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命教育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1
一、二、三、四,这个口令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它让我想起了在两个星期以前,我校的全体初二年级学生来到了五厍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进行为期四天的生命教育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也体会到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是有多么辛苦。
到了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没多久,一切就紧锣密鼓地敲响了。第一件事便是换上颇具风范的迷彩服。在进行简短的开营式后,教官带领各连来到教室,开始了在那的第一堂课----寝室卫生和打扫。教官跟大家讲了如何放拖鞋、叠被子、枕头和被子该如何摆放等,也提出了要求和不达标的处罚制度。听起来很容易,然而真正实行起来的时候就有许多人遇到了麻烦。晚饭休息过后,则进行楼宇逃生训练及听民防讲座。
第二天的行程也大致如此,上午学习的第二节课便是止血包扎操作。下午学习了防毒面具使用及交通安全手势。晚上则听了食品安全的讲座,还进行了野外生存拉练。不得不说,一天的课程令我们受益匪浅,开拓眼界。
第三天,学习了心肺复苏按压,心肺复苏按压在危险时刻是十分有用的。晚上,在消防知识讲座结束后。全体师生举办了文艺汇演,这可谓是整个生命教育活动中最精彩的部分了。每个节目都是十分的精彩,而每个节目都有我们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
在基地的最后一天,同学们进行了各类项目的比赛,都是之前三天中大家所学习的知识。最后离开的时候,大家都显得十分不舍,经过了四天的训练,似乎站军姿,()匍匐前进,蹲姿,深蹲,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再算什么了,大家心中有的只是这四天中欢快的点点滴滴。
这四天里,烈日晒黑了我们的肌肤,却使我们滚烫的心变得更加热烈。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背,我们却没流一滴眼泪。微风习来,吹散了多日来的疲倦,留下了许多许多难以言表的感情。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很完美,但是每个人都在不折不挠地坚持着,始终如一地追求着。我们的心中更是回荡着出发前政教处彭主任对我们说的话:“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此次活动,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彻底的'体会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如站军姿的时候,再不舒服也不能动,再痒也不能动,可谓是度秒如年,而当教官叫我们停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曾经的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没有坚持,而现在我们却做到了。
能经历磨难才证明坚韧,能经得起挑战才说明勇敢,能度过挫折才展示成功。在每个辛苦但快乐的日子里,我们都在严格地要求自己,我们都在认真地改善自己,我们都在彻底地反省自己。这次的活动,不但教给了我们无限的知识,更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这一定会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2
10月24日我们学校全体教师来到建国小学多媒体教室,参加进修学校由李国红主任主讲《浅谈生命教育》专题辅导,此次培训我们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上一周周末会上,校长要求教师一律不准请假,按要求认真记好笔记。
通过培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生命教育本质是尊重生命极其存在价值,而生命教育的就是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无常,珍惜自己,关怀别人;让学生阐扬生命的光辉,乐于助人,良好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恩惜福,爱护大自然;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乐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教师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才能感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也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更好地适应生命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我们教师要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增强信心,振奋斗志,产生乐观的情绪体验。
教师要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政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使教师这一职业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受人尊敬的职业,从而减少教师的心理不平衡感,建立起职业的自豪感。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3
《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用丰富的实例反映了学生积极、愉快、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以及终端考试的优异成绩,揭示了生本教育以生命为本的实质。教育依靠学生。他把教育深入到生命层次,鲜明地提出教育不应控制生命而应激扬生命。走向生本教育体系的过程,也就是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我遇到这样的困惑:当一个调皮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扰乱了课堂纪律,或者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首先想到的便是批评教育,而这种看似及时的具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往往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内心似乎本能的.有一种想要控制该学生不再犯错误的冲动,而忽视了该生平时表现出的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比如帮老师倒一杯解渴的水,帮班级挂起撒落下来的窗帘等等,这些细节看似不足挂齿,但毕竟能证明该生并非一无是处。读了《教育激扬生命》一书,我想,如果将“控制生命”转变为“激扬生命”,激发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应该不会有这么多令老师、班主任头痛的事情了。
