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4-07-17 18:25:23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精华】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精华】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1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自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小学教育应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教师应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策略;

  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回顾祖国的历史,展望祖国的未来发展,从而创造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立志投身祖国的伟大建设。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爱国主义教育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在众多的网络资源中,教师应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材料,选择典型信息和范例,通过图片或音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例如,南京长江大桥可以用于“理解数万人”的教学。教师可以在网上查询南京长江大桥的相关信息。例如,它是中国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桥。上层为长4589米的公路桥,下层为总长6772米的双轨铁路大桥。它每年平均通过45,000列火车和2434,000辆汽车。此外,长江大桥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接待外国游客210万人,港澳台同胞120万人,华侨和国内游客3400万人。此外,老师还可以给学生详细介绍中国的土地面积和资源。例如,中国幅员辽阔,总面积为9634057平方公里,海洋面积为47万平方公里。中国森林树种丰富,有2800多种轻型树木和3379万公顷人工林。教师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中国的力量和中国的美丽与丰富,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产生为祖国服务的崇高理想和责任感。

  二、通过介绍名人的事迹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

  中国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虽然小学数学所涉及的知识相对简单,但教师仍应积极寻找该领域的教学资源,并用中国数学家的真实例子来教育学生爱国主义。例如,在教“数与代数”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他说“梁园不错,但不是他长期居住的地方”。此后,他号召海外的中国数学家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其中包括导弹之父钱学森和两枪袁勋邓稼先。此外,华罗庚回国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后来,华罗庚致力于应用数学的研究,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工业生产。另一个例子是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著名数学家苏黥布的事迹。苏黥布是世界著名的微分几何学家,也是射影微分几何学派的先驱。早年,他致力于空微分几何。70年代,他为中国数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计算几何”领域,并将中国数学引向现代研究。教师可以用中国著名数学家的真实例子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机,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前辈热爱祖国,致力于研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讲述数学发展史,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小学数学教科书包含了许多数学家的心血,对爱国主义教育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上自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教科书中的数学知识被前人不断研究,而中国是基础数学知识的主要发源地,在数学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许多著名数学家应运而生。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发展史教育学生爱国主义,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圆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圆周率的发展历史。早在公元前两个世纪,中国古代书籍《周笔suan经》中就有“一径三周”的记载,意思是圆周率= 3。汉代,张衡算圆周率?/16≈5/8。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辉通过“切割圆木”计算圆周率,最终得到圆周率= 3.141024的近似值。之后,他用金兵工厂汉代和王莽时期制作的铜体积测量标准嘉峪口的直径和体积来检验这个值,最终得到圆周率3927/1250≈3.1416。公元480年,祖冲之得到圆周率到小数点后七位,得到两个近似值3.1415926和3.1415927,并得到两个近似值,圆周率355/133和近似值22/7。在接下来的800年里,祖冲之得到了最准确的圆周率值。教师在小学数学课中运用讲述数学史的方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要求教师灵活选择教学内容,以无形的方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这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爱国情怀得到良好发展,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崇高理想,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伟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甘肃教育,2019 (01) :112.

  [2]洪艾君.让爱国主义教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小学教学研究,2018 (12) :25-26.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2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基础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特性培养与潜力开发是重要目标。但通过对一些地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予以了解和分析,发现教学之中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导致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难以有效教授和培养学生,有碍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应当将目光落在分层教学上,通过对教学目标、学生、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离分层,以此来培优补差,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总之,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更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及原则

  现代基础教育重视学生差异、提倡培优补差,此种情况下,为了使每位学生能够在数学教学中收获知识,教师在规划设计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使之能够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实现个性化教育,解决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矛盾,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满足同一班级内部多个层次学生的进步需求。当然,以往所开展的小数数学教学活动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所以,教师要尝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适用的、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地应用于书医学教育教学中,使之达现代基础教育的要求。参考相关资料,确定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分层教学本身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动态化教学策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动态化的调整和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以便相同水平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解答问题,从而做到有效学习,是每个同学的数学知识水平都得以提高。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参考相关资料,确定保证分层教学有效落实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也就是要明确教学要求及教材内容,客观的设计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

  2.动态性原则。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等情况来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并且做到实时跟进。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分层教学是一种具有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之中,通过改变数学教学现状,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教授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自身数学知识水平。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和总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呢?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并总结了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1.教学目标分层。有效的数学教学是要能够贴近学生,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学习数学知识。为了真正做到这一点,在具体规划与开展数学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学生入手。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相关方面。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2.学生分组分层。为了保证数学分层教学能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教授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在原基础上逐渐提升,所以在规划与实施数学分层教学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也就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习阶段内容对学生进行单一组和混合组的分类。其中单一组是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根据学生数学知识水平来制定教学计划,如面对优秀小组,数学教学计划主要以锻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面对中等生小组,数学教学计划主要通过设置问题,鼓励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教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为主。

  3.教学内容分层。为了保证分层教学充分发挥作用,教师要充分考虑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来合理规划和分层教学内容。如果我们的课堂只讲了这一点点东西,部分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课堂上很无聊。那么如何科学地进行教学内容分层呢?首先按照学生的分组分层,确定每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而围绕教学目标来确定规划设计教学内容,如直接选取教材上基础数学知识,适当拓展课本上的知识,设计一些课外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以便有针对性地教授不同层次的学生,促使其能够在自己的水平线上有效学习数学知识,逐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然,要想使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应当注意做好教学目标分层、学生分组分层、教学内容分层等,以便不同的教学内容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使之可以有效学习,逐渐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和信心,为促使自身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宏程.探究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1(1):195.

