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时间:2024-05-28 09:48:17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优选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优选15篇]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创造性地整合教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探究性,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物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他们高效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习主体;教学策略;合作学习

  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很多抽象的知识,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教材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分析和探究教材中的新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使学生在遇到较难的物理问题时,能有效地从物理知识体系中调取有用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在优化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多采用题海战术。在高强度的题目练习中,学生感到疲劳和压抑,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到课堂的主体位置,引导他们积极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在学生主动探究下,他们的兴趣高涨,对教材中的新知识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充分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二、深入挖掘教材,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改变教学观念的同时,要深入探究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对教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让学生能够高效掌握学习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物理知识结构进行设计,使课堂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准备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认真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究,获得新的发现,有效掌握所学的知识。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精心准备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和自身能力出发,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师生互动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情况,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和他们一起探讨物理学习中难度较大的问题。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在进行师生互动时,教师还要注重生生互动,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使他们通过互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小组的合作探究贡献一份力量。小组成员的分配要合理,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分配,把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以使合作学习更好地开展。同时,在小组成员分配时,教师要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使小组成员在探究过程中能互相帮助,共同取得发展。

  四、设计开放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他们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从多个角度对题目进行分析,理清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设计开放性的'题目时,教师要融入创新思想,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入手,注重题目的质量。在让学生进行题目探究时,教师要对他们的思路进行指导,让他们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在解决这些开放性的题目时,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而是要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在不断的探究和尝试过程中,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思维也获得了发展。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题目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启发和点拨,让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开动大脑,让他们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高效的开放性课堂的构建。

  五、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探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新,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小实验,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结合物理知识来进行思考和探究,加深他们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在课堂上结合小实验进行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直观的物理操作来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义。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敢于尝试,在遇到问题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有利于更加深入地发展他们的物理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调动学生操作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思维的主动性,让他们能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地改进已有实验,甚至自己设计实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真正被开发出来。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使物理教学在改革中不断取得进步。教师在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同时,要从物理学科的特点出发,既要注重物理知识的教学,又要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验操作来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理论知识。在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志德.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浅析[J].读写算(教育导刊),20xx(9):15.

  [2]石磊.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xx(21):126-127.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2

  物理学科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都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无可替代性。而如今,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成为新课改的主旋律,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品德素质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有效渗透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既不能将物理课讲成单调、枯燥的理论课,更不能讲成讲理、说教的德育课。

  一、寓素质教育于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具备系统的物理知识之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让学生敢于突破和超越。

  一方面教师应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熟知的数学方法来探究物理规律,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还原为物理结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创新思维;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些物理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实验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灵感。实验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多给学生介绍高科技的物理成果。通过一些现代高科技的成果引入,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与时俱进、具有潮流气息的物理天地中,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寓素质教育于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物理除了是一门高中必修课之外,它还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除了单纯物理知识的传授之外,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物理学史的介绍。物理学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好教材,德育的好载体,而且还是让学生深入了解物理概念的萌芽与成长的好机会,点燃创新火花的好火把;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和理念的禁锢,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意见和问题,敢于质疑,无论是教材中的知识,还是实验中的发现;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传统应试教育中,教师、大纲、考试三重枷锁将学生思维封锁,更别提想象力了。教师应注重安排一些有利于刺激学生思维活跃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许其赞。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吉林教育,20xx(16)。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影响人们的生活。其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微时代的到来,微电影、微视频、微信、微博等开始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其中微视频具有信息量大、时间短的特点,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将信息传递出去,符合现代人对生活节奏的追求特点。起初微视频主要被应用于生活娱乐方面,随着微视频的发展,微视频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教学研究当中,开启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1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微视频一般时间都比较短,大约在6~8分钟左右,但是信息量较大,相对于课堂45分钟来说,合理的分配了课堂的教学时间。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和高效。相比较于初中物理课程,高中物理课程更加复杂,研究的问题更加抽象,尤其是一些物理概念和性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加速度、质点和牛顿第二定律等的理解,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借助微视频,就可以向学生形象的展示这一现象,便于学生去理解这些问题。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引入微视频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教师需要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并且要将教学过程融入其中,这样在进行第二轮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比较原先做的微视频,寻找差距,及时的改进。同样,通过相互观看微视频,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同时也为教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题材。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使用微视频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以这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更易于接收。在课后,学生还可以根据微视频更好的巩固课堂知识。这些都是传统的长视频无法比拟的。

  2物理教学中的微视频应用案例

  2.1概念教学中的微视频应用

  例1:加速度。在加速度这一章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加速度,能够区分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并且能够在生活中使用加速度的概念。两个视频分别是四个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准备起跑和摩托车与助力车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都是从静止到运动的一个运动状态。通过观看不同的人和不同车辆的启动速度,和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的速度变化,去体验在相同的时间内车辆速度变化的快慢。帮助学生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块等意思,为学生学习加速度的定义做好铺垫。视频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按压桌面,发现相对的两个平面镜中的光束出现了移动现象,另一个通过实验人员挤压瓶子,发现瓶口上方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在弹力这一章节,教师在讲解弹力时,通过弹簧的变形和橡皮筋的变形学生能够明显的'看出形变,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偏硬的物品,如桌面和玻璃瓶,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后变形幅度较小,学生很难产生直观感受,理解上就会有困难。通过微视频实验,学生能够明显的看出桌面和玻璃瓶受到外力的作用后发生的变化。由于这个实验并不繁琐,还可以通过视频演示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动手操作。例3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本章节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知道超重与失重的含义,并能够通过牛顿定律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将一个台秤放在电梯内,台秤上放一重物,随着电梯的上升和下降,观察台秤的变化,并读出相应的数值。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课本上除了进行了文字讲解以外还配了几张插图,但是这些静态图形并不能够使学生对超重和失重产生深刻的理解。通过使用微视频,这样贴近生活,通过相应的数值来观察超重与失重的变化,更具有说服力。