生本教育认为教育教学的本质是推动儿童有效地自主学习和提升,而不是将学生当做“待加工品”被动地改造、塑造和设计,学习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生命机能才能得以发生的事情,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真正代替,这符合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生本的方法是依靠生命,生本教育就是强调对学生生命力量的高度尊重和全面依靠。一种有益的学习,亦是对自我的一种提升。
理论上讲,生本教育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构建了一个理想的蓝图,关键是我们如何克服现实中的困难。面对个别特别调皮的学生,甚至思想上变得坏坏的学生,我们该如何去激发他们,从而从“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进而“影响生命”。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4
20xx年11月12日在XX市教师进修学校听了XX市教育局局长的讲座和下午的小组专题发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纪局长强调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无疑是对学校教育关于如何发展这一问题的重新审视、定位和评价。
用文化的方式来发展生命化教育,对学校来说,那就是要求我们学校的广大教师要正确的来理解“文化”的概念,而且也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上来继承和拥有并且保持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传统、文化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在自身上加强文化的修养、学习,时刻以文化的学习为我们存在的条件。也要用文化的方式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教育具有文化的底蕴,让学生自始自终都生长在文化的土壤中,时时刻刻受到文化的熏陶,学校要做好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的文化方式上大下工夫。
用文化的方式来发展生命化的教育,在教学中对教师来说,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好的珍惜、尊重、欣赏生命,以开启生命的智慧,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从而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我们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作为人的天性,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要明确: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告诉”,而应该是一种“探索”,学生不应该是盛知识的“容器”,应是一个生命灿烂展示的生长者。那么,我们就要把学生学习的权力归还给学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深刻的知识探求的体验,不要过分的强调结果,使学生与教师在交流合作中生成,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改善学生的生活,并逐渐地引导他们去不断地追求美好的生活。我们要为学生的个体的独特的方面创造发展空间,正确地面对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别,不要一味地去追求同一的模式,对学生我们不能只从分数上来评价,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彻底地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无论是在形式或是内容上,都要时时刻刻地以文化为核心,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始终充满着文化的气息,力求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用文化的方式来发展生命化的教育,在班级教室的设计上,要有有效的图书角,也要有板报和条幅的装饰等等,也就是说班级要有文化的氛围,班主任要从审美的角度去规划,去挖掘育人功能,用文化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和影响。我们学校的教育就是要在学生的生命的成长中,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责任。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5
本课题实施以来,通过学习与参与课题研究,本人对生命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系统的认识。
生命教育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进行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过程,其目的就是经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以引导学生尊重生命,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使每个学生的生命更加灿烂,使学校更加焕发生命的活力。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正因如此,教育之“育”就应从尊重生命开始,教人向善,使人胸襟开阔。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给教育下的一个定义:“教育――首先是人学!”确实,每个人都有生命的尊严,都有生命得以张扬的权力,这是谁也不能剥夺的。因此,教育理应承担起让生命飞扬的责任。
学校推行生命教育,首先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教师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体现学科教学的生命性,使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满足学生追求生命价值的高层次需要。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构建生命教育的氛围,使学校的亭台楼阁,一草一木都蕴含着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生命教育研究和有关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养成关爱生命的情怀。
生命教育是教育回归人性最基本的呼唤。生命教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实际上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新要求,因此我们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课题研究,实际上就是试图以生命教育研究为抓手,通过开发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和大量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以捍卫每一个生命的尊严,教会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提升师生的生命品质,推动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6
