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时间:2024-06-01 18:45:4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成长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

  教育教学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在自己的工作中迈出了探索的步伐,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在自己的教育舞台上,胆探索,锐意进取,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阅读这些案例时,我时常惊讶于这些教师精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常为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的进步所感染,时常感受着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快乐。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一、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理念

  1、不断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因而成为当前教育界比较流行的话语。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思中才能完成。教学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思,才能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会清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才会适当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难度。通过自己的总结思,改进教学方法,取得课堂教学管理的成功。

  2、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案例中的教师无一不是具有高尚的人格的教师,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执着于所从事的职业,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3、无私奉献,绽放教师美丽的光彩。

  我们都知道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热爱你的学生是做好一名教师的基础”。

  作为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育方法,都要在热爱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效果;否则,都不会取得任何结果。做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

  只要你拥有爱,那么它定能传递到世间的每一处,传递给世间的每个人。从书中我还懂得了要学会理解与沟通,宽容与厚爱,真诚与善良。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我们需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爱生的前提下,深入学生中间,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了解每个人的个性差异、憎恶喜好,我想这对于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有益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学生呢!教师出自内心的宽容态度,是远比严厉地批评强百倍的教育方法,这种宽容是出自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我们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学习的状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从内心体验成功,产生学习的动力。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助,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其次,公正地评价学生。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更应对后进生施以关爱,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

  4、积累得失,永不放弃,铸就教师教育实践的成功。

  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了解教材,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对教学过程要认真设计与严格执行,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活动中获得语言,接近师生情感距离,锻炼与提高教学技能,完善和发展自己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向案例中的老师们学习。尤其是张曼凌教师的10分钟+10分钟+10分钟>30分钟理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如果在平时我们能利用这10分钟把上课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哪怕只有几行字,日积月累一定是一笔不小的收获。书中的衣奎伟老师每天都认真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今天发生了什么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遇到了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具体到课堂教学,课的成功之处,课的精彩之处,课的'不足,学生的进步等等,都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还有案例中的彭荣辉老师,坚持“秉烛夜读”,最终成为“成长”的受益者。此外周萍老师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都是很好的例子。

  二、目前教师的存在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据检测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生理健康的罪魁祸首就是“职业倦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个人在很程度上是应付日常的教学工作,很少主动地去学习,涉取新知识,没有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另外教育部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方式单一,主要是专题讲座,听课以及研讨会等,这些活动往往以讲解为主,接受培训的教师是被动学习者,很难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参与面也不广。教师的专业成长应力倡导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活动形式,为此我们不仿采取以下举措:

  1、加强学科教育的思考与研究,不同理念和专业化发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现。

  要关注儿童艺术思考和研究儿童究竟是怎样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的,要思考和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最适合儿童学习,要思考和研究学科设计与编写思路,要思考和研究什么样的测试、评价的手段和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要积极参与校本研修,案例书写和问题研究,勤于做教学观察笔记和教学思,善于进行研究成果的总结,要加强专业功底的提炼,如口语能力、阅读能力、语言与跨文化意识,还要具备其他教学能力,如:板书设计、简笔画、演唱演示,体态语运用等能力。可以开展以培养阅读,运用能力或提高教师思能力为主题的活动。打破传统研讨会上仅有专家讲座的形式,而是采用分组讨论,会自由发言和分享教学故事的方式展开。在分组讨论中,每位教师都可以畅所欲言,每位教师都是学习者,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通过分享别人的故事,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分析他人的教学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相互沟通和改变自我中得到提升,激活教师的创造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2、要保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延续性。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不再是教师个人的事,而是教育系统的重要部分。因此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教师仅凭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多接触网络,案例中的许多教师就是很好的见证。我们可以通过方便快捷的网络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群,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为目标,多参与教师自主成长的平台,营造共同学习、相互理解和扶持的文化氛围,不断辐射和引领自己在相互沟通中追求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把自己在交流中获得的信息乃至教学理念迁移并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在专家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个人今后专业成长的方向

  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我认为其中很重要一点是课堂教学。无论新课改还是素质教育,其主阵地仍在课堂,只有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观念更新了,新课改、素质教育才能取得成功。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现在甚至有点害怕上课,我感到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课了,也不怎么会评课,可是,我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我要从头学起,从上课做起,能从课堂中发现问题,有所思,有所感悟,有所进步。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要创设真实的情景,把身边的东西当作教学资源,并且渗透德育教育,教学环节尽量做到层层递进,板书设计规范美观。多听课,且要用心去听,用脑去想,要常思,勤动笔,把每位教师课堂的可取之处与存在问题都写出来,并设想如果自己去上,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更完美,效果更明显。我更要学书中提到的30名教育专家,优秀教师那样,到网络论坛中去吸取,去交流,去学习,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

  任何实践的成功都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被时代所淘汰。我相信,每位实践于第一线的老师们读完这本书,也定会有更深的体会,会发现您及周围老师在新课程实践中的影子,让我们在不断思中提高。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2

  这次学习,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对我开展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

  从教以来,接触新课程也有一段时间了,但对新课改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全面,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虽然教材基本知识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备课就总是想到不够新颖吧?这次培训正好是我一个学习的机会,受益匪浅,使我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

  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

  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好一名教师却是不易的,我在深深地问自己,我做到了没有?为了做到更好,我必须转变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通过学习、听专家讲座、完成作业、网上交流等环节,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

  总之,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我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确实,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的能够胜任自己本职的教学工作,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3

  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也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常常各自为战,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如今新课程实施中的校本教研倡导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要求加强教师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让教师在专业争论中畅谈自己的思想观点,在理念碰撞中发现别人的真知灼见,在深度会谈中找出阻碍团队进步的消极因素,最终依靠集体智慧来加以解决。为此,我们应积极探讨同伴互助的有效形式,指引教师平等对话,精诚协作,相互促进,在团队中共同成长。除了大家熟知的集体备课、以优带新、课例引领等形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反思互动、案例评析、定向研讨、临床诊断和沙龙会谈等来加强教师间的同伴互助。

  一、反思互动:指引教师共同改进教学实践

  经验+反思=成长,这是波斯纳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公式。通过反思教学,教师能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回忆、思考、评价,做出新的计划和行动,从而改进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但教师个体的经验反思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是有限的,而让教师群体共同反思教学实践,就有可能整合智慧,拓宽思维,触及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那么,如何让教师在反思中互动、在互动中成长呢?

