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文

时间:2024-08-30 12:38:44 考试作文 我要投稿

考试作文(荐)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考试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试作文(荐)

考试作文 篇1

  本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们 ”。这是教研员 武老师经过认真揣摩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趋势后精心选择安排的一个作文题目。众所周知,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而武老师选择安排的“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题也恰恰突出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

  由“我”到“我们”只是多了一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题目(以前多少年来我们主要写的是“我”)。学生写作的难度增大了,教师阅卷的难度也增大了。我们都知道,只有教师对作文题目的把握和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把握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学生,教师才有可能相对轻松自如,坦然公正地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判。但是就这样一个题目,如果第一次呈现给我们教师,教师如果不好好备备课,恐怕也难以全面、准确、深刻地给进行学生讲解和指导。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题目,这就出现了一个挑战,十几位老师的智慧能不能覆盖、超越全区两千八百多名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一天半的阅卷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武老师的指导意见,反复研讨对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评分标准,不断交流各种新出现的问题,本着“既要爱惜人才,又要为学生前途着想”的原则,艰难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是有的,实际上历次作文考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它,今后还应继续想办法把它解决地更好。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的动力和导向。

  考试虽然结束,但教学仍在继续。“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讲讲如何理解、把握这个作文题,这也是全体作文阅卷老师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的共识。

  “我们”是题目中的第一关键词。这个代词,要求文章表现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生活感受,文章须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群体中所包括的这个“我”严格来说就应该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试来说作文中所包括的这个“我”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与考生现在的身份(天津市红桥区某中学距离20xx年中考还有不到六个月时间的一名初三学生)能理解得通,否则就会给人胡编乱造的感觉。像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三生活,说“课间我们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场玩……”。阅卷老师就给写了批语“操场设在山上吗?”这是空间理解不通;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毕业了”,回顾初中毕业时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别人的东西,时间理解不通。这里有三点补充:一、虽说强调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要与考生现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中考中也没必要让人把“红桥区”这一身份因素让人理解出来;二、“理解得通”不是说作文中包括的那个“我”一定要完全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因为还有“那一刻”这个限定语,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可以还没上初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红桥区(要求或倡导初中生写真人真事,但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老师在阅卷中给派出所打电话查问过有无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逻辑规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不是自己也没有绝对地算不扣题,像有的学生把“我”假象成“沙尘暴”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片树叶”,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滴海水”从文学的角度理解还是可以的,扣不扣题主要是看写的是“我们”还是“我”。当然有的老师会认为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点擦边,所以个别学生喜欢这样写,也能写好,不必反对,但不宜在班内提倡。

  下面说说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我们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谓特指就是“我们”等于“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仅要记叙描写“我”的言行表现,还要记叙描写别人的言行表现。几个人的言行表现要么形成一种互动,要么具有共同的特征。

  先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形成一种互动。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在最后写到,“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这样就没有表现出互动,因而“我们”也没得到落实。如果写成“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他抬起头用闪着泪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样就好一些了。还有像“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那一刻,我们彼此理解了”……这样的作文,因为“我们”只包括两个人,所以都格外强调互动。互动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下才可以进行,但是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有时也可以。如,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等手段也能实现不在同一空间下的互动。互动强调的是一种“我有来言,你有去语”“我投之以桃,你报之以李”。即便连这个条件也不具备,依然能写,因为互动除了可以理解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还可以理解为心灵和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在一起”,写的是自己和汶川地震中被困在废墟中的一个女孩。他没写好,因为他既没写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也没写好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但是如果他能借助电视直播这个“我”“你”联系点用镜头对照的方式一面描述“你”被困在废墟中的情景,一面描述“我”看到每一情景时的对应反应,再加以想象也能给人互动的感觉。如“你在痛苦地呻吟,我在紧张地喘息;断落的水泥板压断了你的腿,却分明从我的心中流出血;你急切地想求得生存,我焦急地想着怎么才能救你;救援队员到来了,你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最后再能从“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紧连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来总结一下,也能成为一篇不错的作文。也有写好的例子,像我们印的例文“那一刻,我们沟通于墨香之中”就是借助历史书或文学作品,实现了和不在同一时空下的几位古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典型的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所以,无论如何,要写好我们,“我”和别人之间一定要有个联系点。

