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3-07-21 12:02:09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3篇[精]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3篇[精]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1

  自主学习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法之一,该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体。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应用自主学习模式呢?在笔者看来,我们应该借助多样化的活动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搭建表演平台,鼓励学生自学

  表演平台的建立一方面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课堂效率。而且,搭建表演平台,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是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以促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之中。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将课文转变为了课本剧,引导学生分别扮演“田忌、孙膑、齐威王”,组织学生按照下面的情境进行表演:齐威王:哈哈哈,田忌,三场你都输了。(满意地笑着)田忌:(无语,垂头丧气地走开)孙膑: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拍着田忌的肩膀说道)……鼓励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体会各人物的特点,然后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也能确保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而且,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落花生》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中心思想,也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

  (1)文章中围绕花生讲述了一些什么事情?

  (2)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是最可贵的?

  (3)花生有什么样的'品格?……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应用自主学习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2

  【摘要】将探究式学习引入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对文体的设计、探究过程的控制和方向把握。探究式学习的效果更多体现在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的构建和学习综合效果的评价方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情境

  有疑问、有探究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的学习行为表现。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鼓励学生的疑问,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当教师了解了学生怎么想之后,在引导他们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探究的题目,采取更加适合他们的探究主题。探究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能力,教师要有计划的,系统化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创设可以探究的具体情境,促进学生探究欲望的生成

  打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材料。探究式学习重点不在于学生一开始表现出多么强的主动性,而在于教师是如何激发和引导的。组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实际上要融合情境教学的一般方法。学生的探究欲望生成,首先在对事物的认知方面可能出现了不协调,或者出现了认知上的冲突。例如自己原来的想法和教师所提出的观点相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想一探究竟,到底孰对孰错?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情景,那就是让学生感到非常意外,跟原有的认知相冲突的情境氛围,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效地促进他们探究欲望的确立。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打造故事情境,给学生讲故事,或者播放相关视频,让他们看完故事之后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老师给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这样都可以在充分引发学生的兴趣的前提下,让他们有更多的探究冲动。

  二、带领学生仔细研究阅读课文,鼓励学生的深层探究学习行为

  探究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这种学习方式,必然会解决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而深度,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自然标准会有不同,这就看当前学生的思考深度问题有多少了。经常教师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同一篇课文或者是同一本书,第一遍看和后边第二遍,第三遍看,总会有一些不同的发现。意思就是说,我们会有更多的思考,这种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也会有很多的变化。因此在语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尤其要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实际与这种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更加有效的培养他们的探究行为。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自然符合一定的标准,所以教师要深入挖掘每一篇课文,从多个角度去启发学生,让他们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的探究,从小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这也是科学精神所必备的一种素质。为了真正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行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每一堂课程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承建方面就要多采用探究学习这样的方式。

  三、每一个探究的问题,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并反复修订

  不可否认的是,探究学习的过程是由一个问题串联起来的。探究学习真正落到实处,问题非常核心,也非常关键,那么要如何设计适当的问题,有效的问题呢?教师的角度来看,首先要把握的就是每一篇课文的基本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学到什么?在知识上面增加哪些储备?在技能方面有哪些提高?在情感方面有哪些共鸣和互动?这些都是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考虑的基本点。再有,问题的设计当然也要考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如果探究能力比较强,经过了前期的训练,教师就可以给他们提出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果学生探究能力还很不足,这样就可以设计一些表浅的问题,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逐渐地引导学生。所以,问题很关键,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在设计好之后,也要看课堂的实践情况,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再进行调整和补充,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四、结语

  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探索能力。教师结合着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精心准备每一个问题,给学生更多科学的引导和启发,经过严谨的科学的训练,学生逐渐的就会掌握科学的探究步骤,他们的能力自然逐渐的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季南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及其培养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周玉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3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首先要使教学计划更具条理性,课堂提问的问题所包含的范围要广,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考方式,让学生通过探索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要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使学生轻松自然地参与教学,最后找到问题的答案。师生间要有足够的思想交流互动,教师要用教学内容构建有效的课堂。

  2.建立不同的教学类型

  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类型,对于阅读教学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它包括积累、消化、解析和鉴赏。不同的教学类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初读教材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假设问题的答案,再通过仔细阅读来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这样有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3.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明确、适度、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基础,同样也是教师的教学依据。教师要能够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践活动融为一体。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教学前先创设问题情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跟随教师去感知教材。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拥有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是感悟,提高小学生的交流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对学生的潜能挖掘