  [2]张祝芹.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尝试[J].都市家教(上半月),20xx(4):46-47.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3

  一、关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不同的课程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会有不同,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比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会更灵活,创新能力会更强。所以课程标准的编写很重要,它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等等。我国现代的课程标准已经进步不少,它符合我国科技发展的要求,它的制定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它要求要针对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课程新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学生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我们把数学当做一种工具,有了数学知识,我们可以进行计算、推理、运用、证明等等,还可以把数学作为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为其他学科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还可以把数学看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的一种手段,为素质教育奠定基础,拓宽视野。总而言之,有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标准,就有了相应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相应的教学评价等等,同时也会对中学生数学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关于教材编写的思考

  教材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与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它是实现教育标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工具。教材和课程标准一样重要,在教学活动设计上,可以说什么样的教材便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因此,在符合课程标准前提下编写的教材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类教材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学生根据学生情况和班级情况自由选择,合理运用。新教材的编写都来自于生活和自然以及社会中的现象,和我们的生活实践是密不可分的,表现为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得到更合理、更广泛的运用。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脱离实际。但是这些问题还要把数学的魅力体现出来,实现数学学科的价值。在新教材编写内容来看,它体现了知识的'应用,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了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这比原来的教材要进步不少。新教材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数学背景,了解作者的编写意图,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教材的教育和教学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关于教师教学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过程,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是学生提高能力的教学。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想象,适时地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和学生共同合作交流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谈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数学技能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有的教师还达不到这种要求,不能转变教学思想,所以今后还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和学习。在教学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但是教材不可能适应每一位学生,因此,教师要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对教材进行创新,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好教材,发挥它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任务,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提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鲜亮的图画、生动形象的动画,自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数学教学的魅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关于学生评价的思考

  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需要评价,通过评价可以考察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评价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停留于表面,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好与坏,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多大的意义。其实,教师应该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合适的评价,不但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评价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不能只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描述,不能只用好、不错等词语来概括,对学生的评价要多鼓励,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通过对教学的评价,根据掌握的信息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4

  1前言

  分层小学数学教学是指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思维模式、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数学学习潜力后,将学生合理科学的分成各个小组形式,并对每个小组进行分层式的指导,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这种科学的分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和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其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还处于摸索着前进的状态,因此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

  2数学分层教学措施

  2.1对学生的分层

  过去部分老师对分层教学的含义理解不清,单纯的认为通过考试把学生筛选出优、中、差几个等级,并进行分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模式能够使优秀学生互相竞争互相帮助从而提高数学能力,但教师往往忽略了中等生和差等生,中等生一直徘徊在中下位置得不到进步,差等生甚至感觉自己被忽视从而失去学习信心和主动性,出现厌学等问题。分层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取得相应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处于开发状态,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同一个班上也要针对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在培养优秀学生的拓展能力的同时兼顾成绩差的学生打好基础,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上的成就感。

  2.2对学习内容的分层

  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区分后,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分层,这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课本上的知识可以通过自学还有老师的点拨就能掌握,而一些学生却总是进入思维死角,成绩无法得到提高,加上数学是需要动脑的学科,不是背诵和抄写就能掌握的。因此,在课程学习内容上,教师要明确哪些是所有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哪些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去自己探索的,哪些是能力较差学生不做硬性要求的……例如,在讲《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运用教学道具,让他们直观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状态,了解每一条边的长度,每一个面的面积,从而如何算出表面积和体积。对于已经掌握算法的学生,可以利用教学道具让他们进行自由拼接,找出不同方法或者发现新的问题。

  2.3对课后练习分层

  小学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课后练习包括家庭作业是小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开拓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和家庭作业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掌握程度进行难易划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训练。对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把重点放在基础巩固上,让学生看懂课本上的练习题,做到理解透彻。对于能力中等学生,则要求他们重点掌握书本上的例题同时,灵活处理变式题型,多写类似题型。对于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来说,除了给他们讲解小学数学书本知识之外,还要扩大他们的视野,对他们展开相应的拓展性习题训练。通过这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分层模式来提高各层次学生的整体数学成绩。

  3数学分层教学模式

  3.1师生配合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和老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高度配合。如果在课堂中只有老师在不停地讲,学生只负责听和记,没有参与度,势必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时要注意师生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各种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变化时,教师在讲解了不同图形的特点和之间的联系之后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剪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剪出多边形,或者剪出对称性高的图形,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先学会剪出正方形、长方形等简单图形,让他们掌握边与边之间的变化和联系。在完成之后,进行评比,在不同层次中选出好的图形贴在学习园地上,被选中的学生自然会感到十分有成就感,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对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不能忽视,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可以给予小奖品表扬他的认真。如此的师生互动配合,与分层式教学起到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

  3.2创新观念提高趣味性

  创新观念就是要求教师转变固有分层教学的观念,在实践教学中与时俱进、不断变通,提高教学趣味性。如在教学案例《认识人民币》中,在教学道具的帮助下讲解人民币的面额,同时通过教学来实现对加减法的学习,例如扮演商店店员,给学生分发不同面额的人民币道具进行模拟购物,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多练习元和角的加减,低层次的学生练习整数的加减。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应用在分层教学中,增强了分层教学的趣味性,趣味性也带动了分层教学。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未来科学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许多教学方法需要创新和改良。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运用,不仅能更新教学形式,让数学教学更适合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同时,将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出来,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上文中主要从分层教学的改进措施和模式上描述了分层教学实践的的实施策略,为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有序开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参考文献:

  [1]洪礼胜.初探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导学,20xx,03:20-21.

  [2]陈燕玲.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xx,18:60.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5

  课程改革既要改变教师的教,也要改变学生的学,同时也改变了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由于过去数学教学大纲存在的局限和弊端,以及传统教学因其单一性、封闭性、依附性过强,探索性、开放性、发展性不足而受到了批判和质疑。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新观念、新思路、新手段。但是,一系列的新课程改革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存在不少问题,以下几点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第一,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农村小学学生家庭中,父母离异、长期外出打工、县城经商等,留下未成年的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或寄养于亲戚朋友家。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就形成了一个“隔代”管理或监护管理的怪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管不了、不好管或不敢管。常以“不是我的孩子”为托辞,这样的孩子在如此的生活环境中,又怎能不“与众不同”呢?

