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3-07-10 09:15:08 宗泽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通用10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思想与方法和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与思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等知识已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首先,给出容积和容积概念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就是用体积单位;然后,通过从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药水瓶、饮料瓶上的容积单位L和ml,并介绍了它们的关系和它们与体积单位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来感知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将新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利用例5计算小汽车油箱容积巩固长方体容积的计算和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立体图形中体积与容积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做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因此针对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对具体实物的观察中理解容积与体积;认识容积单位:升、毫升。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感悟等数学活动过程,感知容积单位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3.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学重点: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三、教学思想与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打算从又下四步展开教学活动: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实物(塑料盒、木盒),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展开教学活动。如:在区分容积与体积时,选择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木盒和塑料盒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感观获得对两个概念的区别,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操作是学生认识事物、探索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如:在探究中感知1L、1ML的实际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容积以及感悟出容积的大小。

  3、通过有层次地操作活动,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认识,获得新知。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化抽象为形象。

  4、将所学容积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价值。如:巩固练习中的题目就有所体现。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新知识的构建是以已有的旧知识为载体的。因此,在课的开始我设计了复习体积、体积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以及长方体体积的计算,能够较好的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四部分,第一、容积的概念,第二、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第三、认识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感悟估测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第四、容积的实际应用。

  第一部分内容是容积概念的教学。在这里,我直接出示实物教具,长方体小木盒。通过实物介绍容积就是容器里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随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容积?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避免机械的背诵概念。在此基础上问学生:通过刚才的举例,发现了只有什么样的物体才有容积?学生会很快说出:必须是空心的物体才有容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直观感知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容积的意义。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第二部分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竟猜小游戏。拿出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体塑料盒和木头盒(用纸蒙好)让学生猜哪一个容积大,在学生的竟猜中揭晓迷底。感受容积与体积的不同之处是容积从里面测量而体积是从外面测量。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体积相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竟猜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在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下来学习知识。从而轻松的解决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第三部分内容认识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感悟估测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因此,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难点。在此,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认识容积单位,通过实物教具药水瓶和饮料瓶,观察上面的竟含量,引出L和ml两个容积单位,让学生猜想,升和毫升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会猜出是容积单位。教师紧接着问学生:你们想知道1ml水有多少吗?学生通过用针筒吸水并滴在手心活动感受1ml的大小。并把1ml水注入药水瓶中,用它估计老师事先准备好的药水瓶中水的容积。(10ml)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一毫升究竟有多少?并以此为凭借进行估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活动二:操作、猜想、验证、感悟。用250毫升的量桶,向容积是1升的容器中倒水,倒几次是1升?通过倒水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操作。倒四次正好是1升。得出(1L=1000ml)。又将1升水倒入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中,你猜想会发生什么?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得出1升=1立方分米。那么1毫升与1立方厘米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说继续验证,有的学生会根据升与毫升、1升与1立方分米的关系得出1毫升=1立方厘米。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这两个单位间的关系。随后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哪些容器上还标有L和ml的字样。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先将1升水倒入正方体容器中,让学生猜想会有什么现象。接着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学生会得出1升=1立方分米。那么1ml与1cm3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时有的学生说继续操作验证;有的学生说不用,根据升与毫升的关系和1升与1立方分米的关系可以得到。体积与容积单位间的关系是通过学生猜想、操作验证的方法得到的,这样能够使他们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将1升水倒入纸杯中,能倒几纸杯水?估计一下一个纸杯大约能盛多少毫升水?本环节是通过两次倒水活动深刻地理解了升与毫升和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亲身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时,教师指出:科学规定,每人每天至少要喝1400毫升的水,你知道1400毫升究竟是多少呢?学生用不同的容积来说明1400毫升的多少。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不同容器建立深刻的表象,丰富数学体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此活动,充分让学生猜想、验证、感悟、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容积单位间的关系。而且更能深刻地感悟到1L和1ML的实际大小。增强估算的能力。培养学生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

  第四部分是例题的教学,由学生独立完成,师适时点拨怎样把体积单位转化成容积单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指导。最后集体订正,使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加以运用。进一步理解容积和体积的关系。从而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三清”中的“堂堂清”。在此设计四组练习,第一组题单位间的换算,属容易题。主要目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第二组题感知题,使学生加深对L和mL两个单位关系的进一步感悟和理解。第三组计算题。难点是将体积单位转化成容积单位。对新知识加以运用,属中档题。第四组练习即例6,目的是让学生总结出测量不规则物体容积的方法。属于较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总结反思,提炼升华