  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标注,对于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可以教小学生如何去查字典,让小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生字词的问题,然后再读课文,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即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扎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教师正确的指导,使小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小学生具有对阅读甚至对语文乃至各学科学习的探索精神。通过阅读教学,使小学生总结出一定的学习规律,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小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另外,阅读教学还要培养小学生使其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书,扩大阅读的范围,正确引导小学生从课堂走向讲外,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素养,为将来的写作和语文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4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词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

  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处在最强的阶段。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这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因此,欣赏朗诵,理解背诵,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多数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头联、颈联、尾联应怎样读,需要教师给予很好的指导。

  教师的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朗诵是诗词教学的根本。古诗词都有严格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读还可以促进背诵。

  2.合理联想,深入理解

  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这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作者从侧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给学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敲不开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诗人敲不开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开始积极探索这个原因,是外出了呢?还是在院子里干活没听到敲门声呢?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为什么只看到一枝红杏?院子里还有什么景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长茂盛的蔬菜,开满鲜花的果树,还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间还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发的思考,由点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满园春色。

  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联系生活,运用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都来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能够体现诗人当时的真实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欲望。

  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这是一篇描写诗人回故乡的情景的诗。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理解诗词的写作佳境。“少小离家老大回”,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具体理解这句诗,儿童或者更大一点的时候离开了家乡,是什么原因促使离开家乡的?为什么回来?回来做什么?如今回来的情形又是什么样?当年的小孩在今天的小孩子眼里是什么形象?村里的孩子怎样和诗人打招呼的?说明了什么?乡音和鬓毛都说明了什么?

  这样激发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顾,回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诗词意境。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小学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尤其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得学生的小学语文成绩得到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5

  一、目前多媒体在小学语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教师上课的必备手段,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流于形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电脑、投影仪以及电子屏设备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多媒体已经深入到小学语文的每一次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甚至要求教师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地使用多媒体,一些原本只需口头说明的东西,教师也要去准备相应的课件,浪费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使得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弱化了其他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是调查中我们发现,不论什么课程什么内容,教师完全采用多媒体,忽略了板书和教师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文课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教师一味地拿着PPT课件去读,就失去了语文教师教学的意义。

  3.使用时机不当

  多媒体课件中含有丰富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对学生进行一一展示,但是由于PPT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在某一张幻灯片上,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教师在课堂讲授完成后,设置了一些小问题,要求学生对其进行作答,如教师在某个课程教授完成后,用PPT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够想到哪些词语,可以用来描述暮春三月的美丽景象?这本来是一个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的机会,但是如果此时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不当,将相关词汇早早展示出来,那么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实践

  《桂花雨》是小学课本中一个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出桂花的图片,并且配上关于八月桂花的背景音乐。这样在学习课本内容之前,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浓重的氛围,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教师再向学生介绍美丽的桂花,加深学生的认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将课本中静止的文字和多媒体设备上播放的生动画面和悠扬的背景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桂花的印象。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6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编写编排,并且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寓言、童话故事和儿童诗歌。这些作品浅显易懂,富有趣味性,便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将儿童文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主要是因为儿童文学符合儿童的审美观念与认知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非观念淡薄,因此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儿童文学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观念的主要方式之一。为此,教师要尽早发现儿童文学的价值,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儿童文学具有启发性。儿童文学中的价值观念可以熏陶学生的个人价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科兴趣等;第二,促进教育价值的实现。儿童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性,它不仅能够起到启蒙教育的作用,更能拓展出启发性教学。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育大有益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儿童文学作用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对儿童文学的重视

  要想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重视,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教师在儿童文学方面的修养。例如,教师在平时自觉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文学有全面的认识与掌握,从而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能够根据班级学生的阅读情况,选取恰当的作品,顺利开展语文教学。另外,学校要定期开展儿童文学学习活动,促进教师增加儿童文学积累。第二,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开设相关的、能够增强教师儿童文学修养方面的课堂,引导未来的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特点进行了解,帮助教师对儿童的心理以及发展规律等进行认识,进而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言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语文教学的水平与质量。第三,学校的积极倡导。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积极倡导语文教师发挥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增强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重视,从而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1]。