  第二,来自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观念的转变。农村地区教育基础差,经济底子薄,加之,教师长期拼搏于“应试教育”中,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材、教法,而对课程改革的要求、观念,以及新课程内容的教法思之甚少,做之更少。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现状不如人意,能实实在在体现新理念的课堂不多,部分仍然是面貌依旧,与新课程相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没能得到有效构建,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得不到提高。

  1.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未能全面落实

  目前,农村小学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新的目标观没能真正确立,在数学课堂中对目标把握不全,一进课堂,就开始把目标紧紧锁定在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上,他们手里拿着的是新教材,用的是老一套,守的是旧观念,完成的是老目标——知识与技能。他们有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深入探究的愿望,却总不愿也不敢花时间等待,认为这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却不知自己的目标是一种片面的目标。这在小学不同年龄的教师课堂中都有表现。

  2.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主导

  当下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依然热忱于粉笔、教本加嘴巴,讲解、练习加作业。还有的教师不习惯使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不习惯使用相配套的教育资源,自己又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所以课堂上教师只是讲得多、演得多,看的是结果是否正确,听的是是否有大呼隆地齐声回答,一节课下来很难见到有生动有趣的体验场景。新课程倡导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师包办包揽中失去了应有的光泽。

  3.教学方式注重形式实效低

  新理念所倡导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落实情况表现以下两种:A、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由于受“灌输式”教法影响,学生已养成等、要、装的依赖思想,课堂上不习惯发言,不会发言,不习惯表达意见,不会表达看法,不习惯互动,不会互动,不习惯质疑,也不会质疑,这一类很让人担忧。B、更多的一些课堂,在学生们学习中已出现新的学习方式,从形式上看,教师在课堂中能创设情境,课堂中不时出现探究学习影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然而因内容空泛,缺少启发性,仍处于浅层次的水平,多是形式而已,哪能谈得上深度与质量。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高家长素质,转变观念

  孩子是否能成人、成才,家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正确方法,使家长重视关心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学习,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认识

  教师长期拼搏于“应试教育”中,对实施课程改革的实践,还有诸多难以适应的地方。比如“应试教育”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中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科目。要使数学新课程能在农村小学顺利有效实施,首要问题是要解决教师们的认识问题,因此要抓好教师对数学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提高两方面认识。其一,目前与新课程相对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尚不成熟,分数至上观念并非一时半会就能转变,但许多在新课程方面率先实践的同行们深切体会到:实施新课程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不矛盾,新课程也需要成绩,只是更需要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其二,要明确数学教师角色。新时期,在课堂中数学教师也是一个组织者,一个引导者,一个合作者,而不是传授者,课堂不是教师的演讲场所、表演场所,凡是学生能表达、能动手、能完成的内容,要坚决让学生独立完成,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课堂等待技巧。

  2.开展活动,促进教师发展

  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驾驭新课程课堂、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不高,致使部分教师在践行新课程过程中失去了信心,迷茫了方向,有的走回了封闭、传统的课堂教学路子;有的停滞不前。一要加强培训活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是必要的,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可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吸收新知识,提高综合工作能力;二要加强竞技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品课、教学设计比赛等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把教师对课堂教学钻研推向深层次。

  总之,课程改革要在农村小学发挥其作用,社会、家庭和各级主管部门都应齐抓共管,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必须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要主动适应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积极投身于改革的潮流之中。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6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缺乏对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的重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重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利用,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甚至部分教师只是依照课本进行教学,不注意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缺乏对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难题的引导,难以达到数学学习的目的。

  2.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乏味

  由于受到自身素质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这样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鉴于小学数学学习对学生后期能力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处于认知和能力形成的初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反应灵活,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加强对教学的创新。例如,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指导下,利用图画、声音和视频等进行教学,一方面使知识更加主观,另一方面带动学生各种感官的投入,做到全身心的`投入,进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2.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需要合理的设置教学情境,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课堂情境,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需要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小组竞赛、游戏、任务等方式,提高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

  3.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训练

  小学数学的教学不是单纯地为学生传授知识,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这就需要教师对一般的规律进行呈现,便于小学生进行模仿训练,进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同时让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组织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后期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采取有效的方式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相信在各位教师的努力之下,小学数学教学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7

  摘要: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中永恒不变的话题。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小学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用素质教育的模式去教学生困难重重,这也让教育工作者更清楚学科的改革逐渐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任重道远。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身做法,浅析几点感悟。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施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理念是关键,要时刻将教书育人放在首要位置。要实现素质教育设定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需从每一节课抓起,从每一位学生抓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才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适量合理的练习

  教学中以学生做为主体,就是要让学生们在教师的积极启发下,参与教学的一些过程,主动的获取知识。小学生获取知识大多是靠直接感知来进行相关知识的抽象概括,年级越低的学生感知越高,其自身的思维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学上根据小学生的这个思维的特点,假如每次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适度的合理练习,让同学们能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意识。

  2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的给予学生们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们针对不同的教学问题,积极主动互相交流与讨论。可以尝试分组学习的方式,提供更多的时间,还要保证在每个小组合作学习中,所有的成员都会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教授“圆的面积”一课时,先和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等面积公式推导时所使用的方法,再引导学生结合新旧图形间的关系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公式,学生之间可分小组合作讨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小组成员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其中。大家通过拼一拼、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等,知晓拼出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以及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和圆的周长有关联,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又和圆的半径是一样的,借助这些关系也就能很顺利地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了。此后,教师再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学生之间的探讨成果展示出来,适当引导学生,让他们作必要补充,将小组的一些想法适当延伸,使每组学生都切实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3优化教学方法,使用启发式教学

