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

时间:2022-01-18 13:02:17 职业规划 我要投稿

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模板汇总八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就算追也追不到,我们又有了新的工作,写一份职业规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质量的职业规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职业规划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模板汇总八篇

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1

  教育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本研究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象的特性分析入手,结合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有研究成果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现状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看法和建议。

  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对象的特性分析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对症下药,就必须细致分析大学生对象特征。为此,下面从国别差异、当前环境和历史文化影响、大学生与职员、学历水平等方面分析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象的特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国别差异比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起步晚,职业规划教育处于初级水平。首先,发达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始于基础教育阶段,大学生专业学习与自身的兴趣、职业理想、职业目标关联性大;而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少有开始于大学教育前的,多数入学专业选择与兴趣无关,纯粹为了升学、盲从选择专业、父母、老师意愿等造成了对自己所学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对未来茫然。其次,发达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系统性、专业性、多样性,我国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教育内容,即使有也是浅尝辄止,处于初级水平。

  大学生与职员差异比较职业生涯规划最初起源于企业,针对企业员工培训。企业员工培训多是为了让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同时对部分员工岗位作出调整,员工又在其岗位上具有实践经历,因此,能够更清晰地判断员工的职业潜能,生涯目标更为明确,发展路径更为具体。而大学生是准职业者。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为职业发展做准备,大学生活要经历飞速成长,其人生观、价值观、能力、素养等变化与否和变化程度不一,大学生没有长时间的工作经验,所以大学生更具有可塑性,职业发展更具有不确定性特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体现变动性,也更需注重引导性。

  受教育水平差异比较与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相比,大学生是知识文化掌握较多者,更有理想和抱负,综合素质高,肩负的社会责任大,大学生是知识文化、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所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把大学生的人生理想、社会发展,大学生的个人现状和社会形势结合起来,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兼顾。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几点思考意见把握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下面提出当前或者今后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几点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等同于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属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部分,大学生就业只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性目标,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涵盖的范围、内容更多。其包括自我认知、认识社会环境、确立毕业时就业和生涯长期发展目标,制定详细、具体可行性计划,如何为职业做准备(大学学习生活安排)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就业集训班,也不是大学后教育训练营,应该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且是一个动态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发展的引领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不背离大学之精神和大学教育的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要规划大学生的生存道路,更要规划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发挥引领学生成长的作用,对学生学习起向导作用。千万不可把大学变为技术培训堂,大学教育变为考证教育。每个老师都要发挥引领学生成长的作用,并教会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特别培养大学生几个意识和几方面的能力。意识包括生存意识、发展意识、创造意识、健康意识;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认识环境的能力、抉择能力、计划能力、学习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岗位胜任力特征分析等,培养大学生了解社会和职业的能力,需要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深入调查、躬身实践,社会阶层有关的书本学习等。从而结合自身特色,知己知彼,然后确定职业目标,并做就业学习准备。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梳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和培养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引领作用,认为专业化的任课教师应具备以下要求:(1)拥有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理论知识背景;(2)了解社会、对社会形势有准确的把握,并能够指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实践的能力;(3)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强,能够灵活处理课堂;(4)个别指导学生成长的能力。

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2

  作为工科学生,首先大部分可能会把自己的专业作为以后的职业方向。通过学习或者进行科研活动,觉得自己的确喜欢本行,可以考虑往本行发展。当然对于那种十分喜欢本专业又能静得下心看那些枯燥烦杂的中外文文献,并且爱钻研探讨问题喜欢科研,习惯实验室的些许寂寞与冷清,不妨读博士,虽然现在很多人在置疑是不是读得越多越不见得好。但是。目前的中国,博士相比还是比较少,扩招的幅度也不大,相比大量的本科生和日益增多的硕士生,虽然有时不免也是跟着老板“打工“,至少还是能称得上精英。只是读博士的阶段还是会比较辛苦,要承受一定的压力,非自己真正有兴趣的,最好还是不要勉强。读博士的话就业会更窄了,一般多去高校或研究所。或者大型企业,只是需求量不会很大。

  还有一部分人就是对本专业可能算不上特别感兴趣,但也不反感,只是不喜欢在学校天天做实验这种日子。最后找工可能大部分考虑都是在本行找,不妨在打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多看点应用性的知识,有点针对性地看看自己相对比较喜欢的领域。出去的话,可能做技术的多一点,当然不会是那种比较深入的研究,更着重与实际经验与理论的结合。还有一种是技术服务,如果能进到那些大型外企做技术服务还是很不错的,收入比较高,各方面的福利也还可以,有时需要经常出差的,看个人喜好了。

  也有一部分对技术完全兴趣不浓,可能会选择本专业相关的产品的销售,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至少以前学的还可以打个基础,不至于完全浪费所学专业知识。目前化工产品的销售还是十分火爆的,尤其是高分子原料或产品的销售,毕竟很多东西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只是现在国内的厂家不少,国外的化工巨头也纷纷而入,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做销售很辛苦,但是做得好,往往也是赚钱最快的,这不比做技术,那是一种细水长流的收入,想发起来很难。销售做得好,积累了经验,可以往营销策划等方面转,做职业经理人,从事管理或者培训之类的工作。

  至于其他不作技术但又相关的职业方向比如有以下这些:

  1、证券分析师或行业研究员。

  如果对财经感兴趣的,不妨在平时课余学习一点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现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招人都不限制专业的(主要偏审计方面的'工作),综合素质和外语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方面,但是如果你有一定的财务基础将会为你拿到这个offer助一臂之力。此外,如果有一定财务知识,也可以考虑做一个行业分析师或者研究员,这个职务一般的银行或者证券公司都有,因为投资证券股票,需要对一个行业进行整体分析,如果了解这个行业又懂一定的证券知识就更好了。相比来说,这个职务如果是那种有工科背景的工管研究生或者拥有本行业多年的从业经验的工科研究生更具有竞争力。

  2、专利代理人。

  专利代理这行对专业要求比较高,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才能适应相关学科的专利代理。因为作为一个代理人,你必须要会查专利,看专利,分析专利,从而帮助你的客户成功申请一个专利甚至得到授权。从事这个的优点是,相比来说,不要下工厂,不用做技术,天天坐在办公室,对技术或做实验兴趣不浓的可以考虑。难点是专利代理人这个证不是很好考,没考到之前只能给那些拿到证的人打下手,类似没有律师证的法学毕业生一样。一旦考到这个证,钱就不少了,因为开一个专利事务所规定需要一定的专利代理人,可以合伙,挂个名就进钱了。

  3、网络编辑或者行业信息员。

  因为很多网站都有科技或者工业的栏目,需要一些工科背景的网络编辑,当然最好具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比较好。而对于那些化工业或者其他行业网站,如中国化工网、慧聪网等,更需要本专业背景的编辑。如我看到慧聪网,塑料、橡胶、涂料等频道就需要招聘化工类专业的做网络编辑或者行业信息员,要擅长收集本行业的知识,并且对本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和对发展的洞察力。

  4、化工咨询师。

  咨询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因为一个公司投资一个项目可能要进行很多方面的咨询然后了解这个项目的前景,决定是否投资。一则项目咨询顾问招聘广告如下:要求: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化工或相近专业教育背景;

  (2)有三年以上化工项目调研与投资分析经验,熟悉当前热点投资项目者优先;

  (3)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英语四级以上或相当水平;

  (4)能承受工作压力,能吃苦耐劳(如加班)。

  由此可见,咨询和市场调研联系相当紧密,有时候只有经过调研以后得到可靠的数据或者信息才能给客户提供准确详实的咨询。注册化工咨询师也是国家一个资格认证,如果进入这个行业拿到这个证,前景是十分不错的。目前国内出名的有六鉴化工咨询网、慧聪国际化工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市场研究公司也从事差不多性质的工作。如果能够进入那些国际级的咨询公司起点就更高了,如麦肯锡等。

  5、期刊编辑或记者。

  如果读的是工学,又喜欢文学写作,采访编辑等。进入那些知名的报社有点难度,不妨尝试下进入这些专业的报刊杂志,如《科学时报》、《中国化工报》、以及种类繁多的专业期刊等,也算是传媒从业者了。将来有机会说不定也可以跳出去,拓宽自己的工作范围,成为更广泛意义的传媒人士。如:李××,科学记者。1997年获四川大学工学硕士,先后在《科学时报》和《南方周末》从事科学报道。

  其他还有一些,就不一一列举,如注册质量工程师,除了掌握产品质量控制外,还需要了解ISO等规则。只是找工的历程,有个人的因素也有机遇的因素。所以有时候一份好的工作降临到你的头上时,可能并非你当初所能想到的,从此改变了你今后的生活。但是,机遇往往亲睐有准备的人,所以与其等待机会,不如先行动起来,以你心中理想的工作为目标,不断充实自己,做出最充分的准备。

  有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因此,要加深对自己的了解,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那样更有助于你大展宏图!从事你感兴趣的,又适合你性格的事情,应该是很快乐的,也是容易做出成就的。只是,要尽早准备和规划,最好从现在开始!

  化工业包括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等近20个专业。调查显示,目前企业需求最大的三个专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精细化工,分别占19%、14%和14%。

  最近,国内一知名人才网站对国内几十家化工类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由于国际油价走高,加之汽车、钢铁等行业的需求拉动,化工业得以整体提升。一些大型化工企业甚至常年处于招聘状态。

  技术型路线

  成长路线:技术员→工程师→总工程师(或创业)

  目前国内化工研发人才力量相对薄弱。研发人员要长年呆在实验室里和仪器打交道,工作枯燥而单调;而有些产品的研发环境也不好,像香精、涂料等,容易引起一些职业病,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做,原有的人才也容易流失。另外,大多数化工企业都位于城市边缘,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对单调,在施工阶段则可以用艰苦来形容。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错位:企业急需研发人员,但自愿从事或够资格从事者却不多。因此,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想在本行业内发展,毕业时找份工作基本上没有困难。

  化工行业是个讲究资历与积累的行业,在这里很少能有人遇到什么“一飞冲天”的特别机遇。毕业生初入行做技术类工作,薪水一般不会超过1500元/月。在这里,需要的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积累技术资本和经验,然后到了一定程度后,才能获得比较好的待遇和地位。

  工程与工艺工作,例如配管设计一般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五年左右,甚至有老工程师会告诉你,如果想独立设计高规格产品。大学生最少需要积累8年的“学徒”+设计师经验)来让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得以充分结合后,才能有谋取个人职业发展的基础。所以对于目前刚毕业的朋友们而言,必须说服自己在寂寞和微薄的薪水中提升自己。研究生或更高的学历当然可以提升应聘者的职业起点,而且在求职时的选择会更多,但受到就业市场整体低迷影响,平均薪资水平已不如前几年。