  回顾课堂知识,最后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谈感受、谈收获、谈体会,总结拓展升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思想教育。《九章算术》是我国数学届的瑰宝,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可以说,《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又一杰出贡献。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也看一下这本书。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样,本小节的教学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从而产生了新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此外也加强了方程解与算术除法解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方程解领会此类应用题的特征,学会用算术法直接列式计算。这样既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出示多媒体)

  1、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并掌握检验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尝试、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 的体会,感受获得成功体会的经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教学重点(出示多媒体)

  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也是由于分数除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的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所扩展,而产生新的应用题。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是难点所在。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真正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探索发现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索学习的过程,变教为主为学为主,提高获取知识的本领,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并且仍具有好玩、好奇的特征,因此我主要指导学生采取以下的学法,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充分的时间讨论、思考,自己主动的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到学习带来的快乐,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

  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促进迁移

  该环节主要复习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为新知的探究铺路搭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如下:

  1、根据题意写出下面的数量关系。

  共三个小题,让学生思考后口答,教师板书数量关系。

  2、出示与例题有关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学生练习后,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用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把谁看作单位“1”?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对小学生来说,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取新知,就是一种再创造,第二个环节的教学,我设计如下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独立探索

  出示例3后,激励: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解决这个难题,开始行动吧!先放手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教师提示可根据复习题的数量关系式,用未知数X帮助自己解这道题。

  第二层次:合作探索

  在学生计算出例3的结果后,再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我做得对吗?存在什么疑问?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画图表示题意,找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该环节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所在,只有让学生深入理解题意,了解此类题型的'结构特征,把握题中所含的数量关系,才能真正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我如此设计,正基于此。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调整的能力。

  第三层次:尝试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17页的第3题,个别学生板演,教师在学生完成后集体点评,强调学习的难点。

  第三个环节:变式练习,巩固深化

  练习的设计要抓基础知识与发展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发展思维,形成技能的目标。在此环节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定位练习。

  仿照例3出示类似的两道应用题,要求学生读题,画图,深入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数量关系式。强化难点,形成技能。

  2、提高题:同来互相编题,互相解答。

  通过以上练习,促使学生将新的知识溶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的迁移和运用。

  第四个环节 课堂作业 反馈信息

  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三第4-7题

  (三)说“诱思探究”在本节课的具体体现

  1、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多次引导学生尝试练习,引导学生把旧知与新知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切实把学生推向学习探索的第一线。体现了“诱思探究”对当代课堂教学的要求。

  2、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练习,促使知识的形成和内化。教学中,我做到复习铺垫练,新知尝试练,难点强化练,是练习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全员动手,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得到了落实。

  五、说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应用题

  例3:白海货运码头有一批货物,运走了 ,还剩240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运走了剩下240吨?

  (一)解:设这批货物原有X吨。 (二) 240÷(9-5)×9

  X — X = 240 =

  X = 240 =

  我这样板书,对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3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6~66页——分数与除法。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对于分数,学生并不陌生。在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已经初步接触了分数,通过直观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这节课内容之前,又进一步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初步沟通除法和分数的关系;例2明确指出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例题后通过适当的练习,在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关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本课时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分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学概念,它的意义是多层次的。在本节课之前,学生是从“行为”(平均分物体)入手认识分数的;本节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则是对分数的进一步的理解——分数可以表示除法运算的结果。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突出这一点。

  (二)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和理解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并从中体会到用分数表示除法商的优越性。

  能在几组例证的探索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建模思想,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探究的能力。

  在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发展变化规律,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发现、掌握除法与分数的关系;难点是理解两个数相除商用分数表示。

  三、教法、学法

  在这一节课中,我以学生熟悉的平均分问题和分数的意义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点,借助实验操作、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经历

  (b≠0)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逐步构建除法和分数之间关系的模型,学会用分数这个新的数表示除法的商。

  四、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抛砖引玉。

  1、把6颗糖,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颗。

  2、把3颗★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颗。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块。

  【设计意图:虽然只是简单的3道题目,但却复习了旧知识,同时又巧妙地引出新知识,抛砖引玉,为下面的研究埋下伏笔。】

  承上启下,初步建模

  1、承接前一个问题: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1÷3;根据分数的意义,每人可得这块月饼的,借助月饼图可知,1块月饼的也就是块月饼。因此1÷3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根据分数的意义,直接用分数表示结果;其次借助数形结合,巧妙地把除法计算与分数初步联系起来。]