《生命与教育》这本书基于对生命与教育本体关系的理性思索,探讨了教育的生命本质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特点,构建了生命化教育的体系,书写了有“人”的生命教育学。它让人们重新深思教育的过去,向着生命的未来行进。当今社会,进步与浮躁并存,文明与喧嚣共生。缤纷的世界固然精彩,却掩饰不住慌张中透出的无奈。 ‘我’逐渐淡化在人群中,人性的光芒日益暗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愈发地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教育与生命的隔离,不仅是教育本身的误区,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幸。于是,我们祈求回归。”一种对教育现状的忧患跃然纸上,而这种忧患也无时不贯穿着整本书。面对被越来越多的规训约束的孩子,被越来越重的课业折磨的孩子,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今天的儿童越来越多地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中……这样的生活,儿童是快乐不起来的.”。
生命是完整的,是富有个性的;生命是自由的,也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正因为它的唯一性,我们才要更加珍惜。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童年,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要提供生命发展的良好土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考验甚至是灾难性的。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我们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知识及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面对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个个有血有肉的老师,是一处处细得连眼角眉毛都记录的思考细节,或许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或许这是大师生命成长的见证给我们的引领。
教师素质的提高莫过于和高尚者、与专家、与有经验的人攀谈,这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阅读,只有提升,拓广自己的阅读质量和阅读领域,教师才能担起"带着先进文化走进教室成为知识的代言人"在本书的阅读中,我越来越感到一个教师要变得高尚起来,那就要多读书,多读大师的书,一个教师要变得有智慧,那就要同大师对话,同书本中的,同生活中的智者攀谈。教育中的所见要善于记录剖析,感悟教育生命的真谛。记录学生,记录学校,记录同事,记录自己的生活细微,智慧也会在这细微中得以成全,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榜样,在他的笔下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老师,是一处处细得连眼角眉毛都记录的思考细节,或许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或许这是大师生命成长的见证给我们的引领。
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这不仅是冯教授一人的期望和夙愿,更是众多有良知的教育者为之实践和奋斗的目标!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7
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可是,幼儿园的孩子却是难以理解,让孩子从小懂得生命的难能可贵,就需要我们通过对生命教育的学习,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生命,爱护生命。幼儿园的孩子对生命的概念很模糊,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通过对动植物的观察,让孩子对生命加以了解,知道生命是各种各样的,他们比我们都弱小,需要我们的关心和保护。
其次,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别人的生命。社会日益发展,日新月异,马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可是由于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这本来繁荣的景象中,掺杂了一丝丝的悲剧。怎样树立孩子的安全意识,除了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例如:如何安全的使用火、电、煤气,遇到危险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为了让孩子进一步的感受和珍惜生命,我们组织幼儿观看一些交通事故的`录像,或发生车祸的图片,通过视觉上的冲击,让幼儿实实在在的感受生命的难能可贵。让幼儿把“交通安全”这四个字在心里永远扎下根。
再一个,要让幼儿热爱生命,让其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对幼儿讲述科学的道理,他们肯定是难以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活动以及现实中的各种案例,来让幼儿知道生命短暂,例如和幼儿一起种植花儿,花儿在绽放的时候,努力地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世界,可是,它总有凋谢枯萎的时候,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并非遥遥无期,所以,当我们在拥有生命的时候努力地展现。
生命教育就是要让教育回归到原来,让孩子学到生活的知识,学会生存的技能,懂得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意义性,胜过任何的教育,我们作为孩子的启蒙者,就必须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而且要积极地,健康的让孩子发展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8
今天我们学习了周节老师的关于《生命教育》的讲座,短短一个小时的学习,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索与感悟。生命,玄妙的东西,两个肉眼所不能见的细胞结合而诞生的我们,真是世界上最难以描述与研究的。在我看来什么奇迹的诞生,都没有一个婴儿的孕育来的这般震撼人心。自人有思想以来,由远古时对自然的崇拜,到对神的崇拜,再到自我精神的觉醒,这几千年的时间对宇宙来说不过是瞬间,但对我们来说却是近乎永恒的磨难。因为生命的最终结果只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死亡。人死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云烟!于是很多人开始迷惘,开始痛恨,开始自我堕落!
