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说课稿

时间:2024-10-07 07:20:2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集合)《坐井观天》说课稿1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坐井观天》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合)《坐井观天》说课稿18篇

《坐井观天》说课稿1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叫梁凤荣,是来自六一小学的一名教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坐井观天》。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课以寓言的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或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对孩子们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坐井观天》是本组五篇课文中的第一篇,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的先导,学习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本组课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课时中,我带着学生从读中悟,悟中读,反复品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又利用简单的小实验,让故事深含的寓意跃然纸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巩固已学生字。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误。培育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根据文章内容主次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的重点是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卷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三、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头饰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语文能力,因此,我采用了现代的教学手段,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和学生亲身体验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四、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目标。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手段掌握学习方法。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课文的教学分为: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感知——研读感悟——演读入境——升华情感——拓展延伸几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

  讲故事引入课文:亲爱的小朋友,我们都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有只小青蛙,整天坐在井底,从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他呀,还以为井底就是整个世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这只井底之蛙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这是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快来打开书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建议中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抓住了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内容的心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势引入本课的学习中。)

  (二)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小朋友们看了“坐井观天”这个课题,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猜测。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梳理出文章的主要问题,板书在黑板上面,如“观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为什么要坐在井里?”“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等,然后在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初读感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采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教师提出要求:立好书,不指读。并且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后反馈: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争论什么?指名说说,教师随机点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结合图文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这一点非常关键。正因为所处位置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我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井底),小鸟落在(井沿)。理解“井沿”,并举实际例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碗沿、河沿等帮助学生理解“沿”的意思。

  (四)研读感悟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而后再仔细品读。

  1、研读第一次对话。读完后让学生自己交流读懂了什么?

  (此处指导学生读出小鸟又累又渴的语气,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读的过程中还可加上适当的动作。)

  2、研悟第二次对话

  a、学生自读第二次对话,用直线和曲线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此一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接触到批注方法: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青蛙认为天有多大?理解“大话”,同时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不对?(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c、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并说话。(此处的设计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从训练中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d、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e、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f、同桌分角色练读,全班朗读。(此处设计意在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再朗读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理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g、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上面有了充分的读书理解的过程,此一设计就会水到渠成)

  h、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此处照应开篇,进一步体会二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事物自然会有不同。)围绕上面的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为了使学生能够很明晰的理解课文的寓意,以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里建议学生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i、全班朗读(师引读,男生读青蛙,女生读小鸟,进一步加深理解与体会)

  3、研悟第三次对话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通过“信”字的教学引导孩子从字形中品析字的含义并渗透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伟大与精妙。

  a、分角色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小鸟和青蛙都笑了,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吗?并用“一……就……”说话。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对话。(朗读时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及对小鸟的讥笑,小鸟的话要用着急、无奈的语气读,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

  c、动手体验: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d、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五)演读入境

  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六)升华情感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揭示寓意,突破难点。因此我用4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寓意:这几个问题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小鸟为什么会说对?(因为小鸟见多识广)

  2、青蛙为什么会说错?(因为青蛙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还有一个原因:自以为是

  这个原因是理解寓意的难点,一定要通过读来突破,来理解,通过读青蛙的话:“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读出青蛙的傲慢和“自以为是”。

  3、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青蛙?(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

  4、坐井观天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或者说是批评犯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因为是寓言,因此不讲、不点拨、不引导,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由表及里,把深刻的寓意一层一层的剥列开来,原来青蛙的错误不仅在于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在于它的这种闭关自守、自以为是的态度。学生就很轻松自然地一步一步地理解了课文寓意。

  (七)拓展延伸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假如青蛙听了小鸟的劝说,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些什么?说些什么?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编写第四次对话,并上台读一读。

  (这个设计来源于课文,又跳出课文,既巩固深化课文,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3.坐井观天

  小鸟:天----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青蛙:天----井口那么大(目光狭小)

  启示----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

《坐井观天》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课。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本单元围绕“做人的道理”为主题,它处于本单元的最后,起到了总结升华的作用。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利用简笔画找“井沿”,找黑板或是体会位置不同。课桌的“边际”,学生模仿动作(“井口大”和“无边无际大”),理解词意;

  (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或者站在窗口看“天”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引出目光短浅,所见自然有限来揭示寓意;

  (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

  (4)初步体会出寓意后,将知识转化,学习迁移,设计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可运用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目标。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手段掌握学习方法。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课文的教学分为: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研读对话——演读入境——抒发感情,升华情感几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读过哪些寓言、成语故事?从中知道了什么?

  (从课外阅读入手,让学生谈读后感受,既激发鼓励了学生课外阅读,了解了学生学情,又为后面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做好铺垫!)

  2、导入课题:今天学习一个有趣的寓言成语故事,相信学完之后你们一定也会有所收获!

  (再次为突破难点作出提示,也给学生学习目标以引导。)

  3、板书课题:坐井观天、谁解释一下课题?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没有?

  (质疑课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梳理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建议中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抓住了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内容的心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势引入本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采用动漫播放,让学生听完后,想读一读的站起来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然后提出思考问题:他们在争论什么?指名说说,教师随机点评。并结合图文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井底),小鸟落在(井沿)。理解“井沿”,并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桌沿、床沿等帮助学生理解。

  (三)研读对话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而后再仔细品读。

  1、研读第一次对话。读完后让学生自己交流读懂了什么?