  优化教学方法对推动教学进程发挥至关重要之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家长式的灌输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习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主体地位不能体现出来,这也是传统教学的一大败笔。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可采取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探索新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这样既能调动积极思维,更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当然,使用启发式教学需要突出学习兴趣。在兴趣的趋势下,学生才更愿意主动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很大。教师也可创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中进入教学之中。

  4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

  在教学时老师还应该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对他们的发展架桥铺路。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学内容,适时的向同学们讲解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伟大成就与光荣事迹,激发学生们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如在讲解“圆周率”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在教学时介绍我国古代的优秀数学家祖冲之,是他首次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了3.1415926-3.1415927之间,并把该世界纪录保持了一千多年之久。又比如,在教学“数的整除”这课时,教师可向同学们介绍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如何取得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桂冠等等,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感染与熏陶,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

  5科学评价学生成绩结果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着眼素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多种弊端,包括只重视应试结果,常结合成绩高低直接断定学生素质优劣等,相对地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评价,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显然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对推动数学整体发展帮助很大。根据创新课程整改要求观察,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们有义务注重学生综合学习与活动参与能力等综合评价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鼓励与表扬的价值来教育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个体潜能,欣赏他们阶段劳动成就,适时鼓励学生在生活规则中挖掘出更多创新数学的思维理念,和谐师生之间的情感,这能为课堂民主和风趣氛围的开拓积累适应性实力,这样更能顺势提升学生长久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更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与人格基础,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苏hi得到全面化发展。义务教育的核心任务指标就是令受教育人群逐渐掌握合格公民行为规范要求。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需在当代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充分利用科学方法,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认真专研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应有价值,激发并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李成贤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第三小学

  参考文献:

  [1]赵代川.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8期.

  [2]王丽华浅谈小学数学课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9,(03),113-114.

  [3]许哲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J].现代农村科技,2010(15).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8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

  1。巧用游戏、故事造境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在教学《猜数游戏》一课中的“想一想”时,教师引导学生讲《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通过拓展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了许多的数学问题。教师让学生互相提问、解答,要求学生把问题说完整,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

  2。环境营造,媒体辅助

  心理学告诉我们,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彩鲜艳的对象,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由于电教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来模拟或再现生活场境,营造氛围,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如在教学《青蛙吃虫》一课时,教师利用媒体播放青蛙在稻田里吃害虫的过程,学生被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从大青蛙和小青蛙的对话中知道了大青蛙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吃了30只害虫。这时教师让就“青蛙吃害虫”提数学问题,学生由于有了“兴趣”,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很自然地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学习更为主动、积极。

  二、探究生活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写“数学日记”

  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如让学生写在家里,爸爸妈妈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上商店买东西,又用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记“数学日记”,既让学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数学,明白了数学知识不仅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用,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也可以了解学生有没有较强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2。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活动的主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或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如:调查“学生一周用几只铅笔,一共需多少钱”;“家里每星期买菜要付出多少钱”;“对最近数学测验同学的得分情况进行调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它综合素养。

  三、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尤其是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抽象化的数学让学生形象地去理解和接受。一个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教师如果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数学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学生引导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又如把教学长度单位改成“长长短短”,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比大小说成“排排队”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知识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学习数学很有趣。

  四、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

  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变数学练习的“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1、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如,认识“圆”以后,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观察哪些物体的面是圆的?学习了“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之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你见过周围那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又如,在学习了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去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哪些部门是用24时记时法的,哪些地方、哪些部门又是用普通记时法的。

  2、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包含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存在,而且可绽放绚丽的创造之花,让学生真正由“读书虫”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又如,学习了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怎样存款更合算?学生先要调查银行利率,选择存款时间、存款方法,再计算利息,找到最合理的存款方法。再如,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形后,可以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思考:“为什么生活中那么多物体的形状都设计成圆形,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

  3、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通过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能力。如,学习了有关面积计算的应用题后,学生学会量窗户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而后再导入生活,引导学生实际计算做窗帘要用多少米布。这就应考虑到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如果是面积较大的,用两幅窗帘面对拉,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等。又如:学习“正方形的认识”后设计如下情境:这是一块打碎成两块的正方形玻璃,要照原样配一块该怎么办?在没有尺的情况下,应带哪块玻璃?还是两块都带去?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大地锻炼学生的与实践创新能力。

  五、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我在教学:“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的实践活动课中,先真正让学生了解周围人都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初步让学生体会到收集,整理信息方式。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受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这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必将更积极、生动、活泼地促进学生的全而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数学。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9

  摘要:现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更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德育水平的培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掌握相对应的知识,又可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和素质道德上的熏陶,从而达到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全面发展。为此,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成为了一个受人瞩目的德育培养阶段,由于数学是一门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为先的课程,因而德育教育自然与其他科目不同,需要相关人士细细思考推行策略,以求达到德育和智育并行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

  现代化的教学应该是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终极目标的完整性教育体系,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需要促进学生在此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从最基础阶段开始接触爱国主义,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今后的思想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现代化的小学教育者,应当认识到小学阶段是学生综合德育思想体系形成的初级阶段,需要格外关注和谨慎,以智育为主要目标,以德育为根本辅助,从而在小学数学等科目上发挥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的双重作用。当今的教育界对于学生德育水平的关注程度并不亚于知识水平能力的培养程度,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在数学等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教育过程中也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将德育教育系统融汇进小学基础阶段的各个方面,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而提出一些相关看法,以供专业人士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在新课标改革之后,我国的教育体系不再是仅限于原始的知识传授,而是致力于学生综合水平的培养和提升,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培养和发展,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这过程中,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就具有其学科的独特特性,在融合了数学思维之后的学生思想道德体系的培养无疑是一种较为全面的能力培养过程,这一能力不仅是对于数学,对于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转化和思维灵活程度的控制也是有效的。数学能力是一个现阶段的热词,在数学学科的综合训练下形成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灵活运用数学思维解决一些生活内外的问题,这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这其中的德育教育则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存在。

