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2-12-15 08:19:37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论文(通用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论文(通用15篇)

语文教学论文1

  摘要:虽然自主学习已经在各学校推广了多年,但如今部分学校还没有完全把自主学习摆在教学中的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这就导致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不断地降低。对此,通过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希望能够让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作为兴国之要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已不只是看重他的学历,更是看重他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的重要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即应试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自主学习引入到高中写作能力中,从而提高要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自主学习策略的含义和现状

  自主学习策略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它是让学生自己去安排学习、自己调整学习内容、自己总结学习经验等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他要求学生自己独立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自主写作又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学生自己主动的写作不但能够提高情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可以将自主学习贯穿到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写作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打破应试教育老师灌输知识的模式,让学生提升信心。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策略

  高中语文作文占据着高中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成绩影响着语文成绩,可以说得作文者得天下,高中语文作文又影响着自主学习,所以必须重视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要考虑老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应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其次要发挥老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作用,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养成,需要通过语文写作教学来逐步培养,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起自主学习的兴趣。老师可以打破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将一些命题式的作文或半命题式的作文改为开放式的作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如以前我们是以“梦想”或“———的梦想”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多少字的作文。现在我们可以采用将“梦想”这个主题融入到一个小故事中或一幅漫画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己深入挖掘和思考里面的内涵,想出故事或漫画所要表达的主题,自己定一个作文题目,然后自己去查阅资料,联系一些有关的故事,自己去独立完成。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作文全部由语文老师去负责批改,老师按作文的要求和自己意识去进行打分,这样就使得作文作文受老师的把控严重,这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也会给老师带来繁重的工作压力,让老师感到工作的疲惫。因此,老师在让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在语文写作教学设置小组互批作文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配一定的作文,让组员轮流批改,最后决定作文的分数。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在同学中的作文影响力,也能加深学生对写作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3.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作文要有想象的空间,这是作文的必要条件,这就给与他有无限延伸的可能性,作文的写作不光要靠学生真挚的情感表达,还要靠自己丰富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知识积累需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或者是大量的阅读书籍,学生在学校上课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就需要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补充自己的知识积累。语文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以空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毕竟课堂知识有限。课外书籍的阅读要可以选择一些文学作品、文学杂志、时事热点故事等对写作有所帮助和提高的书籍。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对写作有帮助的视频,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拓宽知识面,丰富课外积累,促进学生的综合水平的提高。

  三、小结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地将自主学习策略融入到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齐秀中.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外企业家,20xx(22).

语文教学论文2

  一、引言

  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进步有赖于社会文明的发展,书籍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汇集着人类文化的精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语文素养的理解,为小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仅仅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阅读量少的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阅读水平远远不及阅读广泛的学生,大大限制了学生思考、语言表达和写作等能力的发展,更加阻碍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阅读教学拓展的意义

  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很重要的,它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通常小学语文教师会提倡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籍,充实学生的知识面,丰富阅读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牢固的`文化基础。小学生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爱读书,快乐读书,能够多读书、读懂书的含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活跃上进,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推荐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符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延伸补充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爱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有利于小学生语言知识的丰富与积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为中心延伸到课外阅读中来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塑造更加积极向上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概况

  通过对几所小学的抽查,发现目前实际教学中情况不容乐观,小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够,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不够精辟。一般小学生选择课外读物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书籍,内容与品味都不够精辟,不能达到很好的阅读效果。一本好的读物,对学生的性情培养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够督促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2.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有些学生的惰性很强,把阅读当成一种负担或者就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没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正确意义。3.阅读量的不足也是小学生拓展阅读教学的一个现状,这需要老师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四、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学生的互动,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学习互动中可以有效地指导或帮助学习有困难或者有问题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老师的指导,在老师的参与下对学生学习有着意料之外的效果。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自信地去说去做,让孩子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带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2.除了教师积极组织学习活动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地学习,每天完成课堂作业后形成阅读习惯,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拓展阅读教学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定期安排朗读竞赛,来检查阅读成果。对朗读优秀的或者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奖励,差一点的学生要进行鼓励,使其更加积极努力地参与阅读学习中来。3.立足于课文,丰富阅读内容。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展现的只是一种视野。与此同时,增加课外阅读,拓展了小学生的视野,鼓励小学生广泛阅读,开阔眼界的时候,老师也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书中精华,去除不好的内容。4.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还需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好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提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教育制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要求我们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思考问题,认真总结经验,能够利用各种阅读资源,真正认识到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紧密地将课内外的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解决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深入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外拓展和课堂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认真思考总结教育经验,更加科学有效地在实践中拓展阅读教学,使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健康。

  参考文献:

  [1]周雪娟.小议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4,(34):55.

  [2]王秀梅.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2015,(02):62.

  [3]崔兆凤.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方法探讨[J].人生十六七,2017,(14):4.