  另一类化工企业招聘比较多的岗位就是品质管理,但由于技术含量不高,工作容易上手,所以对工作经验和技术底蕴的需求就没有那么高,但其待遇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而增加的幅度也相对比较小。

  技术与经验是化工工程师们的资本,基本上可以替代金融资本进行创业,这也是工作最开始几年的寂寞和低收入换来的回报。刘威(化名),毕业时进了某省级化工设计院,当时他的工资只有1000元/月。前一年他的工作基本就是面对着CAD制图。一年后,跟他一起过去的毕业生只剩下他一个人。但三年后,他的能力基本达到项目经理的水平,于是他跟设计院一个高工一起出来搞了个工程公司专业做设计,现在已身家过百万。

  销售型路线

  成长路线:业务员→销售主管→区域经理→销售总监

  和纺织、服装等外贸人才一样,化工行业人才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化工原材料的辨别必须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之上,否则无法向客户解释产品的优劣。因此,化工贸易人才基本都需要是化工专业科班出身,同时熟知外贸规则和单证业务,还要具备贸易人耐心细致、语言表达力强、开朗乐观、能吃苦耐劳等素质。

  因为,销售岗位不需要太多的经验,所以大学毕业生走进化工行业招聘专场,会发现大部分企业都在招聘销售人员,而且一般都接受应届毕业生的简历。

  在化工行业做销售,工作的前两年是收入和职业发展的关键期,因为,销售过程中最重要的渠道(人脉)和技巧在两年内基本定型。

  好的销售人才永远都不用发愁企业或行业不景气,因为销售技能的通用性,跳槽转行都非常轻松。

  复合型路线

  成长路线1(以物流为例):物流从业人员→物流主管→化工企业物流主管→化工企业物流总监。

  成长路线2(以物流为例):技术员→物流部工作人员→物流主管→物流总监。

  化工类专业毕业生要成为企业青睐的复合型人才,最关键的在于如何取得化工技术以外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

  除了传统的化工生产、工艺、研发、质量检验等化工专业性人才外,物流、法律、环保、项目管理等“边缘性”人才的招聘比例大大提高,有时甚至超过了化工专业人才的招聘量。这些人才要求懂一些化工知识,但更要求对本专业精通。

  通过跨专业考研究生,是取得相关专业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例如,化工专业本科生报考物流专业研究生。另外,现在很多大学都实行双学位制度,拿个物流专业的学位也是个选项。

  另外一条途径,就是在校期间通过参加权威的认证考试,来取得毕业时进入相关行业的“通行证”,例如项目管理、物流经理等方面的认证。

  最后,有目的地选择实习单位。例如,在你的职业规划里,是想成为一名化工+物流复合型人才,那在选择实习单位和岗位时,就可以争取一些物流方面的实习机会、用人单位,尤其是化工企业在招聘物流职员时,你比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更有吸引力。

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3

  一、曾文

  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招聘工作刚刚降下帷幕。在大学的校园里有不少同学在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这个特定时刻,才猛然发现自己在大学里收获甚微。20xx年初,我公司开发了一个大学生就业实习促进的新项目。在整个项目的行进过程中,我对大学生就业的困难以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于专业、兴趣和职业的困惑;第二是普遍存在社会参与和适应问题。大学生甚至成人在就业与择业的时候,都会存在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行业和社会的现象。

  二、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干什么”等问题。

  2、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前提下,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数量的知识,还必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4、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

  5、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

  6、加强自我修养与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并且把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设计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图,并且付诸行动,经过不断努力和调整,直到最后实现我们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多方面的紧密配合与全面推进。

  职业规划的其它方法

  1、回溯童年期的生活,回答如下问题:1、12岁前你的爱好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爱好?2、12岁之前你的理想是什么?这个理想是怎么来的?现在再看那个理想,你认为如果真的达成了,可以带给你什么感觉?如果这个理想达成了,又可以满足你什么样的需要?3、童年期的爱好和理想,你现在总结起来,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容词去描述它?(不是评价,只是描述。比如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做语文老师,如果要描述形容词就是:丰富的、美好的、爱心的、成就他人的,如果评价的话就是:不现实的、赚钱太少、幼稚的)2、从现在开始,在工作、生活、交朋友和学习过程中,多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反应,尤其是观察自己的感觉。每当你在做什么事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喜欢某事,那么就问问自己喜欢这事带给你的什么感觉;如果看到自己不喜欢某事,也同样问问自己不喜欢它的什么。

  这样久而久之,你就会愈加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喜恶,慢慢的在工作上面,自然就会选择更准确。

  3、做个性测试和职业倾向测试也有助于帮助你更深地了解自己,请注意要找比较通用的测试系统,如九型人格和MBTI。

  但注意测试之后,不管你是什么类型,都不要被那“类型”绑死了,因为人格测试的准确度是85%左右,也就是说,你只是“倾向”那个类型,而不是“是”那个类型。

  我常常向职业困惑的人推荐的一本书是《发现你的优势》,该书也会附有一个准确率较高的个人优势测试,这本书也能一定程度上帮助你了解自己。

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4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先就业后择业似乎成为一种共识,不管是毕业生还是高校,都把先就业放在了首要位置,而对于所“就”的工作合不合适,很多人没有太多的关注 。从某种程度讲 ,先就业是应对当前就业环境的一种策略,也是多数毕业生迫于生存压力的一种无奈之举。特别是尚未就业的20xx年应届毕业生,这个时候更盼着能有一份保底的工作。然而,先就业后择业是否真的适合每个人,这种策略会不会对以后的职场之路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毕业生们思考。

