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29 15:30:4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必备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必备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业、本、书”4个字,认识“彳”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

  课前准备

  有条件的小朋友在家时学习搭积木。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出示彩色的积木。

  师生交谈:你喜欢搭积木吗?你能搭出什么来?

  2、板书课题并带课题。

  3、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那就让我们快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债拼音读课文。

  2、师:谁能靠着拼音朋友的帮助,把课文读通,读准?

  三、认读生字。

  师:想读好课文真不容易!有一个新朋友我们还不太熟悉!

  1、出示要认识的11个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认读。重点指导“平、这、住、呢”的读音。

  2、出示没有拼音的汉字,现在,你还认识这些新朋友吗?

  3、小组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有什么好办法?

  全班交流记字方法。

  师适时点拨:你们发现了吗,“很”字的偏旁很特别,它叫——“双立人”。

  4、出示句子(无注音):

  (1)平平搭了四间房子。

  (2)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3)给没房子的人住。

  比赛读句子,看谁读得正确。

  四、再读课文。

  1、在小组里轮流朗读课文,互相正音、评议,看谁读得正确。

  2、指名朗读课文,集体评议。

  3、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五、指导写字。

  出示“业、平、本、书”:

  1、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四个字,发现了什么?

  写这样的字,要怎么写才漂亮?

  2、师在黑板上田字格里示范写“平”字。强调竖笔要写直,而且要写在竖中线上。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出现生字词。指名读。

  二、指导朗读。

  (一)举行朗读比赛。

  1、你觉得哪几句话特别需要老师帮助?

  老师指导读好“这些房子都给谁住?”“还有一间呢?”“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三句中的“呢”、“啊”和问句的语调。

  2、各自练习朗读,进行准备。

  3、比一比谁读得好,

  (二)启发想像读。

  1、师:你们看,这图上画的不就是平平和奶奶吗?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

  鼓励学生分别扮演角色,大胆想像说。

  2、师:原来呀,第3、5、6小节里就是平平的话呀!该怎么读好它?

  男女生配合读。(3、5、6小节男生读,其余由女生读。)

  (三)师生配合读。

  第2、4小节老师读,其余由学生读。

  三、读读说说。

  1、师:为什么要说“很多很多”,不反其中的一个“很多”去掉呢?

  引导学生读、比较、体会。

  2、师:看平平多么自豪,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你们能不能也像这样说一说?

  3、口头练习:

  很红很红的`_________;很大很大的____________;

  很_______很_______的路;很______很______的_______。

  四、说话比赛。

  师:平平真是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他的理想多么美好啊,他要让每个人都有房子住!小朋友们,你们一定也有很多美好的想法吧。说说看,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1、在四人小组里轮流说。

  2、选派代表到台上说,集体评议。

  3、小结:理想就像是这积木搭成的漂亮的房子,它可不是一下子就变出来的,要靠我们一块一块地搭,不断地努力才行呀!小朋友的理想也要靠努力学习才能实现的!

  五、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专题为“父母之爱”。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识字、朗读能力,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读准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以体会父母不同形式的评价都是对巴迪的爱。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正确认读“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谨慎”、“极端”等词语。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体会父母两种不同形式的评价都是对巴迪的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拓展阅读《我的母亲》(节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步揭题。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2.谁能读一读课题?(1——3名生读)

  3.你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初读后的收获。

  (三)研读语言,个性感悟。

  1.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完成以下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

  2.分组汇报

  (1)研读母亲做出的评价。(课件出示)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①指名读,交流体会。

  ②相机指导朗读。

  (2)研读父亲做出的评价。(课件出示)

  “这是什么?”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①指名读,交流体会。

  ②相机指导朗读。

  ③此时,巴迪可能在想什么?

  3.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有了刚才的体会,让我们再来读父母的对话,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分角色读文中父母的对话,同桌读、师生读、男女生读。)

  (四)再读课文,指导学法。

  1.在这一课中,作者还运用什么方法来描述人物的?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2.师:通过这些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父母亲对巴迪的爱。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就能悟出父母的情感,这就是悟情感的读书方法。

  (五)联系生活,拓展文本。

  1.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组讨论,你觉得哪种教育方式更适合我们的'成长呢?