语文教学论文3

  摘要:人类正在进入一个被数据概括指引的时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大数据的作用,大数据已经无处不在。然而,语文教学服务为了追赶当下时代的步伐,也开始运用了大数据模式进行教学,那么大数据时代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什么变化呢,下面主要分析一下大数据时代来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生的转变。

  关键词:大数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开启是一次重大时代转型,即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学习模式。然而对于语文学科这种历史悠久的内容都在变革当中,因此大数据时代也会给语文教学带来重要影响。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促进语文阅读采用最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学生改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从而可以体现出大数据时代带给人的可持续发展性。

  二、大数据掌握,阅读教学与生活贴近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总是会有一些固定的教学模式,阅读文章的类别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基本就是掌握文章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剖析,再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思想感情上的解析,这样一篇阅读教学似乎就完成了。这样长时间以后,学生会对阅读学科没有兴趣并且讨厌老师教课的内容。教学中的.文本内容是很充分的,但是教学的方式却很老套,所以会产生差距产生时代感。有些教师还会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为学生寻找一些课外现代感很强的文章作为教学辅助,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教师在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学生对这些内容是非常不感兴趣的。所以当大数据时代来临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阅读进行对阅读文章的筛选,还可以非常便捷地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课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的对学生讲述文章大意以及简单补充一些阅读相关的知识,那样是很难引起学生注意力的。但大数据显示,现在的小学生似乎对一些趣味书籍以及实验书籍特别感兴趣,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这方面的书籍用来引导学生作为本堂课的拓展,主要是为了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这种课外延伸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特别积极认真,还主动与老师交流自己喜欢的内容,与老师互相讨论。

  三、大数据掌握话语热点,阅读教学与时代贴近

  社会发展的很快,语言文字也跟着变化的很快。变得快,是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在不断发生改变,航空事业发展的多快,地球那么大,一下就飞到了;电脑网络通讯发达的人们都不用写信传递消息了,一个信息一个电话就都搞定了;上学的时候教师都会教学生怎么写信,采用什么方式,信是一种文体,有一定的格式。现在的学生都不懂了,然而再学习写信技巧也没有什么作用了,想说什么发短信就能够表达了;然而最重要的是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变多了,多种语言的相互接触,使中国话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语文中的语言文字是不断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的,比如,“白白”本来是外国话,现在很多人把它当中国话了,并且已经养成习惯,变成临分别时必须使用的词语;有人用“520”表示“我爱你”,而早已经传播给大众知晓,当然,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都会逐渐出现一些新词语新的含义,比如失联、微信、刷屏、高富帅、白富美等等,本来都是开玩笑的,但是这种表达方式让人觉得会很有趣,会吸引很多人用这些词语表达内容。所以不断地拓展自身阅读的范围,让学习语文知识可以贴近时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科当中蕴含的热情,教师因此不断吸引学生,可以和学生一起看报纸上的新鲜报道以及相关评论,及时观察学生的思考方向,让学生随意表达自己的见解,不断让学生养成热爱思考的习惯,侧重培养学生自己的辩证能力。

  四、大数据表现教学状态,阅读教学精细化

  依靠现在科学技术,对阅读课堂全面整治,利用相关技术将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保存,然后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来看阅读教学的真实情况。在过去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同时教很多班级,老师难以解释的是,为什么同样的教学方法有的班课堂就很活跃也很积极配合老师,但是考试成绩却是不怎么理想,相反有的班级课堂气氛并不活跃反而有些沉闷,学生看起来也不在状态,但为什么考试成绩却比活跃度高的班级学生成绩好呢,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教师很不解。所以教师开始研究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采取,教师可以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同行评价、其他科目教师评价等方式,还可以进行综合专业培训、综合教学质量提升、有针对性地互相进行改进建议。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如果依旧还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视角去教学,那么在目前发展迅速的时代下,就会逐渐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了,所以教师通过借助大数据可以将课堂内容完整的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这种方式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科学理性地分析文章内涵以及解决文中问题,如此教学方式,教师也不再是盲目教学。大数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阅读分为准确而又细小的内容逐一进行学习,还可以帮助我们制定阅读的目标,在需要对阅读内容精细化学习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情况进行深入教学,逐渐细化教学。并且通过大数据统计与分析,学生阅读能力不高提升较慢的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少,学生没有及时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自身思维并没有被激发,对于阅读题的分析理解也比较吃力,主要就是掌握的词汇量以及课外延伸阅读不足造成的。

  五、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已经如约而至,想要从海量的数据中寻找知识并且构建知识,就要发现语文学习当中的规律以及目前的学习现状,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思维,并且能够在自身的认知状态下通过大数据学习从而对阅读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见解。只有这样不断地引导学生阅读知识能力的吸收,并且跟上时代转变的步伐,响应现代教育改变的时代需要,提升阅读方式和思维,带领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这样才是采用大数据教学的最好结果。

  参考文献:

  [1]马鹏华,王金涛.“大数据”时代小语课堂阅读结构范式的重塑[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7(1):92-94.