  2.2规律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例1:匀速直线运功时间和位移的关系。本章节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学生能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关系与v-t图象中四边形面积的对应关系。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位移,绘出这段时间物体的v-t图象,将所得的图象均分为几段矩形,并以2倍的数量继续均分,当尽量将这一时间段进行均分的时候,这个矩形的面积就等于斜线段与坐标轴构成的梯形的面积。利用这种微元法思想去理解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的关系是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在这方面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课本上的插图都是一幅幅静止的图形,虽然采用了过度的手法去绘画,但是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有难度。利用微视频就可以将这一静态画面转化成动态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慢慢体会微元法思想,较为容易去理解。微视频的内容主要引用阿波罗飞船的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由静止状态同时释放羽毛和铁块的视频,观察着两个物体的落地情况。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解这节课的时候会通过使用牛顿管的方式来做实验,将羽毛和铁块放入其中以抽真空的形式来观察。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对牛顿管完全的抽出真空,在实验中看到的并不是羽毛和铁片同时落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通过这段视频,以事实为证,更能够给学生以说服力,加深学生的主观体验。

  在微视频中,首先将一块海绵放在斜面挡板的上方,然后在斜面上再放一块海绵,在海面上放上一重物,观察海绵的变化。其次,在竖直的墙面上分别挂上A、B两个橡胶垫,用一根木棒和一根细绳与A、B构成一个三角形,并在细绳与木棒的焦点处挂一重物,观察橡胶垫的变化。然后将细绳换成木棒,再观察橡胶垫的变化。学生在学习力学分解的初期会感觉到无从下手,更不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为何,这就给受力分析带来了不便。在教学中引入微视频后,学生就可以直观的看出力的作用效果,再配合视频中绘制出受力分析图,更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通过海绵的变形,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个重物的受力方向。在三角支架的受力分析图中,仅仅依靠图片和文字讲述很难让学生去体会受力的各个环节,通过视频,在学生观察受力方向的同时,还可以在实物上绘制出受力分析图,比单纯在黑板上绘制受力分析图效果更好。微视频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给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措施。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现在微视频教学已经在国外广为使用,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有必要加大研究力度,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学科教育的微视频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4

  一、用生活实例解释知识要点

  教师要灵活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解释一些教学知识点,可以以学生都熟悉的一些生活场景或者生活常识来辅助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不仅能够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学习乐趣。高中物理课本中讲到的很多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得以利用,这也是很多生活实例能够用于解释理论知识的基础。教师要灵活地采取这一教学方式,要利用这些范例来辅助知识教学。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例如,教师可以举出自行车的例子来阐释摩擦力。自行车的刹车是通过两块橡胶与车轮钢圈的摩擦来实现的。当手用力握住刹车时,橡胶垫与钢圈之间便产生摩擦力阻碍车轮转动。手握的力度越大,橡胶垫摩擦的阻力就越大,车轮便逐渐降低转速。当橡胶垫与车轮钢圈两者之间因压力过大不再发生滑动摩擦时,车轮便不再转动。如果自行车速度较低就会停下来;如果速度较高,车轮与地面之间会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摩擦力是静力学部分中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力学部分的教学难点。仅仅透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很难感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效果,然而这个自行车的实例却给学生分析了摩擦力的作用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教学知识点。

  二、用生活场景再现课本知识

  很多学生的印象中觉得,物理课本中讲授的知识和日常生活十分遥远,这些内容很难在生活中得以重现,这其实是一个误解。教师要透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来化解学生的这种认识偏差,要透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用有代表性的教学场景来再现课本知识,这一点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开展这样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对于教学知识点有透彻的分析,并且找到其和日常生活的联结。在此基础上创设一些生活范例,让课本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得以重现。这些都能为知识教学提供辅助,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例如,演示“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实验,教师可以用镍铬丝作导线,让学生亲自动手为导线加上绝缘夹,通过绝缘夹调节接入导线的长度,观察小灯泡明暗变化,得出在传输过程中导线对电能具有损耗作用。可能有的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现在城市中看不到电线杆和电缆了。教师可以适当解释,为了安全、美观、方便等因素,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就把电缆铺设在地下了。教师要善于找到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种种体现,这些都是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素材。联系学生生活开展物理教学,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课程的实用性,又能够让学生增强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直观方法。

  三、让物理知识发挥实用功效

  要想体现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对于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物理学习进入到高中阶段后,学生接触到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学到的很多知识都可以用于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师要让知识教学的形式更加开放,要增强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并且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对于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共同来找寻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教学,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物理素养得到培养。例如,经常有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在打开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电时会被“麻”一下。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就是电器存在漏电现象,人体接触电器后电流通过人体与地面形成回路,于是人就感觉被麻一下。这是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教师应鼓励学生仔细分析这个问题,并且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用螺丝刀打开电器,用万用表找到电源线的零线、火线和地线。通常情况下与电器外壳相连的导线是地线,它出现接触不好或脱落会让电器漏电,把它重新接好电器就不会漏电了。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课本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良好模式。

  四、总结

  总之,要想让高中物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发生联系,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有所革新。教师要有意识地用生活场景或者生活实例来解释理论知识,也可以让课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以重现。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物理素养得到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5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理科性的学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感觉比较难学,同样,这也让部分老师觉得难教的科目。不同于初中物理的浅显知识点,高中物理涉及的知识层次更高,难度更大,学习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就要求更强。那么,老师该如何克服高中物理难度大却内容多的矛盾,进行有效地教学呢?本文立于这个问题,提出简要观点。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一、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以及其重要性

  高中物理的知识在初中物理上有相似重叠的部分,但是初中知识只是简要学习表面而已,高中则是更深一层次的讲解,并需要学生多进行思考,多了解其产生的原理。其重要内容包括:必修一的运动及其规律、力及力的合成分解、牛顿定律等;必修二的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及天体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等;选修三的电场性质及描述、电路、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分子动理论气体性质、物态变化、热力学定律、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的特性电磁波、相对论简介、动量及其守恒定律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等知识点。要对高中物理进行有效教学不仅仅要先了解其重要内容,更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物理,这样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盲目地照本宣科地为了应试而学习。高中物理的重要性在于不但让学生的知识面扩展,还在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自然或者社会生活有很多神奇美妙的现象这些都是可以用物理的知识做出解释。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并不是意识的`。老师要起到带头启迪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增强科学意识。