  2.你们各有各的看法,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的呢?

  (六)感悟真情,升华情感。

  1.出示巴德舒尔伯格的简介。

  2.自由读作者简介。

  3.结合课文第16自然段内容,谁能说一说,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需要什么力量?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我们都沐浴在父母爱的阳光中,父母的爱更是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让我们像小巴迪一样,——

  课件出示: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因为,我们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们努力地向前驶去。

  五、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慈祥 严厉

  爱

  走向成功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句,体会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

  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有点(迫不及待)

  怀着(一种)自豪感

  实在(等不及)了

  把头埋得(低低的)

  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短语,互相交流启发。

  (二)朗读全文,内化情感。

  1.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我”,你会有什么感受?请你带着这种感受朗读课文。

  2.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诵。

  (三)随文练笔,加深感悟。

  结合课后问题: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四)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课外搜集阅读其他体现父母之爱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背影》等。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示形式的语言扮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学习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只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课时布置】

  1课时。

  【课前准备】

  一个挂钟、事先录制相声《打电话》片断。

  【教学过程】

  一、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1、打电话。

  2、谈打电话:

  ⑴导语:

  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⑵假如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⑶模拟计时扮演。(两个同学上台模拟扮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

  ____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⑷这么一点儿事,假如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2、同学自学,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4、交流:

  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的感受是什么?

  5、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⑴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⑵擂台赛:

  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讨论:

  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⑴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⑵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2、归纳:

  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示得淋漓尽致。

  3、小组练习:

  小组内练习扮演《打电话》。

  4、集体推荐两人上台扮演相声《打电话》,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

  ___小时

  小结板书:啰嗦、耗时、误事。

  5、畅所欲言:

  通过观看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6、小结:

  说话太啰嗦不但浪费自身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只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同学选读,了解相声

  1、同学选择自身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同学谈自身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教师小结:

  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

  4、欣赏扮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播放事先录制的该相声扮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5、小结:

  相声不只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实际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经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扮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五、自选作业

  (选择自身喜欢的`一项完成。)

  1、创设情境,尝试创作:

  ⑴语言情境一:

  甲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显示自已有知识,仅就“海马”一词,就出入意料地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

  ⑵语言情境二:

  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经常用机智巧妙的语言帮自身解脱困境。

  ⑶语言情境三:

  有两个小朋友经常在一块比吹嘘,谁也不服谁,这不,他们又吹上啦。

  ⑷语言情境四:

  小明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小朋友,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

  选择自身喜欢的话题,和同桌一起创作几句。

  2、熟读《打电话》,想象当时的情景,用叙述的方式写下来,并表达自身对此种现象的看法。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思路,学习其合理的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特征介绍事物的方法。

  3、体味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3、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谁能说一说,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你为什么喜欢它呢? 如果能用“我喜欢_____的_____” 例如,“我喜欢忠诚的小狗”这种句式来说,就更好了。

  生:我喜欢活泼可爱的小兔子。

  生:我喜欢忠诚机灵的狗。

  生:我喜欢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生:我喜欢身强体壮的北极熊。

  师:同学喜欢的动物,老师也都非常喜欢,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名字叫松鼠,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图片。(小松鼠图片) 其实把它介绍给我们的是一位法国人——布丰。哪位同学了解布丰其人的,来给我们介绍介绍。

  生:布丰,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还是生物进化论的先驱者。

  二、整体感知

  师:很好,他知道的真多,来给他鼓鼓掌!那么下面就让我们追随布丰的介绍一起去了解松鼠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布丰笔下的松鼠有怎样的特点。 生读课文。

  检查生字词,指生认读,小组读。

  师:谁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

  生: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师:不错,你说的太好了!松鼠是漂亮的。(师板书“漂亮”)

  师:松鼠还有哪些特点?我来请同学完成老师的板书。

  生上黑板补充两点:驯良、乖巧。

  三、品读感悟

  师:松鼠的这些特征你们是从哪儿找到的?