  [2]孙阳.iPad环境下“数字布鲁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6.

  [3]王金涛.“阅读跨界”与“思维翻转”的范式变革[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6(2):9-10,16.

  [4]周雪.小学语文阅读类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语文教学论文4

  一、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策略

  1.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教学是实现学生与教师对话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新课改下,教与学是平等的个体,主要包括:

  (1)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到自我认识的存在;

  (2)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平台上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要真诚和谐地对待每位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称赞》(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时,教师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小獾和小刺猬进行对话演戏,通过实际的对话让学生自己感受文章的内涵,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的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1)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游戏式教学方式可以引入到教学当中去,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2)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在教学中产生与教学无关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这种负面影响造成的后果;

  (3)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索性学习,对学习中的疑问提出看法,形成自己的思想;

  (4)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采用多种提问形式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必然发生疑问和解答的行为活动。怎样提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去积极地探索,全面进入思考状态。

  (1)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利用一些图片、课件和音乐等直观的教学工具,并巧妙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潜能。

  (2)教师要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思考的答案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言论;

  (3)设置比较性问题,进行新旧知识的比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驱使学生追求新知识。

  4.采用新颖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只有创新的教学设计才能创设一个新颖的教学课堂。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体现学生的教学地位,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要清晰,能够全面和综合地体现教学内容,为了体现教学活动的丰富多彩,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教学。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反思阶段的效率策略

  1.提高教学反思的知识素养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方式,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反思的判断是以实事求是和创新为基础。

  (1)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包括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与教学相关的知识,这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必然条件;

  (2)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教育学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可以理论上提高教师教学活动的科学性。教师的活动要和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的选择等进行全面的反思,确实朝着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前进。

  2.形成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师建立良好的反思习惯,对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进行审视,保持好的行为习惯,丢掉坏的行为习惯,端正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通过自我检测和反思,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教学健康的发展。教学反思要深刻思考,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要把反思的过程和内容记录下来,保持了反思中形成有用的价值成果。因此,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反思这样才会避免重复性的劳动,也具有共享价值。

  3.同事之间相互交流

  教师除了自己反思,还要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与交流,让同事帮助自己寻找教学的不足。

  (1)教师与专家交流,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与专家的交流主要是阅读教育专家的教育著作,领略专家的教育智慧,提升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反思。

  (2)教师要善于从别人的课堂吸取经验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语文教学论文5

  一、提高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意义

  1.提高人的生存能力

  在高职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师不会照本宣科,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会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是语文教学同其他的教学不同的地方。所以语文教学在生命教育渗透上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间,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提升人的生存能力。不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的教学,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人获得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提升人在社会中的生存条件,改善人的生存方式。语文教学可以很好地提升人的生存力,不仅可以让人获得更好的生活方式,还可以让人享受生活,享受生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高职的学生应该懂得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途径,不仅仅是提升成绩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提升生存能力,提升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2.提高对生命的珍视程度

  生命教育最直接的目标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生命的珍视程度明显提升。在高职语文教学当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其意义在于提升学生对生命的珍视程度。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很多学生对生命的珍视程度并不像上代人那么深刻,抗压能力和抗打击能力明显下降,这会使学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产生轻生的念头,或者说对别人的生命不在乎,视生命为儿戏,这也是现在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不仅仅是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一种做法,更是对他人生命尊重的一种做法,通过生命教育,提升对生命的珍视程度,在减少校园暴力时间发生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策略

  1.提升语文教师的生命教育能力

  提升语文教师的生命教育能力是非常基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就要求教师提升一下几种素养。首先是提升等待的素养,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很耐心的教导学生,按照发展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多点理解和信任。其次是分享的素养,所谓分享的素养,就是教师能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分享给学生,同时愿意把自己的其他资源和学生共享,同时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全力相助,这也可以给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给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最后是宽容,宽容是对生命珍视最重要的态度,这不仅是针对他人的错误,也是针对他人的差异,同样也是对自己的错误和个性都持有宽容的态度,要做到宽容,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哲学水平,但是宽容并不是忍让或者迁就纵容,要有自己的原则和态度,对于原则上的错误绝对不能容忍。

  2.通过阅读教学进行生命教育

  语文的阅读教学,教师需要把握一个理念,就是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要让学生做到“阅读第一”,并不是为了做题进行阅读。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阅读确实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是这是要生命教育的理念相违背的。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体会他人的生命理念,丰富人生体验的一个过程,教师应当尽量的减少阅读的功利性,同时增加阅读的质量,教师应当寻找具有深刻意义的文章供学生进行阅读,同时进行合理的引导,不仅是引导学生的阅读,也要阅读学生的倾听,因为阅读也是同作者进行交流的一种的方式,通过阅读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这就是通过阅读教学进行生命教育渗透的一种的方式。

