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时间:2024-09-25 09:34:45 考试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高考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高考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作文1

  创新需要打破定势,突破传统。

  创新能推动历史的前进。

  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会有生命力。

  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新事物也许并不完美,但它毕竟要替代旧事物。

  [名言]

  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李可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德]歌德

  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英]莎士比亚

  [经典素材]

  创新要勇于否定权威(普朗克和爱因斯坦)

  19XX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新权威。

  齐白石老人五易画风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变化。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能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他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认为画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就是说,在学习别人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发展,这样才会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生命力。

  创新让人们不断靠近真理(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

  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阐明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保守是创新最大的障碍(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也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创新即是表现个性(郑板桥独创一体)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创新推动历史前步(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法,面貌焕然一新。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正是由于它的作用,秦朝的历史才变得如此辉煌。

关于高考作文2

  【名言警句】

  1、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

  2、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维克多?弗兰克

  3、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毛姆

  4、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

  【典型案例】:

  1.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的工人,却带来这样大的震撼力,源于那份高度的责任心,为了让乘客安全,他把自己的生死暂放一边,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他安详地离去。这是一个尽职的工人,这更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2.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弗兰克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写出两个工整的字,那就是“责任”二字,他寄出的不是债务,而是他闪光的心。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即便是还债,也无悔无憾,他带给了社会巨大的财富,因为他教会了人们如何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范文】

  懂 得 责 任

  从记事起,我就觉得爸爸妈妈对我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理由很简单,我都十五岁了,可爸爸妈妈与我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三年。爷爷奶奶说从我满周岁时,

  爸爸妈妈就把我丢在他们身边外出打工了。

  我曾努力回忆过我的童年生活,想找到一点幸福时光的影子,无奈没有结果,记忆中只有我孤单的身影。我怨,怨我为何生在这个家庭;我恨,恨我的爸爸妈妈为何如此绝情;我痛,痛我为何如此不幸。

  再想想前些日子的事,我心里更有千种委屈,万般无奈。中考就要来临了,我几次打电话请求爸爸妈妈回来陪我几天,可他们的回话除了忙还是忙。要知道,若不是考前特别紧张,我才不会打电话给他们呢!眼看中考的日子一天天近了,我心中更加焦急,不知如何是好。

  我的举动被细心的奶奶看在眼里,也不知她什么时候把这事告诉了爸爸妈妈。那天傍晚,爸爸妈妈突然回来了,我非常惊喜。妈妈围着围裙下厨房,爸爸则陪我聊天,那一刻我似乎才感受到了家的内涵。

  晚饭时,一家人围着餐桌有说有笑。“想当年,爸爸很调皮,上学老是开小差,常被你爷爷骂。现在你比爸爸有出息多了,我每次打电话回家,爷爷奶奶都夸你,说你学习又进步了,青年节还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爸爸的话让我好舒心,没想到爸爸是这样的喜欢我,关心我。我激动得直想哭。

  这时有人打来电话,声音很大:“你怎么今天回去了?工地上的活怎么办?我的损失怎么办?”“老板,我的孩子要中考了,我得回来看一下呀!”“明天上午你无论如何都要赶回来,否则后果自负!”电话那头丢下这句话就挂了。

  爸爸也重重地把手机丢到桌上:“自负就自负,反正这几天我要陪陪丫头!”

  那天我早早地睡了,半夜起来去洗手间时,我听到爸爸对妈妈说:“明天到底去不去呢?”“不去得扣很多钱,一天就二百多,一个月才挣一千块,那岂不太亏了,还有年终的奖金也要打水漂了。丫头又要上高中了,家里急等着钱用,再说工地上也实在离不开你啊。”“唉!那还是回去吧!”爸爸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就这样,第二天清晨,他们早早地起床又离开了我。

  这一次,我没有哭泣,更没有怨恨,因为我理解了父母。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女儿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满分解密】

  1.取材富有典型性。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当今农村教育的热点话题,作者以一名留守孩子的口吻述说了自己对父母由怨恨到理解的变化过程,让我们在面对严峻现实的同时也看到了希望。

  2.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极力刻画了自己对父母的不满甚至怨恨,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而文章的结尾又采用了“欧·亨利”式笔法,峰回路转,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3.描写生动,人物个性鲜明。不长的篇幅,却刻画了一家人迥异的性格特点:“我”敢想敢恨,柔中有刚,表面偏执实则通情达理;奶奶体贴、细心,疼爱孙女;父母热爱家庭,关爱子女,极力承担养家糊口的职责。“责任”的内涵正是在事件中,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中,渐渐清晰,渐渐深刻。

关于高考作文3

  亲爱的小姑,想起似乎有很久没这么叫过你了,我们分别到底有多久了呢?一年,两年,还是三年?我在悄悄长大,头发慢慢变长又被狠心剪短,我渐渐爱上了穿裙子,渐渐文静起来,但记忆中的你还是那个样子,笑起来眉眼弯弯嘴角也弯弯.你张开双臂,容纳我小小的身影,你用你柔软的手掌,牵我走过那段快乐且甜蜜的时光。

  我那时应该是四岁,正值初夏。但我已记不清幼年的自己,模糊得像蒙了一层白纸,你的身影却清晰得像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你穿着雪白衬衫淡雅长裙,披着乌黑秀丽的长发,邀请我去你家玩。爸妈欣然应允。幼年的我已然是一个人见人嫌的淘气包。尽管我的性别决定我不能像一个大侠一样仗剑走江湖,我也决不愿锁在闺阁做女红。即即使无法豪气干云,也不要扭扭捏捏。于是我昂首挺胸和你一道飞驰而去,只留下一个决绝的背影,对家里没有丝毫留恋。

  到了你家,一片陌生。陌生的房屋,陌生的面孔,陌生的道路,陌生的天地。我猛然觉得有点害怕,又有一点茫然,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我紧紧地拽着你的衣角,生怕唯一熟悉的人也离我而去。傍晚,一轮浑圆的红日挂在远处的山尖上,为天边晕染出了一抹艳丽的残霞。你在后院给我洗澡。当头发被温水浸湿的时候,我毫无预兆地放声大哭起来。眼泪混着水珠,啪嗒啪嗒滴在布满青苔的长石板上,你手足无措,愣了几秒,只好跑去拿干毛巾,温柔地擦干我身上的水,轻轻地抱住我,柔声安慰我,不要哭,不要哭,虽然我还是在不断抽泣。也许那就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想家的滋味,体会到游子的惆怅,体会到对亲人的留恋。当这些汹涌的感情化为喷薄的泪水,你给予了我最温暖的怀抱。小姑,我紧紧地抱住你,彼时,你是我唯一的依靠。你知道吗?那一刻起,你于我就已经有了不同的意义。你不仅仅是我血溶于水的亲人,还是我对母爱希冀的寄托。

  时光依依流逝,我也开始适应在你家的生活,开始知道斜对门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男孩,开始知道出后门左拐第二个房子是一个和蔼的老奶奶,开始知道邻居家养的公鸡极其凶猛。有一次调皮的我捡了一块石子朝它们丢去,不幸被追着绕着房子整整跑了四个圈,最后还是被公鸡们堵在墙角,狠狠地啄了一下。你看着我眼里的泪花,心疼地给伤口上紫药水。末了又语气无奈地训诫我,别这么调皮了,别这么调皮了。你知道吗?小姑,我恍然间,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妈妈的影子。