  ◎案例1

  落点没有选好,频繁跳槽

  小曹在大学时学的是会计专业,20xx年毕业找工作时,他应聘了青岛的一家物流公司,因为当时签约时间比较晚,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无奈之下才选择了这家公司。上班之后,他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太适合,从事的工作需要很多新知识,如果适应工作,就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学习。在那里工作了半年,他决定辞职,因为一方面这不是他喜欢的工作,另一方面自己上班太累,考虑之后,决定换新的工作。

  20xx年 ,他应聘到一家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因为大学时曾经学过一些人力资源知识,所以决定在那个公司一试身手。但这次他再次失望了,面对公司里经验丰富的同事,初出茅庐的他跟不上工作节奏,而且第一份工作也没有给他积累下太多的经验。3个月后,小曹最终选择了离开。

  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工作,小曹有些迷茫,他开始反思自己当初的选择,有些后悔毕业时草率地在第一份劳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但这些已经于事无补。这两年的时间里,小曹已经换了好几份工作,他感觉青岛不是他的福地,现在的他回到了老家烟台,在那里,他想继续寻求那份心中的理想。

  ◎案例2

  择业为主,签约晚也甘心

  20xx年的那个夏天,小陈离开了他读了四年的大学,毕业前的那段时间,班里多数学生都找到了工作,签约率非常高。但是 ,小陈很不开心,因为他没有找到喜欢的工作,更谈不上签约了。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有了着落,小陈心里很着急,但他没有草率地决定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而是耐心地等待着自己的机会。毕业离校的时间到了,没有签约的他,虽然有几丝沮丧,但他选择了守望。

  20xx年下半年 ,小陈终于等来了机会,他的家乡有一批事业单位的招考,有几个职位的报考条件他非常适合,于是他满怀希望地报了名。笔试、面试、体检,一套招录程序走完,成绩公布的瞬间,小陈紧紧地攥了攥拳头,他的等待没有白费,因为他被县政协录取了。考上事业编的小陈,虽然曾经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曾经因为没有按时就业受到了别人的冷眼,但他最终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他始终没有放弃当初的抉择,在他眼里,慎重择业远远强于盲目就业。如今的小陈,经历了几年的摸爬滚打,已经荣升为办公室的一个小领导,娶妻生子的他,正在自己的事业之路上满怀希望地前行。

  ◎企业

  就业观念影响了企业发展

  近几年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让许多学校和培训机构在就业指导时提出了“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以提高一次性就业率。为此,一些毕业生纷纷降低暂时的就业期望值,但就业后在短时间内因为不适合或者不喜欢就频繁跳槽。这种“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让企业感到很不踏实,不少企业说影响了发展。

  青岛一家大型商场负责招聘的于小姐就说,“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一定程度影响了大学生的诚信形象。不少应届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为跳板,暂时栖身于此,时机成熟就选择离开,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因为学生的这种做法,必然使用人单位感到伤心和失落,产生了被欺骗、利用的感觉。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出现,用人单位会采用更加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手段以约束求职者。事实上,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不仅可能影响到大学生职场的长远利益,也会影响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专家

  就业的基点是有职业规划

  对于“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一些从事过学生就业指导的高校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有老师就认为,“先就业后择业”和“先择业后就业”形式上看来没有太差的差别,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先就业后择业”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们是在现有可供选择的情形中进行选择,会随波逐流、没有什么目标。“先择业后就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是事前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始自己的职业,他们主动为下一次职业变动做准备,总是在自己准备好以后,再变动自己的职业。

  中国海洋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王处长则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础是要有一个职业规划,只要按照规划去就业,即使第一份工作不太如意,随着经验资历的积累,肯定会越发展越好。他也建议,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前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理想、工作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根据这些再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当前社会就业情况,制定一个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线路图。

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5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我想同样是这个道理。因为 “人生就是一部作品,谁有生活理想和实现的计划,谁就有好的情节和结尾,谁便能写得十分精彩和引人注目”(莎士比亚)。尤其是对于曾经由于没有规划而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的我而言,则更是感觉到未雨绸缪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往事已矣,不堪回首;来者可追,重在谋划。正是为了汲取先前所遇之遭遭的教训,更加明确的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乃至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案,我修读了《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经过学习,收获颇丰;遂结合自身情况、客观形势和所学专业的特点,思忖己之未来,制定如下之职业规划。

  一、自我认知

  (一)个人自评

  作为一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我的专业是刑法学,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对于自己的性格,优、劣势及未来职业选择的倾向性存在如下感知:

  1、关于性格。总体较为内向;善于思考;沉稳、理性;意志力坚定,具有较强的执行力;较为独立。

  2、个人优、劣势:

  (1)优势:

  ①做事认真、仔细,谨慎且有定力;

  ②专业知识扎实,擅长写作与思辨性活动;

  ③有较前的意志力、很好的执行力及很好的学习能力。

  (2)劣势: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争辩。

  3、个人倾向性的职业特点:稳定但是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能够通过长久考察体现出个人价值。比如,法官、学术研咳嗽庇胧槊嫫缆墼钡取