  生:课文第一段。

  师:那么第一段的这三个词语能不能颠倒位置?为什么? 生:不能。下文具体介绍的时候也是按照漂亮、驯良、乖巧的顺序写的,如果这儿颠倒顺序,就和下文不对应了。

  师:这位同学很细心,值得大家学习啊!他看到了这段与下文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 生齐:由总到分。 师:不错。(板书“由总到分”)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了?

  生:漂亮是指松鼠的外表,而驯良、乖巧则是在讲松树的性格。

  师:非常好!先写外表,再写内在的性格,这样才符合人们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板书“由表及里”)

  师:松鼠的漂亮显而易见,那么它的驯良和乖巧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生:“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因为它吃素,显得很善良。

  师:嗯,松鼠的食谱里面可不包括庄稼粮食,对于人类来说,它是驯良的。

  生: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只在晚上出来活动,不打扰人类的生活,也能体现它的驯良。 生:“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它很少到人生活的地方来,不打扰人类,也是驯良的表现。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全面。那么哪些方面能体现松鼠的'乖巧呢?

  生1:第四段。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它还十分警觉;

  生2:它动作轻快敏捷;

  生3:它的叫声响亮,而且它还会生气。

  生4:还有第五段,写了松鼠搭窝。从地址的选择、搭窝的过程、窝口的设计等几方面说明松鼠是乖巧的小动物。

  师:布丰除了说明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之外,还有没有写松鼠的其他方面?

  生1:还写了松鼠爱干净。

  生2:还有松鼠的用途呢。

  师:这些都在课文的哪一部分?

  生:最后一段。

  师:对。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作者在介绍完松鼠的主要特征后,又补充说明了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其用途,这样使整个文章显得更完整了。(板书“用途”)

  师: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而且还很有用。这样的小动物实在是—— 生齐:很讨人喜欢。

  师:文章中有哪些语句让你觉得松鼠很讨人喜欢呢呢?

  生1: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生2: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生3:有人说,松树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

  生4: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四、拓展应用

  师:同学们又没有发现,这几位同学所找的语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生: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不错。这些拟人还有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生动形象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性。咱们同学能不能也来试一试,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你熟悉的动物——狗。想象一下,一只狗看见马路对面有一根它最爱的肉骨头,它会怎么办?又或者,狗在自己的地盘上发现了一个陌生人,它又会有什么表现?自己动手写一写。写完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做片断练习,师巡视。

  师:写好了吧,咱们来交流。 生读习作,师做适当的点评。

  师:看来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是能够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不过不要忘了,

  本文是篇科学小品文,它的语言特点除了具有生动性、趣味性,还应该具有说明文语言的共同特点——准确性。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些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句子或词语吗?我举个例子:“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这句中在“触动”这一动词前加上一个副词“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生:“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这句话中连用两个“那样”,强调了松鼠爪子的锐利和动作的敏捷,用“很光滑”来修饰高树,更能衬托出松鼠爬树技巧的高超。

  师: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再交流交流。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儿,课后请同学们将这次课堂上的片段练习再修改修改,誊写到小作本上。下课! 生:起立!敬礼! 师:休息。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向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会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那么大家读过

  《红楼梦》吗?

  你知道《红楼梦》中的哪些人物?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在作品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刘姥姥。关于她还有一则歇后语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刘姥姥的一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撑”“揉”“捶”是翘舌音,注意读准字音。

  对文中出现的不能理解的词语重点画一画。例如:塞馕、促狭鬼。结合书下注释理解。

  2、默读课文

  (1)动笔画一画,文中除了刘姥姥之外,还出现了哪些人物,把人物的`名字画出来。

  (2)小组合作

  (3)名汇报,补充。

  3、课文是分几层写的?每层写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分层后说一说。

  4、学习生字

  指名读生字,记忆生字,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三、深入读课文

  出示问题:课文描写了不同人物的笑,请你比较一下他们的笑有什不同?请你从每个人的笑中,推测一下人物的性格特点。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教师作适当引导。

  2、先是刘姥姥的一番话,重点是“众人”的大笑:都出现了那些人物?