  (二)利用儿童文学的特点促进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要想发挥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语文教学的开展。儿童文学的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作品的理念及艺术手法上。作品通过对人类最初的审美、思想等进行描绘,给予儿童充分的想象空间,进而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这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文学中的美,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与解读,然后将其体现在教学之中[2]。例如教师在讲解《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将文章对细节的描写进行着重讲解,让学生从细节处发现学习的乐趣,并且对儿童的内心进行解读。第二,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首先,教师需要对儿童文学的文学体系进行研究掌握,在了解了儿童文学的体系以后,才能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儿童读物,发挥儿童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其次,对儿童文学的分类方法等进行全面掌握,然后根据本班学生的阅读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当的方法,将其应用到教学之中[3]。例如,儿童文学的艺术性、趣味性、思想性、寓教于乐性,教师在对儿童文学中的儿歌进行解读时,要看该作品侧重的是歌还是歌中所体现的事,根据儿歌的侧重点不同,教师在教授时应该引导学生区别关注,差异对待。如果儿歌侧重点是歌,那么教师就应该侧重歌曲俏皮、可爱、欢快的一面,与学生共同感受欢乐;如果儿歌侧重的是歌词,教师就应该将歌词所反映的教育寓意放大,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由此可见,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采用适当的方式与手段,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升小学生的文学思想修养,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健康长远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7

  一、当前我国小学阶段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不足

  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之中,很多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高,学习方法也不够正确,在思想上也认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针对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不足进行了如下总结:一方面,缺乏拓展阅读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之中,普遍认为所谓的阅读就是对于课本、教材的阅读,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以教材本文为阅读对象,更有甚者,将课外阅读定义为阻碍学生提高成绩的“闲书”,在课堂之上大加制止。所以对于课外阅读,在日常之中的应用也就更加难以实现了。另一方面,拓展阅读方向单一,很多小学语文任课教师,对于课堂阅读的应用,往往停留在对于课本的讲解之上,即使进行拓展阅读也往往是停留在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之中,例如,对于古诗《静夜思》的讲解,往往是对于作者李白的简介、生平等进行拓展,对于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加以陈述,或者是针对诗歌之中月亮的意象进行解读,这种授课方式,不重视形式上的迁移拓展,比较阅读性质拓展更是少见。此外,也包括拓展过多的现象,在小学语文课程之中,每一篇选为课文的文章都有着丰富的历史与背景,如果任课教师将文章的所有背景进行介绍的话,其知识面之广阔,想来不是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内容所能完成的,这种大规模背景知识的讲解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很难达到教学要求与教学的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将会扰乱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也会阻碍教师在教授中的有效信息的传达,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达成。

  二、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针对上文分析的我国小学阶段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现状之中所存在的不足,笔者将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其效率的有效策略。首先,重视拓展阅读观念,教师应该在教学观念中充分认识到拓展阅读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对于拓展阅读的重视,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性,改变以往对于阅读的认识。及早提高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加大对于教材与相关材料的挖掘,针对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收集拓展阅读的材料与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获得知识,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与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其次,拓展阅读方向多元化,阅读方向多元化是以课本与教学大纲为主要内容,不断地拓展阅读范围,小学生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生,他们在生长发育期,对于世界还充满了好奇,但是文化知识比较欠缺,同时阅读能力比较差,这就要求语文学科的任课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各学科课程资源,以其他内容为教学背景,从中帮助学生在头脑之中建立起对于知识的所求性,加深对于阅读的理解,最终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形成习惯,更好的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感悟以教材为基础的魅力与文化根本。再次,精选拓展阅读材料。精选阅读材料是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材料,在课堂之中进行讲解与挖掘。一般来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基本动力所在。所以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对于拓展阅读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从教师提供拓展阅读材料到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我的拓展阅读材料,最后到自己主动收集拓展阅读材料。从而获得大量的知识与信息。这就要求语文学科的任课教师要在课堂之中,充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与主管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于阅读本身的兴趣。

  三、结论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中,笔者从其现阶段发展的不足进行分析,认为阻碍小学语文拓展教学的有三个部分,即为缺乏拓展阅读观念,拓展阅读方向单一,拓展过多;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重视拓展阅读观念,拓展阅读方向多元化,精选拓展阅读材料。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8

  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冲击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用也成为可能。是否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创设以学习者、知识、评价为共同体的学习环境框架,使儿童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均得到相应提升,并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汉语拼音教学的改变