  (指导学生读出小鸟又累又渴的'语气,还可加上适当的动作。)

  2、研悟第二次对话

  A、学生自读第二次对话,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让学生接触到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青蛙认为天有多大?理解“大话”,同时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不对?(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动手体验: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C、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并说话。

  D、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E、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F、分角色朗读。

  3、研悟第三次对话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A、分角色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小鸟和青蛙都笑了,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吗?并用“一……就……”说话。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对话。(朗读时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

  C、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四)演读入境

  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

  (五)抒发感情、升华情感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揭示寓意,突破难点。

  拓展延伸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学了寓言后,你明白了什么,想说什么,选择喜欢的方式交流。

  (说明青蛙见识少、目光狭小,而小鸟则见多识广。得出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的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2、假如青蛙听了小鸟的劝说,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些什么?说些什么?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2、坐井观天

  天无边无际

  看得多见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见得少

《坐井观天》说课稿3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3课《坐井观天》。下面,我将就本课该教什么,怎么教,为何这样教,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加以阐述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是本册寓言故事教学的开始,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寓言故事,在读中感悟寓言的含义,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也是难点。扎实做好第一篇课文的教学,就是为后面几篇课文打好基础,做好铺垫,起到引领导航的作用。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以比喻性的作品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本课也不例外,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象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文章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在朗读中能感悟到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新词的意思。

  2、情感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3、能力目标:对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

  (二)、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次对话,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结合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认知特点,我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动画演示法、角色表演法、动手实践法等方法,从而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演、写”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逐步向“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最高境界靠拢,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流程

  综合上述,紧扣教学重点,力求突破难点,以达到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认知特点直观形象,课的开始,我是这样介入:

  1、大屏幕演示动画讲述“坐井观天”的故事

  完毕,直接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设计意图:动感的画面,声情并茂的.语言,把孩子带进寓言故事中,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同时也让孩子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因此,我认为这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本堂课的第一个亮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听了故事,小朋友们也迫不及待地想读书了吧,现在让我们大家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谁和谁的什么故事?

  同桌交流读懂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青蛙井口大

  天有多大?

  小鸟无边无际

  (设计意图:此环节调动学生眼、耳、手、嘴等多种感官,激发孩子朗读兴趣。也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三、研读感悟,扎实积累

  1、读第一段,理解“井沿”,(简笔画出示井的结构图,指出井沿的位置。)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图形,能帮助孩子快速理解词语意思,还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2、出示第一次对话图文

  ③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

  (设计意图: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

  3、出示第二次对话图文

  ①学生自读第二次对话后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②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

  (设计意图:让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③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④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4、出示第三次对话图文

  ②思考:青蛙笑啥?小鸟笑啥?(让生充分发表见解)

  ③用“……也……”说话。

  ④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引导读出青蛙的自信、高傲;小鸟诚恳劝告的语气)

  4、青蛙为什么自以为没有弄错呢?是不是小鸟真的“说大话”了呢?现在请小朋友们动起手来做一下实验:用作业本卷成圆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让生充分发言)(小孩子本身就是活泼好动的,在这里,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青蛙的感受,原来青蛙看到的天确实是“井口那么大”,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不听小鸟的话,自以为是。为学生理解故事寓意作下铺垫,因此这里是本堂课的第二大亮点。)

  (设计意图:课堂应是学生的,本环节注重孩子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听、说、读、思、动手操作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

  四、再读对话,回归整体

  1、分角色读三次对话,可加上表演动作。可分小组读,也可分男女读,也可随意抽学生读。(本步骤符合儿童爱表现,爱表演的特征,也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因此我认为这里是本堂课的第三大亮点。)

  五、展开想象,拓宽思维。(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1、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来,他会说些什么呢?

  2、出示画面图,让生充分说,并把它写下来。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尽情地发挥想象,激活思维,充分运用,完成“从感悟——积累——运用”的语文教学三层次。在这里,作为低年级的学生可能只能写出两三句话来,但这都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话。让他们觉得原来写话可以是轻松的,而且是快乐的。因此这是本堂课的第四大亮点。)

  六、动画结语,揭示寓意

  1、学了寓言后,你明白了什么,想说什么,小组内交流。

  2、结语:学了课文后,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不要学固执的青蛙,要学跳出井口的青蛙,勇于认错,(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书)。所以老师写了一首儿歌,但是需要小朋友们帮老师补充完整——(出示老师儿歌,让孩子补充后齐诵)

  小青蛙,小青蛙,水井底下安了家,说天只有(井口大)。

  小青蛙,你错啦,天是(无边无际的),不信出来看看吧。

  小朋友,记好啦,固执青蛙(不可学),站得(高)才看得(远)。

  (设计意图:儿歌把课文内容和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孩子们在快乐的朗诵中不但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很好的定位。课,起于故事,结于儿歌。课到此戛然而止,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五、关于板书设计:(这是本堂课的最后一个亮点)

  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运用简洁的文字,清晰地箭头标志,力求简洁明了,将课文内容,课堂结构,文章寓意,清楚地展现出来。为本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青蛙井口大

  天有多大?

  小鸟无边无际

  站得高才看得远

《坐井观天》说课稿4

  一、说教材理解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新课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中的一篇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年级组共同制定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已学生字。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促进学生领悟课文含义和感情。

  2.通过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引导学生懂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读课文,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在读中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试着比较合乎情理地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触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了新课程的明确指导,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决定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朗读感悟”即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过程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朗读兴趣。在“读——交流——感悟”的过程中,赏读描写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在朗读中感受寓言的有趣,理解寓意巩固新词。教师适时点拨小结。