  再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样写相对要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我’怎样,a怎样,b怎样,c怎样”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样,有的怎样”这样的表达思路。看似“我们”的言行各不一样,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题目后面补充的内容,或者能被题目后边补充的内容统摄起来。比较典型的,像我们在阅卷中读到的一篇《那一刻,我们沸腾了》。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 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们笑了” “那一刻,我们沉默了” “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

  当然不把“那一刻”理解为一个限定语也可以,像在我们阅卷中遇到一位学生写的就是“那一刻,我们永远铭记”,宾语前置,倒过来就是“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想一想也是可以的。

  理解把握住了“那一刻”,再说说如何将题目补充好。强调两点:一要简明,二要便于操作。这也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任何半命题作文时应注意的问题。“简”就是说,补充的内容不宜太长,“明”就是说要让人通过题目基本清楚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或所要表达的方向。“题好一半文”如果说一篇作文是由“题目”、“开头”、“主体”、“结尾”这几块材料构成的话,题目不简明就等于首先浪费了一块材料,这样这个作品就失去了一次“优秀”的机会。“便于操作”是说补充的内容要保证自己能写出来,能写好,追求新颖是第二位的,再说新颖不新颖不只是看题目。本来就是“二锅头”,你给它起个名字叫“琼浆玉液”也还是“二锅头”。普通的题目只要构思巧妙一样可以写得新颖。像有的学生拟定的题目是“那一刻,我们长大了”,题目很普通,但是他采用对照的写法“以前总是妈妈帮我们洗衣服,当妈妈因为工作繁忙忘记给我们洗衣服时,我们想到了自己也应该学学洗衣服。当我们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或

考试作文 篇2

  酸甜苦辣的考试,像生活中的饲料,伴着我渐渐长大,渐渐成熟,让我品味出生活其实也像考试一样,酸甜苦辣样样俱全。

  考试是促进我们学习的动力。考试的存在,能让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鼓足勇气,充满信心,获得一种同自己、别人一比高下的力量,鞭策我们勇往直前。考试前,我们能在书海、学海中尽情畅游,把曾经遗漏的宝贝都尽收囊中。只有这样全面的`捕捞,才能有的收获。如此说来,考试确是一种享受。

  考试时,遇到简单的题目,顿觉得心应手;遇到曾经做过的题目,更是满心欢喜;即使遇到比较困难的题目,经过不懈的思考,最终豁然开朗,如释重负……如此说来,考试确是一种享受。

  考试是一杯什么都不加的茶,细细品味,慢慢回味,方能体会出其内涵,其真谛。

考试作文 篇3

  我在一个奥数班里学奥数,因为这学期快要结束了,所以在上个星期我们班进行了一次考试。

  因为奥数是一门很重要的科目,而且在前几次考试中我都考得很不理想,我很怕这次再考砸,我虽然在考试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我还是没有底,所以我在考试前后一直心惊胆战。

  过了一个星期,就是今天下午,就将要分析考卷了。我的心使劲地“砰砰”地跳着,一点也没有自信心,总觉得自己考的不好。下午,我来到了教室,紧张得肚子阵阵剧痛,简直坐立不安。老师按学号报出大家的分数,72,88……终于报到我的了,呀!我是96分,是第二名,啊!太棒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因为我的分数从原来的69分倒了一倒,变成了96分,还一下子长进了这么多!

  这成绩既是靠我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还有妈妈的一份功劳,她这段时间盯得我很紧,总把我做错或不会做的题目反复让我理解后,重新做;在暑假里,她给我请了个家教,他这段时间帮我把以前一些做过,我还不懂的`的题目系统的复习,把一些题目的类型一次次的巩固,帮我理解。

  我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更要谢谢自己努力,还要提醒我自己,以后不要怕考试,只要认真复习,相信自己,一定会考好的。

  从中我得到了一个结论——只要付出劳动,才能得到成果。

考试作文 篇4

  考试,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多少有点可怕,它意味着考前要挑灯夜战;考时会心跳加速,额头冒汗;考后会忐忑不安,“翘首以待”。其实考试也不是我想象中那么恐怖,只要我们好好对待它,它还会给你一份意外的惊喜,让我们微笑面对考试,享受学习的乐趣,不要把它当作过关,而是一种自我挑战吧。