  在你家的时光有着暖暖的幸福。每天晚上我洗完澡,你都要给我换上不同的'裙子。我每天穿着它们招摇过市,赢得一片赞美,哟,又穿新裙子了呀,小姑娘真漂亮!我记忆之中最深刻的是那条火红连衣裙,鲜艳且光彩夺目,尽管有一点点长,但导致我至今都对火红有独钟。从那时起,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个美丽的女孩子,可以温婉如水,可以含蓄优雅,可以多愁善感。我短短的头发被你细心地留长,直到可以扎一个小小的马尾。你不厌其烦地给我打扮,我那时每天都像一个洋娃娃,不像现在这样不修边幅大大咧咧。你知道吗?小姑,你曾经改变了我固有的世界。

  爸妈终于想起他们还有一个扔在外边快两个月的女儿,以上小学为由叫我回去。你送我,你有点不舍,我看出来了,却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你,只有沉默。中间停车休息的时候,你竟然跑去买了一包发卡,一个个别在我头发上,搞得我头上五彩斑斓,像停满了花蝴蝶。

  后来,后来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发卡被我放进了抽屉里,然后一只一只地减少,最后再也寻不见它们的踪影。

  以后我们的生活似乎没有了太多交集,我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看见你,看见你依然温柔的笑容,看见你依然心疼的目光。但我再没有在你的怀里撒过娇。果然有些人有些事是会改变的,而那段镌刻着你我的时光,被蒙了尘,再也无法回去。现在回想起来,带给我是深深的自责,小姑,你会不会怪我呢?

  那天清晨,我和妈妈一起洗菜,妈妈沉默了一会,犹豫不定,最后,她轻轻地告诉我,你走了,因为突发性脑溢血。我洗菜的手愣住了,大脑里一片空白,只感受到胸腔里的那颗心脏在抽痛,疼得我快要哭了。我咬住颤抖的嘴唇,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妈妈柔声安慰我,我没有用任何话语来回答她,只是木然。曾几何时,我们幼稚地以为一切都会天长地久,未曾想过离别,却不知道离别早已悄悄潜伏,只待我们漫不经心的时候来个出其不意。小姑,我是多么悔恨,悔自己没有来得及好好爱你,恨时光走得太匆匆。而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知道我爱你,你走得干净又匆忙。

  亲爱的小姑,你知道吗?我爱你。

关于高考作文4

  一、审题角度准确一点

  在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审题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考生必须清楚:考场作文不是“我要写”,而是“要我写”,是命题人规定好范围,要求考生在划定的范围内,按照限制条件进行写作。凡超出规定的范围和限制,都视为跑题。所谓“审清题意”,就是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做到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划定的范围和限制进行写作。如果哪一项理解错了或过了,都会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局。

  审题时要提醒两点:一是不懂材料,胡乱引申。就是不能很好地审视材料,在没有完全读懂的情况下,匆忙写作,结果造成跑题。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是在审题时,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写作方向,看到其中一点就下笔写作,结果造成命题失误。

  二、立意高远深刻一点

  “意”是文章的灵魂,“意犹帅也”。这个“意”立得如何,决定看文章的质量。古人云“意在笔先”。写考场作文,要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想一下文章让写什么,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考虑别人会写什么,我准备写些什么,从而描写一个什么道理或使人受到什么教育、感染和启发。言他人之所未言,写他人之所未写,能使人耳目一新。也就是说立意要高远深刻一点。

  立意的`几个盲点:一是一直书写,没有意旨。只求把心中的想法写出来,却不知道写文章的目的。盲目写作,信马由缰,全篇没有一个主题来统帅。二是牵强附会,胡乱上纲。不管写什么文章,到最后都是几句口号性语言。三是颠三倒四,忽东忽西。有的学生一篇文章中有多个中心,说理不统一。

  三、选择材料精心一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没有材料不成,但是认为“捡到篮子都是菜”也不行。选材要精心一点。首先是真实性。即所列举的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必须是真实的,即使虚构的材料也不能脱离真实的基础;其次是准确性。就是要有客观依据,不能张冠李戴,胡编乱造;三是典型性。即所列材料要精当,能以一当十,是有普遍意义,能提示及物的本质规律,给人以教育、启示或使人得到美的体验;四是新颖性。就是使用的材料是新鲜的,别人不常用,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考生要想在考场上做到文思泉涌,平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累材料,高考辅导《高考作文制胜的十三点秘诀》。一是从课本中寻找材料,做到学以致用,一举两得;二是从生活中采集材料,有生活就有分数;三是从练习中积累材料。把阅读中新鲜的材料迁移到作文中;四是从报刊中寻找材料。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现代思维、现代情感,做到与时共进。

  四、构思行文新巧一点

  高考作文的“构思新巧”,是指作文在思维上想像奇特又合情合理,夸张、渲染、虚拟联想到位而不过头、反弹琵琶而能自圆其说;在结构技巧上,注意运用曲折之法,如巧设悬念、抑扬顿挫、铺垫映衬、巧合意外等方法;在文章体式上,避开热滥,独辟蹊径,如采用一些诗歌、戏剧、写信等边缘文体。

  需要注意的是,构思的创新,不能走到极端,每年的高考零分作文,有不少就是因为创新不当。从务实稳妥的角度来说,一味的求“奇”、“怪”不是创新。《患者吴诚信的诊断报告》、《永远的谭嗣同》等出怪招、走险锋的文章,是一种考场上的赌博,应为绝大多数考生所不取。

  五、论据引述活泼一点

  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有着同样的作用。”此言不虚。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一个小小的细节果真能点亮一个论据的精髓,甚至决定一篇文章的高下。

  写作时,可以进行神态描绘。即抓住人物的特征,由外貌神情的描绘去体现人物内心的精神风貌;可以进行原音再现。即能再现人物说话时的慷慨激昂或温柔婉约,又能巧妙地把引用的名言作为论据;可以环境渲染。即通过对环境氛围的渲染来突出人物的心情、心态及思想品质;也可以情景再现。即全面细致地再现事件发生发展时的情景,以达到感人目的。

  六、论据分析有力一点

  写议论文,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但很多学生,只会摆事实,即写成“观点+例子”的模样,不会讲道理,即不能围绕一个证点条分缕析地说理,深入透彻论证。高考作文要想取得可观的分数,考生必须在论据的引述上精到一点,分析论据上有力一点。

  如何使论据的分析深刻有力呢?可以因果分析,就是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种现象的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结果。透过现象,挖掘隐藏背后的本质。可以假设分析,先假设一种情况,然后据此推出结果,从而阐明观点,使中心论点得到充分阐述。可以辨证分析,就是先肯定问题,然后用“但是”一转,论述与之对应的另一重要方面,使论据分析得更加严密全面。也可以就事说理。如果就事说事,不能拨开云雾,透视本真的容颜,或者浅尝辄止,不具体,不深刻。而就事说理,针对事件或人物;抓住要害,深入分析,借以揭示有着普遍意义的事理。

关于高考作文5

  诚信是鼻子,如果没有诚信,就闻不到芬芳的气味;诚信是眼睛,如果没有诚信,就看不到湛蓝的天空;诚信是耳朵,如果没有诚信,就听不到悦耳的歌声……那一件事,让我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哎,怎么收到一张假钱呀!”妈妈报怨道。爸爸听后,冲出外屋,接过这张50元钱,用手摸了摸,叹道:“这么明显的假钱你都不认识,看来,白忙活半天了”。我走到妈妈身边,本想安慰一下妈妈,没有想到妈妈看了看我,却对我说道:“儿子,你去把这张假钱花出去。”“什么,让我花?”我惊讶极了,连忙不住地摇头。“因为你还小,更容易把这张假钱花出去,没有人会注意你的,这就当妈妈给你的任务了!”想想也是,没有办法的我只好就受这个“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了。