  (二)辅助性测评

  为了更为准确的认知自我,包括性格类型与适合自己的行业、职业,我选择了两个较为权威的测试模型(即MBTI和DISC职业性格测试)来辅助自己进行自我认知。

  1、MBTI职业性格测试

  (1)测试结果。MBTI测试结果显示,我的性格类型倾向为“INTJ”型,即“内向、直觉、思维和判断”型。

  (2)关于INTJ型性格的解读

  “INTJ型的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强烈地要求个人自由和能力,同时在他们独创的思想中,不可动摇的信仰促使他们达到目标。 INTJ型的人思维严谨、有逻辑性、足智多谋,他们能够看到新计划实行后的结果。他们对自己和 别人都很苛求,往往几乎同样强硬地逼迫别人和自己。他们并不十分受冷漠与批评的干扰,作为所有性格类型中最独立的,INTJ型的人更喜欢以自己的方式行事。面对相反意见,他们通常持怀疑态度,十分坚定和坚决。权威本身不能强制地们,只有他们认为这些规则对自己的更重要的目标有用时,才会去遵守。 INTJ型的人是天生的谋略家,具有独特的思想、 伟大的远见和梦想。他们天生精于理论,对于复杂而综合的概念运转灵活。他们是 优秀的战略思想家,通常能清楚地看到任何局势的利处和缺陷。对于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是出色的、具有远见和见解的组织者。如果是他们自己形成的看法和计划,他们会投入不可思议的注意力、能量和积极性。领先到达或超过自己的高标准的决心和坚忍不拔,使他们获得许多成就。”

  (3)基于测评结果,MBTI推荐的适于自己选择的行业与具体职业

  ①适宜从事的行业:

  “您适合的领域有:科研、科技应用、技术咨询、管理咨询、金融、投资领域、创造性行业”

  ②适宜从事的职业:

  法律顾问、知识产权律师、研究所研究人员、投资银行研究员、投资专家及社论作家等等。

  2、DISC测评

  (1)简介:DISC测评是一种“人类行为语言测评”,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DrWilliam Moulton Marston)的研究成果而设计的职业性格测试。该测试由四项因子组成,即支配(Dominance)、影响(Influence)、稳健(Steadiness)和服从(Compliance)。

  (2)DISC测评结果

  ①他眼中的我:服从型

  ②工作压力下的我:稳健型

  ③综合情况下的我:服从型

  即在DISC测试中,我的职业性格属于稳健、服从型性格。

  (三)自我认知小结

  结合自认自我评价和相关职业测试的结果(虽然测试结果存在部分冲突的之处),对于自己的性格和未来职业兴趣趋向,我有了明确的认识:

  1、关于自己的性格:总体而言,我属于内向型性格,稳健、理性且思辨能力较强;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不迷信权威,但是也会服从;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和执行力。

  2、 关于未来职业兴趣趋向:从事一份稳定且发展空间足够大的工作,因为只有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二、环境分析

  前面就自己的性格类型和职业兴趣趋向,我做了大致的分析,此为影响职业规划的内部因素;接下来,我就外部因素即有可能影响自己职业选择的环境因素加以分析。

  (一)家庭环境分析

  就家庭环境而言,我认为这个不是影响我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因为虽然自己的家境不是很殷实,但是家人对我没有施予丝毫压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很和睦,家庭氛围较民主。即使父母也曾建议我选择公务员为职业,但是他们也表示会尊重我自己的选择。故而,家庭环境对于我选择职业的影响可以予以忽略。

  (二)学校与专业环境分析

  1、 学校环境分析

  由于本科与研究生均就读于“中国法学教育之最高学府”即中国政法大学,且专业为法学,所以就学校出身而言,凭借中国政法大学的良好社会声誉,在业界的权威性来说,应该说我不用担心学校名气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公检法等就业领域。

  2、专业环境分析

  我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是刑法。由于刑法的公法性,和市场经济发展对于私法人才的大量需求似乎格格不入,因此,我们的就业路经相对较窄。这里我以中国政法大学20xx届、20xx届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流向之数据统计加以说明(见表1、表2)[②]:

  以上图表即为我就本校本专业研究生就业流向的实际情况所做的定量分析。从图表中,我们可知通过传统的公检法等公务员就业路经和事业单位等准公务员路径就业的人数占到了绝大多数的比例,而且在这些特定的就业路经中,法院分别以20xx届的37。50%和20xx届的34。62%占绝对领先的位置,相反,企业和律师事务所等行业所占比例总数尚不到15%。这在一定程度上, 给我的职业规划选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标准。个人认为,中国政法大学刑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公检法等单位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地域环境分析

  对于绝大部分的硕士研究生而言,自我的预期都比较高,这是因为他们有着区别于本科生的学历优势。体现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面,研究生更加偏向于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比如被普遍认可的“北上广”等。同样以20xx届、20xx届的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流向为例:20xx届的104名硕士毕业生中,有59人选择在北京工作,占到了总数的56。73%;20xx届的104名硕士毕业生中,则更是有64人选择在北京工作,占总数的61。54%。

  不可否认,大城市存在较多的机遇、拥有较为完备的公共基础设施,但是中小城市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生活压力较小、竞争程度较低、相关政策优惠等等。我认为对于是否留在“北上广”之类的核心城市要依据职业的选择而定:如果是想从事公务员职业,我认为与其留在“北上广”的基层单位,倒不如选择地方上较高级别的单位,这里的级别优势完全可以抵充地域优势;但是如果你想从事自由性质的职业,比如律师等,不得不承认核心城市有着中小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总之,对于我而言,我会根据职业而定就业的地域而非要必须留在所谓的核心类的大城市。对此,要慎重选择。