  湘云、黛玉、宝玉、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丫鬟们。他们都是怎样笑的?

  3、反复阅读众人的笑,想象一下:他们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汇报,补充。

  5、在上有什么特点?

  (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文中人物栩栩如生)

  四、拓展延伸:

  1、浏览《红楼梦》原著,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读完整。

  2、了解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和三进荣国府的内容。

  3、讨论:通过走进《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你对的四大名著有了哪些了解?

  五、课堂

  《红楼梦》是一部经典著作,里面的人物众多,你想更多地了解里面的人物吗?那就去把它读一读吧!

  板书设计: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妙语老刘,老刘……众人大笑

  刘姥姥人各有笑

  笑中有笑

  妙语鸡俊、蛋俊众人笑(总写)

  贾母之笑(特写)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诵读汉语拼音儿歌,巩固拼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巩固拼读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爸爸妈妈都给你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上学以来,有些同学的名字大家已经认识了,有些同学的名字大家还不太熟悉,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你,你愿意把你的名字拼读给大家听吗?

  (1)指名拼读。(发拼音卡片)

  (2)还有谁愿意读,这么多同学,现在你可以把你的名字在小组内读一读,你也可以考考他们,让他们拼读你的名字,读的好的你们夸夸她。

  二、巧设游戏“找一找”,练习拼读音节

  过渡:现在每个同学的名字我们都熟悉了。

  1.看看老师发给你的拼音卡片,自己大声读一读。

  2.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就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谁愿意来?你看看你拿的'卡片能不能和他交朋友,如果能,就请你上来。见面碰一碰,点点头,读一读,学生拼读音节,其他学生说找的对。

  3.还有谁来玩找朋友的游戏?这么多同学,现在前后位找找朋友,能交朋友的就读一读,老师看谁找的好。

  过渡:同学们,听了大家能流利正确地拼读音节,拼音王国的国王非常高兴,他给我们每个同学都发了门票,邀请我们到拼音王国做客,愿意去吗?就随老师一同去吧。

  三、复习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1.出示声母表课件,瞧,拼音王国的字母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欢迎我们的到来,让我们快快和它们打声招呼吧。(自由读)

  2.同学们,这些字母朋友都是什么?(声母)这就是声母表。读声母要注意什么?(读的又轻又短)。

  (1)谁愿意来读?

  (2)我们开火车读读好吗?

  (3)齐读。

  (4)在声母表中,有几个朋友长得特别相似,是谁?指名说。

  (5)出示:b——dp——q。你是怎样分清的?(指名说:儿歌、手势)

  (6)我们还可以变魔术“摆一摆”来分清他们:拿出你的半圆和竖棒卡片来变魔术,谁愿意来变?老师说哪一个,你就变哪一个。我说b,学生就摆b……(学生在半空中摆)

  3.同学们,拼音王国还有一些字母朋友,它们等得不耐烦了,也跑出来欢迎我们(出示韵母表)这些字母都是什么?(韵母),这就是韵母表,快快和他们打招呼,自己读读。

  4.请同学们仔细看韵母表,你能看出每行是怎样排列的吗?

  (1)同位讨论讨论。

  (2)第一行是什么?(单韵母)谁来读?

  (3)第二行和第三行是什么?(复韵母和特殊韵母),“er”是拼音王国的流浪汉,它不喜欢跟别的字母交朋友,能自成音节,谁来读?

  (4)第四行呢?(前鼻韵母)谁来读?

  (5)第五行呢?(后鼻韵母)谁来读?

  (6)在韵母表中也有几个孪生姐妹,长得特别相似,找一找是谁?

  出示:ei——ieui——iu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5.刚才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复习了声母、韵母,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了,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硕果累累的季节(出示画图),看,大树公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红红的大苹果,想摘吗?先听大树公公的要求,他说那些标有整体认读音节的苹果已经成熟了,可以摘,没有标整体认读音节的苹果还没有成熟,不能摘,谁愿意来摘?分组摘,摘下来后要领同学们读一读。

  6.刚才同学们已经把整体认读音节都摘下来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整体认读音节课件,齐读一遍。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到拼音王国里去复习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收获真不小啊!