考试作文 篇5

  每一次考试都要努力完成,考出来成绩好迎来就是夸奖、赞赏。要是考出来成绩差自然免不了父母和老师的一顿臭骂,我这次期末考就不好。

  其中我成绩最差的就是英语这一门科,只有六十二分,是全班最低分,当老师告诉我成绩的时候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想想自己在考试前做的'准备确实是活该。平时我在家里从来不复习英语,在妈妈面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装装样子。我经常在书里面藏手机,妈妈一走就开始玩游戏,妈妈一来又立刻将手机藏到身后,假装看英语书可是脑子里还在想着游戏怎么打才能胜利,怎么样的是游戏最佳攻略。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考到英语这门科就有了一大堆的题目不会,我还在做听力部分的时候去审题笔试部分,我这简直就是活该。回到家后,我为了不被妈妈打,还说自己考得特别好,肯定是个令妈妈十分满意的成绩,绝对不会让妈妈丢脸的。可我自己却失信了,在妈妈的逼问下,我吞吞吐吐地吐出了我自己的成绩,:“六、六、六十二,”这句话刚刚说出口,泪水就已夺眶而出,虽然我已努力克制着自己的眼泪不流下来,但泪水还是不住地顺着鼻梁滴到地上,不时的发出“滴答、滴答”的声,我闭上了眼睛,以为妈妈会打我,但我没有感到痛,却听到妈妈说“下次再努力,不要再一天到晚想着玩手机了,争取考到九十分以上。”

  我十分感动,看来我以后得要少玩手机了,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学习上。

考试作文 篇6

  在昨天的英语测试中,我自认为会考得不错,在报分数前同学们议论纷纷,都十分紧张、心绪不宁。

  结果,分数给了自信满满的我当头一棒,“91。5分!”怎么可能?我不顾考试分数难看,立刻来看错题,嘿!几乎都错在审题不仔细上了,有的单词没加复数形式,有的选错了。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这些错误,仔细一点,是可以答对的`,从这点,我意识到我的态度不端正,急于求成,写完后,随意检查一下就在那里发呆了,从现在开始,我要慢点下笔,仔细想想,写完后在仔细检查一下,然后再交卷,这样分就应该有所提高,知识更能提高。

  我现在要向这个目标去做,并且把知识掌握牢固,争取下次考一个好成绩!

考试作文 篇7

  人的一生总有数之不尽的挫折,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可以让人奋发图强,也可以让人自暴自弃。但是,只要学会利用挫折,就有更多的收获。

  窗外的雨飘落着,乌云密布,与我此时的心情简直一模一样。哎,考试有失败了,怎么办是好呢?面对同学一样的眼光,面对他们“虚伪”“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的话语,已经很熟悉了,谁能理解我?谁能明白我的苦衷?我只能将它憋在心里,默默承受。

  爸爸的安慰,妈妈的教训,已经让我习惯在这种较大的压力下生活,娱乐的时间都只能在学校或周末,不过时间只是沧海一粟,少之又少。

  作业,学习已成了生活中的常客,但就算是这样,谁能保证学习的路上一帆风顺,谁能保证学习路上不受挫折,看古今历史,有哪位成功人士不是从挫折里锻炼出来的?

  大家肯定知道现在闻名世界的KFC吧,它就是肯德基的意思。但大家知道肯德基的创始人是谁吗?SANDERS上校,他经历了99次失败,但他在100次的'时候,去成功了。还有就是我们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在研究灯泡材料的时候,经历了20xx多次的试验,最后终于做了出来,如果当时爱迪生放弃的话,人类要过多少年才能看见人造光啊!

  挫折是什么?对于我来说,它只不过是我的工具,让我走向成功的工具,让我积累经验的工具,让我永不放弃的工具。

  在此,我又想起了一句歌词:看成败,人生豪迈,不过是从头再来;心如在,梦就在,大不了从头再来!挫折面前我自强,挫折面前我向前,挫折面前我成功!