  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首先接触到的是拼音,拼音教学过程是否有趣,是否适合时代发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拼音教学主要通过扎扎实实的读和写完成教学目标。由于刚入学的学生仅有六岁多,手上的关节和肌肉群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大量的写成了摆在学生面前的最大困难,导致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很浓。如何把学生从繁重的“写”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同时还能使拼音学习更加有效,成为第一个实验任务。于是我们尝试着把拼音教学和认识I盘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学习拼音时记键盘,在记键盘时学拼音。即在传统的以“读和写”为基本拼音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添加“打拼音字母”“打音节”的教学环节,“打拼音字母”“打音节”为新课程强调的“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打”的介入,使原有单调的拼音认读方式变得富有灵性,孩子们学习拼音的兴趣也得到了增强。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识字教学的转变

  许多心理学实验和无数教学实践经验都告诉人们:有意义的图形容易识记,无意义的图形难以识记;特征显著的形象容易识记,特征不明显的形象难以识记;差别大的对象容易辨认和记忆,相似对象的辨认和记忆不仅难度大,而且是大脑的沉重负担。方块汉字,远比无意义的、相似处很多的'拉丁字母容易辨认和识记。作为表音的拉丁字母,它的形不仅与义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所表的音之间的联系,也是一种人为的、随意的、外加的和偶然的联系,而汉字的形不仅表音,而且与义之间有直接的、更深刻的联系。所以,儿童在识记汉字时,其难易自然极为不同。汉字输入既是一种技能,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认知工具,汉字输入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学生识字和用字能力以及今后运用计算机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所以刚一接触识字教学,就可借鉴信息技术下拼音教学的经验,把“打字”融入教学之中。通过打字不仅提高学生对键盘的熟悉程度,而且加大生字在学生面前的“复现率”。在操作过程中,不仅把打字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家庭作业布置时,也加入“打字”这一作业类型。

  三、以博客为平台的阅读教学改革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讲”和“读”为基础的,对于只有四十分钟的阅读课来说,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基本上都是通过“口语”显现出来的,即不管是学生提问还是读书、交流都与“口语”表达有直接关系。如何在摄入信息技术的同时,把学生“书面语”表达也发展起来,同时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激励性原则”“多元化评价理念”等,成为研究的重点。经多次实验,最终确定了把“博客”作为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媒介的实验思路。即把课堂教学和学生回帖结合起来,针对一篇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一片段,给学生留够充足的“回帖交流”时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同时,以博客为平台的阅读课教学,还给学生提供了随机浏览全班学生帖子的机会,并因网络展示不受时间限制。使得“交流”得到延续,即使是放学后,孩子们依然可以打开电脑阅读或感受其他同学的帖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相互之间的评价。

  四、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改变

  与国外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相比,中国汉字在认识和书写方面有一定难度,加之小学生在上学初期只有六七岁,写字能力还比较弱,致使教育同仁一致认为写作训练的最好时期是三年级。其实,国外很多儿童教育研究机构认为,六七岁是孩子表达能力最重要的发展期,此年龄段的孩子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且想象力丰富.如果在该年龄段开始写作训练,将会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对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改革进行了统筹规划,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下的拼音教学”为“信息技术下的识字教学”打基础,“信息技术下的识字教学”又为“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提供准备的实验研究思路,使提前写作成为可能。同时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展的境界之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9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逐渐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标志性措施,通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对我国的教育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新时期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全面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时代性,满足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本篇文章主要就针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转变,不断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能够更加充分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逐渐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科目,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重要责任和任务。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更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极大地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降低了其有效性。所以,在新时期,相关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以新课程理念为教学指导,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学习主体性的体现。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导致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降低语文教学质量。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具自身的学习需要开展有利于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自己动手实践以及动脑思考的重要性。比如在教学《亡羊补牢》这一预言故事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对对课文进行探究,自主使用工具书查询其中生字词,理解其中的意识,当学生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懂请教教师,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二、丰富阅读量

  语文教学是一门厚积薄发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累大量的素材,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语文教材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基础的字词已经基本掌握,能够满足大多数的课外读物阅读需要。在《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和爱阅读的阅读兴趣,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构建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通过掌握相应的阅读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高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规范的学习,有一定的感知、思维、记忆和想象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就能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所推荐和引导的课外读物要语言规范、积极向上、催人上进的书籍。比如《童年》、《少年维特之烦恼》、《三寄小读者》等书籍,学生能够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进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3]其次,课外阅读的体裁要具有丰富多才型,比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载体,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