  二、对高中物理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的教学中,老师要做到“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的同时,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是从一个方面就能着手提高教学质量。第一,在教学中,老师不能一如既往地按照书本上课,要学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首先在上课中,老师需要给一些时间作为学生的思考空间,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或者老师提出,不能够跳过思考时间,老师直接作答,这样的学习效率不仅低,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其次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老师不能仅仅通过答案的“正确”或者“错误”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该重视学生的整体思路是否对错,并且在必要时循循善诱,及时指出哪一个思路上是不正确的,哪一个环节上是理解错误的。这样远远比简单口头批改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最后,在上课途中,要关心学生学习状况,不能够为了教学速度,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如,在引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时,先让学生理解其概念是加速度不变、方向也不变的直线运动,再举例的加深介绍,最后再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公式。由浅到深,再提出一些问题,是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第二,善于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便于提高其记忆力、理解力。高中物理的看上去数字和字母很多,但其实都只是有“理”可根据的。基本的物理方程,就是题目的思路主线。思路的开拓,不在于让学生在课上就记笔记去掌握越多的变形公式或者推导公式就越好,而在于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一开始利用基本的物理方程去思考,然后再在其基础上进行灵活变通,培养学生自主推导公式的能力。此外,进行某一知识点的探究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总结的习惯。比如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是力学的一个知识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相对难以理解的概念,老师可以通过小组研究活动来帮助学习其知识。滴水法、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法、双线摆法等都是测量定重力加速度的途径。在课题研究中,老师对各组完成任务的方法可以提出意见,肯定各组的观点,激励学生拥有独到的见解。第三,“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高中物理书本是的内容是预设的、统一的,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迥然不同的,老师以一个方式方法去指导所有学生是不可取的。比如,对于一些物理困难的学生,不能将他们与成绩优异的学生一较而论,而是要与过去的自己相比,要是成绩进步,要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要教导学生学会“一日三省吾身”,反思学习情况,扬长避短,从而提高物理成绩,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成绩好坏,与老师的教学质量高低是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联系。要想对高中物理进行有效教学,是“非一日之寒”,需要老师不断学习,日常思考自身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与学生多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体验到高中物理学习的趣味性。进行有效地教学,也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把提高教学效率,落实在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白宇.浅议职业高中的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J].新课程下旬,20xx(10).

  [2]王雨祺.新课标理念下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方式探究[J].山海经(故事),20xx(11).

  [3]桂寅.教科版“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指瑕[J].物理通报,20xx(2).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6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直观教学情境,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直以来,物理都被学生视为学习难度最大的学科,因为其涉及很多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谨逻辑性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而在某些方面,教师又不能将这些教学重难点的特点表现出来,使学生在理解和认识上感到抽象和困难。《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物理教学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变革。”可见,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电子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新课改极力提倡使用的一种教学工具。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它可以将抽象、宏观、静态的物理知识以具体、微观、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直观式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热情和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必修二第四章中《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内容时,因为高一学生还没有用守恒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对“机械能”这一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也具有很大的难度,于是,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了能体现机械能这一概念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如钱塘江大潮、泥石流、过山车、极限运动蹦极等,然后让学生思考这几种情况动能和势能是如何转化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有什么特点,而后,我引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让学生通术,为学生创设了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机械能这一物理概念有了清晰、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学习全过程。

  二、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实施教学评价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为深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传统高中物理有效教学评价只注重学生成绩分数的高低,将甄别、选拔功能进行了过分夸大,不注重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发展原则,这使得学生对物理学科越来越惧怕,久而久之,甚至到了一谈物理就厌烦、抵抗的地步。《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鉴于这一理念,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我们不可再把评价唯一标准放在学生学业成绩之上,而是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不仅学到物理知识和技能,还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创造。比如,在评价主体上,我们应由原来以教师为单一主体向教师、学生、家长等多种主体进行转变,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在评价内容上,由原来只注重物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转变为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方评价,如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课后复习情况、对物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物理原理、具有创新意识等等;在评价方式上,应由原来的只有书面测试向多方式进行转变,如开展物理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评议等等。这样,在实施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之后,既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有效基础。

  三、结语

  总之,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既是广大教师所应极力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新课改对广大教师教学更高要求的体现。希望广大物理教师在日后教学中能够继续研究和探索,使我们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更为具体和深刻,并使其真正达到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标准和要求。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7

  摘要:鉴于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逐步成为各高校的教育目标。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作用良多,本文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影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良好开展的因素以及改善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方法做出了一定阐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实验

  当今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广大师生所认同,作为学生将理论知识得到实际训练的有效途径,实验课程的开展及相关教学策略的完善势在必行,然而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良好开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如何以教学目标为宗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措施并改革方案是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良好开展的重要性

  物理知识揭示的是事物的普遍规律,其理论知识虽然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学生却很少有从生活中发现并实践物理规律的认识,物理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实践平台,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生科学严谨的求知作风。从长远来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对于我国未来科技更高水平的发展,推进科学强国的策略有着直接关联。

  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进行,主要以教师首先讲授实验相关理论知识,仪器的操作和具体的步骤,由学生进行具体操作,从而使物理知识得到应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加深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而所谓有效性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认真听课,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给予学生充分展现个性的空间,提高其思维,动手与创造的能力。

  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面临的问题

  3.1 学生兴趣不足

  部分学生在实验时态度较为敷衍,只为单纯完成学习任务,思维较为提留在表面,少于对实验更深层次的探究。由于对实验的不重视,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十分有限。为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重要性的认识并提升学习兴趣是一条必经途径。

  3.2 实验数量及时间有限

  一方面,实验仪器老化现象较为普遍,也有部分损坏,而学校在实验仪器的更新补充与修缮方面都较为轻视,从而影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引起学生的重视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高中实验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实验教学在课程数量以及时间的安排上也有不合理之处,高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卷面成绩,更由于高考中不设立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考核,学生多重视理论课成绩的提高,导致高中生实验课程数量不足,学校在课程时间安排上也有不当之处。