  (四)政策与行业环境分析

  1、政策环境分析

  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的弊端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尤其是刑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面对庞大的待就业毕业生基数,国家的就业政策解决就业难的作用逐年式微。而且有关就业政策,比如“三支一扶”、“选调生”、“西部志愿服务”及“大学生应征入伍”等等,在我看来仅仅只是“权宜之计”,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相反只是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留滞到最后。所以,单凭政策是无法彻底改变就业困局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与竞争力。

  2、职业环境分析

  (1)公检法等公权力机关。公安司法机关的人员需求量有限,而且之前几年的人员扩充基本结束,人员情况趋向饱和,招考条件越来越严格(比如要求学历、工作经历等),报考难度较大。但即便如此,其仍然是较为理想的就业路经。

  (2)律师、企业单位。由于中国的法治环境尚没有真正形成,从事律师等自由职业,尤其是刑事辩护律师的风险较大,如果非出于必然之职业倾向且具有相当实力,一般不作为首选;另外,同样是基于这个原因,企业的法务人员如同虚设,对于坚定从事法律职业的我而言,不做重点考虑。

  (3)其他职业。比如高校的教学人员、继续深造、书面评论人员等,一般要求较高,不是要求看待事件的角度要求苛刻,就是学历要求较高。

  个人认为可以作为长远的追求目标,但是近期而言,相较于理论研究,我更倾向于实务实践。

  综上,即为我对可能影响到我职业选择的外界环境因素所作的分析。

  三、职业定位

  通过第一部分的自我认知与第二部分的对可能影响职业选择的环境因素分析,我认为我的最理想职业选择是组合式的职业规划,即:

  (一)行业选择

  1、近期职业目标(即未来15年之内):法院审判人员;

  2、远期职业目标(即未来15年以后):学术机构研究人员

  这样规划的具体理由是:

  第一、“性格使然”。自认为比较擅长思辨和理论分析,从事法院审判和学术研究会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符合通常认知事物的规律。先学习理论,后实践,最后再回到理论研究。这样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反哺理论。

  第三、法律职业特点之要求。法律职业固有的魅力令我终生为之追求,而法律之较强的实践性,又决定实践的重要性。两者结合,我认为,是最好的选择。

  (二)地域选择

  由于在我的职业规划中的行业选择方面,法院公务员是自己的首选,结合第二部分“地域环境分析”中的论述,我会在地域和法院级别之间,更加看重工作单位的级别以及实务工作对自己未来研究的价值。我偏向于选择地方省市的中级法院,尤其是家乡省份的中级法院。

  四、实现计划

  (一)短期计划(在校期间)

  1、研究生入学第一年期间

  (1)尽可能的修读本专业的额定课程,研习理论,将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巩固,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

  (2)学术研究方面,多思考、多总结。批判性认识已有理论。及时将想法形成论文成果,争取发表一篇以上论文成果;

  (3)实习。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到相关法院实习,提前接触理想目标职业。

  2、研究生入学第二年期间

  (1)根据前一年的表现和自己的能力,决定是否申请提前毕业。如果提前毕业,尽早着手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准备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较仓促,不推荐,除非有足够把握)

  (2)如果决定不提前毕业,也需要构思学位论文的撰写,最好形成初稿,争取写一篇优秀学位论文;

  (3)实践。在专注研究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实践。适度关注法院考试,物色目标地域的法院。

  3、研究生入学第三年期间(如果未提前毕业)

  (1)准备毕业事项,争取顺利毕业;

  (2)积极准备目标地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的法院公务员考试。同时也要适当注意其他就业路经。

  (二)中期计划(法院入职后到进入科研机构前)

  1、考察期期间,要积极表现,取得相关人员的肯定与信任;尽快适应法院的工作氛围和节奏,争取一年的法定期间后能够顺利转正;

  2、入职五年之内,争取到刑事审判庭的业务骨干人员,最好能够担任相关领导职务;

  3、入职五年之后,十年之前,争取进入法院的研究室,从一线审判到理论研究的转变,为专门的学术研究做好准备;

  4、入职十年之后,争取再深造的机会。选择刑法或者刑诉法作为自己的专业,到更高层次的院校,取得博士学位,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和为进入科研机构进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注:此为法院工作规划,也是跳离法院的“时间安排”。在职期间,要注重不断学习,尤其要注重理论前沿的发展。

  (三)远期计划(进入科研机构之后)

  1、未来十五年之后,进入科研机构,潜心进行学术研究,争取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多出成果,并取得一定成就。如果机会允许,尽量去国外的一些机构作研究,比如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即马普所)、日本的早稻田大学法学部和美国的相关法律研究机构等等。

  2、除了科研之外,我还有一个与职业规划无关的心愿,就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可能是退休之后,在家乡的山区,在争取社会资源的前提下,为那里的`孩子们建立一所现代化的小学,以弥补当地教育的落后状况,为其中的每一个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五、评估与调整

  职业生涯的规划是且应当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因为计划是固定的,但是现实具有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所以需要制定一个评估与调整机制:

  (一)短期的评估与调整。研究生阶段的中后期,重新审视自己的是否适合从事法院审判工作,因为理想与是否适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适合,继续按照既定规划进行;如果不适合或者公务员考试不第,选择其他职业路经,比如“律师学术科研人员”、“书面评论员学术科研人员”等等;