  我走在路上,心里正盘算着该怎么花。突然,我发现了前面一家面店,我喜出望外,正打算过去吃碗面,却发现老板娘正在拿着一张百元大钞往验钞机放,看到老板娘那认真的劲。我停住了脚步,心想:这么精的老板,肯定会被识破的,为了保险起见,我又踏上了寻找用钱的对象。

  我走呀走,突然眼前一亮,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手里抓住一大把气球,正向路人叫卖。看到这,我心生一计:真是天助我也!于是,我快步走到老奶奶面前,老奶奶看到一个小朋友来到她的面前,眯着眼,和蔼地对着我说道:“小朋友,买一个气球吧,5元钱一个。”我点了点头,随便挑了一个气球,把50元假钱递给了老奶奶。老奶奶拿到钱后,往眼前细细看了一下,嘴里不停地念道:“50元,找……找45元,没错!”说着,就解开自己的上衣扣子,小心翼翼地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小塑料袋,袋子里是一个布包,老奶奶哆嗦着一层一层地打开,仿佛那是珍藏已久的旷世之宝,最后一张张5角,1元的小毛票静静地躺在奶奶的手帕上,奶奶小心地一张一张点给我时。我的双眼湿润了,心相:这一张张毛票都是老奶奶辛苦钱呀,可能这几天都挣不到这50元钱呀,我怎么能这样自私呢?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大声地对奶奶说道:“奶奶,不用啦,我这刚好有零钱呢?说完,我忙把手里那些毛票及5元钱递给了老奶奶,一手拿过50元假钞。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突然,我站住了,把假钱撕碎,抛向了高空……

  欲流之远者,必先流其泉源;欲人之长者,必先同其根本;欲人之至者,必先著其诚信!

  都说,人无志而不强;亦言,人无运而不达;我说,人无信,而不立。诚信乃立人之本。一个缺乏诚信的人,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一个没有诚信的国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一个没有诚信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历史的天空里,从来没有一个缺乏诚信的人而被人们纪念。宛如星空之下没有发光的一颗星。其存在与否无伤大雅。而那亮晶晶,灿白白的星宿,闪耀的不只是自己的光辉,更是黑暗之中无数期盼渴求的灼灼目光。古者君子一诺千金。把诚信的光辉洒向了华夏大地,信陵君窃兵符救赵。尾生为约抱柱而死,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一不闪烁诚信的光辉,试问他们竟以怎样的心去冒君王之大不韪,舍生取义而执着于诚信,又是什么让他们的名字如不朽的丰碑永远铭刻,那是诚信的力量,那是社会对诚信的高度的关注与评价。诚信之所以被如此器重,是中国五千年文明陶冶的'精品精神,无可替代的地位,神圣无比的身份,诚信乃立人之本,立民族之本!

  我们曾学习过国外许多名人的故事。列宁,小时候玩的时候打碎了花瓶,但诚信让他承认了错误;华盛顿不小心把父亲的樱桃树砍了,又是诚信,使他告诉了父亲事情的真相;一位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总统,因为售货员多付了他12美分钱,为了诚信,他走了六里路终于把钱还给别人。在他们身上,闪耀着诚信的光辉,诚信,也成为了他们成功创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80年前的记忆,是被诚信唤醒的,一代社会品性的风尚,是需诚信来支撑的。南京一座建于80年前的建筑,在更换多个业主之后,收到来自海外的一封信函,那是由它的最初设计建筑公司英国的一家“诚信”机构送来的:“该楼设计服役年限八十年,现已期满,敬请业主注意安全……”就是如此小的一封信函,却映射出“诚信”的光辉。相隔万里之遥的人还惦记着远在异国的人的安危,这样的举动,唯有诚信!这样的举动唯有诚信役使的躯体才能完成,这是人类的高尚与伟大。看来,诚信并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的专利,它的伟大是被全世界认可的,也只是全世界的诚信,才是人类立足地球的根本!

  诚信二字,不只是常挂口头的时尚说辞,更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撑的高尚道德。没有诚信,必定不能立人。想要立人,必先诚信,如那清清始流之水,虽涓细,却长久;亦如那纤纤生长之苗,虽羸弱,却生机。

  立人,先诚信!

关于高考作文6

  一、直接博喻式:喻势如破竹

  用比喻是学生作文的常用之法,但有人却不懂博喻这种排比式的句式的特殊表达效果。它可以产生势如破竹、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能够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让人在博喻中深味主题的意蕴,感受作者语言的文采和气势。有时还要在每个比喻的后面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那就又可使语言更加丰富。

  例1、诚信如春天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敞开胸怀去接受;如夏天的一块西瓜,含在口中,甜到心里;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牵挂;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永远那么纯洁。(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永远的绿卡))

  行文过程中构建博喻,可以形成破竹之气势,让读者在博喻的句式中去细细品味。本段作者深悟了这一方法:将“诚信”比作“春天第一缕阳光”、“夏天的一块西瓜”、“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和“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以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为喻,视点独特。但作者并没有只是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博喻的层面上,而是在每一个比喻后面又添加了一句一般学生看似容易但做起难的.而表达效果又特别好的话。如“敞开胸怀去接受”,就把作者对如春天阳光的诚信的喜爱之情写了出来。

  例2、在刚刚启蒙的孩童眼里,零是一轮金灿灿的太阳,是热乎乎的鸡蛋,是一朵盛开的向日葵,是一颗圆形的巧克力,是妈妈炸的香喷喷的甜圈,也或许仅仅是一个圆圈……(2000年高考作文(零的断想))

  作者将“零”比喻成“太阳”、“鸡蛋”、“向日葵”、“巧克力”、“甜圈”和“圆圈”,形象而生动地把“零”在“刚刚启蒙的孩童眼里”的形象写了出来,显得非常逼真而有亲和力。这也是借助了比喻的效果的,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独特的比喻,其艺术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比喻+感悟式:喻意弥深

  我们很多同学是能够运用比喻,但更多的是将比喻写完后就没有再去关照它了。其实能写一个或几个比喻还只是真正意义上的运用比喻表情达意的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每个比喻后还要进行一番“感悟”,或者说是将这个比喻的具体内含挖掘出来,或是通过这个比喻能够感悟出更深的人生哲理来。

  例3、真诚是头顶上闪烁的星星。也许你不能因此而否定她的存在。没有了真诚的人生,就如没有了星星的夜晚一样乏味。(2001年高考作文(保留真诚))

  这是第一种形式:只有一个比喻,然后再感悟。先将“真诚”比喻成“闪烁的星星”,这一比喻已经是够新颖的了。作者的高明之处正是因为有了后面的感悟非常深刻:头顶上的星星离我们较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意即我们不能没有“真诚”,否则“没有了真诚的人生,就如同没有了星星的夜晚一样乏味”,又回到这个比喻上来,从而使语言前后照应,具有一种美感,读来是一种享受。

  例4、诚信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诚信是火,照亮夜行之路;诚信是路,引你走向黎明。(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走向成功的钥匙))

  这是第二种表现形式:由比喻构成博喻,再加上感受悟。将“诚信”比喻成“石”、“火”和“路”,就已经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了。更让人佩服的是在每一个比喻后面作者还用了一个分句再作感悟,分别表明了“石”、“火”和“路”的深刻的含义,从而含蓄地说明了“诚信”的重要,呼唤不要抛弃“诚信”,因为它是走向成功的钥匙。