  3.3 实验内容有局限性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多局限于书本内容,内容不仅缺乏创新,实验模式和实验类型都过于单一,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为图简便,将需要学生进行的实验直接通过教师演示从而省略学生实践的过程。或者教师过于详细地讲解实验过程甚至于面面俱到,或者将学生实验过程简化,减少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几率和机会,弱化了对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4、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要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通过多方面教学手段的配合整体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

  4.1 实验资源方面鉴于高中物理实验的进行本质上是为加深学生对课堂与教材内容的理解,而由于实验资源的局限,往往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重视对实验资源的应用能力以及开发实验资源的能力,事实上,在学校资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时,教师可以应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比如塑料瓶,玻璃杯一类,既可以补充实验用具,由于其可操作空间大,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物理实验与化学实验不同,取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不仅操作简单,危险性低,同时又不乏准确性。其普遍性也为学生自身随时开展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帮助学生现场观察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4.2 实验课程的数量与课程安排方面一方面,针对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安排的数量不够,学校可以将实验数量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提高,对于需要进行实验课的内容尽量在理论课结束后相对开展实验课,进而对理论课内容加以巩固。

  4.3 学生自主实验方面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往往简化教学步骤,以自身演示取代学生操作步骤,使学生从操作者变为观察者,针对这一点,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明确其指导者的职责,在实验过程中行使其指导者、组织者、设计者的责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同时注重对其能力的培养,充分给予学生自我演示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程的主导者。教师应转变其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并提供帮助,掌控课程节奏,激发其学习兴趣。

  4.4 仿真技术的应用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仿真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一方面,科学技术为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有更为直观的优势,仿真教学可以演示物理现象,如自由落体等,对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大有裨益。

  5、总结

  良好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意义深远,然而当今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仍旧面临诸多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师教学理念存在弊端,实验设备上也有需要改变之处,针对这些问题改变教学观念,制定相应教学措施并积极实施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严俊.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物理(高中版),20xx,32(8):21-22.

  [2]史梁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控制策略分析[J].中学物理(高中版),20xx,31(5):34-35.

  [3]陈进文.新课程观照下高中物理实验学习策略探析[J].中学物理(高中版),20xx,32(1):35-36.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8

  摘 要: 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时代,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教育改革、倡导素质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力增强、社会繁荣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中物理 高新技术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结合素质教育精神实质开展优化物理教学的研究,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的关键,要把物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研究,让物理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物理难学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优化物理教学过程,过去物理教学过程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视教师为主导而不把学生视为主体,因此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已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意义

  我们所指的教学过程,指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制定教学目的、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优化物理教学指教师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用动态的观点,依据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如知识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等)和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制定教学目标、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

  优化物理过程就是脚踏实地地在教学实践中,既重视知识传播,又重视方法指导、能力培养和心理调整,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掌握知识和积累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吸取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方法及精神、品质和意志,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知识是无止境的,因此,物理教学不但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必要时还要“与之同渔”。尽可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乐学、好学、善学。

  二、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内容

  1.优化教学目标

  不同教学内容应有不同教学目标,要依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社会需要,既确定基础素质培养,又有能力培养,使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物理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物理的方法,例如:“磁现象的电本质”一节,不仅让学生理解磁现象的电本质是:“磁铁磁场和电流磁场一样,都是由荷运动形成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家说的要有实验基础和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假说是科学发展的形式,假说是否正确要看其能否解释实验现象,导出的结论能否跟实验相符合,在物理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发展道路,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2.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只有利于教师教,而不利于学生学,造成教学的强制性。学生学习了不少课本知识,却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学习个体差异,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现代化。例如:《原子核能》这部分内容抽象、平淡无味,若适当介绍世界上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核能发电上取得的发展,介绍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广东大亚湾和浙江秦山核电站的有关情况,指明发展核电以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对能源日益增加的需要,是一种必然趋势,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建设核电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授课效果。

  3.优化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处理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的.关系,设计引人入胜、轻松和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教学情景,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完美结合。充分做到信任学生,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辨、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机会,让他们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能听到的东西用听觉……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泉水般流入学生心田,滋润学生成长,如“感应电流方向一楞次定律”一节,每三人一组,每组备有原副线圈各一(外面有明显的绕向标志),导线若干,灵敏电流表,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然后教师发实验用的讲义,教师重点指出以下几点:

  (1)什么是原电流、原电流方向、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方向;

  (2)原电流与原电流磁场方向由学生自己控制;

  (3)每次实验时应明确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4)感应电流方向由灵敏电流表指针的偏向测出,教师应重点指出电流从哪一端流入,指针就偏向哪一端;

  (5)在测出感应电流方向后,画出副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磁场;

  (6)根据作图结合实验中的具体条件,找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电流磁场方向间的规律;

  (7)在实验小组内相互讨论总结出规律,先用自己的语言写文字结论,然后与课本对照,并找出楞次定律中的关键字句,采用这种方法比传统讲授法课堂效果能增强35%。

  4.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让学生用已有的I=U/R知识推导出公式,这样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因此要在汲取各种教学方法精华的基础上,大胆构建适合本校本班教学实际,能真正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多种教学模式,并进行优化组合,绝不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更不要机械照搬某种“最佳”教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但每种教法都有其特定适用范闱,在知识传授、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不尽相同的作用,只有多法结合、配合使用,才能形成合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教学方法的新变化,熟悉各种有效教学方法,明确其效能,及时充实到教学过程中。

  5.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使课堂教学效果完全不同,现代化课堂教学要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幻灯投影、实物投影等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优化物理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随着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实现,必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物理难学”将成为历史,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9