  【课堂练习】

  1.拼一拼。

  在拼音王国里,有一些字和拼音很调皮,偷偷跳了出来,让小朋友们猜一猜呢。出示第65页的拼一拼及第67页的“学拼音,说好普通话话”练习,让学生同桌练习,互相检查,教师指导。

  谁愿意把你拼好的字读给大家听?评一下他读的怎样?还有谁来读?

  2.比一比。

  还有一些相近的拼音不服气,它们想测试一下小朋友的拼读能力,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开火车拼读)

  3.认一认。

  小朋友的表现真棒!现在咱们到了拼音王国的动物园中了,你看!(出示带有拼音的动物卡片),你认识哪些动物呢?谁来拼读一下,并与这些小动物做朋友呀?

  生读、认,教师正音。

  【作业设计】

  1.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拼读音节。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目标

  1、了解“说”的 特点。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

  2。学生准备: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②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欣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

  (学生吟诵诗句……)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题解

  1、简介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说说本文写作背景。

  3、“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含义: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

  三、感知课文

  1、听录音朗读(注意听准字音,把握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2、扫清生字词

  yífán yū zhuó lián xiè yìyīxiǎn

  颐 蕃 淤泥 濯 清涟 亵玩隐逸 噫 鲜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

  重点讲解两个重要的文言句式:

  (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句型为“……,……也”可译为“……,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倒装句,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为“爱菊” 。“莲之爱”、 “牡丹之爱”与此相同。

  5、指名朗读

  四、 探究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

  2、作者对莲花的描写中赋予莲的哪些品质? 你能读出来吗?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映衬的作用。

  1、文章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2、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来正衬莲花,用“牡丹”来反衬莲花。

  (三)把握主旨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对照板书,齐背课文。

  五、总结:

  谈谈学完了课文后的一点收获?

  六、能力训练。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因为它。。。。。。。

  七、作业

  1、加强背诵,认真默写。

  2、完成《爱莲说》练习册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带有女字旁、虫字旁、提手旁、反犬旁的生字,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

  2、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练习词语搭配。

  3、练习用“非常、保护”造句。

  4、让学生读句子,逼供练习加标点的`符号。

  5、在读背中积累语言。

  6、练习看图编故事,写故事。

  7、口语交际中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

  六、作业:

  1、写出带下面偏旁的字。

  亻

  2、加标点,读句子。

  ①小马生病了吗 ② 你看 这里的花多美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背一背,读读背背,看图说话写话。

  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夜宿山寺》并背下来。

  2、读背儿歌《我喜欢》。

  3、说话写话救小鸟,在说话中懂得要保护小鸟儿。

  教学重难点:看图说话写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背一背。

  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指名朗读短文,师纠正字音。

  3、小组讨论不理解的意思。

  4、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朗读。

  6、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

  三、读读背背。

  1、出示题目。

  2、问;你喜欢什么?

  3、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4、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5、指导朗读。

  6、说说小朋友喜欢些什么?

  7、有感情地齐读。

  四、说话写话。

  1、揭示说话写话的题目:救小鸟。

  2、针对题目提出问题:

  (1) 谁去救小鸟?

  (2) 小鸟怎么啦?为什么我们要去救它呢?

  (3) 有什么办法救小鸟呢?怎么救?

  (4)结果怎样了呢?

  3、出示投影图,让学生说。

  4、学生练习编故事。

  5、指名说故事,学生评议。

  6、学生练习写,师指导。

  五、作业:

  1、读背《夜宿山寺》 2、修改写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图画,了解图意后展开联想,把故事便完整。

  2、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将图意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能说会道。

  1、出示四幅插图。

  2、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

  3、小组交流互说。

  (1)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让你想到了什么?

  (2)说说你曾经关心过谁?是怎样做的?