  二、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水平

  1、将德育融汇于情景创设之中

  近年来的数学教育多提倡情景创设模式,即通过创造情境融合问题再由学生来讨论和回答,并与教师进行积极地讨论,从而加深知识印象,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融洽了师生关系,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和推广。于是大部分的数学教师往往通过情景创设来激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兴趣,鼓励学生投入其中共同思考问题,共同探讨新知。如在进行“三角形”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三脚架等日常常见的物体,并有学生们发现其中存在的共同点,即它们之中都存在一个三角形,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是三角形而不是其他的形状,或者用其他的形状行不行,经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讨论,以及一些案例的展示,学生最终明白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而这些支架等物体中的三角形是不能被替代的。在这样一个情景创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感受生活与知识的关联,提升学生对于生活的发现和感悟能力。

  2、将德育融合进课堂提问之中

  现今有许多文章和评论皆以表明了提问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还是一个知识回顾和反馈的过程,具有最为直接的现实意义。在提问之中,教师明确问题的方向和具体表达,再由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们踊跃发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活跃了思维。在这一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则可以埋于无形之中,以立足于知识的前提深入浅出,贯穿于提问的内容之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如在进行“时分秒”的教学时,教师可先请学生来回答一些课程知识问题,再问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对于时间有什么感想?”学生便会针对单元知识和自身体会回答问题,从而感受到时间的`珍贵,萌生出珍惜时间的意识,于是德育融于提问,德育融于知识的目的便达到了。

  3、将德育引进练习之中

  数学学科是一个学与练并重的学科,因此课堂内外的练习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是知识点的巩固形式,还是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反馈,许多知识点正是通过相关联系得到重新回顾和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根深蒂固的目的。在数学学科的练习之中,同样可以融进德育的教育,如在进行“分数的四则运算”练习时,教师可以加入让学生进行验算的环节,从而养成学生自主验算,认真计算的习惯,同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

  三、结语

  小学阶段开始的教育就应当是将“教”与“学”相融合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者就该明确教育的中心服务者是学生,课堂的中心也应该是学生。如何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思维能力水平相结合,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确保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无数教育者都应该思量的问题。小学数学与德育的结合无疑是将最灵活的学科与最基础的能力要求相结合以求学生在数学思维的引导下形成自身的思想道德体系。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1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小学教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高度重视,而且小学教育还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做好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显著意义。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数学教学也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在国家大力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体验新理念,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1小学数学课堂上应该加强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

  思想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一方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另一方面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而且数学学科的思想教育中,应该做到数学教学内容与数学思想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的将思想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内容中去。其次,还应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目的的教育,在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自身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自己,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素质,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一来,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学习在生活和社会中的有效价值,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高效完成。再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唯物主义观念,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培养维护辩证思想的过程,所以老师可以通过感知、观察、分析等手段来发现数学学科的本质所在。最后,要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学训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培养自己在学习中的良好习惯,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形成不畏困难的学习精神;这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显著意义。

  2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智力素质的培养

  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从数学教学中的点滴做起,在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帮助学习形成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在长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关于数学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然后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通过具体的.习题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者,老师还可以在课前的备课中为学生准备一些提高其智力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练习,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其数学学习中综合素养的提升。最后,对于同一问题,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索更多的解决方法,从而发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探索精神;而且老师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来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同时还能够开发其探索精神。

  3数学教学改应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数学学科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的具体应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保证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同时还应该在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能够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所以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以后能够不断的开发和创造知识;而且数学知识的获取也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学生心理素质的起点。所以老师要培养学生敢于专研、乐于探究的学习素质,如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久而久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能够养成不怕苦难、勇于攀登的自信心,这对于优化数学课堂、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小学数学教学还应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其次还是增强其思维能力的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只有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勤于动脑、乐于思考、独立解答的学习习惯,才会真正有利于其以后的学习。再者,还应该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提出来的怪问题,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训斥,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出的较好的想法,还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学生具有足够高的勇气和信心来解决以后遇到的问题。最后,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培养其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来实现共同进步;合作学习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交换思想和方法,从而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都得到互补;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协作能力的提高也具有显著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上,老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激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谭劲,李光树.课程.教材.教法.2014(08)

  [2]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李红梅.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李元庆.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1)

  [4]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杨荣花.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2).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11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泛指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笔者看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也尤为重要,教师在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时,还要要注重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教育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那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好德育教育呢?结合本人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1 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是向学生教授知识、传授经验的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学生德育层次的高低。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并不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德育知识。不少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懂礼貌、尊敬师长和尊老爱幼等,但这样的德育教育不仅不够全面,而且没有深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德育教育实施打下基础。还要树立德育教育与数学知识教授同等重要的观念,把数学知识教学跟德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讲卫生,不要乱丢垃圾,那么教师就应该以自身为标榜,看到垃圾就捡起来,间接教育学生不要乱丢垃圾。教师有爱国之心,能影响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影响学生形成刻苦专注精神。

  2 数学教学要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善于发现小学数学本身所具备的`德育内容,将德育教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德育内容通过数学教学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数学教学要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善于发现小学数学本身所具备的德育内容,将德育教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德育内容通过数学教学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1 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把德育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优化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学习《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节的“认识时间”,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展示钟表,让学生观察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了解钟表的构造,告知学生钟表上每个分格的意义。给学生讲解什么是时什么是分,1小时等于60分钟,让学生学会运用几时几分表示时间。接着播放一分钟的音乐来让学生感知一分钟有多长,并让学生思考在一分钟可以做什么事情。让学生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