  首先,建立组织,明确分工。我们可以将全体教师按年级、学科划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以6~8人为宜,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在每次教研活动中,各小组都设组长1人,负责小组教研、讨论的组织调控;记录员1人,负责对小组教研情况和讨论结果的记录;发言人1人,负责将本组的教研情况和讨论结果向全体组员做介绍;时间控制员1人,掌握每人发言时间不要超时;问题员1人,将本组成员某个方面的问题向学校提出。在不同教研活动中,角色分工可以调换。

  其次,建立规则,明确程序。在教研讨论中,每个组员都有机会发言。为了按照科学程序开展反思互动教研活动,我们要制定行为规则和活动规划。在行为规则方面,要求小组成员依次轮流发言,并且做好个人学习笔记,其内容包括本人的观点、本组其他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小组间交流的结果等。在活动规则方面,要求各小组在组长组织下开展教研讨论活动,针对每个教研专题向全体组员介绍本组讨论结果,可以相互辩论。问题员在每轮讨论后将本组的问题向学校提出。

  第三,专题教研,反思互动。学校要定期确立教学研究专题,要求每个小组进行研究,制订改进措施,完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体说,要加强教学前反思,重点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每个成员都要精心设计教案,与其他成员一起研究讨论教案的可行性,共同修订教案。要加强教学中反思,重点研究教学过程与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对教学问题的调控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自己满意的教学技艺和教学机智。每个成员都要做教学行为记录,组员之间可以相互听课、评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教师拍教学录像,让教师与同事一起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集体反思教学行为。要加强教学后反思,重点对教学得失原因进行分析,制订教学策略改进方案。教师可以写教学后记,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完善教学策略改进方案。当然,每次专题教研活动都要有记录和总结,以便于检查和评价。

  二、案例评析:指引教师共同把握教学规律

  新课程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但从实际情况看,教师拥有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却并不擅长于理论探讨。教师通过教学案例描述教学实践,可以把行动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探究教学规律。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通过案例学习、研讨、评析和撰写可以促进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分享经验。为此,我们应通过案例评析促进教研活动的发展,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一,学习案例,加强剖析。在学习案例过程中,教师可以快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我们要精选教学案例,组织教师专门学习,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织者进行剖析。组织者要结合新课程教学实际提出思考题供教师讨论,最后由组织者作深刻点评;要灵活调控学习进程,通过案例解读、课件演示、角色转换、情景模拟等方法激发教师参与案例学习讨论的积极性;要让优秀教师“现身说法”,追述和反思自己的典型教学事件,在讲述中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角色定位,由组织者点评,研究疑难与困惑的解决办法。

  第二,撰写案例,加强点评。撰写案例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反思教学行为,与同事加强沟通。为此,教师要收集和整理实践素材,对实践素材进行研究,从中提炼有价值的东西,撰写教学案例;和同事一起修改、完善教学案例,使之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优秀案例、精品案例;在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对教学案例进行具体点评,评析核心问题,总结教学规律,提出应注意的事项等。

  第三,评选案例,加强宣传。评选案例可以促使教师学习、研究和撰写教学案例,深入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专业化水平。为此,学校或教研部门应每年组织一次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按学段、分学科进行征集。对评选出来的优秀案例,要组织专门力量加工、整理,编辑成案例集,加强优秀案例的宣传和推广,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教师经验的共享。

  三、定向研讨:指引教师共同探究教学策略

  定向式研讨是一种教师群体教研活动。通过定向研讨,可以促使教师直观体验和感受新理念与教学组织形式,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平等讨论,在专家指导下品味、体验课例所蕴含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技能。为此,我们应通过定向研讨促进教师共同探索科学的教学策略。

  第一,明确步骤,规范操作。定向研讨大致按照集体听课、分组讨论、会议交流、专家分析、总结评估等环节进行。为此,每一次定向研讨活动的开展都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①集体听课。要求听课教师明确所应思考的重点问题,带着问题听课。②分组讨论。要求教师围绕课例进行讨论,把自己的收获感悟与困惑提出来,并且不断反思和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③会议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在会议上交流本组的讨论意见。④专家分析。专家要对课例进行剖析,使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新观念。⑤总结评估要科学评价课例和各小组的讨论情况,总结、提炼本次互动研讨所体现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第二,优化形式,灵活组织。各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定向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丰富校本教研的策略和方法。例如,开展实战性研讨,将教学研究的场所设在课堂,边教边研,由专家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席指导;开展对话式研讨,根据主题开展教研活动,让专家和教师进行对话、研讨,教师把教学中的困惑提出来,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甚至可以走上讲台,执讲示范课;开展质疑性研讨,根据预先确定的研讨方向进行质疑性专业辩论、争论,让教师在辩论中进行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在争论中辨明真理,认清新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向和可行途径。

  第三,突出重点,共同研讨。定向研讨的重点是为教师提供“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应首先明确出研讨的重点问题,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调动教师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深入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一要对课例进行深层次剖析。重点研讨课例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存在的缺陷和改进措施;研讨课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技术运用;研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二要结合课例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缺陷。通过各种手段深化研究的层次,挖掘个体潜能和整合群体智慧,从而实现思维共振、经验共享、情感共鸣,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三要通过共同研讨,使教师明确现阶段新课程教学的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科学的教学策略。