  三、设问+比喻式:一问一答中显真情

  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再用一个或一组比喻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这是使用比喻的一种常见方式。特别是当用一组比喻来构成排比或说成构成一个博喻时,并让每一个比喻句分别独立成段时,其气势,其形式,其效果,在一问一答中,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例5、诚信是什么?活泼好动的孩子说诚信是两根纤小的手指,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是什么))

  作者先提出“诚信是什么”这个问题,然后从小孩、小伙子和老人这三个不同年龄特征、不同人生阅历的人的回答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什么是“诚信”。小孩把“诚信”比喻成“两根纤纤的手指”,并认为

  “诚信”就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小伙子把“诚信”比喻成“一张精美的信用卡”,并认为“诚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老人则把“诚信”比喻成“一本厚厚的日记”,认为“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到此“诚信是什么”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且显得令人信服,感人至深。

  例6、诚信是什么?诚信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诚信是寒冬腊月交替寒傲放的一枝腊梅;诚信是夜晚行路时前方如豆的不灭之灯;诚信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导航的一座灯塔……(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是什么)

  本文作者(与上文不是同一篇作文)也是先提出了“诚信是什么”的问题,然后用了一个排比句来回答,而且每一个分句都是一个比喻句。作者将“诚信”比喻成“清泉”、“腊梅”、“不灭之灯”、“灯塔”,比喻新颖独特,有创意了,但作者并不仅仅局限在此,还在每一个喻体前面加上了一串很富有特色的定语,又为这个比喻增色不少。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让人在不经意中认清了“诚信”的本质,产生了一泻千里的气势,读来是一种享受,从而使得文采斐然,诗意昂然。

关于高考作文7

  关于“春”的好词

  春寒料峭春暖花开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柳暗花明草长莺飞莺歌燕舞万紫千红

  花团锦簇花红柳绿姹紫嫣红满园春色含苞欲放花枝招展百花盛开乍暖还寒

  万物复苏春风拂面阳春三月春雨绵绵桃红李白百花争艳桃红柳绿春风和煦

  细雨如丝春雨如油生机勃勃春色满园鸟语花香

  关于“春”的古诗名句

  1.春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6.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9.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10.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15.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关于“春”的好句

  1.天气乍暧还寒,窗外早有几缕明媚的春光。春天,真的来了……

  2.石上的冰层,滴下一颗颗细小晶莹的水珠向人们报告:春天又来到了。

  3.春天来了,万物从沉睡中苏醒,青草、树木开始抽出嫩芽;冰雪融化了;小鸟都飞回来了;暖流融化了岸

  4.冬,冰清玉洁,高傲凛然;春,温晴明媚,平易近人。相比,后者为我更爱。此时寒冬已过,已经立春,

  5.我喜欢春天胜过喜欢炎炎的夏日,春暧花开的日子,风是那么的柔和,阳光是那样的芬芳,家乡的小河那

  6.样的清淩,远山是那样的秀丽。走在春天的小路上,诗意就会悠然而至,踩在春天的田头,庄稼的味道就会浸透我们的灵魂。

  7.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8.春天,隐藏在万紫千红的花朵中。玫瑰花、迎春花、水仙花、玉兰花、蝴蝶兰、郁金香、梨花、桃花、牡丹花……空气中到处存在着花的香气,沁人心脾。

  9.在晨曦里,在暮霭里,在田野里,在大山里,在城市里,在乡间的小路里,处处是人们的笑脸,处处是人们的身影,处处有着歌声,处处有着希望,处处有着幸福。

  10.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11.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一阵阵沁人心肺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

  12.我们热爱着春天,把她写在文字里,把她谱在音乐中。我们都是春天的儿女,跟她在一起的时候,心中的那份欢愉无法言表。我们都是春天的情人,与她在一起,心中就会如灌了蜜。

  13.南方的春天,对大多数人来说,常常是没什么意识的.就姗姗然的来了,似乎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因为这里四季都是绿的,所以绿色的春天和春天的绿色,对生长于此的我们,有着点麻木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如果你是有心的人,只要你稍为留意那檐下,窗前的嘤鸣,那林间,亭畔的花语,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多少也应该能感觉得到她的到来了!

  14.把沉睡的耳朵叫醒,把沉睡的心灵叫醒,听一听这春吧!这草长莺飞的春,这清新淡雅的春,这放飞希望的春!细雨婆娑,花儿弄影,虫儿低吟,晓风呢喃,它们此起彼落,又相互缠绕,在繁花似锦的天地间,共同汇成了一部生命的交响!

  15.春它不会大摇大摆降临,它总是默默地出现在你身边,使你来不及感受,它又会偷偷的把自己藏起来。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总是在我需她的时候,她总会提前出现,我的母亲总是这样默默地爱着她的儿子,母爱无价。难道春不是一个这样的母亲吗?它总是在需要的时候,适时地把生机和温度降临大地,而当一切都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时候,把这一切传递给了夏,让夏享受着这一成就。

  16.春天来了,春天真的来了。透过窗,把耳朵转向四野,我听见空气慢慢变暖的声音,冬天的刺骨和寒冷已经悄悄溜走,天空越来越近,越来越美;我听见院子里的小草慢慢变绿的声音,一只睡眼惺忪的虫儿正为

  17.小草松土;我听见田野里细雨婆娑的声音仿佛是生命女神正在施展魔法,不一会儿整个世界就都绿起来了;我听见含苞待放的桃花争先怒放的声音,“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万物复苏的春天,可不能少了那一抹粉红。我听见了,我都听见了,我站在窗前,听见春色渐浓,春意盎然。

  18.春来了,我在田野上看到那点点碧绿,我的心中自然而然地响起的声音。我想,那些刚强的种子也无法忍受冰冷的土地及无尽的黑暗,它们都迫不及待地从土地上钻出享受春天的气息,一个冬天把它们压抑的太久太久。

  19.在这里,花儿虽然是静悄悄地开,但也鲜艳无比。闭上眼,你可以想一下:繁花满枝,每一朵都鲜艳动人。桃花开成一遍,热烈的桃红毫无掩饰之意,所有的美在同一刻顷出。芍药亦不逊色,紫芍药与红芍药交错绽放,最终连成一条花的长河开尽了生命的烈焰。

关于高考作文8

  世界总是这样丰富多彩。有人野心勃勃勤勤恳恳却仍然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也有人生来坐享荣华富贵从来不必为衣食住行而担心。但是你有你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我有我的琴棋书画诗酒花,各得其所也会有各自的幸福和归宿。同时在不同的地方过着不一样生活的大多数人在年轻时都做着一个叫高考的梦。但生活不仅仅是高考这座高筑的空中楼阁,高考之外,我们仍然可以悠然自得地耕耘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高考之外,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怀揣一支笔和希望,浪迹天涯。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像海子一样,穿过寂静长夜将火把高高举起;像李白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高歌一曲浪漫主义的极致与癫狂;像杜甫一样把苦难谱写成一首又一首的诗歌记录下一个时代的壮阔与斑斓;像北岛一样,告诉这世界我不相信,不相信梦是假的,不相信没有前路,不相信坎坷曲折的经历换不来云开和月明。

  马尔克斯说,诗歌是平凡生活里的神秘力量,可以烹煮食物,点燃爱火,任人幻想。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外面的世界那么宽广那么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闲适惬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柔肠百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坎坷悲壮;也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寂寞惆怅;“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豪迈不羁。所有的欢笑哀愁都藏在诗里面,具有着这样感动人心的力量。