诚然,生命的最终结果是死亡,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死亡而放弃生命。谁给了我们生的权利?是我们自己!谁又能把我们生的权利夺取?只有你自己!哪怕是生我们的父母,哪怕灾难与疾病,哪怕是所谓的神佛,都没有权力夺取你的生命!我们要学会享受生命,享受生命中的`七情六欲!无论是幸福甜蜜、辛酸浪漫、成败荣辱、生离死别,我们都应该去享受它,因为我们是这世界唯一能享受这些感觉的生命体!我们应该骄傲,骄傲我们能经历这些事,这些情。所以我们要学会享受生命,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一切,欢乐抑或不幸。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丰富多彩的,是令人神往的!因此,有人不断发出“活着,真好!”的赞叹!有故事云:苏格
拉底和一个朋友相约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的风景如画,犹如仙境。几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实在是太遥远了,他们就是走一辈子也难以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朋友十分沮丧地说:“我用尽精力奔跑过来,却什么也没有看到,真是太叫人伤心了!”苏格拉底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说:“这一路上有那么多美丽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看到?”朋友说:“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往前奔跑,哪里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要知道沿途处处有美景!”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一起不复返,才会想到珍惜生命。只有意识到生命属于自己且只有一次,才渴望抓紧每一个现在、重视每一个过程!只有了解生命的真实过程,才会让人们更加尊重和热爱生命,甚至能够更加平静地面对死亡。
生命教育体现了人权的基本理念——生存权。如果没有生存权,其他的权利无所依附,“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关爱生命,更加注重提升生命质量,更注重实现生命价值。
生命教育也有成功经验,从去年底开始,成都的石室中学率先把中学的生命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总规划,开展生命教育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为三维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技能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就是从活着、到活好、再到活出价值。这是值得赞赏的,生命教育,不仅关爱生命,更注重实现生命价值,把生命观、价值观观和实践观结合起来。
今天的生命教育讲座,让我明白了对于自己的终极真理,热爱生命,珍惜现在,好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9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正因如此,教育之“育”就应从尊重生命开始,教人向善,使人胸襟开阔。
学校推行生命教育,首先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教师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体现学科教学的生命性,使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满足学生追求生命价值的高层次需要。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构建生命教育的氛围,使学校的亭台楼阁,一草一木都蕴含着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生命教育研究和有关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养成关爱生命的情怀。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未成年人的事,还应包括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和成才观,加强对孩子珍惜生命的教育,让孩子从小懂得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可贵。家长还应该加强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特别是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承受能力,培养他们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他们豁达开朗的胸怀。教育他们分清自尊与虚荣、要强与逞强的界限,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生命作为虚荣和逞能的代价。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10
20xx年11月,林校长带领我们一行8人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参加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讨会。本次活动由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和大问题教学的倡导者实践者黄爱华老师共同组织,来自全国一千多名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我们徜徉在桂花的海洋中,沐浴着桂花的阵阵芳香;漫步在漓江的两岸边,欣赏着漓江的夜色风光,顿觉神清气爽,为此次学习增添了风采。此次活动共聆听了9堂问题教学观摩课,7场学术报告。其中有黄爱华老师的《较复杂的平均数》,还有他和美国老师詹妮弗.格里芬同课异构上《认识方程》,还有一些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教学新秀如:关少清、王开杰、胡治国、郑熔虹等人上的课,让人耳目一新,深刻地领略到大师独特的教学魅力,感受到大问题教学的课堂吸引力。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大问题教学的特点和步骤:
一、大问题教学的特点是
1、问题让学习发生,以问题为导向,从高到低落实。
2、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台前展示并主持,教师在后面适时引导点拨。
3、紧扣教学本质,思考并提出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基本问题,逐步细化、解决。
二、大问题教学的步骤是:
第一、建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第二、通过多种形式,师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大问题,整体呈现。第三、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自主合作学习。第四、展示研究成果,学生互动分享,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第五、师生共同参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第六、提出后续研究的问题,对知识技能进行巩固深化延伸。我们觉得它和我校的四步主体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第一步建立关系可以归结为预习反馈,第二步提出问题和第三步尝试探究归为自学交流,第四步展示分享和第五步共同概括可以归结为展示点拨,第六步问题延伸可以归结为练习迁移。它和我校的四步主体教学都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完全按照大问题教学模式来上课,我们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校的四步主体教学和它大体一致,而且步骤上更精简些,但是一些本质上方法是值得学习的,表现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黄爱华老师在课堂上常对学生说,同学们要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尊重和礼貌,也是课堂交流学习的前提,光听还不够,还要积极思考,才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二、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教学的灵魂,开放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黄爱华老师非常善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开放意识。他在课堂上常常鼓励学生、启发学生,提出质疑。例如:他在上《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时,当同学们都认同用男生平均身高加上女生平均身高,再除以2来求这10人的平均身高时,经过他风趣的调侃,幽默的启发,就有好几个学生提出总身高还不确定,10人总身高是多少?的疑问,由此引导点拨,建立3种猜想:(1)男生女生各5人,平均数刚好141厘米;(2)男生多于5人,平均身高在141厘米到142厘米之间;(3)男生少于5人,平均身高在140厘米到141厘米之间。再具体展开列式,验证:份数对平均数的产生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应用。
三、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并主持,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在后,深度点拨。 每一堂课,我们都可以看到在展示分享环节,老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汇报,并这样主持:
1、请大家听我说,
2、我要特别强调的是,
3、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4、感谢大家听我的分享,并和下面同学互动。教师在台下主动倾听,积极互动,适时重复观点,迂回对话,适时追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在后面环节中,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完善建构。美国老师詹妮弗.格里芬上的《认识方程》,内容很开放,是商场购物的情景题。她用单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代表这件商品的单价,由此列式产生多元一次方程,学生学得兴趣很高。
生命化大问题的教学崇尚开放,有意识地让学生超越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萌生一种大智慧,开阔一种大视野,产生一种大境界。问题让学习发生,让课堂灵动,此次赴桂林学习,不虚此行!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11
为期两天的“生命教育”培训结束了,与以往参加培训后的感觉大有不同,以前参加过几次教师培训,要么是一些“专家们”向我们讲解专业理论知识,要么是“名师”向我们介绍成功的经验,总让我感觉遥不可及,而此次培训让我有了碰触心灵之感,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三点:
一、生命教育的核心实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曹教授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充分:充分相信每一个人都具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充分尊重每个人反映出来的客观现状,充分欣赏每一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三点无一能够做到,以前,总是抱怨我们学校的学生生源差、学生素质低,学校领导没有为我们创造好的教学条件,学生家长不理解我们教师的苦心,抨击现有的教育体制,斥责应试教育等,为我们所教出来的低素质学生找理由。其实,作为教师,我的教学实践又何尝不是偏离了教育的本质,面对那些后进生,我总抱怨他们不思进取,批评他们总是为自己完不成作业找借口。我又何曾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厌恶学习的真实背景?我从没做过,甚至没有试图去做,我固执地认为,他们天生就是不可救药的,也或者说是他们父母从小就没教育好,把责任一推了之。曹教授的讲课让我了解了真正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尊重人性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伴随着自我审视与提高。静默自问是总结反思的良方。静默自问:我在工作中的常态是什么?我工作所围绕的核心是什么?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我所做到和想要的是一致吗?从前,我的工作常态是忙碌、烦躁,总有忙不完的事,却总觉得做的是无用功。我工作围绕的核心是学生,却又总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这种矛盾让我一直感到疲劳和痛苦。经过曹教授的点拨,我认识到,工作是为了自己,这让我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自己而工作,其实是一件挺美好的`事。静默自问可以让我们觉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只有认清自己的当前状态,才会不断地提高自己。
三、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心灵归位。营造归属感的环境是心灵归位的前提。“归属感”是伴随人生很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少年儿童的归属感尤其强烈,在曹教授讲“归属感”的瞬间,我想到了从前所听的“名师”报告,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营造的是有归属感的环境,也让我真正地明白“学生不喜欢你,就不喜欢你的课”的实质。是啊,真正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要伴随着心灵的碰撞、交流和沟通。在孩子们的心向我的心靠近碰撞的瞬间,我没有及时抓住他们,却让他们离我越来越远,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怕我,总是用胆怯的眼光看着我的缘由。记得两年前刚接一年级的时候,有些有点资历的老教师曾告诫我说,和学生见面上的第一节课就要给他们个下马威,否则以后就压不住他们了。殊不知,下马威使得有些孩子永远也不敢向我们靠近。建立归属感的环境,要让班级成为孩子们的家,并且要让他们成为这个家的主人,各有其位、各尽其责、互帮互学,才能共同提高。
曹教授的培训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有很大的收获,让我明白改变教育现状,需要我们教师做的不是改变教育的体制,也不是改变教学条件,而是要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我不期望自己成为名师,但静默自问,我要成为一名让自己满意的教师。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12