  四、临床诊断:指引教师共同矫治教学行为

  教学诊断是教师之间相互合作,有目的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严谨的、理性的观察和面对面的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策略的方法。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应要求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牵头组织教师一起进行教学临床诊断,指导教师改进教学实践。

  一是临床诊断,科学评议。通过临床诊断,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指导下矫治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为此,各学校要经常开展公开课、探索课、研究课、尝试课等观摩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评议,共同分析执讲人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共同研究矫正对策。在临床教学诊断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对执讲人的教学按照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进行科学评议,分析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教师们一起制定改进措施。

  二是深入研究,正确指导。教学诊断的目的是完善和改进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学校教务处的研究人员要针对教学诊断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订改进措施,指导教师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促进新课程教学向纵深发展。具体说,要研究教学的前瞻性问题,和广大教师一起分析新课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出问题,共同制订预防措施,正确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要将研究重心下移,深入课堂,深入学生中间,指导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最实际、最迫切和最突出的问题;要既研究教又研究学,指导教师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基础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及时矫治,不断完善。在校本教研中,我们要加强有效性教学研究,制定教学评价标准,按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汇总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导致教学存在缺陷的根本原因,研究矫治措施,出台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要加强矫治措施的落实,通过印发文件、召开会议、现场指导等形式,落实矫治措施,学校对教学矫治措施的落实要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要加强教学矫治的督导,组织人员检查基层学校教学工作改进情况,把检查结果纳入对基层学校的教学评估中。

  五、沙龙会谈:指引教师共同分享教学经验

  通过组织教学沙龙活动能够促使教师深度会谈,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同事进行深层次研讨,实现教研经验的共享。为了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应要求学校设置教学沙龙的固定场所,让教师畅谈自己教学教研的心得、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体会和经验。

  第一,营造氛围,创设环境。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制订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为教学沙龙活动开展创设支持性环境。教师自愿结合,组成教研小组,确定教研任务,合理分工,共同研究,整理成果,以便在教学沙龙活动中进行交流。教师可以撰写教学反思札记,总结教学经验,归纳教学方法,以便在教学沙龙活动中交流。学校要为教师开展教学沙龙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每次教学沙龙活动都要有学校领导干部参与。

  第二,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各学校都结合实际对教学沙龙活动的开展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例如,每周组织一次教学沙龙活动,在每周一确定教学沙龙活动主题,让教师精心准备;教师每学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教学沙龙活动,每次参与教学沙龙活动都必须提出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参与改进措施的研讨;学校开展教学沙龙活动要有记录,教师参与教学沙龙活动要有总结,以便于检查评估。

  第三,专家引领,科学指导。教师获得专家的专业引领,可以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学校应该邀注重校际交流,邀请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本校的教学沙龙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开阔教研视野;邀请专业教研人员参加本校的教学沙龙活动,就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在专业教研人员的指导下修改教研工作管理措施;邀请科研人员参加本校的教学沙龙活动,对新课程教学进行科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4

  古人说,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要有一桶水,我则认为,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要努力成为常流水。今年的7月15日到26日我参加了为期12天的教师成长专业培训。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每天的感觉都是新鲜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感受。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在感触较深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因此,可以说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不但使我提高了认识,而且使我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现将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通过培训,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目前高中物理教育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我们高中物理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以新的目光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二、通过培训,学习到了新的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知识的学习,优化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促进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拓展;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的观摩和研讨,提升教师对物理课程的理解水平以及实施能力。

  三、通过培训,促使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古人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想这也是学生学习物理这门课程的唯一准则,特别是刚接触物理的高一新生。

  物理学科,说白一点可以解释为“万物之理”,但是这些事物的道理是要求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去认识和理解,而不是老师以解说员的身份把一条一条的理论叙述给学生听,那样学生完全是在知道理论而不是在理解接受理论。现在的学生在旧的教学方法的学习过程中无形的被旧的学习理念所误导,认为老师在上面讲是天经地义的,我们作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在下面专心的听,这样就可以进行一堂成功的课。

  在这种学习心理的影响下,一些学生逐渐的觉得我在课堂上要是有自己的意见就是捣乱,就是影响课堂秩序,有自己的观点也不敢发表,有不同于书本上的理解也不敢随便的说出,老师说的话和书本上写的,不管自己理不理解,也不管他为什么,一定是对的,长此以往有相当的学生就在学习物理这门课程上迷失了方向,觉得学物理就是解题,会做题目会背理论公式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学习物理过程中的探究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因此渐渐的对物理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到后来越学越烦。做为本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悲哀,因此针对新教材,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者更应当把扼杀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方法给彻底的抛弃。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5

  这几天听了xx教授的讲座,刘老师生动有趣的讲座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让我的心潮起潮伏,让我的心灵震撼。让我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审视“我”、“教师”这个职业,好多以前处于朦胧状态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我收获最大的是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首先,教师会讲课,了解教材,具备课程的整体脉络,及时强化学生的学习,你的课应有吸引力,能让学生记住你这节课,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你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改变教学方法,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

  其次,教师应该关爱孩子,培养其乐观的心态,爱,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献出一点爱,时时、事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丽。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爱”。我想,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不断的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与同事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6

  看了此书后,本人感受颇深:

  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应当具有相对优异的职业素质,即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观念、专业知识与能力、教育能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几方面的素质都要在一般教师水平之上;应当发挥骨干作用,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优异素质,力争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正如书中所说,“骨干教师”是种修炼,敢于拼搏才有机会。如同一块好钢,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成为组织的有用之才;经拼搏才能成长。人的成功需要一种激情,在职业的道路上敢于不断面对挑战、善于挑战才会成功。企业基业常青的秘诀和制胜之道,都是把“修炼”“拼搏”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骨干的一种习惯。可以说,“修炼、拼搏”决定成败。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如何把自己修炼为一个出色的骨干呢?第一、用任务压绝知此事要躬行——长期、扎实的实践;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顽强、自觉的学习;第三、通不畏浮云遮望眼——联系实际的思考;第四、领导标新二月花——充满个性的创新;第五、胸有丘壑气自豪——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第六、茅檐常扫净无苔——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第七、好风送我上青云——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