  三、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实施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中第七单元的《圆明园的毁灭》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短片,用动画或是相应的视频向学生呈现出“圆明园”的本来面目,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建筑艺术的造诣。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毁灭后的影像,让两者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多媒体元素的体现下,让文章内容形象深刻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兴趣微信群,在该群中,可以向学生们推送一些有趣、有意义的文章,让学生在群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不断扩展学生的眼界。亦或是可以在群里讨论问题,让学生自主发言,增强学生的总结、思考能力,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时期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改革和创新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是我国基础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要不失时宜地在新时期背景下促成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代利伟.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点滴[J].新课程(小学版),20xx,(04).

  [2]邢建立.关于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意见[J].青年文学家,20xx,(10).

  [3]唐敏.浅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xx,(0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10

  摘要:教育改革的深化对小学教育的总体教育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教育当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文化水平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小学教育总体水平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关注。人文素养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息息相关,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基础。小学阶段是个人在人生发展过程当中经历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小学阶段接受的教育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小学教育当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关键,能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发展[1]。小学语文教学是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要全面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推动社会发展,就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当前人文素养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重点不统一

  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是要高能力,还要高素质,因此社会是普遍支持人文素养教育的开展的。但是在学校的实际教育工作当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在学生和家长方面,他们最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愿意将时间花在其他地方,而在学校方面,虽然想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为了提高学生文化水平,保障升学率,教育工作主要还是围绕文化教育而展开,这就导致文化素养的培养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二)理论与实际出现偏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化,目前很多小学都在逐渐开展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被动的,而教材的内容过于成人化和理想化,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材的内容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灌输,侧重于人文道德理念的培养,没有培养学生是非判断的能力,在现实生活当中,当学生碰到了与所学道德理念相违背的现象时,内心就会产生动摇,受到影响,造成理论与现实的冲突。

  二、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的措施

  (一)人文素养培养与生活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最好的方式,语文教学当中会有很多的课文涉及到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不注重课本与人文素养知识以及现实生活的结合,在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时,采用脱离课本和生活的刻板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现在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学生可能通过网络接触到很多新的事物,看到很多的新闻,老师在教学当中要重视这一点,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结合实际新闻事件,跟学生讲解其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老师也可以融入人文素养的教育,将人文素养培养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

  (二)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这里的阅读是指以认识世界、丰富情感的陶冶性阅读。刚入学的孩子可以通过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古典书籍来初步领略中国的传统精神和民族文化;中高段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史记》《上下五千年》等历史古籍来了解人文典故、文化内涵。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中,可以阅读鲁迅、冰心、巴金等文学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反映真实生活,或抨击人性社会丑恶、或歌颂人间真情、或展现真实自我。学生的人文素养会随着阅读量而得到提升,学生的内涵也可以从他阅读的书籍中得到体现。

  (三)学习语文课文中的人文品质

  要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人文素养得到培养,就必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创造出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领悟到课文中所包含的优秀的人文素养理念,通过反复朗读、品读人物品质,唤起学生情感共鸣,从而学习文中优秀的人文内涵。如《菩萨兵》朱德一心为民的品质;《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奋刻苦的精神;《生命的壮歌》动物们在面对危险所表现出献身精神和可贵的合作热情;《将相和》蔺相如的博大的胸怀和阔宏大量的气度;《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鸟岛》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领略祖国美丽的风景、了解祖国丰富的资源……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优质素材。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充分发挥创造力,将人文素养的教育融入到教学和生活实践当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促进小学人文素养培养工作的发展,为社会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缪华莉.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J]亚太教育,20xx,(18):12-12

  [2]李爱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及人文素养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xx,(02):1-3