  4、指名逐图说说,集体评议。

  5、对说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三、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后,知道大家刚才很认真观察图画,而且还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四、 作业:把四幅图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教学反思:通过字、词拓展与交流的学习与积累,孩子们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底蕴,并正确运用掌握了阅读方法,特别是口语交际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把握全文总起分论的结构特点;

  2、学习作者将整体评价与细部揣摩相结合的鉴赏方法;

  3、体会朱自清后期散文“于朴素中造新意,于平淡中见神奇”的艺术风格。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目的之2难点:目的之3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步骤安排

  一、导入: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散文评论。它评论的对象不是某一篇散文,而是朱自清不同时期的有代表性的多篇散文。这种评论方式,为我们提供了鉴赏名家著作的独特范例。

  也正是这种特点,决定了文章中有大量的引述。但我们阅读时,却不会有一点冗赘烦琐的感觉,因为作者把巧妙的引述和精辟、独到的艺术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文中多处引述,使我们有机会领略朱自清散文精湛的文笔;作者中肯的评价,又使我们能学到叙议结合、评析结合、加强评论的情感色彩的`评论手法。

  文章采用的是总起分论的结构:先提出评论的中心,然后对朱自清散文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评论。那么,文章评论的中心是什么?朱自清的散文有哪些不同特点呢?

  二、阅读明确:

  评论中心:他的文章严谨不苟,虽然着意锤炼文字,但风格平易自然。并能于朴素之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

  不同特点:(一)风格朴素自然;新鲜的意境,新鲜的用语,富有诗意,也富有风趣。

  (二)语言准确自然

  三、学习体会

  作者评论朱自清散文的鉴赏方法是将整体评价与细部揣摩相结合,那么

  1、作者是怎样整体评价朱自清散文的?(细读第一段)

  明确:从作家的地位,写作态度,散文风格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先总的评价了朱自清后期散文的风格特点,肯定了他的散文在写作技巧上的借鉴价值。

  2、文章是怎样过渡到对其“朴素自然”风格的进一步分析评价的?

  明确:以一句“朴素自然的文章不象大红大绿那么显眼,它的好处要细心玩味才能觉察到,粗心的读者往往是发现不了的”过渡引出的。

  3、文章是怎样评价分析其散文朴素自然的?又是如何揣摩的?

  明确:评如过渡句所说,课文又引述了《威尼斯》和《经典常谈》的两段文字为例,细加分析揣摩评议。如何揣摩的,学生阅读相关段落体会。

  4、课文对“新鲜的意境,新鲜的用语,富有诗意,也富有风趣”又是怎样分析,如何赞美的?

  明确:以“朴素自然可不等于平板”过渡,并以《松堂游记》的两段和《欧游杂记》里的两段文字为例,赞其匠心,精彩,诗意风趣,还善于把静态的东西写成动态的东西。如何分析赞美?朗读相关段落。

  5、作者怎样评价他的语言的?

  明确:作者谈论没有就风格谈风格,而是明确指出“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他的整个风格跟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并以《欧游杂记》里的文字为例,没做繁复的分析,特别注意调动读者已有的认知经验,只是点到即止。

  四、明确总结

  结构特点:总起分论。

  鉴赏方法:整体评价与细部揣摩结合,先整体评价,后细部揣摩。整体评价多方着眼,肯定价值,细部揣摩自然过渡,注意联系。

  朱氏散文:于朴素中造新意,于平淡中见神奇。

  板书设计:

  评论中心:于朴素之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

  不同特点:

  (一)风格

  1、朴素自然:《威尼斯》《经典常谈》

  2、新鲜的意境,新鲜的用语,富有诗意,也富有风趣:

  《松堂游记》《欧游杂记》善将静态东西写成动态

  (二)语言

  准确自然《欧游杂记》

  五、写作练习

  在领会课文观点的基础上,重读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六段,就其中的一个艺术特点细心玩味,写一段二三百字的评论文章。

  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锝出。树梢上隐隐约约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01-15

语文教案01-18

语文教案01-19

语文教案01-19

语文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