  当然,骨干教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积累期、成熟期和创造期这样一个辛苦而漫长的基本过程。

  读完这本书,从文中让我感受到了工作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恪尽职责是摆正职场的第一要务,对于一个参加工作不是很久的同志来讲,我深深受到其中这一点的重要性。

  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作好自己的事情,摆正工作中的角色,作为我来讲,首先是一名普通的教学人员,我会在自己的岗位中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应该有全力以赴的心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才会在工作之外,有一个让自己更加优秀的基础。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我们的立足之本,自己在明确自己的职责,作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中,无论是与自己的.学生交往,还是作好自己的工作,甚至是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这种职业道德将会让自己受用一辈子,只有彼此之间有了这条底线,才会有彼此之间的信任。

  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态度做事,用正确的方法做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蛮干并不是最好的方法,用最见解的方式解决最大的问题,才是应该要面对的,做事情之前,应该要有自己最明确的方案和解决办法,用最短的时间创造出最大价值,为工作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每一次都是一次经历,只要我们一直为目标一直努力着,为自己的将来积蓄着最大的力量,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 读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所在,只有自己不断的努力才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也是会在自己所在领域内作到一个最好的自己。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7

  教师专业化成长离不开校园沃土,学校质量离不开教师综合素质。提升青年教师的成长,成了学校管理层苦思冥想的问题。其实,青年教师的成长无非就是如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师德建设、业务能力、政治觉悟、敬业精神等方面的融合。下面是一些推动青年教师成长的做法,供大家分享:

  一、理论学习,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1、为青年教师营造学习环境,每学期伊始,学校根据订阅的教育期刊,提供一套教学书籍给每位教师,让教师有阅读的来源。

  2、给予青年教师学习空间。学校每周固定时间进行集体理论学习,鼓励教师静下心来深入学习教育教学和政治理论,提高学习效率。

  3、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思维品质的提升。学校应组织青年教师进行理论与业务的学习,深化他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中国的教育方针,认清当前教育面临的困境和现实,明确他们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这会让青年教师明白教师肩负责任的重要性,让他们能在工作中敬业奉献,不断提升教育理论和政治理论水平。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实践。

  二、校本研训,推动青年教师成长。

  1、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计划。将符合每位教师的校本研究主题分解给他们,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2、变革校本研修模式。打破一人讲解他人倾听的传统模式,每人每周设定一个主题,让主讲的青年教师充分准备,每位参与者也要收集相关资料。研讨时,围绕主题各自评价主讲教师的主题实施情况,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常规,而是用理论指导审视主讲教师围绕课题的开展情况。让每个人都发表意见,并要求每个人的意见都有理论支持。用理论引导教师课堂教学的专业发展。不再单纯的好评如潮,真正做到帮助主讲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理论实践水平,极大地推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三、专业引领,推动青年教师成长。

  由于学校规模较小,参加专家讲座的机会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网络资源和已有的光盘资源和远教资源,组织教师观看专家的'课堂录像和教育讲座,极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观看后留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进行反思,思考专家讲座的内容和感受,每位教师写下心得体会,并组织有能力的青年教师模仿专家的课堂教学,让全校教师观摩,综合评估优劣,找出原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从而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掌控力。

  四、反思,推动青年教师成长。

  通过常规检查,发现大多数青年教师的反思仅停留在应付层面,几乎没有实质性地帮助到自身教学成长,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反思。针对这种情况,及时调整策略,逐一评估每位青年教师反思的有效性,并利用网络资源分析专业人士的教学反思,逐一分析反思的意义和写法,组织教学骨干和教导主任深入研究反思的内容,确定什么是真正的反思。让青年教师通过听课,理解反思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极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师教学反思的水平,真正从自身成长的角度进行反思,发挥反思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因此,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堂评价日益多样化。

  五、鼓励青年教师外出交流,推动成长。

  为了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先进的学校,观摩模范教师的示范课、同堂教学对比课、远程教育实践课等公开课。每次听课归来,让参加听课的青年教师写下自己的感悟,评价每位讲师的优点和不足,让听课的青年教师上示范课,让未参加听课的教师通过模拟课堂了解现在的课堂模式变化,然后集体评价讲师的整体表现,通过评价不断提高讲师的个人教学能力和观摩教师的专业水平。

  六、举办公开课,推动青年教师成长。

  学校在学期初就制定了公开课的日程,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登台展示。学校组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对参加授课的教师进行评价,除了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评价,每节课结束后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发放即时知识测评表,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测试,看教学效果首要的是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结合课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环节的设计处理、环节与环节的过渡、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评价教师当堂课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教师授课的水平,提高了教师备课时对整体学情的把握,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备课,教师的备课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了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七、让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推动成长。

  学校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其复杂程度是每个参与过的人都知道的。需要全面、全方位地考虑整个工作的推进,学校的每一项教学改革都需要教师参与讨论,让他们知道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让值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让值日教师参与学校的日常事务,这样一来,每个学期每个教师都会有多个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学校工作的纷繁复杂,要做好一所学校,需要全方位、综合性的考虑每个教师的能力,还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评价方法,极大地推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八、让青年教师制定实用的班规,推动成长。

  每个班级的学生群体不同,学生整体认知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用学校统一的一套班级规章制度,必然制约了每个班级的发展。因此,让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制定适合本班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只需制定一套班级总体评价制度,例如学生的上学放学管理问题、班级学风问题、班级卫生问题等,让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状况,制定出实用的班级规章制度,最终能在学校的各类集体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班级的特点和特色,完成学校对班级的总体评价即可,这样既能让青年教师懂得教学,也能极大地推动他们的成长。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8