  所以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曾经觉得世界上不应该存在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可是事实上如果我们没有梦想,我们的明天就只能是原地踏步的现实,我们会失去所有拼搏的动力。在每个追逐繁星的夜里,梦里的诗赋予我坚持下去的勇气。没有人可以拒绝梦想,就算经历像诗人顾城死在太平洋上孤立无围的新西兰岛里的寂寞与绝望;海子把自己困进无法挣脱的枷锁里的痛苦和悲歌;余秀华被排挤时的挣扎与落魄,也不可以。岁月把苦难写成一首又一首的诗让我们一步步走过,每一步的坎坷都是荆棘后的一无所有洪水猛兽。没有人能断言未来会怎么样,就算是青史留名的诗人,或者是碌碌无为的梦想家们,也不可以。

  高考其实也并没有办法让莘莘学子一步登天。所以高考之外还要努力还要拼。这并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用双手赚不到的也许只有爱情和生命。做了一场梦就可以信誓旦旦说高考之外也很充实吗?所有读过的书看过的字只是沙盘推演和一幅看起来美好得不得了的蓝图,但是然后呢?诗与远方会在看不到的地方陪着我流浪,但是我的未来还是要自己一步步走过去。高考之外我有一个梦想,我会为了它拼命,就像……

  就像诗里说的那样。

  所以我有一个梦想,它是我在高考之外赖以坚持的动力。我会拥有这世界,就像我曾经许下的诺言一样。梦想着抵达我的远方,梦想你的未来与我有关,梦想着这个世界因为我而有一点点的不一样。

  我九岁的小表妹看着我问:“姐姐,高考是什么?”

  高考也是一首诗,而它写着高考之外的世界,像你澄澈的眼睛里所映照的那样。它是那样不完美,可是又被我们这样地深爱着。它有时候很残酷很奇怪,告诉我们说,对啊,人与人之间就应该分出个高下,能力有高低没有能力就不能堪重任,但是它又告诉我们不管怎样我们都没有被划分成三六九等。然后你拥抱过的高考以外的生活和梦想最终都会变成你真正感谢的好时光,因为你也是这样的执着而且深爱着。

  但是面对她的眼睛,我仍然无言以对。

  就像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弹钢琴,既然它与高考无关,为什么有五花八门的乐器都只是为了表现同样的音符一样。你曾经告诉我你希望喜欢的一切都触手可得不需要花费任何努力,可是固然窗户外面飞过的蝴蝶,池塘里的虫鸣蛙叫让你心神荡漾,你还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会去到另外一个地方,会有一个饱满又充实的理想,会在终于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什么人的时候不至于一筹莫展。你会有应该做和必须做的事情,你会像我一样发现自己是这样爱着这个世界,爱它的山川湖海,爱它的高楼林立,爱它的广袤无垠,爱它的神秘莫测。然后最终有一天我们还是要面对高考以外的世界,这时候你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你笑着说出口的那一句,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这样的一个梦想啊。它代表了远方,爱和希望,是午夜梦回时的呓语;一沓沓的练习册;装订了翻阅了无数次的模拟卷;是所有淋过的雨流过的泪,还有长途跋涉以后迎接到的第一缕晨光所接近的高考之外的那个美丽新世界,因为努力过,所以才珍贵得闪闪发亮。在跋涉过千山万水后,也才终于发现,我是这样地热爱着这个世界——就像诗里说的那样。

关于高考作文9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一个久不联系的朋友打来电话,简单祝贺了一句,然后淡淡地道:" 说说你的高考吧。”我先是一愣,随后便从心底生出一股感动。这是我等通知书这段提心吊胆的日子听到的最入心的一句话了。

  高考那两天,一走出考场,班主任便满目热情地问“考得还不错吧?题目怎么样?估计可以考几分……”考完回到家后,更是好几张嘴问这样的问题。成绩公布之后,那就更热闹了,几乎每个与我熟识的人都会问一句"能上哪所大学?”这样的一个接一个连续的问号没完没了地敲击着我,简直要把人逼疯。可我终究是没疯,所以我还是得照顾着自己也照顾着他们,小心翼翼地答道“还行。”

  现在,一切问题都水落石出了,朋友这样的一句话似乎说得有些不合时宜,但却正中我心意!高考结束的两个月来,心里酸甜苦辣的都一直在憋着,熬着。熬到现在,被朋友这样的一句话一点,心里那些个乱七八糟的如同一盆浓厚的火锅,嘟嘟地翻滚着。

  教室里高考倒计时是从距高考200天开始的。当然,众所周知的`,我们的高考其实是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而且我也知道,我们的高考也并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它很厉害,两天的时间,四份试卷,三位数字,就影响了我们的一辈子。

  我的失眠也是从距高考200天开始的。夜晚,我总是听到她们按手机发出的很钝的声音,然后,就听到我的手表“嗒”、“嗒”、“嗒”,时间走过的声音,再之后,便响起了她们各种酣睡的声音和模糊不清的呓语。最后我也终于入睡,开始进入我的另一个世界,我的梦。在梦里,我不断地考试,上各种乱七八糟的课,甚至继续当天未能解出的题。然而,梦只是朦胧的,我到底只有一个世界,也只有对付一个世界的精力,所以,在我的现实世界里我显得疲惫,无力。

  从距高考200天到高考前全部的日子,我就没考过第一了。最初的时候,班主任也开导着,我也老想着,我想,下次,下次我一定考第一。然而,再考了一两次,我的手握起笔来就不停地抖了。班主任就对我说:“别老想考第一了,放松些吧。”我忘了我当时有没有放松,反正是哭了。

  后面也忘记是距高考几天了,就知道写试卷,写完一张再一张,写惯了手也不抖了。但要命的,脑子出问题了,它罢工,不是发昏就是发痛,真可耻。随后,似乎连意志也沦陷了。那时,班上流行说,高考从1977到现在也有36年了,强烈建议教育部搞个36周年庆,本科分数线8折处理,考二本送一本体验券。那时候,都接近癫狂状态了吧,班上有人发疯,有人发情,有人发奋。我记不清我是“三发”中得哪一发了,反正好不到哪儿去。听试卷听腻了,看会儿《鬼吹灯》,又没考第一,就吼几句《想你的夜》,实在是颓废了就看部电影。高考前一天我在看《亚历山大帝国》,片子又长又无趣,那句“为自由而战!”倒是喊得挺大声。

  高考那两天就和做梦一样,很不真实。只记得一堆人在公交车上喊几句很霸气的话,之后就哗啦哗啦一堆人又上了公交车。

  他们都说高考那两天的伙食很不错,我却没了印象,营养餐我是没吞下几口的,大概是急的吧。

  考完后很是热闹。

  我回家被问的第一句话是“上得了一本吗?”第二句是“昨晚你干了些什么?”我仔细搜索着……干了些什么?实在没什么特殊行为,没干违法的事。“你和几个男生抱在一起!”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我在心里问自己,这很严重吗?“高考前你们班主任就和我说了,说你有一点苗头,为了你高考没说破你……”我心里想,这是秋后算账来了,那我是不是还得感谢有了高考你们才对我网开一面啊。当然,我只是心想,我什么都不敢说出来的,因为我是好学生,好学生一般是想得多,做得少。

  这样的一件事最终在我的沉默中不了了之。他们认为我是默认也好心虚也罢,反正我是没资格再多说一句了。那时候我以为我完蛋了,我在他们心里头已经坏透了:谈恋爱啊,单相思啊,所以成绩就下降了。

  那些天,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咬着牙写小说,没日没夜地写,写累了睡,睡饱了写。就这样,差点要疯掉的时候,高考成绩要公布了。我一个人,木木地对着电视机,从第一频道按到最后一个频道,又按过去,几次反复之后,班主任来了电话,淡淡地告诉我,我是全班最高分……人生何处不狗血!