考试作文 篇8

  天苍苍,人茫茫,风吹车旁现考生。哎,小女今天5年级,爸爸非要我去考考东华(全市最好的中学),主要是去试一试,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这次考试足足有1.5万考生!还不包括送行的家长,带队的老师......全都拥到一个学校去考。我深深体会到了考试的三大特色——

  特色ON 1——车车“展览会“

  从家门口出来,爸爸捏着我的耳朵,喊道:“还睡!都7点了!”“天还没亮呢,”我揉揉眼睛:“9点才考试!”“你不早点去,等会车都没地方停!”就这样,还在睡梦中的我拿着包子,跟着爸爸,稀里糊涂的去考试了。

  离考场还有....至少5公里吧,爸爸就把车停下,让老妈带着我进去,自己找停车位。哇塞,放眼望去,简直比汽车展览会还要厉害,花花绿绿的车,反射的阳光,射得我睁不开眼睛,各式各样的牌子令人目不暇接,那啥花冠,菠萝,速腾,迈腾,奥迪,宝马.......还有车牌号也牛:一个是3838S,一个是S8488,笑得我肚子疼。看来走路进考场是来不赢了,只好又坐上车。车子在马路上像蜗牛爬坡似的前进,每隔10分钟走一点,每10分钟走一点,能把你急死!我们在车上,互相抱怨。我抱怨爸爸不早点叫我,爸爸抱怨妈妈磨磨蹭蹭,妈妈抱怨我起不来,总是赖床,抱怨的“妙语连珠”。

  也不知过去了多少个十分钟,终于通了。我好不容易进了东华校区,天哪,东华竟然分为8个校区,小学3个,初中2个,高中2个,还有一个幼儿园,天知道我考试地点在哪里!又是问人,又是看地图,等我找到考试校区时,已经9点了。这时,走廊上想起了千军万马的脚步声,我气喘吁吁地,站在教室门口:“报告!”谁知用力过猛,袋子甩到了头上,顿时,全场哄堂大笑.....

  特色ON 2——层层放“犯人”

  终于考完了,长达3个半小时的考试终于考完了,我哈欠连天,偏偏广播又响起来,具体说什么我不知道了,总之,在我看来,全是废话!最后一句话叫我吐血:“现在,由于考试人数太多,请2.3.4.5楼的同学不要下去,请一楼的同学按照次序一个个离开考场。”没搞错啊,我在五楼耶!啊,我要崩溃了!“喂喂喂,爸爸.....”“额,没人接。”再打一次,喂喂,爸爸....怎么还没打通~“喂喂喂,爸爸,我考完试了,你快过来吧。”说完就挂了,玩起手机游戏。真是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我屡屡作战屡屡输,气的'我将手机一甩,“不玩了!”不玩了怎么行,又不准离开教室,我急的想骂人。好不容易放完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我的上下眼皮早就打架了。啊,下啦?冲啊——

  特色ON 3——“辩论会”上大比拼

  我找到了妈妈,牵着妈妈的手,突然爸爸一个电话打来:“喂,人找到了吗?”“找到了,现在正出校门。”“这样,你往来时的反方向走。”话没说完,手机就没电了。走出了校门,我们在汽车中寻找爸爸的车,可我左等右等,车就是没有出现。等了将近半个小时,妈妈才借人的手机来打:”喂,你在哪里?“谁知爸爸说:“我在XX交警大队门口。”啊,不会吧,交警大队不是在我们的另一端吗。唉,又白走了一段路,只好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又走了将近半小时,才见到老爸。一见到老爸,老妈气就不往一处打来:“你跑去哪里了啊!”“我就在这里啊,我等了你半天呢。”“好啦好啦,”我当和事佬:“别吵了哦。”“不是吵,是你爸爸没说清楚!”妈妈不甘示弱,顶了一句。“好了好了,我不跟你妈妈吵。”爸爸专心致志地看着方向盘,摆出“好难不跟女斗”的绅士风范。“不行!这种话你都没说清楚,往来时的反方向走,我们来的时候不就是往XX商店那一边吗?”“哎呀!你真是没有方向感,这里还有个转弯道,我的意思是转弯道这个方向的反方向。”“那是你没有说清楚.....兴科,你来评理!”啥?又扯上我来了?“我......”怎么办呢,两面难做人。干脆支开话题:“你们不想听听我考试的情况吗?”“回去再听!”说完,爸爸妈妈又斗起嘴来,谁来救我啊!

  打住打住,这次考试的来回也太特别了吧,来的时候看了一场“车展”,然后当了一次“犯人”,后来又看了一场辩论会——这是什么考试啊!

【考试作文】相关文章:

考试之后的作文-考试作文01-25

考试的作文11-26

考试的作文11-27

考试的作文11-27

考试的作文11-27

考试的作文11-27

考试的作文11-28

考试的作文11-28

考试的作文11-28

考试的作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