  7月14、15日,我参加了在昌乐二中召开的全县语文教师培训会。会上,听取了四位教师的报告,他们分别是XX区幸福街的王安存,寿光圣城街道西关的张丽,我的同事张秀红,XX市实小的张云杰。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通过培训,我受益匪浅,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

  一、要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挫折。

  张丽老师和张云杰老师在报告中都提到了自己有些坎坷的教学经历,谈到这些,他们没有抱怨,而是认为,正是这些坎坷的经历,才让自己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张云杰老师说:“不要抱怨生活对你的不公,坎坷也是一种财富。”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失意是难免的。在教师的工作中更会经常遇到挫折和困难。如需要不能满足,动机不能实现,教育学生的方法受挫,管理班级的效果不佳,课堂教学不如人意,所教学生成绩不理想,在教学考核中得分不高,评先晋职中未能入围……如果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想办法悦纳自己的职业,就能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走出精神的低谷。这两位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你把教师职业当作一种事业而不仅是一个饭碗,把教育岗位当作一种创造性地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而不是一种负担,那么我们从工作中得到的就会是欢乐,而不是烦恼和悲伤。

  二、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现今的语文教学或多或少存在费时多,收效却不高,教师辛苦,学生乏味,老师讲得多,学生读书少,语文学习实效差,最终形成“课内损失课外补,老师学生都辛苦”的现象。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所以,张云杰提出:“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要回归本位。”“要教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这里所讲的“真”,即语文教学的本质。那么,如何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呢?

  首先,重视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已经做为格言流传到今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讲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和感受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

  有人认为古代的诵读就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其实学生根本不理解,这是一种僵死的教学方法,应当全盘否定。于是,他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上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篇文章学完了,学生几乎没有通读一遍课文,课堂上听不见书声琅琅,只听见教师泛泛的讲解,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诚然,强迫学生诵读记忆有其不合理的因素,但是李白假如没有做到“五岁观六甲,十岁观百家”,他也不可能在盛唐诗坛上独放异彩,名垂史册。事实证明,视听两种感觉器官的相互协调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况且课堂上教师无休止的分析也未必使每个学生都听得懂,因为还有一个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诵读中印证教师的讲解,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学生则会自觉规范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不就提高了吗?

  其次,重视模仿,强调创新。

  大凡古代有成就的作家,多是以模仿起步。《朱子语类》上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即久,自然纯熟”。可贵的是,古人不但重视模仿,而且还强调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清代学者唐彪在评论韩愈和欧阳修时说:“韩师孟,今读韩文,不见其为孟也;欧学韩,今读欧文,不觉其为韩也;若拘以模仿,如邯郸之学步,里人之效颦,所谓师其神,不见其貌,此最为文之真诀”。由此可以推测,古代的语文教学重视让学生通过模仿提高写作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提倡让学生写真话,写心里话,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学生能写出真心话,并不等于会写文章。写文章还要讲究章法、技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模仿好文章在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优点。叶圣陶先生对此早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课文就是例子。”因此,模仿是沟通阅读和写作的一道桥梁。事实上,许多老师也这样做了,但是他们只知道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课文,没有做到古人所说的“师其神,不见其貌”,缺乏创新精神。古人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再次,注重文道统一,提倡文以载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孔子在这里讲的虽然是诗歌的教化作用,但也可以推测,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把“文”和“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文道统一”的确是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我们所提倡的“文道统一”,就是兼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把语文知识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可惜的是,有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文”不重道,只传授知识,不重视育人,或者人为地把文和道割裂开来,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或者在课文课上加一个长长的思想教育的尾巴,搞穿靴戴帽式的对号入座,这些做法都有悖于“文道统一”这一教学原则。

  三、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一致认为,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大量地看书。可见,多读书能提高写作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不谋而合。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加强课外阅读能让学生多渠道多形式摄取信息,能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生活,培养创新精神。所以,语文教师要开动脑筋,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增长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新老师,我真切地享受着自己的成长,我努力地记录着自己成长轨迹的点点滴滴。这几天的学习很受用,我陶醉在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讲座与课堂里,尤其是聆听完朱霞骏老师的讲座后,我更是激动亢奋。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就这个问题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我真心感受到一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扮演着一个演员的角色,语文教师只有极富“激情”的演绎好每一个角色,才会呈现给孩子一个充满“情感”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是不能调动学生情感的,不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的。我们要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学习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孩子玩得开心才会学的开心,而学生玩着玩着就学会知识,作为教师也会幸福无比,也会感受到教学的真正乐趣。“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不应只是倾听者,而应是参与者、交流者。我们要还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因为有参与才会有交流,有交流才会有思想的碰撞,有思想的碰撞才会擦出智慧的火花。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我相信能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我认为课堂是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定不能忽视孩子想象力的培养。

  2、注重实践,感悟语言之美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作为老师要鼓励孩子多读书,多推荐有益的书籍让孩子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

  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语文课堂应该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作为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培养孩子在生活收集语文素材的习惯,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有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素材。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课堂上应该随情景而输出,把作者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反省自己,感悟人生。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9

  专业阅读在青年教师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许是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的共识。可是,作为在路上的探索者,我们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只有“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慨!如何开展这种阅读活动,中心校的刘主任曾经向我问过这个问题。当时,作为私下闲聊,我讲述了我的想法,不想后来刘主任竟然就这一话题在我乡一小学开了一次相关内容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交流会”。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领导让我讲一下自己的看法,现在看到当时的讲稿提纲,觉得略有可取之处,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经典教育论著的阅读