  (二)中期的评估与调整。不管是法院在职的中期,还是律师、书面评论员之职业的中期,都必须要进行再次评估。当不适宜从事专门学术研究的情形出现时,比如家庭因素、经济因素与身体因素等,那么继续已有职业;否则,按照既定职业规划而努力;

  (三)远期的评估与调整。这个阶段不确定因素会更多,比如是否具备出国访问的条件、是否具有相应的影响力和财力去实现目标计划等等。

  总之,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调整的方向。

  无论不确定因素若何,但总的调整原则是:除非相关因素不能克服,又或者变更计划有助于自己职业的长远发展,否则,对于既定的职业规划,不应当轻易改变。

  六、职业规划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的对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趋向的初步思考,我相信它是适合自己的。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但是大致的方面应该不会改变。

  没有规划的求职注定是盲目的。同时,它也是此类人们求职失败乃至整个职业生涯平庸无为的主要原因所在。但是,即便有一份完备的职业规划,却没有践行之,那么这样的规划无异于一张废纸。有人说,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最幸运的人莫过于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而未雨绸缪的人;最成功的人则是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披荆斩棘将既定目标一一实现的人。但“成功不相信眼泪”,“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不管我的职业生涯之既定规划实现的过程是何等的艰辛,我都会毅然前行,因为我已经是最幸运的人的了,最成功的人离我还会远吗?我坚信,通过自己的拼搏,我会有个成功的职业人生。

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6

  一、前言

  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青岛人才 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做一份有用的职业规划书,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二、自我盘点

  我是一个专科生,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心中偶像是周恩来,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做事比较认真仔细,很喜欢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和能力。做事仔细认真、踏实,友善待人,勤于思考,考虑问题全面。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但身高上缺乏自信心,且害怕别人在背后评论自己。

  三、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恒心不够,但可凭借那份积极向上的热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存存在的各种不同并制定出相应计划以针对改正。经常锻炼,增强体质,以弥补海拔不够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专业分析

  本人所学的专业为管理类,我们学习会计学,综合其他经济学科,对财政、税收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对管理学科的研究学习,这点就优先与其他经济专业学习。为我们以后做管理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国内外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基本的财务信息搜集处理的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青岛招聘 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掌握其专业知识.

  五、未来人生职业规划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会计和英语两方面发展。围绕这两个方面,本人特对未来五十年作初步职业生涯规划如下:

  1、20xx-20xx年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

  2、20xx-20xx年,熟悉适应期: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完成主要内容:

  (1)a 确定目标和路径

  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从专科走向本科,专业技能熟练。英语四、六级争取拿优秀、普通话过级,且拿到英语口语等级证书,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成果目标;通过实践学习,掌握专业技能.

  学历目标:取得会计从业资格,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职务目标:外企高级企业管理人才

  能力目标:在学校掌握的东西远远不够,因而要熟悉青岛招聘 企业运行方式,多掌握青岛招聘 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熟读关于经济法律的知识,提高自己对青岛招聘 企业创建和运转的熟悉程度.

  b 制定行动计划

  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为自己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选修、旁听相关课程、报考技能资格证书等.充分利用学校或社团提供的培训机会,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用真心交往,多结交益友。

  c 动态反馈调整

  在大学开始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明确的规划。也许以后情况有变,但你现在也有动力有目标去努力。目标要么不定,定了就一定要实行。现在正是我们为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不能因为安逸的生活而放弃努力,因为小小的挫折而丧失信心,未来的命运是我们自己的,只要肯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如散步、跳健美操、打羽毛球等。

  3、20xx-20xx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

  六、结束语

  中国企业飞速发展,但中国优秀管理人才仍然极度缺乏,在加入WTO后,大批外企涌入,冲击中国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大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中国在未来十年里需要大批管理者来改革企业,更需要优秀的,管理者来支撑企业。。

  由于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青岛招聘 企业管理职业市场广阔。

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7

  1、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滞后

  职业规划与管理学说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6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作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规划已经在各大高校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逐步被引入当今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中。

  但是,当前的职业规划相关理论还比较贫乏,引进的理论主要有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职业锚理论、职业匹配理论等,而且缺乏深入、系统的消化和吸收,难以用它们来指导实践。其次,我国缺乏相关的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入研究,使职业规划理论缺少基础理论的支持。

  另外,我国长期以来缺乏面向大学生的大规模、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职业指导缺少实证的支持。近年来,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我们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际的调研来使之付诸实施。

  2、大学生职业教育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建设落后

  与大学生相关的职业规划专业指导可能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社会机构和个人,如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猎头公司、高校研究所、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等。但是,目前这个群体的从业人员还比较少,他们主要面向公司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培训,而且服务价格颇高,非普通大学生所能承担。

  另一方面,大学生职业指导机构是高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门。这个领域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长期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大学生的就业及择业过程、就业形势等比较熟悉,而且最有条件与在校大学生进行接触和沟通并给予指导。

  但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及时改变服务思路,没有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仅仅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大学生毕业前夕的就业服务上,因此,就业指导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指导办公室),但是不少学校把就业指导工作当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或行政管理工作来做。

  其次,缺乏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专职人员是阻碍这一工作进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20xx年曾经指出,20xx年全国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多在1:700以上,20xx年达到1:1000—1500,有些万人大学的就业工作专职人员甚至不足两人。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就业工作专职人员一般在1:200左右。由于缺乏专业人员,一些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疲于应付,更谈不上对全校大学生实施职业指导了。要真正抓好大学生职业教育,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增加人手,搞好机构建设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的理论研究。