  [3]黄志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想象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培训,20xx,(10):185-18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11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民深刻意识到生态破坏带来的后果,国家在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的过程中,提倡从小学生入手,在促进小学生全面成长的过程中,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新时期,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积极进行了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有效建立起来生态道德教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态道德教育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在构建优质物质生活环境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这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例如,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气候不断变暖,植被的破坏促使沙尘和雾霾天气增加等。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融入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对于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同生态道德教育之间的重要联系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功底、帮助学生掌握大量汉字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它既包含对词汇的掌握,也包含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因此,在积极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将其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相连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改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将课本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播,还应当适当地增加课堂内容,促使学生道德观念的提高。因此,将生态保护这一道德观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十分可行,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师将重要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融入课堂当中,能够促使学生在理解字、词等内容的同时,掌握更多的人文内涵,促使其心灵得到熏陶,从而培养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热爱Ⅲ。小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够从中收获丰富的基础知识,心灵还能够得到净化、思想也能够得到熏陶,这种做法充分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时,小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道德知识,能够促使其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语言更加丰富,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更加深刻,从而使其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而小学生又处于身心发展不健全的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引导,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品德。所以,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学校的安排下积极参加生态道德素质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生态道德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小学生展开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积极同其他小学建立有效联系,促使语文教师的生态道德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都能够有所提高,从而促使生态道德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充分运用基础课程展开生态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汉字和词汇等知识,提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新时期,要想积极提高生态道德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拥有生态道德培养意识的情况下,将相关知识内容融入词汇和阅读教学。

  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识字教学当中。例如,小学生在对儿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天气晴朗河水清,小小青蛙大眼睛”这一句儿歌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歌词中同生态和大自然紧密相关的词汇,在引导学生观察美丽的大自然情境的同时,告诉学生保护河水和天空的重要性,并通过多媒体等软件为学生播放未受到污染和已经受到污染的河水以及青蛙的图片,促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深刻的环保意识。接下来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也应当制作相关环境和生态词汇的卡片。这样一来,在实现生态道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相连的基础上,学生的词汇和生态保护意识都能有所提高。

  其次,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阅读教学当中。现阶段,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描述大自然美景的文章,如《火烧云》《海上日出》等。教师应及时抓住文章同生态道德教育之间的关联,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例如,在讲解《观潮》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热爱钱塘江潮水美景的情况下,适当地对污染后的钱塘江进行介绍,促使学生了解破坏生态和环境的可恶之处,同时促使其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起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

  (三)运用实践活动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新时期,我国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这样一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教学有所增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课程时间,举办保护生态的主题活动。例如,为学生举办环保知识讲座,促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对城市附近环境的变化进行观察,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环境变化,总结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结论

  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积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的重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势在必行。增强教师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促使其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积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态和道德观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12

  作文一向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构建思路,组织语言,然后正确的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但是就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状况来看,学生的作文大多数都是空话、套话,按照固定的模式来进行写作,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根本没有自身的特点,缺乏写作个性。并且新课标也要求小学语文作文要具备个性化的特点,提倡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化。

  1因需要写作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安排一些写作的题目,然后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写出相应的文章,这种给出命题式的作文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当中如果也采取这样的方式,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单一枯燥,作文课程完全是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只是在机械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当然也就会出现套话的现象,有的学生刚拿到作文题目的.时候会感觉没什么话可以说,对于题目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够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因此教师对于小学生的要求并不能太高,不能急于求成,要想让小学生写出高深的作文,那么就会失去了本真,这是对小学生天性的一种扼杀。因此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根据需要来写文章,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有描述事物以及情感表达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范围,让学生因为需要而写作,可以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写作的题目,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想要表达的方向,写作的内容尽量要贴近自身的实际生活,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逐渐的改变对作文的认识,发现写作的乐趣。比如,假期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在假期生活当中最难忘的经历,这样的写作要求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记录自己难忘的旅行经历也可以是一些生活中的趣事等,这些都是学生本身实际经历过的,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描写的更加真实,情感的表达也会更加真挚,让学生觉得语文作文不再是那么困难的,完全是抒发自身情感的有效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冲破思维定式,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总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在开展教学,在布置写作人任务的时候也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一成不变的进行,这使得学生的作文学习产生了很多的局限性,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施展空间,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冲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在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可以更多的联系实际生活,尽量让学生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材料来开展写作,打破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开展一些课堂活动来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写作思路,通过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来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发挥自身的优势,写出具有个性的作文。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辩论赛,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获得更多方面的写作思路,能够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冲破传统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写作创新意识,在将来的学习中逐渐的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

