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24 09:46:46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推荐】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教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

  【摘要】初中生物的学习内容很丰富,从植物到动物,从生殖到遗传,从生命的起源到生物的多样化,可谓包罗万象。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生物知识,但另一方面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又成了我们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在现阶段,学生知识最主要的来源之地还是课堂,所以,要想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牢固掌握生物知识,创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成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学习效率

  在现阶段,大多数学科的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开始新课学习之前没有过渡、课堂形式单一、课堂结束之前没有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这都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以及听课效果,争取构建足以吸引学生兴趣、足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高效生物课堂。故而,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出发,来阐述初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方式。

  一、改变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在学习新课之前毫无过渡,开门见山,学生翻开课本就直接进入到学习环节,这种做法表面上节省时间,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毫无益处,因为没有任何过渡和导入,学生很难进入到学习状态。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联系实际生活等种种方式来导入新课,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内容,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使用联系实际导入法。我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平时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这时学生们很活泼地回答,列举了很多食物:面条、玉米、土豆、橙子、牛奶、羊肉等等,然后我继续问道:大家能说说这些食物的来源吗?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小麦、苹果树,有的说牛羊以及各种动物。然后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类食物与绿色食物有什么关系?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绿色植物,人类还能生存吗?然后我用如下导入语导入新课:“我们所食用的食物有的直接来源于植物,有的间接来源于食物,那么,植物在自然界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呢?就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探索吧。”这样不仅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也能使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听课。由上例可知,创新课堂导入方式,用有趣的或者贴近生活的例子或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这一方面拉近了学生和生物这一学科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为学习新课做好心理准备,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开良好开端。所以说,创新导入方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二、课堂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参与

  传统的生物课堂一直都遵循着老师台上授课、学生台下听讲的教学模式,其实这种课堂形式对学生来说十分乏味枯燥、沉闷死板,很难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并且,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更应该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建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在严冬季节我们吃到的新鲜蔬菜,是农民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温室中栽培的,那么农民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原理是什么?在学生一番讨论之后,我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列举一些贯穿本节课知识内容的问题:

  (1)温室中的调控系统是怎样调控二氧化碳浓度的?

  (2)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3)有哪些办法可以增强光合作用?在以上问题中,我将本节课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都融合于其中,展示到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己通过课本或者其他资料探究问题,而学生所得到的答案正是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在自学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教师讲授而言,学生对于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所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合作梳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固然重要,但结尾也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因为一节课学完如果不及时归纳总结,那么,学生下次上课时就很难记得这一节课的内容,所以说,课堂结束之前不作总结,很容易导致一节课的努力成果付之东流。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对本节课内容做出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课结束时,为了给学生指引梳理知识的大致方向,我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

  (2)植物细胞各个结构的功能是什么?然后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我的问题来共同梳理、总结本节课知识,并让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互换成果。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也便于学生下节课回顾以及将来的复习。并且,这种课后及时总结的教学方式也能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缜密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说,课后梳理知识内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总之,作者:单位:极探索适合学生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争取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吴连续.浅析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J].人才资源开发,20xx(06):135-136.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2

  [摘要]在初中生物融入式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包括思想理念、情感态度、投入付出等方面的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融入新思想、新理念,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更新与学法上的引领,始终是初中生物教学自主性的体现之一。教师对教学的情感态度,有时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课学科的情感态度。学生进入精心学习的状态,也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领或引导。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融入式;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需要对学生的融入,包括思想理念、情感态度、投入付出等方面。一堂课,如果学生没有先进的学习理念做引导,没有积极参与的情感来驱动,没有全身心的精力倾注做保障,这堂课就缺乏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要在实践中向融入式教学迈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初中生物融入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结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具体实例加以阐释,权当抛砖引玉。

  一、思想理念的融入

  一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而教育的本身就是要培养掌握学习的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融入学习新思想、新理念,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更新与学法上的引领,始终是初中生物教学具有自主性的体现之一。例如,七年级生物课程的第一节内容是“生物的特征”,第二节是“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为了在首堂课中给学生融入学习生物最起码的思想———感知,我把第一节课安排在校外上。毕竟,七年级新生是刚刚从小学毕业来到初中的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带领他们在校外菜园进行实物感知和调查体验中融入学习生物的基本思想或方法,效果极好。一是这种融入方式巧妙,对于刚上初一的同学来说,走出校园来到菜园本身就显得不同一般;加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菜园中采摘蒲公英、苦苦菜、苋菜等,学生既高兴又感觉新奇。尤其是来自乡村小学的学生,自小在农村长大,而这些菜他们平时就采摘过,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观察习惯,从而有意识地去观察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为以后正确认识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在观念上深入内心。

  二、情感态度上的融入

  教师对教学的情感态度,有时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态度。为此,面对自己所教的这门旨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除了具备各门教学所需要的语言艺术的共有特征之外,还必须让生物学科体现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性、严谨性、形象性等属性。像蝗虫,只用小木棍触碰它的触角,让它很快做出反应躲避,以使学生认识其触觉的作用;让学生用手触摸它的外骨骼,以便感知外骨骼的作用,等等。对于观察到的各种植物,教师还要组织学生一一记录,一是培养他们的严谨态度,二是为回去后各组进行交流、讨论、分类做好准备。再如,对生物体情感的融入式培养,也需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把教师对生物的爱,传递给学生。大自然是每个孩子的乐园,对于刚刚步入初一的学生来说,通过学习生物体,感知大自然的乐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以至于让他们珍惜和爱护小动物、感受生物体的奥妙、产生探索的冲动、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就是培养学生对生物体情感的最好方式。

  三、投入付出上的融入

  教师教学精心与否,学生感受得到;同样,学生精心学习与否,教师也感受得到。但是,学生进入精心学习的状态,还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领或引导。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学习中去的氛围,就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式的融入。在学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章节时,有位教师为了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状态,他首先从营造氛围入手,通过精心的设疑———糖仅能让我们的.味觉感受到甜吗,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兴奋状态;接着,将抽象的问题转化成一个个饶有趣味的生动化的提问。如,人体脂肪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计算自己的身体脂肪含量?如何去消耗多余的脂肪?等等。学生很难从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的转化与吸收等这些抽象的概念中找到学习的兴趣,这样通过对切身问题的思考把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就会由课上到课下,通过各种方式探求为我们身体提供能量、维持生命健康的知识,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王淑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2).