  志愿填了,大学录了,心愿了了,气也吐了。如今再想高考,也是回味无穷,不仅是回味无穷,而且似乎上瘾了。考前我对语文老师说,我以后再也不背古文再也不背字音字形了,但之后不看书似乎又不自在了,又求虐般地找来《古诗词赏析》慢慢地读着,看到电视上有人读错音又下意识地想要纠正,自己不清楚的还去翻词典……这高考也真是叫人死去活来的了。

关于高考作文10

  大千世界,各行各业纷至杳来的竞争可谓多类。有公开的对垒,有暗中的较量,有智慧的对抗,有力量的相搏。在诸多竞争中,体育竟赛可谓最令人振奋,最令人信服。于是便在世人的心目中形成了最为索高伟大的体育精神。

  第一,竞争公正合理。

  不论是群体角逐还是单个对杭,首先讲究的是公平。若是群体之间,双方人数必须绝时一致。从小小的乒乓球对打到绿菌场上的11人大角逐,无一不是等量的人数相搏,任何一方都不会暗中多塞半个人。即令是单时单的项目,也得分体重级别,尽量求得平等一致,绝不以蚂蚁对大象。除此之外,在竞赛场地的选用上,也贯彻了公平的原则。有许多项目有交换场地之规定。双方在同样的时间、地点角逐,天时地利一样,就只剩人的因素,无优越条件可言,更谈不上给哪方予照顾,公平竞争去。

  第二,公正果断地评判,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任何一项体育竞赛都离不开裁判人员,在竞赛过程中,以多方会认之第三者作为判官,任何一方均不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再说,评判者由于不是为解决就业,或安置什么肥缺,或有意把哪个捧为什么星之类的滥子充数之辈,他首先必须对所评判的项目十分内行,不至于乱点鸳鸯。其次是有较高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责任感,整个人的精力全部投入,以至达到忘我的地步,且又在睽睽众目的监督之下,透明度较高。可以说,每个判官都是代表世人进行最公正的评判裁决,严格以事实为依据,绳之以规。每个参赛成员在竞赛中也都严守规则,即令不懊偶犯,裁判也会及时果断地判断裁决,不分高低贵践,一级明星与普通运动员同等片待。再说运动员一旦犯规也会马上“投案自首”,不求庇护。正因评判公正果断,任何被罚一方除服从之外决不会拉倒不千,也不会“向上起诉”。如有因屡犯(尽管不是故意)而被罚下场,教练、队友等一切有关系的人决不会去为之说情,或动用各种关系暗中作梗,阻碍执法。被罚者呢,一见红牌也会知趣地退下场来,是不会赖着看看再说的,更不会在这头被罚下去,又从那头被提上来。再说有那么多人监督,有公正的`处理,放心好了。

  第三,尽职尽责,团结协作。

  体育竞赛是智慧、力量、技艺的竞争,首先每个竞争者的素质都是过得硬的,没有乱安插乱提拔的充数之辈。这是放得下心的,他们会身有十分劲,不使九分九,其责任感之强是世人公认的,特别是群体间的竞争,人人尽职尽责,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通力的合作,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除了拼还是拼,竞赛场上是见不着使冷眼的袖手旁观者的。当然,万一出现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力不从心,则会有人请你让贤,“因会受伤”也不例外,也得让能干的上来,决不照顾情绪。正因如此,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股子拼命精神,并坚持到最后一秒钟。

  勿需多言,看来,体育精神是一种最伟大的精神,若能将体育精神推广至其他行业中去,哪怕是局部的,该有多好啊!可贵的体育精神。

  一个国家的强盛,应是综合国力的体现,而不只是单纯某一方面的强大。强国,科技很重要,体育也必不可少。

  诚然,科技水平越来越成为国家强大的重要因素,国际交往中,科技水平高的国家往往更有话语权。但是,“科技强国,体育无足轻重”的观点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试想,走不动路的军队能打赢胜仗吗?推不动杆的机长能操纵战斗机吗?拿不起粉笔的老师能传道授业吗?因体质孱弱而得“东亚病夫”的称呼,一直被国人视为耻辱,曾经大清王朝拥有领先于全亚洲的庞大舰队,因一群弱不禁风的官兵,洋务派一腔热血终为虚无。1898年,张伯芩先生已经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认为国人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体质虚弱、精神萎靡,呼吁“强我种族,体育为先”。

  体育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因为人才是科学技术的承载者。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才能够专注于学业、认真发展事业,才能够有精力去发展科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996模式之下的.当代人,普遍面临生活的重压,体育锻炼能够使人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一个国家,国民体质强健、精神昂扬,才能让国家更加强盛。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国家依然要举行阅兵仪式,目的就在于向世界展现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用强大的实力震慑他国,也给本国人民带来安全感。体育,是国家发展的保护伞和定心丸。

  那些科技强国的体育都不好吗?并不是。相反,科技水平越高的国家反而越注重体育的发展。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冬季耐寒”训练,新加坡初三学生参加“荒岛求生”训练,美国以孩子能进校队为家庭荣耀。科技发达的国度,人们早已认识到,体育对人不仅具有体质上的促进,更有精神品质的锻造。体育运动本身就能培养人们的专注、坚韧、协作等品质,让人们学习、工作效率更高。

  不仅如此,体育在赛场背后潜移默化地向我们灌输着强大的精神力量。疫情期间,体育频道反复播放女排夺冠的精彩瞬间,因为女排精神天然具有一种凝聚民心的力量。各种国际竞技项目比赛时,总会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这都是体育特有的魅力。

  如今,体育成为当下热点。“全民健身”、“竞技体育”等关键词点击率很高,体育强国由呐喊变为纲领性文件,体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奥运会、全运会、残奥会等等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体育将逐渐回归本位。

  国家强盛离不开体育的发展。时光荏苒,体育强国终将梦想成真!

关于高考作文11

  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有人认为,拥有孤独,才拥有真正的自我。灵感在孤独中产生,创造在孤独中萌发,思想在孤独中闪烁,有了孤独,才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19世纪,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通过不断追逐人群来寻找安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猛然发现“没人可打”。一个群租房中,大多数是刚毕业来北京打拼的年轻人,彼此不认识,同屋室友往往早出晚归,各自忙工作,极少交流。其中一个室友的言行逐渐变得奇怪,从寡言到不言再到对着墙壁自言自语,所有人意识到可能“出问题”了。马尔克斯创作完《百年孤独》后这样解释: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社会就像一部大书,每个人是其中一页,但不能“不容许被阅读”。在人群中,只有打破坚壳、带着渴望、努力追逐的人,才能收获温暖。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用走心的社交消解孤独感

  一个朋友很快要被派往国外,虽不是第一次,却在话语间流露出不少“孤独感”。在异国他乡,远离了熟悉的人和事,会过得好吗?这个问题确实考验人,尤其是对事业上升期的年轻人来说,需要对抗的恐怕还是那份孤独。