  3.通过写作教学进行生命教育

  写作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教学点,通过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反思生命,反思人生,传达出学生的活力,所以也可以通过写作教学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通过写作教学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口头作文练习,语言是每个人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通过口头作文的练习,教师可以进行积极地引导,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对人性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能够在交流和表达中进行良好的人性互动学习。第二,随笔,学生有的时候会忽然对人生的理解产生灵感,将这些重要的灵感记录下来,可以很好的教育学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可以积累对人生真谛的认识,通过随笔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第三,写作,写作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对作文命题的理解,同时将对命题的理解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在不断地对命题的理解过程中就能更好地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对生命的珍视程度。

  三、结语

  高职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比较长久性的工程,并不是改变一届学生,甚至一个时代的学生,而是需要长久的坚持下去。相信,通过语文教师的不断地探索,生命教育会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

语文教学论文6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因而,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了重视。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下面就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诗,诗人杜甫在创作此诗时,因陕西旱灾严重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有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浓,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

  二、嚼字品词,加深理解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进一步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重要步骤。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如《梅花》一诗,学生通过对“凌寒”“独自”“唯”“遥知”“暗香”这几个词的理解,很快就会知道这首诗是在赞美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散发着芳香。如果我们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就能体会诗人炼字遣词的技巧。历来受人赞叹的《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将“绿”换成另一个字,是否更好?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再告诉学生作者曾试用“来”“到”“入”“过”“满”等字,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能动性,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

  三、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比如在学习《锄禾》这首诗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幅画,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学生争着说:

  “我看到了一个中午,有很大很大的太阳”。

  “我看到一个农民伯伯在地里锄草,他的衣服全汗湿了,他很辛苦”。

  “我们吃的饭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

  这就是诗中的真实画面,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懂得珍惜劳动,珍惜粮食。

  小学教材所选的古诗大都是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每一首诗如果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画面,那学生对诗的内容无形中就了解了,在引导中也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书的重要性。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也便于学生熟记背诵。

  总之,古诗教学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带领学生迈入古诗的殿堂,使学生领悟到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语文教学论文7

  在传统教育中,教育者、学生家长甚至学生自身重视的都是课本中提及的知识以及相关联的重要知识点,虽然不能否认这种方式能够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体系,但是需要引起人们重视的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使学生得到创新思维的养成与发挥。众所周知,当前社会的发展存在激烈的竞争,学生若不能在受教初期获得创新思维的培养,未来在面对充满变数的社会将会难以适应。所以我们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使其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也能为其在社会上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与观察习惯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即课外阅读习惯、边读边思考习惯、边读边标注习惯以及借助工具进行阅读的习惯。学生在养成这些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思维的拓宽,最终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人们要想了解事物形象必须做的就是观察,可以说观察是创造与发明的前提也是必要条件。学生得到观察能力的培养之后,可以得到创新思维的激发。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因此得到分析判断能力的提升,从而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激发。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使学生得到创新思维的发展,就少不了激发其创新兴趣这个原动力,而学生创新兴趣的前提就是学习动机,只有具备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发展创新思维。教师应当将正确的学习兴趣同学习活动进行连接,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同时使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对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与解决,从而得到创新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激发学习兴趣常用的方法也就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创建教学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实现在思维上的创新。所以,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依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用生活实例的.形式等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从而使学生得到兴趣的充分激发,以此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尽情发挥想象

  想象是进行思维再加工与创造的过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应当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想象能够使学生得到思维空间的拓展,从而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激发。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多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富有创造性的画面。所以说想象是学生必备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拓展想象空间。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创造利于学生进行现象的空间,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善于对同一事物从不同侧面进行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教学需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台湾日月潭的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结合自己的想象分析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以此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欣赏教学内容,并运用想象创造出更多更新奇的形象。学生在得到想象力的培养时,其看待问题也会产生独特见解。所以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思维空间拓宽。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安排学生写作文的方式,将拟好的题目提供给学生,使其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完成作文内容,从而使学生得到创新思维空间的拓展。

  四、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质疑并非是不好的事情,相反,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言,质疑是一种必备的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质疑的品质,促进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在质疑中激起创造的能力。想要使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质疑,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学者都是通过提出质疑,勇于推翻现有的科学理论,最终才能将更多的真理揭示给人们。所以,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培养,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将疑惑的问题提出来,并树立坚定的信念,不断寻找正确的答案。此外,想要得到思维能力的创新发展,学生还应当具备寻疑意识,也就说学生应当将寻找问题的意识贯穿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对未知充满疑问,帮助学生建立起寻疑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在小学教学阶段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摆脱“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弊端。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探讨,总结出了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与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尽情发挥想象、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四个途径,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语文教学论文8