  [2]顾小平.论生物新课程下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J].考试周刊,20xx(17).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3

  1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1.1在备课过程中做到有效融合

  在任意学科教学过程中,备课均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才能轻松自如地给予学生有效指导。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利用多种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来收集整理信息资源。首先可查询网络资源并加以利用。网络上各类教学文字资料、课件以及素材图片较多,有些网站甚至还提供试卷下载服务,因此教师可以在有需求的情况下下载。其次可选择实地拍摄取材的方法,可以通过数码相机将各类生物资源图像拍摄并保存下来,最终用于教学。例如在日常游玩或者登山途中,将一些有益于教学的素材以多角度拍摄的方法保存下来,还可拍摄一些珍贵的植物或教材中提到的动物等,均可作为有价值的资料用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此类直观的教学素材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看到日常看不到的事物时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其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此外还可采用图片扫描技术来处理一部分网络上难以找到的'图片资源。

  1.2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有效融合

  在教学各环节构成中,课堂教学活动是主体环节。如何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进而改善教学效果成为各学科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利用CAI课件,通过声像结合的方式将生物生理活动现象以及内部结构予以动态展示,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吸引其注意力,进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对搜集整理后的教学资源予以充分利用,例如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章节教学中,在提及“禁止近亲结婚”时教师首先可提出课堂问题:古人有句话叫做“近亲结婚亲上加亲”,但是国家婚姻法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这是为什么呢?在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后,教师可将近亲结婚带来的巨大危害一一讲述,同时可引证“达尔文的悲剧”以及“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家史”等著名的例子来说明近亲结婚的不良结局,学生由此明确知道近亲结婚有较大几率导致遗传病,因此应明令禁止。

  1.3在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做到有效融合

  教师在课后应留置课外实践活动任务,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来搜集所需要的资料,通过网络技术完成课外任务,在顺利完成课外实践活动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自身信息素养。以“传染病及其预防”章节教学为例,课后练习题中要求学生就“艾滋病离我们每一个人有多远”问题进行资料收集,并要求学生利用不同媒体途径查询整理艾滋病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查询,收集了丰富的文字以及图片资料,而在这些资料的辅助下学生能够写出更为详实和丰富的文章内容,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2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

  2.1利用图片来演示生物多样性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学主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生命现象,当前地球生物种类极为繁多,已知生物种类约为200多万种,其中大部分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所以教师不可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拿出过多的活体或者标本,尤其是一些较为特殊或已灭绝的生物。例如病菌、霉菌以及细菌等各类微生物,其个体微小,不便于观察,同时也会影响人体健康,不宜于引入课堂教学;而始祖鸟以及恐龙等史前动物则早已灭绝。因此教师可通过展示此类生物图片来展开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将生物的多样性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

  2.2将新授内容相关图片与板书在课堂上演示

  从素质教育角度来看,教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时间,通常情况下,一节课内容分为自主学习、归纳讲解、板书以及师生互动等不同环节,同时各环节均需占用一定课时时间,尤其是板书,所用课时较多,一旦把握不好则会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提前制作板书,与肾脏内部结构图以及心脏解剖图等教学内容相关图片一同利用投影技术播放,不仅便于学生观察,且更为生动形象,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并对其中存在问题的予以及时处理。此外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时还应再现板书,以便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3结语

  生物教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验性的学科,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极富意义的,它能够将发展性、动态性以及微观的生物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跳出了传统的粉笔板书+教材的教学模式,授课难度进一步降低,学生视野得到极大开阔,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4

  一、激发学生的内动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并且能够独立地思考来解决问题。这也就是说,我们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动力,使他们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在教学中,生物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如抓住社会热点问题等来设置教学情境,这样不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另外,生物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实际上,我们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激发学生内动力,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不断地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二、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虽然我们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可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拒绝合作。在教学中,生物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讨论与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将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混合编成一个小组,采取优带差的措施,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

  三、引导学生把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当中

  我们进行教学,其实最终还是要利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在生活中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还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解并巩固课堂所学。所以,生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了“嫁接”以后,就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大胆地尝试,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生物这一学科特别注重实验教学,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际上很多内容都和生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是能够培养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敏感度,并引导其不断地总结归纳,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更高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实验课。大多数学生都特别喜欢上实验课,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更加有效了。

  四、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方法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生物知识也越来越多,此时我们就可以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把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应用到生物教学中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浓厚了。例如,在学习“家蚕的发育过程”一节时,生物教师就可以引用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诗句,让学生来大胆地猜测这一说法是否科学。然后再引出家蚕的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春蚕在吐完丝以后,实际上并没有死亡,只是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蛹,然后形成蚕蛾再进行产卵,也就是说蚕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分别是精卵、幼虫、蛹、成虫,这一个发育过程就叫做变态发育。”这一节课,我又引导学生去寻找与生物知识有关联的诗句,并且分析其中的道理,这样就很好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笔者还把物理学中的能量引用到了生物教学中,在教学“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量”一课时,这种引用就让学生对能量之间的转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像数学、化学等知识都可以应用到生物教学中来。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采用恰当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5