  2、把题目改为: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4名、5名、6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3、追问:如果平均分给7名、8名、9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如果是b名同学呢?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初步理解:如果被除数是1,不管除数是几,都可以用几分之一的分数表示1÷几的商。初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下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深入探究,理解含义

  出示例2: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通过“估算——猜想——验证——汇报反馈———小结”这几个环节,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3÷4的商。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两个预案,结合学生的汇报演示。

  预案1:先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1份,就是块;再用同样的办法平均分另外2块同样大小的月饼。这样每人分得3个块,就是块。

  预案2:把3块月饼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取其中的1份,就是3块饼的。1份有3个块,拼起来就是1块饼的,即块。

  归纳类比,发现规律

  1、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10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2、把7块月饼,平均分给10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3、把x块月饼,平均分给15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列出算式,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检测反馈,拓展提高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7÷8=9÷13=9÷8=11÷10=

  2.想一想,填一填

  完成书本课后做一做第2题,并添加这一道题目

  通过=()÷(),说明除法和分数之间的互逆关系;通过提问,“()可以是任何数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因为除数和分母都不能为0,所以。

  3.计算下面各题的商

  4÷7=1÷2=5÷3=45÷5=

  9÷3=4÷5=2÷3=1÷6=

  4.解决问题

  (1)一位火炬手跑1千米要15分钟,平均每分钟跑几分之几千米?1÷15=(千米)

  (2)如果要重新铺设一块15平方米的主席台,需要41块砖,平均每块砖占地多少平方米?15÷41=(平方米)

  5.思考提高题:0.7÷2的商也能用分数表示吗?

  五、教学预评及板书设计

  本节课通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抛——承——探——引”这几个环节,使学生经历了(b≠0)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较好地构建了除法与分数关系这一新的数学模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而且板书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突破教学的难点,使本课教学目标能有效达成,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是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一把米尺,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在测量中发现不能正好得到整数,那么引发学生想到用分数去表示剩余的不足,这就引出了分数的产生。

  2.让学生利用学具一个圆片、一根细绳、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领悟出可以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然后出示五个苹果和六个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其中的1/4,让他们用八支水彩笔自己去分一分表示1/4,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在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归纳出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得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分数的意义,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分数的产生

  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发现剩余的不足,提出问题剩余的不足怎样来记呢?然后在展示古代人测量物体长度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分数那时就已经产生了,最后通过展示两个孩子分东西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理解单位一的含义

  教师先展示一个平均分成四份的长方形,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里1/4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学具自己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表示其中的1/4,请学生代表到投影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紧接着教师出示平均分成四份的一条线段和一个圆,让学生说一说这里1/4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一个长方形、一个圆、一条线段看做一个整体,随后展示四个苹果,让学生说一说其中1/4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四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出示六个熊猫的图片,提问学生能不能把六个熊猫看成一个整体,紧跟着提问学生还可以把生活中的那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时提出单位“1”的概念。接下来回到熊猫图片让学生看图片自创作出一些分数,同时教师板书学生说出的分数,并带着学生分析分子分母各是什么含义,这时教师叫学生随机说几个分数并说说它的含义,最后让学生自己先总结分数的意义,然后教师归纳补充得到分数意义完整的概念。

  3.分数单位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整数425的计数单位,然后指出分数也有计数单位叫分数单位,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复述分数单位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在这里引导学生归纳:分数单位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也就是若干分之一,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有一个分数分母来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最后通过学生和教师配合做的小游戏加深学生对分数单位的理解。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在提出分数意义的概念后分糖果得这道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后面的三道练习都是通过具体实际巩固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3.隐藏香蕉的这道题是训练学生变换思维去考虑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合格率》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第二课时,是学生熟练地掌握了通分的方法与技能后进行的学习,对于巩固百分数的意义及今后的百分数的进一步应用等有重要作用。

  教材中安排了“哪种罐头的合格率高”这一情境,让学生在求合格率的活动中体会什么是合格率,在求合格率的过程中掌握将小数、分数化为百分数这一技能,进一步感知百分数的好处及运用百分数,并且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说学情

  百分数的意义及其便于比较的优点是上节课刚学过的知识,学生学习得比较扎实,特别是读写百分数,学生做得特别的好。有了这一基础,引导学生从百分数的.意义来说合格率的意义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已经学习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很容易将方法迁移应用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理解合格率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格率,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率的意义及求法,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并归纳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境引学激情趣——行中思思中学——学致用加巩固——拓展延伸——总结

  1.境引学激情趣

  以学生们喜爱逛超市为情境,引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你们是怎样挑选的呢?主要注意什么?