  “情境表演”旨在创设情境,低年级的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且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因此,始终使学生置身于寓言故事的情境中,我就是青蛙,我就是大象,我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读课文之后的独特感受以及自己的想象。理解和想象之余引发学生较深层次的思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教材理解,教学目标设置,重点难点的揣摩,以及对于学生年龄特点的分析,我们决定按照如下流程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1.巩固字词,情境导入。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如果能从课堂一开始便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就能延长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因此,我们选择了低年级孩子最喜欢的开火车游戏复习生字词,以及情境式导入。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置身于故事情境,游戏的世界。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因此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我们着重设计了解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许多知名的教育专家都曾经一再提出,语文的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带领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纵然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对整体,通篇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之初,设计了教师范读,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朗读感悟,体会寓意。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的设计针对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以段落教学为主,段落教学也体现了从整体入手。集中注意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步,以学生贴图游戏的方式教学第一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小鸟和青蛙所在的不同位置。结合图文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这一点非常关键。正因为所处位置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结果。理解“井沿”,并举实际例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碗沿、河沿等帮助学生理解“沿”的意思。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步,直奔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也就是课文的2-7自然段。首先让学生自由读2-7自然段,说说小鸟和青蛙一共有几次对话。以此体现段落教学从整体入手。接着,让学生与同桌合作,练读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然后,在汇报中,跟随学生的阅读期待,按顺序引导学生理解三次对话中的关键词句:

  A.第一次对话中引导学生想一想,小鸟为什么会又累又渴,从而深挖一百多里这个距离名词。让学生体会小鸟飞了很远,并读出又累又渴的语气。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一个按点。检查学生区分“渴”和“喝”这两个形近字的读音。利用齐齐乐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形近字,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B.第二次对话的朗读指导是这个段落的重点。我们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说大话”“无边无际”和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标点符号“!”和“?”指导学生的朗读。并通过齐齐乐互动教学软件帮助学生理解反问句“还用飞那么远吗?”在课文中的意思是表示不用飞那么远。最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用小纸筒模仿青蛙井底看天,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的观点来由。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引导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因为所处位置的不同所以对天的大小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寓意。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抓住关键词,留意标点符号的方法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渗透。

  C.第三次对话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年级组引发了激烈的思维碰撞,我们就到底应不应该抓青蛙和小鸟的“笑”讨论了很久,我们一方面认为应该抓青蛙的笑中流露的自以为是,小鸟的笑中流露的诚恳劝说进行朗读指导。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此深挖冲淡了重点。所以这个环节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给予指导。

  第三步,小结三次对话,体会寓意。这个部分的教学,是整节课的难点。前面的朗读指导和理解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这个环节作铺垫。我们设计了“读了课文,你是想当小鸟还是想当青蛙呢?为什么?”这个开放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青蛙所处的位置和青蛙的自以为是造成了青蛙目光短浅,而小鸟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飞翔,因此才会见多识广。学生理解到这个程度也就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学生理解了寓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再读课题,理解坐井观天的深层含义。比喻眼界很渺小,见识少。

  4.展开想象,读写迁移。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设计以小作家这个词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的欲望,并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创造。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学完课文以后写的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

  5.总结全文,升华寓意。

  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们是希望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总结归纳寓意,并升华到指导孩子们的生活态度,起到为全课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们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课文,提示寓意,板书如下:略

《坐井观天》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3课《坐井观天》。下面,我将就本课该教什么,怎么教,为何这样教,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加以阐述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是本册寓言故事教学的开始,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寓言故事,在读中感悟寓言的含义,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也是难点。扎实做好第一篇课文的教学,就是为后面几篇课文打好基础,做好铺垫,起到引领导航的作用。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以比喻性的作品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本课也不例外,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象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文章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在朗读中能感悟到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新词的意思。

  2、情感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3、能力目标:对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

  (二)、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次对话,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结合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认知特点,我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动画演示法、角色表演法、动手实践法等方法,从而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演、写”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逐步向“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最高境界靠拢,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流程

  综合上述,紧扣教学重点,力求突破难点,以达到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认知特点直观形象,课的开始,我是这样介入:

  1、大屏幕演示动画讲述“坐井观天”的故事

  完毕,直接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设计意图:动感的画面,声情并茂的语言,把孩子带进寓言故事中,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同时也让孩子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因此,我认为这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本堂课的第一个亮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听了故事,小朋友们也迫不及待地想读书了吧,现在让我们大家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谁和谁的什么故事?

  同桌交流读懂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青蛙井口大

  天有多大?

  小鸟无边无际

  (设计意图:此环节调动学生眼、耳、手、嘴等多种感官,激发孩子朗读兴趣。也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三、研读感悟,扎实积累

  1、读第一段,理解“井沿”,(简笔画出示井的结构图,指出井沿的位置。)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图形,能帮助孩子快速理解词语意思,还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2、出示第一次对话图文

  ③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

  (设计意图: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

  3、出示第二次对话图文

  ①学生自读第二次对话后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②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

  (设计意图:让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③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④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4、出示第三次对话图文

  ②思考:青蛙笑啥?小鸟笑啥?(让生充分发表见解)

  ③用“……也……”说话。

  ④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引导读出青蛙的自信、高傲;小鸟诚恳劝告的语气)

  4、青蛙为什么自以为没有弄错呢?是不是小鸟真的“说大话”了呢?现在请小朋友们动起手来做一下实验:用作业本卷成圆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让生充分发言)(小孩子本身就是活泼好动的,在这里,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青蛙的感受,原来青蛙看到的天确实是“井口那么大”,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不听小鸟的话,自以为是。为学生理解故事寓意作下铺垫,因此这里是本堂课的第二大亮点。)

  (设计意图:课堂应是学生的,本环节注重孩子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听、说、读、思、动手操作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

  四、再读对话,回归整体

  1、分角色读三次对话,可加上表演动作。可分小组读,也可分男女读,也可随意抽学生读。(本步骤符合儿童爱表现,爱表演的特征,也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因此我认为这里是本堂课的第三大亮点。)

  五、展开想象,拓宽思维。(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1、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来,他会说些什么呢?