  3.2 结合日常技能训练:数学本身具有严密性,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学生学要一丝不苟。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高,要想使他们拥有良好品德和习惯就要进行反复训练,让学生逐渐形成对待任何工作、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负责的态度,还要学会独立思考,拥有勇于面对错误和改正错误的精神。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教师要正确地引导,从细节抓起,甚至通过以身作则来影响学生。例如小学生做数学作业,要反复强调让他们写完之后进行检查,从检查过程中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检查过程中必须要细心,要认真,这能培养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进行反复检查的良好习惯。

  3.3 丰富数学课外活动:为了能更广泛的开展德育教育,除了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外,开设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非常有必要。例如学习《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节的“数一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观察学校操场的树木数量;观察升旗台上国旗上五角星的数量;观察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学数量等,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数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比如,在学习“测量”一课中吨、克和毫升的内容时,让学生对自己平时喝的水进行测量,计算我国平均每个人一天只喝500毫升的水,中国13.7亿人就喝掉6.85亿升的水,而这些水可能相当于缺乏引用水资源的非洲地区里10个人一年的用水量。借此老师可以教育学生要懂得节约用水,珍惜饮用水,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才能形成和发展的。当今时代飞速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时,还要要注重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12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过教育改革的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忽视过程的体验。数学教师比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一般选择忽视,或者只是轻描淡写的提过,并没有动手实践的环节。例如有的数学老师在讲对称时,只是让学生看几幅对称的图片,不到两分钟就讲对称与对称轴了,没有让小学生自己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的具体操作,没有交流与沟通思考的过程,这样学生只是学会了结论,对于自学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2.情境创设形式化,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些数学老师的创设情境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合理的设计情境,觉得情境可有可无,只是一句带过,甚至只是形象加习题,例如,老师说,同学们,今天熊大和我们一起上课,大家开心吗,正当学生兴趣高昂的准备听课时,老师展出的却是熊大头像加上节的复习知识,熊大的头像加今天的知识,整节课就是每张ppt上有个熊大的头像,这样不仅不会提起学生的兴趣,还会让学生觉得厌倦、乏味,学习的热情也会被打消。

  3.不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有的老师在讲案例或情境图时,直接告诉学生应该从哪个方面思考,这样学生得到的'信息基本是一致的,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没有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课模式。老师应该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

  4.不注重合作学习。一些老师觉得合作学习浪费时间而且课堂秩序会打乱,合作学习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因此很少实施合作学习,或者只是在下课以前简略的提一下,让学生自己下课分组自己交流,下次上课也没有提及,学生下课根本不去实施,合做学习并没有得到实施,有些数学老师即使在课上进行合作学习,也没有很好的计划和研究,只是随性看时间还多,就进行一次,没有明确的分组与分工要求,提出合作题目之后就不管了,只在最后让学生回答结果,这样,一些学生为了偷懒或者学习不好,在合作学习中什么也没干,只是看着,享受小组成果,也没有过程记录,一般一个小组只是组长在忙碌,没有合作没有交流,老师在活动中没有巡视和维持秩序,学生把活动作为自己玩的时间,活动中一些问题老师也没有发现,更加没有结束之后的反思与总结,这样的合作学习除了浪费时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例如,在分一分环节中,学生用木棒分一分、看一看结果除了组长,其他的学生都在东张西望,还有学生一直盯着老师看,白白浪费时间。

  二、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生本教育提倡自主探索。生本理念下学生是在“做”数学,学生听见的、看见的一会就忘了,只有做到了,才会理解了,才会记住了,才会应用。看似浪费时间的实践事实上比讲了很多遍仍然记不住的效率要高。自主探索下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总结看到的、想到的,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讲长方体时,在上节课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任务,什么是长方体,长方体有哪些性质,在我们身边那些是长方体,在上课前,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成果,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长方体两个对立的面的面积一样,有的说我们的教室是长方体,有的说黑板是长方体,马上有学生反对说黑板是长方形。这样,小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对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有了在学习中总结的问题,在上课听讲时,更有侧重点,老师通过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了了解,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可以深入的讲解,对于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可以简略带过,这样,并没有因为课堂交流而浪费时间,反而对于效率得到提高。

  2.生本教育提倡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学习比较快,对于枯燥的知识不爱学习,一些数学不好的学生都反映数学很无聊,没意思,提高学生兴趣,首先,对于情境的设计要合理,要有吸引力。情境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生活化,不要让学生觉得数学是编写的,例如某老师在教学生“第几”时,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动物赛跑,结果是小鸡第一,小狗第二,小猫第一,马上会有学生说,小狗跑的比小鸡快,虽然这是虚拟的情景,但最好还是实际的,否则,不了解的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学到虚假的知识。老师要在课下多与学生交流,搜集学生感兴趣的点,尽量在情景的设计上与学生的兴趣相关。另外,小学的年龄跨度比较大,老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因素,六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