  一、如何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重视课堂朗读当前,国内大部分学校都坚持开设早读课,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进行大声的课文或段落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作用是加强学生语文语感和提高其人文素养。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朗读不应仅仅只是将字词吼出来,还应注重声情并茂。且在朗读时,教师要采取有效办法,尽可能的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优化朗读训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师带感情的示范语文阅读教学时,为了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课文印象,有条件的教师可选择范读教学。尽管当前的语文教学可借助录音和多媒体,但录音里传出来的声音会让学生觉得疏远,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无法真正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关掉录音,在课堂上进行了情并茂的范读之后,学生心理上的遥不可及之感便会立即消除,主动跟随老师的思路展开联想,并在无形之中不由自主的被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吸引,进而产生共鸣。

  (2.教师要有目的的指导学生朗读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来领会和感受文章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指导朗读时,教师要利用其所积累的丰富的材料、强大的剖析能力以及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比如在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朗读课文,一边展开合理的想象,在脑海中将鲁提辖与镇关西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并提醒学生哪些字词要重读,哪些字段语速要加快,使其能够朗读出气势和感情,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鲁智深疾恶如仇、勇猛刚强的光辉形象。

  (3.教师创设情境,提倡多种形式朗读在朗读教学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就能快速唤起学生的情感,为他们的个性化的朗读增加色彩。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表现欲。如采取自由朗读,不同的分组方式朗读,配乐朗读,接力朗读等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之间的统一,对学生的朗读都要作出鼓励性的评价,要让人人都乐意去读,让朗读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抒发感情的舞台。如在教学诗歌时,就安排诗歌朗诵比赛,这样,学生就能更好领悟诗的感情。

  2.让说话闪亮登场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说话教学。如果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创造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说话的空间,让说话在语文课堂中闪亮登场,那么,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会大有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那么,应该怎样将说话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我根据文本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个或两个问题,在学生朗读之后,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看法,尽量让学生多说,让多个学生说,并让学生评议。这样的回答,既能使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理解,又能大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2.探讨问题,对话交流阅读教学中,可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问题探讨和情感表达,增加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通过小组探讨、合作的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交流中各抒己见,从而达到加深课文理解,交换观念想法,领悟文章作者思想的目的。

  3.加强写作训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极为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实施时,要充分理解并挖掘教材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加强学生“写”的训练。比如多给学生安排一些作文训练,句型改编、句型仿写、文章续写和读后感写作等等。通过这些写作练习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既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可端正其思想,对其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朗读,提倡说话,加强写作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论文9

  1.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半自动化

  小学语文教学半自动化即是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以上三大类别的教学模式可以以教学半自动化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半自动化的优点非常多,具体表现为:第一,具有直观性特点,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第二,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第三,具有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第四,具有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第五,通过多媒体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第六,具有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第七,具有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第八,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2.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2.1多媒体技术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主导力量

  当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媒体技术对于教学工作的辅助性远远的超过了其他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会使用多媒体的某一方面的功能逐步的改进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伴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甚至使用多媒体的程序化的.思维过程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习过程。教师开展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具有的新的教学理念即是多媒体技术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主导力量。

  2.2正常化的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各有优点,也各存在缺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着实的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真正地熟悉其使用的场合与时间点,切实的了解什么时候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而什么时候不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师开展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其次需要具有的新的教学理念即是正常化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

  3.1打破原来存在的“课堂+课本”的限制性

  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首先需要打破原来存在的“课堂+课本”的限制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教师、学生三个主体构建了整个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对课本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剖与分析安排课堂教学,课本与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媒介,学生想要很好的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就要不断的借助媒介的力量开展接受性的学习活动,进而获取需要的知识与能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成为新的教学媒介,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媒介力量,所以,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需要打破原来存在的“课堂+课本”的限制性。

  3.2创造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

  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其次需要创造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强调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作为一种信息主动加工和信息主动处理的过程,重点是消除学生未知知识与已知知识的差异,最终实现知识体系的完整化与细致化。创造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需要切实的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即情景化学习要素、合作化学习要素、开放式学习要素。在这种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之中,多媒体技术就是学生不断的认知探究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就是激励学生情感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就是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工具。

  3.3改善原有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

  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最后还需要改善原有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原有的教学结构主要是以“教”为中心,而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改变这种教学结构,形成一种“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实现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力量。原有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而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形成一种超文本化的整体教学模式,进而实现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结合。

语文教学论文10

  摘要: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逐渐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语文课程作为中学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阐述,重点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期分享教学经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中学生的成长阶段,家长更关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等方面,忽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导。在学校教育中,因受传统教育观念与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忽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为保障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人格,必须足够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应适当拓展教学空间,增加课外教育。但是就当前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往往不注重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延伸,将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上,且教育实践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及思想教育工作均未有足够的重视,导致无法落实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2]。

  (二)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挑战

  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学生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阻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信息传递速度日益加快,在给语文教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媒体在报道社会暴力事件时,偏离正确视角,为学生带来了错误的引导,再加上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暴力事件的不良影响,使其对社会感到恐惧,或失去信任感,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评价体系欠完善