  2、出示画面图,让生充分说,并把它写下来。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尽情地发挥想象,激活思维,充分运用,完成“从感悟——积累——运用”的语文教学三层次。在这里,作为低年级的学生可能只能写出两三句话来,但这都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话。让他们觉得原来写话可以是轻松的,而且是快乐的。因此这是本堂课的第四大亮点。)

  六、动画结语,揭示寓意

  1、学了寓言后,你明白了什么,想说什么,小组内交流。

  2、结语:学了课文后,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不要学固执的青蛙,要学跳出井口的青蛙,勇于认错,(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书)。所以老师写了一首儿歌,但是需要小朋友们帮老师补充完整——(出示老师儿歌,让孩子补充后齐诵)

  小青蛙,小青蛙,水井底下安了家,说天只有(井口大)。

  小青蛙,你错啦,天是(无边无际的),不信出来看看吧。

  小朋友,记好啦,固执青蛙(不可学),站得(高)才看得(远)。

  (设计意图:儿歌把课文内容和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孩子们在快乐的朗诵中不但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很好的定位。课,起于故事,结于儿歌。课到此戛然而止,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五、关于板书设计:(这是本堂课的最后一个亮点)

  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运用简洁的文字,清晰地箭头标志,力求简洁明了,将课文内容,课堂结构,文章寓意,清楚地展现出来。为本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青蛙井口大

  天有多大?

  小鸟无边无际

  站得高才看得远

《坐井观天》说课稿6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的是鲁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寓言”主题的第一课(点)《坐井观天》。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不能像青蛙那样眼光狭小。

  二、(点)教学目标

  1、认识“沿际抬信”4个生字。学会写“信沿”等10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青蛙和小鸟的心情,初步理解寓意。

  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积累“坐井观天、无边无际”成语。

  三、(点)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提出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以识字写字、朗读积累为主”的要求,我认为,(转身、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积累优美词语是教学重点,“沿、渴、还、信”的书写,区分使用形近字“渴、喝”是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教法学法

  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学习总是从兴趣出发。识字方面,尽管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但因为他们的感知不够精细,往往对一些字音和字形相近的生字发生混淆。在朗读方面,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读准字音,但是还读不出语言的趣味。因此(点)我采用随文识字、字理识字、情境教学、分角色朗读等方法,适时适度地调整学习形式,变换学习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愉悦的学习状态。

  五、教学过程

  本课我准备采用(点)以下五个环节完成我的教学:创境激趣、读文识字、分角色朗读、理解寓意、指导书写。

  第一环节:(点)创境激趣

  考虑到低年级的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伊始,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幅图画(点),让他们观察,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坐井观天》(写题目:坐井观天)这个小故事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自然中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第二环节:(点)读文识字

  首先,学生自主练读课文,提醒他们把字音读准确,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树叶上的拼音,读不好的句子多读两遍。之后,让学生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在自读的基础上安排同桌轮读课文,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顺。

  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借助这个填空(点)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说清楚——“青蛙坐在里,小鸟落在上,他们在争论。青蛙认为,小鸟认为。”

  根据学生发言,我相机画出青蛙住的那口井(画井),让学生找(举图)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并指名学生上讲台粘贴这两个图片(贴图),根据学生贴的情况,指导理解“井沿”(箭头、写:井沿),就是井的边儿。接着联系生活实际“门的边儿”叫门沿,“床的边儿”叫“床沿”,大家的“课桌边儿”叫“桌沿”。之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转身、指着)“沿”这个字右边第二笔是“横折弯”,并让学生书空练写“沿”字。之后,把青蛙眼中的天(写:井口大)“井口大”、小鸟眼中的天(写:无边无际)“无边无际”板书在相应位置。

  接下来,我依次指导学生读好三次对话

  首先是第一组对话:(点)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抓住问号这一标点,指导学生读好一问一答的语气,运用多种形式,如老师问学生答、男生问女生答等等。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注意区分(举字卡)口渴的“渴”和喝水的“喝”,渴了要找水,渴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

  指导学生读第二次对话:(点)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指导朗读这次对话时,我先抓住启发学生理解两个词语“大话”和“无边无际”,大话就是吹牛,无边无际就是没有边儿。接着我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句话为突破口,不给学生们灌输反问这一知识术语,但通过老师的范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之后同桌两人分角色一人扮演小鸟,一人扮演青蛙,分别读他们说的话,在全班普遍参与练习的基础上抽取两组展示,让同学们评一评那两个人是最佳搭档,通过这种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有了第一、第二次朗读对话的基础,第三组对话:(点)“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第三环节:(点)分角色朗读

  (点)全文展示

  在这个环节,我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并试着给自己的角色设计动作,边读边表演;只读对话;以及小组展示朗读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乐于朗读的目的。

  第四环节:(点)理解寓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只青蛙是“井底之蛙”,现在人们用“坐井观天”“井底之蛙”来比喻有的人眼光狭小。你们一定要多读书、多长见识,才不会是“井底之蛙”。

  第五环节:指导书写

  低年级写字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教给方法,强调书写习惯。因此,我围绕本课写字训练的重难点进行精要指导。

  (点)“渴”和“还”的笔顺是学习的难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动态效果,使单调枯燥的汉字变成一幅幅形象有趣的动态画面(我不会插入动态演示)。然后老师范写(范写),边写边提醒先进人,后关门,学生书空,最后进行描红、临写。

  本课有8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根据学生以前的书写情况,左窄右宽的字写正确容易,写规范、写美观很难,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类字的特点,在指导写“信”时,我边(范写)边告诉学生:右边“言”的第二笔“横”应该写的最长。让学生逐步达到把字写规范、美观的要求。

  最后说板书:

  (指)我的板书图文并茂,简洁明了,服务于学生的学,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好帮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坐井观天》说课稿7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课以寓言的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或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对孩子们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坐井观天》是本组五篇课文中的第一篇,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的先导,学习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本组课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课时中,我带着学生从读中悟,悟中读,反复品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又利用简单的小实验,让故事深含的寓意跃然纸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巩固已学生字。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误。培育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根据文章内容主次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的重点是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卷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三、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头饰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语文能力,因此,我采用了现代的教学手段,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和学生亲身体验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四、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目标。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手段掌握学习方法。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课文的教学分为: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感知——研读感悟——演读入境——升华情感——拓展延伸几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

  讲故事引入课文:亲爱的小朋友,我们都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有只小青蛙,整天坐在井底,从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他呀,还以为井底就是整个世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这只井底之蛙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这是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快来打开书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建议中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抓住了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内容的心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势引入本课的学习中。)

  (二)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小朋友们看了“坐井观天”这个课题,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猜测。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梳理出文章的主要问题,板书在黑板上面,如“观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为什么要坐在井里?”“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等,然后在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初读感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采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教师提出要求:立好书,不指读。并且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后反馈: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争论什么?指名说说,教师随机点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结合图文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这一点非常关键。正因为所处位置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我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井底),小鸟落在(井沿)。理解“井沿”,并举实际例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碗沿、河沿等帮助学生理解“沿”的意思。

  (四)研读感悟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而后再仔细品读。

  1、研读第一次对话。读完后让学生自己交流读懂了什么?

  (此处指导学生读出小鸟又累又渴的语气,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读的过程中还可加上适当的动作。)

  2、研悟第二次对话

  a、学生自读第二次对话,用直线和曲线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此一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接触到批注方法: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青蛙认为天有多大?理解“大话”,同时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不对?(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c、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并说话。(此处的设计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从训练中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d、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e、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f、同桌分角色练读,全班朗读。(此处设计意在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再朗读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理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g、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上面有了充分的读书理解的过程,此一设计就会水到渠成)

  h、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此处照应开篇,进一步体会二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事物自然会有不同。)围绕上面的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为了使学生能够很明晰的理解课文的寓意,以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里建议学生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i、全班朗读(师引读,男生读青蛙,女生读小鸟,进一步加深理解与体会)

  3、研悟第三次对话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通过“信”字的教学引导孩子从字形中品析字的含义并渗透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伟大与精妙。

  a、分角色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小鸟和青蛙都笑了,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吗?并用“一……就……”说话。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对话。(朗读时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及对小鸟的讥笑,小鸟的话要用着急、无奈的语气读,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

  c、动手体验: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d、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五)演读入境

  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六)升华情感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揭示寓意,突破难点。因此我用4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寓意:这几个问题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小鸟为什么会说对?(因为小鸟见多识广)

  2、青蛙为什么会说错?(因为青蛙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还有一个原因:自以为是

  这个原因是理解寓意的难点,一定要通过读来突破,来理解,通过读青蛙的话:“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读出青蛙的傲慢和“自以为是”。

  3、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青蛙?(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

  4、坐井观天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或者说是批评犯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因为是寓言,因此不讲、不点拨、不引导,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由表及里,把深刻的寓意一层一层的剥列开来,原来青蛙的错误不仅在于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在于它的这种闭关自守、自以为是的态度。学生就很轻松自然地一步一步地理解了课文寓意。

  (七)拓展延伸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假如青蛙听了小鸟的劝说,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些什么?说些什么?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编写第四次对话,并上台读一读。

  (这个设计来源于课文,又跳出课文,既巩固深化课文,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3.坐井观天

  小鸟:天----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青蛙:天----井口那么大(目光狭小)

  启示----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

《坐井观天》说课稿8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4)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三、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自己认为天有多大,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落”、“井沿”,在简笔画中贴图找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问号和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从小鸟漫游的画面想象走过的地方,领悟出小鸟眼界宽,看得多,见识多。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2)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

  12、坐井观天

  天无边无际

  看得多见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见得少

《坐井观天》说课稿9

  一、教材、学情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象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样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有很强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的全面。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总结学习方法,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本课的学习,我准备当好学生学习的伙伴,充分发挥启发、引导、辅导,促进的作用,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

  2、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自己认读生字,总结识字方法,自己体会揣摩如何人有感情的朗读,自己观察字形,记忆字形。同桌合作互相帮助结局识字困难,互相评价写字效果,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等等。

  一、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看了“坐井观天”这个课题,会想到什么吧?学生自由猜测。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会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面,如“谁坐井观天?”“为什么要坐在井里?”“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等,然后在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建议中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抓住了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内容的心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顺势引入本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并主动识字

  我是这样引导的:“小朋友们很聪明,这么快就知道了故事的内容,刚才读书时有没有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小手来指着拼音读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都圈出来,认一认。”

  学生自读后,我引导学生总结识字的方法,学生会总结出拼拼音、问同学、联系上下问猜一猜等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也是语文课标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学生明确了识字方法,我引导学生历经“在语文中识字——认读单个生字——认读词语这一过程,采用自读、同桌合作读、找朋友等形式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

  (三)品读课文,理解寓言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然后用三副动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扮演小鸟和青蛙进行角色朗读。

  朗读后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在回答,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这一句来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为进一步体会青蛙目光短浅的原因,我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亲身体验的环节,让学生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然后用纸卷成纸筒在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进一步体会青蛙的心情,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寓意。

  在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后,我在让学生给动化中的小鸟和青蛙配音,这时学生会读出青蛙傲慢自信的语气,小鸟的耐心的语气。

  这一环节的设计自始至终遵循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为生服务“的教育理念,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运用了只管形象恰当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入境而生情,通过亲身体验达到理解寓意,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

  (四)延伸

  这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画龙点睛之笔,我准备这样安排: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坐井观天》说课稿10

  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告诉我们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见识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引导学生看事物要全面,不要象青蛙那样自以为是,学习小鸟的诚恳劝告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通过谈话引出课题,并借此理解“观”及“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请同学拿起笔,边读课文,边圈生字,并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并借助图认识“井沿”。

  3、通过自由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会读会认这些生字。

  三、研读课文

  不管是理解词语,还是理解寓意,都是在读的基础上进行,读贯穿教学环节的'整个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1、再读课文,说说青蛙与小鸟在争论什么?