  3.生本教育理念提倡拓展学生思维。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开拓学生思维,不要束缚其想象力,在讲解知识、进行提问时,尽量不要设定许多规矩,要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多角度解析,即使错的也有收获。例如,在讲梯形面积公式时,不要告诉学生可以补形,或分割,一旦告诉他们“补”“、割”,就固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说:这个四边形我们没学过,谁有办法可以求出它的面积吗”,这样学生在没有边界的范围内发挥想象力来求面积,无论是否可以得出答案,学生的思维都得到发散,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4.生本教育注重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交往能力,培养创新、竞争意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在合作学习时,数学老师要注意把合作学习作为一件正式的课堂教学来进行,在课前做好计划,明确没组的人数及活动时间等等,在进行中进行巡视,及时观察活动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要求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尽量让每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可见生本教育理念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阶层都在关注着特殊教育群体的教育工作,通过提出各种各样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通过完善特殊学校的教育环境,从而提高特殊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孩子们可以更佳地融入教育体系,为以后迈入社会提高适应性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是一门主要科目,其教学有效性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特殊教育可以看做一种“爱心教育”,其指的是那些智力层面或非智力层面与正常学生相比要低一些的孩子的一类教育形式。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形式与普通学校教学相对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因其教育的对象有着特殊性。近年来,社会上的各阶层人士对特殊学校的学生教学方式的关注度逐渐提高,通过提出各种各样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通过完善特殊学校的教育环境,从而提高特殊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孩子们可以更佳地融入教育体系,为以后迈入社会提高适应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持续加深,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更加努力,要信赖所教的学生,不断探究新的数学教法和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际中去探索。特殊教育最终的目标是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正常的、优秀的、快乐的社会人。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现实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深数学思想,如何结合特殊学校学生的特殊性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今天所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去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教师要准确掌握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数学教材是我们所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数学教师可以准确的掌握好和研究好教材,对增强教学有效性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去全面分析和探究教材的教学目标以及教材上的重点、难点,教学形式也需要时时创新,不可以只是止步在课本知识的填鸭式教学上,要注重对每一名学生的整体素养的提升。

  学生必须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所有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发展,要结合特殊教育学生的各自特征以及各自的兴趣所在实施课堂设计,对每一名学生的问题要有着针对性、可施行性和特殊性,要推动学生互相之间实现思想和感情上的互动。利用积极的沟通交流,去发掘学生的心里想的是什么,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终构成一种和谐的联系,这需要数学教师不仅是具有优秀的教学技能,还要在与特殊学生的沟通上具有有效的手段,从而缩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鸿沟,利用“亲其师”,最终实现“信其道”的效果,进而提高特殊教育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有效性。

  二、教师要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必定就是教师同学生、学生同学生之间的一种积极的互动交流。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时,必须要提升课程学习的互动性,从而增强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增强教师同学生、学生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在独自思考和互相讨论中激发自己的数学学习思路,促进学生互相讨论、独自思考的良好习惯。学生只要在互相间的互动交流中发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探索问题、提出质疑和解决疑问能力的提升,并且在一定层面上调动了学习气氛,增强了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小学这一阶段,孩子们的心理还没有成熟,小学生的心理都相对脆弱,特别是特殊教育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或者智力有可能与大多数的学生有着差别,但是他们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同他们的沟通中,除了要教授给他们数学知识和理论,还要帮助孩子们建立面对外界的自信。

  教师要给予特殊教育的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同他们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了解每名学生的.特点和不同,使得学生可以积极的施展自身的特点来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可以积极地去面对所处的困境。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需要大声地的表扬,给予他们受尊重的心理需求,让他们也可以真切的体会到凭借自身的努力实现成功的喜悦。在长时间的教学实际中发现:只有我们用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学生,促进学生树立生活、学习的信心,才会在教学工作中起到更好的效果,才可以推动学生们一步步地提升自己,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促进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这不仅对他们当前的学习有帮助,更是对他们的未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教师要提高课堂导入、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一般来讲,好的开端是成功之路的一半。因此,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对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情况有非常大的影响。数学教师要结合数学这门学科的特征以及特殊教育学生的知识层次,利用教学案例、课程导入等形式,构建有效的的导入细节,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的学习上来,接着教师再自然而然地进行之后的课程。

  此外,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数学思想、理念发起的过程,在各种数学定义、数学公式和数学理论中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要通过使用多层面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时刻领悟较多的数学思想,只有增强数学教学元素的有效性,才会在最终能够实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特殊教育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标的推动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用爱心推动学生构建信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凭借不断创新的数学教学教法以及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显著的进步。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14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对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接着从课前预习、课堂授课以及课后练习三个方面对生活化的运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授课

  小学阶段是数学知识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奠基阶段。在这个关键性的学习阶段,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有效提高课堂质量,使他们能够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在农村教育的背景下,由于农村教育本身软硬件的不足,更要求教师能够开动脑筋,开发学生智力,挖掘潜力,将数学这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以生活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这来回往复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使他们体验到了课堂上原本抽象的东西能应用到实践中去,能够更好地改变生活,从而更加热爱数学,热爱学习。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将一直以来农村教师沿袭的只根据课本内容一丝不漏地讲给学生听的单一授课模式转变为富有生活情趣、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生动化教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包涵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知识传授的具体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案例场景,变抽象为形象;二是将学到的具体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一 课前预习,以生活化的例子将学生兴趣引导到新内容上

  课前预习是学习新课程的重要步骤。做好预习功课,事先接触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掌握对新课程的理解情况,可以大大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负担,形成有缓有急、有主有次的听课节奏。对于数学课而言,因其自身与别的学科相比,需要有较为缜密的思维贯穿整个过程。因此,没有预习直接听讲,便极有可能因某一处的理解失误或思维停滞导致不能与随后的内容有效链接,从而影响听课效果。因此,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基于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是教师需要重视的工作之一。

  课前预习往往不是在课堂中进行,经常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自行进行,由此教师便很难掌握学生的预习状况,不知道他们是否进行了课前预习,预习的效果怎样。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中,要求“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前预习的情境中去。例如,在学习“体积与容积”一节时,要求学生在放学回家后,观察一下吃饭用的碗与妈妈洗菜用的盆哪个装水更多,然后动手试一下,要用几碗水才能装满一盆;坐在同样的沙发上看电视,如果只坐小朋友,能坐几个人?如果大人能同时坐几个等。通过这样的'体会,使他们形成体积与容积的初步认识,上课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因而很容易将新知识在活泼热烈的气氛中引入。

  二 课堂授课,以生活化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由于农村环境的闭塞,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落后,教师的整体素质也不如城市,因此,不能生搬硬套某些经典教学案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勇于创新,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路子,将农村生活情景活生生地再现于课堂,才能让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焕发生机,令农村孩子们将日常的生活经验与课堂上教师讲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利润与折扣的知识点时,笔者举例:小明家的苹果丰收了两万斤,平均每斤卖价3元钱,苹果袋、农药等生产资料共花费了约3000元钱,请人帮忙花费人工费6800元钱,请问小明家今年的纯利润是多少?个头较小的苹果以每斤2.2元钱的价格卖给饮料厂,小苹果是苹果平均价的几分之几?换算成折扣,相当于小明家给饮料厂打了几折?