  3建立评价机制,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每个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会想要知道自己的表现情况,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需要关心和爱护,在学习方面更是希望能够有教师的正确指导和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评价,采取鼓励和表扬的评价方式,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机制。传统教学评价中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来给出一定的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是比较片面的,并不能完全的反映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应该开展多种评价形式并存的评价机制,可以有学生互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这样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实际情况,成为学习的主人。得到了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认可,那么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极大程度的得到提高,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才会表达的更加真实,更有自信的去发挥自身的能力。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板报或者是学习园地的形式来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作文更加感兴趣。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作文应该有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开展个性化的作文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学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平.小学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对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全国优秀作文选,2014,(2):21-22

  [2]孙芳英.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展示个性———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1):34-3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13

  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有不少学生在不同教师面前,表现出异常甚至反常的现象,他们与有的教师心心相印,无话不谈,能主动学好这些教师所教的学科;有的却在别的老师面前变得冷淡、被动、甚至反抗。

  这是师生情感的共同体验——爱的效应!情感是人对客观事情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在接触客观现实时,对现实中的现象总是持有各种各样的态度,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满意、愉快、热爱、欢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否则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时候,就会产生忧伤、痛苦、厌恶、愤怒等消极的情感体验。他是伴随各人的立场、观点、经历为转移的。那么,怎样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师生有更多的感情交融呢?

  一、创设情感教育的外部环境。

  首先,学会爱家长。这里不仅要爱孩子,更要学会去爱家长。爱的效应是互相的,只有你爱他们,他们才会爱你。这里说说我刚接到这个新一年级吧,凭心而论和以前我接触的家长差异很大,从报名的第一天,我看到的没有热情,只有怀疑的眼神。这时,我们不能抱怨家长的素质,文化,我们只有自己来拉拢和家长的关系。在我观察几天后,基本洞悉了家长的想法,他们就是想自己的子女好好成长,希望老师好好教育。那么我怎样才能得到家长的应有支持呢?开家长会时,我给每个家长发了份:告家长书。里面内容很多,从请家长信任老师到孩子刚上学应准备什么。(当然这里面少不了宣传我们学校、老师大部分内容)说白了,这张纸也算是我对家长的承诺书:请他们放心,孩子在我手中,我一定尽力带好!渐渐的,我发现很多家长微笑出来了,慢慢接近我了!第一次家长会我觉得目的达到了:让家长知道,从今天开始,我们算是一个集体了,一个大家庭了。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接下来,我发了家电联系单,这样便于以后更好的沟通。第二天,我收到有家长给我填的内容,把他们家中的电器全写上了,冰箱、电视……当时我真的哭笑不得,但是我清楚,这千万别当笑料来看,稍微处理不好,会给自己以后工作带来麻烦的。第二天我找来了这位家长,他坦诚地告诉我,平时特爱打麻将,昨天是孩子的奶奶来开的会,拿回单子要他填,他想都没想就填了,然后呼呼大睡。我并没因他填错了而耻笑他,于是我笑着重新拿了一份让他填,并说:“这次可要看清楚,别再把你家宝贝家电填上了,我羡慕你们精力充沛,年轻好呀,趁年轻可以干很多大事情……”看他填完了,我收住了话,趁机表扬了他的字写得漂亮!他脸红了说:“我的老师也这样表扬过我的,老师您真好,够细心的,我上午看了你写的那封信太感动了,我的孩子遇见你是他的福气。我刚下岗没找到合适工作,现在正打算开一家雕刻店,我想我会干好的……”

  后来在班上我不仅表扬这个家长有志向,还羡慕孩子有一个好父亲。孩子当然高兴,回家表扬自己的父亲,家长的小店现在生意红火。慢慢地,我知道我的付出没有白费,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得家长满意,但是很多家长开始接纳我了。去年,我感冒在家休息,王老师无意告诉给了孩子,结果很多孩子和家长捧着鲜花来看我,当时家中真的成了花的海洋。我真正感觉到:我是最幸福的人……顿时我觉得:窝时没有理由不教好这些孩子的。

  不难发现,就是这些实在而又珍贵的资料,教师朴实而真诚的话语,能架起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情感,教师和家长教育达成了一致性,这样就为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创设了很好的外部条件!