  2、找出它们持不同观点的这两句话。朗读,在读中理解“无边无际”“大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指导朗读。

  3、你同意谁?为什么青蛙会有不同的看法?请你读一读青蛙说的话,并把这个句子找出来。

  4、做试验,理解青蛙会有错误看法的原因。用书卷成筒当井沿,把天花板当天,说说看到的天是怎样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井沿把它的视线挡住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读这句话,体会青蛙的自以为是。

  5、面对固执的青蛙,小鸟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来当一当小鸟,劝劝青蛙吧。出示最后一段,学生朗读。

  6、分角色朗读课文。

  7、小结,悟寓意。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课后生字,先让学生读读说说。

  2、师范写难写的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

  五、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小鸟

  天有多大

  井口那么大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不要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一篇,对于后续课文的学习起着很大的引领作用。

  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理解“井沿”,并学会书写“沿”。理解“坐井观天”、“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分角色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3、口语练习:用“谁和谁在干什么”、“_____得很哪!”“一…就…”“因为…所以…”进行口语练习;续编青蛙跳出井口的第四次对话。本课的寓言故事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其中有很多口语训练的素材。可以利用本课生动有趣的情景,结合语言点对学生进行较为规范的口语训练,让学生理解并且运用文中的句式,丰富口语的内容,为接下来把口语更规范地转化为书面语(作文)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二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口语训练及续编对话是难点。

  创新点:为突破教学难点,采用的方法有:

  (1)与生活相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

  (2)结合本课对话内容中的`语言点对学生进行模仿训练,让学生在口语练习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3)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

  三、说学法

  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等学习方法。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练习: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口语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

  (2)抓重点词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结合;

  (3)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4)引导由说到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训练想象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五、说过程

  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安排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解决生字(写7个,除“沿”),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理解了“井口”、“井底”并找到了青蛙和小鸟的3次对话。今天的第二课时,首先回顾课文内容,复习词语,学写“沿”字,然后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着重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抓住对话中的语言点进行训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在运用过程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相互促进。

《坐井观天》说课稿1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我说课的题目是山东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13课《坐井观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由“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板书设计”五部分组成。

  一、教材、学情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象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样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有很强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结合本课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语文基础,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其中的4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的全面。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总结学习方法,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因此,我将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做为教学重点之一,我准备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如开火车、找朋友等方法,将识字教学落到实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理解寓意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准备采用分角色朗读、利用动画创设情景、学生亲身体验等办法,引导学生由境入情,与文中的小鸟、青蛙融入一体,以达到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本课的学习,我准备当好学生学习的伙伴,充分发挥启发、引导、辅导,促进的作用,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本课才用的教学方法是主要是“情境教学法”“体验法”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入境生情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说学法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自己认读生字,总结识字方法,自己体会揣摩如何人有感情的朗读,自己观察字形,记忆字形。同桌合作互相帮助结局识字困难,互相评价写字效果,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等等。

  三、说教学手段的运用

  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语文能力,因此,我采用了现代的教学手段,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和学生亲身体验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看了“坐井观天”这个课题,会想到什么吧?学生自由猜测。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会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面,如“谁坐井观天?”“为什么要坐在井里?”“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等,然后在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建议中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抓住了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内容的心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顺势引入本课的学习中。

  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并主动识字

  感知故事内容,我是这样安排的,让学生自由读书,根据课文内容简单的叙述故事情节。

  主动识字

  我是这样引导的:“小朋友们很聪明,这么快就知道了故事的内容,刚才读书时有没有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小手来指着拼音读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都圈出来,认一认。

  学生自读后,我引导学生总结识字的'方法,学生会总结出拼拼音、问同学、联系上下问猜一猜等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也是语文课标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学生明确了识字方法,我引导学生历经“在语文中识字——认读词语——认读单个生字这一过程,采用自读、同桌合作读、找朋友、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形式每吧识字教学落到实处。

  品读课文,理解寓言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然后用三副动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扮演小鸟和青蛙进行角色朗读。

  朗读后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在回答,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这一句来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为进一步体会青蛙目光短浅的原因,我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亲身体验的环节,让学生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然后用纸卷成纸筒在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进一步体会青蛙的心情,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寓意。

  在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后,我在让学生给动化中的小鸟和青蛙配音,这时学生会读出青蛙傲慢自信的语气,小鸟的耐心的语气。

  这一环节的设计自始至终遵循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为生服务“的教育理念,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运用了只管形象恰当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入境而生情,通过亲身体验达到理解寓意,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

  学习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写到,要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根据这一原则,我采用“让学生观察字型,然后按你说我写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写字的兴趣,在与老师比到等同桌互相评价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理念中完成本课的写字任务。

  拓展延伸

  这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画龙点睛之笔,我准备这样安排: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小组续编第四次对话后,让学生分角色读一读,然后教师进行小结:希望同学们能象跳出井口的青蛙那样,勇于认错,站在高处看问题。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小鸟

  井口大无边无际

  跳出井口

  这一板书设计,抓住了寓言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坐井观天》说课稿13

  坐井观天说课稿课件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从中明白蕴涵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实际,我确定这一课时的目标有三点;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3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3、引导学生看事物全面化,要实事求是,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

  三、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3个生字,课文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我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依据新课标精神,我运用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读、说、练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考虑到低年级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开始,我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走入课堂的欲望。

