为购物活动画上圆满句号。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很深刻的印象。总之,数学和我们的生命密不可分,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将自己对生活的正确理解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2

  摘要:本文以分析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接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归纳出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结合的三种有效途径,望可以为教育游戏与数学融合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融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严峻的问题,则是在教学过程单调无味,致使大量学生对此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探究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根据有关研究表明,数学和游戏渊源很深,游戏精神也一直陪伴着数学的发展,对此,借助游戏进行数学方面的教学,也得到了众多家长和有关教师的认同。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因多种原因的限制,使得难以实行教育游戏,所以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相关的融合策略探究非常重要。

  1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1应用教育游戏扩大数学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小型的数学教育游戏一般是建立在以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为基础从而设计和开发的,当在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以后,提供相对应的教育游戏,则可以打破小学生对写作业的焦躁感,进而让他们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去挑战学习知识,加强其趣味性。

  1.2应用教育游戏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数学结构与游戏的相似性保证了游戏是有助于数学思维培养的,也进一步让学生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数学精神。比如,一些数学教育游戏可以发展几何空间感和认知,《完美数独》等相关益智教育游戏均可以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和应对问题的能力[1],使之让学生明白现实世界和数学世界关系具有一定的紧密性。

  1.3应用教育游戏扩宽数学的知识范畴:在小学阶段中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四个领域[2]。而教育游戏具有囊括以上知识结构的综合功能,可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这些知识植入到自己的大脑中。并且教育游戏还可以科学地扩展数学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1.4应用教育游戏改变数学学习环境:数学来源于生活,且广泛地存在在生活中,小学生除了可以在课堂学习数学知识的情况下,课外也是一个可以值得应用和深入探讨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境之一[3],但因多种因素,当前小学生课外学习数学环境并不理想,在课余之时学生面对都是大量且单调的书面作业,这与有趣的深入探讨数学知识学习环境是相反的,这也渐渐会让学生越发对数学感到厌恶,而教育游戏的存在是刚好可以开发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和环境,让学生可以主动地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实行教育游戏和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相关对策

  2.1将益智类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是很普遍的。例如,将医学数学知识潜入在游戏中,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情况下解答,寓教于乐,进而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逻辑能力。如在教学《购物策略》这一课时,可设计去动物园游园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为3个小组,并让他们自主去超市选购饮料,并告诉三个超市的实际优惠状况况,然后观察是哪个小组的购买饮料所花的钱最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按照小组人数以及三个超市的优惠条件,再去进行针对性的计算、对比,最后选取最便宜的超市。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学生可以在其中轻松愉快地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甚至会有学生提出用不用坐车去超市的具体情况,因为即便在某一个超市里面能选购到合适、便宜的'饮料,但会因路途遥远,坐车前去超市,同样要考虑到车费的花销。如此一来,这样学生可以在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公式、记规律的前提下,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合在一起,体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且也在隐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一举多得。

  2.2将角色扮演类游戏与数学教学相融合:角色扮演类游戏实际上是属于一种模拟游戏[4],是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去体会自己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所以带入感比较强,从而学生的兴趣点也会提升。将学生放置于一种确定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尝试并学习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应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无疑对学生而言有着非凡的重要涵义。例如,在教学《认识元角分》这一章节中,可设计关于小营业员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去扮演顾客或者是营业员,在商品的购买以及出售的过程中去认识元角分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包括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换算。这样的方式较比教师在课堂上大费周折去传授效果更佳。

  2.3将动作类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动作类游戏易让学生可以沉迷于其中,然后在不知觉中完成学习任务。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国外,动作类游戏是数学教学经常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flash类游戏,让学生可以感知到一些比较普遍存在的数学知识,例如寻找数字,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反应能力以及其对数字的敏感度。例如,在教学《左右》这一课时中,在学生已经通过左右手、左右腿、左右眼等相关身体器官认知到“左右”的前提下,可以设置听口令的游戏。通过在老师喊口令的引导下,学生应用左手去摸右腿,右手摸左眼等,进而加深他们对左右的认知度。那么在这个喊口令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动作去判断学生对左右的理解,以及掌握度,进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及进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进程中,数学教育游戏对扩展数学学习任务、锻炼学生逻辑能力等相关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所归纳出教育游戏与数学融合的途径囊括益智游戏与数学的融合、角色扮演类游戏与数学的融合、动作类游戏与数学的融合这三种。然而事实上,这三种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数学教育游戏类型,但这三种结合均可以使得数学教育游戏具备其所应该有的游戏性和教育性,且为设计开发数学教育游戏提供了思维。

  参考文献:

  [1]范永春.探索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2:157-158.