  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教学实效的提升,还能为教育工作创造新鲜活力。但就当前语文教学实践而言,教学评价过于单一、陈旧,考核机制欠完善,过分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查与评价,并未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评价纳入整体考核体系中,不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易导致教师忽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对学生的心理动态,更做不到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向着不良方向发展[3]。

  三、语文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中来,以此实现传统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应首先为学生营造良好和谐的心理氛围,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变单一的知识传授为全面的心理教育,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课堂上得以放松,并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另外,教师应以真挚、诚恳的情感引导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文教学中去,以此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与感染[4]。

  (二)融入传统文化,加强人文精神培养

  1.强化传统文化融合。在语文课程内容中,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着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良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并自觉改正心理问题。2.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在于对学生的思想形成正确引导,使学生以健康状态投入学习中,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对其核心价值观与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着积极的影响[5]。

  (三)丰富教学评价指标,完善评价体系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评价观念,将学生的心理状态评价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并不断丰富评价指标,将学生交际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诚信水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纳入教学评价指标,完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心理状态与综合考评进行结合,以此使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全面掌握,及时发现问题,并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积极解决。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予以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将心理健康评价纳入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美珍.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下),20xx(4):68.

  [2]明锐.语文教学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下),20xx(5):100.

  [3]韩桂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xx(10):38.

  [4]宁启扬.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J].北方文学(下半月),20xx(10):88.

  [5]张莉芬.浅析中学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xx(4):113.

语文教学论文11

  一、强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阅读可以使学生的语感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特别是一些高品位的文章,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刚学习认字,文字积累比较少,往往无法独立地进行文章的阅读,因此不能够通过阅读文章来提高自己的语感水平。

  针对这种情况,很多教师运用在课堂上分析文章的方法来实施教学,把原来的阅读课变成了课文分析课,这样便很难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一方面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可以轻松、愉悦地置身于阅读中;另一方面,在学生的阅读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给予他们一些必要的指导,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难点加以解答和点拨,以此使学生学会独立阅读,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及提升。

  二、强化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背诵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段落结构、语句以及文章的整体框架,对学生语言资料的积累非常有帮助,还可以借助于自己的思考、加工,逐步形成属于自身独特的语言或者语句风格。与此同时,学生要想切实培养出好的语感,就必须具备大量的词汇积累,这样对于全文的理解效果才会更为显著。而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则可以积累许多好的句子、优美的诗词,在此过程中提高文学修养,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好课本中的文章,选择最合适的段落让学生背诵,所选取的文章应当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了教师所教授的课本上的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使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教师还应当使课外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选择其中比较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题材相对较好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以此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对于学生背诵的文章,教师要注意定期检查,比如开展一些与背诵课文有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以便于学生能够自觉背诵文章。

  三、强化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感

  学生积累的词汇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使学生语感的形成加以强化,培养小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方法就是写作训练。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将积累的词汇知识运用于实践,还可以将平时积累的、背诵的一些素材通过写作表达出来,以此有效提高语感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加强写作训练,借助于写作来逐渐培养及提高语感能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模仿所学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在学习了书信格式的文章之后,并且教师对学生讲解书信的格式与写作方法后,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着写一封信,向自己的朋友亦或是家人介绍、描述自己的学校以及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同时要让学生在写信的过程中注意信件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以此促进语感的逐步形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切实根据学生的兴趣,提倡自由的写作,在写作的中学生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积累的诗词、佳句运用到文章中,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小学生语感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长期训练及积累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小学生语感培养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语文教学,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积极、愉悦地投入到阅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语文教学论文12

  【摘 要】

  在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净化着校园文化内涵,语文课堂是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应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建设,优化语文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语文活动,推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文化之魂。

  【关键词】

  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并对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职业教育新价值观对发挥语文课程与校园文化作用的影响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政治本位、知识本位、技术本位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一定需求而将职业教育工具化的结果,对工具性的过分追求必然会降低受教育者的生活品质,而“现代职业教育应使‘有业者乐业’,就业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今天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职业教育应改变仅仅重视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目标,关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使每一个职业教育的接受者都能实实在在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是在社会进步中被裹挟着前进。职业教育要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素质与职业和谐,职业生涯与理想和谐,个人志趣与社会价值取向和谐。这些目标的实现应该由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来共同完成,这种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改变给了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以更大的空间,同时也对发挥二者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起着规范约束、引导熏陶的作用。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优美的校园环境,阅读着丰富的图书资料,获得美的享受。校园制度文化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校园精神文化更是以无形的力量教育学生,使生活在校园中的每一个人不断调节着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获得群体肯定,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熏陶,净化自己的心灵。这些影响可以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努力追求,不断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完成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是实现人的梦想、完成个人价值追求的过程。语文课程的这种传播人文精神,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作用正好与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一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语文课程净化着校园文化内涵