  1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知识源自实践,随着课堂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有效运用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增加了学生的课堂知识容量,缩减了教学时间,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其优势就是能借助图片、声音、视频等,来展示给学生动态真实的画面.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例,将两者进行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并产生绝佳的教学效果.例如,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Flash动画将物理实验及物理模型等清晰立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动画的使用,高效的创设了丰富的物理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解悬念,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物理规律的理解,提升了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由被动接受知识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多媒体技术借助其独特的功能为物理教师提供了方便的现代化工具,为物理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提供给学生具体直观的形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并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其无法在课堂中呈现,学生只能从理论上大体了解或通过凭空想象来进行掌握,但是时间一久,这些知识将成为模糊一片,不利于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物理学习.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想象的情境,利用动画进行动态的模拟演示,将实验真实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认知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物理知识,实现从抽象到形象的转变,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1.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物理是一门集抽象性、实验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结构更加完善,教材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会迎刃而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新授课《原子结构》中,物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ppt课件,利用实景模拟将α粒子散射现象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α粒子整个散射的过程———α粒子在被反射源射到金属箔的原子上后,绝大多数仍沿原方向前进,而只有少数发生较大的偏转.多媒体技术将这一微观的物理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将静态的信息动态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于α粒子散射现象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4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都是借助书本、黑板及挂图,从目前来看,这些手段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物理教学的发展需求.所以说,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当今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教师必须要积极应对新时代课改的挑战,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教学的内容等,恰当地选择与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教学目标及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多媒体技术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学习,努力地进行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研究与探讨,并将其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运用多媒体的能力,让多媒体更好地为物理教育教学服务,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物理教学水平.

  1.5增加备课的艺术效果

  传统的物理备课内容主要以语言文字为主,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利用多媒体进行备课,从备课内容到备课方式上都超越了传统的备课,这要求物理教师在备课前要根据教学的要求来搜集与本节课或本单元相关的多种资料,比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在备课时,根据教学设计将之前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努力将教学大纲中确立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突破.通过不同手段将资料进行整合,会产生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效果的课件,促进课堂教学的流畅性,让学生能顺利地达成知识的转化,使之更好地适用于物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为物理教育教学服务.

  2结语

  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的主体性,为物理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促使物理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提升了学生的物理水平.同时还促进了教师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增加了备课的艺术性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应在新课程理念的导引及在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和教材需要的前提下,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只有注重传统物理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促进两者的有效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最终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从而为物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0

  摘要:自主探究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与发展的空间,培养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物理实验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内涵

  将自主探究模式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方法和过程、技能和知识统一发展.教师根据探究教学理论与自主学习理论,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且独立思考、共同讨论,利用现有的物理技能与知识,探索并且发现新的物理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与具体的操作步骤,认真观察实验结果,最终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在交流和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自身的学习态度、能力和知识.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的主线是探究,核心是自主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效率.

  二、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组成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物理实验,其不仅是开展物理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方法与内容.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进行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使其具备实验要求与探究要素.因此,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并未削弱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而且更确定了其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实验教学除了是学生科学探究与自主学习的前提,也可以为其创造物质条件,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2].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物理实验教学的变化有以下几点:首先,紧密结合了物理和其他教学内容,没有标出“必做”实验,针对“通过实验”的内容设置了相应的实验,而且在内容标准中融合了学生实验与以往的教师演示实验,达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没有分别列出.其次,丰富了原本的实验内容,出现了“做一做”小实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探究性实验、示范性实验,并且根据实验背景设计了相关的栏目,如“课题研究”、“问题与练习”等,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了学生探究性实验与分组实验,使物理实验与知识体系间有了明确的依赖关系,充分体现了实验的重要性,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探索空间,化静态变化为动态,以合作学习代替独立探索,从观察者转换为探索者,在动脑的基础上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最后,新课程并未硬性规定实验中要使用的器材、具体步骤等,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探讨多元化的实验方法,重视实验的涉及,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性质、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下均发生了改变,以往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操作技能并验证物理理论,而如今实验的目标则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三维的教学目标.

  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构想与应用

  1.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问题是应用自主探究模式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在采用该模式时,需要先创设与此相关的问题情景,并且引导学生融入情景,在其中发现与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和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在创设情景时要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实验内容为依据,在新的情景下冲击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促使其提出问题,从探究角度而言,该问题的难度较大,但通过教师的解释与说明,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并且产生更大的实验动力与更强的探究热情,以便教师顺利实施自主探究模式.例如,在讲解摩擦力实验时,教师在课堂开始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下雪天将一些炭渣与炉灰撒在马路上可起到预防汽车打滑的目的?”“将防滑链套在车轮上为什么可以使汽车安全行驶在冰冻的'马路上?”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热情,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进而了解蕴含于常见生活现象中的物理知识,认识到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其自制或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展开研究.教师应用自主探究模式进行实验教学时,需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要求学生自行结组,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问题和开始实验,教师除了要适当给予引导,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说出自己的疑惑,并及时帮助学生分析与解释,不可直接否定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的错误结论,要引导学生展开自我分析和评价,使其有机结合物理知识与实验,让小组之间互相给出评价,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善于发现学生新颖的观点和细心的巧思,通过分析做出合理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创设探究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放性、实践性、参与性与问题性是自主探究模式的本质属性,将其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提前创设条件,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在物理教学中,一些自然现象通常要利用实验才能解释其本质,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使其善于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模式时,应采用多元化的实验方式,但不同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知识能力与思维方式不同,教师可鼓励学生自由结组,开展合作学习,而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告知其哪些争论与行为对于合作的正常开展是不利的,使学生制定明确的实验目标,调动其实验兴趣与积极性,使其养成互助的品质,并在此基础上合作实验,这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鼓励学生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变化,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使学生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物理知识.例如,开展欧姆定律实验教学时,由于学生已经了解了电阻、电压、电流的物理概念,所以教师可通过自主探究模式进行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应用控制变量法对电流大小加以改变,分别探索电阻与电流、电流与电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判断欧姆定律正确与否,该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除此之外,通过实施该模式,教师还可以延伸课堂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社会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促使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帮助其深入、全面地理解自然现象,提升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内在学习动力.