  2.行中思思中学

  由学生亲自动笔来计算合格率,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迁移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用除法计算,并将计算结果由分数或小数改写成百分数,解决选择哪种罐头的问题。

  3.学致用加巩固

  (1)从生活入手体会质检员的辛苦,解决社会关注的问题。

  3月29日,记者从农业部新闻办获悉,目前,河南全省生猪“瘦肉精”排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抽检存栏生猪31万头,确认“瘦肉精”阳性生猪134头,检出率为0.04%。从实际情况看,河南这次发生的“瘦肉精”案件是个别县市的少数人明知禁用仍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引起的,属于个案。全国生猪市场总体正常。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

  (2)利用今天学的数学知识为学校选择成活率较高的树种。这两个环节,学生通过计算,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和将分数、小数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3)让同学们举出生活中求百分率的实例,并有针对性的计算。引导学生回顾合格率、成活率和出勤率等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即解决问题的实质是百分数意义的应用

  4.拓展延伸

  3.15新闻报道,体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总结

  最后,在学生综合应用之后搭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及学习感悟,教师总结延伸并激励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6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倍数和因数”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自然数的知识之后,五年级数学水平比较好,在教学中我争取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自主探索。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者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二)情感、价值目标: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是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1、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小组合作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

  六、说教学过程

  (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上课开始,就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讨论,合作交流,认识倍数和因数

  1、动手操作。

  出示操作要求: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观察拼成的长方形,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各种摆法表示出来。

  2、提问:你表示的乘法算式是怎样的?猜猜他可能是怎么摆的?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出乘法算式,电脑演示相应的图形。

  板书:12×1=12 6×2=12 4×3=12

  3、谈话: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摆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写出三道不同的乘法算式。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如4×3=12,我们可以说

  “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边说边在屏幕上显示)

  师:如果我说“4是因数,12是倍数,行吗?”

  明确:倍数和因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单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

  根据6×2=12,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根据12×1=12呢?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都是指不为零的自然数。

  七、合作交流,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谈话:下面我们研究找一个数的因数。

  你能想办法找出18的所有因数吗?有困难的也可以小组里先商量一下。

  教师巡视,有目的地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指名板演。

  2、比较“有序”和“无序”两种情况,引导:对他的方法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或提问的?(使学生在比较、交流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3、比较“乘法找”和“除法找”的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4、回顾刚才的交流,你觉得要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最大的诀窍是什么?(按一定的顺序一对一对地找,找到两个数接近为止。)

  5、能找出15的因数或16的因数吗?选择一个找找看。交流:15的因数有1、3、5、15。16的因数有1、2、4、8、16。

  6、观察上面三个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八、自主探索

  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知道了12是3的倍数,3的倍数还有哪些?

  让学生思考片刻后自己试着找一找,再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在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的基础上明确:3与一个数相乘的积就是3的倍数,所以可以用3依次乘1、2、3、4、5……来找3的

  倍数;也可以每次加3来找3的倍数。

  提问:写的完吗?(写不完)那怎么办?(用省略号表示)

  2、能总结一下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吗?

  3、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找出4的倍数: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观察上面的例子,你有什么发现?先小组讨论,再交流。

  九、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教师出示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

  十、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7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下面我将从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依据: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课程标准关于“数与代数”内容安排上,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知识,学习好了本节课知识为以后学习分数的运算、性质等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与代数知识。教材编排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帮助他们感受单位“1”,理解分数单位,所以学好本节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分数,在教学时与相关的知识相结合。而本节课是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是一节概念性质的课程,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分数的意义概念教学时,创设生活情境,化抽象为具体、直观,调动生活已有的经验来理解分数的意义。

  也据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分数的意义”,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分数的本质意义进行学习,因此,我将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二、说教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我的教法以启发探究和引导发现法为主,教会学生用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并在生活中得以运用。

  三、说学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由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计算、推理”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的学法指导让学生采用自主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实践突破难点。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1、通过橡皮泥的合成与平均分,让学生用不同的数来表示。

  2、交流分数的产生及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创设智力陷井,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对分数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进行了一次再现的过程。再次为下面学习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做好铺垫。学生从历史、现实的生活中,初步了解分数的产生、应用的.广泛性,呈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分组合作,操作研究;

  2、反馈交流,汇报自己的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示,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为概括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为理解单位“1”做好铺垫。

  3、归纳定义,认识单位“1”;

  4、认识分数单位,深化单位“1”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的异同之处,使学生透过表象发现本质,再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得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单位。

  (三)拓展延伸,强化认知

  1、创造分数:9个橡皮泥,第一个同学取它的,第二个同学取剩下的,发现什么?