  大部分家中有果园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这些问题,耳濡目染,很容易理解,经过教师的讲解,明白了利润的含义和折扣的实质。这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提炼出来,上升为数学定义后的,只有将其还原,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意识。在通过通俗化的生活案例引导理解后,很容易将日积月累的数学经验转化为可供思考、操作、交流的学习资料,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亲切感,刺激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 课后练习,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强化知识体验

  课堂知识教授完毕,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有生活趣味的题目交给学生完成。目的是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并能通过课后的实践操作体验来巩固强化课堂知识。比如,学习了“浓度”之后,要求学生回家根据家人的喜好程度亲手给他们泡一杯糖水,喜欢甜东西的放两勺糖,不太喜欢的放一勺糖,爷爷奶奶身体不允许吃大量糖的放一点点或者不放,分别尝一下每杯水的甜度,根据自己所放糖的多少与水的比例算一下浓度。类似的课后作业十分受学生喜爱,甚至不用监督都能圆满完成。

  总之,在新课改的目标下,要达到小学数学寓教于乐,教师快乐教学,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富有实际意义且非常有趣味的教学方式,尤其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此,生活化教学一定要坚持下去并不断革新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明华.数学教学生活化例谈[J].考试周刊,20xx(38)

  [2]王娟萍.用新课程理念构建生活化的数学实效课堂[J].新西部,20xx(10)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15

  【摘要】特殊教育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实施的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相比普通教育而言,特殊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相对而言具有难度大、教学特殊的特点。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升特殊儿童的技能,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本文结合当前特殊教育中聋哑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包办”到指导。因此,指导、培养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提高智障儿童学习的效率是增强智障儿童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我们知道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智障儿童也不例外。尤其是培养智障儿童学习兴趣能把他们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能减少厌学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特殊教育主要是针对身心发展有缺陷的儿童实施的教育,本文所指的特殊教育是针对聋哑儿童实施的教育。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一点是有爱心,让儿童在这种被关爱的环境之下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才。近年来,特殊教育备受广泛关注,社会各界人士都比较重视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特殊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以下笔者结合多年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当前聋哑儿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策略。

  一、特殊教育中聋哑儿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在特殊教育聋哑儿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影响,教学效率未达到理想效果和水平。

  (一)教师教学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特殊情况

  从特殊教育的定义我们知道:特殊教育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实施的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因此,就特殊教育本身而言,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当结合学生实际需要,以促进教学效率提升,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一点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不谋而合的。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不是特别了解,对于聋哑儿童的实际情况把握不明,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已经形成特殊教育普通化的教学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不利于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长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不习惯制定教学目标。有些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称之为“走一步,看一步”,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详细的目标,缺乏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实,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特殊教育而言,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当指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旨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由于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实际经常偏离实际轨道,知识技能的单向传输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被动的学习模式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策略分析

  以上笔者分析了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特殊学生实际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呢?

  (一)用沟通搭建爱的桥梁、用爱心唤起儿童自信

  特殊教育是针对特殊儿童实施的教育,尤其是针对聋哑儿童实施的教育。对于这部分有点缺陷的儿童而言,他们在生活中更需要关心和爱护。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形成“用沟通搭建爱的桥梁、用爱心唤起儿童自信”的教学理念。所谓沟通,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继续沿用传统干巴巴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要强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并在这种互动教学环境之下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如哪些学生具有哪些特殊的心理需求,哪些学生存在家庭教育缺位的现象,哪些学生属于特殊教育中的困难群体等,通过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用爱心、关心和诚信消除学生的心理自卑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用一种乐观、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未来,不断提升特殊学生的生存技能。

  (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學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预习、听课和复习是亘古不变、具有较强科学性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预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学生的听课变成加深知识印象的过程,而不是初步学习的过程;其次,指导学生认真听课,听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结合自己的预习状况,对已经了解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和了解,对于不了解的知识点,学生认真听讲,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最后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复习,这种复习方式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和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以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总之,对于特殊教育小学数学而言,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三)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殊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在创新教学模式上,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对聋哑儿童听力和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形状图像,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一至九的乘法口诀时,我为智障学生安排了教—扶—放的学习过程。在讲一至五的口诀时,以教为主,让他们互相讲解。讲六和七的口诀时,以扶为主,请互助伙伴与学生一起按我给的表补充完整。而讲八、九的口诀时,则以放为主,放手让他和小伙伴一起按表格完成。让智障儿童自己学习乘法口诀。不仅培养智障儿童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衔接能力,而且让智障儿童亲自尝试,加深智障儿童对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理解和记忆,训练智障儿童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智障儿童知识迁移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自信,看到自己的发展,自然就会对学习感兴趣。

  总而言之,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教学的“特殊性”,并且善于结合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当前聋哑儿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姚本和.录音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配合[J].中国电化教育,20xx(7).

  [2]许云贵.数学教学语言的七点特性[J].黑龙江教育,20xx(12).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07-16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精品]07-17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06-07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汇编15篇)07-17

【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5-16

[经典]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07-06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2-23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07-06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