  在我国现行考试制度下职业院校的受教育者往往是那些中考、高考中失利的学生,他们渴望成才又缺乏专注的奋斗精神,富有思想又容易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气馁、消沉,这就使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产生了负面因素。同时流行文化中的功利化世界观也对校园精神文化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而语文课程恰恰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优秀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营造出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消解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净化校园精神文化。

  2、语文课堂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阵地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相信学生通过外在活动可引发内化过程,从而建构知识。在语文课堂中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背诵,进入角色,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获得感同身受的濡染;通过观察、感悟、反思、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素质和人文素质。

  3、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课程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更具优势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直接反映着人类文化及精神本质,教学方法也更具趣味性,更关注于学生的内心,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神内涵的探索,引导学生完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语文课程更适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文学讲座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欢迎,也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文化气息。

  二、目前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语文课程的功能被弱化,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由于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能够快速培养学生技能的专业课及实践课占用着大量的课时,而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时间也相对较为漫长,因而在许多职业院校中,语文课程不被重视,课程课时得不到保障,有些学校干脆不开设语文课程;同时,语文教师由于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被忽视,缺乏工作热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文的教学。再者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也不重视语文学习,这些情况使语文课程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人才培养中的功能被弱化,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

  2、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文化”,在人才培养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对于普通高校较为滞后,有些职业院校校园环境不够优美,物质建设相对滞后;有些院校校园制度文化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有些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文化内涵,将校园文化等同于课外文艺活动,认为只要多办几台晚会,让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忙起来就行,校园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文化气息,学生们大多对此类活动提不起兴趣,活动也演变成了部分学生干部捞取操行评分的手段。这样的校园文化缺少文化的滋养,怎能实现校园文化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作用呢?

  三、加强语文课程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

  语文课程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也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差强人意,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要求培养的人应该具有一技之长,能够达到岗位的要求;职业教育又是创业教育,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不断创新,怀抱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的理想与愿望,而这些目标必须通过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因此职业院校应该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订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推动二者快速发展。

  2、优化语文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语文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职业院校应不断优化语文教材,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更新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服务专业、满足专业需要,尽可能地联系社会需要,以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用。同时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师德修养及研究能力,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高水准地完成语文教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改进教学方法,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阵地,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强化课堂作用,向课堂要效果,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挖掘教材内容蕴含的人文思想内涵。在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实行“大班化”语文教学的情况下,选择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抓住课堂的主阵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的高级目标。

  4、开展语文活动,延伸语文课堂,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文化之魂

  要实现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仅仅依靠语文课堂是不够的,还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校报、宣传栏、广播、标语、海报、校园网均是同学可以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阵地。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为校报积极投稿,参与其编撰工作;可以举办网络小说创作大赛,评选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写作等能力。第二,举办贴近学生的文学学术讲座。可以选择贴近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议题,举办文学学术讲座,满足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更高要求,开阔学生们的文化视野,为校园文化增添文化气息。第三,成立学生文学社团。文学社团是学生们交流文学创作经验的阵地,通过文学社团的活动,丰富着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生活。第四,举办各类和语文相关的竞赛。比如举办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和书法大赛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延伸语文课堂,还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注入更多的文化气息,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手段之一,而语文课程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不断推进语文课程的发展,将语文课程的发展与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实现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人才目标。

语文教学论文13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较现代文,文言文前进的脚步仍然迟缓,成效和付出还是很不成比例,文言文仍是广大老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硬骨

语文教学论文14

  摘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做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采用更多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阅读的趣味性,并将课上阅读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当中,从而为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提供更好的帮助,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阅读习惯;有效阅读;思维能力

  语文学习作为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是一门学习课程之外,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语言工具,成为学生磨练意志并提高自身素养的良师益友。因此,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全面的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阅读在语文中的重要性

  阅读是学生从书籍的字里行间中认识学习的过程,作为一种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手段。可以说,阅读能力作为学生创造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基础,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这个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教导学生们主动去阅读,并且能够有效地阅读,帮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这已经成为高中语文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头等任务。其次,阅读作为一种与外部世界沟通的重要方法,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促进他们自我审视,感受名家们笔下的种种故事,这不仅能增多学生文化底蕴的积累,又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修养品位。由此可见,阅读对提高个人阅读能力方面也有不错的效果,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最后,阅读也是一种帮助学生在这个人情练达的'社会中学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正如培根说的那样:“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阅读教学发挥的是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必须主动去阅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对等的。

  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小学阶段多是通过背诵来达到语文学习的要求,高中如果仍然只通过死记硬背显然无法达到语文学习的要求,高中语文更需要培养学生思维,学生对事物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都处于一个高峰期,通过阅读可以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这就要求必须要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要求,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让他们主动融入到阅读其中。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着引导的作用,在课程上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给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同时,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都千差万别,对于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标新立异”,教师不应批评,而是给与引导和鼓励,在这种环境的激励下,学生的内在潜能方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一节成功的阅读课程的开展,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老师们辅以引导,设计一些问题与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阅读教学中。