  2、多种形式,认识生字、新词

  本文有3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关,由简到难,第一关,学习生字,第二关,在新词中认识生字,第三关,在句子中巩固生字,这样学生从字、词、句中认识和巩固了生字。

  3、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对本课的`学习,我注重在指导朗读上下功夫,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首先,我安排了自由读,边读边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其次在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中,我采用了分角色读、讲读,让小朋友们体会到他们的感情。

  深入到故事中,把自己当成青蛙或小鸟,练习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青蛙对天大小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鸟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4、拓展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会跳出进口来看吗?看到了什么,开会说什么?这样留给学生思维的创造空间,培养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加强正确地引导。学会续编故事。

《坐井观天》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去实践,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对本册的要求及单元训练要求,结合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为:

  1、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明白读书方法,了解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

  3、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说出自己的学习收获,初步感知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读生字、说出记字方法,归纳写字技巧,并让他们在田字格里把字写规范。

  教学难点:

  学生把所学生字、词语带进课文再有感情朗读,找出小鸟与青蛙三次对话,并分角色朗读。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给学生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运用谈话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朗读体会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并采用课件等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说学法:

  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这样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学生的主体精神被激发,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因此,自主学生字、分角色朗读、合作研讨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考虑到低年级的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我先利用小鸟和青蛙图片,让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和这两个小动物有关,并启发学生猜一猜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坐井观天》这个小故事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在学生刚刚打开课本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顺畅。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注上音节,再多读几遍,在文中批划,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1、初次读课文后教师检查学生批划的内容,着重看生字音节在文中批注情况。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

  3、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

  4、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识字。

  (四)动静结合,指导写字: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应读写结合。所以在学生充分朗读之后,静下来,动动手写几个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我引导学生说出写字方法,练习课后的田字格里的字,然后同座互评,教师把写得好的字进行展示。

  (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划出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交流读书收获,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表扬,对不当之处及时点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我设计了下面的板书

  12坐井观天

  小鸟:无边无际

  青蛙:只有井口那么大

《坐井观天》说课稿15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又同大家相聚在这温馨的“小教天空”里,我是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的龚月梅老师。现在,我就我执教的《坐井观天》情况,与大家交流一下。

  说教材

  我提供的课例《坐井观天》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告诉我们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见识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本单元除了《坐井观天》,还有《我要的是葫芦》《小柳树和小枣树》都是寓言,它处于由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转化的过渡位置,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难点:理解寓意

  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环节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来设计的。

  一、首先是读

  听老师配音读、自由读、质疑读、理解词语读,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感知和理解。

  二、理解词语

  通过读文中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

  三、理解寓意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还是老师硬塞给学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让学生悟出这个道理,关键是要把青蛙的那种傲慢、自以为是的那种语气读出来,学生才有可能理解。比如:“别说大话了,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还有,“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反复地读,读出青蛙的傲慢,读出青蛙的“自以为是”,学生就从感性上对这只青蛙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后,在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环环相扣的问题环节,由浅入深,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逐步深入,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真正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并引出“该怎么做”这个问题,让学生各抒已见,用学得的道理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

  这几个问题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小鸟为什么会说对?(因为小鸟见多识广)

  2、青蛙为什么会说错?(因为青蛙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还有一个原因:自以为是

  这个原因是理解寓意的难点,一定要通过读来突破,来理解,通过读青蛙的话:“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读出青蛙的傲慢和“自以为是”。

  3、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青蛙?(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

  4、坐井观天是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或者说是批评犯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学到这儿,《坐井观天》的寓意学生已经明白了,但为了加强理解,我又设计了二个问题环节,并相机进行语言训练。

  1、青蛙跳出井口会怎么说?

  有的说:天真大啊!

  有的说:天真的是无边无际啊!

  它还会说:原来我真是。

  有的说:原来的我真是太渺小了!

  有的说:原来的我真是太固执了!

  我们班李巍说:原来的`我真是白活了!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很生动。

  2、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犯青蛙的这种错误呢?

  有的说:多出去旅游

  有的说:要多看书,多学知识

  这样,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轻松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说教法

  一、读贯穿始终,读中理解。

  不管是理解词语,还是理解寓意,都是在读的基础上进行,读贯穿教学环节的整个过程。

  二、问题设置,环环相扣,由表及里,理解寓意。

  因为是寓言,不讲,不点拨,不引导,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由表及里,把深刻的寓意一层一层的剥列开来,原来青蛙的错误不仅在于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在于它的这种闭关自守、自以为是的态度。学生就很轻松自然地一步一步地理解了课文寓意。

  三、重视语言训练,加强课文理解。

  这节课共有三次语言句式训练:

  1、看了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的课件后,给出句式:

  小鸟飞过——,飞过——,也没有看见天的边。

  2、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会说什么?给出句式:

  一天,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说——。

  3、它还会说:原来的我真是——。

  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自然生动,让课堂生成了许多亮点,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这些句式训练,不仅训练了语言表达,还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由于我水平有限,经验不足,这堂课肯定还存在很多问题,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以促进我以后的教学。

  谢谢大家!