  当下教师专业成长中流行的是看一些这种课堂兵法,那种治班宝典之类速成的著作。社会上的浮躁之气日盛,教育也不能幸免。如何能够短平快,如何能够立竿见影,好像是一本秘籍,得到之后就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真的有这样的好书吗?我的经验是没有!这些像是快餐文化一样,充满着实用和功利的色彩。对于急于成长的青年教师,这些正能够迎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可是,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专业阅读首先要回归经典。例如我国古代的《学记》、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卡尔维特的《卡尔维特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优秀的教育论著无论何时都会闪烁智慧的光芒和蓬勃的生命力。对于这些书我有三点想法:

  一、要耐得住寂寞

  我看书的速度不是很快,一本大约三百页的书平均会看到两周。这些书毕竟不同于小说,很难有一口读完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有的时候看着看着还要在思考半天。在熙熙攘攘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心境,坐下来看这些理论性很强的专业书籍真的是很困难。

  二、反复阅读,细细品味

  有的时候我拿着这些经典,我感觉我好像穿越着作者的一生。他们都是作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我可能不会有机会用若干个几十年去摸索那些经验。但是我很幸运我能够看到这些书,用几周的时间去经历那几十年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书值得细细品味,反复阅读。现在回头看看,当我的生活阅历尚浅,工作经验不足的时候,大师的理论体系甚至于某些话都是很难理解的。很多东西,要交给时间去沉淀。

  三、把握经典的再现性

  经典之所以代代被传送的原因,我想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写很精彩,而是因为在实践中那种鲜活的生命力。“教学相长”“学不躐等”“寓教于乐”等等古老的教学思想,完全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实践。当我看到魏书生老师的某些做法,我总会千方百计的在我们教室里进行本土化实验,虽然没有魏老师那么神奇,但是我们班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当下教育名家的著作

  也许一味的阅读经典会让你感到乏味,没关系!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了不起的专家,他们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都很有见地。他们的著作一方面引导者教育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在促进我们教育的发展。在阅读这部分著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教育的前瞻性

  新教育的倡导者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他的很多著作引领者教育的方向、丁如许老师关于班会课设计颇多创意、《第五十六号教师的奇迹》雷夫老师的故事让人惊叹、《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讲述了一个美国人对教育的诠释等等,我们无论是身处都市,还是远在深山,我们都应该知道,现在的教育发展到何种程度,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节奏。更不可以让我们的教育,从内容和方法上显得不合时宜。

  二、阅读他们,就是在了解专业成长的榜样。

  现在的很多名师和专家,都曾经是一线的老师,甚至有些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很多年都不为人所知。阅读他们的著作,同时也是在阅读他这个人成长的轨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青年教师总是在前行的路上迷失自己,更多的`是缺少榜眼的力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走进他们,如果你那一天与他们幸会,那真是一件幸事。

  阅读教育类的期刊杂志

  我们这里常见到的报纸就是《教育时报》,杂志就是《小学教育》《河南教育》《教师博览》等简单的几种。可是就是这样简单的几种也不是每一位老师都可以看到。青年教师,尤其是具有成长意识的青年教师,应该经常看看这些杂志。他们的好处也不少:

  一、可以利用在校的零星时间,广博见闻

  在教学之余,拿起一份报纸或者杂志,看一些趣闻轶事,既有一些精神的放松,也有些额外的收获。如果有事,随手放下就可以。

  二、零金碎玉,启迪思想

  说道启迪思想,有的老师说还得是经典。我觉得阅读经典不是启迪,而是经受洗礼。大师的思想不是星星点点,而是汪洋大海。而报纸和杂志就不同,也许一句话,就足够启发你,让你灵光乍现。给教育一个契机,这不是很好嘛!

  最后,阅读是一定谈到写作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写作,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就是我们学习的样板,循着这种途径慢慢的走上写作之路,开始属于自己的专业成长。

  时间过得很快,记得做交流的时候还是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现在却已是北风呼啸的严冬。也许,还有很多爱阅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孜孜奋斗的同事和战友们,在冰冻的泥土下深埋着那颗执着的心,默默地从书中吮吸着营养,去等待那春天的召唤!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0

  在26年的教育教学征途中,我一直耕耘在小学教育这片淳朴芳香教育的土壤中,经历了从教师到学校领导,再到教师,再到学校领导的角色变换。回想自己在本次培训学习的点点滴滴,真是让我难以忘怀!使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感受颇深,收获颇多,成长也颇快。

  一、学习提高方面:教师要多读书,提升人格积淀和文化素养。只有教师学而不厌,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想有好学的学生,必须先有好学的老师。让教育的过程浸润在文化的芳香之中,我们就应该多读书,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师责任不在教学生,而在教学生学。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没有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无论是山的大气磅礴,还是水的纯净温柔,我们都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影子投射在学生身上。学生走出去,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自己的学生,刻上属于自己的独特标签。为此工作室专门推荐阅读王永春主编的《小学数学思想与思想方法解析》,通过研读使我全面、深刻、清晰地认识了小学数学各册教材中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为自身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的渗透树立了理念和意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在教和研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课堂成长方面:时刻提醒自己着眼学生可持续发展,做到“以人为本”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工作室的老师们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仅有责任心,事业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寻找多种方法,掌握一定的技巧,去赢得学生的心,使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我们就可以快乐的工作,快乐的思考,快乐的研究。

  三、融入团队,分享智慧:培训学员虽然很多多,却是一个团结合作,乐于学习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能时时刻刻感受到热切的学习氛围,学习思辨的乐趣。在每一次活动中,总能感受到伙伴们闪烁智慧的思维火花,总能欣赏到让人茅塞顿开的点睛之语。工作室的磨练,让我养成了善思考的习惯,将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有效促进自己的提升。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1