  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评价

  首先,自主探究模式可通过问题及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主动学习能力,体现其主体性.其次,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不再是实验过程中的领导者,只是适当从旁给予指导,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再次,该模式可以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而不是单纯听教师讲解、观看示范操作,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设计、完成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满足感,使其心情愉悦,从而充分发挥潜力,活跃思维,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利用实验过程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分析中得出结论,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全员参与的局面,使学生愿学、会学.最后,该模式能够体现学生的探究性,激发并且维持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使其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参与到实验之中.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自主探究模式,其可以充分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避免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符合“以人为本”的观念.自主探究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与发展的空间,培养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物理实验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首杰.实施新课程以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5):3.

  [2]严丹.改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尝试.考试周刊,20xx(8):145.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1

  一、合作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合作教学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它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创建和谐团结的学习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我物理修养,配合小组物理学习研究和探索,最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和物理综合能力,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配合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友谊和良好品质。

  二、增强合作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注意分组问题,保证团队和谐度

  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学生和谐相处和积极参与,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小组成员的选择和安排,保证团队的和谐度,促进团队成员进行良好的学习合作。教师先要对班级同学有一定的了解,包括他们的物理成绩、个性特征及其他能力,通过调整学生之间成绩、性别及个性等差异,做好学生的分组问题。比如说,教师要使得同个小组的学生之间物理成绩具有梯度性,以便实施“以优秀带后进”的.措施,让成绩较好的学生为其他学生讲授学习经验,介绍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是通过共同学习,帮助成绩一般的学生提高物理成绩。另外,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和性别进行分组,保证学生的搭配是合理的,小组的气氛是和谐的。不服从分配的学生可以提出原因,教师再进行搭配,避免由于成员矛盾而降低学习效果。

  2.在学习讨论和解题探讨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由于物理知识和原理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在教师讲解定义之后仍然不能了解原理的本质特征,对他们的应用也不甚了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课堂上安排适量的时间让小组成员进行原理讨论和解题训练。比如说,教师在讲到能量的转变定律时,可以先讲解原理,然后让小组进行讨论,大家提出自己对原理的认识和理解,然后综合全部人的看法对能量的转变定律作出解释。接着,教师为学生们安排相关的题目训练,让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题目、分析题意,提出解题思路,最后一起解题,得出正确答案。当小组成员完成解题后,教师就抽查某些小组,让他们为全班学生做解题演示。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团队的参与度和配合度,也能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和讨论中,对解析题目、提炼解题方法有更多的思考,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

  3.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团队物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良机。教师可以通过为小组安排实验任务、体验实验流程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比如说,教师在教匀速直线运动的时候,让学生观察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中钢珠下落的运动。这时,教师让学生分工合作,有人控制小车,有人操作打点计时器,有人用匀速动作拉动打点纸。整个实验中,学生要通过分工合作和团队讨论,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操控、实验小结和实验结果对比及分析等。学生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会以团队的实践操作的形式,获得

  三、小结

  对物理知识的更多感知,培养个人的物理思维,拓宽思维宽度,同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以团队的力量取得实验的成功和整个小组成员物理素质的提升。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增强了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思考,探讨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2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特别强的学科,主要以动手为基础、以物理现象为依据、以理论为主导。作为物理学的基础,高中物理就是让学生在原有的物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解决物理问题。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所以学生只会“用”物理,而不能掌握物理。要想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必须重视实验,认识到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实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高中物理物理教学

  物理学原本就是一门趣味十足的学科,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是对物理学感到痴迷,但在目前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来说,其内容是枯燥乏味的,没有任何乐趣可言,学生只是把书本中的公式一一背诵下来,而高中阶段中物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公式比较多且难度比较大,即使有些学生对物理感兴趣也会力不从心。大部分物理教师为了赶进度,在课堂中只注重怎么教,根本不会在意学生怎么学、怎么懂。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以致用,使用实验教学让学生找到高效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一、实验有利于理论教学

  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会让学生背诵物理理论,然后知道在哪种题型里面运用哪种物理知识。但是因为物理知识过于广泛,相对也比较稀疏,导致高中生记忆不深。如在摩擦力的演示中,如果教师单纯地讲摩擦力就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样非常抽象,不易理解。但是如果教师用一个小车子在桌面上用力一推,小车向前走,但是最后小车会停下来。此时,老师再提问:小车子为什么会停下来?这样,“摩擦力”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来。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却能够让学生熟记一个概念。事实上,很多物理学家就是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来物理理论的,学生不可能从简单的文字中理解物理,现在的教学模式太过于重视质量,希望学生短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但效果却常常适得其反。如果让学生利用物理实验去验证一些物理结论,反而更容易加深记忆。

  二、实验有利于物理理论的应用

  传统的物理教学是给学生各种不同的物理模板,在不同的题目中使用不同的物理公式,对于力的分析、加速度都是从许多相似的例题中总结出来,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学生按照以往的解题思路,做出答案。然而,学生根本不知道这道题讲的原理是什么,导致学生如果遇到稍微改动的题目时就会不知所措。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了解题的机器,在不理解物理理论的时候就开始做题目。

  三、实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于高中生来说,教师的要求就是考取一个理想的分数。虽然这能够让学生得到一个满意大学的通知书,但不利于他们在大学的学习以及进入社会的生活,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差会让他们丧失很多机会,学习的被动性也会让学习效果一落千丈。这样的教学模式不适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能培养出新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记忆理论,却不知道这些理论背后的汗水,我们永远不能创造出自己的.理论。使用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发现这些理论。对一些简单的物理理论,完全可以通过使用这种先实验后讲课的模式,让学生自己发现物理现象,总结物理结论,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当他们再次发现不同的现象或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习惯性地去解决,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发现,不断创新。

  四、实验有利于增加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物理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很多学生听到就害怕。同时,物理又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只有对它有所领悟,才能够真正成为物理的主人。实验一般都具有趣味性,好玩的现象、有趣的声音、神奇的变化,这些都会给物理蒙上一层奇幻色彩。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无形的学习压力,紧张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时刻都不能放松,但是物理实验能给他们带来不同的感觉,既能摆脱课本的束缚,又能摆脱习题困扰,自由地做实验,发现物理规律,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样一来,物理实验就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空间,在休息的同时又能学到知识,一举两得。

  五、实验能够增加物理的“亲民性”

  部分学生认为物理是一门高深的学科,不是一般人可以掌握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总会产生一种距离感,部分学生还对物理产生一种敬畏感,害怕学习物理,更没有信心学好物理。这种自我否定使得学习物理的过程变痛苦,学习效率自然不会提高。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与物理减少距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然后再用于这些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六、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实验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是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物理实验传达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结论,也不仅仅是实验的操作步骤。而是学习思维的锻炼,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换,从表面的学习到内在学习的蜕变,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物理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研究,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理论的热情,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即定的教学目的,造就一批拥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邵冬梅.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验效果[J].读与写杂志,20xx(12).