  摘要:近年来,初中生物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对生物的理解和学习。本文主要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采取翻转性学习,加强初中师生对生物的重视,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以及对课前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准备、课上讲解的内容进行设计以及课后效果的教学评价等对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进行论述。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生物;教学实践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1.教师不注重课堂引导,学生缺乏学习意识。由于教师认为初中生物为副科,以至于对生物教学意识不足,所以学生更加不注意生物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兴趣去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很被动,阻碍了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上的效率的提高。教师不精心去设计课堂讲解,缺乏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有的教师甚至就是只读课本,使学生对生物了解不够深刻。2.课堂缺乏实践活动的设计。由于教师不注重初中生物的教育,所以根本就不涉及教学实践活动,有的即使设计也过于简单,使学生对生物实践活动缺乏兴趣。通常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生更不会去自己完成实践活动。面对复杂内容,因为没有列入考试要求中,所以教师会选择不讲解或是简单读一遍,更不会去设计实践活动,使学生得不到亲身探索知识的机会,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3.学生被动学习,不参与教学中。教师只是遵守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课本来简单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只是听讲。由于初中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所以一般学生不参与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师生互动环节,或者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才使大家进行思考,提升教学效果。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

  1.教学课前准备。课前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准备使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的重要前提。因为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所以课前教师应该先为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能够明确学生预习的准确方向,积极去查阅资料预习,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教学中,教师应该先为学生做好引导,使学生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有一定了解,分清主次知识点并且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积极预习准备。教师还可以先为学生做个试验,拿出两个干净的相同的瓶子,在1号瓶子里不放水,2号瓶子放入少量水,将1好瓶子封闭上并放入阴凉处,将2好瓶子敞口放置在温暖见光处。整个过程都是有教师引导,让学生亲手去做,并且让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种子会先发芽。学生之后就这问题进行预习,得出结论并找到依据。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对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且能够积极去探索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重要意义。

  2.课堂学习资源的设计。翻转课堂学习资源一般为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视频,加入更多的实验过程的视频,这样即使学生自己做不成的实验,他们也会通过视频中的实验去进一步了解知识点。例如,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虽然我们自己做不成实验,但是教师可以准备这类视频观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讲解传染病的主要病因、传播的途径,最后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我们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传染病,学生各抒己见,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3.课后即使做有效的评价。为了使学生增强信心,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做出有效的点评,这样做可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讲解能力。因为翻转课堂主要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给的材料,课下自己查阅资料学习,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学习,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和对知识的记忆。所以,教师的评价一般以鼓励为主,再对一些细节给予建议,将学生勇于探索、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及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培养创新思维,推动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开展。

  4.加强现代化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对实验现象会产生一些问题,这样就会对问题进行生层次的探究。以往学生之间的交流知识靠语言,然而翻转课堂上,学生对自己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课下自己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制成PPT,课上展示自己的PPT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更能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使学生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例如,讲解“呼吸作用”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呼吸作用的过程制成动画,这样能够生动形象的教学呼吸作用,也能将整个实验再现出来,通过制作的过程能够了解呼吸作用的每一个细节,而且还锻炼了计算机技术。师生可以共同交流,最终深刻记住呼吸作用这个知识点。这也是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5.强化实际问题的引用。学习初中生物就是为了了解生活中的各类现象,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学习“蒸腾作用”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园丁对花早树木的移植过程,注意哪些问题,在学生通过观察后能够得出,如移植时保留根部一些土壤可以移植根部水分的蒸腾作用;削减一些枝叶会降低蒸腾作用的速度等结论。这样从生活中学习,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对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这样可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优化各教学环节,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等。科学灵活的利用翻转课堂设计、多样化的初中生物教学活动是中学生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敏.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分析[J].新校园(中旬刊).20xx,(12):33.

  [2]李静静.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个性化教学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xx.

  [3]洪英灿.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前科学概论转化[J].生物学通报.20xx,50(11):39-41.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6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很多课程都开始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这个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还能有非常不错的学习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本文主要根据本人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浅谈多媒体技术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传统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生物教学多以书本上的知识为主,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强制记忆,在考试中得到理想的分数,但是,这种方式记忆的快忘记的也比较快。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方面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可以灵活记忆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本文根据本人在生物教学方面的经验,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帮助教师较快的完成教学任务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热情,加强精力的投入,就需要激发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生物实验,这样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视觉、听觉、感官同步进行的学习盛宴,通过更加直观和形象的画面呈现,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动力,整个课堂也会充满活力。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方式既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是一举两得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初中学习“血液循环”这一课程内容时,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通过书上的图片和文字进行学习,头脑中很难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画面。所以,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方式,把“血液循环”用3D动画的方式呈现在大屏幕上,同时还能配合上心脏跳动的声音以及血液流动的画面,让学生可以切身的感觉到这就是自己身体里的血液流动情况,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通过更好的学习知识点还可以加强对身体情况的了解,满足学生的愿望,让学生知道生物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调节整个课堂的讲课节奏,教师要在课堂上仔细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相对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学习任务。再比如,进行“生物进化”的学习时,学生可能在博物馆里或者是电视上对其进行过一点了解,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每一种动物的进化过程和人类的进化过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整个进化的过程。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感知,学生对整个进化的过程有了认识,也能拥有唯物观点,很多唯心主义理论,最终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生物知识。

  二、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在整个课堂上应该起到一个指导作用,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引导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全程的自我监控学习,并且还要进行自主的学习评价,这样才能保证生物的学习效果。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不了解的生物信息进行单独的学习,在网络方面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例如,在进行生活常识“用药和急救”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步骤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用药和急救”的基本概念以及学习的重要性,还有就是要向掌握好这一体系内容需要做好哪些准备;然后,根据“用药和急救”方面的知识,由浅入深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之后,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及薄弱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并且还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自己不了解的知识点也可以进行提问,说一下自己比较迷惑的地方,有助于学生的提高;最后,让学生对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教师提出一些小问题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检测,查漏补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把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