  2.2强化互动教学,让阅读课堂活起来

  在课堂上采用互动课堂教学,作为老师在教学时应始终想着学生,教学时只有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体验,才是可持续的有远见的。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互动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们应该讲解的是那些学生们想要领悟而又领悟不到的那一部分,学生则要积极进行思考,并能够对阅读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大胆质疑。因此,要精巧的设计课程形式与课程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体验阅读材料中的丰富感情,不仅在设计每一堂课程时都应尽力使课堂丰富生动形象,还应当辅以游戏、情景剧之类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大胆放手让学生去体验阅读的课程内容,更好的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3加强指导,增强课外阅读的延展性

  高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和学习力旺盛的阶段,仅仅凭借高中语文课本是无法满足学生的,而此时往往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弥补课本上的薄弱环节。但是,对于良莠不齐课外书籍,学生们并不能有效的鉴别与挑选。因此,教师应该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之后,应该有针对性的引导为学生们推荐一些适合的课外书籍,然后通过课后阅读内容与课堂上的内容相结合,更好的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通过课上与课后阅读的相互结合,大大扩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们在享受阅读趣味性的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完成学生能力与知识的共同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作为教师应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取长补短,确保学生可以多学多看多想。除此以外,教师还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将更多阅读模式引入课堂当中,让学生们真正的热爱阅读,并能自主进行阅读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新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J],才智,20xx(01)

  [2]张倩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xx(06)

语文教学论文15

  中职语文教育作为中职公共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语言工具的掌握,同时“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遗憾的是,当前中职语文教育面临着被边缘化的趋势,学生厌学情绪强,学生普遍更注重对专业课的学习特别对热衷于考级、考证,而不予重视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程。这一现象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语文教育被边缘化?本文主要从导向型教育改革思路出发,探讨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方案。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一、中职语文教育导向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导向型教育改革的内涵

  导向型教育改革是指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确定一定的目标,把握一定的方向,以目标是否达到、方向是否偏离作为教育改革成败的衡量标准。导向型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能够明确改革思路与改革方向,使改革方案更具可执行性,而不至于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

  (二)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基本导向

  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亟待改革,这是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识。一般来说,常见的建议有如下几种:第一,教育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这一观点,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也应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第二,以专业化为导向;第三,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导向;教育改革应遵循“以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表达交流等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基本路径。

  可见,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就语文教育改革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案,且均以导向型教育改革为基础,体现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育改革方法论上的提升。

  二、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以人文素养为导向的必要性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的改革导向,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

  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育应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的人文性即强调了人文素养的培育。中职语文教育改革是建立在现有机制上的反思与完善,突出人文性并不意味着淡化工具性,而是在人文素养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寻求平衡,并为中职语文教育探寻到良好的切入点,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成功几率。

  (二)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需方特点。

  中职语文教育的接受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逐渐趋于成型。中职学生们存在提升人文素养的主客观需求,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做一个仅仅有技术的人,应符合多数中职学生的心理。

  (三)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

  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语文教育改革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片面强调语文教育应服务于中职学生的就业或专业,会导致语文教育承载过多、过度的其他职能,导致语文教育背负过于沉重的压力,强化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相反,语文教育应建立在对语言文学的审美基础之上,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快乐、心得、体验,而不应使语文教育过于工具化。

  三、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素养导向改革方案的落实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导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围绕人文素养培育,确立基本的改革路径与方案。结合中职语文教育工作实践,笔者对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之推进突出如下建议:

  (一)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拓展阅读面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很多著名作家都有终生阅读的习惯。阅读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应居于核心地位,一方面,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另一方面,阅读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接受,也包含着信息的过滤、消化、反馈等阶段。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当前中职语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对语文教科书中相关文学作品和篇章的解析与审美上,忽略了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过程固然需要对一定的数量的美文进行解析与评价,课堂教育中教师所提供的分析范本是有限的,学生必须掌握自主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人。

  (三)注重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中职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内外兼修的文化人。课堂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则应通过角色转换,由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倾听者,师生之间可以自由地畅谈有关国家、民族、社会、生命、爱等一切话题,使学生的人文情感被充分激发,使学生从“学”到“说”,从“接受”到“表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人文体验可以得到增强。

  总之,导向型教育改革应作为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能够使中职教育改革目标明确化,更有利于达到改革目标。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量的提升、阅读面的拓展,并在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等场合,增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倡导、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交流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人文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保持终生,真正做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语文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论文11-07

语文优秀教学论文11-1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07-2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14

浅谈语文教学论文11-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07-21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02-14

语文教学论文15篇11-07

语文教学论文(15篇)11-07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