  二、实施情感教育的内部手法

  1、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以爱的方式加强师生情感培养。

  课上,为了给山山一次锻炼的机会,在学习《掌声》这一课时,我叫他站起来读一段话,可他刚读第一字,就错了,他显得很惶恐。我笑了笑,说:“没关系,再来!”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又开始读。可刚读第一个字,又错了。同学们不禁哄堂大笑,有些人还尖叫起来。山山有些惊惶失措,不好意思地望了望我。我微微一笑,轻声对大家说:“山山现在需要的不是喝彩声,而是掌声。”同学们先是一愣,继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怎么样?再来一次?”他缄默不语,我走过去拍拍他的`肩点点头,他感激地看了看我,又望了望大家,在似乎镇定了下来之后,又开始读起来。这一次算是比较准确、流利地将课文读完了。“读得怎么样?”“好多了!”

  “应该谢谢你们的掌声啊!”

  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来。这样,我就把课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色彩引入了孩子心中,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情感色彩,感染了学生。从此以后,山山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也喜欢学习语文了,成绩也好了起来。

  2、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力求情感互动。

  爱有时候是一种触动。这种触动是心灵深处的一种震颤,它让学生在思维碰撞、情感互动中享受真正的人文关怀,获得真正的心灵关照,实现真正的生命满足。班主任要珍惜与学生在一起时光,和他们相处时,一定要学会蹲下身子去和他们说话,以他们的标准去衡量所做的事情。特别是面对后进生更要给“优厚”的条件,充分使他们对现实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只要他们一有“闪光点”我们都要创设条件给予表扬,树立并关心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比如:在班上有体育非常好但是成绩平平,我们就要不失时机的表扬,并含蓄地在学习方面给他提要求,这样孩子也乐于接受并逐步提高。有人说,“高兴的记忆永不忘”是有道理的。在愉快的情绪下,人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那么教学必然产生最佳效果。

  我班有几个学生,成绩不错,就是太好动,太调皮。每天都会“逗”哭几个孩子,其实他们自己也为自己有这样的毛病而心烦。我没有过重地批评他们,而是笑着对他们说:“老师小时候也像你们一样,很调皮,经常惹同学生气。”学生一听来劲了,原来老师也会和我们一样“不听话”,赶紧七嘴八舌地问:“那你有没有挨老师批评呢?”“你是怎么办的呢?”

  我说:“怎么没挨批?还掉过“金豆豆”呢!不过我后来想了一个办法:用白纸订了一本《错误大全》,每次把犯同样的错误写在上面,并附上坚决以后别重犯,每天看看,每周完后自己小结一下,慢慢地,我的这个毛病全改了。这方法包治百病,不信试试!”他们听了如获至宝,也依葫芦画瓢。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既简单又有效。现在他们真的不再天天犯同样的错了。心理学中有个“犯错误效应”,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最欣赏的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人,而是那些能干但不经意间会犯点小错误的人。当然,教师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要接近学生,告诉他们“我也有过”,更要高于学生,告诉学生“我是怎样走过来的”,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巧妙地引向真、善、美的殿堂。

  3.上课前调动孩子情感驿站。

  上课的效果如何和孩子的情感有很大关系,如果上课孩子心情愉悦,这样轻松的就能掌握课堂知识。所以我针对这种情况,特意为孩子设计了心情驿站。我让孩子做了两张卡片,一张黄的,一张红的。红的代表心情愉悦,黄的代表心情烦闷,或者身体不舒服(这样老师就能特别关照“黄卡”孩子上课的状态)。在每天上课之前先亮出自己的卡片,老师先环视一圈,如果发现黄色比红色多的话,老师就先调动孩子积极性,讲小故事或者小游戏进入课堂。我认为如果在课堂上孩子没进入状态,听课也是白听,浪费时间也苦了孩子。所以老师关注孩子的情感状态是课堂效率的关键。

  其实这种情感教育的形成是有助于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在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一旦与学生形成心理情感的共鸣,就能建立相互信任,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励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按老师的期望去学习、生活和做人,从而把教和学推向高潮。你爱孩子还要理解孩子,接受孩子对你时常流露出的情感。让孩子觉得我们时刻都在乎他们。很多时候往往因为你的行动,才使孩子有了希望,每位老师身上都蕴涵着改变孩子命运的神奇力量。

  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走进孩子的心灵,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去感受孩子所感受的一切,在心与心的交融中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巧妙加以拨动,如陶行知所说:“要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让我们都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1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14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07-2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热门)07-0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07-2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热】07-20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02-09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15篇06-1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5篇)06-12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