  多年来,学校始终重视对新教师的培养,“青蓝工程”是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途经。这一举措为我开拓了专业成长的空间,搭建了锻炼展示的舞台,我也在一次次的参赛过程中,不断地提升着教学水平,使我的教学技能,从各个方面得到锻炼,得到提高,实现了用3—4年培养成学校的骨干教师的目标。我已有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20xx年成为“合肥市第三批骨干教师”。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一直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自成师傅培养对象以后,我更是立足本职、自我加压。现就近四年的成长之路,总结如下。

  一、用良好的师德引领人,先进的教育理念影响人。

  不管在生活、学习还是教学工作中作为师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身作则、关心爱护我为我解疑排难。师傅虽然工作繁忙,但是工作热情高,做事认真、细致、踏实让我这个徒弟崇敬、佩服不已。师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文明的生活观念带动我鼓励我做到敬业、精业、勤业。师傅每学期推荐一本教育专著共同阅读,定期交流读书心得。这样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匪浅,只有多积累,课才能上的有韵味。

  二、在互相听课、评课中进步。

  相互听课、评课是徒弟们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很大的收获。教学质量是检验一个老师的重要标准之一,而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阵地。师傅非常重视我在教学上的每一个细节:从备课到课堂,从课堂到点评反思,虽然师傅自己的工作很忙,但是只要是我这个徒弟的事,师傅从不推脱从不马虎,而是仔细地帮我修改,认真地听我上课,诚恳地对我进行指导。师傅在评课时对我的指导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让我懂得课堂上应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细心倾听学生的回答,从而使我明白一堂课该如何真正达到有效。

  三、参加教研活动,不断学习进取。

  在师傅的要求、指导下,我通过参加培训、座谈会、听专家讲学、阅读有关杂志书籍等各种方式获取课改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通过这样长期地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我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都能做到认真备课钻研教材遇到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疑点主动向师傅请教,与师傅共同钻研教材和备课,虚心接受师傅的建议,修改不足以更好的吃透教材。我积极参与了学校教研组活动及区教研活动每次活动,认真学习,积极发言,撰写反思。

  四、多上公开课,竞赛课。

  师傅常鼓励我多上公开课。每次正式上公开课以前,师傅都给我提意见,我的教案和课件得以反反复复修改,这样的精心准备使我上课时有了信心。并且每次做课后我都能从中有所得、有所悟,课后老师们对我的课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令我倍受激励,这都和师傅的悉心教导与关怀密不可分。

  有了师傅的教诲和点拨,我积极参加比赛,飞快地成长着。20xx年十月在第九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中获二等奖。20xx年获瑶海区第六届教学评比一等奖。20xx年论文《以主题单元阅读拓展课外阅读》在合肥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xx年获得“合肥市第三批骨干教师”。所以的'荣誉取得,都与师傅的谆谆教诲分不开,深情地说一声:师傅您辛苦了!

  今天听了几位名师教育教学经验介绍,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让我的心潮起潮伏,让我的心灵震撼。让我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审视“我”、“教师”这个职业,好多以前处于朦胧状态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我收获最大的是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一、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教师是一份平静的职业,教师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态决定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教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做,这样不但会锻炼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我们就已经很落伍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对较弱的地方,只要不断学习,去吸收时代的、别人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就会成功。

  二、做个有心人,及时的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近年来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其实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过一步步的成长,才成为今日的“明星”。

  三、要上善于赞赏孩子。

  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2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同学习礼记相近;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 学习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并且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地去考虑和研究它。心得体会这种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优秀的,但没有被推广普及的必要。因为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方法的奏效是它与这个人相适应的结果。方法,也是个性化的。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不可以,但找寻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是由为大家整理的精编教师教学自我成长心得体会材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踏上工作岗位已是第五年,回顾自己成长,既有领导们和身边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也有自己的辛勤付出。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几点我的感悟。

  一、 要谦虚地多看多问多学多做

  作为青年教师,要虚心地向其他教师们学习,学习的对象不仅仅只是自己的带教老师,身边的其他老教师或是其他青年教师都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对象。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工作,我们必须要多听课,不仅要听平时的家常课,也要多听一些优质的公开课,不仅要听校内老师们的课,也要走出校门多听区里市里的优质课。听的时候不仅要思考一堂课的长处,也要积极思考一堂课可以改进的地方,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听课。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向其他教师请教,不要让疑惑积累起来。对于学到的方式方法,我们要及时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实践看看,留下适合的方法。

  二、 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成长离不开经验和反思,理论上的学习终究不是全部,我们需要的是实践,而实践完后,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材是否吃透了?知识点是否都准备完整了?这些知识点是否有必要一次全教下去?讲解的时候这个方法是否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句话的表述能否让学生听地更明白一些?今天这个管理的方法效果欠佳,应该再想个什么方法呢?今天这个事件处理和教育地很成功,这个成功的关键点是在哪里呢?当我们反思的`越多越深刻越频繁,教育教学所达到的高度也就越高。善于反思,才会进步。另外,我们也可以把我们平时反思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也可以为自己的科研工作留下鲜活的案例和素材。

  三、 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一位哲学家说:“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来讲,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 我们很年轻,学生们更容易也更喜欢和我们亲近,对于他们来说,年轻的老师们更有吸引力,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当然,只有年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种魅力可以是你的才艺,可以是你为人处世的态度,可以是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最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有爱心,既要批评他们,也要理解他们,既要严格要求他们,也要包容宽容他们。如果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了你、信服了你,那么我们说的话,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也会更愿意去改变他们自己。

  四、 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承担着很多繁重的任务,我们要勇敢地走下去。当工作压力增加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恐惧、会烦恼、会急躁。但是,当有许多问题要去解决时,逃避是没有用的,当有许多工作要去完成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件一件地、有耐心地去把它们做好。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这些弱点也会在工作中暴露出来,所以我们要正视自己的弱点,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自己的心态调节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以上是我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点感悟和体会,如有说的不当之处,还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3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这个古老的“短板理论”正好可以用来说明教师“知识结构”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问题是中小学教师的“知识之桶”里到底装着多少水?又还能加入多少水?肖教授讲到,教师的知识之桶,应包含三方面的知识:通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为丰富教师的通体性知识,肖教授始终提倡“我读书 我快乐”、“问渠那得清如许——呼唤书香校园”,提倡教师要通过阅读来获得通体性知识,以此获得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博的文化视野,“诗书满腹气自华”,要通过阅读让教师成为知识的真正拥有者和创造者。