  [2]陈勇刚.高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落实[J].中国教育论坛,20xx(3).

  [3]王勇.重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xx(7).

  [4]台州市实验中学课题组.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改进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xx(3).

  [5]魏爱革.探讨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的创造力培养[J].才智,20xx(18).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3

  由于反思性教学的理论指导不足,高中物理教学任务繁重,虽然物理教师已经意识到进行反思教学的重要性,但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停留在课后思考的初级阶段,在实践操作上存在差距,仅把思考问题当作反思行为,没有把反思性教学正规化、系统化。笔者通过寻找反思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点,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实践,以具有操作性的过程从强化反思意识、培养反思习惯、传播反思策略和注重反思评价四个方面探索适合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反思方式。

  一、强化反思意识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强化自我反思意识,思索各个环节中的不足,将其贯穿教学始终,获取反思信息。

  首先,反思教材。在教学中,笔者尝试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加入一些贴近生活的素材,使教学内容不仅存在于课本,还存在于生活。讲解气体压强时,除了介绍离心式水泵,还加入了压水井,即活塞式抽水机,这是许多同学都见过的实物,让同学明白抽水机的工作原理,还可启发学生在抽水机漏水时,用加水的方式排出空气,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其次,反思教法。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潜移默化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反思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对学生因材施教,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丰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二、培养反思习惯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理论支持-解决问题”,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持续思考,是教师改进教学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培养反思学习的习惯,是对认识过程的自我强化、监控和调节,能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反思审题,在解题后及时回顾思考过程,如重新考虑已知条件、掌握题干和问题间的内在联系、挖掘隐藏条件、排除干扰项等;

  2.反思规律,解题后反思思考过程中涉及的知识方法,探索解题方法是否存在某些规律,把学习放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

  3.反思归类,把解题过程中零散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知识与方法的规律,找出解答某一类问题的方法技巧,继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网,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三、传授反思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学习。

  1.反思变通。如在分析带电摆球在含磁场的复合场中的单摆运动时,学生易受到重力场中单摆模型的干扰,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次分析带电粒子在重力场、电场、磁场中的受力特点,分清形似物理模型中的本质差异,摆脱知识迁移引起的负面影响,教给学生反思策略,通过变通,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分析过程的习惯,同时培养了学生发掘现象本质的能力。

  2.反思多解。近年高考多次出现了测量电阻这类很有操作价值的题目,笔者结合课本介绍的方法,安排学生自主设计测量电阻的其它方案,收获颇丰,包括:教材中介绍的半偏法、电学中测定电阻最常用的伏安法、在电流表位置并入可调电阻的替代法、电流差值法、安培表并联法等等,极大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探究能力。

  3.反思总结。

  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反思学习中的成功点,供以后学习参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如对教材实验装置的改进等。

  其次,及时反思学习中的挫折点,结合学生的实际,从主客观寻找失败的原因。学生在进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试验中,成功率较低,通过反复思考,调节光源离遮光筒的距离,实验效果明显改善。

  再次,及时反思学习中的成长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通过论文写作的形式,总结物理学中的思维方法,如正交分解法解决小船渡河问题,以及等效法、图像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等。

  四、注重反思评价

  一方面,教师应通过在反思性教学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从自身做起,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及时进行自我评价,可借助教育博客写随笔式反思日记、案例式教学札记等,对于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深入分析,使自身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得到发展。此外,还可采取访谈法、问卷法、主题备课等形式与学生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学生方面的反思评价。教师可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和进步,采取观察法,及时记录比较,采取档案记录的方式,收集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资料,包括:成功点、挫折点、进步点、测验信息和活动情况等,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五、结语

  通过上述反思性教学实践,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都得到了显著发展。但一些不足和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如缺少时间和空间,难以长期坚持;

  反思评价流于形式,没有得到落实;缺少必需的理论支撑,不易操作等,这需要广大一线物理教师共同努力,探索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模式,为新课改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夏心军.反思型教师困惑与创建[J].教育科学论坛,20xx(4).

  [2]郭晓娜,靳玉乐.反思教学与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J].当代教育科学,20xx(19)[3]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教师发展之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4]申继亮,张彩云,张志祯.专业引领下的教师反思能力发展———以一位小学教师的反思日记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xx(6)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4

  一、教师本身要置身于创新的新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不同的学科又有不同的情况,高中物理本身带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创新思维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看重的是分数,满足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高中学习任务繁重都是以老师的引导为主线,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阻力。高中物理老师需要整合自己多年的知识储备,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正确的引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善于创新,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进一步探究知识,在此过程中放飞想象,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本身要毫不懈怠的完善自己

  社会需要综合型的人才,学生需要综合型的教师。知识的划分是没有明显界限的,我们教师不可以一叶障目,只是投身于自己所教授的学科上。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单一的知识结构早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我要向各位老师提倡的是在各种知识的领域内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乐此不疲的与不同科目的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合作、扬长补短。尤其像高中物理这门学科,它与数学、化学,甚至是语文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样多方向的链接,对汲取各科教师的理论精华来说,在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可谓是如虎添翼。例如:高中化学中晶体结构与分子间作用力的联系,高中物理中电流、电动势与化学原电池、电解的联系都是教学综合的切入点,可以用物理方面的只是去解决化学的教学难点、以化学的方法来分析物理教学的难点,通过综合教学与知识的灵活运用才能加强学生掌握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完善自己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具体说来,教师在了解了新课标的需求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在良好的教学进度下进行下一步的开发。找到更为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得以提高,一举两得。