  2、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图形,只露出了一部分,我只知道是这个图形的,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能知道这个图形是什么样的吗?画画看。(一帆风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隐藏的图形,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四)数形结合感情数学之美

  老师这里有个图形,你们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大小吗?(八卦图、椭圆)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五)总结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相互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感悟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五、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的“做一做”。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8

  一、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下面立体图形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平面图形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一些解决基本图形问题的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尤其是对转化思想的渗透,学生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方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具体的情境中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并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分割图形的几种方法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印象深刻,计算方法水到渠成,从而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2、说学法

  (1)自主观察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时,才能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己来观察组合图形的特点,思考解决的方法,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后面小组的合作学习以及更好地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学习归纳

  以前总是老师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现在由学生自己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帮助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组合图形的趣味性,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数学问题(课件演示:淘气的家)

  (1)淘气家物体表面是什么图形?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2)引出组合图形

  (二)自主学习中探讨组合图形的面积

  2、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

  (1)、小组分工合作将组合图形转化成熟悉的图形

  (2)、学生总结出组合图形的转化方法:分割和添补

  (3)、分小组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

  出示淘气家墙面的缩影图,计算出粉刷墙面时所需的涂料

  (四)、拓展学习

  分小组合作,动手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计算出所拼图形的面积

  (五)、本课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9

  教材分析

  《折叠》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与生活”部分的第二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展开图之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立体图形和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建立表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今后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班75名学生,其中男生偏多且好动,但从过去的学习情况来看,总体上说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很浓,特别是在独学过程中不认真,效果不好。所以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一定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有效地学习。鉴于学生的实际,我觉得这节课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但在判断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他们学习的难点。另外课堂的组织教学非常关键。

  教学目标:

  1、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课前准备

  1.把附页3上面的三个图形剪开备用。

  2.独立完成课本第39页第1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题目,观察、想象它们各能折成什么立体图形?再出示信封的展开图,让学生继续观察,它能折成什么立体图形?立足于“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

  教学过程:

  一、学一学

  1.完成课本第38页“想一想”:

  1)将右图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它的形状像( )。

  2)用数字1---5从上往下依次标出中间五个面,用6、7标出左右两个面,图1与图( )相对,图( )与图( )相对。,图( )与图( )相对。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行拓展。将图形标上号码,然后提出问题。借助想象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完成课本第38页的“画一画”。天窗可以在( )号图形或( )号图形内,门可以在( )号图形内。

  3.完成课本第38页的“做一做”。你画的天窗和门的位置合适吗?

  4.完成课本第38页的“试一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图猜想,然后通过实践检验猜想的的结论,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由学生自己探索出的结论,能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练一练

  课本第40页第3题。

  三、查一查

  独立完成课本第39页第2题。

  四、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我认真阅读教材,充分读透教材,体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对教材进行合理组合、加工,设计注重了知识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本节课是动手操作课,我让学生经历了“猜想——再猜想——验证”的过程,首先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想象这个展开图可以折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表象。接着引导学生再次想象,给这个房子设计一扇门和一扇天窗,并动手在平面图上画一画,让学生完全凭借空间想象能力来设计,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和挑战性,我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来思考、设想。在巡视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大部分孩子的设计都挺合理的,这是我感到比较欣慰的地方。

  3、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课堂教学中,我总喜欢问学生:“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把你想法说来听听。”“说一说展开图中的各部分是如何跟房子的各部分对应的。”并鼓励学生尽量把话说完整,增强学生对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能力,也发展了空间感。

  不足之处:

  1.在平常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独学情况。在本节课中,部分学生没有严格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去做,有些内容直接跳过,或者一直都是在折展开图,这就导致后面的小组交流出现问题,讨论没有效果。

  2.在“学一学”的第一个环节中,设计让学生找展开图中有几组相对的面,本来只有两组,而我设计了三组。本意是想引导学生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结果写成了相对的面,出现了知识性的问题。2号和3号图形是相邻的面,不是相对的面。所以有一个学生认为,2号、3号和5号图形相对,这也提醒我以后一定要仔细,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