  三、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物知识还比较基础,但是初次接触这样的学科思维和认知能力非常有限,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器官,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例如,“我从哪里来”一直是家长非常尴尬面对的问题,学校就要承担起教育学生的重要责任,在生物学习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受精卵形成过程”这一内容,通过视频动画和声音讲解,给学生们呈现出整个受精卵形成的过程,这样就会避免特别尴尬的问题,同时还能使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再比如,进行“脊椎动物”的观察实验中,应该是需要学生亲子操作的,但是学生都没有办法控制活体动物,尤其是在进行内部器官系统观察时,没有办法进一步操作和辨认。还有就是学生没有实验基础,如果方法不当就会造成某些器官的损坏,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把整个生物的解剖过程以及内部结构在屏幕上清晰的呈现出来。学生通过对多媒体图片的观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整个实验过程,避免了实现不到位而造成的损失,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内容。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7

  摘要:从中学生物基础知识教学、生物实验、生物兴趣小组的组织三个方面阐述了关于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的思考。本文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内容为例,在情景创建,知识应用,实验创新等方面都做了尝试。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联系生活;应用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而义务教育阶段生物科学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基本原理,通过对生物学事实的观察和研究,认同生物学中的一般规律,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因此,生物学也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一门科学。本市使用的北师大版生物教科书在课程编排上更注重生物学基础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其中,七年级生物仅编排一个单元,即生物圈中的人,与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因此,本篇选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内容为研究对象,在生物教学与生活之间联系方面进行思考。

  1注重基础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在中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导入,教师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能够观察生活现象、提出探究问题,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关键。例如,在《人类的食物》一节中,通过学生喜欢吃的草莓、面包、鸡翅等食物的照片,提出问题:人类的食物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呢?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些食物呢?在“皮肤和汗液分泌”部分,使用三组中老年人、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照片来提问:如何区分中老年人、年轻人和老年人?自然而然的引入皮肤的学习,再通过三种人皮肤的不同,讲解皮肤的结构和特点,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学会使用它,指导生活。在《人体免疫》一节中,提出问题:流感爆发期间,有的同学很容易被感染,而有的同学却不会被感染,这是为什么?一个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能否直接移植捐献者的肾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很感兴趣,但就提出问题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如何根据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参与到“为什么”和“如何应用”是如今每位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新课程教育改革后应当积极推行的教育方式。

  2生物实验与生活联系的创新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是:根据教材,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用实验结果验证新知识→教师作概括总结。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过程仅仅是对已发现原理的验证,学生对实验结果早已清清楚楚,因此,学生对实验结果没有过多期待,整个实验环节变得枯燥乏味。而事实上,中学课本的生物学实验多数是教师可以在实验室或者室外带领学生实际体验,巧妙地设计和布置实验才能使学生对试验充满热情。例如,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活动中,除了让学生体验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的实验现象,还可以选取一定浓度的豆浆、牛奶和蛋白质粉溶液,通过观察颜色的深浅,感受不同物质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在观察加碘的淀粉溶液与维生素C呈现褪色反应实验中,可以改进实验方案,配置相同浓度的黄瓜汁,苹果汁,柠檬汁分别滴加等量相同浓度的加碘的淀粉溶液,观察溶液褪色时不同果汁的使用量,并探讨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节中,我们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可以取不同的食物烘干,用燃烧前的质量减去燃烧后的质量,计算每克食物可以使单位体积的水升高的温度,从而比较食物的热价。根据生活实际,设计实验,将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由此,实验结果也由已知变为未知,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实验也可以应用于生活,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自主提出探究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等。

  3兴趣小组活动中体验生物学的实用性

  兴趣小组活动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将实践类活动与社会联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试验田的耕种,引导他们写生物日记,记录一些物候现象等。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可组织的`活动有: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毛细血管的流动,利用仪器进行血压和脉搏的测量,血型鉴定,练习止血包扎等。课后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如果教师能提出一些学生急需了解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生物现象的关注。因此,在每次课堂结束时,都抛给学生一个生活小问题,让学生将生活与生物课程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在《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节中,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有视觉盲点?为什么有人看到的洋装是白金色,有些人看到的是蓝黑色?为什么演唱会的声音一定要大声?为什么音乐具有治愈的能力?生物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如何利用有限的课程时间,培养学生无限的探究兴趣,是每位生物教师都应该不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邹娜.中学实验教学中发散思维培养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xx.

  [2]刘艳红.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3]张玉兰.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探讨[J].教育探索,20xx.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初中生物新教材也已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套教材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渗透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呢?下面本人将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教师要深入研究新教材,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性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生物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拉近师生关系的良好平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敞开心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思想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它们的统一指的是知识、信息和思想的相互碰撞和促进。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而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积极参与和互相建构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互动意味着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个性的张扬、创新能力的激发以及主体性的体现。新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封闭的模式,不能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甚至是超越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了解周围的生物世界,探索关于生命的奥秘……这些知识仅仅依靠教师的在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可能办到的,教师需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带着自己原有的生物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的思考、积极的参与讨论交流,并且最终掌握生物学科知识。只有构建一个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参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物世界的科学和奥秘。