生命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发展,而语文课堂恰恰是生命教育的沃土。《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正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生命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那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才都应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要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关注自身的价值;它不能以成败功利来评价。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需要具体措施的有力保证。
其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我挺看重“乐趣”二字。只有是有乐趣的,才是充满生命情怀的,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帮助和提高的。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又如何能符合当下新课程的精神呢?只有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有人文关怀的,才能被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才会更具有意义。做老师的太过一厢情愿,太过霸道,而忽略了那小小生命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做老师的总是要求全体统一,按一个步调去学习去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抹杀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习,归根结底也只能算是被动的,无效的学习。真的希望,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有人情味的老师,成为一个因为阅读和写作而更敏锐地捕捉快乐和阳光的人。
再个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折射出来的社会各种因素,正以极强的力量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学校更有份量。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家庭留给孩子的烙印是终身的。学校教育再尽职尽责,也难与家庭的影响相抗衡。所以,如何在家庭这个层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教人育人的问题,我们教师自身难以完全担当,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的我,要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把他们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正在成长的人,难免会犯错误,我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我愿意尽己微薄之力,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学生送去安慰,送去阳光,让他们轻松健康地成长。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13
暑假期间,一有闲暇,我便仔细阅读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的专著《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中的章节,真有点儿手不释卷。这是一本极有意义的书,书中明确提出:教育不应是控制生命而应该是激扬生命。生命不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是通过亿万年的基因传留,从出生之时,就像新的电子计算机携带了本机程序一样,拥有了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依靠这样的本能,就可以把主要依靠教师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从而带来教育的巨大变革。书中用丰富的实例反映了学生积极、愉快、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揭示了生本教育以生命为本的实质。把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说教的对象,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现就印象较深的.几处谈点体会:
一、教师应给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书中提出:学习者拥有强大的享受成长的机制,在他们面前,教师应是“伺服器”。教育者应知道儿童有这样的机能,于是等候时机,加以激扬,促使生命获得更充分的成长,获得更浓烈的成长享受,从而天天向上。教育者应作为“仆人”帮助他集中和方便于做核心的事情。只能通过开启之,导引之,让学习者走一条容易发挥自己天赋的途径。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是一个“牧者”,要有像牧者那样地率领生命的管理思想,牧者不去代替或包办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这意味着既管理着羊群(当然也负着安全和保护之责),又尊重着羊群的独立的生命活动。如: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只要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氛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尝试,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相互交流、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的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看做一个三角形,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后再算出整个圆的面积。有的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其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计算出圆的面积。最后都能推导出S=Πr。也即自古华山一条道,条条道路通罗马。当然教师应及时发现,在“危难之际”显身手,及时点拨、引导,效果远远超过教师越俎代庖式的说教。