  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19世纪,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通过不断追逐人群来寻找安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猛然发现“没人可打”。引致孤独的众多因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社会关系黏度和社会信任度的降低。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传统社会结构相比,现代人面对的世界发生了变化,社会交往的模式也大不相同。以前,人们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角认知世界,个人的事更多的是家庭的事、家族的事。而现代人以“我就是我,你就是你”的姿态立身世界,原子化的个体让合作局限于事务范围内,其余的事变成了“井水不犯河水”。因为与他人无关,所以个人的处境、心境需要一个人自我消化或小家庭内部消解。

  听朋友讲过他在群租房中遇到的事,至今难忘。群租房里大多数是刚毕业来北京打拼的年轻人,彼此不认识,即便是同屋室友,往往早出晚归,各自忙工作,极少交流。其中一个室友的言行逐渐变得奇怪,从寡言到不言再到对着墙壁自言自语,所有人意识到可能“出问题”了。朋友事后说,如果平时交流多一些、帮衬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或许事不至此。当然,凡事没有“如果”,这只是孤独引发的极端个案,却给人强烈的警示。

  抵抗孤独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一个重要方向是走进社会关系、融入人际交往、增强社会信任。毕竟,单个人处在自适应状态未必有孤独感,如果想被聆听,却无人应答、无人可信,才真正会被孤独包围。20xx年,有位艺术家进行了一次行为试验。他在深圳的街头放了一个灯箱,写着“想你,请与我联系”,后附电话号码,试图在繁忙大都市里寻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吸引了数百个陌生人打来电话。实际上,纾解孤独情绪需要渠道和窗口,更需要可感、可触、可及的人群交往,从而在增强信任中传递情感需求。

  社交网络打破了互联互通的障碍,让沟通变得更容易,但倘若只是建立在虚拟身份的`基础上,热闹也就还是“一群人的孤单”。如果现实中缺乏高质量、有价值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互信,纵使想投身虚拟世界,也难以填补内心空白。提高现实生活中人际往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否则,回家团聚还各自抱着手机,再亲的人也被冷落一旁。我们处在社会网络中,也在不停地发行着“社交货币”,只有走心的社交才能让情感在场,也只有扎实的社交才会让关系升值。

  创作完《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这样解释孤独: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社会就像一部大书,每个人是其中一页,但不能“不容许被阅读”。在人群中,只有打破坚壳、带着渴望、努力追逐的人才能收获温暖,而每一步追求又何尝不是闪耀着人类摆脱孤独的人性光辉?(李洪兴)

关于高考作文12

  1、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

  2、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3、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朋友》

  4、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

  5、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同桌》

  6、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7、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

  8、设置矛盾,引人入胜

  “我就不信,你在这个班生活了两年多,对这个集体就会没有一点感情?……”这是今天早晨班主任陈老师对我说的话。我望着陈老师愤怒的目光,委屈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心理说:“陈老师,你误会了……我怎么能不爱我们的班级体呢?”

  9、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朋友》

  10、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

  11、拨乱反正,拨云见日

  有人说,淡泊就是看破红尘,看透一切,认为一切都是假的、虚伪的……这种看法

  是对淡泊的曲解。如果我们翻一下词典就会明白,“淡泊”是不追求名利的意思……——《淡泊》

  12、泰山压顶,观点强现

  目前,校园攀比之风肆虐,我认为这种风气确实需要刹一刹。――《攀比风,可休矣》

  13、联想象征,奇妙无穷

  一个梦,曾经在西方强盗的炮舰下埋葬,留下的是老一辈辛酸是泪珠不止的心痛和望眼欲穿的期盼作为见证。伴随着流泪的长江长大的我们也就少年已尝愁滋味,踩着前辈留下的印证期待,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期待》

  1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15、题记为冠,哲理为先

  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辩证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喜孰忧,岂可一言以蔽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16、博览群书,信手拈来

  据说,在非洲的原野上,有一种食虫的花朵,色彩绚丽,芳香异常,许多飞虫抵御不了“诱惑”而葬身其中……——《抵御“诱惑”》

  17、抒发情感,以情动人

  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我捧着一束栀子花,站在张老师的窗前。张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教师节。我带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琐忆》

  18、以物喻人,含义深长

  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棵古老的树,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但它仍然倔强的生长着。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老树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树的叶黄了,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老树历经沧桑,走完了它艰难的历程。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这正像外公离开了我,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的报答之情,就匆匆离开了我。——《琐忆》

  19、解题铺陈,明示中心

  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教师,有培养接班人的责任。工人、农民、职员、商人……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尽职尽责的人,他们组成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请允许我,从这道道美丽的风景画卷中撷取一幅动人的画面吧。

  20、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关于高考作文13

  话题关于高考作文难出新意的原因

  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形式,始于1999年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定型于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此后一直沿用至今。2004年,高考作文题共15套,其中全国4套,各省市11套,大部分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较之过去使用多年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它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立意、取材灵活,记叙、议论(有的对诗歌作了限定)多样。因而给考生提供了其他作文形式所难以提供的写作的自由度与发挥空间;从而能较好地显示考生的写作能力。由于该形式有诸多优点,故该形式一经固定,便好评如潮。由此推测,2005年,乃至以后相当时期,这种形式还会是高考作文形式的主流。

  尽管“话题作文”有诸多优点,但从近年考生作文情况来看,也存在和其他作文形式共同的问题——“俗套”,其中最主要的是立意“俗套”,一题共做,主题都差不多。比如2004年北京卷,在话题“包容”之下,所立主题几乎都是通过师生、同学、邻里、家庭成员等之间的日常生活中的小矛盾、小摩擦的消解,赞扬人们相互宽容、谅解、忍让的美德情怀。再如浙江卷,在话题“人文素养与发展”之下,大都通过人的言谈举止、知识学历等方面情况说明其对人之成长、发展的影响。由于话题作文大行其道,其立意“俗套”的问题较之过去的“命题”、“材料”作文形式可能更严重。原因是:“命题”、“材料”作文在审题上有一定难度(这也是改为“话题作文”形式的重要原因),故相当数量的考生仅因审题差异就拉开了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写作能力的差别,俗套和雷同现象还没有这么严重。而“话题作文”不存在审题的困难,一看就知道写作的范围和主旨,立意和思路很容易撞到一起。

  此外,“话题作文”的继续沿用还有可能成为新的“八股”,这无疑会加重立意“俗套”的趋势。事实上,该形式才仅仅几年,命题者与语文教师、考生就摸到了不少该形式的“套路”:命题者从个人、社会、国家、民族等人文方面考虑出题;考生凭着课外的广泛阅读往“话题”上靠。2004年高考后,许多考生反映“想不到的容易、轻松”;还有人总结说“‘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主题“俗套”便难以获得主题的单项高分,因而大都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所规定的“主题正确”或“主题基本正确”的基本分。其实,主题“俗套”远不止于仅仅影响主题的单项得分,还严重影响着文章的`取材、结构、语言、表达等一些方面的质量与得分。因为“文以意为主”、“意高文胜”、“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统帅、灵魂”,因此,主题“俗套”,也就难获高分。如此,作文总分平平,这就是高考作文“分数拉不开距离”的原因。

  另辟蹊径 创新为高

  要想使话题作文摆脱俗套获得高分,首先文章要立意深刻,“避俗求新”,做到以下几点:

  一、克服“套板效应”。考生在临场做话题作文时,主题会“不谋而合”,其原因除上述“话题作文”本身的先天弊端外,大致有二:一是由于他们年龄、生活范围、所学知识、思维方式等诸方面的大体近似而造成的对事物的认知水平的趋同性,这一点限于客观条件很难改变;再是人们所共有的思维方式的“套板效应”(朱光潜语),即人们思考问题时,往往会自然而然、情不自禁、不约而同地滑向一个同一的模式和套路。比如要写《我的老师》,一看到这个题目,几乎不用思索,脑子里就会立刻有了该文章的大致轮廓:以老师认真备课教课、辛苦批改作业为例,颂扬老师的“蜡烛”精神。不仅如此,甚至连“深夜的灯光”、“讲台上咳嗽”、“口袋里病历”、“岁月染白了双鬓”等情节、细节也都十分现成地有了。不言而喻,人人或大多人都进了这个“套路”,其主题乃至许多方面岂有不落“俗套”之理?知道了思维方式有此流弊,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克服。

  二、“剥去一层”。在别人对某事物、现象肤浅认识的基础上再深挖一层。比如,本世纪初上海经济区电子技术信息产品交易展览会举行了一个冷餐会,到会者有上海市和苏、豫、皖、赣四省有关经济管理部门的干部等1200人。宴会开始后,那些平时衣冠楚楚、有头有脸的人竟对美味佳肴一抢而空。对于这次不文明的冷餐会,解放日报首先发文《吃相难看》,指出抢吃者如此抢吃有失风度。不难看出,这个立意就属“庸人思路”,太肤浅;新民晚报感此,发文《不仅是吃相问题》,指出这是一个“规则”遵守的意识问题:那些经济界的人物连吃饭的“规则”都遵守不了,就很难相信他们能遵守经济市场的“规则”。显然,这个立意就比较深了;而文汇报还嫌意不到位,接着发文《事非偶然》,指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选拔干部的考察体制有缺陷,才使那些人一离开本单位的监督,便暴露了极度贪婪的真面目。三篇文章的立意一篇比一篇深,也一篇比一篇新。

  三、“文随时运”。社会现实生活永远是日新月异的,绝不会重复“昨日的故事”。因此,作文如能紧密联系、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就一定能写出立意新颖的好文章。仍以“包容”为例。当看到这个话题,就联想到当下的社会现实生活。那么,近些年社会现实生活与“包容”有联系的“大事”有哪些呢?如果平时能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就一定会想到我国历届政府,尤其是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对台,对南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甚至包括对某些西方大国在政治、经济、领土、领海等纠纷、争端、摩擦中所表现出来的海纳百川般的大度宽容、高风亮节……若以此立意为文,其文意不仅“新颖”,且“高远”了。

关于高考作文14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7.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

  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8.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

  9.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10.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关于高考作文15

  一、高考作文的审题

  近四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都是“提示语+题目”。虽然“提示语”也得认真分析,但最终还得围绕“题目”去写,从这个意义上说,“提示语+题目”仍然算命题作文。作为“命题作文”的题目有以下情况:

  (一)一个词做题目

  1、用这个词的本义。如上海题《忙》、北京题《宽容》。

  2、用这个词的比喻义。如辽宁题《肩膀》、福建题《季节》。

  题目的字越少,可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大。正因为空间大,也很容易空。可以化大为小,变虚为实,这既便于落笔,也容易写得实在、集中。有个方法,不妨试一试:在这个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些字词。这样一来,也许就好些了。比如:

  醒:在“醒”前加:梦醒、觉醒、警醒、猛醒……在“醒”后加:醒悟、醒世、醒后是黎明……

  生活:在“生活”前加:学习生活、文化生活、多彩的生活、苦难的生活、我的精神生活……在“生活”后加:生活的瞬间、生活的磨练、生活的甜蜜、生活的感悟……

  (二)一个短语做题目

  1、联合短语。如江苏题《人与路》,虽然可以有所侧重,但“人”与“路”二者都必须写到。

  2、偏正短语。如全国题《心灵的选择》,要注意修饰语“心灵”,说明所作的选择不是随便、轻率的,而是严肃、慎重的。

  3、动宾短语。如湖南题《谈“意气”》,它规定了论述对象是“意气”,而论点可由自己确定。

  (三)一个句子做题目

  审题重点一般落在谓语上,如上海题《我想握住你的手》,围绕“握住”做文章:谁想“握住”,想“握住”什么,为什么想“握住”,“握住”以后怎么样。

  审清题意后,怎样才能始终扣题而不至于偏题、跑题呢?第一,不要贪多求全:不能把想到的都写进作文中去,这很容易造成内容分散而使主旨不突出。第二,不要节外生枝:写了一件事后,忽然写了一个跟题目关系不大的甚至毫无关系的事,那就偏题了。第三,不要转换话题:开头能扣住题目去写,但中途改变了原先扣题的那个话题,两个话题不是同一概念。第四,不要无限联想:恰当的联想是思考深入的一种表现,但联想太多,难免会出现一些联想偏离题意的情况。

  二、高考作文的取材

  许多同学都说没什么东西可写,其实可写的内容是很多的。

  (一)材料来源

  1、心灵世界:①自己成长的经历②自己写过的文章(主要是随笔)

  2、现实世界:①家庭情趣②学校生活③社会实践④城市建设⑤环境保护⑥文体活动⑦流行歌曲⑧网络信息

  3、阅读世界:①语文课本(诗文名句)②政治教材(哲学原理)③中外历史(名人故事)④课外读物(人文科技)⑤报纸刊物(最新材料)

  (二)取材原则

  多选亲身经历的,少选道听途说的;多选贴近现实的`,少选古代历史的;多选正面积极的,少选反面消极的;多选独特个性的,少选大家熟悉的;多选含有细节的小故事,少选过于浮泛的大事件。

  严格审题,紧扣题目,取材鲜活,抒写真情,条理清楚,语句通畅,定能取得高考作文的好成绩。

  三、高考作文如何求新

  (一)取材求新

  1、记叙文

  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通过一个普通人的变化反映时代的新风貌。从语文课本中取材,为一个文学形象编个新故事。从中外历史中取材,为一位历史人物编个新故事。要重视细节,倾注真情,力求生动。

  2、议论文

  用一两个事例作论据;用一组数据作论据。论据要新鲜、恰当,还得紧扣题目对论据作理性的分析。

  (二)形式求新

  这里的“形式”专指文章的外部表现形态。

  1、记叙文专用:①用好“三”:三个镜头、三处地点、三张照片、三次对话、三段时间……总之,不要平铺直叙。②用倒叙:先写故事结局,再写故事的经过,最好有点波澜。

  2、记叙文、议论文都可用:小标题、日记体、书信体和访谈式。

  (三)语言求新

  这里所说的“新”是指语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或蕴含的意思很深刻,或形式很鲜活。要做到全文语言都新,很难;局部有新意,努力一下,还是能做到的。以下方法供选用:

  1、引用诗文名句;

  2、适量运用修辞;

  3、局部变换句式;

  4、穿插流行歌词;

  5、转引大众民谣。

  四、临考做些什么准备

  1、继续背诵古诗文名句,不仅要背得熟,更要写得对。这不光是为了应付默写,更是为了能在作文中引用。

  2、找十篇近三年的高考佳作认真看一看,不要背,主要是学学人家的构思立意和某些写法。

  3、搜索一点近一个月来报刊和网络上的信息,以便作为高考作文的鲜活素材。

  4、回忆一下自己常写错的字,好好写几遍,力求在高考时不再写错。

  5、好好练练字,高考时写清楚每一个字,如能做到端正美观则更好。这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高考作文】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范文_高考作文07-05

高考作文素材11-07

优秀的高考作文11-03

高考作文范文11-04

高考作文模板05-30

上海高考作文06-09

湖南高考作文11-07

青春的高考作文11-08

广东高考作文01-13

高考作文素材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