  (二)关注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实施了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经验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满足不了学生对于知识获得的需求。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变教学过程中的主角为主导,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版的生物教材中编排了更多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进行分层次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树立学好生物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科学、保护生态平衡及自然资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素质教育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素质教育要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个性品质、学习能力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教育。所以,在生物学科当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作为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生物教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努力践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课堂调控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年龄,他们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兴趣,只有让学生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才能够做到自觉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如果教师自身的专业度不够,课前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上课时学生必然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无趣。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要下足功夫,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准备好上课时所需的教学用具,做好新课的.导入工作,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了一个事实:一个古板严肃的教师,课堂气氛往往是死气沉沉的,学生毫无参与的欲望;而一个风趣幽默的教师,学生会非常喜欢,也乐于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避免不了出现一些枯燥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魅力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改革自己的评价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在期中和期末的阶段性评价,而没有意识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得到适当的评价和激励。我们要将绝对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尤其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兴趣的培养、独立思考力、实践活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综合性的评价更加合理和科学,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不能单纯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坏,而是要看他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多角度、多层次地去看待学生、评价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总之,要做好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课堂调控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充满热情、学有所获。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9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之中。教师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概念。同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师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本文将结合我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探讨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的方法,以使读者对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优势有更多的了解。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是一门包含大量抽象性知识的学科,初中阶段生物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规律,初步了解生物的学科特点。由于初中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很难沉下心来投入到枯燥乏味的概念教学之中。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很难理解并掌握课堂上教师传授的抽象的知识。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把课本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亲身参与的感情体验,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我将总结一些自己的收获,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为他们展示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其注意力,然后根据多媒体展示的内容提出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问题引发其思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进而自觉提高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生物课堂上讲解“细菌和真菌”这一节的知识时,就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摆脱了传统模式中只能用语言描述知识的困境。在多媒体课件上,我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细菌和真菌,还展示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和具体形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展示完毕之后,我根据课件的内容进行了提问,像这些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在哪里,怎么把他们进行分类等,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完成初步的思考与回答之后,我开始引入这节课的`主题,为学生们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具体知识,这时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变得高涨起来,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吸收课堂知识,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再比如,在学习“动物的运动”这一节时,我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些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图片,像展示刺猬的行为特点时通过图片展现出它们昼伏夜出的习性并结合课本知识提出了问题“刺猬为什么要等到晚上才出来活动”等,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这时再进行讲解,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扩充课堂知识容量

  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利用语言描述的方法去讲解知识,而生物知识大多是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详细描述的。多媒体的出现帮助教师摆脱了只能用语言描述来教学的尴尬境遇,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知识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以前需要二十分钟才能掌握的知识,现在十分钟就能理解掌握。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讲解相关的生物知识,从而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例如,我在教学“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课时,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人们对环境污染的视频,像南极出现的塑料袋、工厂排水污染的河流、开采矿石产生的灰尘等,通过视频,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以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让学生弄明白的知识点,现在用很短的时间就能让学生掌握。这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对知识进行了拓展,给学生讲解了工厂的废物是如何污染水资源的,废水不仅会污染地上水,还会渗透到地下污染水资源。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对课本知识做到牢固掌握的同时,还学习到了课外的知识,知识量得到扩充,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得以有效保障。

  三、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课本里面的重点知识,一直是教师面对的难题。因为生物自身的学科特点,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多媒体可以帮助教师把仅通过语言描述难以传授的知识详细的展示出来,从而帮助轻松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例如,在讲解“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这一节知识的时候,人体废物排出的系统和方式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只通过语言描述很难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并掌握重点。这时,我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液在泌尿系统中产生的过程。这样,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原本抽象的知识点,不会再被抽象的循环系统知识而困扰。课堂检测时,学生都能够正确描述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液的产生过程,这表明,多媒体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生物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创新,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乐于学习生物这门学科,轻松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陈强.浅谈初中生物多媒体教学[J].读书文摘,20xx(10).

  [2]乔倩倩.简要探析初中生物多媒体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学),20xx(6):150-150.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0

  摘要:随着初中生物教学的开展,其教育上的一些弊端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针对这些问题,教育界的学者提出了初中生物应满足幸福感教育。就初中生物幸福感教育的开展做了一些具体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幸福感;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发生变革。伴随着现如今教学体系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知识型人才得以培养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在教学工作不断开展的同时,一些教学上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为了解决这种教学上的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力图研究各种改善教学现状、提升教学品质的方案。今天我们就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幸福感教育展开详细分析。

  一、初中生物教学学习的现状

  初中生物教学为什么要强调幸福感教育呢?首先,幸福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之所以强调幸福感教育是与现在初中生学习生物的现状分不开的。由于受到中考的应试影响,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到了课下学生就被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科目的作业练习,尤其是到了考试前期,学生不得不响应老师的题海战术,每天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考卷而奋斗到深夜。这种教育模式的长期开展严重打击了初中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认为学习生物就是为了完成作业,应付考试。学生每天疲于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和练习,根本不会考虑到学习生物真正的目的是为将来做生物研究,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准备。因此,想要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并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学习中,就需要开展初中生物幸福感教育。

  二、初中生物幸福感教育的作用

  开展幸福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初中生学习生物的态度,从被迫学习到自主学习,从完成任务到兴趣驱动。生物的幸福感教育开展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带给自己的成就感,让学生爱上学习。幸福感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不仅学生可以感受到幸福,老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以及事业上的成就感。关系到师生的幸福感教育可以令生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初中生物幸福感教育的实施手段

  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初中生物的幸福感教育呢?笔者就此问题作出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1.老师的幸福感教育