  [2]王倩.赵玉清.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导刊,2013,3:195.

  [3]马娟.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9:84-85.

  [4]张俊花.王小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3:74.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3

  1、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1.1利用实际操作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动手能力都比较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这个特点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探索数学问题,了解数据概念,最终学会应用数学知识[1]。例如,教师在讲解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这些长度单位时,可准确铅笔、绳子、长尺、书本等道具,让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简单的了解之后,自己动手,通过标准的刻度对课堂上随处可见的东西进行度量。而针对米、千米这种较大的长度单位时,教师还可利用绕圈跑、来回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米与千米的概念,并在这种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对这些长度单位的换算。

  1.2通过情景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乐趣。游戏教学一直是个百试不爽的教学方法,而小学生们由于天性纯真烂漫,更喜欢游戏,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便可通过创设情景游戏,让学生能够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学到数学知识。例如,数学接力游戏,通过激烈、紧张的数学问题接力,使学生在动口、动脑与合作中学会情景中显示的数学知识;再如,数学谜语游戏,学生可以在游戏的问题中,通过对谜语的不断探索、分析与推理,最终获得谜底,学会对数学问题的解答。这种科学、合理的情景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还使学生乐于学数学,喜欢玩数学游戏。

  1.3结合生活原型使学生置身于数学中。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所以将生活融入到数学情景化当中,也不失为有效、可行的情景化教学策略之一。通过生活型情景的创设,使学生们仿若于生活氛围之中,并学会在生活中利用数学[2]。例如,教师在教学循环小数这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通过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影像,使学生对循环这一概念有初步理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举出一些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循环现象。学生便会指出每周七天是循环的,太阳东升西落是循环的等等,接着,教师再引申出142÷22,4÷3,10÷3等数学知识中的循环现象,从而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含义。

  2、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容易出现的误区

  从情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在教学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误区,而一旦这些误区形成并未能及时解决,则会严重影响情景化教学的.效果,进而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高造成阻碍。

  2.1数学问题本身性质造成的误区。数学问题本身的难易度,是造成教学误区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简单明了,浅显易懂的数学问题,在情景表达上也就比较容易,进而也容易让学生理解,但是,一些解题过程比较复杂、曲折的问题,其本身的完成上就比较困难,如果再利用抽象的情景进行表达,则会弄巧成拙,更不容易让学习听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味地套用情景,才能避免此类误区的发生[3]。

  2.2学生智力活动水平差异引起的误区。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的关系,其智力水平也会较低,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没有重视这方面问题,以成人的角度去要求小学生,就容易导致创设的情景过于复杂难懂。学生需要通过情景的显示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探索问题,虽然较高难度的情景问题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也会因为智力水平差异问题,使很多智力水平较低的学生无法真正的针对情景显示来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教师也应该重视这方面误区,尽量在应用情景化教学时具有针对性,个体化,因智力差异而创设相应的情景,使学生均能够在情景学习中受益。

  2.3与课本内容脱节造成的误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就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教材的掌握控制能力不足,会在创设情景时出现与课本内容脱节的现象,这就容易导致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扰乱学生思维,给低年级学生判断问题的能力造成影响,不能充分理解课本知识,导致学习及思维跑偏。针对这种误区,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多认真研究与分析课本内容,并对打算创设的情景反复进行推敲,在确认与课本内容相符后再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才能保证学生真真正正地从情景中学到知识。综上所述,情景化策略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教学误区。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应用情景化教学方法,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索精神的功能,还要学会及时地规避误区,引导情景化教学朝着可行性、实用性的方向发展,才能使情景化教学真正地起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4

  一、打造动态数学课堂,开展多样学习模式

  动态课堂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讲解学习内容,更需要教师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动态生成课堂的创设需要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开展,让学生通过多样学习开发多样思维。

  1.利用游戏教学,促成动态生成性的有效教学

  由于小学生刚刚从学前过渡到小学阶段,课堂形式也从活动和游戏为主的课堂转化成正规课堂,因此会因不习惯而产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适当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气氛。例如,在“乘法”的学习过程中,无概念的死记硬背中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接龙游戏”和“摸牌游戏”让学生变相记忆。将全班学生作为参与与游戏的人员,然后利用接龙的方法进行乘法口算,比如说一位学生说出“3×4=12”,那么下位学生就要说出“4×4=16”,以此类推。