二、教师要有新错误观——教室是出错的地方。承上所说,既然有许多知识是在学生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得的。这种探索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也会犯不少错误。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克服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悟方法,获取真知和技能。往往儿童的错误中常常包含着正确和灵气。有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拍拍胸脯信心十足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教室,出错的地方,多好的理念!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我们的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才是不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宽容,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如果,我们也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细声细语,一定会信心十足,回答问题何愁声音不响亮?
三、教师也应是教育成果的享受者。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代名词,而应成为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成为一种人的生活方式。教师应与书为伴,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要善于从师生共创的生命舞台上,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体验一种生命的满足与快乐,得到生命的成长与升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完成自己的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于郭思乐的理论,沈阳市教育专家协会会长李锦韬先生,对其教育的意义作了几个“颠覆”的概括:一是颠覆了以往以师为本的教学,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二是颠覆了以往教师研训主要研究教师怎样教的方式,生本教育则在研究学生怎样学、如何让学生好学的问题;三是颠覆了以教师教得好为好课的标准,转变到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为如何引导学生,使学生学得更好;四是颠覆了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德育课程教学,生本教育把德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之中,融入到课堂之中。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14
很多人对考上北大或者清华的人都有一种执念:认为他们天生就是为学习而生的,他们是聪明的,勤奋的,在学习上没有挫折,没有障碍,轻松自然,一路花开。但是,儿子的经历告诉我,人生没有规则,有的只是面对失败的处理方式。
坚持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品质,它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那段日子,算是我人生中为数不多的黑色系,走过来后,却又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灰暗。
两年前——20xx年的冬天,是我陪读的第三年初,儿了正在为高考准备着。
那年夏天的暑假,他正读高二,参加了清华大学的两个夏令营——清华暑期学校和化工营。那时候的他,梦想是清华大学。
他是以全校第二名的名次选入的,本来他可以在北大和清华之间任选一所,但他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清华,可见他心仪清华已久。
接下来,他在清华的表现可圈可点,获得了紫荆优秀学员和一个活动的一等奖,测试也不错。
回到学校后,他名声大振,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已然是清华的学生了,然而我终是提心吊胆。
他每天都飘浮着,每天都沉浸在“我们清华”的回忆中,每天,我都要为此事训叱他三到五遍,可是我阻止不了他膨胀。就像面对越来越鼓的气球,我没法用尖针刺破它,我怕那毁灭后的爆炸声。
接下来是高三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发表后,他是红着眼睛回来的,告诉我说考了年组第24名,本来我想安慰他,但是他却反过来安慰我,一副心大过天的表情。看到这样的他,我蓄积以久的担心和怨气,倾刻间爆发,我歇斯底里般的狂骂了他。
我一会儿数落他不自知,一会儿又变成不自爱,不自强,骄傲自满,妄自尊大,我哭诉自已放弃的事业,哭诉他的不理解。
他一直默不作声,从那以后,他变得沉静不语,看似不再张扬。但是这种沉默又让我心神不宁。
接下来的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全部夭折,他靠竞赛加分去清华的可能性为零。如果在清华夏令营上没有获得加分,他是没有希望考上清华的。
我每天这样分析着,剖析着,耳提面命对着他苦口婆心,他全然不理。说急了,他只说考清华是你的理想,不是我的,考上哪个大学都一样,不让我小题大做。
可是,我知道他的心里有自己的理想,他绝不是一个可以将就的人。而我,做为一个母亲,能做的只是默默的关注他的一举一动。
每天夜里,我都是在他熟睡之后,轻轻走向他的房间,检查他的书桌,有时候,是一本花花绿绿的杂志,有时候,是一部手机或是一本小说。我拿走,留言,请求他努力,我想用一个母亲的爱感动他,让他振作,让他有所担当。
然而在一个浮躁的灵魂之下,他已经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某一个缺陷,而进行系统的有条理的复习。进入一轮总复习,他在各学科上的弱点逐一暴露,在几次测试中,成绩虽没有变化太大,但是语文,外语和生物上的漏洞越来越明显,到了期末,他虽然年组第六,但在文科上的差距已经和好的学生拉开了。
而我,没有刻意减肥,由一个胖子成功变成一个瘦子,头发也由乌黑变成花白。
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要承受了这么大的压力,清华怎样?北大又怎样?怎么活不是一场人生,别人的人生凭什么要满足我?非要和心里的那个虚荣较劲,值得吗?但是我没有答案。有时候,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只是放弃后的自我安慰而已,在攀登的路上,没有谁可以停下来。
那年的寒假他很努力,但是精力全放在数理化上,语文做题的质量越来越差。我也想过要给他找一个好的辅导老师,他又极力反对。他总是说,我可以的,你不要着急,我心里有数呢。
转眼之间,20xx年的3月份来到,我们地区的第一次摸底也来了,他没有让我失望,地区37名,但是生物已经明显出现问题,他只有挤出时间多学生物。就这样,他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重新学习生物,从课本开始,课外找老师辅导。跌跌撞撞的,就到了四月下旬。
接着,又迎来了地区的第二次摸底,他的成绩也还算稳定,地区46名,但是按照这个名次,他靠裸分进入的清华的希望已经不大,北大更是不敢想象(黑龙江的高考录取,北大比清华要高10分左右)。这时,各高校的自主招生也接近尾声,而他只报了清华领军和北大博雅,如果不能顺利地通过了这两所高校的初审,他几乎是没有希望考入的,他自己可能也清楚,所以目标就开始向下降。
高考前20天,北大博雅和清华领军同时下来结果,都是通过,要高考后去初试,所以他能不能加上分还是未知。
高考前的十几天,也不知他从哪里得来的理论——要放松。接下来,他完全放松了自己,早八晚九。这时候的我只是干巴巴地陪着,他找感觉,准备着快乐地迎接自已的高考。
永远忘不了20xx年6月23日晚上9点23分,看着电脑上656分的成绩,他哭了。