  3.对学生放手还不不够,学生在展示折小房子的时候,我一直在抢着说,没给学生机会。并且没有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把平面展开图折成一个立体图形时,是可以先确定一个基准面,然后在一步一步折成立体图形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教材从对于比较复杂的方程难以用估算求解切入,引出对等式性质的讨论,为后面逐步过渡到用等式的性质讨论方程的解法进行铺垫。学生探究等式的性质过程中所涉及的转化思想、归纳方法是学生研究数学乃至其它学科所必备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渗透“化归”的思想。

  (3)情感与态度: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师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等式的性质,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抽象归纳出等式的性质。

  教学准备:

  天平、导学案及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学策略与方法分析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也是生本课堂“三学小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展示,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合作交流、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预学——互学——评学,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探索、交流中理解和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独立自学

  预学:请同学们认真看教材81页第一、二两段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把的等式叫方程;用“ ”表示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可以用表示一般的等式;请举几个等式的例子;

  2、能说出方程4x=24,x+1=3的解吗?试一试;

  3、79页例1第(2)题我们所列的方程是:能估算出这道方程的解,从而解答这个问题吗?

  设计意图:1、2两个问题都来源于教材,比较简单,学生容易解决。第3个问题让学生会感到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后面即将学习的知识必然引起重视,同时也产生了学好新知再来解决困难的浓厚兴趣,就此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二)合作互学

  动手操作,探究规律:把手中的天平调到平衡状态,在天平两端放置不同的物品,什么时候天平可以平衡?(平衡状态下的天平可以用等式表示)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左端放入一个砝码,天平还平衡吗?怎样做天平才能平衡呢?如果把放入左边的砝码拿掉,又有什么发现呢?

  1、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规律:

  2、归纳:

  等式的性质1

  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为:

  能举例验证吗?(可举具体数字的例子验证)

  【继续探究】: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左端放入与左端一样的砝码若干个,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呢?如果把放入天平左端的砝码拿掉,又有什么发现呢?

  1、发现的规律是:

  2、类比等式的性质1,可以归纳:

  等式的性质2

  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为:

  能举例验证吗?(可举具体数字的例子验证)

  3、【知识延伸】等式除了以上两条性质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性质。

  (1)对称性:等式的左、右两边交换位置,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即如果a=b, a=b那么b=a 。

  (2)传递性:如果a=b,且b=c,那么a=c。

  (三)展示竞学

  1、若X=Y,则下列等式是否成立,若成立,请指明依据等式的哪条性质?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X+ 5=Y+ 5(2)X-= Y-

  2、如果3x=2x+5,那么3x+______=5;根据等式性质

  变式1、如果a-3=b-2,那么a+1=_________;根据等式性质

  变式2、从3x+2=3y+2中,能不能得到x=y,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几道练习题主要是等式两条性质的基本运用,练习题的设计我遵循了“低起点,小台阶,循序渐进”的要求,符合七年级学生接受知识的年龄特点,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新知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能享受到运用新知可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的愉悦感。

  (四)精讲导学

  精讲例题:阅读理解题:下面是小明将等式3x-2=2x-2变形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精讲展示竞学部分学生可能有疑惑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加深理解等式两条性质运用的条件,设计的.变式训练由易到难,目的是巩固基础、提高能力;另外还有一个阅读理解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可以提醒自己在运用时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并加深对等式的两条性质的理解;

  (五)小结评学

  设计意图: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你在本节课上有哪些收获?二是你还有哪些疑惑?主要是鼓励学生能畅所欲言,使知识得到深化,能力得到提高;同时通过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和学习小组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以及荣誉感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最后,关注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感受,提出: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检测固学

  1、下列等式的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A.若x=y,则x+5=y+5

  B.若(a≠0),则x=y

  C.若-3x=-3y,则x=y

  D.若mx=my,则x=y

  2、若,则a=___;若(c2+1)x=2(c2+1),则x=____。

  3、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结果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及如何变形得到的?

  (1)若2x-4=5,则2x=5+,根据等式的性质

  (2)若4x=3x-6,则4x+ =-6,根据等式的性质

  (3)如果x=5,那么x=________;根据等式性质

  (4)如果0.5m=2n,那么n=_______;根据等式性质

  (5)如果-2x=6,那么x=________.根据等式性质

  4、若b=3a+6,c=3,且b=c求a的值;

  变式:若b=3a+6, c=a,且b=c求a的值;

  设计意图:

  通过典型,多样化的练习题,尤其是“变式练习”进一步强化技能,提高能力,加深对等式的两条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册《白杨》说课稿01-02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1-14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01-13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04-02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1-15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意义》说课稿03-24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05-10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06-10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