《坐井观天》说课稿16

  一、说教材理解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新课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中的一篇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年级组共同制定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已学生字。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促进学生领悟课文含义和感情。

  2.通过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引导学生懂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读课文,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在读中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试着比较合乎情理地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触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了新课程的明确指导,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决定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朗读感悟”即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过程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朗读兴趣。在“读——交流——感悟”的过程中,赏读描写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在朗读中感受寓言的有趣,理解寓意巩固新词。教师适时点拨小结。

  “情境表演”旨在创设情境,低年级的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且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因此,始终使学生置身于寓言故事的情境中,我就是青蛙,我就是大象,我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读课文之后的独特感受以及自己的想象。理解和想象之余引发学生较深层次的思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教材理解,教学目标设置,重点难点的揣摩,以及对于学生年龄特点的分析,我们决定按照如下流程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1.巩固字词,情境导入。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如果能从课堂一开始便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就能延长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因此,我们选择了低年级孩子最喜欢的开火车游戏复习生字词,以及情境式导入。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置身于故事情境,游戏的世界。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因此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我们着重设计了解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许多知名的教育专家都曾经一再提出,语文的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带领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纵然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对整体,通篇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之初,设计了教师范读,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朗读感悟,体会寓意。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的设计针对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以段落教学为主,段落教学也体现了从整体入手。集中注意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步,以学生贴图游戏的方式教学第一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小鸟和青蛙所在的不同位置。结合图文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这一点非常关键。正因为所处位置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结果。理解“井沿”,并举实际例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碗沿、河沿等帮助学生理解“沿”的意思。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步,直奔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也就是课文的2-7自然段。首先让学生自由读2-7自然段,说说小鸟和青蛙一共有几次对话。以此体现段落教学从整体入手。接着,让学生与同桌合作,练读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然后,在汇报中,跟随学生的阅读期待,按顺序引导学生理解三次对话中的关键词句:

  A.第一次对话中引导学生想一想,小鸟为什么会又累又渴,从而深挖一百多里这个距离名词。让学生体会小鸟飞了很远,并读出又累又渴的语气。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一个按点。检查学生区分“渴”和“喝”这两个形近字的读音。利用齐齐乐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形近字,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B.第二次对话的朗读指导是这个段落的`重点。我们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说大话”“无边无际”和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标点符号“!”和“?”指导学生的朗读。并通过齐齐乐互动教学软件帮助学生理解反问句“还用飞那么远吗?”在课文中的意思是表示不用飞那么远。最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用小纸筒模仿青蛙井底看天,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的观点来由。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引导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因为所处位置的不同所以对天的大小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寓意。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抓住关键词,留意标点符号的方法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渗透。

  C.第三次对话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年级组引发了激烈的思维碰撞,我们就到底应不应该抓青蛙和小鸟的“笑”讨论了很久,我们一方面认为应该抓青蛙的笑中流露的自以为是,小鸟的笑中流露的诚恳劝说进行朗读指导。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此深挖冲淡了重点。所以这个环节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给予指导。

  第三步,小结三次对话,体会寓意。这个部分的教学,是整节课的难点。前面的朗读指导和理解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这个环节作铺垫。我们设计了“读了课文,你是想当小鸟还是想当青蛙呢?为什么?”这个开放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青蛙所处的位置和青蛙的自以为是造成了青蛙目光短浅,而小鸟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飞翔,因此才会见多识广。学生理解到这个程度也就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学生理解了寓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再读课题,理解坐井观天的深层含义。比喻眼界很渺小,见识少。

  4.展开想象,读写迁移。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设计以小作家这个词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的欲望,并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创造。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学完课文以后写的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

  5.总结全文,升华寓意。

  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们是希望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总结归纳寓意,并升华到指导孩子们的生活态度,起到为全课画龙点睛的作用。

《坐井观天》说课稿17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坐井观天》。“坐井观天”是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对孩子们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在这一课时中,我带着学生从读中悟,悟中读,反复品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又利用简单的小实验,让故事深含的寓意跃然纸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巩固已学生字。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二、说教学重难点:

  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我采用图片、多媒体课件、头饰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说学法: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目标。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手段掌握学习方法。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3、说教学手段的运用

  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语文能力,因此,我采用了现代的教学手段,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和学生亲身体验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四、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课文的教学分为: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研读对话——演读入境——抒发感情,升华情感几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看了“坐井观天”这个课题,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猜测。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理会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面,如“谁坐井观天?”“为什么要坐在井里?”“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等,然后在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建议中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抓住了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内容的心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势引入本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采用动漫播放,让学生听完后,想读一读的站起来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然后提出思考问题:他们在争论什么?指名说说,教师随机点评。并结合图文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井底),小鸟落在(井沿)。理解“井沿”,并举实际例子,如:桌沿、床沿等帮助学生理解。

  (三)研读对话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而后再仔细品读。

  1、研读第一次对话。读完后让学生自己交流读懂了什么?

  (指导学生读出小鸟又累又渴的语气,还可加上适当的动作。)

  2、研悟第二次对话

  A、学生自读第二次对话,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让学生接触到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 、青蛙认为天有多大?理解“大话”,同时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不对?(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动手体验: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C、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并说话。

  D、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E、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F、分角色朗读。

  3、研悟第三次对话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A、分角色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小鸟和青蛙都笑了,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吗?并用“一……就……”说话。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对话。(朗读时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

  C、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四)演读入境

  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

  (五)抒发感情、升华情感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揭示寓意,突破难点。

  ,《坐井观天》说课稿(示范)标签: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大全,

《坐井观天》说课稿18

  ,拓展延伸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学了寓言后,你明白了什么,想说什么,选择喜欢的方式交流。

  (说明青蛙见识少、目光狭小,而小鸟则见多识广。得出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的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2、假如青蛙听了小鸟的劝说,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些什么?说些什么?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3.坐井观天

  天----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天----井口那么大

  (目光狭小)

【《坐井观天》说课稿】相关文章:

《坐井观天》说课稿12-01

《坐井观天》说课稿05-27

坐井观天的说课稿12-18

坐井观天说课稿06-26

《坐井观天》说课稿15篇12-01

《坐井观天》说课稿(精选15篇)03-20

《坐井观天》说课稿精选15篇12-07

《坐井观天》说课稿(15篇)12-01

《坐井观天》说课稿合集15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