  对于教师该读哪类书,肖教授也指出教师的阅读既要广泛,又要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特别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搭配与多学科内容的融合,要与经典为友,做有思想的教师。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的“身份”知识,要求教师具备特定的学科知识,作为教师知识的主干和核心,对此要求甚高,不仅要对知识融会贯通,还需要有个性化,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条件化知识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要求教师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认识教育的本质问题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先教会学生学习做人,然后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最后肖教授提倡教师们从实践出发,行动起来,从写详案开始,从学写反思收获,积极参与教育叙事的研究,参与教育实验着手,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

  回顾这一年多的教育教学,似乎一直忙忙碌碌于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批改作业,职业倦怠使我们早就远离了书本,日常教学工作几乎就是靠着吃老本来完成,所谓的专业培训离我们的实际工作太遥远,往往起不到指导实践的作用,而感觉《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讲述的就是我们需要的,通体性知识的获得正是需要这类书籍的营养,指明了条件性知识补充的方向,让我们意识到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拨开了以往教学工作中的团团迷雾,真正起到了指导专业成长的作用。

  让我们充分利用闲暇时光,沉淀自我,宁静关照,从读书中汲取营养,享受属于教师特殊的幸福人生!在教学中也带领我们的学生徜徉书海,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4

  “好老师”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最近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自己培养自己》一书,感受颇深。李老师讲到成长的力量,在于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发展。我们不可回避现实对教师的挑战。

  有人说优秀老师标准:课上得好,班带得好,分考得好。

  在优秀老师基础上再加上”能说“与”会写”,就是走向卓越的“名师”标准了。

  李老师告诉我们是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

  一、不停地实践

  教师上课,带班,找学生谈心,处理突发事件等等,都在实践中见证教师成长。教师成长当有这样的心态,把每一堂课都当做研究课。把每一个班都当做试验田,精心耕耘,记载诸多样本,数据,不断掌握第一手资源。

  李老师将日行千里的马与同样”日行千里“的驴做了比较。一个是变化着行程,看了无数风景,积累了人生的经验。一个是围着磨盘转了千里。就像不会思考的老师用一个教案教了一辈子书。而优秀的老师终其一生都在思考新的教育。李老师说每一个班级都有一个集子汇总学生成长的记载。这就是朴实的实践。

  二、不停地思考

  知识分子以思考赢得尊重。思考每一天的教育行为,生活细节蕴含着诸多的教育至理。李老师举例谈到对学生的尊重,从学生借用水杯到老师借用红笔的故事对比中,我们思考对教育的认识。凭着良知做事,凭着常识思考,就可以将很多炫目的东西揭示出最本真的质地来。

  三、不停地阅读

  作为教师,不读书,无以教,无以活。李老师建议我们教师应该读四大类别的书籍:教育刊物,了解学科领域,同行的人在思考什么,可以促进自己思考;教育经典,比如读苏氏著作,就是很好的教育阅读开始;学生读物,这是了解学生的捷径,走进心灵的`教育,才是真的教育。学生读物里感知儿童世界。人文书籍,对教育提高到了很高境界。教育,教学,到人文素养积淀。

  四、不停地写作

  写什么,怎么写,李老师说教育的写作不等同文学的创作。可以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实录。教育随笔,教师思想一个流淌的地方。教育故事,将师生的成长故事记载其中。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多姿多彩,有情感,有智慧,有思考的老师。一个故事,就是一个班级,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记载有意义的包含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故事。记载完整故事,有曲折性。记载故事有现场情节,有细节。不要追求华而不实的词语,重在真实。不要以写作时候的认识代替事情当时的思想。教育实录记录原生态的资料,它会在写作中丰满起来,灵动起来,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的过程。

  当这些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成为了教育教学的常态,就是找到了自我培养的方法了。带着成长的心态,给自己一片浩瀚,只要在路上,我们就在奔赴优秀,而后就是卓越路上!让我们记住李老师的成长元素:四个“不停”。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5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我听了教研室薛主任、白老师、姬老师和崔炉中学齐校长的报告后,心中不由地涌起了这句话。短短三天的教师培训结束了,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受益匪浅、感想颇深。他们的讲座为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学习针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双领四清”教学管理机制、教师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新课程新理念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理论性的指导。其中深深打动我的是崔炉中学齐向东校长大胆实践创新,不甘平凡的精神,促人反省、催人上进。下面是我这几天来学习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一、注重学习、转变教师角色。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4篇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在课改实施以前,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有时真的感到非常悲哀,也非常内疚。众多的学生喜爱读课外书籍,也喜欢谈论看过的某一篇小说之类的文章,却不喜欢语文课。究其原因,是不是自己所上的语文课不够吸引学生呢?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分析中心思想…….单调老套,虽然有时也

  尝试用现代的多媒体,引进一些新颖的内容,但也只是一时的。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就变成了无聊乏味、缺乏新意的课堂了。试问你所教的学生,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再看一看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给了学生什么东西,除了用来应付考试,还能做什么呢?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教学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工具性知识,它还负载着丰富的人文性内涵,它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水平。《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

  知识挑战的严峻程度是有目共睹的,每门学科都是学无止境。专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旧知识淘汰很快,我们随时面临知识危机。新世纪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崇尚学习我们不会落伍。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04-12

专业教师成长心得体会06-20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5篇04-12

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体会07-31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06-01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心得体会12-01

教师成长心得02-07

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02-18

成长心得体会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