  幸福感教育并不仅仅只针对学生,对老师也同样起作用。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结合展开的,只有学缺乏教,即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也不见得最后一定可以学有所成,老师的教育对学生的进步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才能让老师在教学中获得幸福感呢?首先学校要保证老师的薪资,能够给老师提供舒适的教学环境以及办公场所。只有当这些基本的物质条件得以满足后,老师才会愿意开展教学工作。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一个人在工作中“保健”因素被满足后,人只是感到没有不满意,没有真正感到满意,这是因为还有“激励因素”在起着作用,“激励”因素是指一个人从工作本身获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让人最终在工作中获得满意的感受。老师工作也是同理,物质条件的满足只是“保健”因素,真正能让老师感到幸福的是工作本身的成就感。据此,学校可以多召开教师会议,让老师共同商讨教学制度,自主制订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使得老师从完成工作和目标中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感。

  2.学生的幸福感教育

  老师的幸福感教育是一方面,而学生的幸福感教育就是另一方面。为了达到学生的幸福感教育要求,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以前在课堂上老师是课堂的`中心,都是老师在进行灌输式教学,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而现在这种教学方式应该得以改变,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上课发言的机会,以增加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因为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有利于让学生感到身心愉悦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生物”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出现的一些绿色植物,仔细分辨植物的根茎叶以及花果实种子,以便上课与学生共同分享。要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做更多分享就需要学生在课下自己做更多的知识调查,这种知识调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习完如何使用显微镜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和研究自己想要了解的其他动植物的构造。学生学习生物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而是变成自己主动探索和研究,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初中生物的幸福感教育不但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配合满足,同时还需要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老师的工作成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得以肯定,也是对师生幸福感的一种提升。老师也要让学生明白,努力学习并从自身的努力中取得成果就是一种幸福,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伟,陈胜良.快乐生物课堂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xx(1).

  [2]冯莉莉.教育何以让人幸福:浅析中小学实施幸福教育的策略[J].青春岁月,20xx(23).

  [3]贾晓琳.新课程背景下幸福课堂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xx(4).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1

  一、拓展书本内容生动教学

  首先,不能只顾着向学生传授生物书本上的相关内容,更应该扩展生物书上的内容,慢慢引入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学校要重视生命教育这一课程,经常组织生命教育的讲座,更能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教师不能只一味地和学生讲书本上的内容,而要寻找书本上的内容和生命教育的相似点,从而引进生命教育的内容。将生物学加以拓展,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从生物学很好地过渡到生命教育的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可以知道,一个很小的生命,它们在生物圈都是相互存在的。在如此大的生物圈中,少了任何一种生物,哪怕是蚂蚁,都会影响生物圈的平衡。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爱护生命。

  二、运用新的科技设备进行教学

  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生命中的美,从而更加地热爱生命。生命中一个细胞的成长、衰老到死亡,细胞活动的整个过程都得以见证了。再到以人为个体,人类的孕育、出生、成长再到死亡,这一步步的不容易。从人类的孕育,看出生命的'艰辛;从人类的死亡,看出生命的脆弱。只有让学生真正在心里明白这些,才能让他们珍爱自己的生命。老师找到了生物书本中和生命教育中的融合点,就可以把生命教育带入到课堂中去。多向学生传授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不易,让学生知道珍爱生命。在对植物的探讨中,讲到了植物生命的孕育和“种子的萌发”,学生在看种子是如何萌发,然后生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那么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地下悄然无息地生长着,经过风吹雨打,慢慢地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这见证了生命的强大和生命发展的不容易。在教育形式上,我们应该多采用新的形式,比如多媒体教育,多给学生看一些视频影像,直观地冲击学生的视觉,让学生为生命的存在而感到自豪。现今,我们已经跨入了网络的时代,在教育上,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程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地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因为生物在初中教学中本不是特别重要的学科,如果没有任何的课后练习,那么学生可能真的会忘之脑后。对学生进行一些课后作业的布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记忆性。在初中生物教学课程中,会有很多开放性的研究性课题,这些课题就可以让学生填写实践报告,不用明确的规定实践报告的主题。这种开放性的主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想问题的方面也就更多了。教师在课上所讲的一些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没有办法很好地消化,所以要进行一些课后作业的布置,学生才能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吸收。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可能比较有针对性,都是一些要求掌握和考试必考的难点和重点。这些知识学习起来可能没有那么简单,所以需要在课后花一些时间进行巩固。同时,也可以从多一些方面去了解知识,帮助学生消化知识。

  四、举办讲座提高学生积极性

  学校全面支持生命教育的课程,不仅在生物课上要求老师对生物学和生命教育的融合,还要经常举办生命教育的讲座,提高学生的认识。学校可以请一些生命教育的专家,或者是一些比较有权威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以外的,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教育进行讲解。初中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高,所以学校应该多举办讲座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在讲座中,多推及一些课外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科主要就是对生命进行探索的一门课程。初中生物与生命教育的交融,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值得我们去爱护,只有学生真正意识到了生命的意义,才懂得如何去珍爱生命,善待他人。同时学校也要做好调节,让生命教育能够真正地实施下去。如多采用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举行校园讲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2

  创新初中生物教学策略的思路与方法

  应试教育理念给初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教师应该积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生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扩展讲授知识范围,积极整合运用特色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的教学理念应该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育学生在生物教学中的主体意识。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增强初中生物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授课过程中,可以将课本课程与实际生活进行有目的性的联系,也就是通过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生物学范畴内的现象提出相应的问题,吸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生物科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如教学《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时,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中关系比较密切的运用实例作为素材,如酵母做饼、酱油的生产工艺等,从这些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例子入手,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运用广泛性的认识。

  充分考虑应用多媒体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应用多媒体教学对生物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生物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极为广泛,也使得教学活动相当精彩,富有生机与活力。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必须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在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和生动的同时,也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的图象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例如教学“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可以形象直观地将“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展示出来。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也使学生对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过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理解与掌握。