  2.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相联系

  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往往抱有一定的敬畏心理,这也是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拿现实举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产生亲切感。例如在“混合运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布置成“超市”,将学生的角色设定为“收银员”和“顾客”,通过教师开出的'清单进行购买活动。教师可以将清单列出,如“买20元的肥皂,买3袋洗衣粉,买两袋膨化食品”等,然后给他们一定面值的“纸币”,通过学生的购买和收银员的计算,教师会要求购买者计算是否正确,而收银员不仅会担任计算工作,对于盈利情况也要进行计算。

  3.开展竞争学习的活动,鼓励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得知,小学生都存在渴望被关注的心理,也会在课堂上勇于表现,并且希望获得老师的称赞,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心理开展数学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利用小组学习的力量解决教师布置的数学任务。而对于竞争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活动。例如,在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题目,以小组参赛方式进行“解题比赛”,获胜的小组和个人都可以得到教师的奖励。

  二、结语

  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得知,动态生成性的科学依据在于小学生在该时期所具有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需要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只有将这种课堂模式加以完善、优化才能打造真正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数学课堂,这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5

  【摘要】在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教学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导学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传统的讲课授业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学的进程,在这样的条件下,有着更为新颖、丰富的教学特色的导学式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并成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利器。导学式教学法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思维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逻辑思维

  数学总归是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的,现代数学的教学不但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硬件条件,而且还更应该对数学教育的育人性予以重视,包括情感表达、态度树立、人格发展等方面。而社会和数学自身的进步也要求教育工作者尊重个体的差异,在学生实践探索的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对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和态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爱上数学,就要要求教师对这种情感进行培养,同时还要更对数学有更加宏观的思考和认识。

  1.多管齐下,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引导教学的时候,可以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外物的协助,例如多媒体教学等新型的教学工具。小学生往往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将音像资料等通过多媒体放映给学生,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使课程的讲解更加清晰明了、生动活泼。比如说在讲一些贴近生活的应用题型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动画技术手段,让画面中的物体活化,以此来抓住学生们的眼球,使他们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也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贪玩的性格特点,把知识点编成简单易上口的顺口溜,实现寓教于乐,让数学学习更加自然轻松。

  2.从生活出发,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数学的魅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公式,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在书本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这才是数学的价值所在。数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脱离生活的数学是不存在的。自古以来,课堂都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媒介,但教师授课的媒介绝不能仅限于课堂。比如说在学习几何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看有哪些符合几何学习的规律。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小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行认知和亲身操作强化认识,同时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

  3.加强课堂互动,使学不只是学生的事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人物,自然起着主导作用。不时地进行课堂间的互动对于抓住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注意力来说有着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课堂互动绝不是简单的课堂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当老师、教学生的乐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师生互换角色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对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讲解,可以在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的同时,也能让教师充分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程度和有哪些地方还需要进行补充讲解,从而使数学教学活动更加完善。还可以设置一些双向提问环节,让学生学到更多。同时,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自己的语言换个表达方式讲解,提升学生的自信和自主学习能力。

  4.导学式教学法应注意的原则

  在使用导学式教学法时,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导与学相互融合的原则;第二,把思维训练做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第三,让学生们学会举一反三,学会一道题就会一类题;第四,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要及时了解,以便能更好地改进教学方式;第五、创造和谐、舒适、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时能更加轻松,也能更加容易掌握。而对于教师来说,他们所做的也不能仅限于听课,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会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也能有效地提高授课效率,强化师生情谊,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在纠正学生在担任教师角色中所出现的不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授课勇气进行嘉奖和鼓励,告诉他们有时候态度和勇气远比对错与否来的有价值和意义。通过激励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同时也可以增强数学这门学科对他们的吸引力,达到期望的教学目的。

  小结

  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得知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导学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也应根据知识点的不同调整其侧重。但是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将导学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是很有价值的和迫切的。但导学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难免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过度的应用也有可能会因其学生的不适,从而达不到教学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导学式教学法进行充分把握和理解,并做出适当调整,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秀馨.试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xx(06):179-180.

  [2]牟德鑫.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xx(10):103.

  [3]牛爱玲.对导学式教学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析[J].考试与评价,20xx(07):144.

  [4]李民.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与研究[J].学园,20xx(05):111+116.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7-14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2-23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5-15

小学数学核心教学论文08-03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5篇02-24

数学教学论文11-03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12-08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7-28

数学教学论文15篇11-03

数学教学论文(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