  3、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方法存在缺陷

  我国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逐渐探索出了一些适宜我国大学生需要的理论、观念与方法,如提出加强思想教育、开展全员全程指导、建立发展性生涯辅导模式、建立就业指导课程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实践中,我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是系统性较差,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只局限于毕业生这一个群体,只局限在就业这一个环节,而对非毕业生、就业之外的环节包括学业、职业和事业发展问题,则缺乏指导与帮助。其实,大学生的就业与此前的学业、此后的职业和事业都是一个整体,需要进行系统的指导,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二是缺乏协调性,只将学校和专业的就业情况作为衡量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对就业指导如何反过来促进学校和专业的发展,做得不够;只注重将大学生推向社会,但对大学生如何在社会上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缺乏指导,没有将学生的发展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正是在这种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的职业规划指导下,许多大学生急功近利,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有的甚至随遇而安,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择业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8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扩张,大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摆在高校乃至全社会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高校应结合社会现实,学生实际,认真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该文试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含义和现状出发,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知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而近年来全球大环境下的经济形势变化,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人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为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高校需要认真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不仅存于理论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在对大学生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个体差异、性格特征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的规划,指对一个人的性格、兴趣、技能和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各种职业需求,确定自身的职业分动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制定的各种安排、规划。职业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家庭和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社会上也应运而生了一些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机构,但是由于创立时间不长,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足,缺乏经验等各种原因,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从事这类服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比较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服务,主要是依托高校内部的机构和部门展开的。

  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我国高校大多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其主要功能都是为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临时指导,较难做到“量体裁衣、系统规划”,有些学校缺乏专门的指导老师,通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简单粗放式管理。从内容上来看,一些就业指导中心实际上的主要工作就是解答毕业就业合同的相关问题和就业政策咨询,很少会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为主,较少指导作用。尽管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但很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各高校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并成为大学生教育的必备内容,而不是仅仅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管理与服务而已。

  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阶段,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未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在大学期间就制定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大学生对自身情况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高校就业指导出现了一些定位偏颇,没有发挥好自身引导作用的情况,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准备,使得许多大学生没有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面临毕业时,迫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而随大流、听家长或被迫选择了不喜欢或不擅长的工作,这是近年来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在毕业较短时间内就进行了二次择业现象的原因之一。进一步来看,大学生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这样不仅造成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也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2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知定位

  大学生择业是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就业指导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1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在指导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在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规划基础上,增强今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能,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是根据各种主客观因素,结合个体差异、爱好、能力等因素,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帮助和服务学生逐步实现。

  2.2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本质

  大学生刚从中学期间进入大学校园,对社会充满好奇,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对今后职业方向还不明确,但大学时期是进入社会的预备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都会直接进入社会工作,然而,由于大学生职业意识观念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其就业指导的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荣誉感,帮助大学生做好职前准备工作,使其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前,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必须结合社会职业需求实际和学生自身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判定自己的职业就业方向。

  2.3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主要有系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大学生就业规划指导是一个系统性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不仅是要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也是一个整体性规划,不是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时的临时指导,而是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大学教育体系规划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比如,针对大一新生,可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或大学生涯规划等课程,先了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试探性的职业规划;针对二年级学生,可以重视拓宽专业学习领域,试探性确认职业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可以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和性格、能力等因素,通过就业能力、求职技巧提升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就业的社会适应性;针对四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政策讲解、就业技巧训练、实习调查等方式加强学生择业指导等。

  3 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平的策略

  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3.1 开展终身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规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其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需要结合社会主客观因素,职业需求,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格、能力等各方面基础上,帮助学生指导其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大学生职业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工作,利用大学课堂、专题讲座、调查实习等方式开展个性化指导。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变化,就业压力愈发增大,因而高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的职业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3.2 加强职业测评,提高职业规划的科学化水平

  大学生是职业规划的主体也是职业发展的实践者,然而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有所不同,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每个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充分掌握各种职业评估方式和测评工具,借助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各种特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增强高校职业指导的科学化水平。

  3.3 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提高职业规划的社会化程度

  近几十年的教育发展,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以政策指导、就业咨询服务为主要形式,校园招聘、个别就业指导为主要方式的职业就业指导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已不再适应高校教育的发展。部分大学生已对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有所下滑。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机构和指导人才方面的专业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进一步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来,而非零星地对部分学生进行指导,形成更加系统科学的指导模式,针对性就业指导不够。因此,高校应结合社会职业供需实际,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在了解学生特征、职业意愿和能力等基础上,辅以科学的测评技术和测评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地指导和规划,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校需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信息库,努力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时,在信息库内容结构上,还需包含对就业市场进行正确的预判,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市场和各类企业建立相互衔接的就业服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大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为大学生择业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 胡雪飞.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设计[J].社科纵横,20xx(4):120.

  [2] 罗双平.积极行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J].中国青年研究,20xx(8):43.

  [3] 苟萍,丁伟.高等院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xx(增):23.

  [4] 刘更生.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点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4).

  [5] 罗双平.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J].中国青年研究,20xx(8):25.

【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文章:

大学生职业规划11-02

大学生职业规划03-27

大学生职业规划【荐】11-08

【精】大学生职业规划11-18

大学生职业规划【推荐】11-19

【荐】大学生职业规划11-22

大学生职业规划【热门】11-15

【热】大学生职业规划11-07

大学生职业规划【热】11-10

【热门】大学生职业规划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