  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生物作为科学性、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之一,实验教学必然成为初中生物教学最为基本、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在初中生物新教材里,更加注重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涉及到许多实验教学内容,只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示范实验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为学生操作实验,提高学生对实验成果的观察分析效果。探究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更应该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生物知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浓厚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教师在实验教学之中还要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与实验教学进行优化组合,发挥互补效用。例如在动物展示观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对鲫鱼、青蛙等体积稍大的标本或实物进行巡回展示,学生也能够清楚观察,但是对于葫芦藓等细微生物的演示就麻烦得多,学生观察起来既浪费时间,效果也不理想,教师可以将实物投影仪运用进去,将其放大若干倍之后的形状投影出来,学生的观察效果就明显多了。教师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直观演示成效,如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笔者运用模拟课件进行演示,以其动态演示提高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效果也较为明显。

  改变片面评价标准,适时全面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协商评价法、延缓评价法、亲近评价法、激励性评价法等。如:有位生物考试总不及格的学生,在一次考试后的试卷上教师写了这样一则评语:“你的这个60分比别人的90分更令老师高兴,因为你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你今后多动脑,勤思考!”从而给“冰冷”的分数赋予了人文情调,既指出了他的成功之处,又提出了他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评价是及时反馈,更是激励与关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总之,我们必须结合中学生的基本特征、成长规律和学习需求,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优化教学方式,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与措施,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创新思维,进而不断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3

  一、开放式实验教学概述

  在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兴趣所在和个性特征均不相同,开放式实验教学以“人人可实验、处处可实验”为基本理念,旨在为学生群体创建宽松的实验环境。具体来讲,开放性涵盖时间、空间及实验内容、结论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强调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思考、设计、开展、结论总结及评价等环节。这种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与以往单纯模仿实验相比,更符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2]。在很多课程教学过程(如生物、物理等)中,实验是必要环节,能够打破学生对学科的抽象认知,形成立体感。开放式实验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设计和分析总结的综合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思路是关键。因此,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实验,打开思路寻找多种问题解决途径,认真领会实验分析和总结方法。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形成开放式生物实验内容

  在整个开放式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起辅助指导作用,由学生作为实验主体,真正参与实验内容筹划中。一方面,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由教师列出开放式实验内容的大致范围,而非单纯地将实验内容局限于教材要求上。另一方面,由学生作为实验内容的选择主体,根据教师给出的学习目标和自身兴趣选定实验内容,同时教师进行辅助指导。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而言,实验设计内容普遍通俗易懂、操作简单,使用的器具相对简易。教师应明确所有教学内容都服务于教学目标,不要过于关注教材上某一点内容的强调,可以围绕教学大纲,向学生揭示一定生物规律、传授生物实验精髓为最终目标[3]。

  2.开展开放式生物实验活动

  开放式生物实验活动强调学生从空间、时间及实验内容方面真正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不再限于课堂时间、空间范畴,更多的是配合一切有利于达到课程教学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实现。通常,生物实验方式有课堂实验、课外实验及分组实验三类。第一,在课堂实验方面,鉴于教材中已给出了演示实验,且一般所用实验材料、设备等都相对简易,因此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出发,可适当进行实验的进一步拓展。如在《种子的萌发》一节中,除了按照教材上的规定探究种子萌发外界条件的实验之外,鉴于很多学生认为阳光是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其观点的正确性。第二,在课外实验方面,由于生物学科本身源于自然界,因此课外实验更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生物魅力,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如进行《生物群落》一节学习时,为了直观表达生物群落是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生物总和的思想,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前往公园,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典型的生物群落。第三,在分组实验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将其划分为学习小组,以实现团结互助模式下的共同学习。如教学《显微镜使用》时,由教师进行过程演示,然后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调试,观察自己感兴趣的毛发、果皮等。

  3.开放式进行生物实验结论总结

  在进行实验结论总结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标准对待学生实验结果,不拘泥于单一实验结论,让学生有勇气表达实验异议,敢于出错,而非仅局限教材内容。唯有开放式实验结论才能鼓舞学生大胆分析、设计和开展实验,并在失败和错误中不断寻找原因并取得进步。例如,在开展《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后,某学生由于对叶片暗处理操作不当,而得出与其他同学不一致的结论。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不应局限于该生错误的实验结论,一方面可通过耐心点评和纠正,让该生认识到致使结论错误的原因,另一方面可向学生指出获得科学实验结论是建立在正确设立对照组基础上的,以此增强教学效果。

  4.开放式进行实验结果的评价

  与传统生物教学相比,开放式生物实验教学具有更全面、科学的评价标准,将评价重心从考评分数上转移到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生物素养提升上。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专门设置学生实验成果展览平台,综合围绕学生收集的实验准备资料、设计过程、分析思路及实验报告进行评分[4];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可作为评价标准,如是否能够积极进行问题思考或参与小组讨论等;另外,练习及期末测试成绩可作为评价项。

  三、结语

  初中为生物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应围绕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尽可能开展符合学科特征和学生特点的教学过程。本文针对开放式实验教学整体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概述,并列举开放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涵盖开放式生物实验内容的形成、开放式生物实验活动的开展、开放式生物实验结论总结及评价的进行等方面。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4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是生物学习的基础阶段,在生物教学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实验教学法概论以及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探究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便于有效地将实验教学法融入初中生物教学中。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教学

  生物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相对陌生的,如何提升生物教学质量,是初中教学工作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实验教学法为初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极具优越性的理论框架,本文将针对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详细探究。

  一、实验教学法概论

  实验教学法就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根据教学课本要求进行生物实验,实现生物知识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使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生物知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实践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生物教学。

  二、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长时间以来,我国初中生物教学多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师单方面地进行知识输出,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学生在压抑的环境中,无法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长时间处于被动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枯燥的'课堂,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降低了生物教学效率。