  三、教师本身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从个人兴趣和创造动机方向入手,也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及开展各种开拓创新思维的活动。

  (一)课堂上巧设疑问,培养学生创新兴趣

  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巧设疑问,使同学们跟着教师的思维主线扩展自己的想象空间,发挥自己的现象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创新兴趣。同学们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下,自己的答案得到肯定,提升了自己的成就感,就有了进一步天马行空的动力。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教师在设立问题的深度上由浅及深,潜移默化的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创新的种子。例如: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的能力,所以更多的是选择探究式的教学,而探究属于一个过程,问题则是一个目标。问题在什么情景下提出、以什么形式提出至关重要,难易适中,问题共鸣,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兴趣,如同一本小说,开篇要先声夺人,引人人胜。如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受力问题探究一课,笔者通过用多媒体展示有关高考题来引入课题,此类高考题多以计算题形式出现,分值较高,表明该问题探究的必要性,接着展示例题,以试题形式提出问题。设计问题如下,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正点电荷,现引入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不影响原来的电场分布),试分析粒子在水平面上有哪些可能的运动情况(假设不相碰)?粒子的初始运动状态可以自己设置。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够在疑问中学习,在疑问中创新,培养出兴趣。

  (二)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在实验教学中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培养观察能力。观察能力主要是指:能有目的地观察,能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认识观察对象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的条件。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随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并对各种现象进行自我探究与解释,这样便可以使学生们联想到到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或是一些小问题,此时便可根据自己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其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这门课程就是一个发现现象、大量实验、总结规律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就要拥有一个强大的逻辑思维,可以联想到各个方面。最后,培养动手能力。实验操作几乎成为了物理的代言词,数以千次的实验迎来了爱迪生的灯丝,也改变了世界。教师也要根据所教的课程知识在课后布置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增强对创造思维的训练。例如:在做曲线运动实验时向同学们提出了利用身边可利用的材料改进实验器材。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查资料,首先确定采用陀螺来进行实验,但陀螺在转动的过程位置一直在改变,使得实验难以进行,虽然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但实验效果要大打折扣。于是,同学们又奇思妙想、联系实际,在有机玻璃板上磨出一个凹坑,使陀螺在凹坑内转动,但不少次陀螺还是转了出来。最后想到用电动机来代替陀螺,在实验室找来风力发电机的模型,将一个圆盘固定在扇叶上就做成了。但后来又发现电动机位置高了,如果把纸张放在桌面上,实验效果不理想,怎么办呢,又找来2块玻璃板,把电动机夹在中间,两边用课本垫平,但上课时安排这些装置占了不少时间,后来干脆找来一块有机玻璃,用锉刀钻了几个孔,把电动机固定在有机玻璃板上,又方便效果又好。在这个小实验中,同学们训练了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创新的思维。

  四、开展课外活动,开拓创新思维

  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扩大视野以及激励创新的丰富,就需要教师开展一定的课外活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课外活动这种良好氛围。学生在这种活动中,个性得到充分的释放,不以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意志为转移,可以全心全意地自由发展。例如:课外活动对内容上的要求极为讲究,需要活动内容翔实、新颖,形式的丰富多彩,以及采用灵活的方法,如不少学生都知道“水火箭”制作的基本原理,我们就举办“水火箭”的比赛,让同学们在制作工艺上加以创新与改进,看谁的火箭“飞”得更远。同学们进入图书馆查找资料,到办公室请教老师,积极的思考,相互讨论,制作出不同的“水火箭”。有的同学对火箭的整体构造等进行改进,有的在发射位置和发射角度上去寻求最佳,还有的对装入水的多少进行探究等等。最好的一组“水火箭”飞了一百多米远。这次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创新潜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出不断创新地综合型人才。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5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我国1994年起开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理论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研发大量教育资源,发表许多论文。20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如果想要突破重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必须明确现状和不足之处。

  (1)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相互渗透局限于课堂教学,在课前和课后几乎没有任何涉及。

  (2)在课堂教学中盲目追求信息技术的使用,过度凸显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3)已建成的网络教学资源和课件资源维护和更新不够及时。

  (4)教学软件和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往往注重技术,而忽略物理学科的特点及其教学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1、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的原则

  (1)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强调在整合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整合不在量的多少,而是质的高低,关键还是要有效。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整合方式,有时甚至还要考虑到自身所处学校可提供的硬件设施。

  (3)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都有要求。在整合过程中,要求老师能够摒弃“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为课堂服务,比如在网络模式下交互合作的“问题探究式”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4)长远性原则在高中阶段把信息技术融入物理教学,能让学生同时具备足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方式

  针对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原则以及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就能构建出适合有效的整合方式。在此笔者以教学的时间顺序为线索,简要讨论一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的几种主要方式:

  (1)课前整合:根据课本的'学习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浏览信息,获取更为丰富的网络资源,达到提前预习,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能够带给我们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并且具有生动直观的图片、声音和视频元素。学生若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就能迅速的初步了解课本的相关知识,提前做出思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2)课堂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物理情景,演示物理现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协作交流式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评价方式也由终结式评价转变为过程式评价。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最大的体现之处就是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电脑可以实现教学情景的创设和再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使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一些实验性开放性强的物理实验课上,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分小组竞争协作式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信息技术还可以成为课堂及时反馈的重要工具,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设置相应的同步练习和思考题等,学生在课堂的新课教学环节完成后立即进行实时在线训练、巩固、拓展和测试。测评系统还能及时向学习者提供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便于有目的地调整学习。

  (3)课后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后实现开放式学习和交流,弥补课堂式学习的缺陷。网络环境大大拓宽了现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局限,同样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打破了传统课堂封闭式的交流模式。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05-27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热门)05-28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05-19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精选)05-28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06-13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07-01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12-15

【热门】高中物理教学反思07-11

教学论文【精选】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