那一夜我和他爸爸彻夜末眠。我想我们的.沉默对他也是一种打击。没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懂,你安慰不了自己的孩子,这时候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因为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结局,措不及防地来了。而这种沉默不语对于孩子而言,又是一种无可名状的责备,他可能希望我还是喋喋不休地指责或是劝说,但是我什么都没有做。
20xx年6月25日,高考成绩出来的第二天,他走出他的房间,他给我们的决定是复读。他只是问我,妈,我要是想再读一年,你可以陪我吗?我说可以;然后他又和我说,我不想在原来的高中复读,我说也可以;他说,你相信我能考上北大或者清华吗?我说我相信;他说,这一次我的目标是北大,请你们相信我。
6月27日,在陌生的学校,他成为新高三的一名新学生,让我欣慰的是,尽管他是复读生,他身上曾经的光环,使老师和同学都表现出一种本能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他也心存感激。我们聊天的时候,他会说,我不能在别人的惋惜声中活着,我要给他们一些正能量,让他们看见我就看见希望。我很欣慰他本身所散发的朝气还在,没有因为自己是复读生而把自己当做失败的人,他身上的霸气和斗志都在。
其实,无数个夜晚,我都在扪心自问,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没有指导好他的路,对于他,是不是寄予了太大的希望,他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优闲且安逸,为什么我们要支持他再选择一条如此之重的复读之路呢。可是,每天,看到他兴高采烈地来去匆匆,我又觉得只要是他自己选择的,他就是快乐的吧。
这一年的成绩,也不是很稳定,上学期的三次考试,他保持在年级前五。新学校的清北录取名次大概在年组前三十,如果成绩稳定坚持下去,希望是有的。但是到了下学期的开学考试,全区模底,他的成绩一下子掉落,落到100名。高考失利的感觉再一次模拟出现,他开始烦躁不安,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想自暴自弃。
他去过网吧,逃过学,还欺骗过我,家长眼里所有坏孩子的特征他都体验过,所有这一切在我知道之后,我也茫茫然,那段时间我做了什么,现在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不寒而栗。
当时,他就读的高中离我们家比较远,我和他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我全职陪读,他爸爸工作,家里还有近八十岁的老人,要人照顾,有一些事,我们通常不让爸爸知道,可是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只好和他爸爸哭诉。他爸爸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做事往往一言九鼎,我没想到,他做出的决定是:不读了,回家休息。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我们没有开灯,偶尔有灯光照进来,照在爸爸的脸上很难看,他们就那样做着,一个抽着烟,一个沉着脸,两个大男人僵持着到凌晨。
他不想回家,他的选择是好好读下去。这时,离高考只有二个月的时间。
接下来的两个月,我见证了他所有的汗水和泪水,他的坚强和坚持。他怕自己动摇,关闭了和外面的所有联系。他学会了荣辱不惊,也学会了忍耐等待,在这两个月他从成长到成熟,完成了一个男孩到男人心理上的蜕变。
一年的时间相对于人的一生不长,但对于青春而言,每一刻都是弥足珍贵,他的青春在复读这一年骤然拉长。有人说,复读是一种痛苦,是一种煎熬,我承认,但我更深的体会是,这种痛苦和煎熬能完全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他能让你变得更懂珍惜,更懂把握,更懂得坚韧和顽强。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相信在未来的人生中,会更坚定更执着。
20xx年的高考之后,他以686分,全省成绩位次第16的好成绩,升入北大,开始了他人生真正意义上的行程。
很多人对考上北大或者清华的人都有一种执念:认为他们天生就是为学习而生的,他们是聪明的,勤奋的,在学习上没有挫折,没有障碍,轻松自然,一路花开。但是,儿子的经历告诉我,人生没有规则,有的只是面对失败的处理方式。于丹有一句话:生活可以随遇而安,生命却应该有所坚持。是的,即使这种坚持让我们遍体鳞伤,心力憔悴。
时至今日,我已全然没有当初的痛苦或是喜悦,但是两年的时间,带给我的,却是一生享受不尽的回忆,那段时日告诉我:坚持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品质,它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15
今天,我有幸欣赏了塔河四小安波老师的《爱在地动山摇后》,和松岭一小张琳琳老师的《吃出健康来》两节生命教育观摩指导课,这二节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这次观摩指导课为我们生命教育教师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尽管学生水平不一,两位教师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听课心得:
首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两位老师既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又重视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两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而且,互动模式多样,采用看图、看动画的模式或创造一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对生命教育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其次,两位老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听课中我发现两位老师基本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充满激情。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通过这次听课,我对自己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去思考,联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想了很多:
1、教学备课未达精细巧妙。对于备课,我感觉到了它的重要性,二位老师之所以课堂上运用自如,就在于她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学内容的要旨,而我平时备课还达不到这种严谨的态度,今后我会尽力做到极致。
2、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与兴趣。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善于找出学生的进步点,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向上的动机与行为。两位老师的确有许多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东西,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03-04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04-25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范文汇编六篇05-30
生命与教育读书笔记01-21
珍爱生命心得体会08-10
尊重生命心得体会01-03
珍爱生命心得体会05-15
阅读热爱生命心得体会03-04
生命安全心得体会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