  2.陈旧的教学观念。应试教育观念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发展。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认为“考高分”就代表学习好,片面地在生物教学中实施题海战术。虽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分数,但是忽略了生物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应试教育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时代要求。当前社会更需要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应该被摒弃。3.学生生物基础差。生物是在初中才开设的学科。初中生的社会以及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对很多事物都不了解。初中生对于未知事物非常好奇,导致了在生物实验中学生过于在乎生物实验形式,忽视了生物实验背后蕴含的生物知识。学生生物基础差、没有配合意识以及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的效果。

  三、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确保实验准备完备,促进师生和谐。实验教学前的准备是保障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为了展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帮助教师完成实验准备工作。在共同准备的前提下,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促进师生之间关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做生物实验?”“对这个生物实验有没有期待?”以了解学生的思想,把握学生的思想以及心理特点,以便于顺利地开展生物实验。

  2.精确实验步骤,确保生物实验的有效性。由于初中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相对缺乏,所以在生物实验中更加需要教师对实验步骤进行干预。良好的实验效果,才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所以教师必须要通过干预,确保学生生物实验步骤的准确性。例如,在学习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时,为了确保实验每一步的精准性,教师必须在实验的每一步进行有效干预。首先,确保显微镜调试到最佳状态。其次,制作临时装片。其内容是轻轻擦拭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清洁、安全的牙签在口腔内壁刮取口腔内壁细胞,将刮取细胞的牙签在生理盐水中轻轻涂抹,用镊子将盖玻片盖在载玻片上。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教师必须确保每个实验阶段都是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的,确保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3.将实验教学与生活联系,发散学生思维。生物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生物源于生活。有效地将生物实验与生活相关联,实现了理论与教学相统一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在加强知识掌握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呼吸作用”时,教师可以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来做实验。利用植物呼吸作用,引导学生做实验。将同一时间买来的苹果进行不同的保鲜处理,将其中一个苹果用保鲜袋包裹,而另一个苹果裸露放在空气中。过几天学生会发现保鲜袋包裹的苹果,可延长储存时间。这一现象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包裹保鲜袋的苹果由于人为抑制了它的呼吸,所以减少了有机物的排放,印证了植物呼吸的生物知识。切实地将生物知识与生活结合,使得学生在生活现象的理解中感受生物知识的魅力。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法是一种优势显著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将实验教学法积极运用到生物实验中的各个阶段,确保实验准备的完善,通过对学生各个实验环节的引导,确保实验成功。将实验教学与生活相关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生物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衡芳娟.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2).

  [2]吴盼.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建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2).

  [3]孙丽丽.关于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的分析及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学,20xx(9).

  [4]洪新森.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新课程(中学),20xx(4).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5

  新课改中对初中生物课堂实施探究性教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探究性学习是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为素质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闪光点。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所认识,并积极地进行研究探索。探究性学习把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给学生以终生受用的知识和能力,为深化教育改革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空间。

  1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通过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假设论证、动手实验、得出结论。生物课是最具有探究性的一门课程,生物教材也是按照:创设情景冥提出问题冥思考分析冥调查研究冥提出假设冥实验验证冥得出结论冥实际应用冥解决问题一系列的科学活动来设计的。生物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不仅要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悟一些浅近的科学道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会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这些直接经验的取得,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已有知识的积累才能获得。选择和实施探究性学习,就成为应对知识经济挑战,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之举。

  2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强调让学生学习人类已经发现的科学知识,而未重视让学生学习人类发现知识的方法,即只重视教给学生真理,不重视教给他探求真理的钥匙,只“授之以鱼”,而没“授之以渔”。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使这二者在课堂教学中都得到重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习惯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过程转变,长久下去,必然能够根本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思考、研究、开拓、创新的能力。

  3探究性学习实施的程序

  3.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情景得精心设计,情景设计的合情合理,才能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教师可利用图片、生物标本、生活经验或者社会的热点问题来联系生物知识。好的'情景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只要问题有合理性,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铺垫。

  3.2提出假设。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在过程上是一致的。提出问题后,都要对该问题,进行假设。既然是假设,那么假设既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3.3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凡“探究”都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所以在设计探究方案前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我是按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性别、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均衡地划分小组的。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分工,有组长、记录员、实验员等,并且小组内的分工时常调换,这样能使能力差一些的学生也得到锻炼,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巡回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纠正,促使探究得以深入的开展,教师可选出有代表的小组进行交结果的交流。

  4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

  4.1在科学探究开始阶段,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学生、教师共同学习探究的过程,也是共同合作分享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发展者,教师要因势利导,充当在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的引导者。教师的引导过程要注意“三个注重”。第一,教师引导中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因人施教;第二,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基础训练;第三,教师在引导中要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4.2在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指导作用。作为教师必须明确在探究活动中的角色和地位———既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也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更不是学生活动效果的评判者,而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指导作用要体现“三性”。即:指导要有针对性、指导要有目的性、指导要有激励性。

  4.3在探究性学习总结时,教师要发挥好组织作用。由于每次探究学习的主题不同,所要求的目标定位和遇到的客观条件也不同,操作特点和方法也形式各异,但一般来说探究学习的结果表现为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归纳整理,表达交流等形式,而每种形式又可用不同的方式或方法表达和交流出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获取了一定的信息,但对信息的处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的实践与理论如何有机衔接,这是教师在总结时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通过实践验证理论,更可以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

  教学实践证明,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在引导中做好“三个注重”,指导中体现“三性”以及在总结中注重“三个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07-15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07-15

教学论文05-25

(经典)教学论文05-26

教学论文【精选】05-26

初中生物教学总结11-19

初中生物教学总结05-31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06-14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精选]07-10

地理教学论文02-17